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中 華 大 學 碩 士 論 文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中 華 大 學 碩 士 論 文"

Copied!
10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中 華 大 學 碩 士 論 文

以依附風格探討國中生即時通訊線上/線下自 我揭露的程度差異

The Study of Using Attachment Styles to Explore the Difference of Self-disclosure between Online

and Offline for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系 所 別:資訊管理學系碩士班 學號姓名:E10010001 彭賀柔 指導教授:應鳴雄 博士

中 華 民 國 101 年 7 月

(2)

摘要

隨著網際網路的普及,網路使用年齡下降,即時通訊對現今國中生已是相當普及 且使用率高的課餘溝通管道,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運用即時通訊的使用情況,瞭解國 中階段的學生在虛擬環境與現實生活中自我揭露的程度是否有差異,並進一步探討不 同的依附風格與自我揭露的差異情形。

本研究之研究方法為問卷調查法,研究樣本為台中市某國中學生,本研究共發出 243 份問卷,回收 243 份,有效問卷為 234 份。依據相關文獻整理改編之「國中生使 用即時通訊之自我揭露與依附風格問卷」作為資料蒐集的工具,內容包含三個議題:

自我揭露、國中生依附風格、即時通使用動機。蒐集之資料以描述性統計、多變量變 異數分析做為分析方法。

綜合研究結果發現,即時通訊確實為國中生線上溝通的重要管道之一,但平均每 天使用時數並不高,而在線下自我揭露程度不同的國中生在線上自我揭露的差異比較 中,線下自我揭露高的學生在線上自我揭露行為上顯著高於線下自我揭露較低的學 生,而在依附風格的比較中,傾向安全與焦慮依附的國中生比傾向逃避依附的國中生 出現較高的線上自我揭露行為,另外在即時通訊使用動機中,使用動機較高者其線上 自我揭露程度亦較高,而研究亦發現,女生無論在線上或線下的自我揭露表現皆顯著 高於男性,在個人特質變項中具有外傾性特質的學生其在線上或線下情境中皆能展現 高度的自我揭露。

關鍵詞:電腦中介傳播、即時通訊、自我揭露、依附風格

(3)

ABSTRACT

With the internet prevailing, students’access to the computer has become earlier.

Instant messager is pervasive and popular after-school communication channel for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hrough the observation of instant messager usage to understand if the degrees of self- disclosure are different for junior high school stage students in virtual environment and real life and further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ifferent attachment styles and self-disclosure.

In this study, questionnaire survey research method is used to study a sample of Taichung City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There were 243 questionnaires sent out, 243 questionnaires received and 234 questionnaires are valid ones. Based on literatures, this study develops a questionnaire,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self-disclosure and attchment style on instant messager”. It includes three issues: self-disclosure,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ttchment style, and instant messager user’s motivation. Descriptive statistics and Anova are used for data analysis.

The result indicates that instant messager is one of the online channel for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lthough the average using time per day is not high. Analyzing how the junior high students in various offline disclosed groups (H, M and L) self- disclose online, we found that the students who disclose higher offline (group H) also behave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group M and group L students who disclose online. When comparing attachment styles, security and anxiety attached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make easier online self-disclosure behavior than those who tend to avoid dependence. Besides, when it comes to the motivation of using instant messages, instant message users with higher motivation shows higher self-disclosure level online. Studies have also revealed that females tend to disclos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males both online or offline. From personality traits perspective, extraversions demonstrate high self disclosure online or offline.

Keywords: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Instant Messaging, Self-disclosure, Attachment Style

(4)

誌謝

哈~~寫誌謝辭真是最開心的時刻了,這意味著我終於要畢業啦!雖然現在回想起 來也沒有超級無敵辛苦的,這真的要感謝許多人的支持與陪伴,尤其是最最最辛苦的 指導教授應老師了,有老師的 Cover 才讓我的研究所能夠既充實又充滿開心的回憶!!!

看完自己寫的整本論文後真是要感動落淚了,我畢業啦~

謝謝會會與葉葉 24 小時專車、Facetime 待命,讓我在快虛脫時有人分享且不用 擠著火車與公車回家,每天都能神采奕奕的上學去,謝謝筑在百忙之中抽空幫我翻譯 英文,第二次原本想自己努力的,但英文翻譯之於我真的太難了,所以又在半夜交給 你了呵呵,謝謝莉與故事多處理了這段時間所有的雜事,過節要去哪裡吃啦、學校要 處理的阿雜等,另外婚禮當天還讓遊覽車繞路先送我回台中上學,真不好意思,謝謝 我在新竹的好室友芳婷與芳婷的媽媽,一起讀書、搭車、聊天、meeting 超 Happy 的 每次都像要出去度假一樣,謝謝佳惠的積極努力,辦事能力真是太強了,一堆雜事還 是能夠一一的處理好督促著我們前進,謝謝順暖的車車,謹慎又溫和讓我好安心,還 要謝謝美妏,每次都能督促我不要再躺在床上了,給我加油打氣陪我 Shopping,要感 謝的人太多啦!謝謝大家,真心。

一整段要留給最重要的壓軸,應鳴雄老師,光寫這三個字就要哭了呵呵,謝謝老 師在爆肝的人生中願意收留我,並且抽出寶貴的時間每週和我們 meeting 看我們的東 西,慢慢地引導讓我從幾乎荒蕪的腦袋中找到論文的方向,一步一步寫出自己的文 章,回想起來自己應該問了很多小白癡的問題,但老師還是不厭其煩的一一教導著,

和老師 meeting 真的是很愉快的事情唷(不過都懷著歉意一直麻煩老師)!所以老師根本 不用擔心會把我們給念哭的~呵呵,另外也謝謝老師的家人,一直佔用老師與家人相 處寶貴的時間真的很抱歉,也感謝口試委員王貞淑教授與黃元巨教授提出的寶貴意 見,讓我的論文過了最後的一關。

總而言之,滿滿的謝謝,感謝大家 Love You~~

彭賀柔 謹致於 中華民國 101 年 7 月

(5)

目錄

摘要... i

ABSTRACT ... ii

誌謝... iii

目錄...iv

表目錄...vi

圖目錄... viii

第一章 緒論 ...1

1.1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1.2 研究目的...3

1.3 研究範圍...3

1.4 研究流程...4

1.5 論文架構...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2.1 電腦中介傳播...7

2.1.1 電腦中介傳播與特質...7

2.1.2 即時通訊的相關研究...9

2.1.3 即時通訊的使用動機...10

2.2 依附風格...11

2.2.1 依附風格的意義 ...11

2.2.2 依附風格類型 ...12

2.2.3 依附風格的相關研究...14

2.3 自我揭露...16

2.3.1 自我揭露的意義 ...16

2.3.2 線上/線下自我揭露與個人特徵 ...18

第三章 研究設計 ...22

3.1 研究架構...22

3.2 研究假說...23

(6)

