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世紀美國排華運動中的不同聲音 ──以《國家》週刊為例 (1869~1882)
117
0
0
全文
(2) 誌謝辭 本論文之所以能夠完成,期間筆者得到非常多的幫助。首先必須感謝我的兩 位恩師,王秀惠教授以及劉紀曜教授。王老師帶領我進入海外華人的領域,協助 我深入了解美國的排華運動,在學習的過程中,王老師不單給予專業的指導,更 像另一位母親一般給予我許多心靈上的照顧。在論文的寫作過程中,王老師時時 鼓舞我,敦促我,給我積極具體的協助,同時亦尊重我的想法、讓我按照自己的 步調與節奏前進。感恩王老師,沒有她,便沒有這篇論文,我會永遠懷念她。 王老師過世之後,劉老師義不容辭收留了我這個非他專業領域的學生,不但 如此,劉老師對我論文所給予的指導非常用心,也激盪了我的思想。跟劉老師合 作的經歷是愉快且令人難忘的。 還要感謝的是臺師大博士班的楊雨亭學長,他給我文章結構上的建議,讓我 的論文能有更好的呈現。另外,也要感謝我的口試委員,中研院的湯熙勇博士及 臺師大的鄧世安副教授,他們給我的評論和建議不但讓我受用無窮,更是對我的 肯定,對我而言意義十分重大。同樣地,也感謝輔仁大學的張四德教授,在我決 定論文題目之初,給予我建議,並激起我研究的鬥志。 另外,筆者赴紐約蒐集資料時,感謝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 in the City of New York)的 Mae M. Ngai 教授、紐約大學愛爾蘭研究中心(Glucksman Ireland House New York University)的助理 Anne Solari 小姐、中心主任 J. Joseph Lee 教授不吝給予我這個毫無特殊關係的台灣學生建議與指教;也要感謝紐約美國華 人博物館(Museum of Chinese in America)的館藏部副主任馬越小姐、以及紐約公 共圖書館(The New York Public Library)微卷室工作人員親切的協助。 最後,最要感謝的是我身邊的朋友、同事與家人。沒有他們的鼓勵與支持, 我必定無法在邊工作、邊寫作的情況下完成這篇論文。我的父親毫無條件地支持 我研究,讓我無後顧之憂;我的姊姊無數次替我打氣;在寫作後期,姊夫則分擔 了我的家庭工作;外甥小波給予我持續下去的力量。尤其要感謝我的母親潘玉 真,在王老師過世後,面對一度灰心喪志、想要放棄寫作的我,她找到方法重燃 我完成研究的決心。 這篇論文的完成,最大的收穫不在於研究的成果,而在於讓我理解到自己身 邊有多少溫暖的協助,我是一個多麼幸福的人。.
(3) 摘要 美國是領土面積十分廣大的國家,各州之間的文化、思想和價值觀往往因為 地理、人文環境的差異而南轅北轍,十九世紀時西部各州對華人的觀感以及其致 力於排華的立場,或許並不能代表那是美國整體的思想。 當時頗負盛名的週刊──《國家》(The Nation),十分適合作為切入探討的 對象。《國家》在其首任主編戈德金(E. L. Godkin)的引領之下,成為一個標榜 民主、自由主義、並且著重評論的刊物,也因此與許多當時報紙記事不同,可以 很清楚的看到編輯們的思想與價值觀。另外,《國家》內闢讀者投書(Correspondence)的空間,不吝篇幅地刊登讀者對當時事件的想法、以及讀者對編輯論 點的一些呼應。筆者嘗試由「華人相關法案的討論」 、 「讀者的投書」這二個角度 切入,呈現《國家》對排華問題的見解,發現美國排華運動的不同聲音。 從《國家》週刊的報導中,我們首先可以發現當時美國絕對不是一面倒地排 華,在西岸以外的各州意見紛雜,而東岸顯然有許多人士站在反排華的立場。美 國幅員廣大,東岸人士譴責西岸的排華運動違背了美國自由精神;西岸則指控東 岸不知地方疾苦,沒有真正面對華人移民問題,卻不負責任的大唱高調。 另一方面,我們也可以看到,在華人問題延燒的十幾年中,《國家》週刊鮮 少以華人為主體來探討問題,而是藉由華人議題來引發對美國理念、價值、認同、 政治、黑人民權問題、國際條約原則等多面向的探討。 而《國家》週刊對排華的態度,由一開始保守地反對,到1882年為排華 法案爭議時,轉為強烈的反對。 《國家》週刊至少從五個角度來反對排華。首先, 美國對中國出爾反爾,且毫無根據地誇大了可能的移民潮、以及苦力貿易的建 立;再者,排華等於任意違反了蒲安臣條約的承諾;此外,其違反了美國對自由 與平等、以及庇護受難者的價值與信念;排華也可能衝擊在南方賦予黑人權利的 政策;最後,華人的未來發展不容小覷,此刻最好建立與華人的友好關係。 從〈讀者投書〉的專欄中,可以看到美國一般人士對華人議題的看法,他們 往往與《國家》週刊抱持不同的態度,尤其是到十五乘客法案以後,許多讀者都 對《國家》週刊反對排華的立場表示失望。雖然投書的讀者多半支持排華,但從 中也能看出排華支持者本身的複雜性,他們支持排華的理由、以及可接受的排華 手段,其實有許多層次差異。 綜上所述,美國的排華運動還有許多空間以及複雜性,值得美國華人的研究 者探索。 關鍵字: 美國排華運動、E. L. 戈德金、 《國家》週刊、蒲安臣條約、十五乘客法案、安吉 立條約、1882年排華運動。.
(4) 目次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問題設定……………………………………………………….1 第二節、 相關研究文獻回顧…………………………………………………………..3 (一)、 非華裔學者的研究…………………………………………..….4 (二)、 華人學者的研究……………………………………………..…..6 第三節、 美國排華研究的侷限與展望……………………………………………11 第四節、 《國家》週刊、E.L.戈德金與內戰後的美國社會……….13 (一)、 《國家》週刊與E.L.戈德金…………………………….13 (二)、. 內戰後的美國社會……………………………………..……...16 1、 戰後的重建,1865-1877……..16 2、 工業發展與社會問題……………………..…….17 3、 4、. 社會改革與國家認同的強化………………..17 報業與教育的快速發展………………………..18. 第一章、 《國家》週刊對華人移民的相關評論與思維…………….…..20 第一節、 第二節、. 《國家》週刊所呈現的華人特質……………………………….20 《國家》週刊對同化與社會問題的評論…….……………..25. 第二章、 《國家》週刊反對排華運動與立法的原因與批評…………38 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三節、. 美國的理想與精神:自由、平等與自我創造的權利..38 條約與法案:國際信用的維護…………………………………..50 對排華的其他批評………………………………………………………60. 第三章、 從〈讀者投書〉看美國華人問題……………………………….……76 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三節、. 蒲安臣條約:「G. W. 菲爾德」(愛荷華州)……………..76 華人調查委員會:「A.」 (舊金山)…………………………….78 安吉立條約:「E. C.」(麻薩諸塞州米爾頓鎮)…………86. 第四節、 1882年排華法案……………………………………………………87 (一)、 「E. W. S.」(費城)…………………………………………..87 (二)、 「E. J. 詹姆士」(伊利諾州諾默爾鎮)…………….88 (三)、 《國家》週刊對讀者「E. J. 詹姆士」的回應…..92 (四)、 「湯瑪士‧麥吉」(舊金山)…………………………….95. 結論……………………………………………………………………………………………….…103 徵引書目………………………………………………………………………………………….109.
