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節、 《國家》週刊、E.L.戈德金與內戰後的美國社會

4、 報業與教育的快速發展

根據《美國新聞史:大眾傳播媒介解釋史》,由於工業化與都市化,美國人 民日益需要報紙提供的種種訊息;由於經濟上互相依存的趨勢,「全國上下迅速 打成一片」。從1870到1900年的這三十年之間,美國人口增加了一倍,

城市居民增加了兩倍;而報紙數量增加了三倍,日銷量增加了近六倍;全美國日 報的總發行量從260萬份上升到1500萬份。像《國家》週刊這樣性質的週 報也從約4000家增加到1200多家。

另一方面,對知識和美好生活的普遍渴求推動了教育進步,間接對報章雜誌 產生重大影響,1870年到1900年,美國公立小學入學比例從57%上升 到72%,全國文盲比例則從20%下降到10.7%。中學數量在1860年 約為100所,到1880年則激增為800所左右。而州立大學也在政府的鼓 勵下相繼成立,企業家也資助了私立大學的發展。高等教育的進步必然為《國家》

週刊提供了更多優質的讀者。

由上述可知,重建時期的衝突;工業化、大企業、西部開發、移民、腐敗的 政客所帶來的社會問題;社會改革的期望和國家認同的強化;報業和教育的快速 發展,全構成了美國排華運動以及《國家》週刊評論的背景,為研究者提供了探 討的線索。

19

E. L. 戈德金39

39 照片來源網址:

http://www.findagrave.com/cgi-bin/fg.cgi?page=pv&GRid=90836398&PIpi=60707775

20

第一章、《國家》週刊對美國排華運動的相關評論與思維

從1868年蒲安臣條約簽訂,到1882年排華法案通過,在這十幾年的 時間裡,華人議題鬧得沸沸揚揚。一向重視政論的《國家》週刊,對於華人議題 持續保持關注,其評論角度多元且深刻,十分值得研究者分析探討。其中《國家》

週刊所呈現華人的特質、對於華人同化及其可能對美國社會造成的影響,與排華 者的觀點之間是否有所不同?其中又包含著甚麼評論和思維?這對於理解《國 家》週刊在華人問題上的態度,是相當重要的切入點。

第一節、《國家》週刊所呈現的華人特質

1868年中美簽訂「中美天津條約續增條約」,是1858年中美天津條 約的續約,由於其為清政府委任之卸任美國大使蒲安臣(Anson Burlingame)協 助清廷與美國國務卿西華德(William Henry Seward)所簽訂的條約,因此習慣性 又被稱為「蒲安臣條約」(The Burlingame Treaty)。蒲安臣條約的核心理念,就是 將中國與美國的關係,視為平等的國家關係,也因此蒲安臣條約可說是晚清時期 第一個對外的平等條約。在其條文中明白約定中美雙方人民不論是遊歷、求學、

貿易、亦或是久居,相互來往自由,且受最惠國之待遇。

美國之所以與清政府簽訂如此平等的條約,背後原因頗受學者爭議。有學者 認為美國當時急需勞工,而該約的訂立讓中國正式准許華人自由赴美,由此得以 解決美國勞力不足的問題。40另一方面,也有學者較正面的認為不論美方動機如 何,總算是美國欲與中國建立平等友好關係的一個嘗試。41 無論如何,蒲安臣 條約簽訂之後,華人確實得以較為自由的進入美國工作,與當地白人的磨合不可 避免地隨之產生。

《國家》週刊在蒲安臣條約簽訂後,對於華人的進入及其與白人之間產生的 衝突也有一番探討,在1869年7月15日一篇名為〈野蠻人的到來〉(The Coming of The Barbarian)的文章裡寫道:

華人的禮節差異、宗教差異、古怪的外表與個人習慣、以及他們的極度

40 該論點可參考劉伯驥著,《美國華僑史》(台北市:黎明出版社,民71),頁562-56 4。

41 中國學者羅福惠即認為:「這個條約規定了中國向美國的移民不再是販賣苦力的貿易,也開 啟了中國人留學美國的大門,使中美兩國的人員往來有了合法管道。至於美國從中獲取的權 益更大更多,那只是交流中強勢的一方比劣勢的一方處於更有利地位的必然結果。」可參考 羅福惠著,《黃禍論》(台北縣新店市:立緒出版社,民96),頁159。

21

無害,甚至可以說無助,讓他們正好成為最容易激貣盎格魯‧薩克遜人 和凱爾特愛爾蘭人的憎恨和輕視。42

從文章標題中的「野蠻人」一詞,可以想像當時《國家》週刊對華人的態度 並不正面。上述文字點出華人遭受憎恨和排斥的部分原因,即在於文化、信仰、

外表上的差異,以及「無害又無助」的特質。美國自殖民時期起,就極為強調個 人主義精神,當個人主義受到打擊時,可以為之抗爭,甚至不惜一戰。相反的,

從美國人的觀點看來,華人不但受皇權與傳統宰制而沒有個人意志,當自身受到 侵犯時又無力反抗。這種毫無「男性氣概」的特性,容易招引白人惡意攻擊。43 雖然華人的部分特質易受白人輕視,但是《國家》週刊也指出華人同時也擁 有雇主最喜歡的特性。除了「工作得更勤奮,要求更少的工資,而且更加的聽話」

之外,「[華人]逆來順受、溫順、刻苦、經濟、便宜,不需要社會、娛樂、教會、

學校;既不莽撞、又沒有野心、也不會慌張不安……」。44

事實上,一些相關研究確實指出,華工在美國急需勞力的時期,憑著勤勞、

刻苦、忠實、儉樸的態度,受到美國官方和民間的歡迎。45因為上述這些特性,《國 家》週刊認為需要幫傭的美國居民「即便赴湯蹈火也會想要得到華人」。46縱然華 人具有良好僱工的條件,《國家》週刊對於華人赴美卻沒有抱持正面樂觀的想法,

