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知識管理的基本概念與意涵

本節探討知識管理的基本概念與意涵,共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為知 識的意涵與分類,第二部分為知識管理之意涵,第三部分為知識管理的內涵架 構,第四部分綜合整理知識管理的相關研究。

壹、知識的意涵與分類

21 世紀是 e 世代的世紀,知識爆發、科技進步、網路學習,知識的 學習是隨手可得的,教學的內容更是多元,科技的進展在促進教與學的 改革。林壽宏(2004)指出知識對於個人或組織而言,都是有利發展的

契機,在驟變的時代中,維持競爭的優勢,惟有不斷的創新知識、活用 知識,才能達成。

一、知識的定義

認知心理學家 J. Piaget 在 1970 年代時提出著名的「認知發展 論」(cognitive-developmental theory)說明人類知識是如何發生 的。J. Piaget 認為知識乃存在於認知結構(或謂基模)中,知識透 過不斷與環境互動,再經由個體內部「同化」(assimilation)、「調 適」(accommodation)與「組織」(organization)過程,最後達成 認知的平衡與對環境的適應,人類的知識在不斷的失衡與平衡中產生

(張春興,1997)。Nonaka and Takauchi 指出三點知識的特徵:1.

知識牽涉到信仰和承諾,知識關係著某一種特定的立場和意圖。2.知 識牽涉到行動,且通常含有某種目的。3.知識牽涉到意義,與特殊情 境相呼應。

Davenport and Prusak(1998)則認為:「知識是一種流動性質之綜合 體,包括結構化的經驗、價值,與經過文字化的資訊。在組織中,知 識不僅存在文件與儲存系統中,也蘊藏於日常例行的工作、過程、行 動及規範中。」

勤業管理顧問公司(2000)將知識定義為「知識就是知的資產」,

其中知的資產包括資料、資訊、與知識。「資料」就是原始資料;「資 訊」就是把所得的資料視為題材,有目的地予以整理,藉以傳達某種 訊息;「知識」就是一種藉由分析資訊來掌握先機的能力。

綜上所述,研究者認為知識是指可被交流共享的經驗與有系統結 構的資訊或是已經知道的不定型物,它以各種形式存在,無所不在,

是一種流動性質之綜合體,包括結構化的經驗、價值與經過文字化的 資訊,藉由分析資訊來掌握先機的能力。

二、知識、資訊、資料的關係

知識管理涵蓋的範圍不僅涉及知識、更包含資料、資訊、知識、

智慧等各層面,若結合並善用之,便可取得綜合性的效果(劉京偉譯,

2000)。由於「知識」(knowledge)常與「資料」(data)、「資訊」(information) 等概念相混淆,若能徹底的加以釐清,會對知識有更清楚的認識。

王如哲(2000)指出知識依產出的順序,可分為四個基本概念:

(一)資料(data):最原始未經處理的資料。

(二)資訊(information):有系統、有目的地詳實整理所得到的資料,

藉以傳達特定的訊息。

(三)知識(knowledge):透過專業判斷,加以分析研判資訊,而得到 掌握先機之能力。

(四)智慧(wisdom):以知識為基礎,取決於組織成員,考量本身有 限資源,運用個人應變能力、執行能力、予以開創成功事業之 綜合能力。

廖春文(2001)提出 D. B. Harris 的觀點,資料(Data)、資訊 (Information)與知識(Knowledge)的差異,資料是一種無相關性的事實;

資訊乃經過儲存、分析與解釋之資料;而知識則為一種資訊、文化 脈絡與經驗的結合。同時進一步闡釋資料、資訊、知識、智慧之間 的關係,其認為資料的蒐集、選擇與整理,必須透過批判性繼承方 式加以選取;資訊的轉譯與創新,允宜採用創造性轉化之途徑,使 之轉化為知識;而知識的辯證與綜合,必須透過辯證性整合的方式,

綜合成為生活、生命、行動的實踐智慧,此種知識才是一種活化的 知識。

尤克強(2001)認為知識的取得不僅僅是資料的獲得,必須分 辨其不同之處,對知識的本質可由四個不同方向解釋:

(一)「資料」是對觀察到的事情所作的紀錄:資料本身無法提供判 斷和行動的依據,卻是創造「資訊」的原料。

(二) 「資訊」是經過處理後具有意義的資料:資訊的價值是因人 而異,它依傳送者的處理與表達方式而產生不同的效果,同 時也依接收者的知識和目的決定資訊本身的品質和功能。

(三)知識是人類思考資訊的能力:思考活動都是「人」所執行,組 織只能把思考的結果記錄下來,稱之為知識,資訊化的知識 經適當的流通與分享,則有助於新知識的產生。

(四)價值是知識創造的行動:員工將知識化為行動,為公司創造市 場價值,也為個人創造生存價值。

因此,知識管理的本質形成一串知識鏈(如圖 2-1 所示);知 識管理是知識資訊與知識價值的總和,目的在提昇組織知識分享與 交流能力,以便於利用知識採取行動,建立企業核心能力。

資 料 資 訊 知 識 價 值

意 義 思 考 行 動 圖 2-1 知識鏈

資料來源:引自尤克強(2001)。知識管理與創新。頁 45。

綜上所述,研究者認為知識管理的本質形成一串知識鏈,經由 資料、資訊到知識的一連串過程,而活化的知識是一種必須透過辯 證性的整合,綜合生活、生命、行動的實踐智慧。

三、知識的分類

就知識的本體論而言,知識可分為「個人知識」與「組織知識」;

