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以下從阿木老師的個人與家庭簡介、阿木老師任教的學校和班級來說明本 研究的情境脈絡。

壹 壹

壹 壹、 、 、阿木老師 、 阿木老師 阿木老師 阿木老師及其家庭 及其家庭 及其家庭簡介 及其家庭 簡介 簡介 簡介

本部分主要從阿木老師的家庭狀況、生命事件和研究者對阿木的看法三方 面,來了解本研究之研究對象。

阿木老師是一位三十歲的已婚男性,在中部出生。原生家庭的成員包括了 祖父母、父母、自己與一個姊姊兩個妹妹。他的祖父是以種田維生,父親繼承 家業成為山區的果農。國中之後祖父母相繼過世,父母搬遷定居在中部的山 區,爾後,因九二一大地震的關係,房屋造成損壞,於是,全家搬離了山區住 在都市近郊。

阿木求學過程順利,皆為應屆就讀,且為了要擔負獨子照顧家庭的責任,

從國小、國中、高中、大學以及就業都不曾遠離他所出生的地方。民國八十八 年畢業於師範學院,接著是一年的國小教育實習。

阿木實習結束後,以公費生的身份分發至日日國小任教,正式就任前,必 需履行他當兵的義務。在軍中約過了三個月,台灣中部即發生死傷慘重的九二 一大地震,軍人投入賑災和救助,然因為阿木家中也受到波及,他就在這波退 役令下提早離開軍隊。

等到國小九月份的新學習開始,阿木開始國小老師的教學生涯。於日日國 小任教的第二年結婚。第三年,他的第一個女兒出生。第四年時,隨即考入師

範學院研究所進修課程。於任教的第五年正式修畢學業,也就是說,民國九十 五年獲得碩士學位,同時他的第二個女兒出生。目前他仍然任教於日日國小,

是他教學生涯的第六年。詳細記錄事件之時間點,可見圖 3-2 阿木的大事記。

圖 3-2 阿木阿木阿木阿木的大事記的大事記的大事記的大事記

阿木是農家子弟,家中的老二,四個孩子中唯一的男性,家裡的經濟情形 不是很富裕。目前父親主要工作以種植水果為生,母親則負責照顧孫子們,阿 木的其他三個姊妹都已經就業,他的大姐從事工業製圖的工作,不與家人同住 在一起,大妹從事設計工作,目前與家人住在一起,小妹從事餐飲類工作,也 與家人同住。目前家庭成員的簡要資料見圖 3-3。

圖 3-3 阿木阿木阿木阿木的家系圖的家系圖的家系圖的家系圖

研究進行之前,研究者對阿木的瞭解其實非常有限,但經過研究期間的相 處,逐漸的對他有更進一步的認識。我與阿木同窗期間,因為彼此課業繁忙、

上課時間錯開,阿木又常常要趕回小學上課,我們很少有機會深談,在進行訪 談期間,知道阿木在教了四年的書之後,開始覺得對學生、課程都已達一定程 度的熟悉,他認為應該是自己需要改變的時候,於是萌生進修的動機,決定進 入研究所學東西、充實知識。另外,當時也發現阿木喜歡和同學們分享自己與 女兒互動的情形,在課堂上或私底下,總會說一些自己陪伴女兒成長的歷程。

每每提及女兒,總隱藏不住喜悅和得意神情。對他而言,照顧小孩可是一件自 己非常有把握的事情。

在進入現場觀察時,發現平日他在學校與同事的互動,凡事求圓融處理,

所以,他的人緣不錯,常常有同事前來互相請益,與之交換意見。在教學方面,

課前阿木會花時間準備相關的資料,在腦中經過規劃然後執行,此外針對課業 表現落後的學生,他會細心的加以叮嚀,如果下課時間充裕他也會把學生叫過 來再次指導。當然,溫和與細心也展現在阿木與研究者的互動,每次訪談時間 的確認、訪談資料的檢核、文件的提供…,即使忙碌,阿木依舊口氣和緩且準 備仔細,實不失他的溫和與細心的原則。

總之,透過邀請阿木參與研究,研究者發現阿木是個勤勞顧家的好先生,

他能夠獨立照顧孩子,且與妻子共同分擔家務,他對自己的人生有一套彈性的 計畫表,隨著自己的想法與家庭的需求進行變動,他喜歡平淡的生活,不會過 於追求名利。在同事的眼裡,他是學校中脾氣超好的男老師,雖然,平時上課,

阿木的表情較嚴肅,與平時溫和、好脾氣的特質有些落差,然而課間休息他真 性情總是不經意地流露出來。

貳 貳 貳

貳、 、 、阿木老師任教的學校與班級 、 阿木老師任教的學校與班級 阿木老師任教的學校與班級 阿木老師任教的學校與班級

阿木老師一天在學校工作約 8 到 10 個小時,其他時間大部分屬於家庭,

嚴格來說,研究現場應包括研究對象的工作場所和家庭,然而,進入家庭觀察 有技術上的困難,因此,研究者僅以研究對象工作之國民小學和其任教的班級 為研究現場。

一 一 一

一、 、 、 、日日國小 日日國小 日日國小 日日國小

日日國小(化名)是阿木的最初任教學校,在此服務已經六年。阿木進入 學校的第一年便擔任總務處事務組長的行政工作,六年來任教年段包括四、

五、六年級。

日日國小是中部都會區成立不久的學校,從八十八年創校至今僅七年的時 間,教學軟硬體上充足。校地 24240 平方公尺。學生人數男生有 1457 人,女 生 1362 人,總計 2819 人,共 84 個班級。教室都是新建築,以三棟大樓為主 體,分別用城堡的名稱命名,校門口一進來是行政大樓,其後方是各個年級的 教室以及操場。校長以五大第一的領導模式推動學校事務,包括城堡建築、校 內人車分道駐車彎、不穿制服、公辦民營午餐、無邊界的綠蘺圍牆,營造天真、

