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研究假說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碩 士 論 文 (頁 32-35)

第三章 研究設計

3.2 研究假說

過 去 有 許 多 研 究 認 為 線 下 的 人 際 互 動 與 線 上 的 互 動 表 現 會 有 所 關 聯 性 , Walther(1996)便指出 CMC 的情感表達情形更勝於面對面的體驗,顯示出透過 CMC 網路媒介的情感表達與面對面的線下互動行為是有差異的,此外吳泰毅(2006)研究指 出線上自我揭露的頻率高者,線下自我揭露的頻率亦高,Pornsakulvanich(2005)研究 發現非傳統關係於網路上的揭露資訊情形較傳統關係來得多,但在自我揭露的深度、

坦誠度等皆沒有明顯的差異。因此本研究認為線下自我揭露程度不同的國中生在線上 自我揭露程度的表現上可能具有差異,提出假說 H1。

 H1:線下自我揭露程度不同的國中生在線上自我揭露上沒有顯著差異

過去有研究針對不同依附風格在現實生活的人際互動表現進行研究,Shaver &

Hazan(1988)認為不同的依附風格會有不同的人際行為,而其根本原因在於他們對於 H5

H2

H6

H3

H4 H1

個人特徵 -性別 -個人特質 -打字速度

線上自我揭露程度 線下自我揭露程度

依附風格 -安全依附 -焦慮依附 -逃避依附

使用動機 -社會效用 -人際效用 -便利性 -娛樂性/放鬆 -資訊取得

人際互動的目標是有所不同的,而 Mikulincer & Nachshon(1991)將依附風格區分為安 全依附、焦慮依附、逃避依附等三類型進行研究,並指出傾向安全與焦慮依附的人皆 比逃避依附者容易對他人做出自我揭露。因此本研究認為線下自我揭露程度不同的國 中生在依附風格上可能具有差異,提出假設 H2 並針對依附風格的三種類型提出細項 假設 H2a~H2c。

 H2:不同依附風格的國中生在線下自我揭露上沒有顯著差異

 H2a:安全依附風格程度不同的國中生在線下自我揭露上沒有顯著差異

 H2b:焦慮依附風格程度不同的國中生在線下自我揭露上沒有顯著差異

 H2c:逃避依附風格不同的國中生在線下自我揭露程度上沒有顯著差異

過去文獻中亦有針對依附風格與網路自我揭露與人際互動的相關探討,林以正等 (2005)進行三種依附風格與人際互動感受分析,指出安全與逃避依附風格傾向越高 者,其網路人際互動也越頻繁,而逃避依附傾向高者則與網路人際互動成負相關,陳 新豐(2010)指出學生不同的依附風格與其電玩成癮的傾向有某種程度的正面影響 力。因此本研究認為線上自我揭露程度不同的國中生在依附風格上可能具有差異,提 出假設 H3 並針對依附風格的三種類型提出細項假設 H3a~H3c。

 H3:不同依附風格的國中生在線上自我揭露上沒有顯著差異

 H3a:安全依附風格程度不同的國中生在線上自我揭露上沒有顯著差異

 H3b:焦慮依附風格程度不同的國中生在線上自我揭露上沒有顯著差異

 H3c:逃避依附風格程度不同的國中生在線上自我揭露上沒有顯著差異

Hwang & Lombard(2006)與黃于貞(2008)都針對即時通使用動機進行研究,並將 使用動機分成「社會效用」、「人際效用」、「便利性」、「娛樂/放鬆」、「資訊取得」五 類,在 Hwang & Lombard(2006)的研究指出大學生使用即時通訊主要原因為「社會效 用」及「便利性」,「資訊取得」與即時通訊使用動機最不顯著,而在黃于貞(2008)研 究指出「社會效用」、「人際效用」、「娛樂/放鬆」及「資訊取得」動機與「暱稱-個人 訊息」自我揭露程度成正相關。本研究將針對上述學者的五種使用動機以及線上自我 揭露進行探討,因此提出了研究假設 H4a~H4e。

 H4:不同即時通訊使用動機的國中生在線上自我揭露上沒有顯著差異

 H4a:社會效用動機程度不同的國中生在線上自我揭露上沒有顯著差異

 H4b:人際效用動機程度不同的國中生在線上自我揭露上沒有顯著差異

 H4c:便利性動機程度不同的國中生在線上自我揭露上沒有顯著差異

 H4d:娛樂/放鬆動機程度不同的國中生在線上自我揭露上沒有顯著差異

 H4e:資訊取得動機程度不同的國中生在線上自我揭露上沒有顯著差異

過去許多的研究以個人特徵作為研究的變項,其中性別、個人特質亦成為主要的 研究變項(Jourard, 1971;謝明達, 2005)。Jourard(1971)曾針對性別對於自我揭露的影 響進行研究,結果顯示在日常生活中男性的自我揭露較低於女性,而謝明達(2005)則 針對個人特質對於網路成癮與人際關係進行研究,指出網路成癮者特性大多為外控人 格特質,現實人際關係為自我揭露程度較低者。本研究為了探討個人特徵對於自我揭 露的影響並參考上述研究的變項,因此提出了假設,H5a~5b。

 H5:不同個人特徵變項的國中生在線下自我揭露上沒有顯著差異

 H5a:性別不同的國中生在線下自我揭露上沒有顯著差異

 H5b:個人特質程度不同的國中生在線下自我揭露程度上沒有顯著差異

在個人特徵的變項中,除了真實的自我揭露研究議題之外,也有許多學者針對網 路上的自我揭露或人際關係進行研究探討(何淑貞,2007;胡玉珍,2009;李黃寶,

2009;林素真等,2009),胡玉珍(2009)曾針對性別變項對於網路上的自我揭露進行探 討,提出男性在網路上的揭露程度高於女性,但李黃寶(2009)則認為男女在網路上自 我揭露無顯著差異,而林素真等(2009)探討五大人格特質對部落格的互動行為的影 響,其中指出具有外傾性特質者為最樂中於部落格上的人際互動行為,其次為友善 性,除了上述的個人特徵之外,何淑貞(2007)針對打字速度變項與即時通訊使用行為 進行探討,指出中文打字速度對即時通訊使用行為,如「頻率」、「時間長短」、「每次 talk 的次數」有正向的顯著影響。本研究為了探討個人特徵對於線上自我揭露的影響 並參考上述研究的變項,提出了假設 H6a~6c。

 H6:不同個人特徵變項的國中生在線上自我揭露上沒有顯著差異

 H6a:性別不同的國中生在線上自我揭露上沒有顯著差異

 H6b:個人特質程度不同的國中生在線上自我揭露上沒有顯著差異

 H6c:打字速度程度不同的國中生在線上自我揭露上沒有顯著差異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碩 士 論 文 (頁 3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