(5)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問題設定. 自有人類以來,不同群體之間的衝突就不斷地發生,不論其肇因於宗教、國 家、亦或種族,群體間的衝突往往造成無可磨滅的傷痛和仇恨,也因此一直是人 類社會的重要課題。在美國的歷史中,由於其移民背景,種族和族裔問題是最嚴 重的群體衝突來源,而華人問題在其中具有相當的代表性。打從華人於十九世紀 中葉的淘金潮開始大量赴美工作以後,便逐漸與當地的美國白人勞工和小業主形 成競爭的情境,加上彼此的文化隔閡及偏見,以及基督宗教對異教的排他性質, 經過近二十年的醞釀,終於在1870年代由地方上的零星衝突轉變為西部各州 大規模的排華運動,並在兩黨總統選戰激烈的背景下,升級為全國性的立法問題。 美國的排華運動一直是海外華人研究中的重要議題,同時也可以說是一個老 議題。從早期一些白人學者的系統性探討,到海外華人學者自己的研究,乃至於 中國、臺灣學者對此議題的探究,都付出了相當的心力,也因為這些前輩學者的 努力,關於美國的排華運動我們始能有長足的瞭解。 然而,以往對美國排華運動的研究,大多從幾個特定的角度切入,一是排華 運動的背景與成因,其次是相關法案的探討,再來是運動本身的過程和相關事件 的始末。此外,這些研究所探究的地區幾乎都在美國的西部各州,甚至可以說大 多鎖定在加州及其周邊區域,離開西部地區的討論則集中在國會內部。會有這種 情況其實不難理解,因為在整個美國的排華運動中,西部各州由於大量的華人移 入,雖不能肯定其為排華的發生地,但一直是排華最激烈、最核心的區域。另一 方面,國會之所以成為一個被關注的地方,則因其為排華相關立法被提出、爭論 及通過的關鍵場域。 事實上,美國是一個領土面積十分廣大的國家,各州之間的文化、思想和價 值觀往往因為地理、人文環境不同而南轅北轍,最顯著的例子就是美國南北方在 黑奴議題上的差異。同樣的,西部各州對華人的觀感以及其致力於排華的立場, 或許並不能代表那是美國整體的思想。問題是,過去的學者對於美國其他地區當 時究竟如何看待華人問題沒有足夠的探討,所以實際上當我們使用「美國排華運 動」一詞,傳達的恐怕並非一個嚴謹而公正的概念。除了西部各州之外,到底美 國其它州對於華人,乃至於排華的行動抱持著什麼態度和想法?政治圈之外的輿 論又是如何?這都是令人十分感到好奇的問題。 縱使有許多問題值得進一步了解,然而正如前面所言,美國的排華運動早已 被視為一個老議題,因此得不到現在的華人研究者太多的關注,如今美國華人研 究多半著重於1965年之後的新移民、或早期華人移民後代的議題上;即便有 關於早期華人的研究,亦大多將重點放在華人移民本身的文化、社會、生活等等 層面,在此情況之下,排華運動只是作為研究的背景而存在,不再是被探討的主 1.
(6) 體。 歷史是需要不斷再書寫的,即便一個議題曾經被大量研究過,並不代表它就 沒有被探討的價值。學者的心靈隨者時代而不斷地改變,所以重新關注一個老議 題,說不定就會有新的視點、新的見解。除此之外,現代資訊更加地發達,許多 過去難以親近的史料都在網路的世界向學者招手,只消動一動手指,不須大費周 章出國搜尋,遠在海外的史料也會呈現眼前,因此更是重新檢視老議題的一個好 時機。 在學習美國排華運動史的過程中,筆者除了意識到所謂的「美國排華研究」 其實泰半等於「美國西部排華研究」,而引起筆者最大好奇的,便是美東地區對 排華運動的態度和想法。美東地區是美國最早發展的區域,也是最早宣布獨立的 十三州所在地,在排華運動逐漸興起的十九世紀中後期,美東相較於美西已是發 展非常成熟的地區,政治、文化等方面的涵養相對於西部尚在拓荒與開發的草莽 狀態亦有很大的不同。在這種情況之下,美東地區對於在美西不斷延燒的排華運 動究竟是贊成、支持、同情,亦或是厭惡、反對、批判?這顯然是個值得研究的 問題。 在蒐集相關資料的過程中,筆者發現一個當時頗負盛名的週刊──《國家》 (The Nation),1十分適合作為切入探討的對象。《國家》週刊自從1865年正 式創立以來,雖然發行量一直不大,但直到今天仍然是具有相當影響力的刊物, 許多同一時期創立的出版品早已被淘汰,可見《國家》週刊有其經營之道和穩定 的支持者。《國家》週刊在其首任主編戈德金(E. L. Godkin)的引領之下,成為 一個標榜民主、自由主義,並且著重評論的刊物,也因此與許多當時報紙記事不 同,可以很清楚的看到編輯們對事物的看法,也更能接觸到他們的思想與價值 觀。另外,《國家》週刊內闢讀者投書(Correspondence)的空間,不吝篇幅地刊 登讀者對當時事件的想法以及讀者對編輯論點的呼應,有時編輯們亦會針對讀者 的投書再作回應,從這個互動空間裡,可以看到讀者與編輯們的思想碰撞。 雖然不能說《國家》週刊足以代表美東的普遍想法,但是以其作為一個觀察 取鏡的角度,顯然非常具有參考價值。究竟《國家》週刊如何看待當時在美國西 岸爆發的排華運動?對於華人與排華又有什麼樣的論點?從中是否能給予我們 對排華運動一些新的認識?從1868年蒲安臣條約的簽定開始,到1882年 排華法案的簽訂,《國家》對華人議題一直保持著關注的態度,也因此提供了我 1. 關於「The Nation」的中文翻譯,除了《國家》,亦有學者將之譯為《民族》。其實「nation」 一詞本來就包含了「民族」和「國家」兩個含意,選擇任何一方必然造成另一方含意的喪失, 筆者在此選擇譯為《國家》週刊,因為它是於南北戰爭剛結束時創刊,那是美國建立起國家認 同的關鍵時期。美國學者杭亭頓即指出,南北戰爭前,「美國人在提到自己的國家時,使用的 是複數:『這些合眾國……』戰後,他們用的是單數:『這個合眾國……』」,他也直接寫道, 在國家認同高漲的背景下,人們對一份新開辦的報紙「自然而然地將其取名為《國家》」。請 參考 Samuel Huntington 著,高德源、劉純佑、石吉雄譯,《誰是美國人》(台北縣新店市:左岸 文化,2008),頁132。實際上,這也很有可能是對經歷內戰洗鍊後,一個嶄新美利堅 民族的誕生之期許。可惜筆者始終未能找到直接證據以確認《國家》週刊的創辦者們真正的想 法。 2.
(7) 們豐富的研究素材。筆者將嘗試以《國家》週刊中的各種評論以及「讀者投書」 為主要的一手史料,佐以與美國排華相關之二手專書,嘗試呈現《國家》週刊對 排華問題的見解,發現美國排華運動的不同聲音,並希冀其能為美國的排華研究 注入一點新的活力。 筆者在使用《國家》週刊的文章時,有以下選擇標準:1、內容為對排華運 動、立法或華人移民的相關評論者;2、其評論與探討的篇幅較足夠做為討論對 象者;3、明確呈現《國家》週刊本身之觀點者。因此與中國或中國人有關,卻 與美國華人移民無關的文章;或是篇幅過短、僅有事件敘述而無評論的文章;以 及《國家》週刊轉載他人之文章皆不在本論文的討論範圍內。「讀者投書」則是 一個例外,因為其量體足以另做探討,為本論文的論點增加其他切入角度與支持 點。當然,選擇必然可能造成缺漏,但應不至於會對本論文的整體論述造成關鍵 的影響。 需要一提的是,《國家》週刊的評論大多出自主編戈德金之手,但是筆者並 未將本論文的題目直接定義為「戈德金對排華運動的論述」,因為就筆者所擁有 的史料證據來看,並不能百分之百證明筆者所使用的每一篇評論皆出自戈德金之 手;而且戈德金本人的作品也不僅只是《國家》週刊上的文章,所以若題目設定 為以戈德金為核心的探討,則單使用《國家》週刊作為史料必會有更大的不足。 筆者探討的核心是《國家》週刊對排華運動的評論和思維,而戈德金領導著《國 家》週刊的評論,因此戈德金確實會是本論文的重點之一,但並不能說筆者研究 的主體是戈德金的思想。 另外,筆者在本論文中為了避免意義上的混亂與理解上的不順暢,在引用並 翻譯《國家》週刊的文章時,雖然當時中國實為清政府,但若原文出現「China」 一詞時,仍直譯為「中國」 ,而「Chinese government」即譯為「中國政府」 ; 「Chinese」 則為了避免與現在意義的「中國人」造成感覺上的混淆,並突顯其作為族群的概 念,因此譯為「華人」 ;最後,含有貶低意味的「Chinaman」則譯為「中國佬」。 期望如此一來,本論文的呈現能在符合邏輯與清晰的標準下,保持流暢與鮮活。. 第二節. 、相關研究文獻回顧2. 美國華人歷史長期處在極度不友善的排華陰影之中,排華的環境與其所創造 的經驗,也幾乎可說是主導了二十一世紀以前華裔美人的心理與發展,因此不乏 對此主題產生興趣並深入研究的學者,為我們認識排華運動提供了一扇明窗。. 2. 受限於筆者的學識以及語文能力,對於日本、韓國以及其他地區的美國排華研究,很可惜地 尚未掌握,故僅將本節分為「美國非華裔學者的研究」、「華人學者的研究」二部分,期望未 來更有能力的學者可以補足本論文之缺憾。 3.