3.3 研究方法...26

3.4 研究對象...26

3.5 操作型定義...27

3.6 研究工具與前測 ...29

3.6.1 問卷編製...29

3.6.2 效度分析...31

3.6.3 問卷前測...31

第四章 資料分析與討論...37

4.1 問卷信度分析...37

4.2 受試者基本資料分析 ...38

4.3 線下對線上自我揭露程度差異之假說檢定...44

4.4 依附風格對線下自我揭露假設檢定分析...46

4.5 依附風格對線上自我揭露假設檢定分析...50

4.6 使用動機對線上自我揭露程度差異之假說檢定 ...54

4.7 個人特徵對線下/線上自我揭露程度差異之假說檢定 ...63

4.7.1 性別對線下/線上自我揭露程度差異...63

4.7.2 個人特質對線下/線上自我揭露程度差異...66

4.7.3 打字速度對線上自我揭露程度差異...71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74

5.1 結論 ...74

5.2 建議 ...79

5.3 研究限制...80

5.4 未來研究方向...80

參考文獻 ...81

中文部份 ...81

英文部分 ...83

附錄一:正式問卷...87

附錄二:變數對照表...91

(7)

表目錄

表 2- 1 依附風格研究比較...14

表 2- 2 線上、線下自我揭露與性別相關研究彙整表 ...19

表 3- 1 「線下自我揭露量表」前測信度分析表(N=34)...32

表 3- 2 「線上自我揭露量表」前測信度分析表(N=34)...33

表 3- 3 「國中生依附風格量表」前測信度分析表(N=34) ...34

表 3- 4 「即時通訊使用動機量表」前測信度分析表(N=34) ...35

表 4- 1 正式問卷信度分析(1)摘要表(N=234) ...38

表 4- 2 正式問卷信度分析(2)摘要表(N=234) ...38

表 4- 3 受試者個人基本資料彙整表(N=234) ...39

表 4- 4 線下自我揭露項目平均數分析表(N=234) ...40

表 4- 5 線上自我揭露項目平均數分析表(N=216) ...40

表 4- 6 依附風格項目平均數分析表(N=234) ...41

表 4- 7 即時通訊使用動機項目平均數分析表(N=216)...42

表 4- 8 個人特質項目平均數分析表(N=234) ...43

表 4- 9 線下自我揭露程度在線上自我揭露之多變量變異數分析表 ...44

表 4- 10 線下自我揭露程度在線上自我揭露各題項之 Scheffe 事後比較檢定...44

表 4- 11 線下自我揭露與線上自我揭露各題項之成對樣本檢定 ...45

表 4- 12 安全依附程度在線下自我揭露之多變量變異數分析表 ...47

表 4- 13 安全依附程度在線下自我揭露各題項之 Scheffe 事後比較檢定...47

表 4- 14 焦慮依附程度在線下自我揭露之多變量變異數分析表 ...48

表 4- 15 焦慮依附程度在線下自我揭露各題項之 Scheffe 事後比較檢定...48

表 4- 16 逃避依附程度在線下自我揭露之多變量變異數分析表 ...49

表 4- 17 安全依附程度在線上自我揭露之多變量變異數分析表 ...50

表 4- 18 安全依附程度在線上自我揭露各題項之 Scheffe 事後比較檢定...51

表 4- 19 焦慮依附程度在線上自我揭露各題項之多變量變異數分析表...52

表 4- 20 焦慮依附程度在線上自我揭露各題項之 Scheffe 事後比較檢定...52

表 4- 21 逃避依附程度在線上自我揭露之多變量變異數分析表 ...54

(8)

表 4- 22 社會效用在線上自我揭露之多變量變異數分析表...55

表 4- 23 社會效用在線上自我揭露各題項之 Scheffe 事後比較檢定 ...55

表 4- 24 人際效用在線上自我揭露之多變量變異數分析表...57

表 4- 25 人際效用在線上自我揭露各題項之 Scheffe 事後比較檢定 ...57

表 4- 26 便利性在線上自我揭露之多變量變異數分析表。...58

表 4- 27 便利性程度在線上自我揭露各題項之 Scheffe 事後比較檢定 ...59

表 4- 28 娛樂/放鬆在線上自我揭露之多變量變異數分析表...60

表 4- 29 娛樂/放鬆程度在線上自我揭露各題項之 Scheffe 事後比較檢定 ...60

表 4- 30 資訊取得在線上自我揭露之多變量變異數分析表...61

表 4- 31 資訊取得程度在線上自我揭露各題項之 Scheffe 事後比較檢定...62

表 4- 32 性別在線下自我揭露之多變量變異數分析表...64

表 4- 33 性別對線下自我揭露行為之平均數及多變量變異數分析表 ...64

表 4- 34 性別在線上自我揭露之多變量變異數分析表...65

表 4- 35 性別對線上自我揭露行為之平均數及多變量變異數分析表 ...65

表 4- 36 個人特質在線下自我揭露之多變量變異數分析表...66

表 4- 37 內控對線下自我揭露各題項之平均數及多變量變異數分析表...67

表 4- 38 外傾對線下自我揭露各題項之平均數及多變量變異數分析表...67

表 4- 39 開放性對線下自我揭露各題項之平均數及多變量變異數分析表...68

表 4- 40 友善性對線下自我揭露各題項之平均數及多變量變異數分析表...69

表 4- 41 個人特質在線上自我揭露之多變量變異數分析表...70

表 4- 42 外傾性對線上自我揭露各題項之平均數及多變量變異數分析表...71

表 4- 43 打字速度在線上自我揭露之多變量變異數分析表...71

表 4- 44 打字速度在線上自我揭露各題項之 Scheffe 事後比較檢定 ...72

表 4- 45 本研究假設檢定之結果彙整 ...72

(9)

圖目錄

圖 1-1 研究流程圖 ...5 圖 2-1 認知、情緒、反應行為的內在運作模式圖 ...12 圖 3-1 研究模型 ...23

(10)

第一章 緒論

本研究想要藉由即時通訊以瞭解國中生線上、線下自我揭露、依附風格、個人特 質與即時通訊使用動機等變項之間的差異情形。本章共分為五節,以下依次闡述研究 的背景與動機、研究目的、研究範圍、研究流程、論文架構。

1.1 研究背景與動機

根據臺灣網路資訊中心公佈 2010 年「臺灣寬頻網路使用調查」顯示臺灣地區 12 歲以上民眾曾經上網率為 72.56%,其中有使用過網路社群服務的比例為 48.88%,主 要理由有「因為朋友在使用,所以跟著使用」(35.71%)、「即時分享,抒發心情」

(16.66%)、「打發時間」(15.80%)、「休閒娛樂」(15.51%)等,而平均每天使用時間以

「半小時以上,未滿一小時」(23.91%)最多。另外台灣微軟與兒福聯盟公佈的「2010 年第二屆兒少網安指數大調查」中顯示,超過 37%的五、六年級學童有交網友,主要 媒介有線上遊戲、MSN、臉書,可見新世代的中小學學生使用網路的情形越來越值 得瞭解與關注,其中又以透過網路為媒介進行的虛擬人際溝通行為為主要使用項目,

