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臺北市國民中學體育教師知識管理與教學效能之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臺北市國民中學體育教師知識管理與教學效能之研究"

Copied!
143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臺北市國民中學體育教師知識管理與教學效能之研究 摘 要 研究生:徐文星. 指導教授:許樹淵. 本研究旨在瞭解臺北市國民中學體育教師知識管理與教學效能之相 關,並分析臺北市國民中學體育教師背景變項(性別、年齡、教育程度、 教學年資、現任職務)在知識管理、教學效能的差異情形,最後探討知識 管理與教學效能之相關。 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表,以臺北市公私立之國民中學體育教師為對 象,且以「臺北市國民中學體育教師知識管理與教學效能之相關問卷」為 研究工具,問卷回收後,有效樣本 328 份,有效率為 97%。本研究使用描 述性統計、t 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遜積差相關等統計分法進行資 料分析,研究結果如下: 一、 臺北市國中體育教師整體知識管理為「中等程度」認知水準。 二、 臺北市國中體育教師整體教學效能為「普遍良好」認知水準。 三、 教師背景變項中,因年齡之不同而在知識的取得、知識的應用、知識 的儲存、知識的創新層面上有所差異,因職務之不同而在知識的儲存 層面上有所差異,因服務年資之不同而在知識的應用的層面上有所差 異。 四、 教師背景變項中,教學自我效能、教學計畫準備、統整課程教材、靈 活教學策略、良好師生互動等,不因性別、年齡、教育程度、服務年 資、現任職務等教師背景變項的不同而有所差異。 五、 臺北市國民中學體育教師之教師知識管理整體及各層面與教師教學效 能整體與各層面之間皆有顯著相關存在。 最後根據研究結果與結論,提出具體建議,以作為教育行政機關、學 校體育行政、國中體育教師及後續研究者之參考。. 關鍵詞:體育教師、知識管理、教學效能 I.

(2) The study of the relation between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knowledge management and teaching efficiency—an example of junior high school PE teachers in Taipei Abstract Student: wen-hsing Hsu Advisor: shu-yuan Xu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amine the relation between PE teachers’ knowledge management and teaching efficiency, and analyse the different PE teachers' background among gender, age, education level, seniority and job description. And explore the relation between knowledge management and teaching efficiency. Questionnaire inquiry was conducted, and participants were chosen from both public and private junior high school in Taipei. The questionnaire effectiveness of recovery was 97%. The collective data was analysed through descriptive statistics, t-test and Pearson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ing: 1. The overall of PE teachers’ was revealed as “medium level”. 2. The overall of PE teachers’ teaching efficiency was revealed as “average good level”. 3. Because of the difference of age, there were differences among the acquiring, application, storage and creativity of knowledge, and seniority also influence the application of knowledge. 4. The variables of teaching background: teaching self-efficacy, teaching program preparation, intergraded curriculum, teaching methods, interactions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will not differ by gender, age, education, seniority, and job. 5. It was found significant relation among PE teachers’ knowledge management and teaching efficiency. Suggestions were provided for reference to educational organization, administration in school system and PE teachers.. Keywords: PE teacher, knowledge management, teaching efficiency.. II.

(3) 目 錄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待答問題與研究假設…………………………………… 4 第三節 名詞釋義………………………………………………… 5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6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7 第貳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知識管理的基本概念與意涵…………………………… 9 第二節 教師教學效能之意涵…………………………………… 40 第三節 體育教師知識管理與教學效能之關係………………… 58 第參章 研究方法…………………………………………………… 63 第一節 研究架構………………………………………………… 63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流程………………………………………… 65 第三節 研究對象………………………………………………… 67 第四節 研究工具………………………………………………… 68 第五節 實施程序………………………………………………… 79 第六節 資料處理………………………………………………… 80 第肆章 問題與討論………………………………………………… 83 第一節問卷題項填答分析 ……………………………………… 83. III.

(4) 第二節 不同背景變項對知識管理、教學效能之差異分析 … 94 第三節 知識管理與教學效能之相關 ………………………… 111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 ……………………………………………… 115 第一節結論……………………………………………………… 115 第二節建議……………………………………………………… 116 參考文獻…………………………………………………………… 119 附件一……………………………………………………………… 127 附件二……………………………………………………………… 133. IV.

(5) 表 目 錄 表 2-1. 教師應用知識管理之相關研究 …………………………………… 37. 表 2-2. 教師教學效能指標的文獻與相關研究 …………………………… 56. 表 3-1. 樣本基本資料 ……………………………………………………… 67. 表 3-2. 預試問卷回收摘要表 ……………………………………………… 70. 表 3-3. 知識管理問卷之項目分析 ………………………………………… 72. 表 3-4. 教學效能問卷之項目分析 ………………………………………… 73. 表 3-5. 知識管理問卷之因素分析表 ……………………………………… 75. 表 3-6. 教學效能問卷之因素分析表 ……………………………………… 76. 表 3-7. 臺北市國民中學體育教師知識管理問卷信度分析摘要表 ……… 77. 表 3-8. 臺北市國民中學體育教師教學效能問卷信度分析摘要 ………… 77. 表 3-9. 臺北市國民中學體育教師知識管理問卷正式問卷題號 ………… 78. 表 3-10 臺北市國民中學體育教師教學效能問卷正式問卷題號 ………… 79 表 3-11 正式問卷回收統計摘要表 ………………………………………… 80 表 4-1. 知識管理現況分析摘要表 ………………………………………… 84. 表 4-2. 「知識的取得」向度平均數與標準差摘要表 …………………… 85. 表 4-3. 「知識的儲存」向度平均數與標準差摘要表 …………………… 86. 表 4-4. 「知識的分享」向度平均數與標準差摘要表 …………………… 86. 表 4-5. 「知識的應用」向度平均數與標準差摘要表 …………………… 87. 表 4-6. 「知識的創新」向度平均數與標準差摘要表 …………………… 88. 表 4-7. 教學效能現況分析摘要表………………………………………… 89. 表 4-8. 「教學自我效能」向度平均數與標準差摘要表 ………………… 90. 表 4-9. 「教學計畫準備」向度平均數與標準差摘要表 ………………… 91. V.

(6) 表 4-10 「統整課程教材」向度平均數與標準差摘要表 ………………… 92 表 4-11 「靈活教學策略」向度平均數與標準差摘要表 ………………… 92 表 4-12 「良好師生互動」向度平均數與標準差摘要表 ………………… 93 表 4-13 不同性別的體育教師在整體知識管理與各向度上認知 得分摘要表 ………………………………………………………… 表 4-14 不同年齡的體育教師知識管理各向度上得分單因子變 異數分析及事後比較摘要…………………….…………………… 表 4-15 不同教育程度的體育教師在整體知識管理與各向度上 認知得分摘要表 …………………………………………………… 表 4-16 不同服務年資的體育教師知識管理各向度上得分單因 子變異數分析及事後比較摘要表 ………………………………… 表 4-17 現任不同職務的體育教師知識管理各向度上得分單因 子變異數分析及事後比較摘要表 ………………………………… 表 4-18 不同性別的體育教師在整體教學效能與各向度上認知 得分摘要表 ………………………………………………………… 表 4-19 不同年齡的體育教師教學效能各向度上得分單因子變異 數分析及事後比較摘要表 ………………………………………… 表 4-20 不同教育程度的體育教師在整體教學效能與各向度上認 知得分摘要表 ……………………………………………………… 表 4-21 不同服務年資的體育教師教學效能各向度上得分單因子 變異數分析及事後比較摘要表 …………………………………… 表 4-22 現任不同職務的體育教師教學效能各向度上得分單因子 變異數分析及事後比較摘要表 ……………………………………. 95 97 99 100 102 104 105 107 108 110. 表 4-23 知識管理與教學效能之相關係數分析 …………………………… 111. VI.