(8) 以本論文的主題來說,筆者所掌握最直接相關的研究,是美國學者阿姆斯壯 (William M. Armstrong)的《E. L. 戈德金與美國的外交政策,1865-19 00》(E. L. Godkin and American Foreign Policy, 1865-1900),3以及他的論文〈戈 德金與華工:十九世紀自由主義的一個悖論〉 (Godkin and Chinese Labor: A Paradox th 4 in 19 Century Liberalism)。 在《E. L. 戈德金與美國的外交政策,1865-1900》一書中,阿姆 斯壯以戈德金的各種報導、評論和書信作為史料,探討戈德金對美國外交政策的 態度,進而解析戈德金本人的思想與信念。如同題目的設定,本書並未著重於華 人問題,其中論及排華運動的篇幅不多。基本上,阿姆斯壯認為戈德金雖然是一 位自由主義者,但是他並未擺脫十九世紀白人的優越意識,也因此在論述華人問 題時,筆下充滿矛盾與種族歧視的思維。可惜的是,本書並未更全面、更深入地 探討戈德金對華人問題的評論,因此對於戈德金在評論華人問題時,其思想背後 複雜面的呈現較為簡化。 〈戈德金與華工:十九世紀自由主義的一個悖論〉是阿姆斯壯針對戈德金與 華工問題所做的探討。本論文延續作者在《E. L. 戈德金與美國的外交政策,1 865-1900》一書中的觀點,進一步將戈德金對華人問題的矛盾態度,解 釋為其「種族優越感與經濟思想衝突下的產物」。作者認為,戈德金跟所有受高 度教育的英美人士一樣,堅信盎格魯-薩克森文明的優越,因此他的言論中充滿 種族偏見;另一方面,戈德金對自由經濟的信仰,又導致他贊成與中國更開放的 交流、反對限制華工進入美國。在這種情況下,戈德金對華工問題的評論自然形 成了十九世紀自由主義的一種悖論。本論文論據清晰有力,但是礙於篇幅(只有 十二頁),因此並未呈現戈德金對華人問題更全面的論述,對於戈德金本人自由 主義理念的探討有所不足。最明顯的疑問在於,戈德金實際上在《國家》週刊評 論排華問題時,對美國人、美國政府、以及美國政客有非常激烈的批判,從其批 判中可以感覺其信念層次的複雜,其論述的矛盾狀態,應該難以化約為「種族優 越感與經濟思想衝突下的產物」這麼單純的結論,直得更深入的探討。. (一) 、美國非華裔學者的研究 說來有趣,關於美國排華風潮的研究,最早奠下基礎的是庫立奇(Mary Roberts Coolidge) 、桑德梅耶(Elmer Clarence Sandmeyer) 、巴斯(Gunther Barth)、 米勒(Stuart Creighton Miller) 、以及薩克斯頓(Alexander Saxton)等非華裔學者。. 3. 4. William M. Armstrong, E. L. Godkin and American Foreign Policy, 1865-1900 (New York: Bookman Associates, 1957). William M. Armstrong, Godkin and Chinese Labor: A Paradox in 19th Century Liberalism, American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Sociology Volume 21, Issue 1, page 91, January 1962. 4.
(9) 庫立奇於1909年的《華人移民》 (Chinese Immigration)雖然出版得早,5 但無疑是美國華人研究的經典鉅著,她是最早將美國華人移民以1882年排華 法案區分為「自由移民時期」和「禁止與排斥時期」的學者;她也是首位逐項敘 述排華立法、並以勞工競爭的背景來探討排華運動的學者。庫立奇的研究不但論 據詳實,而且極富開創性,為往後的美國華人研究打開了一條大道。然而由於成 書年代較早,其研究內容基本上停止在十九世紀末;此外,其排華方面的研究, 大抵只以加州地區作為論述對象。 桑德梅耶所著的《加州的排華運動》 (The Anti-Chinese Movement in California) 6 延續庫立奇的觀點, 且將研究聚焦於加州地區的排華運動,分析了其發生背景, 詳細呈現了加州人的心態、以及排華的手段,並指出加州地方上的排華運動終歸 缺乏成效,因此轉而促成全國性的立法。本書處理的時間同樣基本止於十九世紀 末,而由於題目的設定,除了加州之外的地區則幾乎沒有著墨。 巴斯的《慘痛的力量》 (Bitter Strength)副標題雖為「美國華人的歷史,18 50-1870」 (A History of the Chinese in the United States 1850-1870) ,7但實際 上其關照重點依然大體不出加州地區。本書最大的特色是更為細緻的交代了華人 移民的背景和經歷,及其如何在美艱苦求存的事蹟;同時也分析了加州居民的情 況;並指出華人當時實際上已有小部分人逐漸由「寄居者」(Sojourners)轉變為 把美國當作家園的「移民」(Immigrants)。但也正如標題所設定的,本書探討的 時代在1870年以前,尚未觸及排華運動風起雲湧的年代。 米勒的《不受歡迎的移民:美國人對華人的印象,1785-1882》 (The Unwelcome Immigrant: the American Image of the Chinese 1785-1882)對美國排華研究 開啟了許多新的角度。8米勒呈現了貿易商、外交人員、傳教士等不同身分的美 國人對華人的印象,並提及鴉片戰爭對華人造成的不利形象、大眾傳媒影響。本 書少見的論及了東部地區對華人移民的反應,指出東部地區雖然不像西部和南部 那樣露骨的排華,但實際上也抱著「恐華」的心態支持排華,並強調排華的態度 絕非部分地區而是全國性的問題,相當值得參考。但或許因為米勒的研究重點放 在美國人對華人的偏見和負面印象,所以本書並未呈現出當時反對排華的論述, 亦無論及排華對美國核心價值造成的矛盾和衝突,容易讓人產生當時所有輿論皆 不利華人的感受,這是需要注意的。 薩 克 斯 頓 所 著 的 《 不 可 或 缺 的 敵 人 : 加 州 的 勞 工 與 排 華 運 動 》( The. Indispensable Enemy: Labor and the Anti-Chinese Movement in California),9除了同樣 5. 6. 7. 8. 9. Mary Roberts Coolidge, Chinese Immigration ( Taipei: Cheng-wen Publishing Company, 1968). 此所列 出處為再版,原始版本出版於紐約,1909年。 Elmer Clarence Sandmeyer, The Anti-Chinese Movement in California ( Illinois: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1939). Gunther Barth, Bitter Strength: A History of the Chinese in the United States 1850-1870 (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4). 此為第三版,初版印刷於1964年。 Stuart Creighton Miller, The Unwelcome Immigrant: the American Image of the Chinese 1785-1882 ( 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69). Alexander Saxton, The Indispensable Enemy: Labor and the Anti-Chinese Movement in California 5.
(10) 將視角聚焦於加州,更將探討核心鎖定在西部的經濟發展、勞工問題與階級衝突 上。薩克斯頓詳細分析包含華工與非華工在內的勞工情況,並且呈現了各種本土 勞工團體在排華運動中扮演的角色。也由於本書深入的特色,所以比較無法看到 加州和勞工以外狀況。 除了上述經典著作,長年關注亞洲、非洲及中南美洲的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記者邦納(Arthur Bonner)以報紙和雜誌的報導為主體,蒐集了大量 與紐約華人相關的紀錄,寫成《嗚呼!是甚麼把你帶來的?》 (Alas! What Brought 10 Thee Hither?)一書。 本書從多個角度重建了紐約華人從第一代移民一直到二次 大戰期間的生活,對華人的排斥是整體描述的背景,並非論述的重點。本書包含 大量報章雜誌所刊登的圖片,使紐約華人的經歷顯得更加鮮活;而值得注意的 是,雖然篇幅不大,但是本書有專節提及東部報章雜誌對華人的捍衛。11 由學者德利克(Arif Dirlik)所主編的《美國邊疆上的華人》(Chinese on the American Frontier)將美國西部地區再細分為東、西南、西北、落磯山等區域,蒐 羅了許多論文,試圖將西部華人的經驗拼湊得更加完整。唯本書重點並非排華, 對於排華研究方面的直接論述較少。 摩洛哥裔的學者娜嘉(Najia Aarim-Heriot)所著的《華人移民、非裔美國人 與美國的種族焦慮,1848-82》 (Chinese Immigrants, African Americans, and Racial Anxiety in the United States, 1848-82) ,12特別注意到在美國種族議題中華人與 黑人的連結性,為排華研究提出了許多新的視角。娜嘉認為以往的研究過分強調 勞工組織的怨恨,而忽略了主流白人社會中的種族雙重標準才是問題核心。她並 指出華人與黑人在主流白人社會中所面臨的種種情境,不論是被剝奪權利的方 式、負面的刻板印象、以及沉重的排他性法律都有驚人的相似性。本書結合比較 了同時期裡兩個不同的種族,提供了未來排華研究一些新的可能性。. (二) 、華人學者的研究13 華人所做的研究,在戰後陸續展開,補充了更多中文方面,尤其是中華會館 以及清政府的史料,並且提供了華人的觀點與評論。但是對於排華的背景與原 因,所持論點基本上不出上述非華裔學者的論點。尤其庫立奇、薩克斯頓等人所 強調,經濟競爭加上政黨操弄的背景,更幾乎被每一個華文研究當作主要論點。. ( 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5). Arthur Bonner, Alas! What Brought Thee Hither? ( New York: Associated University Press, 1997). 11 該節名為「The Chinese Find Defenders」,請參考 Arthur Bonner, Alas! What Brought Thee Hither?, pp. 28-32. 12 Najia Aarim-Heriot, Chinese Immigrants, African Americans, and Racial Anxiety in the United States, 1848-82 ( Illinois: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2006). 13 關於此處所提到的華文著作,有部分是專書、部分是論文,其出版資料請參考附表。 6 10.