而本文則是企圖以瞭解現今國中生的網路主要使用行為為出發點進行研究。

許多研究指出電腦中介傳播(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CMC)與實際生 活中的人際溝通是具有差異的,如社會臨場感環境上的不同(Short et al.,1976)、資訊 豐富度,及回應的速度與量的不同(Daft & Lengel,1984)等因素,直到 Walther(1996) 提出超人際溝通(Hyperpersonal)模式,認為 CMC 的情感表達情形可能更勝於面對面 的體驗,更指出某些 CMC 除具有同時性溝通的可能性,更具備了非同時性的溝通優 勢,隨著網路傳播科技的進步,CMC 已有許多不同的介面功能與溝通方式,如電子 資訊網(World Wide Web, WWW)、電子佈告欄(Bulletin Board System, BBS)、電子郵件 (E-mail)、網路即時聊天室(Internet Relay Chat, IRC)、部落格(Blog)、即時通訊(Instant Messenger, IM)、Facebook 等,其中 Soukup(2000)清楚的指出 CMC 環境的改變從過 去單純文字層面到使用者能透過語音、圖片符號、視訊來傳達非文字的訊息,又提到 現今的 CMC 匿名性的特色減弱了,使用者反而能運用多媒體進行更複雜形塑個人的 特色,因此 IM 可以說含括了學者提出 CMC 溝通優勢的功能,另外根據思緯 (Synovate)

(11)

市場資訊公司於 2010 年公佈的「亞洲青年」調查資料台灣部分中顯示,台灣青少年 使用即時通訊的比率達 62%,使用過部落格占 54%,有三成有經營自己的部落格,

雖然使用部落格的青少年比率亦高達五成,但有持續經營者僅佔三成,相較之下即時 通訊的使用比率高達六成,故本研究採用 IM 為媒介來探討國中生網路上與面對面生 活中的人際溝通情形。針對即時通訊的議題,Hwang & Lombard(2006)整合了過去許 多對不同的溝通媒介探討的問卷,將題目分為社會效用、人際效用、便利性、娛樂/

放鬆等五個構面,進行即時通訊使用動機的研究,而黃于貞(2008)則以大學生為對象 以即時通訊使用動機與暱稱上自我揭露的相關性進行研究,研究發現兩者具有正相關 性,故本研究亦希望能了解國中生的即時通訊使用動機與他們在線上的自我揭露程度 高、低是否具有差異性。

Jourard 於 1959 年提出在發展具有意義的人際關係上自我揭露與回饋為最主要的 兩個元素,其中又以自我揭露部分最為重要,能反映出自我願意讓他人知道的訊息內 容與自我認知,Jourard 根據話題的親密性來區分自我揭露的程度,並認為可靠的自 我揭露是健康人格的象徵,有許多學者針對個人變項與網路行為的差異情形進行研究 如人格特質、打字速度、性別等變項,在人格特質變項的研究中,有以五大人格特質 (林素真等,2009)或以外控、內控人格特質(謝明達,2005)來對網路上的人際情形進 行探討,偏向外控人格特質者與現實人際關係較差者較具網路成癮傾向,並認為外控 人格特質者除了網路使用自控力差外,較容易忽視現實人際關係,在性別變項的研究 中,線下自我揭露情形多認為女性高於男性(Jourard,1971;楊牧貞、黃光國,1980),

而在線上自我揭露的相關研究中目前尚未有定論,有女性高於男性(李宜貞,2005),

有持相反意見的研究(薛怡青,2001;胡玉珍,2009),亦有認為性別無差異的研究 (Cooper & Sportolari,1997;李黃寶,2009),但由於以上相關研究抽樣母體多針對大 學生或無特定年齡,另外亦有研究針對打字速度對即時通訊使用行為進行研究(何淑 貞,2007),故本研究除了以自我揭露在線上與線下的差異情形外,亦在個人特徵中 納入人格特質、性別、打字速度等變項進行探討。

早期有研究指出幼兒與主要照顧者的相處情形會形成不同的依附風格,而不同的 依附風格會影響其後的人際交往情形(Bowlby,1969),爾後有許多研究針對不同的依附 風格與日常的人際交往情形進行研究並探討其背後的原因(Mikulincer & Nachshon,

1991;李靜如等,2011),但研究多以日常生活中的人際交往為主,近期由於網際網

(12)

路的發展,人際關係由日常生活延伸至網路的世界中,開始有研究將依附風格納入網 路人際關係的研究中(林以正等,2005;陳新豐,2010),故本文將針對不同的依附風 格來探討國中生即時通訊的線下與線上的自我揭露情形的程度差異進行研究。

1.2 研究目的

根據上述研究背景與動機的說明,本研究藉由問卷調查工具試圖以即時通訊為媒 介探討國中生網路上與生活中的自我揭露情形,並進一步探討國中階段的學生在性 別、人格特質、不同的依附風格在線上、線下的自我揭露是否存有差異,而打字速度 的快慢與使用即時通訊動機的高低是否在線上自我揭露程度上也有顯著的差異情形。

基於前述問題,本研究的研究目的如下:

(一)瞭解國中生使用即時通訊的情形。

(二)探討國中生線上線下自我揭露的差異情形。

(三)探討國中生在不同的個人特徵、依附風格中的線上與線下自我揭露的差異情形。

(四)探討國中生在打字速度與使用即時通訊動機對線上與線下自我揭露的差異情形。

(五)提供教師或主要照顧者更瞭解國中生現在運用網際網路的情形並適時的運用此 管道幫助發展國中生健全的人際關係。

1.3 研究範圍

本研究擬定探討的範圍如下:

(一) 本研究抽樣的樣本限定為研究者任教之國中一年級至三年級學生為主要範圍,該 國中位於台中市,全校一年級至三年級共78個班,為了研究的整體時效與方便 性,本研究採立意抽樣,並以國中一年級至三年級為樣本。

(二) 本研究回收200份以上的有效樣本,由於此學校為常態編班,每班約30~37人左 右,因此從一年級至三年級的班級中各抽取2~3班,為了研究的整體時效施測時 間以一週為限,由研究者統一以班級為單位直接進行發放與回收,施測過程中如 遇到學生對字義有疑問時研究者可直接進行解答。

(三) 本研究主要所探討的重點為學生於即時通訊的線上/線下自我揭露情形與依附風 格的程度差異,故無論是否目前正在持續使用中,只要曾經於即時通訊有與他人

(13)

進行溝通者皆納入本研究的範圍之內,而從未使用過即時通訊者則僅針對依附風 格量表與個人基本資料進行作答。

1.4 研究流程

根據研究問題與目的,擬定本研究之研究流程,研究流程共分為八個階段,整理 如圖1-1所示,茲分別敘述如下:

(一)確定研究主題:以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來確定論文研究之主題。

(二)蒐集閱讀相關文獻:針對論文主題蒐集並閱讀相關文獻,並經過歸納與整理後作 為本研究論文理論的參考依據,本研究將針對電腦中介傳播、自我揭露、依附風 格等理論進行探討研究。

