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產業行銷與轉型相關理論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頁 47-6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四節 產業行銷與轉型相關理論

產品是行銷的核心,因為沒有產品就沒有行銷。而通路是行銷的血 管,廠商的產品是透過行銷通路輸送到目標市場的消費者手上,行銷才能 完成。

行銷通路決策對所有參與通路的機構組織,如生產商、批發商、零 售商,均同樣重要。每一與通路連接的成員均需要扮演其角色以維持自生 產商到消費者間的價值鍵(value chained)。另附設在行銷週邊的不同機構 提供不同的服務以增加通路的運轉效率,如運輸公司、倉庫公司等均要互 相配合才能使通路順利操作。

一、行銷通路的功能和重要性

行 銷 通 路(marketing channel) 是 指 由 中 間 商 的 組 織 化 網 路 系 統 (network system),提供連接自生產商至使用者的活動以完成行銷目的。

例如麥當勞漢堡連鎖餐廳、明耀百貨公司、7-11 便利店,到路旁的攤販 都是通路成員之一。所以通路成員包含眾多參加組織和機關,通路成員 存在的目的是自生產商採購商品(產品或勞務)以滿足最終的使用者。

一 般 而 言 , 參 與 行 銷 通 路 的 成 員 稱 為 中 間 商(intermediary middlemen)。這些中間商均是獨立經營的產業團體,同時是以勞利為目 的。中間商的存在對生產商來說是非常之重要,因為這些中間商能提供 生產商一些專業的功能,一些不能取代的功能。

二、中間商的功能與分類 (一) 中間商的功能

中 間 商 提 供 的 功 能 可 分 為 三 類 : 交 易 功 能(transactional functions)、運籌功能(logistical functions)、和促進功能(facilitating functions)。中間商提供的交易功能可以增加生產商的經濟性,如 圖2-5,在圖 A 部份有三個生產商,運用直接行銷方式分別與三 位顧客交易,這樣的系統中,共需有九次不同的交易,生產商的 交易成本增加。在圖B 部份,三個生產商只需透過一家中間商,

經由中間商分別與三位顧客接觸,交易的經濟性就可以提高。

表2-7 中間商的功能 交易功能

(1)採購 購買產品用以轉售

(2)銷售 促銷產品給顧客並接訂單

(3)風險 接受產業風險(購買產品是有風險存在,如損毀、過期) 運籌功能

(1)產品售合 從不同地方的產品集中在一處

(2)儲藏 維持適量的存貨和保存產品以滿足顧客的需求 (3)分類 大量採購並分裝產品

c集中—從不同來源的產品集合在一起 d分裝—把產品分裝成可以銷售的包裝

e組合—把不同來源的產品組合成一產品線以服務顧客 f整理—把異質性的產品分裝成獨立同質性的存貨 (4)運輸 從生產商實體移運產品送到採購者的手上

促進功能

(1)財務 提供資金或貸款以促成交易 (2)分級 檢驗產品和依產品品質分等級

(3)行銷研究 收集市場情境資訊、銷售預測、消費者趨勢、競爭分析、和以 上資訊的報告

資料來源:G. A. drnnchill Jr., J. Paul Peter, ``Marketing: Creating Value for Customer`` Richend Jrwin 1995; p. 457.

中間商的交易功能可以提供兩大利益。第一,中間商可使配銷成本 減低,因為中間商訂貨量較大和作業標準化,故可以減低成本。第二,

中間商向生產商購買產品再轉售予消費者,故中間商分擔生產商一部份 風險,如損毀、過期、退流行等風險。

圖2-5 中間商對行銷的交易功能

中間商的促進功能可使買與賣兩方更為簡易。這部份的功能包含財 務支援、產品分級、和收集市場情報。市場情報包括消費者的態度及消 費行為的改變、競爭對手的策略改變、和銷售預測的提供等給予生產商 重要的市場資訊。

