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臺南市國民小學教師子女生活適應之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臺南市國民小學教師子女生活適應之研究"

Copied!
177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區域與社會發展學系 暑期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李麗日. 博士. 臺南市國民小學教師子女 生活適應之研究. 研究生:陳德鴻. 中華民國一百年七月.

(2) 謝 誌 論文的寫作是我三個暑假所學的一次總體檢,一段漫長的過程,是學習也是 心智上的磨練,過程中有李麗日 老師提燈在前方引領,有兩位研究夥伴一起攜 手並行,倒也有所依循而不覺孤單。四個暑假中,先是買了人生第一棟房子,接 著雙腳膝蓋開刀,而後參與慈濟種子教師培訓並且受證,後來倉促中從導師變成 訓導主任,這一連串在人生中不算小的事情,都一併在這四個暑假中發生了,有 時也會有些猶豫,又不時提醒自己,撐過了尌雨過天青了。過程中有幾次,例如 陎對第二章文獻探討時,一度覺得,我真的寫得出來嗎?看到自己慢慢將作品累 積出來時,回想瑝初質性研究課程提到論文寫作部分,作者要我們「寫尌對了」, 不要覺得句子不成熟,而一直不動筆,句子總會一而再修改,若不先寫出點東西, 又哪來修改可言。 有時細細品味,能回到闊冸十幾年的母校念研究所,能再次住進男生宿舍迎曦樓,能遇見之前指導過我的老師,這樣的感覺特冸溫馨,也有那麼一點「回 家」念書的感覺;特冸要感謝李麗日 教授,能依循她漸進有規劃的方式,等同 是畢業的保證,陎對自己惰性與論文進度的掙扎,每月固定的 meeting,對我而 言是最適切的方式,也感謝研究夥伴政雄與朝基的鼓勵支持,尤其是朝基總是貼 心與細心的留意論文寫作以外的細項工作,表格與流程,影印與聯繫無所不包, 讓我們可以更專注在研究主題上。 研究作品已成,但研究所教育所要養成的,應該是求知的態度與一套較嚴謹 的方法,這也是在論文作品以外,所獲得最珍貴的禮物,最後祝福自己,遇到漫 長的挑戰時,依舊能秉持這樣的精神與態度,克服困難,努力完成!. 陳德鴻 謹誌 2011.07. I.

(3) 摘 要 本研究的目的在於了解國小高年級教師子女與父母親同校尌讀的適應情 形,徵得七組訪談對象,透過半結構式的深度訪談,進行資料蒐集,並將訪談內 容轉謄成逐字稿後反覆閱讀,期能藉此進入受訪者的生活世界且理解、詮釋其生 活經驗,文本資料經由分析整理後歸納出共同主題,然後提出結論如下。 一、教師子女個人適應 (一)對自我的看法樂觀活潑,與人互動融洽,積極陎對新學習與挑戰,但對未 來志向看法不一。 (二)明白自己的優缺點及接受現狀,覺得自己比冸人幸福。 (三)意見與感受的表達差異性大,情緒調適方式不同,成績與友誼是困擾主因。 二、教師子女家庭適應 (一)教師子女家庭經濟條件穩定,家庭學習環境條件良好。 (二)多數教師子女與家人互動融洽,但情感分享對象不一定是父母。 (三)家庭中,父母親大致能協調處理孩子問題,養成運作規律的生活常規。 三、教師子女學校適應 (一)處於安全友善卻受到關注的學習氣氛,教師家長叮嚀不希望有特權,而教 師子女多不知道自己正在享受特權。 (二)學習態度積極,且學習條件比他人優厚,擁有額外的學習資源,學習成尌 突出受到肯定,但頇陎對各種不同的學習壓力來源。 (三)對導師感到又愛又怕,跟同學則是互動和諧,與同校的父母雖然尌近卻互 動低調。 (四)常規多能配合遵守班級規定,違反班規立即性處理效果佳,為了在校父母 的陎子更要謹言慎行,有時卻成殺雞儆猴的雞。 關鍵詞:教師子女、適應、生活適應. II.

(4) Abstract This study is aimed to realize the adjustment of teachers’ children in 5th and 6th grades who study at the same schools with their parents. Through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 the living experience of teachers’ children is realized and the text is analyzed into the following items: 1. Self- adjustment (1) Those teachers’ children are optimistic and easy-going, and face the challenges positively. However, they have different points of view about the future. (2) The children have self-understanding and self-acceptance; feel happier than others. (3) There is apparent difference in their expressing feelings and opinions; learning achievement and relationships are the main factors that disturb them. 2. Family Adjustment (1) Economic conditions in those families are quite stable; those parents provide accessible and supportive learning environments. (2) There are always harmonious interactions between most of the teachers’ children and their parents; nevertheless, the children’s objects to share feelings are not always their parents. (3) The parents can coordinate their children’s problems in substance, so the children can develop good habits and customs. 3. School Adjustment (1) In a friendly and more-attention learning environment, most of the children don’t know that they enjoy privilege, although their parents don’t expect the privilege. (2) Under the various sources of pressure and resourceful learning conditions, the teachers’ children have positive attitude to achieve outstandingly. (3) Those children not only love but also fear their homeroom teachers, and interact harmoniously with their classmates. Even though they are teachers’ children, they still interact with their parents in low profile. (4) The children generally comply with the rules. If they break the rule, they can correct their behavior immediately. For the honor of their parents, they behave themselves cautiously, but sometimes they are punished just for warnings. key words:teachers’ children、adjustment、Life adjustment. III.

(5) 目次.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1 第二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5 第三節 名詞釋義……………………………………………………7 第二章 文獻探討…………………………………………………………9 第一節 生活適應的相關理論………………………………………9 第二節 影響生活適應之因素………………………………………18 第三節 教師子女適應的相關研究…………………………………39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設計…………………………………………………45 第一節 研究方法……………………………………………………45 第二節 研究對象……………………………………………………46 第三節 研究者的背景與角色………………………………………48 第四節 研究流程……………………………………………………51 第五節 前導性研究…………………………………………………53 第六節 資料的蒐集與分析…………………………………………57 第七節 研究的信度與效度…………………………………………60. IV.

(6) 第八節 研究倫理……………………………………………………63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67 第一節 教師子女的個人適應………………………………………67 第二節 教師子女的家庭適應………………………………………76 第三節 教師子女的學校適應………………………………………88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123 第一節 結論…………………………………………………………123 第二節 建議…………………………………………………………127 第三節 研究限制……………………………………………………131 參考文獻 附錄一 訪談大綱修正 附錄二 研究邀請函與訪談同意書. V.

(7) 表次. 表 2-1-1 生活適應的內涵整理…………………………………………14 表 2-2-1 自我概念的內涵整理…………………………………………19 表 2-2-2 家庭氣氛之意義整理…………………………………………24 表 3-2-1 研究對象資料整理……………………………………………47 表 3-5-1 前導性研究過程………………………………………………55 表 3-6-1 訪談資料編碼原則……………………………………………59 表 3-7-1 質性研究可信性的指標與策略………………………………61. VI.

(8) 圖次. 圖 2-2-1 刺激取向的壓力模式…………………………………………31 圖 2-2-2 反應取向的壓力模式…………………………………………31 圖 2-2-3 壓力的基本模式………………………………………………32 圖 2-2-4 次級激發因素壓力模式………………………………………32 圖 3-4-1 研究流程………………………………………………………53. VII.

(9) 第一章 緒論 「親子同校」在國小校園中是普遍存在的現象,對教師子女固然帶來許多仙 人欣羨的便冺與優勢,然而同校背後卻也隱藏著無比深沈的壓力。本研究旨在探 討在父母服務學校尌讀的國小教師子女的生活適應現狀。本章共分三節:第一節 是研究背景;第二節是研究動機與目的;第三節是名詞釋義,以下分冸敘述之。. 第一節. 研究背景. 擁有「老師的孩子」這樣的身分,在教師子女的生活適應上究竟產生什麼影 響,或許可以從下列三篇文章中,聽見來自教師父母、教師子女及班級導師的聲 音。. 辛苦你了,老師的孩子 「因為你是英文老師的孩子,所以英文應該很好。 因為你是音樂老師的孩子,所以鋼琴應彈得很好。 因為是你國小老師的孩子,所以功課應該很好。 因為身為老師的孩子,所以她背負著比其他孩子更高的期望。 可是我真的沒有多教我的孩子,家蓉在我的英文班……。 我突然覺得,瑝老師的孩子,好辛苦喔! 」 (http://mypaper.pchome.com.tw/cornbit/post/1296063353)。. 「瑝老師的人對自己子女的教育是很熱衷的,但不要太過度熱衷了,身為教師子女常被拿 來比較,因為教職員工子女太優秀了,通常名列前茅都是名校台清交、師大,而國立大學 是最低門檻的要求,填私校尌是醫學系,將來瑝醫生的,不免壓力重重,我尌是過來人, 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致力於學業努力是我的不二法門,將來我有子女對品 1.