活潑、快樂的學習環境,並結合霍格華茲學院的生動故事,與師生共同創造未 來遠景。

全校來看,教師共 126 人,師資偏向年輕化,教師年齡層集中在 25-35 歲 間,佔全部老師的 63.1%,另外,教師學歷普遍較高,學歷的分佈為師範院校 62 人、一般大學 41 人、研究所 15 人、師範專科 4 人、其他專科 4 人,約有 十分之一教師具有研究所學歷。

二 二 二

二、 、 、 、五年二班 五年二班 五年二班 五年二班

阿木現任於日日國小五年二班。五年二班,學生人數共有 33 位,其中男 生 18 個、女生 15 個。男生人數比女生多一點,班級人數符合教育部規定的 35 人之內。學生大都住在學校附近鄰里,屬於此學區。家長方面,本學區家 長社經地位較高,非常重視孩子的課業表現,家長經常會透過聯絡簿和電話與 老師聯繫。

阿木所秉持的教學理念是「三心與二意」,所謂具備「三心」:用心準備教 學,愛心對待學生,耐心生活指導;而「二意」的態度:創意教學,樂意溝通。

他期望最終能夠培養學生尊重的態度及良好的品德、榮譽心、責任感。因為他 認為五年級老師的風格應該是開始要求學生自動自發,所以不論學業、工作、

做人…等都會設定一個標準,然而只要符合他所訂立的規矩、標準之內,他便 能親切和學生互動,因此,就研究者觀察,學生在下課時間會主動親近阿木老 師。整體來說,五年二班孩子的素質很均衡,學業表現沒有特別落後者,孩子 的特色是比較天真,不像其他班級的孩子會裝大人,個性沒有那麼成熟,班級 秩序管理算是優良。

教室是位於行政大樓四樓的中間並緊鄰樓梯旁,樓下是會議室。由教室兩 旁窗戶望出去,一旁是前庭花園與校園口,另一邊是學校的第二棟建築與中庭 PU 操場。整個環境是空敞、明亮,窗戶很低,以孩子坐著的高度尚能清楚地 看到外面,兩旁都有走廊,總共有四個門。教室前為黑板區,平時記有登記作 業遲交、表現不佳的名單,後面為佈告欄區,佈告欄上學習新知、學生榮譽榜、

每週英語。硬體部分,有四個旋轉吊扇,七盞掛燈,教室前方物品櫃之上懸掛 著一台電視。左右兩旁各有兩個開放式的木櫃,放置學習檔案和作業簿,而教 室後方則有一座四門的置物櫃(見附錄二)。

第四節 第四節 第四節

第四節 資料的蒐集 資料的蒐集 資料的蒐集 資料的蒐集、 、 、分析及信效度 、 分析及信效度 分析及信效度 分析及信效度

本節先說明本研究資料蒐集、整理與分析的方法,進一步再討論如何提升 本研究信度與效度的方法。

壹 壹

壹 壹、 、 、資料蒐集方法 、 資料蒐集方法 資料蒐集方法 資料蒐集方法

本研究是透過訪談、觀察和文件來蒐集資料,蒐集的資料如附錄三之資料 目錄總表。

一 一 一

一、 、 、 、訪談 訪談 訪談 訪談

本研究以訪談為主要蒐集資料管道,分為發展訪談大綱和進行正式訪談兩 個階段,說明如下。

((

((一一一一))))發展發展發展發展訪談大綱訪談大綱訪談大綱 訪談大綱

Patton(1990)提到半結構訪談是指在訪談開始之前,研究者會給研究對 象一組提綱挈領的論題,然後進行訪談並依循題目作延伸(吳芝儀、李奉儒譯,

1995)。本研究依照 Patton 所提之步驟,研究者於正式訪談之前擬定訪談大綱

(見附錄四)。

關於訪談大綱的擬定,首先研究者以研究對象和他人的關係作為分類的邏

輯,訂為家庭、社會和個人等三大方向,從這三大方向發展訪談問題,其次依 據研究對象從小到大的成長過程作為順序的邏輯,加以安排各個方向裡訪談問 題的先後順序,先發生的事件放前面,反之則放後面。研究者根據上述兩項的 邏輯原則來發展訪談問題。

訪談大綱共分成三部分,一是與研究對象的家庭有關的資料,包括原生家 庭生活、父母教養、姊妹互動、結婚生子歷程、自組家庭生活,一是與研究對 象的社會層面有關的資料,包括學齡前生活、就學歷程、職場經驗、生涯發展,

一是研究對象的個人理念,包括人生規劃、事業期許、價值觀。

(二二二二))))進行進行進行進行正式正式正式訪談正式訪談訪談 訪談

研究者於訪談前先提供研究對象訪談大綱,在共同約定的時間進行訪談。

自九十四年十二月到九十五年五月,這段時間是研究者主要進行訪談的時間。

然而這段期間包括寒假、春節,故有中斷現象,研究者利用電子郵件和電話在 實地研究期間繼續維持聯繫。研究過程中,前後共實施九次的正式訪談,每次

然而這段期間包括寒假、春節,故有中斷現象,研究者利用電子郵件和電話在 實地研究期間繼續維持聯繫。研究過程中,前後共實施九次的正式訪談,每次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