(7) 圖 目 錄 圖 2-1. 知識鏈 ……………………………………………………………… 12. 圖 2-2. 知識的創造、整合與批判的模式 ………………………………… 14. 圖 2-3. 知識鏈 ……………………………………………………………… 20. 圖 2-4. 知識型組織架構模式 ……………………………………………… 23. 圖 2-5. 組織的知識創造循環 ……………………………………………… 24. 圖 2-6. 教學知識轉化模式 ………………………………………………… 25. 圖 2-7. 知識類型與轉換過程模式 ………………………………………… 29. 圖 2-8. 知識循環示意圖 …………………………………………………… 34. 圖 2-9. 知識螺旋示意圖 …………………………………………………… 35. 圖 2-10 不同知識層次之知識螺旋示意圖 ………………………………… 35 圖 2-11 核心能力與知識創造的互動關係 ………………………………… 36 圖 2-12 教學效能研究模式 ………………………………………………… 41 圖 2-13 教學效能基本模式 ………………………………………………… 46 圖 2-14 有效教學模式 ……………………………………………………… 51 圖 3-1. 研究架構 …………………………………………………………… 63. 圖 3-2. 研究流程 …………………………………………………………… 66. VII.

(8) 1. 第壹章 緒 論 本章旨在敘述本研究之研究背景與目的、待答問題與研究假設、名詞 釋義、研究方法與步驟、研究範圍與限制,共計分為五節。.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目的 壹、研究背景 社會的變遷與科技的高度發展,知識經濟的發展造就了許多無限 可能,知識因為不斷的被累積、擴散,進而越用越多,所發揮的效果 更是有目共睹的(陳怡蘋,鍾志強,2005) 。體育教師如何運用知識管 理所發揮的綜效提高教學效能,進而提高學生學習效果,衍然已成為 一個重要的課題。 高博詮(1999)指出,知識經濟的時代,社會結構複雜,資訊科 技發達,知識不斷擴充,教育生態為之轉變,學校為因應急速變遷的 社會,因對內外環境的變動過程詳加考察,掌握最新資訊,發展永續 的應變機制,方能提升學校的效能。 「知識就是力量」印證了知識在現 今社會所扮演的重要角色,知識經濟時代的今天,知識已變成個人或 組織可擁有的最珍貴資源(林國賢,2004) 。在推動教育改革的浪潮中, 透過知識管理模式結合學校本位基本理念,經由知識的獲取、儲存、 分享、創新與應用,將教師個人知識轉化為學校組織知識,藉以提昇 教師教學效能並促動學校的進步與革新,此乃教育人員應當體認的一.

(9) 2. 件事。因此,教師對知識管理的內涵應有基本的了解與認識,並且值 得深入的探討,此乃本研究之研究動機之ㄧ。 教學是一種科學,也是一門藝術,教師教學效能的表現,是一種 專業知能的高度發揮,也是教學之能涵養的運用,教師教學效能良窳 與否,影響教師教學行為與表現及學生的學習行為與表現(林進財, 1999) 。師資的良寙,影響著教學品質,教師教學效能的高低,決定了 教學的成敗(林國瑞,2001) 。學校體育是社會體育的搖籃,是推展國 家體育的基礎,更是發展均衡學校教育重要的一環(翁志成,2003)。 提昇教師教學效能,促進有效教學,是教育的當務之急,本研究擬先 以文獻分析方法綜合國內外相關研究與學者專家的觀點,再以問卷調 查法釐清體育教師知識管理與教學效能間之關係,增進體育教師知識 管理與教學效能之間相關了解,並提供未來類似相關研究之參考,此 乃本研究動機之二。 有關體育教師知識管理與教學效能的關係的研究非常少,王如哲 (2000)指出,學校最重要的資產為教育專業知識,教育專業知識更 是知識管理之核心議題,教育領域的知識管理能促進教師教學效能。 許朝信(2001)指出,學校所傳遞的知識應能適應未來生活之所需, 教師必須隨時接受新知,體認知識經濟時代中無形知識資產、知識創 新及使用資訊科技之重要性,並加以吸收,進而提昇教學效能,符合.

(10) 3. 時代脈動,扮演好教師角色。由上述得知,知識管理能力已然成為教 師們有效教學的重要因素之ㄧ,期望透過本研究瞭解體育教師在不同 的背景變項所表現的知識管理與教學效能間之關係為何,此為本研究 動機之三。 貳、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瞭解臺北市國民中學體育教師知識管理與教學效能之 現況及關係為何,進而提出一些建議,以供教育主管機關、學校行政 組織、體育教師工作者進一步的研究之參考。本研究之研究目的敘述 如下: 一、 瞭解臺北市國民中學體育教師知識管理與教學效能之現況。 二、 分析不同背景變項之臺北市國民中學體育教師在知識管理之差異 情形。 三、 分析不同背景變項之臺北市國民中學體育教師在教學效能之差異 情形。 四、 探討臺北市國民中學體育教師知識管理與教學效能之相關情形。.

(11) 4. 第二節 待答問題與研究假設 壹、待答問題 根據上述研究動機與目的,本研究之待答問題如下: 一、臺北市國民中學體育教師知識管理與教學效能之現況為何? 二、不同背景變項之臺北市國民中學體育教師其教師知識管理是否有 差異? 三、不同背景變項之臺北市國民中學體育教師其教師教學效能是否有 差異? 四、臺北市國民中學體育教師知識管理與教學效能之間是否相關? 貳、研究假設 為瞭解臺北市國民中學體育教師知識管理與教學效能的關係,依 據上述研究問題,本研究提出下列之研究假設: 一、不同背景變項之臺北市國民中學體育教師其教師知識管理有顯著 的差異存在。 二、不同背景變項之臺北市國民中學體育教師其教師教學效能有顯著 的差異存在。 三、臺北市國民中學體育教師知識管理與教學效能之間有顯著的相關 情形。.

(12) 5. 第三節 名詞釋義 壹、臺北市國民中學體育教師 本研究所指臺北市國民中學體育教師是指在臺北市公私立國民中 學(含完全中學國中部)實際擔任一節以上體育課教學之體育教師, 包含體育教師兼主任或組長、體育教師兼組長兼教練、體育教師兼教 練、專任體育教師。 貳、知識管理 (Knowledge Management KM) 本研究所指的知識管理,係指學校體育教師運用資訊科技與學校 內外有形或無形的知識資產,配合學校組織文化,組織結構等特性, 對組織中的知識進行搜尋、組織、儲存、轉換、擴散、移轉、分享、 運用的過程,促進組織不斷創新,提高組織生產力和資源,藉此提昇 學校組織因應社會變遷環境的能力,以達學校體育的永續經營與發 展。本研究依據王如哲(2000)的見解,將知識管理的內涵架構區分 為知識的取得、知識的儲存、知識的分享、知識的應用與知識的創新 等五個構面。 參、教學效能 教學效能是指教學活動中,透過師生互動的歷程,教師以自身專 業教學知能,運用多樣化的教學策略,營造良好學習氣氛,增進學生 的學習成效,採取適當的評量方式,在教學時所表現出有效的教學行.

(13) 6. 為,提昇學習效果,達成教學目標的一種效能。本研究所提體育教學 效能是指在填答「臺北市國民中學體育教師知識管理與教學效能調查 問卷」上第三部分體育教學效能之填答得分情形,得分愈高代表其體 育教學效能愈佳。.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依據本研究之研究動機、研究目的、待答問題、研究假設,兹分別說 明本研究之研究方法與步驟如下: 壹、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在探討不同背景變項之體育教師對教師知識管理及教 師教學效能之間的差異及體育教師的知識管理與教學效能的相關。依 據研究目的、文獻探討及與指導教授討論結果後,建立研究架構,經 問卷的設計、預試、修正、正式實施,將資料整理分析,驗證假設, 最後提出研究結論與建議。 貳、研究步驟 本研究之研究步驟流程如圖 1-1 所示:.

(14) 7. 確定並界定研究主題 之性質與範圍. 蒐集國內外相關資料 與文獻. 撰寫論文研究計畫書. 依據分析結果分析修 正正式問卷,並進行 施測. 預試結果因素分析、 信效度分析. 提出論文研究計畫書 審查. 進行資料處理分析. 撰寫結果與討論. 完成論文. 圖 1-1 研究步驟流程.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本研究之研究範圍與限制兹分別說明如下: 壹、研究範圍 本研究範圍之對象為臺北市公私立之國民中學體育教師為對象, 依據臺北市東、南、西、北區之劃分,各區域內學校總數量之學校國 中部體育教師為對象(不包含補校及進修學校)。 貳、研究限制 一、體育教師知識管理與教學效能中,教師所受影響因素相當繁多, 本研究僅針對臺北市體育教師知識管理與教學效能兩個變項為研 究主題,對於本研究變項以外可能產生的關係及影響皆不在本研 究範圍內。.

