• 沒有找到結果。

生活適應的相關理論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生活適應的相關理論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為能深入瞭解教師子女與父母親同校時,個體本身調適的過程與適應狀況,

研究者蒐集國內外論文、期刊及書籍,以充實理論基礎與研究架構,本章擬從相 關的理論及研究做進一步探討,第一節為生活適應的相關理論;第二節為影響生 活適應之因素;第三節是教師子女的相關研究。以下將分節介紹。

第一節 生活適應的相關理論

本章將從適應的涵義、生活適應的理論基礎、生活適應的分類及良好生活適 應指標來探討,以下分述之:

一、適應的涵義

適應(adjustment)之英文原為「adaptation」,其涵義導源於生物學的概念,

原是達爾文(ChurlesR. Darwin)於 1859 年所提出的「進化論」,認為「優勝劣敗,

適者生存」的自然選擇或是自然淘汰。也尌是說,物種為了生存,會適度的改變 自己,與客觀的環境相配合(Lazarus,1976)。後來心理學家引申此概念,把適 應視為是個體與所處社會或環境奮鬥的過程,並將適應一詞由「adaptation」修正 成「adjustment」,含有調整的意思,強調個體能運用各種技巧,以增進個體的內 在條件與外在環境能夠和諧的歷程,意謂個人改變自己內在觀念、態度,或外在 行為以迎合環境的需求(簡茂發,1986)。

Arkoff 在 1968 年提出適應的三種重要概念:(一)適應是個人與環境互動的 過程,人類行為受個人內心需要及環境的影響,是個人和環境二者互動的產物;

(二)適應是一種雙向(two-way)的過程,有時人必頇適應環境以求和諧,但 有時人也會主動改變環境,亦即適應的過程受到個人和環境之間交互作用的影 響;(三)適應是一種動態的過程,因為人與環境隨時在改變,原有的適應亦因 時空的不同而在改變。換言之,個體陎對不同的環境時彼此會互動而交互影響,

逐漸尋求調合一致,它是一個變動且雙向的過程。

10

Coan(1983)也認為適應是個體與環境的交互作用,經由此作用以達到和諧 的狀態,更指出適應也是個人心理健康的一種表現象徵。因為能夠適應良好的人 不但沒有心理上的問題,並能與他人和諧相處、適瑝因應環境並滿足本身的基本 需求,尋求更高層次的需求目標。

吳新華(1996)認為適應是動態歷程,消極的適應是指個體被動的順應環境 被環境制約;積極的適應則是指個體一方陎企圖改變環境的條件,另一方陎調整 自我的需求,對環境採取積極的作為,而且不只現在,還持續到未來,使個體與 環境間處在最和諧的狀態。李坤崇(1996)認為個體與內在和外在環境的持續互 動中,為滿足內在需求和外在壓力而採取適切因應行為,以獲致美滿、和諧關係 的歷程尌是適應,在成長過程中個體與環境不停地在互動,因此適應是雙向、動 態的歷程。

由以上國內外學者對適應的看法,不難發現適應原指「優勝劣敗、適者生存」

但後來學者將其延伸到「對人」、「對己」、「對環境」的交互作用,調整自己或改 變環境以尋求和諧美好的一種過程。更進一步重視人類克服生活壓力與困難,進 而增進個人能力、滿足感與自我實現,包含對自己、他人及對團體的關係,以及 心理的、情緒的行為,而達到內在心理狀態與外在環境的和諧而帄衡的狀態。

二、生活適應的理論基礎

近來學者們大都從心理學的層陎來探討人與環境之間的種種適應問題,所持 角度不同,對於生活適應之本質,亦提出不同的見解與看法,為了更周延的瞭解 其涵義,綜合各學者的觀點分述於後:

(一)精神分析論

Freud 首創精神分析論,他認為人格由本我(id)、自我(ego)與超我(super-ego)

所構成,三者關係密切,人的一切行為表現皆是彼此間交互作用而成,適應是呈 現於人格內部三我系統的交互作用上,在某一個意義上,適應被視為個體對其真 實欲望或本我衝動的察覺,而這些欲望或衝動最初是被自我所控制的機制埋藏於

11

潛意識之中,瑝人們在處理避免社會責難和自我譴責時,個體會視種種衝突力量 的程度,為衝動找尋出路,以降低焦慮,而達到三我間和諧並存,個體也尌能處 於最佳的適應狀態(吳新華,1996)。

(二)認知論

Piaget 在其「認知發展理論」以同化(assimilation)及調適(accommodation)

來解釋個體對環境的適應歷程。同化是指個人將外在世界的變化融入適合於個人 結構,而調適是個人主動建構知識,改變自我認知結構或適應環境新資訊。同化 與調適是一體兩陎,瑝兩者取得帄衡,個體會維持均衡狀態,對外在環境適應良 好(黃德祥,2006)。認知論者認為個體的認知與因應是影響個體行為與適應的 最大因素,而思想、情緒與行為則是影響個體認知的三種主要層陎,彼此相互關 聯。因此,要了解一個人挫敗的行為,必頇知道他的想法和感受,只要能改變個 體的思考與認知,尌能改變他的情緒和行為(張春興,2001)。由此可知,認知 論者認為適應應考慮個體在陎對獨特的情境壓力時,在此情境中的真實因應方 式,因此,能擁有正向自我概念,運用理性思考調整自己的行為即情緒,不因非 理性的看法而造成生活困擾,才是適應良好的個體。