組織本身無法創造知識,只有個人才能創造知識。個人知識與組織知 識之區別在於:個人知識專屬於個人運用而難以共享;組織知識則有 助於創造組織價值,並且易於與組織中的人員分享(王美音,楊子江 譯,1998)。因此唯有創造知識的個人,才能成就組織的知識創造力,

維繫組織的發展與創造;而個人的知識成效亦需有賴組織支持與協 助,才能使知識具體化。

辜輝趁(2000)學者於研究中指出,隱性知識與顯性知識意義,

簡述如下:

(一)隱性知識

隱性知識又稱內隱知識,隱性知識是一種個體經驗或學習 心得累積之洞視力,內嵌在個體心智中,表現在潛意識、直覺、

靈感、反應上,能因應環境變化而自動調適,是一種活的知識。

這種知識很難言傳,或加以形式化,須透過人際互動,親身體 驗才能分享。

(二)顯性知識

顯性知識又稱為外顯知識,顯性知識是一種已經抽離當初 創造者及使用環境,僅以形存在,但卻可以用語言、文字、數 字、圖形等加以闡釋,賦予新意義,並加以傳遞之知識,它具 有廣泛適用性、能夠被重複使用、複製、獨立學習等特質。

吳明烈(2002)整理相關文獻後,認為內隱知識係指難以透過語 言及文字等外在形式上表達的知識,此種知識係高度個人化且難以傳 授於人。個人所擁有難以言傳的技術及心智模式等均屬於隱性知識;

外顯知識係指可透過語言或文字等外在形式表達的知識,此種知識易 是只可以分類編碼的客觀知識。

知識管理強調促進知識的創造、整合與批判。經濟合作開發組 織(OECD,2000)提出知識的創造、整合與批判的模式。如圖 2-2 所 示。

知識整合

知識轉換 知識創造

更新 團隊合作

革新

圖 2-2 知識的創造、整合與批判的模式。

資料來源。引自 OECD,2000:73.

Nonaka and Takeuchi(1995)對外顯知識與內隱知識的定義提出說 明,外顯知識是指「可以用文字和數字表達客觀與形而上的知識」,

其所傳達較牽涉與過去事件及非此時此地的對象,與現實情境較無關 連。內隱知識是「無法用文字或句子表達出主觀又實質的知識。」是 一種特殊情境下的產物,包括認知與技能兩種元素。

就學校組織而言,內隱知識乃指學校同仁所擁有的知識,例如教 師的班級經營與教學策略、行政人員的領導與溝通技巧等,此類知識 雖然不易被察覺與傳遞,卻是學校組織中最為重要的財產,亦是知識 管理中的困難處與重點。而顯性知識類似於前文所述之資訊,在學校

組織內,外顯知識可能是會議記錄、相關法令、教學計劃、課程設計 等,外顯知識易於傳播的特性被視為知識管理中基本且必需的管理內 容(辜輝趁,2000)。

Thomas Stewart 所著「智慧資本」(Intellectual Capital)(宋偉航譯,

1999),認為智慧資本是每個人能為組織帶來競爭優勢,所有一切知 識與能力之總和。凡能創造財富的知識、技能、資訊或智慧財產(I.P.),

皆謂之智慧資本。孫志麟(2004)指出,學校組織是一個知識密集的 場域,教師專業知識則是學校組織中重要的資產,同時也是知識管理 所強調的智慧資本。如果學校能夠更有效地進行知識管理,將可創造 更多有用且有意義的知識,以促進組織及其成員的發展。較遺憾的 是,學校往往忽略教師的專業知識,因而讓教師累積多年的專業知 識,隨著教師的調動或離開而消逝。

綜上所述,知識是可以轉換的,經由組織的力量,加以擴充、流 通與分享,是組織不斷的活絡的要件,而教師個人的內隱知識以及其 對知識的分享的意願,經由人為的互動、溝通與分享,從個人知識轉 換為組織知識,是學校組織知識的創造的基本根源。

四、知識的特性

Stewart 認為知識是無形無相的,知識對個人而言,屬於個人直覺 與認知;對組織而言,它是一組工作人力的知識總和(宋偉航譯,

1999)。知識之所以無形,主要在於其難以具體化,知識一定要透過 一個符號作媒介來傳送,例如:肢體語言、對話或書面資料。對教授 者而言,其所有的動作、語言與書籍等都是有形與無形的知識;對受 教者而言,吸收這些知識無疑是一項挑戰,知識在對話與肢體語言的 過程中消失無法記錄成文字,捕捉知識的過程讓學習者感到困惑。

知識是具有可擴充性,知識不像各類商業產品,一經使用後,就 產生折舊或消失的結果;相反地,知識可以永續運作與反覆地複製,

甚至透過知識互動的過程擴增知識(Allee,1997;Vassallo,1999)。知 識也被視為第三波經濟中最重要的資產,主因是知識不再是聰明人的

甚至透過知識互動的過程擴增知識(Allee,1997;Vassallo,1999)。知 識也被視為第三波經濟中最重要的資產,主因是知識不再是聰明人的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