(11) 而由於華文學者對於相關一手史料的掌握有其限制,也造成其呈現的論述角度和 內容大同小異的情況。 無論如何,海內外華人學者對美國排華的華文研究,仍是我們華文世界的研 究者最容易接觸的一部份。因此,對這些研究做一回顧,並找出其中可探討、突 破,以及延伸的論點必然相當值得。 筆者現所掌握最早的研究,是丁則民於1952出版的《美國排華史》,此 書創作於韓戰的時代背景之下,開宗明義就寫道:「本書主旨在以具體史實說明 百年來美帝國主義迫害華僑的經過。」14並在封面附有「抗美援朝」的圖樣,由 此可知本書的寫作包含明確的目的,以及強烈的意識形態。也許正因為特殊的時 代目的,本書是筆者所知有關美國排華最早的作品,甚至比美籍華人所做的研究 更早。本書大致以庫立奇的研究為藍本,不同的是其重點放在排華的種種行徑, 強調美國資產階級渲染金山富庶,招騙廉價中國勞工以利榨取,全然否定華工本 身赴美的主動性,並認為蒲安臣條約只不過是美國為了使招騙「合法化」,單方 面制定的條約。本書意在全面否定本時期內美方的所有作為,但同時似乎也將華 工過度塑造成毫無主體意識、只能備受宰制的一個群體。 1970年,宋李瑞芳的《金山客:中國人移居美國的史實》,同樣大體沿 用庫立奇的研究,認為探討美國排華必須注意當時西部的社會、經濟、及政治環 境。她鮮活地敘述了美國西部當時的情況,呈現其內部政治、司法本已存在的問 題,並強調淘金期的加州是無法無天的新疆界,鬥毆謀殺與殘酷暴行屢見不鮮, 排華一部分即源於這樣的環境。沈己堯於同年出版的《海外排華百年史》,將美 國對華移民政策分為四個階段:自由時期(1882以前);禁止時期(188 2-1943);限制時期(1943-1965);平等時期(1965以後)。 本書認為1854年華工蜂湧而來,太快太突然,白人更無法適應,但整體而言, 並未提出新的論點。 1976年,劉伯驥所著的《美國華僑史》應可說是相當具有代表性,雖然 本書在排華方面並沒有什麼新穎的觀點,但是其中有關排華的篇幅很大,引用的 史料相當多。又由於作者有中華會館方面的特殊背景,因此本書還提供了許多華 人會館方面的資料,無論是在當時或現在,都算是敘述排華最豐富完整的一本著 作,也是許多華文相關研究參考、引用的對象。 1977年,李本京的〈美國移民史詩──析論十九世紀中華華工與愛爾蘭 工人之衝突〉,將排華聚焦於美國華工與愛爾蘭裔工人的衝突上。作者認為華愛 雙方移民背景類同,且均構成十九世紀中葉美國勞工人力的主要來源,但愛爾蘭 工人態度散漫,又欲向資方爭取更好待遇,華工常被資方雇用以抵制愛爾蘭工 人,遂成為愛爾蘭工人忌恨的對象。而早期愛爾蘭移民亦多遭到排擠和暴力攻 擊,一旦被欺負過,以後就想找別人出氣,華人則正好成為出氣的對象。此外, 華工不似愛爾蘭工人有影響地方政治的能力,因此處境更加雪上加霜。本文的析. 14. 寫於本書側頁。 7.
(12) 論其實相當簡略,且有許多值得商榷之處,但卻是所有的華文研究中,唯一鎖定 華人與特定族群互動的研究,可以成為未來排華研究發展方向的一個參考。 1980年,知名華僑史家陳依範﹝Jack Chen﹞的《美國華人史》,站在過 去的論點上,詳細的分析了美國排華的情形。作者認為在多種族的社會,處於主 導地位的種族對另一種族的攻擊總是以同心圓的方式向外擴展。加州有三分之一 的南方人,南方人帶入種族情緒,影響了加州。而華人為人數最多的非白人少數 民族,因此成為排斥的主要目標。作者提到排華的主要原因是極端種族主義,並 對此有較深入的分析。 陳守亭於1984年出版的《 美國華工問題》,將排華的重點放在華工的 問題上,敘述清廷對華工態度、政策的轉變;也陳述了使館的成立、以及各公使 與美方針對華工問題所作的斡旋等等。本書呈現了更多清廷的作為及主動性。 1989年、1990年,中國接連出版了楊國標、劉漢標、楊安堯等合著 的《美國華僑史》,以及李春輝、楊生茂等著的《美洲華僑華人史》,兩書內容 差異不大,但以《美國華僑史》陳述較為詳盡有條理。《美國華僑史》的作者認 為,制定與實施排華政策的是代表壟斷資產階級利益的美國統治者,大肆鼓吹反 華排華,瘋狂迫害華僑的是那些種族主義份子,而排華輿論不過反應資產階級的 利益與需要。本書獨特之處,在於本書作者整理了許多相關研究,力斥當時的排 華謬論。對比丁則民於1952年的作品,中國此時的研究,無論是對蒲安臣條 約的評價,或是對美國民間的作為,論述已較為持平。 知名華僑史家麥禮謙﹝Him Mark Lai﹞在其1992年出版的《從華僑到華 人──二十世紀美國華人社會發展史 》中提到排華的篇幅不多,但亦認為其主 因是種族主義、社會達爾文主義。作者指出資方利用華工來牽制工會運動的發 展,而經濟衰退使社會矛盾尖銳化,在反大企業、大地主的運動中,排華遂被煽 動起來。 凌林煌於同年發表的〈清季美國排華運動的原因(1850-1911) 〉 , 綜合各家說法與當時美國人說詞以及作者觀點,將排華分為心理、歷史、種族、 經濟、政治、宗教、社會、道德、文化、自然、人口、法律、地理、知識、其他 等十五個方面析論。並提出華人有「自侮不已,人盡侮之」的現象,亦須自我反 省,這是以往學者較少提及的。另外,作者於同年發表的〈石泉慘案研究,一八 八五-一八八七〉,則對「石泉案」這一知名的排華慘案,作了深入的個案分析, 其中也肯定了美國治安單位在第一時間的應變。 1993年,吳劍雄的《海外移民與華人社會》,陳述了排華對中國移民造 成的影響:性別不平衡、華人行業競爭、犯罪增加、華埠的擴大與沒落、延阻了 同化,民族意識覺醒。而作者也認為是種族歧視造成華埠的存在,最後種族歧視 又造成華埠的沒落。 1999年,張四德發表的〈融爐或多元文化:從種族史觀點論美國社會及 十九世紀的排華運動〉認為同化、融爐理論下的華人必然遭遇排斥,而政治性排 華則使華人陷入絕境。同年,戴超武的《美國移民政策與亞洲移民(1849- 8.
(13) 1996)》則從美國排外主義的角度切入,提到美國從開國元勳以來的排外主 義,及其所影響到的移民政策,但本書並未將重點放在排華。2001年,鄧蜀 生的《世代悲歡「美國夢」 :美國的移民歷程及種族矛盾(1607-2000)》 , 呈現較多美方制定排華相關法案時內部的決策與爭論,認為美國排華的深刻背景 是種族主義,而飯碗問題則是煽起種族歧視和種族仇視的源頭;並且詳細敘述天 使島的情況,以及其中華人所留下的詩文。 王秀惠於2006年出版的《種族歧視與性別──二戰前美國大陸男性華人 之經歷》,從性別意識的角度,切入探討白人男性對華人男性洗衣工的種族性別 歧視,是排華研究中少見的嘗試,頗具參考價值;而作者於2008年出版的《跨 國移動的困境:美國華日兩族的族群關係,1885-1937》,則著重探討 歧視環境下美國華日兩族群的關係,認為其間的微妙關係根本上受外在白人社會 所影響,這與娜嘉的華黑研究有異曲同工之妙。. 附表:華文相關研究書目與論文一覽表 (1)華僑 出版年代 1. 1970. 作者 宋李瑞芳. 作品 出版社 金山客:中國人移 台北市:七十 居美國的史實 年代 海外排華百年史 台北市:海峽 學術出版社. 2.. 1970. 沈己堯. 3. 4.. 1976 1980. 劉伯驥 陳依範. 美國華僑史 美國華人史. 5.. 1984. 劉伯驥. 美國華僑逸史. 台北市:黎明 北京:世界知 識出版社 台北市:黎明. 6.. 1990. 顏清湟. 出國華工與清朝 官員. 北京:友誼出 版社. 7.. 1992. 麥禮謙. 從華僑到華人── 二十世紀美國華 人社會發展史. 香港三聯書店. (2) 台灣 出版年代 1. 1977. 作者 李本京. 備註. (台灣版 1993). 作品 出版社 備註 美國移民史詩 台北市:淡江 美國硏究論文 ──析論十九世 學院出版部出 集 紀中華華工與 版 9.