(二) 中間商的分類

行銷通路成員可依對產品擁有權來區分三大類:零售商、代 理商或經紀商、批發商或經銷商。

1. 零售商

零售商是採購和轉賣產品給予最後使用者的消費者或產業 組織。有部份零售商向賣家買斷產品而擁有產品的產權,另有 產品是寄賣在零售商以收取佣金的方式,故零售商並沒有產權。

2. 代理商與經紀商

代理商與經紀商是代表生產商銷售產品,並沒有擁有產品 的產權,故基本上是扮演生產商的銷售部的功能。所以代理商 與經紀商是以收取佣金為主,這些中間商有些可能參與處理產 品,另有些只是談判和銷售契約的完成,本身不處理產品的事 務。

一般而言,代理商與生產商有長期的契約關係,例如南陽 生產商1

生產商2

生產商3

顧客1

顧客2

顧客3

間 商 生產廠1

生產廠2

生產廠3

顧客1

顧客2

顧客3

汽車公司代理三陽汽車工業公司生產汽車的銷售和售後保養修 理業務。經紀商則採取個案方式從事仲介業務,例如房屋仲介 公司代客戶買賣房地產。

3. 批發商/經銷商

批發商與經銷商向生產商採購產品而轉售予零售商,其他 中間商、產業、機構團體,但甚少直接銷售予最終消費者。批 發商與經銷商是買斷產品而擁有產品的產權。

三、通路特性

行銷通路參與的中間商各提供不同的功能,所以慎選和設計配銷通 路就特別的重要。但在一般的市場上,各形各式的通路久已存在難以改 變。這些傳統存在的通路限制廠商對通路的選擇。所以廠商在作通路決 策時往往會面臨欲想進入的通路但進入無門,可以進入的通路卻不甚理 想的情境。

廠商在選擇理想的通路應考慮六項通路特性。對每一產品而言,每 一特性均可影響通路的選擇情況。廠商在作通路決策時,尚應再考慮下 列四項條件:(1)通路的涵蓋面,(2)需要控制通路的程度,(3)通路總成 本,和(4)通路的彈性。(S. Paul Peter etc., 1994)

四、通路系統

行銷通路的結構是依賴通路成員的合作才能產生效率。產品在通路 流通時是需要作出協調、整合和行銷努力才可以成功銷售。所以廠商應 選通路成員和通路型態。基本上,通路系統可分為傳統型通路、水平型 通路、垂直型通路和直銷等四種型態。

水平型行銷通路系統(Horizoatal integration)是聯合在同一階層中間 商的通路型態。

垂直型行銷通路系統(Vertiacal marketing)是指整個行銷通路由一家 產業集中中央管理和設計以追求行銷通路上最大的效果。

圖2-6 行銷通路階層 (一) 管理型通路系統

管理型通路系統(Administered VMS)是指由一家強而有力 的產業透過權力(power)或影響力(influence)來管理參與此一通 路的成員和作統一的行銷決策,例如統一的產品訂價、會計方 式、訂價方式和促銷方式等行銷活動。

(二) 產業型通路系統

產業型通路系統(Ownership VMS)是指由一家產業擁有全部 或部份其他通路成員的股權。一家典型的產業型通路系統擁有生 產設施、倉庫和零售等組合產業體。例如遠東公司擁有紡織公 司、倉庫、和遠東百貨公司,另尚有美好挺(Mahatten)和歐風(John Henry)兩品牌。

一家產業型通路系統可使產業對整個通路系統有絕對的控 制權,但相對需要投入較為龐大的財務資源和專業管理人力資源 才能有效管理整個系統。

(三) 契約型通路系統

契約型通路系統(Contractual VMS)是指一個行銷通路系統的 成員簽訂一正式契約以約定每一成員的權利與責任。契約型通路

垂直行銷通路系統(VMS)