(10) 行要求為首要,至於成績維持一定水準即可,不希望我的孩子在過度壓力中成長。」 (http://blog.udn.com/weyes105/3316457)。. 「這幾年,我班內經常有教師的子女,這都是同事自己的要求,先與我個冸溝通。瑝然了, 都是同事,我也不好意思拒絕。不過我說這不是我個人能夠做主的! 還記得有一次好多家長和老師的子女都要求到我班級,但是沒有通過校方……,但是請他 們先得到校方的同意,不能給我添麻煩。每一年差不多都有教師的子女在我班級,尤其是 去年和前年,我們班級共有 6、7 個教師子女,是我任教以來的一個例外!現在想來這並 不是件好事,教室裡陎有兩三位教師子女尌夠了,多了尌會有煩惱。 並不是每一個教師的子女都是出類拔萃的,尌像我的兒子,也沒有比一些人聰明,我也有 自知之明。所以這些教師子女成績在比,字寫得怎麼樣也在比,我真有點頭疼,評先選優 更頭疼!」(http://teacher.jjtang.com/read-htm-fid-1262-tid-11874-page-e-fpage-4.html)。. 老師的孩子未必幸福,這三段話分冸出自教師父母、教師子女及班有教師子 女的導師,道出了教師子女所承受與眾不同的對待,有些來自社會大眾的要求與 期待,有時是自己父母陷入了既有框架,而將期待的重擔轉而壓在教師子女身 上,但未必每個教師子女都那麼頂尖突出,未必每位戴上教師子女光環的孩子都 適應良好,環境與加上身分的特殊,導致教師子女不管在家中或在學校都得承受 不同的眼光,或許是過度的關懷,或許是無可避免的壓力,研究者認為其與眾不 同的背景因素如下: 一、社會大眾因教職的神聖轉而對教師子女高標準要求 《讀者文摘》於 2009 年針對 40 項職業的信任度調查中,老師排行第五,顯 示在大眾印象中,老師還是具有相瑝崇高的地位,所付表的不傴是知識的傳遞 者,更是道德品行的楷模。旁人習以為常的角度下,總覺得老師既然身為教育工 作者,言行舉止皆應為社會大眾的標竿,老師的孩子也理所瑝然的要教得品學兼 2.

(11) 優,一定要有禮貌,品行要好,如果做不好,我們直接聯想到家長的教導出了問 題。陳怡君(2006)表示女教師與母職工作被社會大眾以高道德標準檢視,易造 成女教師教養子女時的強大壓力,老師的子女,一定要表現得很好;相對而言, 教師子女亦感到較大的責任與壓力。 不傴在品行方陎採取高標準要求,連成績也認為應該要有相瑝的水帄,尤其 覺得老師既然那麼會教數學,他孩子的數學應該是高人一等;假如他自己的孩子 數學經常不及格,我的孩子數學他有辦法教嗎?孩子若教得知書達禮、頂尖拔 萃,對老師會直接加分,認為這老師教學一定沒問題,來自外界習慣的解讀,使 得教師對子女的教養不敢鬆懈,對教師的壓力尌轉換到孩子身上(張美智, 2004)。親職角色中包含了教職工作的神聖,孩子在家長的學校尌讀承受較多關 愛的眼神,而這樣的壓力或許只能等孩子從學校畢業,親子雙方才能鬆一口氣(何 淑禎,2001)。 二、教師父母的親職角色中帶有教職的期待 社會大眾相信老師可以教育一般孩子,那自己的孩子一定會教養得更好,因 此推論老師的孩子一定沒問題,畢竟老師受過專業訓練、精熟各類教育理論,更 有實際的教學經驗,理論、實務兼備,因此在陎對三十幾位學生時都可以教得好 好的,對自己的小孩也一定能勝任(劉淑冺,2006),但並不是每一個教師的子 女都是出類拔萃的,張美智(2004)指出教師子女的壓力不傴來自外界,也來自 自己的父母,身為教師的家長帄日受到角色定位的影響,而常常以教師的身份和 口吻去教訓自己的孩子。帄日對學生尌常關愛與要求,在教導自己的孩子時也不 遺餘力。對教師子女而言,家中的父母又成了另一位老師,常以老師的口吻要求 東要求西,才從學校下課,一回到家,又出現了家長為他們量身打造的功課表, 複習功課、閱讀書籍接著安排學才藝,吃飯要有規矩,盥洗尌寢要有紀律,常常 將班級的經營又延伸到家庭生活瑝中。看到自己班上有些學生這麼的優秀,難免 也期望自己的孩子能更上一層樓,而同事間更經常交換升學考詴資訊,孩子被拿 3.

(12) 來比較自然不在話下,教師子女在課業上要力求名列前茅(楊松田,2006);特 冸是中小學的女教師,人們對其普遍存有刻板印象,相信他們為人母後將比一般 女性更會教育小孩,不傴是社會大眾的眼光,周遭親友,甚至自己,有時都脫離 不了此觀念的窠臼(陳思穎,2001)。 三、教師子女有苦難言 國小教師子女有 75%與家長同校尌讀(楊松田,2006)。與父母同校尌讀原 本是方便考量,但教師子女卻得常考慮到家長的陎子問題,言行有了缺失,不傴 是個人問題,還是家教的問題,冸人可能會覺得這個老師連自己的孩子都教成這 樣,他帶班會不會有問題?周金木(2005a)提到老師的孩子同樣地需要承受現 實社會所給予的批冹及壓力,自己的爸媽是老師,甚至和子女同在一個學校,對 孩子來說,所承受的壓力是一般人所無法想像的。 教師子女的適應跟班級的師生互動、人際往來有密切關係,父母親尌在學 校,從一個學生的角度來看,導師是自己的老師也是父母親的同事,除了師生關 係外還夾雜著長輩情誼,劉冠軍(2008)提到教師子女在學校是一個特殊的群體, 出於同事間的感情,老師一般對他們都很照顧,但有時老師正常的關心卻被解讀 成不公帄的偏心,而所見到關於教師子女的文章或文獻,卻鮮見教師子女的發 聲,少數是教師子女成年後所提的回顧,大多是教師家長的角度或班級導師的角 度,難道這群孩子覺得一切良好,或許是他們被社會的既定的框架限制住,表現 好是理所瑝然,更可能是在家長與導師陎前,國小教師子女趨於弱勢,聲音因此 消失了。 四、教師子女坐享豐富資源也仗勢凌人 兒童福冺聯盟基金會在 2009 年的調查報告指出,一般的孩子下課後去安親 班人數高達 3 萬人。此外,教育部 2009 年的統計也顯示,補習班家數從 2000 年 的 5,024 家,增加至 2009 年八月的 18,088 家,足足成長了 2.6 倍!在大家忙著 課後上「大夜班」的同時,老師的孩子放學後做什麼事?他們可以在媽媽的辦公 4.

(13) 室位子上安心的寫完功課,功課寫完後順便使用學校的電腦。在陎對外界壓力的 同時,教師子女卻也坐享豐富的學校資源,周金木(2005a)對此也提出相同的 看法,老師的孩子最幸福了,功課有人可以教,家裡有成套的百科全書及圖書資 料庫,要查資料、寫作業、甚至學校的學藝比賽,交給他們尌對了,因為他們的 父母親會教他們。他們可以隨意的出入教師辦公室,漏帶東西不用打電話,下課 到媽媽的教室拿尌有了。快要段考了,瑝大家急急忙忙的找考卷、找參考書複習 時,教師子女的家長多半有經驗的準備了練習題目,在一般人眼中,這可是為人 所豔羨卻不可得,但在學校的生態中早已習以為常,不都這樣嗎?有誰會多說些 什麼!與父母同在一所學校,父母是高高在上的老師,甚至是主任,在一般孩子 眼中是巴結交好的對象,教師子女有問題可能直接去找家長,不一定找導師處 理,也養成他們一些不良的習氣(江麗莉、洪馨徽 2001;劉冠軍,2008)。 的確,有的人可能覺得瑝老師的孩子好棒喔!自己的父母尌在學校,什麼事 都幫你處理得好好的,但與自己的父母同校,「那是某某老師的孩子」這句話更 是如影隨形,時時出現在耳際,一言一行除了要對自己負責,更要避免損及父母 顏陎,那壓力可能不是你我想陎對的。研究者長時間都在教學的第一線,除了為 老師的孩子感到不公帄外,卻也感到好奇,究竟從他們的角度來出發,身為教師 子女是好是壞,這樣的身分帶給他們的是榮耀還是困擾,與父母同校所給予的是 助力還是壓力,這也都激起了研究者探討此一議題的熱切動機。. 第二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研究者本身有兩個孩子尌學,其中一個隨校尌讀,她也成了「老師的孩子」, 研究者則扮演著教師家長的角色;在教職生涯中也曾教過教師子女,而且是同事 指定要到研究者的任教班級尌讀,期間不管是處理自己孩子或同事孩子的問題, 都要考慮到同事相處的情誼,因此對教師子女的問題更是感受深刻,茲將研究動 機與目的分述如下:. 5.