(三)建立研究架構與假說:根據相關文獻的整理,建立本研究的研究架構、研究變數 與研究假說。

(四)蒐集與編製研究工具:依據研究架構與文獻資料進行問卷的設計,並實施問卷前 測以進行工具的信、效度分析,並修正問卷題項。

(五)問卷的發放與回收:進行正式問卷的發放與回收作業,剔除無效問卷。

(六)資料分析:進行正式問卷之信度與效度分析,資料分析採取敘述性資料統計、多 變量變異數分析與Scheffe事後比較檢定。

(七)驗證研究假設:驗證本研究提出的假設,並分別進行討論。

(八)結論與建議:依據資料分析的結果,按照研究模型之各個構面,進行結果的論述,

提出結論與建議並撰寫研究報告。

(14)

圖 1-1 研究流程圖 蒐集閱讀相關文獻

建立研究架構與假說

蒐集與編製研究工具

結論與建議 問卷的發放與回收

資料分析

驗證研究假設 確定研究主題

(15)

1.5 論文架構

本論文架構共分為五個章節,依次說明如下:

(一) 緒論:此章描述研究背景與動機、研究問題與目的、研究範圍、研究流程和論文 架構。

(二) 文獻探討:此章針對研究的主題,蒐集整理相關文獻加以深入探討,內容包括電 腦中介傳播、依附風格、自我揭露等研究文獻整理,並綜合各相關文獻作為本研 究之理論基礎。

(三) 研究設計:此章描述本研究整體研究設計的過程,包括研究架構、研究假說、研 究方法、研究對象、操作型定義、研究工具與前測。

(四) 資料分析與討論:此章針對回收的樣本資料以 SPSS 軟體進行分析與討論,包括 信度分析、敘述性資料統計以及多變量變異數分析與假設檢定之結果。

(五) 結論與建議:此章針對研究的結果做出結論並說明研究之貢獻,以及提出未來對 國中生網路行為表現與即時通訊研究上的建議。

(1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經由相關文獻的整理以電腦中介傳播、依附風格與自我揭露為三大主要議 題,對線上、線下自我揭露與依附風格之間的相關問題進行探討。

2.1 電腦中介傳播

本節探討電腦中介傳播與特質,並針對即時通訊的相關議題與即時通訊的使用動 機進行整理與探討。

2.1.1 電腦中介傳播與特質

透過網路、電腦軟體支援與他人進行虛擬人際溝通的傳播行為,即為電腦中介傳 播(CMC)。CMC 研究始於 1970 年代,許多研究特別針對媒介的差異環境進行比較,

過去對於 CMC 的研究,主要包括了社會臨場感理論、媒介豐富度理論、社會處理理 論。

在社會臨場感理論中將媒介所傳送的資訊,分成語言性(如聲調)與非語言性線索 (如衣著、手勢、表情等),研究顯示當傳播線索越多,則溝通的效率與品質越好,彼 此所產生的親密感也越高(Short et al.,1976),但當時主要的研究媒介以電訊傳播為 主,與現今多樣的 CMC 已有很大的差異。在媒介豐富度理論中,則針對不同媒介所 回應的速度與傳輸量的能力進行研究,並指出豐富度高的媒介,其承載資訊的能力 高,能降低溝通的不確定性,增加彼此溝通效率(Daft & Lengel, 1984)。早期有關 CMC 與人際溝通的研究中,多數支持面對面傳播優於以 CMC 為媒介傳播的人際關 係行為。直到 Walther(1992)提出社會處理理論,才重新檢視過去對 CMC 不適合進行 增強人際關係的說法。

Walther 的社會處理理論則認為,透過 CMC 進行溝通只要排除時間限制,即拉 長時間軸,持續進行訊息交換的結果,一樣可以達成與面對面傳播相同的人際關係結 果。而 Walther(1996)提出的超人際溝通(Hyperpersonal)模式,更指出人們會隨著不同 媒介產生不同的訊息溝通方式,甚至情感表達情形可能更勝於面對面的體驗,並以四 個概念分析 CMC 的人際關係發展:

(17)

(一)訊息接受者在線索缺乏時會傾向誇大對方的印象。

(二)訊息傳送者在非同步與線索缺乏狀態下有助於達成最佳的自我呈現。

(三)在通路上由於具備了同時與非同時性的溝通能力,使用者可選擇在最佳時間進行 回答。

(四)在回饋過程中,訊息發送者根據對接收者的印象發送訊息,接收者根據此訊息在 進行回應,透過不斷的確認發展人際關係。

另外 Soukup(2000)清楚的指出 CMC 環境的改變從過去單純文字層面到使用者能 透過語音、圖片符號、視訊來傳達非文字的訊息,是一種整合多媒體的溝通形式,

CMC 其本身即具有特殊的社會溝通情境,而不是依附在面對面的溝通情境之下,又 提到現今 CMC 匿名性特色的減弱,使用者反而能運用多媒體進行更複雜形塑個人的 特色。綜合上述觀點可知隨著電腦科技的進展,學者對於 CMC 與人際關係的建構開 始有了新的看法,不同軟體支援的 CMC 可能因為情境的改變而有不一樣的人際關係 表現。Derks et al.(2008)則回顧了自 1990 年以來情緒與電腦中介傳播的相關研究,以

「分享情緒」、「表達情緒」、「辨別情緒」等三項行為來探討 CMC 與面對面溝通的異 同,其中指出 CMC 由於可以降低溝通雙方原本可能導致的負面社會評價的情緒行 為,因此 CMC 可能比面對面溝通更易於分享、表達與辨別情緒。近期 Walther et al.(2010)在電話與與電腦中介傳播對於人際關係印象的研究中更指出 CMC 與聲音的 傳播作用相當,但在某些情境下 CMC 更能傳輸正面的印象。

CMC 目前已有許多不同的介面功能與溝通方式,其中 IM 為即時傳遞的軟體,

使用者運用設備透過網路進行交談或資料交換的服務。下面分別就即時通訊的主要特 質進行介紹:

(一)多工作業:即時通訊軟體可在同時間分別與不同的人一對一或不同群組進行交 談、傳送資料等功能,可免除在面對面溝通環境中分身乏術或相互幹擾的障礙,

可同時進行不同人、不同話題的溝通(吳泰毅,2006),此外尚可同時運用線上遊 戲、發送郵件、簡訊等功能增加溝通的趣味性與方便性。

(二)同步與非同步性:即時通訊軟體可線上即時同步溝通逼近實際時間(Barnes, 2003),亦能接受離線訊息,回應時間可由訊息傳送者自行決定最佳時間(Walther, 1996)。

(三)長短溝通:無字數、時間長短限制,就如同面對面溝通環境一般,可減短或進行

(18)

深入的長時間的交談。

(四)媒介轉換迅速:透過網路或無線網路可運用多種可裝入通訊軟體的設備進行媒介 的轉換,如智慧型手機、桌上型電腦、平板電腦等。

(五)多媒體整合:即時通訊除了單純的文字外更可透過語音、視訊、圖片符號、檔案 傳輸等功能進行訊息的傳遞(Soukup, 2000)

(六)選擇性互動:即時通訊通常需要經過名單確認的動作方能進行互動,相較於傳統 聊天室或部落格的設計更可自主選擇是否與此人進行多方或單獨的人際互動模 式。由於即時通訊匿名特性減弱(可選擇認識的人才加入),使用者可修改自己的 暱稱、狀態、溝通視窗樣式等等的功能進行更複雜形塑個人的特色(Soukup, 2000) (七)不受時空限制:透過網際網路無所不在的特性,無論距離的遠近、時差等問題皆