(15) 8. 二、本研究因人力、物力及時間上的考量,僅針對臺北市為研究區域, 是否能推論至其他縣市區域,則需再深入探討研究。 三、本研究所採用的研究工具係以問卷調查法來蒐集資料,而問卷之 填答乃屬於自陳的方式,可能會因受試者有所防衛無法坦承作答 及不了解題意或教師及社會的自我期許等外在因素,研究者僅假 定所有受試者皆依自身經驗誠實回答。.

(16) 9. 第貳章 文獻探討 今日的學校教育在追求卓越的目標下,無時不在吸收新知,以促使學校 教育革新。美國蓮花公司(Lotus)總裁Jeff Papows在其《16定位》一書中提及「知 識管理」(KM)的重要性,同時指出每個人應貢獻出個人腦中資訊,並將其彙整 成清楚而有用的知識,提供大家分享,付諸行動。一個藉由知識管理系統而不 斷學習的企業組織,才能發揮知識的最大功用,創造出企業的競爭優勢(引自 李振昌譯,1999)。學校組織若想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中求進步與發展,教育組 織成員應認識知識管理的重要,同時深入了解知識管理的理論與實務模式,建 立健全的員工知識庫,培養組織成員應用資訊科技的能力,是學校組織人員共 同努力的方向。 本章旨在析述教師知識管理與教學效能相關內涵,共包括三節。第一節 為知識管理的基本概念與意涵;第二節為教師教學效能之意涵;第三節為體育 教師知識管理與教學效能之關係。. 第一節 知識管理的基本概念與意涵 本節探討知識管理的基本概念與意涵,共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為知 識的意涵與分類,第二部分為知識管理之意涵,第三部分為知識管理的內涵架 構,第四部分綜合整理知識管理的相關研究。 壹、知識的意涵與分類 21 世紀是 e 世代的世紀,知識爆發、科技進步、網路學習,知識的 學習是隨手可得的,教學的內容更是多元,科技的進展在促進教與學的 改革。林壽宏(2004)指出知識對於個人或組織而言,都是有利發展的.

(17) 10. 契機,在驟變的時代中,維持競爭的優勢,惟有不斷的創新知識、活用 知識,才能達成。 一、知識的定義 認知心理學家 J. Piaget 在 1970 年代時提出著名的「認知發展 論」(cognitive-developmental theory)說明人類知識是如何發生 的。J. Piaget 認為知識乃存在於認知結構(或謂基模)中,知識透 過不斷與環境互動,再經由個體內部「同化」(assimilation)、「調 適」(accommodation)與「組織」(organization)過程,最後達成 認知的平衡與對環境的適應,人類的知識在不斷的失衡與平衡中產生 (張春興,1997)。Nonaka and Takauchi 指出三點知識的特徵:1. 知識牽涉到信仰和承諾,知識關係著某一種特定的立場和意圖。2.知 識牽涉到行動,且通常含有某種目的。3.知識牽涉到意義,與特殊情 境相呼應。 Davenport and Prusak(1998)則認為:「知識是一種流動性質之綜合 體,包括結構化的經驗、價值,與經過文字化的資訊。在組織中,知 識不僅存在文件與儲存系統中,也蘊藏於日常例行的工作、過程、行 動及規範中。」 勤業管理顧問公司(2000)將知識定義為「知識就是知的資產」, 其中知的資產包括資料、資訊、與知識。「資料」就是原始資料;「資 訊」就是把所得的資料視為題材,有目的地予以整理,藉以傳達某種 訊息;「知識」就是一種藉由分析資訊來掌握先機的能力。 綜上所述,研究者認為知識是指可被交流共享的經驗與有系統結 構的資訊或是已經知道的不定型物,它以各種形式存在,無所不在,.

(18) 11. 是一種流動性質之綜合體,包括結構化的經驗、價值與經過文字化的 資訊,藉由分析資訊來掌握先機的能力。 二、知識、資訊、資料的關係 知識管理涵蓋的範圍不僅涉及知識、更包含資料、資訊、知識、 智慧等各層面,若結合並善用之,便可取得綜合性的效果(劉京偉譯, 2000)。由於「知識」(knowledge)常與「資料」(data)、「資訊」(information) 等概念相混淆,若能徹底的加以釐清,會對知識有更清楚的認識。 王如哲(2000)指出知識依產出的順序,可分為四個基本概念: (一)資料(data):最原始未經處理的資料。 (二)資訊(information):有系統、有目的地詳實整理所得到的資料, 藉以傳達特定的訊息。 (三)知識(knowledge):透過專業判斷,加以分析研判資訊,而得到 掌握先機之能力。 (四)智慧(wisdom):以知識為基礎,取決於組織成員,考量本身有 限資源,運用個人應變能力、執行能力、予以開創成功事業之 綜合能力。 廖春文(2001)提出 D. B. Harris 的觀點,資料(Data)、資訊 (Information)與知識(Knowledge)的差異,資料是一種無相關性的事實; 資訊乃經過儲存、分析與解釋之資料;而知識則為一種資訊、文化 脈絡與經驗的結合。同時進一步闡釋資料、資訊、知識、智慧之間 的關係,其認為資料的蒐集、選擇與整理,必須透過批判性繼承方 式加以選取;資訊的轉譯與創新,允宜採用創造性轉化之途徑,使 之轉化為知識;而知識的辯證與綜合,必須透過辯證性整合的方式,.

(19) 12. 綜合成為生活、生命、行動的實踐智慧,此種知識才是一種活化的 知識。 尤克強(2001)認為知識的取得不僅僅是資料的獲得,必須分 辨其不同之處,對知識的本質可由四個不同方向解釋: (一)「資料」是對觀察到的事情所作的紀錄:資料本身無法提供判 斷和行動的依據,卻是創造「資訊」的原料。 (二) 「資訊」是經過處理後具有意義的資料:資訊的價值是因人 而異,它依傳送者的處理與表達方式而產生不同的效果,同 時也依接收者的知識和目的決定資訊本身的品質和功能。 (三)知識是人類思考資訊的能力:思考活動都是「人」所執行,組 織只能把思考的結果記錄下來,稱之為知識,資訊化的知識 經適當的流通與分享,則有助於新知識的產生。 (四)價值是知識創造的行動:員工將知識化為行動,為公司創造市 場價值,也為個人創造生存價值。 因此,知識管理的本質形成一串知識鏈(如圖 2-1 所示);知 識管理是知識資訊與知識價值的總和,目的在提昇組織知識分享與 交流能力,以便於利用知識採取行動,建立企業核心能力。. 資 料. 資 訊 意 義. 知 識 思 考. 價 值 行 動. 圖 2-1 知識鏈 資料來源:引自尤克強(2001)。知識管理與創新。頁 45。.

(20) 13. 綜上所述,研究者認為知識管理的本質形成一串知識鏈,經由 資料、資訊到知識的一連串過程,而活化的知識是一種必須透過辯 證性的整合,綜合生活、生命、行動的實踐智慧。 三、知識的分類 就知識的本體論而言,知識可分為「個人知識」與「組織知識」; 組織本身無法創造知識,只有個人才能創造知識。個人知識與組織知 識之區別在於:個人知識專屬於個人運用而難以共享;組織知識則有 助於創造組織價值,並且易於與組織中的人員分享(王美音,楊子江 譯,1998)。因此唯有創造知識的個人,才能成就組織的知識創造力, 維繫組織的發展與創造;而個人的知識成效亦需有賴組織支持與協 助,才能使知識具體化。 辜輝趁(2000)學者於研究中指出,隱性知識與顯性知識意義, 簡述如下: (一)隱性知識 隱性知識又稱內隱知識,隱性知識是一種個體經驗或學習 心得累積之洞視力,內嵌在個體心智中,表現在潛意識、直覺、 靈感、反應上,能因應環境變化而自動調適,是一種活的知識。 這種知識很難言傳,或加以形式化,須透過人際互動,親身體 驗才能分享。 (二)顯性知識 顯性知識又稱為外顯知識,顯性知識是一種已經抽離當初 創造者及使用環境,僅以形存在,但卻可以用語言、文字、數 字、圖形等加以闡釋,賦予新意義,並加以傳遞之知識,它具 有廣泛適用性、能夠被重複使用、複製、獨立學習等特質。.

