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本研究主要以訪談為研究方法,藉以瞭解與探討國小教師對科學家之價值判 斷與判斷觀點,因此本研究假設所有受談教師在訪談過程中皆能瞭解研究者訪談 記錄表中所有問題之原意,並能針對問題真實確切地說出自己的看法與觀點,訪 談內容紀錄足以作為提供研究者蒐集分析其價值觀點的資料。

第五節 研究限制

受限於研究者經濟、時間、資源和能力,本研究之範圍無法擴及所有層面,

而有特定之範圍與限制,本研究之研究對象與研究內容的限制如下:

一、研究對象方面

本研究採用的研究方法為訪談法,由於訪談法的費用高,耗費時間多,更限 於研究者本身的經濟與工作地點,無法在全國以標準化取樣之方式決定受訪者,

廣泛推論至其他群體。

二、內容方面

個人的價值系統(value system)會影響其對任何事物之判斷與評價,本研究 的研究內容主要探討受訪教師對科學家之價值判斷,並不深究受訪教師價值系統 的全貌為何,因此本研究之內容範圍僅以受訪教師對科學家的價值判斷為限。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研究的主題牽涉到國小教師、科學家與評價三方面,與國小科學教育中「科 學本質」的教育目標有密切的關係,有必要先對科學如何發展、科學家及科學事 業的關係、國小學童及一般大眾對於科學家的意象等部分進行瞭解,又因本研究 探討的重點在國小教師對科學家的價值判斷,對於價值、價值理論也必須先行瞭 解,因此本章旨在回顧探討關於「價值、價值理論與評價」、「科學的發展與科學 家的角色」、「國小學童及社會大眾對於科學家的意象」等三個部分,並在最後做 一個小結。

第一節 價值、價值理論與評價

「形上學」與「倫理學」在古希臘時期便已興盛,「認識論」則始於十七世 紀,而「價值」雖然已經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字眼,價值理論卻是到 19 世紀才開 始有系統的發展(Frondizi, 1971/1984)。「價值」與「價值觀」可說是人類時代與 社會的文化產物(黃文雄,民 84),價值常被用來指興趣、樂趣、喜好、偏好、

義務、道德上的責任、欲望、欲求、目的、需要、厭惡和受吸引的事物,以及很 多其他種類的選擇方向(Williams, 1979)。不只是哲學家關心根本的價值問題,

價值也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大量出現,舉凡人的行為是或非、氣質是否高尚、一 頓大餐是否可口的討論,都牽涉到價值問題,「價值理論」(value theory)或「價 值學」(axiology)被普遍的使用在生活中(黃文雄,民 84;Frondizi, 1971/1984)。

雖然價值在生活中大量的出現,但是價值的意義卻少有人能確切的了解,因為價 值具有變異性及相對性,所以實在難有一致的看法(郭為藩,民 61)。傅佩榮(民 85)也說:「價值觀是一個聽起來熟悉、想起來模糊、用起來方便的名詞,我們 到處看得到它的蹤影,但是未必明白它的意思。」隨著價值理論的重要性日漸增 加,倫理學、美學、教育哲學、社會學、文化人類學和其它許多學科越來越重視 價值理論,但是不同學科對價值所著重的面向不一致而且立場迥異,因此對價值

以下針對價值之意義與性質、價值的分類、價值的測量等部分加以說明。

一、價值的意義與性質

「價值」最早在十八世紀由 Lotze(1817-1881)提出,他主張「價值不擁有 存有,價值只擁有價值。」「價值學(axiology)」一詞源自於希臘文 asios 及 logos,

「asios」是「喜歡」或「值得」的意思,「logos」則是「學問」的意思,字尾「logy」

即代表「一門研究領域」,axiology 字面上的意思即為「研究人們喜歡或覺得值得 的一門學問」,也有人以價值理論(value theory)來指稱這一門學問。

在「價值是什麼?」這場哲學論戰中一直存在著兩種極端的立場—客觀論與 主觀論。例如邏輯經驗論者認為「價值是一種主觀的形式,與人的經驗直接相關,

凡我們所欲求及使我們愉快的事物都具有價值。」正如拉丁諺語所云:「嗜好無 可爭辯」,主觀論者認為評價具有獨特性與立即性,認為「價值與評價不能分開,

價值與評價同時存在。」相對的,客觀論者則企圖瞭解價值的本質,他們認為「價 值是先驗的,有些不能使我們愉快的事物也有價值,價值的領會雖然是主觀的,

但在這之前價值本身就已經存在。」(Frondizi, 1971/1984)。

相對於客觀論者與主觀論者互不相讓的極端看法, Frondizi(1971/1984)則 指出:「爭論價值是主觀或客觀的並沒有意義,價值何嘗不是主體與客體之間緊 張關係的產物?價值因此呈現了主觀的與客觀的雙面特性,矇騙那些只看事情單 方面的人。」事物需透過實在經驗、主體行動,以使主、客體發生關連;對價值 而言這樣的行動就是評價,因此價值具有價值、評價者、評價三要素。Frondizi

(1971/1984)認為價值無法自己存在,價值是一種完形的性質,只在具體人類情 境中才存在並具有意義,也就是說「價值就是價值」。

在近代各相關學科領域中,學者對於價值理論的探討逐漸普遍,對價值的定 義也就日益增多,以下將各學者對價值意涵的定義引述整理如下(表 2-1-1):

表 2-1-1 相關學者價值定義一覽表

Kluckhohn(1951) 價值是個人或團體所特有的、有關可欲事物外顯或隱含的概念,這種概念會影響其行 動目標和行為方式的選擇。

French et al.