可自由使用。

(八)可再現性:即時通訊可自行決定是否將文字儲存下來,可降低遺忘重要訊息的風 險,且在多方交談時臨時離開一下回來之後亦可馬上進入狀況。

2.1.2 即時通訊的相關研究

由於即時通訊擁有許多獨特的特質,近期有許多研究除了針對即時通訊與其他主 要溝通媒介(如電話、E-mail 等)進行比較外,亦有學者藉由瞭解即時通訊使用者的使 用意願、使用動機與滿足感等方法,來進行即時通訊對組織溝通、分享、人際互動、

心理層面等相關議題進行討論。

近期有許多研究針對不同的溝通媒介進行比較性的相關研究,多納入即時通訊作 為 CMC 溝通媒介的比較之一,而其研究的結果卻有所差異。(Ehsan et al., 2008;林 秀芬等,2011;許麗玲等,2011)。Ehsan et al.(2008) 將 CMC 運用在團體中,結果發 現此機制確實可以增進團體凝聚力,增加員工生產力,使團隊表現的更好,學者將 CMC 又細分為電子郵件、即時通訊、網路電話、視訊會議等與傳統媒介(即電話)進 行比較,單獨進行個別比較後發現在團隊凝聚力等面向中傳統媒介的得分皆高於即時 通訊。而林秀芬等(2011)以調查研究法,從創新科技特性、組織與環境構面因素是否 為影響員工使用即時通訊的意願的關鍵因素。研究發現員工使用即時通訊進行業務推 展的期待程度,均高於使用其他溝通介面(如面對面溝通、電話、電子郵件等)。許麗 玲等(2011)以社會臨場感理論為基礎,以調查研究法針對 Blog 與 MSN 的使用者在人

(19)

際溝通互動的影響進行比較,並指出 MSN 的使用者會略優於 Blog 使用者在人際溝通 互動的維持。

2.1.3 即時通訊的使用動機

有研究藉由瞭解即時通訊使用者的使用意願、使用動機或滿足感等方式,來進行 對組織溝通、分享、人際互動、心理層面等相關議題的討論,或以訪談與問卷的方式 歸納整理出即時通訊使用者的使用動機、意願與使用目的進行探討。Ellingson &

Buzzanell(1999)的研究指出溝通媒介的的資訊取得的容易程度、便利性等都會影響使 用者使用該溝通媒介的溝通滿足。林秀芬等(2011)研究顯示使用即時通訊的員工具有 顯著較高的相對優勢認同與普遍感受即時通訊的易用性。而許麗玲等(2011)的研究指 出即時通訊的使用者的溝通滿足會顯著影響其維持人際互動,從中獲得人際互動的滿 足進而不認為自己與社會脫節。而唐震(2008)則將即時通訊作為現今主要的網路協調 工具,以小樣本實地訪談的方式,將受訪者的對網路協調工具的認知類型分為情感依 歸型、流行嘗鮮型、實務應用型、經濟導向型、特殊功能型等五類,其中情感依歸型 的受試者主要關注於工具能增進網友彼此間的互動與生活情感的寄託,流行嘗鮮型在 意的是新奇、有趣,實務應用型關心的重心在於易用性與方便性,經濟導向型對於是 否免費,價格與品質是否具有正向關係,而特殊功能型則認為隱私與保密等才是他們 最為追求的依據。Hwang & Lombard (2006)以使用動機、滿意理論與社會臨場感理論 為出發,整合過去對新媒介如網路、電子郵件、ICQ 等問卷進行調整與修改,將題目 共分為社會效用、人際效用、便利性、娛樂/放鬆、資訊取得等五個構面,研究顯示 美國大學生使用即時通訊主要原因為社會效用及便利性,而在資訊取得的即時通訊使 用動機最不顯著,而在黃于貞(2008)研究指出社會效用、人際效用、娛樂/放鬆及資訊 取得動機與「暱稱-個人訊息」自我揭露程度成正相關。基於上述研究可知,即時通 訊的主要使用動機包括社會性、人際性、易用性、方便性、趣味性、資訊取得等面向,

與組織溝通、分享、人際互動、心理層面等相關議題皆有所關聯,因此本研究將以即 時通訊的使用動機作為研究主要變項之一。

關於即時通訊與使用者的人格特質亦有許多學者進行探討與研究,其中許麗玲等 (2011)發現即時通訊使用者的人格特質包含自我揭露與外向性會顯著影響其所選用 的媒介使用行為(社會臨場感、溝通效能、溝通介面)。而 Stefamone & Jang(2008)也認

(20)

為外向性與自我揭露的人格特質,在網路使用上會出現一個更為頻繁的親密與信任關 係。因此本研究將於個人特徵中納入人格特質此一變項。

而皮世明、劉昱志(2009)探討企業內的即時通訊使用行為,結果發現組織內部即 時通訊使用行為會對除了在社會性影響、任務非例行性等面向中呈現正向的顯著影響 外,在認知即時通訊能力、電腦自我效能亦呈現正向的顯著影響,且即時通訊使用行 為對於組織正式溝通與非正式溝通滿意均有顯著的正向影響。由此可推知即時通訊使 用行為與使用電腦能力也具有相關性,而使用即時通訊多以文字溝通為主,語音為 輔,因此在即時通訊上基本的溝通可能需要具備有良好的打字速度為佳,因此本研究 將在個人特徵中納入打字速度此一變項。

2.2 依附風格

本節探討依附風格的意義與依附風格的類型並針對依附風格的相關議題進行整 理與探討。

2.2.1 依附風格的意義

Bowlby(1969)為最早提出依附理論(Attachment Theory)的學者,根據依附理論的 觀點指出,幼兒與主要照顧者發展出的一種親近關係,會影響其後的人際與心理狀 況,即自己對他人的看法與自己對自己的看法。

內在運作模式(Internal Working Model)是建構依附理論的一重要概念,其是介於 早年經驗與未來關係的情感連結的中介,此模式下兒童會逐漸形成對他人的預測與對 自己認知,內在運作模式中的自我與他人表徵影響了當事人的知覺、對訊息之詮釋、

感覺、自我調適及關係中之行為。Bowlby 指出兒童與早期主要照顧者的互動關係會 形成正向與負向的內在運作模式,當照顧者能及時回應兒童的需求時,兒童認為人是 可依賴的,逐漸形成對他人的預測認識,而由於照顧者能快速又適當的回應兒童的需 求,那麼兒童則會認為自己是討人喜歡的自我認知,如此而形成正向的內在運作模 式;而反之,如果主要照顧者未能敏銳的且較忽視兒童的需求時,兒童對他人的認知 可能會造成不安全與缺乏信任,且可能會認為自己是令人討厭的自我認知,如此而形 成負向的內在運作模式,而主要照顧者與兒童的依附關係最初是以感覺動作基模來表

(21)

徵,如藉由哭、叫、擁抱、跟隨等行為,最後才轉換成抽象的一般化的內在運作模式 (Bowlby, 1988),Collins & Read (1994)認為透過內在運作模式如圖 2-1,兒童與敏感、