(14) 愛爾蘭工人之 衝突 美國華工問題 台北市:五南. 2.. 1984. 陳守亭. 3.. 1992. 凌林煌. 4.. 1992. 凌林煌. 5.. 1993. 吳劍雄. 6.. 1999. 張四德. 7.. 2006. 王秀惠. 8.. 2006. 陳靜瑜. 9.. 2008. 王秀惠. (3) 中國 出版年代 1. 1952. 作者 丁則民. 作品 美國排華史. 清季美國排華 運動的原因 (1850- 1911) 石泉慘案研 究,一八八五 -一八八七. 中山社會科學 季刊,第6卷 第4期,頁1 07-123 《大陸雜 誌》 ,第85卷 第2期,頁5 -33。(上) 海外移民與華 台北市:允晨 人社會 文化出版 融爐或多元文 西洋史集刊, 化:從種族史 第八期 觀點論美國社 會及十九世紀 的排華運動 種族歧視與性 台北市:允晨 別──二戰前美 文化出版 國大陸男性華 人之經歷 美國族群史 台北市:國立 編譯館 跨國移動的困 台北市:臺灣 境:美國華日 學生書局 兩族的族群關 係,1885 -1937. 2.. 1989. 楊國標、劉漢 標、楊安堯. 美國華僑史. 3.. 1990. 李春輝、楊生 茂. 美洲華僑華人史. 10. 出版社 北京:中 華書局 廣東高等 教育出版 社 北京:東 方出版社. 大陸雜誌》 ,第 85卷第3 期,頁29- 47。(下). 備註.
(15) 4.. 1999. 戴超武. 美國移民政策與 亞洲移民(184 9-1996). 北京:中 國社會科 學. 5.. 2001. 鄧蜀生. 世代悲歡「美國 夢」:美國的移民 歷程及種族矛盾 (1607-2 000). 北京:中 國社會科 學. 第三節、美國排華研究的侷限與展望 美國的排華運動是一個重要的議題,雖然近年來由於缺乏對新史料的發掘, 以及對舊史料的新詮釋,因此有論者認為,美國排華的研究早已飽和,難有著力、 突破之處。但仍有部分學者嘗試突破,轉而以華人為主體,深入探討其身處在排 華環境之下的生活、心態等各方面所受的影響;或是在此環境之下與他族群的互 動關係,開創出新的探討領域。另一方面,許多學者對美國華人史的關注面,也 逐漸轉向1882年排華法案或1965年新移民法訂定之後的情況,較少有學 者再將探索的眼光放在排華運動最激烈的那段時期。 然而筆者細查現有之華文相關研究,發現許多未有合理解釋的疑問,應該即 是未來可以嘗試再作發展與突破的點。 首先,在排華發生的時代背景方面,過去的學者多從1870年的經濟衰退 造成龐大的失業潮,作為華工遭受排斥的重要論述背景,但筆者認為這段時期還 有別的背景因素可以討論。其一是美國城市社會的興起,在布盧(J. M. Blum) 等著的《美國的歷程》(The National Experience)中寫到,「(美國)從180 0年到1890年,全國人口增加了十一倍,而在此期間,城市人口卻增加了八 十六倍。」15在這些城市中「新移民所佔的比例日益上升,是與兩種傾向同時發 生的,並且促進這兩種傾向的發展。這兩種傾向就是:(1)日益關注城市生活 的弊病;(2)日益強調種族差別。由於這種巧合,人們指責新移民對許多嚴重 的社會問題負有責任,而這些問題其實與移民原來的種族和國籍幾乎毫無關係。」 16. 其二是美國在二十世紀初產生的進步運動(Progressive Movement),《美國 的歷程》中提到進步運動是「由於物質進步帶來的壓力和由於對國家使命的意 識,因而產生了要進行調整改革的種種努力──參與這場運動的是一批懷有善良. 15 16. J. M. Blum 等著,戴瑞輝等譯,《美國的歷程》(北京:商務印書館;1995),頁67。 J. M. Blum 等著,戴瑞輝等譯,《美國的歷程》,頁72。 11.
(16) 願望的男男女女,他們力圖理解、改善、治理自己生活於其中的社會。」17雖然 本書在此是站在正面的角度來評價,但是換個方向思考,就會發現這些「善良的 男男女女」,他們的崇高願望:組織工會打擊資本家與農場主、解決貧民窟的髒 亂、禁賭、禁欲等想法,顯然都有可能直接或間接影響到華人。上述這兩個背景 上的因素,或許可以作為探討排華時的新切入點。 另一方面,許多排華相關論述,都將排華的肇始放在1850年代加州淘金 時期。正如許多學者所言,淘金時期的加州根本是個沒有法治的地方,殺人、搶 劫等各種暴行時常發生,暴徒也並非只挑華人下手。18更有許多研究指出,華工 在1850年代是備受美國居民歡迎的新客,並以此強調其後對華人態度有極大 的轉變,從歡迎變為憎恨。如此說來,我們將此時期歸入排華運動的一部份是否 妥當?再延伸來說,許多過去學者舉出一些礦區華人遭到搶劫謀殺的案例,謂之 為「排華暴行」是否妥當?其中種族歧視的成分多,還是利益的競爭、錢財的搶 奪所佔的成分多?同樣的,限制華工的呼聲,是否能與種族歧視畫上等號?凌林 煌在石泉慘案研究中,提到慘案發生的直接原因,是因華工不願加入罷工活動所 以遭到怨恨,白種工人曾經邀請華工加入同一陣線。這部分或許能有更多著墨的 空間。 此外,過去確實提出了許多關於排華的原因,但是卻少有學者區別不同時期 可能會有不同的動因。或許排華在1870年以前,可能是單純的礦區利益爭 奪,加上種族歧視、治安不良;191870年代則以經濟衰退、政黨的操作為主; 1882年排華法案訂定之後,則轉為較純粹的種族歧視和排外主義作祟。如 此,不同的階段也可能有著不同的面貌。 以往的研究之中,還有一些問題與矛盾未被發覺。例如學者多強調當時的美 國─尤其是西部─處在一股巨大的排華浪潮中,但為何1854年所制定不許華 人作證的法律,卻在1872年被修正?一般認為1870年代是排華進入高潮 的時期,此時反而承認華人有出庭作證的權利不是非常奇怪?同樣的,1906 年舊金山大地震,政府檔案損毀,許多華人藉此宣稱其為美國土生華人,取得了 公民身份。為何加州政府沒有趁機將失去身分證明的華人驅逐,反而讓沒有身份 的華人有取得身份的機會?另外,也有許多學者強調基爾尼(Denis Kearney)與 工人黨扮演的煽動角色,但是基爾尼本身因為過度激進的言論引起大眾反感,在 1880年─也就是排華法案尚未制訂前─即不得不退出檯面,工人黨亦逐漸失 勢。由此來看,他們在排華中扮演的具體角色究竟是什麼?其影響力又有多大? 再者,愛爾蘭裔又是否真為排華的主力?上述種種,都是筆者認為值得重新探 究、評估的部分。. 17 18. 19. J. M. Blum 等著,戴瑞輝等譯,《美國的歷程》,頁182。 陳依范(Jack Chen)的《美國華人史》就提到舊金山人口增加太快、成份複雜,1850- 1856年,發生1400起兇案,平均每週七至八起,更不要說其他暴力犯罪了。頁7 2。 此階段是否歸入排華筆者認為仍待商榷。 12.
(17) 許多排華時期的研究,忽略了其他少數民族的情況。筆者好奇的是,在排華 時期,其他少數民族如墨裔、印地安人,他們是同時遭受更激烈的排擠,亦或是 因為白人集中排華反而得到了喘息的空間?此外,在許多學者的筆下,移民局扮 演了惡名昭彰的角色,但是卻未見以移民局為主要探討對象的研究。究竟移民局 的立場是如何建立的?移民局在排華運動中又有多少主動性?是移民局在影響 政府政策,亦或是政府政策影響了移民局?而1882年排華法案訂定之後,照 理來說排華論者已獲得勝利,但暴力排華卻仍然持續,原因是什麼?20而大規模 的暴力排華後來逐漸消失的原因又是什麼? 最後,美國排華的華文研究,時常有意無意參雜著民族情緒,多批判白種工 人工作能力不彰,不似華工吃苦耐勞,又見不得別人好,對華工產生忌恨之心, 造成排華作為。這種一面倒將白人塑造為「壞人」的評價,顯然會偏離歷史事實, 無法真正呈現出美國激烈排華的內部動力及其複雜性。 就以上所見,筆者認為有關美國排華的研究,實際上仍有許多空間等待學者 探索、釐清、突破,也期待未來華文學者能夠在此領域,提出更多開創性的見解。. 第四節. 、《國家》週刊、E.L.戈德金與內戰後的美國社會. (一) 、《國家》週刊與E.L.戈德金 《國家》週刊創刊於1865年的紐約曼哈頓,是經營時間最久的美國報刊 之一,雖然數度易主,但至今依然穩定的發行。其創始人兼主編E.L.戈德金 (Edwin Lawrence Godkin,1831-1902)是一位來自英國的愛爾蘭裔移民,185 6年移民美國後即投身美國的報業,先後同時擔任《國家》週刊和《紐約晚郵報》 (New-York Evening Post)的主編,21一直到1899年退休為止,他主控了這兩 份刊物的評論方向與風格。22直到內戰結束後,由於重建時期的美國充滿諸如南 北矛盾、政治腐化、經濟失調、勞資衝突等等各種社會問題,因此「一個敢於呈. 20. 華工死傷最慘重的石泉慘案即發生於1885年。關於石泉慘案,可參考凌林煌,〈石泉慘 案研究,一八八五-一八八七(上)〉,《大陸雜誌》,第85卷:第2期(台北市:19 92),頁5-33。以及凌林煌,〈石泉慘案研究,一八八五-一八八七(下)〉,《大 陸雜誌》,第85卷,第3期(台北市:1992),頁29-47。 21 《紐約晚郵報》於1924年改名為《紐約郵報》(New York Post)直至今日。 22 William M. Armstrong 即提到,幾乎所有的報導都是戈德金執筆的,因此當時了解《國家》週 刊的人在討論時多半會說:「戈德金說」,而不是「《國家》週刊說」。請參考 Armstrong, William M., E. L. Godkin and American Foreign Policy, 1865-1900, p.19. 13.