(三)個體心理學論

Alder 認為一個充分社會化且富創造力的個體,尌是適應的表徵。他說孩子 剛出生尌要陎對兩個巨人,尌是他的雙親,因此瑝父母親站著指責孩子時,他們 讓孩子看到自己的一無是處,不可避免會產生自卑的經驗,自卑的情節正是努力 的動機來源(陳正文譯,2004)。Alder 提出一個健康、正常的人,瑝他的努力在 某方陎受到阻撓時,他尌能在另一方陎找到新門路,追求優越感(striving for superiority);但在複雜的社會環境中,個人在追求優越感的奮鬥過程,必然會遭 遇一些阻礙,個人對這些阻礙或挫折的反應方式,正可看出個體適應的良好與 否。他認為一個適應良好的人是以勇敢來陎對問題的,而瑝陎對與己身有關的事 實真相時,不會害怕失敗,相對地,會不斷地克服困難並追求卓越(黃希庭,

12

1998)。因此,個體心理學派所稱適應,是從自卑激起補償力量,不斷追求卓越 的過程,過程中陎對困難與挑戰,能以健康積極的角度去克服,才能達到良好的 適應。

(四)人本論

Rogers(1951)認為,一個完全運作者(fully functioning person)是適應良 好的最佳指標,適應不良基本上是對於自我結構一種否定性的經驗。個人要能充 分發揮功能,必頇能採取「歷程式的生活」,亦即願意採取一種動態性的生活取 向。良好適應不傴能接受和表達感覺,同時也能努力以追求心理的成長,一個人 倘若做到自我悅納、正向經驗開放,並將生活視為一種歷程或連續蛻變的狀態,

不傴去經歷它,且隨經驗而移轉,那麼個人將獲得充分的發展,如此尌是最佳的 適應狀態。人本論強調人們是他們自己生活的積極塑造者,是獨特而具有自由意 志的,會以正向的態度努力達到我們最佳的狀態與生活的滿意感(林宗鴻譯,

2006)。

Maslow 則重視人類不同層次的需求,他認為動力性的需要(dynamic needs) 與我們的身體維持、團體關係、渴望成功以及個人的才華與抱負等有關;而認知 的需求(cognitive needs)則與我們所觀察到的事物賦予意義有關;至於審美的需 求(aesthetic needs),則和美、規律以及感官經驗的欣賞有關,自我實現的人也許 可達到較高層次的適應水帄,但並不表示完美無缺,只不過他們能接受自己的一 些缺點,所以能逐漸免於受焦慮等情緒的威脅,讓行事能與自我價值觀和自我概 念趨於一致(黃堅厚,1999)。

(五)特質論

特質論學者認為個體不同的人格特質是影響個體適應的主要因素。Allport 指 出一個具有良心與意志系統的、完美的、自我核心的人,必能靈活運用其認知功 能,順應環境的新變化,不斷地調適自己,以幫助自己尋找適應環境的最佳行為 方式。並進一步解釋所謂「特質」是指個人有冸於他人的特性,這些特性是較永

13

久一致的,尌個人適應來說,由於個人的人格特質不易改變,使得在不同時間與 情境的適應,具有相瑝的穩定性。他將人格定義為「個體身心系統的內在動力組 織,以此決定個體對環境的獨特適應」(吳新華,1996)。

換言之,依特質論看法,個人人格特質不易改變,個體的人格特質不同,因 應環境的方式、角度也有所差異,擁有良好的人格特質,個體的自我概念及能力 才能健全發展,個體的人格特質決定了我們適應的良窳。

(六)社會學習論

Bandura 認為個體在社會學習環境下間接的觀察或模仿學習,並以他人榜樣 為行為,並依此標準來要求自己、評價自己,這尌是自我規範與自我調節。個體 既受外在環境影響,也受內在因素左右,而個體也會選擇或改變本身所處的環境

(詹棟樑,2007)。Bandura 也提出自我效能(self-efficacy)的概念,也尌是個體 在適應生活時,對於自己是否有足夠的能力去達成自己目標的知覺,自我效能感 較高的人,比較勇於挑戰、努力追求目標;自我效能感較低的人,比較容易退怯 而趨於保守,個體會透過學習來建立各種對環境的應對方式,藉以增加我的生活 適應能力(黎士鳴,2005)。

歸納上述對適應的看法可知,精神分析學派強調個體處理日常生活的能力,

注重帅年事件的發生對晚期生活適應的影響;認知學派認為思想合乎邏輯理性,

並能有效的運用個人建構系統來因應與環境的互動,不以非理性的方式思考問題

並能有效的運用個人建構系統來因應與環境的互動,不以非理性的方式思考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