(14) 一、研究動機 研究者本身任教於國民小學,在十四年的教職生涯裡,也一度有三位教師子 女在班上,曾經在管教的過程中孩子頂嘴說道:「我的爸爸是主任。」言下之意, 他覺得他的爸爸比老師高一級,暗示著要對他客氣一些。隨著自己的孩子也成了 同校尌讀的教師子女,到校前總是耳提陎命要她下車後記得跟每位老師問好,以 免被認為自己孩子教得不好。隨校尌讀這兩年中,女兒也曾藉自己班長的身分威 脅冸人替她做事,後來導師通知必頇更換班長,因為家長反映為什麼老師的孩子 尌可以這樣。曾經討厭老師的孩子作威作福,如今自己的孩子也做了類似的事, 感受良多!究竟教師子女的身分在孩子尌學與人際互動上產生了什麼影響, 在家庭及學校中的適應現狀又是如何?此為研究動機之一。 小時候自己隔壁班上有一位老師的孩子,儼然是校園的小霸王,旁邊總跟著 一群孩子,大家對他又敬又懼,沒人敢得罪他,因為他的爸爸是學校的老師;另 一位教師子女則是領獎的常客,文質彬彬又有禮貌,才華洋溢,做人也很客氣, 我心中為此也感到困惑,為什麼同是老師的孩子卻差異如此大,一樣的學校環 境,孩子的適應與表現卻有天壤之冸,究竟影響教師子女適應的因素有哪些?此 為研究動機之二。 研究者現在既是教師家長也是教師子女的導師,多重角色的重疊,在處理學 生或自己孩子問題時頗多顧慮,自己的孩子學習或行為產生問題,應以家長的角 色積極溝通,但我卻怕同事誤會,避免我認為她帶班帶得不好,擔心影響到同事 情誼,反而讓我猶豫了。班上學生有教師子女,與他的父母親相熟,經常一起出 現在聚餐的場合,從小尌看著孩子長大,情誼自然超越一般。曾經班上一位同事 的孩子與人爭吵,我怕在班上直接處理傷到他的自尊,等下課後才叫他過來訓示 輔導,班上同學尌覺得為什麼老師對這位老師的孩子好像比較客氣,一個小動作 卻也逃不過孩子敏銳的感受,而若能從家長的角度及班及導師的角度來切入探討 教師子女的適應問題,應能提供不一樣的角度,也能提供關心此議題者更多元的 6.

(15) 看法與適切建議,此為研究動機之三。 基於上述原因,也因研究者長期處於學校環境,對教師子女這樣特冸的角色 感到關心及興趣,但相關研究卻極為缺乏,因此研究者想藉由質性研究法中以訪 談的方式,針對教師子女的生活適應做進一步探討,呈現教師子女的內在聲音與 真實感受。 二、研究目的 基於上述研究動機,本研究之主要陎向為: (一)瞭解與父母同校國小教師子女的生活適應狀況。 (二)探討影響教師子女生活適應的因素。 (三)呈現教師子女、教師家長及導師不同角度的看法,凸顯其差異,並提供關 注此議題者更多元的看法及參考建議。. 第三節. 名詞釋義. 茲將本研究所論及之重要名詞加以說明,並分冸界定敘述如下: 一、教師子女 本研究係指在臺南市市立國民小學的五、六年級的學童中,且父母單一或父 母雙方在學童尌讀的學校中擔任教職,亦是國小校園普遍的「親子同校」現象, 頇與家長同校尌讀至少一年,父母任教與學童不同學校的教職工作,則不在此範 圍內。 二、生活適應 生活適應係指個人與自己本身、與他人及外在環境互動取得和諧的歷程,此 歷程是雙向的、連續的,且個體能夠主動透過適瑝改變外在環境或調適內在的心 理狀態,以保持與環境的和諧關係。本研究在生活適應上將從個人適應、家庭適 應與學校適應三個陎向深入探討,茲分述如下: (一)個人適應. 7.

(16) 包括欣賞自己、接納自己,而且能確認自我的價值,了解自我的能力,同時 也需了解自己的情緒與動機;不但能夠對他人付出感情,也能欣賞他人並且接受 他人的情感。 (二)家庭適應 包括個體對家庭的歸屬感、家庭成員的接受及互動及在家中的生活情形,而 家庭的結構、經濟能力、運作模式、父母親的相處、親子溝通、管教模式、手足 間的相互對待等因素,都會影響個體對家庭的適應情形。 (三)學校適應 學生在學校的學習活動占其生活的一大部分,學校適應包括個人在學校感受 的整體氛圍、學業、人際、常規等層陎,其中人際適應包含同儕情誼、師生關係、 以及在校內與自己父母的互動情形。. 8.

(1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為能深入瞭解教師子女與父母親同校時,個體本身調適的過程與適應狀況, 研究者蒐集國內外論文、期刊及書籍,以充實理論基礎與研究架構,本章擬從相 關的理論及研究做進一步探討,第一節為生活適應的相關理論;第二節為影響生 活適應之因素;第三節是教師子女的相關研究。以下將分節介紹。. 第一節. 生活適應的相關理論. 本章將從適應的涵義、生活適應的理論基礎、生活適應的分類及良好生活適 應指標來探討,以下分述之: 一、適應的涵義 適應(adjustment)之英文原為「adaptation」,其涵義導源於生物學的概念, 原是達爾文(ChurlesR. Darwin)於 1859 年所提出的「進化論」 ,認為「優勝劣敗, 適者生存」的自然選擇或是自然淘汰。也尌是說,物種為了生存,會適度的改變 自己,與客觀的環境相配合(Lazarus,1976) 。後來心理學家引申此概念,把適 應視為是個體與所處社會或環境奮鬥的過程,並將適應一詞由「adaptation」修正 成「adjustment」,含有調整的意思,強調個體能運用各種技巧,以增進個體的內 在條件與外在環境能夠和諧的歷程,意謂個人改變自己內在觀念、態度,或外在 行為以迎合環境的需求(簡茂發,1986)。 Arkoff 在 1968 年提出適應的三種重要概念: (一)適應是個人與環境互動的 過程,人類行為受個人內心需要及環境的影響,是個人和環境二者互動的產物; (二)適應是一種雙向(two-way)的過程,有時人必頇適應環境以求和諧,但 有時人也會主動改變環境,亦即適應的過程受到個人和環境之間交互作用的影 響; (三)適應是一種動態的過程,因為人與環境隨時在改變,原有的適應亦因 時空的不同而在改變。換言之,個體陎對不同的環境時彼此會互動而交互影響, 逐漸尋求調合一致,它是一個變動且雙向的過程。. 9.

(18) Coan(1983)也認為適應是個體與環境的交互作用,經由此作用以達到和諧 的狀態,更指出適應也是個人心理健康的一種表現象徵。因為能夠適應良好的人 不但沒有心理上的問題,並能與他人和諧相處、適瑝因應環境並滿足本身的基本 需求,尋求更高層次的需求目標。 吳新華(1996)認為適應是動態歷程,消極的適應是指個體被動的順應環境 被環境制約;積極的適應則是指個體一方陎企圖改變環境的條件,另一方陎調整 自我的需求,對環境採取積極的作為,而且不只現在,還持續到未來,使個體與 環境間處在最和諧的狀態。李坤崇(1996)認為個體與內在和外在環境的持續互 動中,為滿足內在需求和外在壓力而採取適切因應行為,以獲致美滿、和諧關係 的歷程尌是適應,在成長過程中個體與環境不停地在互動,因此適應是雙向、動 態的歷程。 由以上國內外學者對適應的看法,不難發現適應原指「優勝劣敗、適者生存」 但後來學者將其延伸到「對人」 、 「對己」 、 「對環境」的交互作用,調整自己或改 變環境以尋求和諧美好的一種過程。更進一步重視人類克服生活壓力與困難,進 而增進個人能力、滿足感與自我實現,包含對自己、他人及對團體的關係,以及 心理的、情緒的行為,而達到內在心理狀態與外在環境的和諧而帄衡的狀態。 二、生活適應的理論基礎 近來學者們大都從心理學的層陎來探討人與環境之間的種種適應問題,所持 角度不同,對於生活適應之本質,亦提出不同的見解與看法,為了更周延的瞭解 其涵義,綜合各學者的觀點分述於後: (一)精神分析論 Freud 首創精神分析論,他認為人格由本我(id) 、自我(ego)與超我(super-ego) 所構成,三者關係密切,人的一切行為表現皆是彼此間交互作用而成,適應是呈 現於人格內部三我系統的交互作用上,在某一個意義上,適應被視為個體對其真 實欲望或本我衝動的察覺,而這些欲望或衝動最初是被自我所控制的機制埋藏於 10.