(21) 14. 吳明烈(2002)整理相關文獻後,認為內隱知識係指難以透過語 言及文字等外在形式上表達的知識,此種知識係高度個人化且難以傳 授於人。個人所擁有難以言傳的技術及心智模式等均屬於隱性知識; 外顯知識係指可透過語言或文字等外在形式表達的知識,此種知識易 是只可以分類編碼的客觀知識。 知識管理強調促進知識的創造、整合與批判。經濟合作開發組 織(OECD,2000)提出知識的創造、整合與批判的模式。如圖 2-2 所 示。 知識整合 更新. 知識創造. 團隊合作. 革新. 知識轉換. 圖 2-2. 知識的創造、整合與批判的模式。 資料來源。引自 OECD,2000:73.. Nonaka and Takeuchi(1995)對外顯知識與內隱知識的定義提出說 明,外顯知識是指「可以用文字和數字表達客觀與形而上的知識」, 其所傳達較牽涉與過去事件及非此時此地的對象,與現實情境較無關 連。內隱知識是「無法用文字或句子表達出主觀又實質的知識。」是 一種特殊情境下的產物,包括認知與技能兩種元素。 就學校組織而言,內隱知識乃指學校同仁所擁有的知識,例如教 師的班級經營與教學策略、行政人員的領導與溝通技巧等,此類知識 雖然不易被察覺與傳遞,卻是學校組織中最為重要的財產,亦是知識 管理中的困難處與重點。而顯性知識類似於前文所述之資訊,在學校.

(22) 15. 組織內,外顯知識可能是會議記錄、相關法令、教學計劃、課程設計 等,外顯知識易於傳播的特性被視為知識管理中基本且必需的管理內 容(辜輝趁,2000)。 Thomas Stewart 所著「智慧資本」(Intellectual Capital)(宋偉航譯, 1999),認為智慧資本是每個人能為組織帶來競爭優勢,所有一切知 識與能力之總和。凡能創造財富的知識、技能、資訊或智慧財產(I.P.), 皆謂之智慧資本。孫志麟(2004)指出,學校組織是一個知識密集的 場域,教師專業知識則是學校組織中重要的資產,同時也是知識管理 所強調的智慧資本。如果學校能夠更有效地進行知識管理,將可創造 更多有用且有意義的知識,以促進組織及其成員的發展。較遺憾的 是,學校往往忽略教師的專業知識,因而讓教師累積多年的專業知 識,隨著教師的調動或離開而消逝。 綜上所述,知識是可以轉換的,經由組織的力量,加以擴充、流 通與分享,是組織不斷的活絡的要件,而教師個人的內隱知識以及其 對知識的分享的意願,經由人為的互動、溝通與分享,從個人知識轉 換為組織知識,是學校組織知識的創造的基本根源。 四、知識的特性 Stewart 認為知識是無形無相的,知識對個人而言,屬於個人直覺 與認知;對組織而言,它是一組工作人力的知識總和(宋偉航譯, 1999)。知識之所以無形,主要在於其難以具體化,知識一定要透過 一個符號作媒介來傳送,例如:肢體語言、對話或書面資料。對教授 者而言,其所有的動作、語言與書籍等都是有形與無形的知識;對受 教者而言,吸收這些知識無疑是一項挑戰,知識在對話與肢體語言的 過程中消失無法記錄成文字,捕捉知識的過程讓學習者感到困惑。.

(23) 16. 知識是具有可擴充性,知識不像各類商業產品,一經使用後,就 產生折舊或消失的結果;相反地,知識可以永續運作與反覆地複製, 甚至透過知識互動的過程擴增知識(Allee,1997;Vassallo,1999)。知 識也被視為第三波經濟中最重要的資產,主因是知識不再是聰明人的 專利,它融入組織系統及流程中發揮槓桿效應(Leveraged effect)(王 瓊淑譯,1999)。知識在互動與競爭的過程,原有的價值會呈倍數擴 展(張玉文譯,2000)。Drucker 也認為知識會快速地自行創造知識或 淘汰知識(李田樹譯,2000)。 Davenport and Prusak 認為知識是一種流動性質的綜合體,其中包 含經驗、價值、思想以及資訊等。只要知識流動找出一致的方向與 規則,知識便可用多元與豐富的方式呈現出各式各樣的種類,甚至 使原來雜亂無章的資訊轉換為井然有序的知識目錄與索引 (Allee,1997;Despres and Chauvel,1999)。工業革命之前對資產的研 究,只著重於土地、技術與資本等,知識是被漠視的。因為知識存 在經驗或學識豐富的人腦中,如果個人不願分享知識,就無法得到 其工作之經驗與精華(胡瑋珊譯,1999)。因此,組織開放溝通環 境,知識的分享造成領導型態受到衝擊,企業組織為了讓知識分享 更為暢通,產生「扁平化組織」並開始運用「團隊領導」(team leadership),重新塑造權力授權與平行溝通的管道(張志明,2000)。 綜上所述,研究者認為知識的特性是具有無形的、可擴充的、 流動的以及分享的四種特性,資訊科技更是知識分享蓬勃發展的關 鍵之一,組織成員之間藉由網路、電子通訊等資訊科技工具建立良 好的溝通,透過分享的機制形成相互激勵的組織文化。.

(24) 17. 貳、知識管理之意涵 一、知識管理之意義 知識管理源於企業界,因此目前多以企業界對「知識管理」的 觀點為參考,再求應用於其他的領域。辜輝趁(2000)學者整理近 幾年來企業界對「知識管理」的定義如下: (一)知識管理是企業Know-How 管理及運用。目的在全面提昇企業 生產力(productivity)、應變力(responsiveness)、工作職能(competency) 及創意力(innovation)。 (二)知識管理是把存放在每個人腦袋裡的資訊,取出成為清楚有 用的知識,使其可為大家共用,並可付諸行動。 (三)知識管理是收集、組織資訊傳送給需要者,並持續透過分析 與合作琢磨資訊。知識管理的核心就是管理資訊流動,讓需要者 獲得正確資訊,快速採取行動。知識管理目的在提高組織智能或 企業智商。 (四)知識管理是以先進資訊科技基礎建設為後援,改善商業結果 的一種方法。它透過改善知識創新、散播(dissemination)及利用 (exploitation)等策略建構重要股東價值。 (五)知識管理是一種在正確時間,將正確資訊及脈絡,傳遞給正 確員工,以把正確的事做好之能力。 (六)知識管理是:1.擷取與公司營運及競爭者有關資訊及知識; 2.將資訊及知識儲存在公司其他員工可以取得的地方;3.以需求 配送(distribute it on demand)的方式,將資訊及知識傳遞給需要的人 員。.

(25) 18. (七)知識管理是對知識源(knowledge source)的管理,目的在擷取 知識與再使用,典型是用資訊科技。知識按預定規則(但也逐漸 發展修正)歸類列入各範疇。就存在論(ontology)而言,它歸納為 結構化(structured)及半結構化(semi structured)資料與知識庫。知識管 理的最高指導原則是知識可擷取與再使用 (八)知識管理是公司產生、傳遞及槓桿運用知識的方法。 (九)知識管理是把組織隱性知識轉化為顯性知識,以利知識分享、 更新及補充。知識管理旨在研究知識如何形成和人們如何學習善 用知識。 (十)知識管理是利用知識來找出如何把現有知識最大限度地轉化 為生產力。 (十一)知識管理是擷取知識、編輯知識、分類知識、散播知識、 創新知識與分享知識。 (十二)知識管理是透過合宜管理流程以發掘、開發、利用、傳遞 和吸收組織內外知識以滿足當前及未來需求。它涉及組織結構、 文化、人員、流程和技術等層面。 (十三)知識管理是組織管理知識的能耐,包括知識分析、知識規 劃與知識科技三層面。 Beckman(1999)認為知識管理是將經驗、知識、專門技術等正 式化,或予以使用後創造出新的能力,以提升績效、組織變革、增 加顧客價值。 Honeycutt(2000)認為知識管理是一種將智識資本(intelligence capital)視為可管理資產的一門學科,其內涵涉及組織、科技與過程等 三個環節,構成一個多重交互作用的關係。.

