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三節 相關文獻回顧

第三節 相關文獻回顧

在台灣研究方面,林憲德、鄭期霖、劉心蘭等人(2005) 針對台灣 EEWH 與美國 LEED 綠 建築的分級評估系統進行比較。分別選取台灣及美國各二棟建築物,以 EEWH 和 LEED 進行比 較,找出兩者在執行單位、認證流程、技師認證資格及指標內容的差異,並邀請美國學者對 EEWH 提出七項改善建議,第一項為戶外的光害防制,避免過度照明以減少對夜行性動物和附近居民 的干擾;二為降低停車數量,來減緩交通衝擊和污染;三為彈性化建築設計,目的是鼓勵優秀 的綠建築設計,讓設計者不再僅限於規範內之項目,同時,可根據基地特性,選擇最有利的指 標申請;第四項建立合理酬金制度,應給予建築師合理的報酬以茲鼓勵優良設計,以利促進推 動綠建築的發展;第五,在室內環境指標中,對於綠建材的定義與採用比例的認定上相當模糊,

未來應對綠建材的項目及使用範圍做細分,並可參照美國 LEED 採用建材花費比例做認定;第 六,因台灣 EEWH 與美國 LEED 的評估方式不同,未規定要如同美國一樣設立監督委員會,但 建議可培育這方面的人才或成立顧問公司,減輕審查委員和建築師的工作量;第七,隨著科技 的進步,應增加一些新的設計案例供建築師參考。

鄭博文(2013)透過分析比較 LEED、EEWH、GBTool 和 SBTool 等綠建築評估系統,選擇以 SBTool 為高雄厝的基本評估系統,在 SBTool 原有的七項評估指標群之架構上提出符合在地特 性之指標,如深遮陽、在地材料與技術的導入、融入場域意象設計、埕空間的創造、人性化的 空間通用設計等項目,以便同時滿足在地化與國際化。設計 AHP 層級之問卷,透過專家的評價,

訂定出適合高雄地區特性的指標權重。結果顯示,全體專家首重「文化與感知面」0.202、「反 映在地自明性」0.192、「基地選擇、開發計畫與發展」0.188。依據高雄的四大地型,平原地區 首重「基地選擇、開發計畫與發展」,「反映在地自明性」為次;丘陵地區首重「反映在地自明 性」,「基地選擇、開發計畫與發展」為次要;沿海地區則以「文化與感知面」為優先,「反映在 地自明性」為第二;山地地區則是「反映在地自明性」為先,「文化與感知面」為次。

6

表 1-2 以高雄四大地區類型評估排序調查分析

(資料來源:鄭博文,2013)

廖憐雅(2009)是以 EEWH 合格級以上之住宅為對象,評估 SBTOOL 在台灣地區的適用性。

藉由專家問卷並運用 AHP 法,修正 SBTOOL 的權重,以期符合台灣地區的特性。由研究結果 歸納得知,台灣的專家意見與國際專家內定之權重值有一致性,如圖 1-3。以「環境負荷」的權 重為最高,國際上內定值為 25.9%,台灣為 20.6%。其次是「能源與資源消耗」和「室內環境 品質」,國際上內定權重值皆為 21.6%,台灣分別為 17.1%和 15.5%。其中「基地選擇、開發計 畫與發展」在台灣南區專家的評定中為第二優先指標群,權重為 18.4%。然而在與 EEWH 比對 中,案例的得分經 T 檢定後有明顯的差異,其中「社會與經濟面」的差異最大,因為 EEWH 指 標中無這方面的評估項目所致。但因二者評估系統本身的項目設定與系統連結有很大不同,

EEWH 可借鏡 SBTOOL 對於「能源與資源消耗」和「環境負荷」的連結計算方式,有助於地區 快速建立相關評估項目,同時也達到得分值相互牽制之考量。

第一章 緒論

7

圖 1-3 SBTool 台灣專家與國際專家內定之權重對照

(資料來源:廖憐雅,2009)