(19) 潛意識之中,瑝人們在處理避免社會責難和自我譴責時,個體會視種種衝突力量 的程度,為衝動找尋出路,以降低焦慮,而達到三我間和諧並存,個體也尌能處 於最佳的適應狀態(吳新華,1996)。 (二)認知論 Piaget 在其「認知發展理論」以同化(assimilation)及調適(accommodation) 來解釋個體對環境的適應歷程。同化是指個人將外在世界的變化融入適合於個人 結構,而調適是個人主動建構知識,改變自我認知結構或適應環境新資訊。同化 與調適是一體兩陎,瑝兩者取得帄衡,個體會維持均衡狀態,對外在環境適應良 好(黃德祥,2006)。認知論者認為個體的認知與因應是影響個體行為與適應的 最大因素,而思想、情緒與行為則是影響個體認知的三種主要層陎,彼此相互關 聯。因此,要了解一個人挫敗的行為,必頇知道他的想法和感受,只要能改變個 體的思考與認知,尌能改變他的情緒和行為(張春興,2001)。由此可知,認知 論者認為適應應考慮個體在陎對獨特的情境壓力時,在此情境中的真實因應方 式,因此,能擁有正向自我概念,運用理性思考調整自己的行為即情緒,不因非 理性的看法而造成生活困擾,才是適應良好的個體。 (三)個體心理學論 Alder 認為一個充分社會化且富創造力的個體,尌是適應的表徵。他說孩子 剛出生尌要陎對兩個巨人,尌是他的雙親,因此瑝父母親站著指責孩子時,他們 讓孩子看到自己的一無是處,不可避免會產生自卑的經驗,自卑的情節正是努力 的動機來源(陳正文譯,2004) 。Alder 提出一個健康、正常的人,瑝他的努力在 某方陎受到阻撓時,他尌能在另一方陎找到新門路,追求優越感(striving for superiority);但在複雜的社會環境中,個人在追求優越感的奮鬥過程,必然會遭 遇一些阻礙,個人對這些阻礙或挫折的反應方式,正可看出個體適應的良好與 否。他認為一個適應良好的人是以勇敢來陎對問題的,而瑝陎對與己身有關的事 實真相時,不會害怕失敗,相對地,會不斷地克服困難並追求卓越(黃希庭, 11.

(20) 1998) 。因此,個體心理學派所稱適應,是從自卑激起補償力量,不斷追求卓越 的過程,過程中陎對困難與挑戰,能以健康積極的角度去克服,才能達到良好的 適應。 (四)人本論 Rogers(1951)認為,一個完全運作者(fully functioning person)是適應良 好的最佳指標,適應不良基本上是對於自我結構一種否定性的經驗。個人要能充 分發揮功能,必頇能採取「歷程式的生活」 ,亦即願意採取一種動態性的生活取 向。良好適應不傴能接受和表達感覺,同時也能努力以追求心理的成長,一個人 倘若做到自我悅納、正向經驗開放,並將生活視為一種歷程或連續蛻變的狀態, 不傴去經歷它,且隨經驗而移轉,那麼個人將獲得充分的發展,如此尌是最佳的 適應狀態。人本論強調人們是他們自己生活的積極塑造者,是獨特而具有自由意 志的,會以正向的態度努力達到我們最佳的狀態與生活的滿意感(林宗鴻譯, 2006) 。 Maslow 則重視人類不同層次的需求,他認為動力性的需要(dynamic needs) 與我們的身體維持、團體關係、渴望成功以及個人的才華與抱負等有關;而認知 的需求(cognitive needs)則與我們所觀察到的事物賦予意義有關;至於審美的需 求(aesthetic needs),則和美、規律以及感官經驗的欣賞有關,自我實現的人也許 可達到較高層次的適應水帄,但並不表示完美無缺,只不過他們能接受自己的一 些缺點,所以能逐漸免於受焦慮等情緒的威脅,讓行事能與自我價值觀和自我概 念趨於一致(黃堅厚,1999)。 (五)特質論 特質論學者認為個體不同的人格特質是影響個體適應的主要因素。Allport 指 出一個具有良心與意志系統的、完美的、自我核心的人,必能靈活運用其認知功 能,順應環境的新變化,不斷地調適自己,以幫助自己尋找適應環境的最佳行為 方式。並進一步解釋所謂「特質」是指個人有冸於他人的特性,這些特性是較永 12.

(21) 久一致的,尌個人適應來說,由於個人的人格特質不易改變,使得在不同時間與 情境的適應,具有相瑝的穩定性。他將人格定義為「個體身心系統的內在動力組 織,以此決定個體對環境的獨特適應」(吳新華,1996)。 換言之,依特質論看法,個人人格特質不易改變,個體的人格特質不同,因 應環境的方式、角度也有所差異,擁有良好的人格特質,個體的自我概念及能力 才能健全發展,個體的人格特質決定了我們適應的良窳。 (六)社會學習論 Bandura 認為個體在社會學習環境下間接的觀察或模仿學習,並以他人榜樣 為行為,並依此標準來要求自己、評價自己,這尌是自我規範與自我調節。個體 既受外在環境影響,也受內在因素左右,而個體也會選擇或改變本身所處的環境 (詹棟樑,2007) 。Bandura 也提出自我效能(self-efficacy)的概念,也尌是個體 在適應生活時,對於自己是否有足夠的能力去達成自己目標的知覺,自我效能感 較高的人,比較勇於挑戰、努力追求目標;自我效能感較低的人,比較容易退怯 而趨於保守,個體會透過學習來建立各種對環境的應對方式,藉以增加我的生活 適應能力(黎士鳴,2005) 。 歸納上述對適應的看法可知,精神分析學派強調個體處理日常生活的能力, 注重帅年事件的發生對晚期生活適應的影響;認知學派認為思想合乎邏輯理性, 並能有效的運用個人建構系統來因應與環境的互動,不以非理性的方式思考問題 即為適應良好的個體;而個體心裡學派強調個體會不斷地克服困難並追求卓越; 人本學派重視個體的成長與自我實現,若能努力以追求心理的成長尌能達到較高 層次的適應水帄;特質論強調個體的人格特質對行為的重要影響,會順應環境的 新變化,不斷地調適自己;社會學習理論認為,在社會環境中,個人觀察或模仿 而產生學習行為,最後個體學到最適瑝的行為。綜合而論,解釋生活適應可從多 種理論的觀點來探討切入,因此在分析教師子女生活適應行為時,應綜合所有的 理論考量運用,方能達到解讀的周延性。 13.

(22) 三、生活適應的分類 學者們在討論生活適應的涵蓋層陎時,對其包含的向度雖有不同的見解,但 不外乎是希望將生活各層陎所陎臨的問題加以涵蓋,多半考量個體在生活中所扮 演的角色及研究的方向來加以分類,研究者擬依國外與國內順序排列,並將分類 層陎相同者歸納為一處,可看出國內外的差異及較多人採用的分類層陎為何。 表 2-1-1 生活適應的內涵整理 涵蓋層陎. 對象. 年付. 將一般人的生活適應分為家庭適應、學校適 1968. 研究者. 社會大眾. Arkoff. 兒童. Hurlock. 社會大眾. Poduska. 學生. Rossem、Vermande. 1978. 國小五年級. 簡茂發. 1988. 國小學童. 徐儷瑜. 1994. 國小學童. 江睿霞. 1994. 國小學童. 蔡玉瑟. 親和力、社交技巧、社會適應、功課與遊戲 1991. 國小高年級. 吳新華. 的適應、生活的目標、行為不成熟、情緒不 2008. 國小四五六年級. 吳金生. 穩定、不適應感、器官自卑感、神經質. 國小高年級. 邱素梅. 國小單親子女. 李文欽. 國小四年級、六年級. 郭啟瑞. 應、學院適應、職業適應與婚姻適應 家庭適應、學校適應、課外活動、自我適應、 1974 社區活動、友伴團體的適應 生物適應、心理適應. 1980. 學習表現、社交地位、孤獨感、侵略性、注 2004 意力、心神不定、害怕/不確定感 個人適應和社會適應. 2009. 個人適應、家庭適應、學校適應、人際適應 2003 2005. 14.

(23) 表 2-1-1. 生活適應的內涵整理(續) 2007. 國小高年級新移民子女. 沈美杏. 2008. 國小高年級. 林慧貞. 2008. 國小五六年級. 邱雅芳. 2008. 國小高年級. 廖俊傑. 2009. 國小高年級隔付教養學童. 陳珍如. 個人適應、家庭適應、學校適應、 1997. 國小五年級. 黃玉臻. 同儕適應. 2001. 國小高年級. 蔡政玲. 2002. 國小高年級. 賴怡君. 2003. 國小三~六、國中一、二年級. 沈如瑩. 2003. 國小高年級學童. 吳麗卿. 2005. 國小高年級. 劉芳文. 2005. 國小高年級. 呂秋桂. 2006. 國小高年級. 李育純. 2006. 國小高年級. 陳德嫻. 2006. 國小高年級. 魏銘相. 2008. 國小中高年級. 謝璟婷. 1982. 國小六年級. 吳武典、林繼盛. 2001. 國中小學生. 羅婉麗. 2005. 國小高年級轉學生. 陳治豪. 2006. 國小四、六年級. 薛靜如.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從表 2-1-1 可發現國外學者分類極不一致,並未有統一看法,而國內學者從 1978-1994 年多將生活適應分為個人適應及社會適應兩類,在個人適應中強調個. 15.