反應靈敏的主要照顧者進行良性互動則可發展出安全依附風格的個體,他們多能擁有 安全感包括在困境的環境中,並且能相信他人的善意且具備有處理威脅的自我效能。

圖 2-1 認知、情緒、反應行為的內在運作模式圖 資料來源:Collins & Read (1994, p69)

透過這樣的內在運作模式,個人將早期依附經驗帶入之後的人際互動中,使得早 期所建立的穩定內在依附風格,呈現在不同情境、發展與人物互動中,進而對應到成 人的友誼與愛情依附風格(Hazan & Shaver, 1987;Fivush, 2006)。而 Ammaniti et al.(2000)特別針對兒童期至青少年期間進行研究,發現依附風格在此其間具有高度的 穩定性達 71%,由此可知依附理論一但建立了,及具有其一定的穩定性,透過內在運 作模式類化到不同的時間與情境之中。

2.2.2 依附風格類型

依附風格的分類其中以Ainsworth(1979)的以陌生情境實驗最為有名,學者製造出 母親和兒童在實驗室、陌生人進入、母親離開實驗室、母親回來且陌生人離開、兒童 獨處、陌生人回來、最後再與母親重聚等情境,加以觀察後將兒童對其母親的依附類 型分為三類:

(一)安全依附型(Secure Attachment):主要照顧者最能敏銳的察覺幼童所發出的訊 息,能適時的給予幼兒回饋,當母親與兒童共處時,兒童能放心的主動探索陌生 情境,而當母親離開時雖然亦會產生焦慮與不安,但當與母親重聚時會立刻露出 喜悅的情緒、尋求互動,並且繼續主動探索環境。

(二)逃避依附型(Anxious-Avoidant):主要照顧者對幼童的需求察覺較不敏銳,通常 給幼童感覺冷漠與疏離,幼童在尋求互動中常遭到主要照顧者的拒絕,當母親離

行為性反應

情緒性反應 認知性反應 記憶中的依附

內在運作模式

(22)

去時幼童會展現些微的不高興,但當與母親重聚時幼童通常表現出不理會或逃離 的行為,無論是陌生人或母親與其共處時,皆較容易展現出相應不理的態度,幼 童以一種避免親近的防衛機制來壓抑自己尋求依附,且容易認為自己是不被喜 愛、孤獨的,因此較害怕與他人建立關係。

(三)焦慮矛盾依附型(Anxious-Ambivalent):主要照顧者對幼童的需求察覺敏感度較 低,所給予的回饋不能滿足幼兒的需求且常採取不一致的行為對待幼童,因此幼 童無法預測何時才能夠滿足其需求下,較容易產生不確定、害怕的情緒,當母親 離開時或陌生人回來時又同會顯得不安與難過,即時當陌生人進入時亦會顯現出 害怕並親近在母親身旁,很少主動探索環境,但當母親回來,陌生人離開時一方 面主動親近母親但另一方面卻顯現出憤怒並拒絕與母親的接觸。

而 Bartholomew & Horowitz(1991)則是採取訪談的方式進行成人在友誼和愛情關 係的依附風格進行研究,透過訪談研究將依附風格共分為四類別,將原先的逃避依附 再分為兩種不同的風格,一種是內心其實期待親密關係,卻害怕被拒絕或不能信任他 人,因而逃避與他人親密接觸,稱之為害怕依附(Fearful);另一種為內心本來就不喜 歡受親密關係束縛,較傾向獨立自主與自給自足,稱之為排除依附(Dismissing),並 指出雖然兩種風格表面上都是與他人保持距離,但其內心想法與感受是不相同的。

除了以上兩種分類方式外,亦有許多學者以不同的研究方式提出其他的分類定 義,其中如 Main & Solomon(1986)以晤談的方式藉由測試成人有關過去與父母關係記 憶的能力,將成人的依附分為安全/自律(Secure/Autonomous)、排除(Dismissing)、焦 慮(Preoccupied)和未決定/混亂(Unresolved/Disorganized)四種類型,其中未決定/混亂型 依附風格其同時逃避與焦慮矛盾依附的行為特徵等。

而國內亦有學者希望以國人為研究對象,提出符合國內的分類類型,如王郁茗、

王慶福(2007)以質性的方式要求受試者先描述自己在原生家庭中學到在人際交往中 較容易產生的行為、想法,再透過內容分析整理得到依附風格六大類型。

(23)

表 2- 1 依附風格研究比較

王郁茗、王慶福(2007) 的六種類型 Ainworth,

Blehar, Waters,

& Wall (1978) 的三種類型

Bartholomew

& Horowitz (1991)

的四種類型 主類型名稱 子構面

1.主動開放喜歡人際 Open style

主動接近;相信別人;自 信樂觀;外相開朗;樂於 助人;對人敏察。

1.安全 Secure

1.安全 Secure

2.隨和尊重順乎緣分 Natural style

隨和好相處;重視關係;

不強求。

3.內向害羞缺乏自性 Introversive style

內向害羞;缺乏自信;依 賴;需要安全感。

2.焦慮/矛盾 Anxious/

Ambivalent

2.焦慮

Preoccupied 4.任性隨意不夠成熟 Wayward style

任性;不成熟。

3.害怕 Fearful

5.被動壓抑人際疏離 Alienated style

較被動;壓抑逃避;不易 親近;不一致。

3.逃避

Avoidant 4.排除 Dismissing

6.獨立自由重視自我 Autonomous style

獨立自由;喜歡獨處;自 有主張;愛恨分明。

資料來源:王郁茗、王慶福(2007)及本研究整理

由於學者們藉由不同的研究方法,並針對不同的年齡層與國籍進行分類,故分類 的類型有所不同,如有學者即認為 Bartholomew & Horowitz (1991)之所以能從原先三 種類別中發現新的依附風格類型,乃由於他所採用訪談的研究對象為成年人而非幼 童,對幼童而言較難達到排除型(Dismissing)的這類自給自足的生活型態(王郁茗、王 慶福, 2007),而本研究基於研究對象為國中階段的學生,可能也較少能夠出現排除型 依附風格,因此依舊採用 Ainsworth 的三種依附風格分類法進行研究。

2.2.3 依附風格的相關研究

基於內在運作模式的概念,依附風格的研究不僅僅在於兒童行為、父母或重要他 人與兒童互動的瞭解,更延伸至成人的人際關係、愛情關係、工作中員工的行為與一

(24)

些心理性因素如憂鬱症、羞愧感等研究(王郁茗、王慶福,2007;李靜如等,2011;

Richards & Schat, 2011),本小節特別針對近期人際關係與依附風格的相關議題進行整 理。

在社交焦慮的議題上,有學者指出社交焦慮與早期兒童時期與母親的生活型態有 很大的相關,且在針對成人的研究中發現安全依附越高者其社交焦慮表現上越低,而 逃避或焦慮依附則相反,其與社交焦慮呈現正相關(Mickelson et al., 1997;Ledley &