(18) 現新聞的獨立思考的主編肯定會受到鼓勵」,23這就是戈德金得以在美國報業中 竄起的背景。 關於戈德金的報導風格,邁克爾‧埃默里(Michael Emery)與埃德溫‧埃默 里(Edwin Emery)合著的《美國新聞史》引用歷史學者艾倫‧內文斯(Allan Nevins) 的評論,指出其「表現出一種獨特的風格、一種使人為之耳目一新的穿透力和一 種在美國新聞史上無與倫比的辛辣的分析手法」。24阿姆斯壯(William M. Armstrong)是深入研究戈德金的學者,他極其鮮活地指出戈德金的評論手法: 「當他﹝戈德金﹞在爭議中處於最佳狀態時,其刻薄的筆鋒會流洩出機智 和尖銳的謾罵。調侃、諷刺和挖苦都是他的拿手好戲。他要摧毀一個對手 時所常採取的技巧是滑稽地誇大對手的處境。然後他會裝作寬大地接受自 己為其對手所描繪的諷刺漫畫,繼續愚弄這位被害者。」25 這種尖酸刻薄又機智銳利的筆鋒,也就成為了《國家》週刊的特色之一。 在思想上,《美國新聞史》評論戈德金為「維多利亞時代中期的約翰‧斯圖 爾特‧穆勒(John Stuart Mill)經濟學派的英國自由主義者。」26因此他雖然認為 政府不應該干預經濟事務,但與同時代許多人不同的是,他認為政府應當在社會 領域採取行動。戈德金提及在貝爾法斯特女王學院(Queen’s College Belfast)的 求學生活時,也曾說「約翰‧斯圖爾特‧穆勒是我們的先知,格羅特(George Grote) 和邊沁(Jeremy Bentham)是我們每日的食糧」。27事實上,從《國家》週刊的評 論中,確實處處顯見邊沁、穆勒等人的思維,甚至說《國家》週刊就是戈德金實 踐邊沁與穆勒學說的場域亦不為過。另一方面,《國家》週刊早期的出資者其實 多是激進的廢奴主義者,雖然因為傾向以客觀立場評論南方時政,戈德金後來擺 脫了這些激進者,並以自己的意志掌控了《國家》週刊,但他始終對於種族、自. 23. Michael Emery, Edwin Emery 合著,展江、殷文主譯,《美國新聞史:大眾傳播媒介解釋史》(北 京:新華出版社;2001),頁171。 24 Michael Emery, Edwin Emery 合著,展江、殷文主譯,《美國新聞史:大眾傳播媒介解釋史》, 頁177。 25 Armstrong, William M., E. L. Godkin and American Foreign Policy, 1865-1900, pp. 27-28. 26 Michael Emery, Edwin Emery 合著,展江、殷文主譯,《美國新聞史:大眾傳播媒介解釋史》, 頁177。約翰‧斯圖爾特‧穆勒(John Stuart Mill,穆勒或譯為密爾)是繼邊沁(Jeremy Bentham)之後最著名的英國古典自由主義及功利主義學者,他將邊沁的學說修正並完善,最 知名的作品之一是《論自由》(On Liberty)。 27 Armstrong, William M., E. L. Godkin: a Biography (Albany :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78), p. 9. 邊沁(Jeremy Bentham)是知名的英國古典自由主義及功利主義學者,其學說影 響了包括穆勒在內,非常多的自由主義者;格羅特(George Grote)是知名的英國古典歷史學 家,其觀點也深受邊沁自由主義的影響,他最著名的作品為《希臘史》(History of Greece )。 事實上,戈德金及《國家》週刊的許多論點和態度深深受到邊沁和穆勒的自由主義影響,例 如《國家》週刊不竭力抵擋排華輿論的態度,即體現了穆勒所言:「集體意見對個人獨立的 合法干涉,是有一個限度的;要找出這個限度並維持它不遭侵蝕,這對於獲致人類事務的良 好情況,正同防禦政治專制一樣,是必不可少的」。請參考 John Stuart Mill 著,程崇華譯, 《論自由》(台北市:唐山出版社;民75),頁5。 14.
(19) 由、平等與人權等議題高度的敏感。28 在戈德金擔任《國家》週刊主編的這段歲月裡,他確立了《國家》週刊以時 事評論為主的形態。阿姆斯壯指出《國家》週刊是「高知識份子的期刊」,其欲 吸引的對象是「富理想且教養良好的紳士」。29事實上,戈德金本身的交友圈就 是由這些高社會階層的紳士所組成,工業鉅子兼報業巨人亨利‧維拉德(Henry Villard)在一次戈德金所舉辦的聚會中,讚嘆他身邊的人都是「社會最高階層的 紳士─其作為人的優秀特質是前所未見的」;30而戈德金將這些紳士設想為《國 家》週刊的主要讀者,也就十分自然。 既然預想了一群高水準的閱讀對象,戈德金當然就對《國家》週刊設定了很 高的目標。《美國新聞史》提到,在闡述《國家》週刊的發刊宗旨和目的時,戈 德金表示: 「『《國家》週刊將比現有的日報更加準確、更加適度地』討論當下的 政治和經濟問題。它將提倡『一切似乎有可能促進更加平等地分配進步和文明之 成果的立法和方式』。它將尋求改善黑人狀況的方法。它將吸引『公眾的注意力 於教育的政治意義上來,以及在我們這個國度上任何地方我國制度由於忽視這一 點而面臨的危險上來』 。並將就各種書籍和藝術品發表明智的和公正的批評。」31 戈德金也向讀者承諾,《國家》週刊絕不會成為任何政治團體的喉舌,並會帶著 「真正的批判精神」去跟當時「政治性書寫中暴力邪惡、誇大、陳述失實的特質 交戰」。32 從事實看來,《國家》週刊確實達到了戈德金的目標,也因此它成為當時最 重要的出版品之一。在阿姆斯壯所著的《E.L.戈德金傳》(E. L. Godkin: a Biography)中,提及包括班克羅夫特(Frederic Bancroft)和福特(Worthington Chauncey Ford)等美國史家,以及總統威爾遜(Woodrow Wilson)等許多美國知 名人士都表示深受《國家》週刊的言論所影響。33 《國家》週刊的影響力不只是在東部,亦跨越了整個美國而及於西部地區。 西部的歷史學者羅德斯(James Ford Rhodes)極度讚賞戈德金和《國家》週刊, 他曾表示西部比東部更需要戈德金所傳遞的「福音」,並稱讚《國家》週刊「與 文明及美好的政治道德站在同一陣線」。34甚至被戈德金攻擊的對象也抱怨紐約 州每一個編輯都會看戈德金的評論,可見當時其影響力確實不小。35 紐約郵報(New York Post)的編輯們在二百週年的紀念特刊中,也指出《國 28. 關於《國家》週刊創立的細節與過程,請參考 Armstrong, William M., E. L. Godkin: a Biography, Chapter Five: Founding the Nation. 29 Armstrong, William M., E. L. Godkin and American Foreign Policy, 1865-1900, p. 12. 30 Alexandra Villard de Borchgrave and John Cullen, Villard: the Life and Times of an American Titan (New York: Doubleday, 2001), p.281. 31 Michael Emery, Edwin Emery 合著,展江、殷文主譯,《美國新聞史:大眾傳播媒介解釋史》, 頁177。 32 “Original Prospectus for The Nation,” The Nation (July 6,1865).轉引自 Katrina Vanden Heuvel, The Nation 1865-1900: Selections from the Independent Magazine of Politics and Culture (New York: Thunder’s Mouth Press, 1957), p.1. 33 Armstrong, William M., E. L. Godkin: a Biography, pp. 94-95. 34 Armstrong, William M., E. L. Godkin and American Foreign Policy, 1865-1900, p. 14. 35 Armstrong, William M., E. L. Godkin and American Foreign Policy, 1865-1900, p. 12. 15.