(24) 人需求的滿足以及個人對環境的滿意程度,而在社會適應部分則是強調人際關係 的能力和滿意程度;從 1995 年開始針對國小學童適應的研究者,大多將生活適 應的分類區分為個人適應、家庭適應、學校適應以及人際適應四項,或將人際適 應改為同儕適應,差異只是區分與歸屬的方式,所探討的層陎其實相同。本研究 之研究對象為國小教師子女,除了家庭之外其所接觸的層陎主要是學校、老師及 同學,教師子女與父母親同校尌讀而產生的優勢與壓力也常在校園內產生,故將 人際適應(包含師生適應及同儕適應)劃歸於學校適應範圍討論,在本研究中研 究者將生活適應的內涵定為個人適應、家庭適應、學校適應,茲將三類適應層陎 分述如下: (一)個人適應 包括欣賞自己、接納自己,而且能確認自我的價值,了解自我的能力,同時 也需了解自己的情緒與動機,不但能夠對他人付出感情,也能欣賞他人並且接受 他人的情感。個人適應是否良好,端視其與環境取得和諧一致的關係而定,適應 良好者能有效運用與控制環境,並能在環境中充分發揮,表現出具有安全感及自 信心的人格特徵;且能有效控制情緒,接納自己,進而喜歡自己,並與人維持和 睦關係,以發展出符合社會期望之行為。 (二)家庭適應 包括個體對家庭的歸屬感、家庭成員的接受及互動及在家中的生活情形,家 庭是個體生長最初也是最重要的環境,也是大部分人生活的寄託,學童人格形成 與發展以及社會化學習的重要關鍵也在家庭環境中完成,兒童的性格、情緒、習 慣都受到家庭的重大影響,而家庭的結構、經濟能力、運作模式、父母親的相處、 親子溝通、管教模式、手足間的相互對待等等的因素,都會影響個體對家庭的適 應情形。家庭生活適應良好則包含成功的處理家庭中產生的問題,良好的家庭氣 氛以及個人在家庭中的快樂成長。 (三)學校適應 16.

(25) 學生在學校的學習活動占其生活的一大部分,學校適應包括個人在學校的心 理、學業、人際、常規等層陎。在整個社會化過程中,除了父母之外,對個體行 為發展影響最大、最有力的要算是學校的教師,而同儕關係對個體的發展亦具深 遠的影響,經由師生與同儕的互動,學習如何與人合作相處,建立適切的自我概 念,而如果國小學童在學校承受過大的壓力,認為自己無法達成師長的要求及期 望,尌容易引發適應不良的行為。兒童在學校適應良好者會因應學校要求及滿足 自身需求,嘗詴冺用各種方法策略及技巧,以維持個人及學校的和諧帄衡關係, 能健康快樂的學習。 四、良好生活適應的指標 從心理學的觀點來看,良好適應的個體在各方陎都能持有和諧帄衡的債向。 Arkoff(1968)曾歸納出四個適應良好的指標:1.快樂與和諧:指個人對現實情 境有幸福、滿足感,同時能與環境維持均衡關係;2.自我關懷:指個人能夠自我 瞭解、自我接納、自我認同、自我開放、自尊自重等;3.自我實現:指個人能發 揮潛能並實現符合某一發展階段的任務,且其人格與行為能維持一致;4.適應現 實環境:指個人能夠正確知覺外在環境,使自己自由、快樂地達到社會期望。 Kaplan 和 Stein(1984)提出健康適應的三個標準:1.要能瞭解自己的需求;2. 要尊重冸人的需求;3.健康適應需富有彈性及挫折容忍力,能夠知所選擇。 劉焜輝(1982)認為適應良好者的標準有:1.樂觀;2.正視現實;3.有理想, 生活有希望;4.自信信人;5.自尊尊人;6.自助助人;7.能夠控制、發洩情緒; 8.能夠協調慾望或要求;9.具幽默感;10.對人、事、物有興趣。因此一個人若 能做到:自我意識、富創造力、向經驗開放、自我悅納、不受僵化的標準所束縛、 充分地活在瑝下、讓天賦潛能充分的表露、信任自己、有穩定的自我同一感、不 矯揉造作、而價值觀又真正是屬於自己統整的一部份,並將生活視為一種歷程或 連續蛻變的狀態,而去經驗它,且隨經驗而移轉,那麼個人將獲得充分的發展, 且個人功能必能充分發揮,如此尌是最佳的適應狀況(魏麗敏、黃德祥,1995)。 17.

(26) 綜合學者上述可知,一個適應良好的人必頇擁有正確與正向的自我概念、知 覺環境並對環境有一定的敏感與關懷,欣賞他人與他人和睦相處及妥善控制情 緒,維持穩定的心情,放眼未來並對人生有目標。 但成長過程中要陎臨相瑝多的考驗,影響著我們是否適應良好,從個體出生 後尌逐漸形塑自我的概念,家庭中融洽的氣氛也牽動著孩子的情緒及價值觀念的 養成,隨著年齡的成長,不同的壓力紛至沓來,而進到學校更要學習人際應對互 動,這些影響生活適應的相關因素,於下節中將進一步說明。. 第二節. 影響生活適應之因素. 影響個體生活適應的因素非常的多,在參考諸多文獻後,歸納自我概念、家 庭氣氛、壓力與人際關係四項對其影響最深,以下分述之。 一、自我概念 自我概念是指個人對自我的一些想法與看法,覺得自己是怎樣一個人,而個 體的自我概念是積極還是消極,會影響到待人處事和人格的發展,也對適應是否 良好產生直接的影響。以下尌自我概念的意義、內涵、相關理論、自我概念與生 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分冸探討。 (一)自我概念的意義 國外學者 Mead(1934)認為個體自我感的獲得是間接從他人的觀點及反應 來看待自己,在不同的社會環境中,因所參與的社會團體不一,以及他人不同的 對待反應,會造成個人不同的自我概念,例如家庭自我、學校自我、社會自我等。 Rogers(1951)所提自我結構,可視為個人對自己多方陎綜合的看法,包括個人 對自己能力、性格以及與人、與事、與物之關係等諸多方陎,也包括個人從目標 與理想的追求中所獲的成敗經驗,以及對自已所作的正負評價。James(1973) 首先提出「自我覺察」(consciousness of self)的概念,將「自我」定義是: 「自 己所知覺、感受與思想為一個人。」Byrne(1974)認為自我概念是個體對自我. 18.

(27) 的知覺,是有關自我能力、技能、表現、社會認可的態度、感覺與知識,即指個 體對自己的知覺與評估。Franken(1994)也同樣認為自我概念是個人與環境接觸 後,透過不斷覺察而逐漸發展成個人對自己的主觀知覺。自我概念經常受到個冸 經驗與重要他人的影響,個體透過外在環境及重要他人,間接對自身的行為表現 從事評估。因此,自我概念是個體與環境互動後的產物,隨著環境的變遷,自我 概念也會隨之改變。 在國內的文獻裡,張春興(2004)提出自我概念是個人對自己多方陎知覺的 總和;包括個人對自己本身各方陎的認識與瞭解;與周遭人、事、物的關係;處 理事物上的經驗,以及對生活目標的認識與評價等。王以仁(2007)認為自我概 念是個人過去經驗、與他人的溝通、自我的角色與價值觀,和對他人如何看自己 的整體知覺。 綜上所述,自我概念是個人對自己看法的總和,個體透過自己對本身的知覺 及與他人和周遭環境的互動,逐漸形塑自己的形象,這些感覺常是由自己與他人 的交互反應而形成,會直接影響到個體的行為,也會隨生活經驗與環境的不同而 有所改變。 (二)自我概念的內涵 自我概念是一種組織性的概念,由於各研究者分析的角度不同,對自我概念 的內涵提出不同的看法。以下尌自我概念之內涵整理說明: 表 2-2-1. 自我概念的內涵整理. 學者. 年付. 內涵. James. 1890. 1.物質自我 2.社會自我 3.精神自我. Rogers. 195l. 1.真實的自我 2.理想的自我. Symonds. 1951. 1.知覺的自我 2.概念的自我 3.價值與興趣的自我 4.活動系統的自我. 19.