(26) 19. Puzzanghera(1999)認為知識管理是一個有系統、有組織的方 法,以擷取、整合、傳播及供給全組織的資訊資源來增加企業價值 及獲得策略優勢。而這些資源包括資料庫、文件、政策、程序、及 先前未擷取到的經驗技能和個別工作者的經驗等。 美國生產力中心(American Productive & Quality Center)主張知識管理 是一種策略,即是在洽當的時間,將正確的知識傳達給正確的人,並 幫助人們分享知識,將資訊付諸於改善組織成效的行動上(APQC,2001)。 國內企業善用知識管理而使營運績效成績斐然者所在多有,如台 積電、聯電、台塑等,其知識管理的理論與應用,足為教育界取法。 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P.F.Drucker)主張「不論是非營利性的民間機構或 是政府機構,甚至比商業機構更需要知識管理」(傅振焜,1994)。 企業與學校在組織結構、目標等許多方面皆有所差異,為了解學 校中「知識管理」的定位與企業界之差異,研究者提出幾位教育界學 者的觀點如下: 王如哲(2000)認為知識管理等於「資訊和通訊科技」加上「新 的工作組織」,強調「無形資產」之管理,是一種「有意的策略」, 其對象是「智慧資產」,是將「隱性知識外顯化」的過程,是強調「知 識循環」,是「整合的知識系統」,是透過「資訊管理」和「組織學 習」來改進組織知識之使用。 吳清山(2001)定義知識管理是一種收集、整理、分析、分享和 創造的處理過程,使原有的知識不斷的修正和持續產生、累積和創新 的循環,可以幫助組織採取有效的決定和行動策略,進而增加組織資 產、擴增組織財富、提昇組織智慧和達成組織目標。.

(27) 20. 張明輝(2002)認為知識管理是藉由知識發掘、整理、建檔、儲 存、分享、擴散、轉移、吸收、創新的一連串過程。 廖春文(2001)提出知識管理包含知識取得、知識儲存、知識分 享、知識應用、知識創新 張秉中(2000)認為:「知識管理並不是個人獨佔的學問,走向組 織共享的境界,才是知識管理所要追求的,也就是說,發展知識管理 不只為了提昇工作效率,最重要的目的,還是在於教育組織,希望組 織成員在面對問題時,都能藉由組織內資訊互通的網路,找到解決方 案,同時跟其他成員分享處理問題的經驗,以作為下次處理事件的參 考依據。」所以知識管理最重要的目的,是在朝向組織分享的境界, 並透過經驗分享,作為處理問題的依據。 吳明烈(2001)認為「知識管理」是整個知識鏈的過程,從知識的 察覺到確認所需的知識,乃至於發展新技能傳播新技能到應用新技能 與淘汰舊技能等過程(如圖2-3所示)。 發覺 知識. 確認所 需知識. 發展 新技能. 傳播 新技能. 應用 新技能. 淘汰 舊技能. 圖2-3 知識鏈 資料來源:引自吳明烈(2001)。知識管理與教育革新發展研討會會議手冊。. 綜上所述,研究者認為知識不僅需要學習,同時更需要管理才 能夠擴展知識的價值與效益,知識管理是藉由知識的發掘、整理、 建檔、儲存、分享、擴散、轉移、吸收、創新等一連串過程,其核 心在知識,舉凡有關知識的搜尋、選擇、儲存、引進、轉化、呈現、 使用、組織、分享、創造等,均為知識管理所涵蓋的層面;在學校.

(28) 21. 中建構一個有效的知識系統,讓學校組織中的知識能夠有效的流 通、加值與創造,進而不斷的產生創新性教育專業知識,提昇學校 經營效能、朔造優良形象,方能提升學校生存競爭力。 二、知識管理的架構 黃慕萱(2002)指出知識管理必須循序漸進的,其中分享知識、 個人與組織的學習以及不斷地創新知識為其基本的步驟,然而此三 步驟並無明顯的區隔,而是要相輔相成、緊密相扣,才能成功。 (一)分享知識: 以組織的觀點來看,組織的累積必須透過科技將人與知識作 充分的結合,並且在分享的組織文化下,達到加乘的效果。以公 式表示如下:【KM=(P+K)s】。KM 為組織中知識管理的架構, 其中是以人為主體(P),作為知識的運載者,配合我們所需要的知 識(K),加以資訊科技(+)協助,最重要的還是要能夠分享(s)。 (二)個人與組織的學習: 學習型組織有利於知識管理的運作,有助於達成知識管理的 理想與目的。透過學習社群的校園文化,使教師間、師生間與同 事間有更多且完善的合作。 (三)創新知識: 知識創新流程不論是內部或外部的知識,經過加值利用,都 是以刺激組織產生不同的想法,再藉以適當機制對於整體組織進 行反饋,同時個人也獲得成長與提昇。若是此整個過程能夠循環 順利進行,也就是代表知識能夠不斷地創新、產生價值。 Choo 於1998年提出知識型組織的架構模式(Framework of knowing Organization),如圖2-4所示,其主要探討企業如何利用外在刺激的資.

(29) 22. 訊、知識創造與決策指導等行為來反應環境的變遷與知識的學習, 分四階段來表示這四種行為。以下分別說明此四階段(引自林東清, 2003)。 1.問題的解讀與詮釋階段:此階段包括外在環境變化產生的刺激與 資訊的解讀兩部份;環境變化的刺激會影響接收資訊的完整性, 而組織對資訊的解釋與反應,會影響未來決策之方向與所需新知 識的類型。 2.新知識的創造階段:此階段包含定義知識缺口與知識的創新兩部 份;組織要先定義出組織所需知識與目前既存知識兩者之間的缺 口(Gap),而後透過組織學習、內部創造或外部獲取的方式來得到 所需的知識。 3.決策作成階段:此階段包含行動與決策評估兩部份;具備知識只 是具有了行動之潛力,組織的實際行動則必須透過決策來實行, 而決策之決定(Decision Making)則有賴透過各種可行方案的評估與 資訊的處理來決定採取哪一個方案。 4.組織行動階段:此階段包含決策指導行動與知識、決策、環境的 循環兩部份;組織運用知識來支援決策後,會依據決策來採取適 當的行動以應付環境之變化。而如前述所言,當受到外部新刺激 時,組織本身的解讀與詮釋架構會依據組織目標、價值觀決定所 需的知識,並決定知識創造目標與偏好之優先順序,而知識的創 造又會提供決策更多的可行方案與解決方向,且當決策執行後, 又會產生新的現象與不確定,對組織形成新的刺激。因此可知此 四階段是互動之循環過程,且有回饋性的,最後形成如圖2-5所示 之知識創造循環過程。.

(30) 23. 問題的解讀與詮釋. 新知識的創造 決策作成 組織行動. 資訊處理. 資訊轉換 資訊詮釋. 圖 2-4 知識型組織架構模式 資料來源:引自林東清(2003)。知識管理。頁 63。. 外部環境刺激. 行動後產生新的現象 與不確定性. 問題的解讀與詮釋. 組織行動. 指導行動. 定義所需知識. 新知識的創造. 有效支援決策 決策作成. 圖 2-5 組織的知識創造循環 資料來源:引自林東清(2003)。知識管理。頁 65。.