劉庭芬、陳清楠(2011)以英國 BREEAM、美國 LEED、日本 CASBEE、中國綠色建築評價 標準和台灣 EEWH 等評估系統為例,來比較五者的差異。從發展歷史來看其建立方式大致可分 為二種,政府與民間。而評估工具大致可以建築建造的時間、尺度及使用類別做為分類,其中 建築建造的時間可分為「新建築」和「既有建築」;尺度可分為「獨楝住宅」、「單體建築」、「社 區」、「都市」;使用類別可分為「辦公大樓」、「學校」、「工廠」、「商業」、「醫療」、「住宅」等。

在指標比較的部份則分別從最小面積限制、指標分數與加權、得分級距、最低標準和其它來分 析。其中,各個系統所占評估比重最高者為「室內環境品質」與「能源」。受各系統成立背景之 影響,在執行上分為自願與強制二種,除 LEED 外,另四個評估系統皆由上至下推廣。而在認 證上,BREEAM、LEED 和 CASBEE 需取得 AP 或是評價員資格之專門人員來執行。然而,綠 建築的投入對產業界最大的影響在於成本上,故以「增量成本」來評估,如表 1-3 所示,達到 低標之增量成本約 1-3%,而達到最高標之增量成本則需 8-15%。各評估系統無優劣之分,申請 者應依照系統之特性與個案需求選擇為最佳。

8

表 1-3 綠建築對產業增量成本比較

(資料來源:劉庭芬等人,2011)

賴淑華(2011)同樣以台灣 EEWH 與美國 LEED 為比較的評估系統,選擇台灣 20 棟高層集合 住宅為案例,並以 SPSS 統計軟體的無母數肯德爾來探討二者的相關性。首先就評估後之各指 標項得分分佈進行分析,結果顯示,台灣案例在 LEED 的得分集中在永續基地環境、節水效益 及室內環境品質等三個指標項目。而在 EEWH 的部份,則集中在綠化量、基地保水、日常節能、

室內環境、水資源和污水垃圾等六個指標項目。而二評估系統所得數據的整體相關性分析,

P=0.136,無顯著關係。再分別針對 LEED 的雨水管理指標和 EEWH 的基地保水指標、減少熱 島效應指標和節能指標、節水項目和水資源指標、採用低揮發性建材指標和室內環境指標做相 關性分析,分別得到的 P 值為 0.435、0.123、0.000 和 0.082,這表示 EEWH 的水資源指標與 LEED 的節水指標有很大的關聯性。而造成除 EEWH 的水資源指標和 LEED 的節水指標外,無顯著關 聯性的可能原因係評估方式和項目的差異性,EEWH 分為 5 等級,採九大指標基本合格制,為 相對評估結果;LEED 則分為 4 個等級,六大項 67 個指標得分採累計積分,採清單與說明及格 與否。

何明錦、林子平、莊惠雯等人(2015)透過整理歸納美國 LEED v4 之建築設計與結構(BD+C) 之新建和大面積翻修建築、SBTool 2012 年版和 EEWH 2015 年版基本型(BC)等三個評估系統的 相關文獻,從「基本體系」、「評估細節」、「執行策略」三大面向進行系統性比較,整理出三個 綠建築評估系統的優缺點,以及台灣在綠建築評估系統發展上的特色優勢與可能限制,檢視 EEWH 與國際接軌之潛力,並探討碳足跡評估以及耗能管理方式與各評估系統間聯結之潛力。

研究發現,EEWH 的評估方式是採量化計算,較為客觀。LEED 是目前被最多國家採用的評估 系統,計分方式簡單,但仍需透過計算、模擬或實測等方式來達到規定之標準。SBTool 最具因 地制宜性,但評分方式是較為複雜的。三個系統經過比較後,可發現再生能源、用電計量、室 內熱環境、密度與土地利用、開放空間、公共交通系統與品質、自行車設施、停車場、熱島效