管理型

系 統 契約型系統 產業型系統

批發商推動

型 系 統 批發商推動 型 系 統

授權型系統

系統依組織型態又可分為三類型:批發商推動型、零售商推動 型、和授權型。

批發商推動型通路系統(Wholesaler-sponsored voluntary chain) 是由一家批發商推動並結合眾多獨立經營的零售商而成。契約內 容規範產品採購、存貨、推廣、訂價等行銷活動的協調和標準化 (例如青年商店)。

零售商推動型通路系統(Retailer-sponsored cooperative)是指 一群零售商共同組成一批發組織。這些零售商皆採用同店名增強 廣告效率和管理效率。

授權型通路系統(Franchising VMS)是指由一家母公司授權給 予其他產業組織參與其通路系統。授權範圍大多包括行銷企劃、

商標、管理制度、和技術服務的支援和使用。授權權利金的多寡 視母公司的政策而訂。例如統一公司的 7-11 加盟店和統一麵包 加盟連鎖店皆是授權型通路系統。

五、通路選擇決策

廠商在設計和選擇最終的行銷通路時要考慮的變數如圖 2-7。基本 上,廠商在選擇行銷通路時,最重要的考量是市場產品、成本、和通路 是否讓廠商進入等四大因素。

(一) 市場

評估和選擇通路的第一考量因素是目標市場的特性。市場重 要性包括市場規模、市場人口集中度和需要。市場規模(market size)是指目標市場顧客的總人口數。顧客人數越多,廠商就越傾 向使用中間商。市場人口集中度(market density)是指目標市場的 人口在地區分佈的集中總數。地區的集散會影響中間商的經銷型 態。

目標市場的需要(market needs)包含兩方面:其一是顧客的採 購頻率和數量:其二是顧客要求的服務水平。

設置階段 決策變數

圖2-7 行銷通路設置與決策圖

資料來源:Cravens etc., Marketing Management (Irwin 1987) p.416.

(二) 產品

產品特性就足以決定廠商對通路的選擇。產品特性包括產品 定位、產品大小、重量、保存期限,通路控制和投入程度。

(三) 通路設置成本

通路的設置是需要花費大量的財務資源,成本極為浩大(表 2-8)。故廠商在考量選擇通路成員和各項成本時,首要的考量是 通路的效率,即通路目標和成本支出的平衡。

通路選擇方案

通路評估

通路選擇

1.通路密集度

2.最終買家接近能力

4.需要的活動與功能 3.通路交易習慣

1.收入/成本分析 3.控制考量

2.通路成立時間

5.通路存在性 6.通路選擇方案 4.法律限制

1.市場涵蓋面 2.通路能力 3.中間商的需要 4.提供的功能 5.能否進入性

表2-8 行銷通路成本

通路功能/目標 成 本 1.訂單處理/顧客服務

2.存貨管理 3.倉庫 4.行銷溝通

5.通路成員的獲利率 6.機會成本

1.處理客戶下訂單和提供各項服務 2.保存供需而維持適量的存貨水平

3.把產品存放接近銷售點以應付需求 4.把產品 資訊提供給中間商和最終的顧客

5.通路每一參與成員均需要獲得合理的利潤 6.如中間商服務差時做成顧客不滿及銷售損 失

資料來源:Keegan, etc., Marketing (Prentice Hall 1992) p. 561.

(四) 通路開放可能性

廠商在選擇通路成員時會考慮中間商提供的功能和服務水 準的優劣。經評估後的結果發現,優良的中間商均與競爭對手結 盟或已銷售競爭對手的產品,甚致可能已不開放通路讓廠的產品 進入。所以通路的開放性亦是廠商選擇通路時必要考慮變數之 一。

(五) 行銷通路的管理

當廠商決定通路型態及慎選通路成員後,應於通路開始運轉 後不斷的激勵和評估,加以有效的管理,以達成通路成員間最大 的效率。

(六) 通路修正決策

廠商不能僅以設計出良好的通路系統並開始運轉為滿足,因 為通路系統可能隨著時間的流轉,而不能符合當前環境的需要。

因此為了因應新的市場環境,得於適當時機做適當修正。通路之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頁 47-64)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