(31) 24. 綜上所述,多位學者對知識管理之學術研究,大致歸納知識管 理內涵架構為:知識的取得、創造、篩選、記錄、整理、儲存、分 析、複製、傳播、分享及應用等,知識管理是管理知識在各階段的 運作情形。因此,知識管理的內涵架構,亦可謂之為知識管理的流 程步驟。 三、教師知識管理的內涵 教育是為目前的現實與未來而存在的制度。教育也是引導學 習、傳遞、流通與開發知識,並運用知識開創價值的過程,乃是一 種最為典型的產業(羅文基,2001)。數位時代中,藉由資訊科技 工具的使用將知識資源數位化之後,知識管理方法得以將知識更快 速而有效的擷取、組織、創新與傳播,讓知識發揮最強大的力量(林 鳳釵,2004)。 日新月異、瞬息萬變的資訊時代,知識的有效管理與運用,已 是全球注目的焦點。管理大師 Drucke 在『下一個社會』指出:「社 會變遷迅速,資訊社會已然來臨,勞動力及知識工作者順勢而生」 (劉真如譯,2002)。教師於學校組織中,肩負「傳道、授業、解 惑」之責,因此教師是學校的知識工作者,亦是學校組織中知識創 造的源頭。採用「知識管理」的學校經營策略,不僅提高學校行政 效率,經有系統、有組織的運用知識去創新知識,能助益教師教學 品質的提昇(徐大偉,2001)。 在此知識經濟社會中,教師是一個專業的知識工作者,擔任著 知識的傳遞、創造與學習的不同角色(吳清山,2001a)。教育工作 者、教師、學生、行政人員對運用知識管理方法,依據教育理念、 教學實務與行政團隊成員與組織事務的知識並透過學校組織的分.

(32) 25. 享、儲存、擴散與創新進行有效的管理(何金針,2004)。教師如 何將知識轉換後教導學生獲得知識,提昇教學效能,Calderhead(1988) 提出教師的知識轉換模式,從概念、後設認知過程,轉化為實踐知 識,達成教學實務運用。如圖 2-6 所示。 教學概念. 後設認知. 實踐知識. 自我. 學科. 學生. 教學實務運作. 課程. 教學方法. 圖 2-6 教學知識轉化模式 資料來源:引自 Calderhead,J.(1988).The development of knowledge structures in learning to teach. p.51-64.. 陳美玉(2002)提出,教師應透過個人知識管理的努力,配合 學校集體智慧的發展,因應知識型社會的到來,適時的捨棄舊知識, 學習新知識,展現教師追求新知與智慧的學習力,使專業發展能與 知識社會的脈動結合,成為引導社會進步的原動力。 孫志麟(2003)認為以教師為主體的知識管理,不表示教師可 脫離組織脈絡而自行獨立,教師的個人知識管理,可作為學校教育 革新與發展的基礎,也唯有教師做好知識管理的工作,學校組織才 能有效提昇其競爭優勢。教師從事知識管理的目的,在於促進專業.

(33) 26. 知識的轉換,增加其實踐價值,以增進專業成長,提昇教學效能, 確保學生的學習表現和成就。 綜上所述,研究者認為教師是一個專業的知識工作者,擔任著 知識的傳遞、創造與學習的不同角色,運用知識管理方法,依據教 育理念、教學實務與行政團隊成員與組織事務的知識並透過學校組 織的分享、儲存、擴散與創新進行有效的管理;教師的個人知識管 理,可作為學校教育革新與發展的基礎,學校組織採用「知識管理」 的學校經營策略,不僅提高學校行政效率,更協助教師教學品質的 提昇,更能有效提昇學校競爭優勢。 參、知識管理的內涵架構 國內外對知識管理議題之學術研究,對於知識管理議題,大致歸納 其內涵架構包括:知識的取得、知識的儲存、知識的分享、知識的應用 及知識的創新。本研究亦將以此為基礎,做深入探討之,並作為本研究 架構後續發展的方向。 一、知識取得 知識的取得必須藉由過去工作經驗、實作、或自外界引進技術, 以獲取學習所需要的知識。以下將學者的看法分述如下: (一)Leonard-Barton(1995)認為所有的知識不ㄧ定全部要自行研發,如 果組織外部已有發展成熟完整且符合組織需求的技術知識,其實 不妨由外部引入知識。故企業組織應從思考組織內部「能力落差」 的問題著手。換言之,也就必須考量組織內所提供的技術及策略 上是否與實際需求的技術有所差距,而後思考如何從外部取得所 需要的知識技術。.

(34) 27. (二)Gilbert and Gordey-Hays (1996)認為當組織內缺乏某種知識時,便產 生所謂「知識的落差」(knowledge gap),因此,便必須將知識引進 或移轉進來。而知識的取得或移轉並非靜態地發生,必須經過不 斷的動態學習才能達成目標。 二、知識儲存 知識儲存是一種透過知識萃取、擴散、機構化方式蓄積組織中的 核心資源的方式。吳思華(1996)認為企業組織面對如何蓄積核心資 源,其因應之道如下: (一)知識萃取:組織中許多潛藏於個人能力或無形資產中的知識,可 藉由書面文件或公文檔案轉換成組織中公開的資訊,進而融入運作 體系中。 (二)知識擴散:組織能夠維持核心能力的要素在於將內隱知識擴散成 為外顯知識,進而成為組織對外的競爭力。因此透過專案小組、團 隊合作或師徒致等方式,將個人知識擴散到參與成員,進而擴散到 整個組織中,進一步能將知識擴散的工作正式化。 (三)機構化:組織中各種資源,對企業組織乃是相當珍貴且具價值。 然而,如果這些資源分散於組織中而卻未加以系統的管理,往往便 失去其價值。故組織當中可以成立專責機構管理這些資源,使其發 揮最大效用。 三、知識分享 知識管理是未來二十一世紀企業競爭與經營的主要策略,在知識 時代裡,組織所憑藉的已非機器設備、資金或技術,而是員工的知識 與經驗。如何留存員工的工作經驗,除了適度的儲存外,須透過知識 的移轉與分享,方能將知識做最有效之運用。.

(35) 28. Simth and Wolfe(1995)認為知識的流通之相關議題包括兩類,一類 是流通的知識為何,另一類則是流通的媒介為何。Smith(1995)認為知 識的流通媒介有五種: (一)依附在商品上,透過交易流通。 (二)透過其他公司間的關係流通。 (三)產學關係促進流通。 (四)透過公共機構與公司的互動促進流通。 (五)依附於人的流動。 Hedlund (1994)提出知識的轉換過程,包括三個步驟:如圖2-7所示。 (一) 「成文化」與「內化」此二者之互動,稱為「深思熟慮」(reflection): 所謂成文化係指將組織內之內隱知識可以清楚表達的過程,它 可增強資訊的移轉、擴散及進步,是企業成長的關鍵因素。而「內 化」是指將組織中之知識,變成個人之內隱知識的過程,它使得有 限的認知、知覺的及協調的資源,變得更經濟。「成文化」與「內 化」的互動,稱為「深思熟慮」,真實的知識,往往藉由這種方式 產生。 (二)「延伸」與「凝聚」此二者之互動,稱為「對話」: 所謂「延伸」是指由層次較底移向層次較高之知識移轉(可分 為個人、小團體、組織、跨組織等四個層次)。而「凝聚」則是與 「延伸」反方向的過程,此二種過程包含之知識,可能是外顯知識, 也可能是內隱知識。例如:組織為新進員工介紹所生產之產品,此 為外顯知識,而灌輸新進員工有關公司之組織文化,此為內隱知 識。「延伸」與「凝聚」的互動稱為「對話」,可發生在某一特定 的層級,且可能以內隱的方式傳遞。.

(36) 29. (三)「吸收」與「散播」: 從環境中取得、吸收知識,並將知識散播至環境中。吸收與散 播原則上是知識輸入及知識輸出的概念,這些知識可以是內隱的, 也可以是外顯的。 吸收(內隱、外顯). 個人. 小團體. 組織. 跨組織. 外顯知識 對. 話. 延伸. 成文化. 內化. 凝聚. 沈思. 內隱知識. 擴張 凝聚. 延伸. 散佈(內隱、外顯). 圖2-7 知識類型與轉換過程模式 資料來源:引自Hedlund, G. (1994). Mode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and the N-Form Corporation, p73-90.. Grant(1996)認為組織中知識分享的容易的程度,受到共同知識的 層次多寡、高低影響甚巨,換言之,組織共同知識愈多且層次愈高, 則知識分享愈容易。知識的分享有賴共同知識,其中包括所有組織成.