(20) 家》週刊在當時「很快地為自己爭得全美國最聰明的出版品之一的名聲,關於政 治和文化有極為出色的書寫」。36 美國哲學家威廉‧詹姆士(William James)對戈德金的讚美可以為他與《國 家》週刊立下最好的註腳: 「在我那個世代,他﹝戈德金﹞無疑的對所有關於兯眾事務的思維有巨大 的影響力,而他的影響力比貣任何同時代的作家更加普遍,因為他影響了 其他那些從來沒有引用過他言論的作家,並且決定了言論的整個潮流。」 37. (二). 、內戰後的美國社會38. 在進入對《國家》週刊及排華運動的探討以前,稍微了解一下當時美國發展 的各種背景,可以提供更清晰的認識。 1、 戰後的重建,1865-1877 就政局上來說,美國才剛結束慘烈的南北戰爭沒有多久,首先面對的挑戰就 是南部地區的重建(Reconstruction)。如何讓殘破的南方返回聯邦並恢復法統, 成為政治家最關切的問題。對於曾與聯邦政府敵對的州,究竟是要以寬容的態度 接納,亦或嚴懲後施以軍事管制,在政界引起了激烈的爭論。 在林肯(Abraham Lincoln)和詹森(Andrew Johnson)兩位總統提出的溫和重 建方案遭到激進派共和黨議員的抵制之後,美國國會於1867年通過了對南方 十分嚴苛的重建法案(Reconstruction Acts),將南方分為五大軍區進行管制。國 會並於此時期接連通過了第十四與第十五憲法修正案,以確保公民權不因種族或 社會地位而遭到剝奪;同時也設立了「自由人局」(Freemen’s Bureau)來協助 黑人面對新的生活。 36. Antonia Felix and the editors of the New York Post, The Post's New York :celebrating 200 years of New York City through the pages and pictures of the New York Post ( New York: HarperResource, 2001), p.71. 37 轉引自, Antonia Felix and the editors of the New York Post, The Post's New York :celebrating 200 years of New York City through the pages and pictures of the New York Post, p. 71. 38 本節寫作時的參考資料如下: Samuel Huntington 著,高德源、劉純佑、石吉雄譯,《誰是美國人》;Mark C. Carnes, John A. Garraty 著,吳金平、許雙如、劉燕玲、李志軍等譯,《美國通史》(濟南市:山東畫報出版 社,2008);張四德著,《美國史》(台北市;大安出版社,1990);林立樹著,《美 國通史》(台北市:五南出版社,民88)。Michael Emery, Edwin Emery 合著,展江、殷文主 譯,《美國新聞史:大眾傳播媒介解釋史》。 16.
(21) 國會的重建計畫問題重重,激起南方強烈的不滿情緒,導致三K黨(Ku Klux Klan)等種族暴力組織的產生,促使國會不得不於1871年通過「強制法案」 (Force Acts)增加聯邦軍隊來保護自由人的權利。在這種情況下,南方的民主 黨迅速崛起,形成一股能在政治上與共和黨較量的勢力,最終逼使國會停止重 建,並將聯邦軍隊撤出南方。姑且不論重建工作的得失,南北雙方於戰爭時期留 下的心結和情緒,確實在重建時期積蓄延伸激化,構成了排華時期兩黨政治鬥爭 的背景。 2、 工業發展與社會問題 南北戰爭之前,美國社會以農業為主,居民散居農莊和小鎮,工業規模僅供 地方市場所需;戰爭之後,美國工業開始以鐵路、重工業、鋼鐵業為主,發展十 分迅速,不只改變了美國的經濟,也改變了美國社會的生活。在這個時期,大企 業和工業鉅子崛起,他們多半幹練又意志堅定,但為了成功往往不擇手段,時常 賄賂政治人物並激烈地打壓勞工,以獲取最大利益。工業化社會與都市也開始形 成,大規模失業、犯罪、貧富不均、詐欺、暴動等問題層出不窮。 同時不論是州政府或市政府的內部都腐敗不堪,官商勾結、收取賄路回扣、 貪汙瀆職的現象屢見不鮮。聯邦政府在格蘭特(Hiram Ulysses Grant)任內亦弊案 不斷,大大影響了聯邦政府與共和黨的威信。 在工業發展的背景下,農民權益遭受忽視,逐漸陷入困境;另一方面,勞工 意外頻傳、工時冗長、工資低廉,工人與雇主陷入對立的局面。全國性的農會與 工會開始組成,以期對抗財力雄厚的大企業,然而由於經費不足且政府機構多與 企業掛勾,因此時常處於劣勢;也因為如此,罷工和暴動成為不得已的手段,美 國社會混亂不安。移民的大量流入和1873年發生的經濟蕭條無疑讓情況雪上 加霜。 戰後的西部地區因為鐵路鋪設、礦業發展、以及宅地法(Homestead Act)的 實施而快速發展起來。西部農地開墾不易,鐵路建設與礦坑工作艱難而危險,一 般人民生活艱苦,同時投機與不法份子盤據,導致大土地的集中佔有,貧富差距 日益嚴重;社會上各種衝突時常發生。 3、 社會改革與國家認同的強化 由於上述種種問題,美國社會逐漸產生要求改革的呼聲。在政治上,有心人士 開始奮力推動以「文官制度」取代「分贓制度」作為任用官員的方式,以期澄清 吏治。在社會上,亦有許多政治人物、教會團體、記者作家開始以各種方式促成 改革,並進而形成二十世紀初進步運動(Progressive Movement)的濫觴。 另一方面,內戰強化了美國的國家意識,在北方意圖拉攏、南方意圖輸誠的 心態下,雙方軍隊皆有意無意的以「愛國」試圖化解彼此的矛盾和尷尬;而人民 17.
(22) 也開始發展並參與各式各樣的愛國象徵、儀式和典禮,如1875年到1876 年間一系列慶祝美國建國一百週年的活動、1877年他們也慶祝了第一個國旗 日。國家認同的強化,也意味著對移民「美國化」的要求,同化成為大量移民面 對的艱難課題。. 4、 報業與教育的快速發展 根據《美國新聞史:大眾傳播媒介解釋史》,由於工業化與都市化,美國人 民日益需要報紙提供的種種訊息;由於經濟上互相依存的趨勢,「全國上下迅速 打成一片」。從1870到1900年的這三十年之間,美國人口增加了一倍, 城市居民增加了兩倍;而報紙數量增加了三倍,日銷量增加了近六倍;全美國日 報的總發行量從260萬份上升到1500萬份。像《國家》週刊這樣性質的週 報也從約4000家增加到1200多家。 另一方面,對知識和美好生活的普遍渴求推動了教育進步,間接對報章雜誌 產生重大影響,1870年到1900年,美國公立小學入學比例從57%上升 到72%,全國文盲比例則從20%下降到10.7%。中學數量在1860年 約為100所,到1880年則激增為800所左右。而州立大學也在政府的鼓 勵下相繼成立,企業家也資助了私立大學的發展。高等教育的進步必然為《國家》 週刊提供了更多優質的讀者。 由上述可知,重建時期的衝突;工業化、大企業、西部開發、移民、腐敗的 政客所帶來的社會問題;社會改革的期望和國家認同的強化;報業和教育的快速 發展,全構成了美國排華運動以及《國家》週刊評論的背景,為研究者提供了探 討的線索。. 18.
(23) E. L. 戈德金39. 39. 照片來源網址: http://www.findagrave.com/cgi-bin/fg.cgi?page=pv&GRid=90836398&PIpi=60707775 19.