Heimberg, 2006)。

而有許多學者針對不同的依附風格其產生的人際行為態度進一步進行研究與探 討其背後的緣由,Shaver & Mikulincer (2005)認為不同的依附風格會有不同的人際行 為,並且可以藉由此種模式來預測他們未來與伴侶的互動關係,其根本原因在於他們 對於人際互動的目標有所不同所致。

Mikulincer & Nachshon(1991)指出安全與焦慮依附者皆比逃避依附者容易對他人 做出自我揭露,這是由於逃避依附者習慣於以排斥的態度阻擋一切訊息,且常帶有害 怕傷害他人的防衛性態度,另外 Mikulincer 又於 1997 年研究指出安全與焦慮依附者 較容易親近高自我揭露的他人,並且以較高的自我揭露行為作為回應,但他們的高自 我揭露行為本質卻有所差異,焦慮依附者的高度揭露行為較具強迫性與控制性,目的 是要滿足他們對於安全的滿足,且容易產生忌妒心態,安全依附者則會依據對方互動 的關係、程度給予不同的回應。另外李靜如等(2011)亦以台灣有戀愛經驗的大學生為 研究對象進行有關成人依附、社交能力與寂寞憂鬱等相關議題,研究發現逃避與焦慮 依附傾向越高者其社交自我效能越低,表示在與他人互動之際越缺乏自信心,而焦慮 依附傾向越高者,但在整體效果焦慮依附者較逃避依附者對憂鬱的直接影響要來得更 大。

雖然過去文獻仍以現實面對面的人際交往情形為主要的研究背景居多,然則近期 亦有一些學者特別針對網際網路中的人際關係與依附風格進行研究探討,林以正等 (2005)也針對三種依附風格與人際互動感受進行分析,並指出安全與逃避依附風格傾 向越高者,其網路人際互動也越頻繁,而逃避依附傾向高者則與網路人際互動成負相 關,而陳新豐(2010)更針對依附風格與國小高年級學生的電玩成癮進行研究,指出學 生不同的依附風格與其電玩成癮的傾向有某種程度的正面影響力,並發現當依附關係 為焦慮/矛盾依附風格的學生在其電玩成癮的傾向為最高、逃避依附次之、安全依附

(25)

則最低。本研究將分別針對國中生於網路與現實生活中的自我揭露情形和依附風格進 行探討,希望能進一步瞭解現實生活中依附風格產生的人際的內在運作模式,是否也 能適用於缺少社會臨場感且整合多媒體的 CMC 環境之中。

2.3 自我揭露

本節將以自我揭露的意義與自我揭露與個人特質進行整理與探討。

2.3.1 自我揭露的意義

自我揭露是指個體向他人透露有關自己的資訊包括想法、感覺或經驗等的溝通方 式,讓他人對揭露的個體本身能有所瞭解。在發展具有意義的人際關係上自我揭露與 回饋為最主要的元素,其中又以自我揭露部分最為重要,能反映出自我願意讓他人知 道的訊息內容(深度)與自我認知,Jourard 根據話題的親密性來區分自我揭露的程度並 認為可靠的自我揭露是健康人格的象徵(Jourard, 1959)。

而社會滲透理論(Social Penetration Theory)闡述了人際關係的形成中自我揭露的 重要,Altman & Taylor(1973)指出人際關係建立在自我揭露的頻率與深度的增加的過 程中,並分為摸索期、情感試探期、情感期與穩定期四個階段,其中第三個階段即為 自我揭露廣度與深度的增加,以下分述之。

(一)摸索期(Orientation Stage):雙方首次會面與談話,但很少分享個人的訊息,雙方 可能透過微笑等肢體動作進行交談,但有較少的言語表達。

(二)情感試探期(Exploratory Affective Stage):雙方繼續探索更多的話題,偶爾揭露個 人的訊息,如友善的鄰居關係大致發展為此階段。

(三)情感期(Affective Stage):當雙方交流變的更為輕鬆,且幾乎任何話題皆開放即進 入此階段,如親密的朋友。

(四)穩定期(Stable Stage):當雙方有意要進入更密切的關係時,通常會展現更頻繁的 情感表達,如口語的情感表達、輕吻、擁抱等,此階段通常發生於開放的溝通且 雙方彼此十分瞭解對方的所有私人故事。

而 Omarzu(2000)認為自我揭露包含有三個面向,其一為廣度或訊息所揭露的量 即揭露時所涉及的主題的多寡,其二為訊息揭露的深度或親密性,其三為描述每項訊

(26)

息所發費的時間,並指出當人感覺到信任且安全的情況下才能展現高度的自我揭露與 親密性。林以正、黃金蘭(2006)認為影響關係親密感的兩項社會互動的因素為自我揭 露與知覺同伴回應,自我揭露可以揭露事實或揭露想法及情緒,而知覺同伴回應則包 括瞭解、關懷與肯定三個主要成分,而在實際的日常生活互動中,深度的自我揭露大 多會引發揭露對象的高度回應,而對方的回應又進一步的鼓勵揭露者作更多更深入的 自我揭露,故自我揭露與知覺同伴回應兩者應是互相循環影響的歷程。Chaudoir &

Fisher(2010)則提出一個揭露過程模式(DPM),其中包括減輕的抑製作用、社會支持、

社會訊息的交換等三部份,DPM 提供一個揭露理論和策略,可以幫助揭露者獲得助 益,由此可知自我揭露在建立人際關係、社會互動與親密感上是很重要的一個過程。

近來有學者針對日常生活中困擾的自我揭露進行研究,即將自我揭露的議題關注 於困擾的情緒與想法的分享上(李靜如等,2011;藍菊梅等,2009),研究發現困擾的 自我揭露越高者在社交自我效能亦高,而社交自我效能高者困擾較少,且情緒的揭露 與憂鬱成顯著的負相關,可知自我揭露與社交、情緒表達有很大的關係,因此應要鼓 勵學習分享與自我揭露來強化自我的社交能力。

針對自我揭露的議題,Jourard & Lasakow(1958)提出了 Jourard 自我揭露量表 (JSDQ)作為研究自我揭露的個體差異,問卷主要包含態度與意見、嗜好與興趣,工作 或學業、金錢與人格特質等六個面向,並認為自我揭露的程度以態度、嗜好與工作等 話題高於金錢、人格特質與身體,爾後以大學生與高中生進行研究,發現他們在嗜好 與興趣、態度與意見及工作或學業等議題上揭露較多,在金錢、人格特質與身體等議 題上揭露較少,以下針對這六個面項進行簡要說明。

(一)態度與意見:個人對政治、宗教、哲學、生活上的想法與觀點。

(二)嗜好與興趣:個人對食衣住行育樂上的喜好。

(三)工作或學業:個人對與工作上或學業上相關人事物的看法。

(四)金錢:個人在金錢處理上的觀念。

(五)人格特質:個人對自尊、吸引力、羞恥心、性等人隔因素的見解。

(六)身體:個人對長相、肢體、外型與健康的感受。

Jourard & Resnick(1970)研究指出只要環境是令人感到安全的,人們將會揭露更 多的個人訊息,因為他減輕了壓抑個人事實的緊張情緒,而藍菊梅等(2010)亦編制了 一套測量大學生的困擾自我揭露量表,其中分為四個向度,揭露情緒、揭露對向、揭