(1962)

就某些觀點而言,價值和需求其實是一樣的。(引自簡茂發等,民 87)

Albert(1963) 價值是一種效標、理想、目標、常模、標準。

Barry & Wolf

(1965) 價值是個人的思想,是一種內化的學習性信念,能夠產生強烈的情緒及智力反應。

Becker et al.

(1967)

價值是個人心中規範的標準,可用來制訂和選擇行為的模式。(引自簡茂發等,民 87)

表 2-1-1 相關學者價值定義一覽表(續)

學者及年代 定 義 內 容

Perry(1967) 凡是興趣所在的對象便具有價值。任何事物一旦有人對它發生任何興趣,它就有了價 值。價值即興趣所在的事物。(引自 Frondizi, 1971)

Rogers(1969) 價值是一個人表示其喜好的傾向。(引自簡茂發等,民 87)

Frondizi(1971) 價值無法自己存在,價值是一種完形的性質,是綜合主觀與客觀的優點,且只在具體 的人類情境中才存在並具有意義,價值就是價值。

Rokeach(1973) 價值是一種持久的信念。這個信念使得個人或社會偏好某種特定的行為方式或存在目 的的狀態。價值居於個人人格及認知結構的核心。

McDonald(1976) 價值可以指引一個人的行動。(引自簡茂發等,民 87)

Fraenkel(1977) 價值是一種理想,是個人思考有關生活中所認為重要的事。

Knikel(1977) 歸納出五種定義:1.永恆或普遍的真理 2.人類的需欲和要求 3.偏愛或利益 4.社會的標準 或法則 5.評價的過程。

Williams(1979) 對於特定目的而言,價值應被闡述為需求,但這種觀點是受限的;所有價值都包含認 知、情感和意向三面向,價值提供活動選擇的標準,當概念最明確且完整時,價值變 成判斷、喜好和選擇的標準;當概念內藏且不反應時,價值仍然表現出「彷彿」它們 是組成決定行為的根據。

Carpenter(1983)

價值觀是一種欲求以及應該欲求的想法,這種想法會影響一個人對於行為的選擇。

Ravlin et al.

(1988)

價值基本上是屬於一種主觀判斷而欲去追求某些事物的心理傾向,因為價值是植基於 個人的經驗的。

Gaus(1990) 將許多學者對價值的看法整理:1.價值是個人行為和選擇的基礎。2.每個人的價值觀會 有所不同,但價值之間並沒有高低差別。3.價值和個人生活的情意有關。4.價值可分為 內在的和工具的,或分為審美的、宗教的、經濟的、政治的等多種類型。5.每個人都可 以經驗到價值衝突的情境。

Schwartz(1990) 價值是對於物品、行動、生活方式、社會或政治團體及其結構所做選擇時,所謂好、

更好或最好的一種原則或標準。價值可分為個人的、團體的、社會的三個層次加以討 論。

Dawis(1991) 個人在評量一件事物時,對其本身重要程度的一種標準或規範。

McCracken et al.

(1994)

價值觀是人們行為的偏好信仰,也是人們對事物比較、讚賞和好惡的觀念或標準。個 人的價值觀,可以從下列價值指標看出端倪:目標、願望、興趣、感情、信仰、活動、

焦慮。

Frymier et al.

(1996) 價值是行為的原則或標準。是行為對或錯、好或壞,適當或不適當的一種基本信仰。

個人所擁有價值觀念的總數是有限的。(二)居住在不同環境下的每一個人都擁 有同樣的價值,只是程度各有不同。(三)價值通常組織成為價值系統。(四)價 值的先決條件可溯及文化、社會、社會制度及個人人格等。(五)價值所造成的 影響,會表現在社會科學家所認為值得探討和瞭解的一切現象之中。(黃信蒼,

民 90)

基於以上的假設,Rokeach(1973)提出價值的本質包括以下五項:

(一)價值具有持久性:人類的價值具某種程度的穩定性,以使人類的人格與社 會能有持續性,但隨著個人經驗的不同及社會文化的變遷,價值也會跟著 變動;人類的價值應該同時具有持久性與可變性,價值對長期的行為而言 是可預測的(Ravlin, et al., 1988)。

(二)價值是一種信念:價值是對所欲求之行為或目標產生某種認知,進而對喜 歡或排斥的感覺表現出自我的情緒,最終藉由行為來達成。

(三)價值是一種行為模式或存在的最終狀態:當我們說一個人持有一個價值的 時候,我們是認為他的信念是關於一種行為的模式或存在的最終狀態。

(四)價值是一種偏好,也是一種對偏好的概念:Kluckhohn(1951)定義價值 不只是欲望而且是欲望的「概念」,這種概念影響我們對行為模式、意義 及目的的選擇。一個人會因某一模式可以與其相對的模式或最終狀態相

(四)價值是一種偏好,也是一種對偏好的概念:Kluckhohn(1951)定義價值 不只是欲望而且是欲望的「概念」,這種概念影響我們對行為模式、意義 及目的的選擇。一個人會因某一模式可以與其相對的模式或最終狀態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