它寫道:

華人移民的大概程度和可能產生的後果,如果不是威脅到整個聯邦,或許 也會威脅到太帄洋沿岸,因此現在來陎對這個問題並做好準備是刻不容緩 的。如果華人的到來除了對華人自己以外,對任何人都沒有好處,我們或 許應該對無疑可以避免他們到來的努力多付出一些重視。47

如果要為這段文字找出兩個最醒目的字,那必定會是「華人」和「威脅」。 由此可見,《國家》週刊至少在1869年對於華人移民的態度與許多白人一樣 保守、甚至是排斥的。美國學者哈羅德‧伊薩克斯(Harold Robert Isaacs)曾明確 指出「在美國人眼中,他(華人)可以有時只是顯得離奇的古怪,但在長得多的 時間內,他具有威脅性的神秘色彩。甚至經常認為他具有的勤奮和節儉也是成為 威脅的品質」,48這正呼應了《國家》週刊將華人視為威脅的態度,也由於這種 態度,因而呼籲美國「應該對無疑可以避免他們到來的努力多付出一些重視。」

42 “ The Coming of The Barbarian,” The Nation(July 15,1869):45.

43 關於美國華人與男性氣概之間的研究,請參考王秀惠著,《種族歧視與性別》(台北市:允晨 文化,民95)。

44 “ The Coming of The Barbarian,” The Nation(July 15,1869):45.

45 可參考陳守亭著,《美國華工問題》(台北市:五南圖書,民73),頁114-115。

46 “ The Coming of The Barbarian,” The Nation(July 15,1869):45.

47 “ The Coming of The Barbarian,” The Nation(July 15,1869):45.

48 Harold Robert Isaacs 著,于殿利、陸日宇譯,《美國的中國形象》(新竹市:花神出版社,民9 4),頁131。

22

《國家》週刊對華人作為一種威脅,有十分鮮明的敘述:

……在開放與中國的輪船交通、並且已帶進這麼多華人以後,我們已經 在一道牆上製造了裂縫,這道牆後陎有四億多人,掙扎著要更多空間、

更多光明、更多食物。49

這段文字將許多美國人對華人移民潮的恐懼化為具體圖像,彷彿華人是一大 群痛苦的受壓迫者,渴求著空間、光明、和食物,而他們將可能蜂擁流入,以攫 取這些美國人所擁有的東西。

對於華人大舉移入美國的可能,《國家》週刊在1870年的一篇文章中寫 道:

假使華人有可能大舉進入美國,並且憑著低生活標準讓他們比我們的勞工 更加廉價,憑著他們的無知和不道德而使我們的政治墮落,我們能做些什 麼來阻止他們到來?恐怕沒有。我們已經跑得太遠,我們把一切都交給上 帝去關照,現在已經回不了頭……。50

由此可見,當時《國家》週刊十分悲觀,認為蒲安臣條約既已簽訂,那就沒 有任何方法可以阻止華人移民進入美國。值得注意的是,這段文字使用「低生活 標準」、「無知和不道德」來描述華人,華人學者宋李瑞芳(Betty Lee Sung)即指 出,當時的排華者「把墮落的脾性全推諉在他們[華人]身上」,而「工人指責 他們阻礙了白人生活水準之提高」,51可見《國家》週刊在此與許多排華者的論點 無異。

事實上,《國家》不只一次將「華人」與「不道德」連結在一起。1876 年,由於加州的排華情緒不斷升高,加州參議院設置了一個調查委員會,專責研 究華人移民的問題,並將其調查結果做成報告書,一方面向人民公開報告,一方 面提交國會做為備忘參考。其中被委員會傳訊的四十二人,皆來自排華最激烈的 城市,詢問內容主要與娼妓、犯罪、不同化、競爭以及苦力勞役相關,根據《國 家》週刊的報導,這個委員會關注的議題是「華人對勞工的影響、華人區對舊金 山在衛生和道德上的影響,最後,是否這個城市擁有足夠的力量去避免華人的存 在造成傷害」。52這次報告成為首次禁止華人入境的法案的立法根據。53

依據這個調查委員會的報告,《國家》週刊報導道:

49 “ The Coming of The Barbarian,” The Nation(July 15,1869):45.

50 “The Chinese Invasion,” The Nation(July 14,1870):20.

51 宋李瑞芳著,謝士楷、王景弘譯,《金山客:中國人移居美國的史實》(台北市:七十年代,

民59),頁46。

52 “The Week,” The Nation(May 18,1876):315.

53 請參考劉伯驥,《美國華僑史》,頁530。

23

華人勞工的廉價確實嚴重影響到了加州勞工的價格;華人區稠密的居住空 間和骯髒的環境非常不衛生,而且非常容易散播傳染性的疾病;另外,華 人的不道德也會對白人居民的道德產生不良影響。54

《國家》週刊對此調查報告沒有任何質疑,接受其對華人「廉價」、「不衛生」

及「不道德」的觀點。當然,這或許是因為該報告確實反映了部分真實的情況;

也或許是因為事實發生在遙遠的加州,位於紐約的週刊編輯們,對於加州的實際 情況只能就調查委員會的報告來陳述。但可以肯定的是,《國家》週刊在此所呈 現的是一個負面的華人形象。在1877年的一篇文章裡,《國家》週刊歸結了

也或許是因為事實發生在遙遠的加州,位於紐約的週刊編輯們,對於加州的實際 情況只能就調查委員會的報告來陳述。但可以肯定的是,《國家》週刊在此所呈 現的是一個負面的華人形象。在1877年的一篇文章裡,《國家》週刊歸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