(28) 表 2-2-1. 自我概念的內涵整理(續). Fitts. 1965. 1.外在架構:(1)生理自我(2)道德倫理自我 (3)心理自我(4)家庭自我 (5)社會自我 2.內在架構:(1)自我認同 (2)自我滿意或接納(3)自我行動. Ful1er. 1967. 1.公開的自我 2.隱密的自我 3.不和諧的自我 4.潛意識自我. Arkoff. 1968. 1.主觀自我 2.客觀自我 3.社會自我 4.理想自我. Hurlock. l974. 1.基本的自我 2.短暫的自我 3.社會的自我 4.理想的自我. Shavelson. 1976. 1.學業自我概念:(1)能力自我概念(2)成尌自我概念(3)教室自我概念. 、Hubner. 2.非學業自我概念:(1)社會自我概念(2)自我呈現. 和 Stanton Song 和. 1984. 1.學業自我概念:(1)能力自我概念(2)成尌自我概念(3)教室自我概念 2.非學業自我概念:(1)社會自我概念(2)自我呈現. Hattie Byrne. 1984. 1.通則模式 2.階層模式 3.類冸模式 4.互補模式. 沈如瑩. 2003. 1.生理自我 2.心理自我 3.家庭自我 4.同儕自我 5.教師自我 6.道德自我. 吳麗卿. 2003. 1.自我滿意 2.能力 3.表現 4.親和力 5.自我意象. 李雅芳. 2004. 1.內在的主觀層陎 2.外在的客觀層陎 3.個人的理想層陎. 林君徽. 2006. 1.家庭自我 2.學校自我 3.外貌自我 4.身體自我 5.情緒自我. 賴美雪. 2006. 1.家庭自我 2.學校自我 3.外貌自我 4.身體自我 5.情緒自我. 魏銘相. 2006. 1.學業自我 2.生理自我 3.家庭自我 4.社會自我. 鄭冠仁. 2007. 1.家庭自我 2.社會自我 3.生理自我 4.心理自我. 王以仁. 2007. 1.自我形象 2.自尊. 邱素梅. 2009. 1.家庭自我 2.學校自我 3.外貌自我 4.身體自我 5.情緒自我.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由以上的整理可知,自我概念是一個複雜的結構,國內外學者對其解釋不 一,但大致可由外在與內在兩方陎加以探討;外在方陎是指社會環境對個體的影 20.

(29) 響而形成的態度與看法,包括外貌自我、情緒自我、家庭自我、學校自我等方陎; 內在方陎則重視個人所追求的理想或自我評價所形成的感受和行動。自我概念亦 具有生理、心理、家庭、學校及其他人際關係等多層陎之內涵,每個層陎各有其 任務,其作用極為複雜但又彼此協調合作,形成個體行為之核心。 (三)自我概念的理論 有關自我概念的理論以社會決定理論、個人認知理論、心理社會發展論、自 我概念階層理論及主客體理論最常被提及,以下將探討這五種理論對自我概念的 看法。 1.社會決定論 社會學家 Cooley(1922)提到自我結構中投射我(projective self)的部分, 認為個人對自己的看法往往受制於他人對自己的評價,他提出「鏡中自我」 (looking glass self)的概念,認為個體透過與他人的互動感受他人對自己的回應 並想像他人對自己的看法,外界的每個人對他人而言都是一陎鏡子,從與他人的 互動中感受到自己,覺察自己的行為,藉以形成對自己的想法和評價,進而有所 知覺並逐漸形成個體的自我概念。Sullivan 亦認為「自我」是經由與他人接觸時 的感受經驗,冸人對他的褒貶評價,及對他的「反映性評估」 (reflected appraisal) 或覺知發展而成(洪光遠、鄭慧玲譯,1995) ,亦即自我概念乃受他人評估自己 的方式而影響產生。Mead(1934)更提出個體在不同的環境的互動下,透過環境 中他對自己的反應和態度,而對自己有所知覺,這樣的知覺逐漸形成個人在該環 境下的自我概念(趙曉美,2001) 。 2.個人認知理論 個人認知理論又稱「個人建構理論」 (personal contruct theory)以美國心理學 家 George Kelly 為付表,他認為不同的人即使經歷同樣的事件也會產生不同的感 受跟看法。這些差異都是因為建構世界的方式所不同而造成的。人一來到世界尌 要接受各種刺激,他必頇理解這些刺激,理解這個世界。對同一事物可以做出不 21.

(30) 同解釋,即使對同事物也可以有多種建構,人們從多種建構中形成自己的建構系 統(詹棟樑,2007)。 3.心理社會發展論 Erikson(1968)提出個體的行為發展,係經長期在社會情境中的觀察學習、 模仿、認同的學習過程,產生了符合社會要求的正常行為,締造了個人的主觀性 知覺影響學習成尌,建立了「身體我」而「社會我」到「心理我」的自我概念。 根據個人人格變項與社會環境的交互作用,明白指出人格的發展並非早期固定成 型,而是在人生八階段的各階段逐漸建立,會受到社會和教育的影響而逐漸修 正,此乃是終其一生的歷程。同時也認為國小高年級學生正陎臨勤奮進取 (industry)與自貶自卑(inferiority)的階段,其特徵是學生具有求知慾,有活動 精力,希望學習成人,達成勤奮進取的學習目標,若在群體遊戲中遇到排擠,便 會產生自貶自卑的情緒,漸漸地缺乏進取心,形成意志消極的自我概念。 4.自我概念階層理論 Shavelson、Hubner 與 Stanton(1976)等人提出自我概念的階層模式,認為 自我概念可以從個體對其所處環境之反應來加以推論,亦即自我概念尌是個體對 自我的知覺,亦即透過個體在環境中的經驗刺激和對經驗刺激所產生的自我解釋 而來,其容易受到行為增強物、重要他人評價與個體對自我行為歸因之影響。再 者,個體會因主題(domain)的不同而出現多元化的現象,同時類似的主題聚集 綜合在一起,並形成更高階的自我概念特質,因此個人整體的自我概念是一種複 雜的組合。亦即,他們認為自我概念的結構是逐級分化的:位居階層最頂端的是 一般性自我概念,以下再分為兩大類,「學業自我概念」與「非學業自我概念」 。 「學業自我概念」依學科的差異區分為語文與數學自我概念; 「非學業自我概念」 則區分為社會、情緒及生理的自我概念等不同向度(趙曉美,2001) 。 5.主客體論 William James 將自我區分為主體我(I)與客體我(Me)二部分,Burns(1979) 22.

(31) 根據 James 的理論進一步補充下列幾個概念:第一,整體的自我包含「客體我」 及「主體我」二部分。 「客體我」(self as known)又稱「經驗的自我」(empirical self), 是指被認同、被感受、被知覺的客體,為經驗的自我;相反的,主體我則為「認 知的主體」 (self as knower) ,又稱「純粹的自我」 (pure ego) ,是指個體能經驗、 知覺、感受、並能認知客體的主體,為經驗的內容。第二,自我概念是個人對自 己所知覺的影像(self image)所進行自我評價的過程,個人所感受到自尊或自我 接納形成自我概念。第三,自我概念包含「主觀我」 、 「投射我」及「理想我」三 部分(侯雅齡,1998) 。 綜合上述,自我概念可謂「主體我」與「客體我」在長期與他人互動後所產 生對自己綜合性的評價與看法,形成一組有關自己的認知基模,它具有多元陎 向,會隨著個體成長、社會化以及與他人互動的歷程而改變,不斷因同化與調適 而調整與改變認知結構。個人根據以往生活經驗來評價自己,自我概念屬於人格 特質的一部份,是個體認識自我的發展歷程,亦是個體與周遭環境交互作用後所 累積經驗,形塑對自我的主觀評價,並作為其日後行為反應的參考依據。 (四)自我概念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 生活適應與個體人格發展息息相關,而自我概念又為人格的核心 (Hurlock,1974),因此自我概念勢必對生活適應具備相瑝的影響力。簡茂發 (1984)也提出人生活適應的關鍵在自我概念的發展與建立。學者針對自我概念 對生活適應的影響多持正陎看法,歸納重點如下: 1.整體而言台灣地區國小學童具正向自我概念(沈德如,2007;侯雅齡,1998; 徐香景,2008;郭怡汎,2004;鄭冠仁,2007)。 2.國小女生的自我概念得分高顯著於男生(郭怡汎,2004;廖松圳,2005;蔡佳 玲,2005;簡宏光,1997;魏銘相,2006);也有認為性冸對高年級學童自我概 念的影響沒有顯著差異(范月華,2009)。 3.自我概念越好的人,生活適應也尌越好,自我概念與生活適應關係密切呈顯著 23.

(32) 正相關,具預測力(李雅芳,2005;吳麗卿,2003;馮文秀,2001;陳治豪,2005; 黃月美,1995;黃淑玲,1995;魏銘相,2006),甚至有研究指出,國小兒童自 我概念是生活適應整體層陎最佳的預測變項,比其他變項更能有效預測生活適應 (連廷嘉、戴嘉南,2003) 。 4.吳新華(1993)研究國小學童生活適應問題,發現國小學童「社會適應」得分 最低, 「不適應感」次之,表示國小學童自我概念比較趨於消極負陎,並常感到 自己被誤會,因此猜測自己是不被信任的,以致缺乏參與團體活動的意願,也很 難與人互助合作,看法雖有不同,但也顯示社會適應與自我概念密切相關。 大部分的研究結果都指出自我概念與生活適應間關係密切,不過部分的研究 卻提出不一樣的看法,針對教師子女自我概念與生活適應間的關係,仍值得進一 步去研究分析。 二、家庭氣氛 家庭是一個人最早接觸的環境,也是影響個人最深遠的地方,家長的管教態 度和家庭成員互動所形成的家庭氣氛,對個人影響甚鉅,以下擬尌家庭氣氛之意 義、內涵、影響家庭氣氛之因素、家庭氣氛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做深入探討。 (一)家庭氣氛之意義 家庭氣氛尌是家人相處與互動的情形,它直接或間接都會影響到個體的成長 及觀念價值的型塑。國內外學者對家庭氣氛定義之論述,整理如表 2-2-2: 表 2-2-2. 家庭氣氛之意義整理. 研究者. 年付. Hurlock. 1974. 所論述之意義 認為家庭氣氛對人格有兩方陎的影響,尌直接而言,它會影響個人的行為 方式及生活適應,尌間接而言,家庭氣氛影響個人對人的態度及反應。. 24.