(24) 第一章、《國家》週刊對美國排華運動的相關評論與思維 從1868年蒲安臣條約簽訂,到1882年排華法案通過,在這十幾年的 時間裡,華人議題鬧得沸沸揚揚。一向重視政論的《國家》週刊,對於華人議題 持續保持關注,其評論角度多元且深刻,十分值得研究者分析探討。其中《國家》 週刊所呈現華人的特質、對於華人同化及其可能對美國社會造成的影響,與排華 者的觀點之間是否有所不同?其中又包含著甚麼評論和思維?這對於理解《國 家》週刊在華人問題上的態度,是相當重要的切入點。. 第一節、《國家》週刊所呈現的華人特質 1868年中美簽訂「中美天津條約續增條約」,是1858年中美天津條 約的續約,由於其為清政府委任之卸任美國大使蒲安臣(Anson Burlingame)協 助清廷與美國國務卿西華德(William Henry Seward)所簽訂的條約,因此習慣性 又被稱為「蒲安臣條約」 (The Burlingame Treaty) 。蒲安臣條約的核心理念,就是 將中國與美國的關係,視為平等的國家關係,也因此蒲安臣條約可說是晚清時期 第一個對外的平等條約。在其條文中明白約定中美雙方人民不論是遊歷、求學、 貿易、亦或是久居,相互來往自由,且受最惠國之待遇。 美國之所以與清政府簽訂如此平等的條約,背後原因頗受學者爭議。有學者 認為美國當時急需勞工,而該約的訂立讓中國正式准許華人自由赴美,由此得以 解決美國勞力不足的問題。40另一方面,也有學者較正面的認為不論美方動機如 何,總算是美國欲與中國建立平等友好關係的一個嘗試。41 無論如何,蒲安臣 條約簽訂之後,華人確實得以較為自由的進入美國工作,與當地白人的磨合不可 避免地隨之產生。 《國家》週刊在蒲安臣條約簽訂後,對於華人的進入及其與白人之間產生的 衝突也有一番探討,在1869年7月15日一篇名為〈野蠻人的到來〉(The Coming of The Barbarian)的文章裡寫道: 華人的禮節差異、宗教差異、古怪的外表與個人習慣、以及他們的極度 40. 41. 該論點可參考劉伯驥著,《美國華僑史》(台北市:黎明出版社,民71),頁562-56 4。 中國學者羅福惠即認為:「這個條約規定了中國向美國的移民不再是販賣苦力的貿易,也開 啟了中國人留學美國的大門,使中美兩國的人員往來有了合法管道。至於美國從中獲取的權 益更大更多,那只是交流中強勢的一方比劣勢的一方處於更有利地位的必然結果。」可參考 羅福惠著,《黃禍論》(台北縣新店市:立緒出版社,民96),頁159。 20.
(25) 無害,甚至可以說無助,讓他們正好成為最容易激貣盎格魯‧薩克遜人 和凱爾特愛爾蘭人的憎恨和輕視。42 從文章標題中的「野蠻人」一詞,可以想像當時《國家》週刊對華人的態度 並不正面。上述文字點出華人遭受憎恨和排斥的部分原因,即在於文化、信仰、 外表上的差異,以及「無害又無助」的特質。美國自殖民時期起,就極為強調個 人主義精神,當個人主義受到打擊時,可以為之抗爭,甚至不惜一戰。相反的, 從美國人的觀點看來,華人不但受皇權與傳統宰制而沒有個人意志,當自身受到 侵犯時又無力反抗。這種毫無「男性氣概」的特性,容易招引白人惡意攻擊。43 雖然華人的部分特質易受白人輕視,但是《國家》週刊也指出華人同時也擁 有雇主最喜歡的特性。除了「工作得更勤奮,要求更少的工資,而且更加的聽話」 之外, 「[華人]逆來順受、溫順、刻苦、經濟、便宜,不需要社會、娛樂、教會、 學校;既不莽撞、又沒有野心、也不會慌張不安……」。44 事實上,一些相關研究確實指出,華工在美國急需勞力的時期,憑著勤勞、 刻苦、忠實、儉樸的態度,受到美國官方和民間的歡迎。45因為上述這些特性, 《國 46 家》週刊認為需要幫傭的美國居民「即便赴湯蹈火也會想要得到華人」 。 縱然華 人具有良好僱工的條件, 《國家》週刊對於華人赴美卻沒有抱持正面樂觀的想法, 它寫道: 華人移民的大概程度和可能產生的後果,如果不是威脅到整個聯邦,或許 也會威脅到太帄洋沿岸,因此現在來陎對這個問題並做好準備是刻不容緩 的。如果華人的到來除了對華人自己以外,對任何人都沒有好處,我們或 許應該對無疑可以避免他們到來的努力多付出一些重視。47 如果要為這段文字找出兩個最醒目的字,那必定會是「華人」和「威脅」。 由此可見,《國家》週刊至少在1869年對於華人移民的態度與許多白人一樣 保守、甚至是排斥的。美國學者哈羅德‧伊薩克斯(Harold Robert Isaacs)曾明確 指出「在美國人眼中,他(華人)可以有時只是顯得離奇的古怪,但在長得多的 時間內,他具有威脅性的神秘色彩。甚至經常認為他具有的勤奮和節儉也是成為 威脅的品質」,48這正呼應了《國家》週刊將華人視為威脅的態度,也由於這種 態度,因而呼籲美國「應該對無疑可以避免他們到來的努力多付出一些重視。」 42. “ The Coming of The Barbarian,” The Nation(July 15,1869):45. 關於美國華人與男性氣概之間的研究,請參考王秀惠著,《種族歧視與性別》(台北市:允晨 文化,民95)。 44 “ The Coming of The Barbarian,” The Nation(July 15,1869):45. 45 可參考陳守亭著,《美國華工問題》(台北市:五南圖書,民73),頁114-115。 46 “ The Coming of The Barbarian,” The Nation(July 15,1869):45. 47 “ The Coming of The Barbarian,” The Nation(July 15,1869):45. 48 Harold Robert Isaacs 著,于殿利、陸日宇譯,《美國的中國形象》(新竹市:花神出版社,民9 4),頁131。 21 43.
(26) 《國家》週刊對華人作為一種威脅,有十分鮮明的敘述: ……在開放與中國的輪船交通、並且已帶進這麼多華人以後,我們已經 在一道牆上製造了裂縫,這道牆後陎有四億多人,掙扎著要更多空間、 更多光明、更多食物。49 這段文字將許多美國人對華人移民潮的恐懼化為具體圖像,彷彿華人是一大 群痛苦的受壓迫者,渴求著空間、光明、和食物,而他們將可能蜂擁流入,以攫 取這些美國人所擁有的東西。 對於華人大舉移入美國的可能,《國家》週刊在1870年的一篇文章中寫 道: 假使華人有可能大舉進入美國,並且憑著低生活標準讓他們比我們的勞工 更加廉價,憑著他們的無知和不道德而使我們的政治墮落,我們能做些什 麼來阻止他們到來?恐怕沒有。我們已經跑得太遠,我們把一切都交給上 帝去關照,現在已經回不了頭……。50 由此可見,當時《國家》週刊十分悲觀,認為蒲安臣條約既已簽訂,那就沒 有任何方法可以阻止華人移民進入美國。值得注意的是,這段文字使用「低生活 標準」 、 「無知和不道德」來描述華人,華人學者宋李瑞芳(Betty Lee Sung)即指 出,當時的排華者「把墮落的脾性全推諉在他們[華人]身上」,而「工人指責 他們阻礙了白人生活水準之提高」 ,51可見《國家》週刊在此與許多排華者的論點 無異。 事實上,《國家》不只一次將「華人」與「不道德」連結在一起。1876 年,由於加州的排華情緒不斷升高,加州參議院設置了一個調查委員會,專責研 究華人移民的問題,並將其調查結果做成報告書,一方面向人民公開報告,一方 面提交國會做為備忘參考。其中被委員會傳訊的四十二人,皆來自排華最激烈的 城市,詢問內容主要與娼妓、犯罪、不同化、競爭以及苦力勞役相關,根據《國 家》週刊的報導,這個委員會關注的議題是「華人對勞工的影響、華人區對舊金 山在衛生和道德上的影響,最後,是否這個城市擁有足夠的力量去避免華人的存 在造成傷害」。52這次報告成為首次禁止華人入境的法案的立法根據。53 依據這個調查委員會的報告,《國家》週刊報導道:. 49 50 51. 52 53. “ The Coming of The Barbarian,” The Nation(July 15,1869):45. “The Chinese Invasion,” The Nation(July 14,1870):20. 宋李瑞芳著,謝士楷、王景弘譯,《金山客:中國人移居美國的史實》(台北市:七十年代, 民59),頁46。 “The Week,” The Nation(May 18,1876):315. 請參考劉伯驥,《美國華僑史》,頁530。 22.
相關文件
凡中華民國國民,年滿 20 歲以上、65
2011 年,美國民眾 發起「占領華爾街 運動」,抗議「富
千」的法界觀。智者大師依《法華經》十如是,《華嚴經》十法界,《智 論》三世間,立如來法身實相之境的「一念三千」。《智論》說法界有三 類世間 :
1.凡中華民國國民年滿 20 歲以上, 65 歲以下,領有身心障礙手 冊且能擔任警衛(校園安全維護)及臨時交辦事項等工作者, 男女均
蔡秀慧 中華民國殘障體育運動總會 輪椅舞蹈 A 級教練 洪語謙 中華民國殘障體育運動總會 輪椅舞蹈國家代表隊選手 洪當欽 中華民國殘障體育運動總會 輪椅舞蹈 B 級教練
以下透過 透過 透過 透過五年級 五年級 五年級 五年級「 「 「 「中華大地任我行 中華大地任我行 中華大地任我行 中華大地任我行」 」 」 」為例 為例 為例作 為例 作 作說明 作 說明 說明
常生活的課題,增加學生對中國歷史、中 華民族和文化,以及國家發展的興趣;整
中華民國九十六年十月一日勞職特字第 0960501957 號令訂定 中華民國九十七年七月十日勞職特字第 0970503244 號令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