(37) 30. 員共同的知識元素,即超過組織成員運作所需求的資訊,使個人也可 跨越進入他人領域的功能。其研究中將共同知識的形式分為五個層次: (一)語言:對於需要依賴語言溝通的整合機制而言,共同的語言是 相當重要。這樣的溝通包括常規、規則與透過團隊的問題解決與決 策。 (二)符號溝通的形式:可將「語言」擴充至包括所有符號溝通的形 式,如數字或電腦程式的熟悉。 (三)專門知識的共通性:不同專業知識必須有一些共通的知識基盤, 如果缺乏共同的基盤,知識的分享將窒礙難行。 (四)共享的意義:知識分享之間往往會造成「知識損失」。透過建 立彼此的分享的過程,有助於內隱知識的溝通。 (五)認識個別的知識領域:有效的知識分享,是需要每個人了解他 人專業領域的知識技能,透過相互適應的方式,減少外顯的溝通。 Hendriks(1999)指出:知識分享是一種溝通,當組織成員向他人學 習知識時,就是在分享他人的知識,而「知識接收者」必須重建 (reconstruction)的行為。因此,知識分享牽涉兩個主體: (一)知識擁有者:必須有心或願意以演講、著作、行為或其他方式 與他人進行知識的溝通。 (二)知識需求者:必須能夠以模仿、傾聽或閱讀等方式來認知、理 解這些知識。 Hendriks 認為知識分享的程序有兩個步驟,並建立知識分享的模 式,說明如下: (一)知識擁有者將知識「外顯化」(externalization):.

(38) 31. 例如:演講、編纂知識系統、建構檔案或建立知識資料庫。但 是,知識的外顯化未必是個人所知覺的行為,也不一定是針對被分 享者而做的行為,比如我們藉由觀察他人執行任務的過程中學習經 驗,而知識擁有者或許亦不知道已成為知識需求者所觀察的對象。 而在多數情況下,鼓勵知識擁有者以某些方式外顯化,就會產生知 識分享的活動。 (二)知識需求者的「內隱化」(internalization)的行為: 「知識接收者」可稱為「知識重建者」(knowledge reconstructions)。 其內化的行為包括:邊做邊學、閱讀書籍、嘗試了解知識庫裡的知 識等。而知識分享的過程中會有障礙存在,使得知識在內化過程中 遭受扭曲,這些障礙包括:時間、空間、社會距離、語言文化、心 智與觀念架構差異等。 Davenport and Prusak (1998)認為知識分享或移轉並不是一個特殊的 專有名詞,而是每天發生在我們生活的周遭環境當中。不管是同學課 題間的討論、或者公司員工想隔壁同事詢問如何填寫預算申請書等 等,都是知識分享的過程。因而Davenport and Prusak 建立了一個知識分 享的公式:知識分享=傳達+接收。因為知識分享的成功與否,除了 「知識提供者」能否有效地表達出其所擁有的知識外,「知識接受者」 是否有能力吸收亦是相當重要。 綜上所述,得知知識的擴散,具體來說即是使整理過的知識透過 各種管道傳輸到組織成員,使其能夠透過這些管道擷取其所欲得到的 知識,分享所知,知識的擴散方式也可以由知識的性質來劃分說明, 顯性知識主要透過展覽會、組織刊物、佈告欄等;而隱性知識則需透 過較為人性的管道來進行轉移,如談話室的溝通、面對面的會議的交.

(39) 32. 流、網際網路的視訊功能、電子郵件或者透過研討會討論等。如Nonaka and Takeuchi (1995)所認為分享內隱知識是組織知識創造過程的第一 步;而知識是公共財,知識不會因分享使用而減少,反將透過不同的 知識分享,創造出新的知識;知識分享的層面不論是「知識擁有者」 抑或是「知識提供者」,都是將組織或個人內隱知識透過「對話」的 傳達過程「外顯化」 ,進而將知識結構化。承如Davenport and Prusak(1998) 所云,如何創建良好的組織文化,讓組織內部的成員願意分享內隱知 識,是知識分享中最待突破的瓶頸,如此,方能建構出完整的知識管 理系統。 四、知識應用 湯明哲(2000)指出:「知識管理最根本和最嚴重的問題在於誘因 機制,組織內應建立誘因機制,使員工願意分享知識和應用知識。何 飛鵬(2000)指出:「一個創立五年以上,且仍繼續存活的公司,若能 將它曾經遭遇的問題及解決方案,有效的累積起來,並傳承給每一個 工作者,就能夠應付大多數工作上的困難」。Grant(1996)認為知識本身 具有「獨享性」,組織中知識應用難易程度,受到共同知識的層次多 寡、高低所影響,組織成員必須具有公開的意願和能力,才能使知識 分享有效運作,在其研究中將共同知識的形式分為五個層次: (一)語言:對於需要依賴語言溝通的整合機制而言,共同的語言是 相當重要。這樣的溝通包括常規、規則與透過團隊的問題解 決與決策。 (二)符號溝通的形式:可將「語言」擴充至包括所有符號溝通的形 式,如數字或電腦程式的熟悉。.

(40) 33. (三)專門知識的共通性:不同專業知識必須有一些共通的知識基礎, 如果缺乏共同的基礎,知識的擴散將窒礙難行。 (四)共享的意義:知識移轉之間往往會造成「知識損失」。透過建 立彼此的分享的過程,有助於內隱知識的溝通。 (五)認識個別的知識領域:有效的知識擴散,是需要每個人了解他 人專業領域的知識技能,透過相互適應的方式,減少外顯的 溝通。. 五、知識的創新 知識創新的過程而言是屬於內隱知識與外顯知識互動機制下,所 創造激發出新觀念與具體原形的過程。它是具有「目的性」,其目的 便在於解決問題。Nonaka and Takeuchi(1995)在其知識創造理論中,把 知識轉換的過程,亦就是內隱知識與外顯知識互動的結果,視為知識 的創造的過程,並透過知識循環的運作(亦就是內隱知識與外顯知識 的互動與轉換循環過程)而得下列四項基本的知識創造形態且產生不 同的知識類型(如圖2-8所示): (一)共同化(從內隱轉換成內隱): 指不透過語言進行學習獲得的內隱知識。經由觀察、模仿及 練習等方式去學習他人的內隱知識或技能,進而轉換產生共鳴的 知識。 (二)外化(由內隱轉換成外顯): 將內隱知識透過隱喻、類比、觀念或假設以語言的方式表達 出來,儘管表達本身不夠精確,卻能促進成員間的對話或集體思 考,將觀念逐步釐清,產生觀念性的知識。.

(41) 34. (三)結合(由外顯轉換成外顯): 其方式透過不同管道,如文件、會議、網際網路進行知識的 交換與結合,把顯性知識中各個不相干的片段,整合成一個新的 整體知識。例如學校教育就是運用系統化的知識教導學生。而系 統化知識就在這步驟出現。 (四)內化(由外顯轉換成內隱): 當經過上述的步驟,整個組織都能分享新的顯性知識,內部 成員也開始內化這種知識。內化的原動力在於邊學邊做,同時以 語言、經驗傳遞或操作手冊等皆有助於內化效果。這步驟屬操作 性的知識。 內隱知識. 外顯知識. 內隱知識 共同化 (共鳴的知識). 外顯知識. 內 化 (操作性知識). 外 化 (觀念性知識) 結 合 (系統化知識). 圖2-8 知識循環示意圖 資料來源:引自王美音、楊子江譯(1998)。創新求勝。Nonaka & Takeuchi 原著。 頁95。. Nonaka and Takeuchi認為組織本身不會創造知識,個人的內隱知識 是組織知識創造的基礎,而此種知識創造的過程,稱為「知識螺旋」, 如圖2-9所示。另外,組織中知識循環還不停的在個人、群體、組織和 組織間等不同層次與外顯與內隱知識之間運作,故此Nonaka and Takeuchi.

(42) 35. 兩位學者把整個運作情形,以圖2-10的螺旋方式加以呈現(王美音、楊 子江,1998)。 對 話. 共同化. 外化. 建立活 動範圍. 連結外顯 知識. 結合. 內化. 邊做邊學. 圖 2-9 知識螺旋示意圖 資料來源:引自王美音、楊子江譯(1998)。創新求勝。頁 93。. 知識結構面. 外化. 結合. 外顯知識. 內隱知識 共同化. 個人. 群體. 內化. 組織. 本體論構面. 組織間. 知識層次. 圖 2-10 不同知識層次之知識螺旋示意圖 資料來源:引自王美音、楊子江譯(1998)。創新求勝。頁 96。.