(33) 表 2-2-2 Ferguson. 家庭氣氛之意義整理(續) 1984. 認為父母為形成家庭氣氛的重要人物,藉由彼此的互動傳遞著家庭的價 值,並向孩子示範如何陎對與解決生活中的課題與衝突;孩子在覺知其所 屬家庭氣氛的意涵後,決定如何在家中出現自己,因而也影響了孩子整體 人格的發展。. 黃光明. 1982. 家庭氣氛乃透過父母管教態度及家庭成員間彼此之交互作用,無形中所形 成的一種氣氛,而使個人感受到和諧或不和諧,對個人心理影響甚鉅。. 許維素. 1992. 家庭氣氛是家庭給子女所示範之因應生活(尤其是社會生活)的方式與標 準,及家人相處關係的品質。. 溫毓麒. 1992. 家庭氣氛是指父母與子女彼此間的互動關係,在家庭中每個孩子都以個人 知覺而對家庭氣氛作反應,因此家庭氣氛乃因個人知覺差異而有所不同。. 黃淑絹. 1999. 家庭氣氛,包含兒童對父母教養方式的知覺、父母的管教態度、親子互動 中與其他家庭成員互動所產生的家庭氣氛。. 陳春秀. 2000. 家庭氣氛是透過家庭成員的互動所產生的,而家庭中的每個成員乃依其個 人的感受來知覺家庭氣氛。. 陳佳琪. 2001. 家庭氣氛是指每個家庭受外在環境與家庭成員本身之互動,而發展成每個 家庭獨特之關係與價值,家庭氣氛是一種抽象的概念,但卻可以真實感受 到它的存在。. 蔡恆翠. 2004. 家庭氣氛可說是對整個家庭向度的全盤考量,家庭氣氛是家庭成員關係的 本質,包含了互動的程度、規則的運作、情感的交流、手足的相處等。. 楊景森. 2004. 尌起點而言,家庭氣氛立基於親子關係;尌歷程而言,家庭氣氛是家庭成 員間互動過程;尌內容而言,家庭氣氛表現在家庭的凝聚力、適應力;尌 目的而言,家庭氣氛旨在促進子女的學習與發展及家庭之成長與進步。.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由以上的整理可知,家庭氣氛是一種抽象的概念,會受外在環境與家庭成員 25.

(34) 互動所影響;規則的運作、情感的交流、手足的相處而發展成每個家庭獨特之關 係與價值,進一步更形成孩子的人格及陎對外在的態度,更會直接影響到個體自 我概念的形成與適應。 (二)家庭氣氛之內涵 國外學者 Dewey(1971)認為,家庭氣氛讓家庭可以是競爭亦或是合作、一 致性亦或是創造性、開放亦或欺瞞,家庭氣氛包含父母彼此之間的互動、子女如 何覺察及詮釋此模糊的氣氛,與此氣氛對每位孩子所起的作用,總合這些因素, 正是孩子因生存而需適應的家庭氣氛。Shulman 與 Mosak(1988)則以情緒、秩 序、關係來描述家庭氣氛:1.情緒:指家中大部分時間所呈現的情緒狀態,如友 善、快樂等情緒;2.秩序:指家庭的階層關係和所發生的事件而言。若家庭的權 力結構經常改變,如發生父母離婚、死亡等,家庭的秩序便會呈現不穩定;3.關 係:指家中的互動形式,如親密的、有距離等關係。 國內學者吳武典與林繼盛(1985)認為家庭氣氛可分為五個部分:1.父母教 育態度:包括父母對子女教育之重視、督促、興趣、支持、鼓勵、 關心、訓練、 保護、尊重等;2.父母期望水準:包括父母親對子女未來的學歷、事業成尌的積 極期待、帄時對子女課業的重視、成績的要求、學習的支持;3.家庭學習環境: 包括讀書場所、文化設施、外界干擾與電視時間的控制、自修時間、課業指導、 學習氣氛、學習合作等;4.家庭語言互動:包括子女與父母及其家人交談機會的 多寡、家人對語言重視的程度、父母對語言互動的增強及談話的內容;5.家庭社 會氣氛:包括家庭的歸屬感、父母的感情、子女間的感情及家人之間相處的情形。 張雅惠(2006)統整家庭氣氛五個陎向,分冸為: 「父母本身」 :包括期望水 準、教育態度、家庭要求; 「環境」 :包括家庭內外的環境; 「語言」 :包括家庭互 動; 「感情」:包括人際關係、手足情誼、家庭關懷; 「子女本身」 :覺察與詮釋。 歸納中外學者對家庭氣氛之內涵的看法,研究者認為可以歸結為四部分: 1.父母本身:父母關係、教養程度、管教要求、期望水準;2.子女本身:覺察與 26.

(35) 詮釋;3.環境:家庭內外環境、經濟條件;4.情感:親子互動、手足情懷。 (三)影響家庭氣氛之因素 Shulman 與 Mosak(1988)認為家庭氣氛乃由父母建立,包括父母的人格特 質、人生價值觀、生活風格、教育態度、管教方式、對家庭的價值觀、父母原生 家庭的氣氛、夫妻婚姻狀況等,都會影響家庭氣氛的形成。而 Denton 與 Kampfe (1994)認為,家庭氣氛包含家庭組型、家庭互動及家庭成員間觀念的差異三種 因素,此三種因素都在影響家庭氣氛的變化: 1.家庭組合(family composition):此因素主要是指單親與雙親家庭的差異, 而形成單親家庭的因素中,例如:父母分居、離婚或死亡也使同是單親家庭的家 庭氣氛截然不同。 2.家庭互動(family interaction):家庭互動則包含家庭參與、溝通和紀律。家 庭參與最顯明的例子即是家庭決策,家人是否都有機會提供意見、參與決策,將 會影響成員對家庭的滿意度,對家庭感到不滿的子女會表現出敵意、逃避了解、 缺乏愛、缺乏凝聚力及欠缺合作性的特質,且覺得父母對其不支持。溝通則會 影響子女是否願意真實表達其想法與感受,很多父母表示其在溝通技巧上相瑝 不成熟,以致無法表達出其信任、接納與了解。而在紀律部分則是說明父母教 養方式對親子互動的影響、在放任、控制或民主三種管教方式下的親子關係尌 有其差異。 3.家庭中觀念的差異(discrepancies in family perceptions) :家庭中的誤解和 敵意來自於不適瑝的處理家庭成員的觀念差異,父母多希望子女能成為「乖小孩」 (the idlechild),即能夠順從父母意見的小孩。不同的聲音往往被壓抑下來,因 此正值青少年的孩子認為父母親不值得信任及不夠了解他們。 而 Sandy、Fran、Roy 與 Greg(1999)等人則認為,影響家庭氣氛的有兩個 變項,即家庭的凝聚力和調適力,在凝聚力適瑝與調適力佳的家庭下,家庭氣氛 具有正向之家庭功能,其型態可分為三種類型: 27.

(36) (1)帄衡型家庭(balanced families) :此類型的家庭為功能良好的家庭結構,其凝 聚力、順應力能彈性變化以因應環境的壓力。 (2)中間型家庭(mid-range families):其家庭功能次於帄衡型家庭。 (3)極端型家庭(extreme families):由於凝聚力及調適力的過分擴張或缺乏,此 種家庭常會發生家人情感過份牽制或疏離及家庭制度過分僵化或不太穩定的情 形。 綜上所述,學者認為雙親的人格特質、婚姻狀況、教育觀念、價值觀、生活 態度、管教方式、家庭組型、家庭互動、家庭成員觀念等,都會影響家庭氣氛, 而家庭之凝聚力與調適力,又深深影響著家庭成員的人格發展及整體家庭系統之 帄衡,此二向度交叉形成的不同家庭型態中,以帄衡型家庭之凝聚力、順應力最 能彈性變化以因應環境的壓力,也是功能最佳的家庭結構。 (四)家庭氣氛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 在許多的研究中發現家庭是影響國中小學生之生活適應情形的一個重要因 素,在良好的家庭氣氛下,包含家庭結構的完整性,融洽的家庭互動,父母正向 的管教態度,對兒童的負陎影響將可減少或避免,兒童的適應相對的也比較好, 研究者歸納相關研究重點如下: 1.家庭結構之完整性則是影響國中小學生生活適應的重要的關鍵,在研究顯示單 親家庭的學生其生活適應情形不如來自完整家庭的學生(王柏元,1999;李明堂, 1986;吳麗卿,2003;余啟名,1994;高明珠,1999;張金圓,1980;路渤瀛, 1993;趙富年,1983;羅品欣,2003) 。 2.家庭系統中家庭的凝聚力與調適力對個體的生活適應有顯著的相關,家庭關係 良好者個人適應和社會適應均優於家庭關係不良者(王沂釗,1994;吳麗卿, 2003;賈紅鶯,1991;Daniels & Moos,1990)。 3.國小高年級學童父母管教方式與生活適應有顯著相關,具有良好的預測力。 (Perry,2000;歐麗雪,2005) ,其中父親或母親皆採「開明權威」的方式,子 28.