第一章 緒論

9

應、社會與人文等指標未納入 EEWH-BC 版的評估。碳足跡評估本身是延續綠建築之精神,並 鎖定在節能與減廢的議題上,在部份評估項目或計算方法與 EEWH 雷同,二者的接軌潛力高。

研究也提出三點建議,一為將能耗管理納入 EEWH 評估指標內,二為室內環境指標增加熱環境 之評估以及增加熱島效應評估之評估,第三為將低碳建材納入 EEWH 評估項目內。

在國外相關文獻方面,Aysin Sev(2011)分析BREEAM、LEED、SBTool三種建築環境評估

(BEA)工具,提出由於國家和地區之間的差異顯著,不應該以一刀兩斷的方式切割構建評估 工具,而是考慮當地的氣候或文化差異、建築材料和技術、熱舒適、水的供應和電力需求等條 件,調整評估工具性能標準,實現最有效的解決方案。 BREEAM、LEED、SBTool是目前廣泛 使用的評估方法,如圖1-4,BREEAM國際方案針對特定國家或地區量身定制評估細項,考慮環 境的權重、當地的法規標準的引用,。LEED和SBTool也是將原始版本按照國家的條件下發展而 試圖尋找適應不同條件下地區的方案。考慮環境、社會和經濟性能標準,制定一個發展中國家 一個BEA工具是最終的目標,因此,重要的是應根據地區的優先事項並制定一個和社會背景關 聯的方法,調整性能標準和基準。

圖 1-4 BREEAM 在歐洲(左)與海灣地區(右)之評估細項比較

(資料來源:Aysin Sev,2011)

Ozge Suzer(2014)探討LEED最新版本和前三版在建築物設計和施工上的修改,討論LEED在 加拿大、土耳其、中國和埃及四個國家應用的情況,最後比較LEED、REEAM、SBTool、CASBEE 、 Green Star五個評估系統的差異,如表1-4,結論表明雖然LEED認證的人數在世界各地不斷增加,

但由於沒有額外的加權因子,仍有其框架和權重限制,是日後可以關注改善的問題。SBTool是 基於一個複雜、靈活的結構,使得系統可以針對作用範圍和權重對每個項目進行修改。BREEAM 能呈現出不同的降水和標準氣候區的部分。Green Star是國家開發使用評估系統,其系統根據“定

10

義工具”的方式不斷變化的區域條件定義。CASBEE則以“對抗環境負荷”的能力為每一個候選項 目的評價定義。

表 1-4 LEED、REEAM、SBTool、CASBEE、Green Star 五評估系統比較表

(資料來源:Ozge Suzer,2014)

W.L. Lee, J. Burnett (2008)比較HK-BEAM、BREEAM、LEED三者的基準建築物、性能標準 和信用尺度,利用HK-BEAM認證的建築和BREEAM與LEED建築節能評估結果數據做統計分析,

試圖確定建築物節能性能得分優秀的的方案屬於市場的前百分之五,並建立一個衡量能源評估 的系統方法,結果顯示如圖1-5,整合三個不同國家或城市的辦公大樓的信賴等級的發生頻度做 比較,可以看出無論高、低信賴等級,BREEAM節能得分是最困難的, LEED和HKBEAM則分 別在高、低信賴等級得分較容易。

第一章 緒論

11

圖 1-5 不同信賴等級的發生機率 (資料來源:W.L. Lee, J. Burnett,2008)

W.L. Lee (2012)比較 BREEAM、LEED、CASBEE、BEAM Plus、ESGB 五項指標的評估方 法和標準、默認參數、權重、擴展性能、模擬工具、性能指標和評估結果。五項指標的比較是 基於相對性能,LEED 為最嚴格和不靈活的方式。五項指標的性能尺度比較結果以相對於該指

W.L. Lee (2012)比較 BREEAM、LEED、CASBEE、BEAM Plus、ESGB 五項指標的評估方 法和標準、默認參數、權重、擴展性能、模擬工具、性能指標和評估結果。五項指標的比較是 基於相對性能,LEED 為最嚴格和不靈活的方式。五項指標的性能尺度比較結果以相對於該指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