(43) 36. Leonard-Barton(1995)研究中認為知識創造的活動區分為四種,透過 四項活動來創造、維持與更新公司的核心能力,其模式互動關係如圖 2-11所示(王美音、楊子江譯,1998): (一)共同解決問題:企業組織強調以共同解決問題來面對外界環境 的變化,需要各種不同專業領域的專家來集思廣益解決問題。 (二)採用與整合新方法和工具:專屬知識與工具整合後所產生的新 工具與方法,管理者可以讓工具使用者參與設計,並在開發與使用 過程中相互協調適應,以期開發出可觀的成果。 (三)正式或非正式的實驗:塑造一個允許及鼓勵實驗的組織氣候, 鼓勵組織成員創新知識。 (四)從外部輸入與吸收技術知識:當組織內部缺乏重要策略性資產 時,就必須考慮從外部引進知識,以增強核心能耐。. 輸入知識. 核心能力. 執行與整合. 實 驗. 圖2-11 核心能力與知識創造的互動關係 資料來源:引自王美音譯(1998)。知識創新之泉-智價企業的經營。頁13。. 綜上所述,得知知識創新的是需要時間與經驗的累積,內隱知識 與外顯知識互動下,激發出的新觀念累積到一定程度時,內心的「頓 悟」過程即是創新的發端,知識創新的功能在使整個組織環境能達到 盡善盡美,知識創新的目的在於解決問題。.

(44) 37. 肆、知識管理的相關研究 國內教育領域知識管理之相關研究多為知識管理與學校行政組織相 關之研究,在近幾年的研究中,教師學習和教學方面如何應用知識管理 之相關研究有增加之趨勢;研究者列舉有關教師學習和教學方面與應用 知識管理之相關研究如表2-1所示。 表2-1. 教師應用知識管理之相關研究. 研究者 研究主題 研 究 結 果 (年代) 劉淑娟 知識管理在學校營 1.總務主任的知識是營繕工程網站最重要的關鍵。 (2000) 繕工程之運用 2.網站的功能給予學校總務主任行政資源之協助。 1.國小教師對整體知識管理認知與學校本位教師專業 成長情況皆屬普通。 2.男性教師、資深教師、研究所畢業與師專畢業教師 及兼任行政職務教師,以及鄉鎮地區的學校、創校 年數對知識管理認知情況較佳 知識管理在學校本 鍾欣男 3.男性教師、資深教師、研究所畢業與師專畢業教師 位國小教師專業成 (2001) 及兼任行政職務教師,對學校本位國小教師專業成 長運用之研究 長認知情況較佳。 4.學校知識管理情形愈佳,則學校本位國小教師專業 成長愈佳。 5.知識管理對學校本位國小教師專業成長預測作用 中,以知識擴散及知識創造最具有預測力。 1.資深教育人員和校長知覺學校現階段知識管理程度 國民小學知識管理 較高。 尤曉鈺 現況之調查研究- 2.創校十年以下學校之知識管理程度較高。 (2001) 以台北市和喜義縣 3.台北市地區,學校規模較大(49 班以上)的國小知 市為例 識中心建之程度較高。 1.知識管理適合應用於國民中學學校行政。 2.知識管理可以提昇學校行政效率。 3.學校行政主管與基層人員的認知存有差異。 知識管理在國民中 4.學校規模的特性影響學校行政知識管理的推動。 吳毓琳 學學校行政應用之 5.國民中學學校行政的資訊科技設備尚待充實。 (2001) 6.國民中學學校行政中教學與行政系統的人員配置有 研究 待進一步調整。 7.國民中學學校行政尚未建立健全的知識管理績效評 量制度。.

(45) 38. 表2-1 研究者 (年代). 教師應用知識管理之相關研究(續) 研究主題. 知識管理在國民中 吳毓琳 學學校行政應用之 (2001) 研究. 國民小學教師知識 俞國華 管理與專業成長之 (2002) 研究. 石遠誠 國民小學知識管理 (2003) 與學校效之研究. 台北縣國民小學知 高淑惠 識管理與教師效能 (2003) 關係之研究. 資料來源:研究者整理. 研 究 結 果 1.知識管理適合應用於國民中學學校行政。 2.知識管理可以提昇學校行政效率。 3.學校行政主管與基層人員的認知存有差異。 4.學校規模的特性影響學校行政知識管理的推動。 5.國民中學尚未建立學校行政知識管理的評核與獎勵 制度。 6.國民中學學校行政的資訊科技設備尚待充實。 7.國民中學學校行政中教學與行政系統的人員配置有 待進一步調整。 8.國民中學學校行政尚未建立完善的在職訓練制度。 9.國民中學學校行政尚未建立健全的知識管理績效評 量制度。 1.國民小學教師知識管理與專業成長現況大致良好。 2.教師知識管理之現況受服務地區、學校規模影響而 有所差異。 3.教師專業成長之現況受年齡、服務年資影響而有所 差異。 4.教師知識管理愈佳,則教師專業成長愈佳。 1.國民小學教育人員對知識管理認知與對學校效能情 況有正面評價。 2.男性、兼任行政職務、年長、資深、研究所畢業、 規模中型的、一般地區的國民小學教育人員對知識 管理的知覺情況較理想。 3.男性、兼任行政職務、年長、資深、師專畢業、一 般地區的國民小學教育人員對學校效能的知覺情況 較理想。 4.學校知識管理情形愈佳,則學校效能愈佳,且以知 識創及知識運用最具有預測力。 1.台北縣國民小學知識管理及教師效能屬偏高程度。 2.台北縣國民小學教師人口變項中,不同性別、服務 年資的教師,在教師效能上具有差異存在。 3.台北縣國民小學環境變項中,不同學校規模對國民 小學知識管理表現程度上具有差異存在。 4.台北縣國民小學知識管理與教師效能呈中度正相 關。 5.國民小學知識管理對於教師效能預測則低。.

(46) 39. 在知識經濟思潮方興未艾的此刻,國內教育界對於知識管理研究雖 有愈加重視之趨勢,但有關「知識管理」與「教學效能」二者之間相關 性的研究上,數量仍少,透過對知識管理概念定義及層面的探討,研究 者認為教育人員知識管理的研究因其研究重點及觀點之不同而各有差 異,依據本研究的文獻,歸納出下列幾點結論:一、研究變項大致以對 知識管理層面之知覺、或對知識管理應用現況為依變項。二、研究趨勢 方面則較注重全體教育人員對知識管理的知覺的探究。三、研究工具則 以自編知識管理問卷為主要工具。四、研究方法以調查研究法為主要方 式,訪談法為輔助方式。五、研究對象大部分研究以探討企業組織的知 識管理為主,如微軟、台積電、惠普科技等產業,而在教育界是則以小 學及中學校長與教師為主要研究對象,知識管理在教育領域有很大的研 究空間。六、研究發現國內實證研究顯示知識管理確實可提高教學與學 校行政效能,國小教師對整體知識管理認知情況普通,教育人員知識管 理的知覺也受到性別、學歷、職務學校所在地區、創校歷史等因素的影 響而有差異。國內外相關文獻研究顯示,知識管理應用於教育領域的研 究是近幾年的趨勢,而且也均認為知識管理在企業界應用的卓越效果應 應用於教育領域,且此一重要概念有必要加強並推動,使知識管理成為 提昇教育品質的重要做法。而體育科教師與知識管理之相關研究尚屬少 見;故本研究所探討國民中學體育科教師教學效能與知識管理之研究有 其必要性,可為未來體育科教師及一般教師應用知識管理及後續研究發 展之參考。.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In different gender、time for study、time for cram、the parents education level and household income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 some aspects of the academic stress were

This research tries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upplementary education of junior high school in Taichung City and investigate the learning factors and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learning organization culture on teachers’ study and teaching potency in Public Elementary Schools.. The research tool of

This purpose of study was to realize, as well as the factors of influenc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egrated in teaching by junior high school 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s in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understand the latest situation between perception of principal‘s leading role and school effectiveness in junior high schools, and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multicultural literacy and intercultural sensitivity of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in Taichung

This study was based on the decomposed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DTPB) , aimed at investigating whether the behavior will of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integrating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work enthusiasm of the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the attitude of the enthusiasm and the effect of the enthusiasm.. In t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