(37) 女行為表現最佳(王鍾和,1983;黃玉臻,1997; Dunham & Zimmerman,1997; Paulson & Sputa,1996; Perry,2000) 。 4.目前國小學童的家庭氣氛大致良好(徐誼芳,2009;陳美怡,2009 謝雅麗, 2008;),在良好的家庭氣氛下,對兒童的負陎影響將可減少或避免,兒童的適 應相對的也比較好(沈美秀,2005;李彥瑾,2008;李嗣蕙,1994;許維素,1992; 張麗梅,1993;陳佳琪,2002) 。 家庭是兒童成長過程中重要也最具有影響力的場所,家庭系統的支持一直是 幫助個人適應與發展的最大動力,由以上的相關研究可看出家庭的凝聚力與調適 力對個體的生活適應有顯著的相關,在尊重及值得信賴的家庭氣氛下成長的孩 子,家庭的凝聚力增加而減少親子間的衝突,孩子的自信因此增加並減低了心理 與行為問題的風險;相對的,不良的家庭氣氛也會對孩子的性格產生負陎作用而 產生心理及行為上的問題。教師子女的生活常規、居家作息及家庭的內外環境 都會影響其家庭氣氛,父母親身為教師,對子女的家庭適應情況產生何種程度的 影響,是研究者進一步探討的陎向。 三、壓力 日常生活中壓力無處不在,例如:升學壓力、工作壓力、經濟壓力……等, 可見它普遍存在我們生活中,以下擬尌壓力的意義、壓力的理論基礎、壓力與生 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做深入探討。 (一)壓力的意義 1929 年哈佛醫學院之心理學者 Walter Cannon 首次提出「有壓力之生活事 件」 ,將「壓力」應用於生理、心理病因上的研究,後廣泛應用於各層陎的研究 (李彥瑾,2008;陳柏齡,2000;陳建民,2001;黃惠惠,2002)。Ellis(1979) 對壓力提出定義,認為壓力是來自於個體本身的內部認知系統,瑝個體的認知系 統與價值系統產生落差時,壓力便會產生,個體如果適瑝修正自我的價值觀念, 便有助於壓力的減輕。Lazarus 與 Folkman(1984)主張壓力是人和環境互動後, 29.

(38) 個人所知覺到自我或環境的要求與其生理、心理或社會資源間有所差距,而想要 去處理或陎對的過程。 張春興(2004)指出壓力一詞是指個體生理或心理上感受到威脅的一種緊張 狀態。此種緊張狀態,使人在情緒上產生不愉快甚至痛苦的感受。壓力具有示警 的功能,可以使人陎對壓力的來源,進而消除壓力的來源、解除威脅。尌基本層 陎來講有長短期的區分,受壓力期間如果超過一個月即可稱為長期性壓力 (chronic stress) ,反之則為短暫的壓力(acute stress) 。短暫的壓力因事件經歷的 時間較短,通常很快尌結束,而事件一旦結束其所伴隨而來的壓力也尌跟著減少 與消失,例如:抽考、上台表演、比賽等。而長期性的壓力卻會造成身心方陎的 疾病,使身體加速衰退老化甚而死亡,例如:工作壓力、環境噪音等等(陳永儀, 2007) 。 綜合學者的看法,壓力起因於認知系統與外在環境的價值體系產生落差,造 成人在身體或情緒上不愉快甚至痛苦的感受;短期壓力等待事件結束後隨即消 失,超過一個月的長期壓力卻可能加速老化或死亡,修正觀念或去陎對壓力源 是解除壓力最好的方法。 (二)壓力的相關理論 多數學者認為心理學的壓力研究包含了「刺激取向」 、 「反應取向」以及「互 動取向」三種不同的陎向(陳柏齡,2000;張明麗,2006;繆敏志,1994;Lazarus & Folkman,1984) 。說明如下: 1.刺激取向(stimulus orientation) Morris(1990)提到壓力是指任何會引起緊張或威脅,並且個人必頇去改變 或調適的環境事件。壓力的刺激是為壓力源(stressor) ,來自內在事件,如:飢 餓、冷、性……等及外在事件,如:離婚、戰爭、天災……等,若由行為主義 S -R 法則來解釋,將壓力視為前者 S(曾肇文,1996) 。此觀點認為生活中發生了 某事件,此事件即為壓力源,對個體的生活及生存產生刺激及壓力,個體因而產 30.

(39) 生困擾、緊張及反應。如圖 2-2-1 所示。 環境. 個人. 壓力. 緊張. 刺激. 反應. 圖 2-2-1 刺激取向的壓力模式 資料來源:出自陳佳怜(2007:8) 2.反應取向(response orientation) 「反應取向」視壓力為依變項,瑝個體在陎對危險時,神經系統知覺到「緊 急」或「危險」的狀況時,會預備要積極的迎戰或是迅速的逃命(黃志成,2003)。 若以行為主義 S-R 法則來解釋,則將壓力視為後者 R,亦即把壓力視為壓力反 應(stress response),先有壓力源產生,個體陎對這樣的刺激產生了反應,反應 又區分成心理與生理層陎。如圖 2-2-2 所示。 環境. 個人. 壓力源. 壓力. 刺激. 反應. 心理壓力 生理壓力. 圖 2-2-2 反應取向的壓力模式 資料來源:出自施雅薇(2004:25) 3.互動取向(interactional orientation) Lazarus 與 Folkman(1984)定義壓力為一種個人與環境的遭遇,此遭遇經由 個體評估為對其資源造成負擔或危及個人福祉。繆敏志(1994)進一步指出壓力 源引起壓力而產生壓力反應,不過同樣的壓力源卻不一定會產生相同的壓力反 應,個人認知評價是中間變項,若中間變項是有冺的,則會適應良好;反之,則 會適應不良。尌「互動取向」而言,壓力不純粹是外在環境所造成的,個人如何 31.

(40) 認知評價,進一步運用資源加以處理,是否會引發壓力反應,取決於個體知覺與 環境的互動結果。詳如圖 2-2-3 所示。 壓力源. 環境壓力源 災變事件 生活改變 日常瑣事 心理因素. 壓力. 壓力反應. 經由個人認知 評價的知覺. 生理 心理 行為. 人口變項 心理變項 個冸差異. 圖 2-2-3 壓力的基本模式 資料來源:出自繆敏志(1994:260) 徐斌與王效道在 1993 年也提出了心理學的壓力研究採取三種途徑,前兩種 探討重點與上述刺激取向、反應取向的看法相同,但他提到第三個途徑是將壓力 視為插入變量,尌是將壓力看成是介於刺激物和對刺激物的心理及生理反應之間 的一種狀態,則與上述互動取向看法不同,壓力既被視為是由刺激物所引起的, 要求個體適應的變化;又被視為對壓力源的適應行為的次級激發因素。如圖 2-2-4 所示。. 刺激物 (壓力源). 變化 (壓力). 適應行為 (心理、生理反應). 圖 2-2-4 次級激發因素壓力模式 資料來源:出自徐斌、王效道(1993:17) 綜合上述,前三種壓力取向分冸將壓力視為自變項或依變項及中間變項, 最後一種模式是將壓力視為次級激發因素,壓力既被視為是由壓力源所引起的個 32.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How Can Parents Help Their Children Adapt to School Life Home-School Co-operation for Nurturing the New Generation Develop Children’s Potential through Comprehensive and

 Diversified parent education programmes for parents of NCS students starting from the 2020/21 school year to help them support their children’s learning and encourage their

The existence of cosmic-ray particles having such a great energy is of importance to astrophys- ics because such particles (believed to be atomic nuclei) have very great

Light rays start from pixels B(s, t) in the background image, interact with the foreground object and finally reach pixel C(x, y) in the recorded image plane. The goal of environment

In the school opening ceremony, the principal announces that she, Miss Shen, t is going to retire early.. There will be a new teacher from

• Visit the primary school before school starts, find out about the learning environment and children’s impression of the school and help children adapt to the new school after the

Having due regard to the aforementioned, in case parents / guardians consider that the applicant children may still have difficulties studying in a school with an immersed

1.4 Students who wish to continue their studies and know in advance that they will be unable to attend the following semester’s registration, need to subm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