(27)

露議題及揭露意圖,其中自我揭露議題包括生活、時間管理、生涯、學習、家庭、人 際、感情、情緒、精神及生理困擾等。

2.3.2 線上/線下自我揭露與個人特徵

自我揭露主要可以分為線上與線下,過去有許多學者針對線上與線下進行不同的 相關研究,由前小節可知自我揭露為發展人際關係中相當重要的一環,且有學者亦特 別針對自我揭露的議題製作出有效測量出區分個人自我揭露程度高低的量表,故近年 來有許多研究以自我揭露為主要的研究工具,進而瞭解網路世界與日常生活中自我揭 露是否因環境的差異、使用介面等不同而有不同的表現,如葉乃靜(2010)以質性訪談 的方式訪問社交網站使用者於網路上自我揭露的分享目的與內容,研究歸納社交網站 提共使用者情感處理的新管道,讓使用者可以在短時間內自我揭露獲得安慰或是找人 陪伴聊天,但亦有受訪者認為自我揭露關於重大事件(較為私密性的話題時),較難放 心的於網路上進行分享。Pornsakulvanich(2005)針對網路上非傳統關係(可能第一次見 面為日常生活,但平時多以網路進行溝通維持關係)與傳通關係(以網路為支援,日常 生活仍然持續有接觸)的線上自我揭露情形進行比較,發現非傳統關係於網路上的揭 露資訊情形較傳統關係來得多,但在自我揭露的深度、坦誠度等皆沒有明顯的差異。

Ben-Ze’ev(2004)認為在網路的世界裡,由於線索的缺乏如外貌等因素,因此相較於面 對面的溝通,網路上的溝通與一個人的口語表達技巧反而有較顯著的關係,且因為容 易將對方的言行理想化,故更容易做到自我揭露。邱文彬、萬金生(2005)特別針對大 學生在性話題上日常生活與線上自我揭露情形進行研究,研究顯示在性話題的揭露 上,網路情境並非真實情境之補償或替代性滿足的途徑,即線上與線下的自我揭露情 形無顯著的差異,吳泰毅(2006)針對大學生進行研究,發現線上與線下的自我揭露話 題親密性呈現顯著正相關,即線上自我揭露的頻率高者,線下自我揭露的頻率亦高。

從相關研究可得知因為 CMC 環境的差異、匿名性等原因有可能影響到線上與線下的 自我揭露情形,故本研究亦運用自我揭露為主要的研究工具,目的在探討線上與線下 人際關係是否會因為 CMC 環境差異而產生自我揭露上的差異。

過去在研究人際關係、自我揭露的相關研究中,無論在線下或線上的研究背景 中,有許多學者將性別、人格特質、打字速度等納入研究變項中進行研究。本研究整 理相關研究內容,並將性別、人格特質與打字速度納入個人變項之中。

(28)

(一)性別變項

表 2- 2 線上、線下自我揭露與性別相關研究彙整表

研究者、研究題目 線下 線上

李黃寶(2009) 國小高年級學童線上遊戲玩家行為與人際關係、自

我概念關係之研究-以臺北市為例 X

胡玉珍(2009) 大學生網路交友、自我揭露與愛情態度之研究。 男高 李宜貞(2005) 人際關係自我揭露、娛樂性資訊尋求與網路貼圖行

為之研究。 女高

邱文彬、萬金生(2005) 網路性話題的自我揭露初探:性別差異和

去個人化及話題親密性的影響。 男高 男高

Ben-Ze’ev(2004) Love online:Emotions on the Internet. 女高 薛怡青(2001)台灣 BBS 使用者之自我揭露、名片檔自我呈現意願

與暱稱認知之初探。 男高 男高

邱文彬、林美珍(1999)大學生發展成熟的人際關係中親密性能力

的發展:自我揭露與自主性之年級與性別差異的探討 X X

Cooper & Sportolari(1997) Romance in cyberspace: Understanding

online attraction. X

Jourard(1971) Self-Disclosure : An Experimental Analysis of the Transparent Self.

女高 楊牧貞、黃光國(1980)自我揭露的楔型模式及其相關變項。 女高

註:X 代表無顯著差異,「男高」代表男顯著高於女,「女高」代表女顯著高於男 依據表 2-2 整理之文獻,可發現線上、線下自我揭露與性別的相關性目前尚無定 論,其中楊牧貞、黃光國(1980)的研究即指出在性相關議題上男性揭露程度是高於女 性,但大體而言女性自我揭露程度依舊高於男性。邱文彬、林美珍(1999)研究指出男 女大學生在自我揭露的廣度與深度上都沒有顯著差異,並認為大學時期教育強調兩性 平衡發展,因此性別對於自我揭露表現上才沒有太大的差異,爾後亦特別針對性話題 進行研究,發現男性無論在線下或線上在此話題的自我揭露程度皆高於女性(邱文 彬、萬金生,2005)。胡玉珍(2009)的研究則特別限定對象為大學生與異性的網路自我 揭露情形認為男性程度高於女性,但在年級別上無差異,而 Cooper & Sportolari(1997) 則認為網路上的行為可擺脫傳統的性別差異,認為男女在網路上的自我揭露無程度差

(29)

異,由於研究對象、研究工具與研究議題的差異,研究者分別針對此現象做出解釋,

故本研究也將針對性別議題與線上、線下自我揭露的差異進行研究與探討。

(二)個人特質

除性別議題外,也有學者針對個人特質進行研究探討,其中又包括內外控信念與 五大人格特質。

Rotter(1966)以內外控信念理論,將個體對週遭環境的內在看法區分為兩類,即 內控信念(Belief of Internal Control)與外控信念(Belief of External Control),並認為即使 面對相同的環境或刺激,因為個體內在的觀點不同所產生的反應則會有所不同,內控 信念較強者通常將成功或失敗歸因於自己的努力與疏失,他們注重個人的能力,善於 採取行動來改善環境,並對自己的生活保持控制能力,而外控信念較強者通常將成功 與失敗歸因於運氣與他人,他們通常認為自己的行為或能力不會影響結果,所以通常 聽天由命較無意採取行動來改善環境。

五大人格特質最早為 Norman 於 1963 年將人格特徵透過因素分析的方式而提 出,其中包括外向(Surgency)、友善(Agreeableness)、謹慎(Conscientiousness)、情緒穩 定(Emotional Stability)和社會性(Culture)五種,爾後有許多研究針對五大人格特質結 構發展出衡量的問卷,如 Costa & McCrae(1985)所發展的 NEO 人格量表,該量表共 有 181 題,經由 Likert 五等比量尺的方式填答,共包涵以下五種類型:

1.神經質(Neuroticism):此特質得分高者具有多愁、緊張、情緒化、不安全感、自卑 感等特質。

2.外傾性(Extraversion):此特質得分高者具有主動、喜歡說話、長於社交、樂觀、熱 情等特質。

3.開放性(Openness):此特質得分高者具有好奇、興趣廣泛、創造性、獨創性、富想 像力等特質。

4.友善性(Agreeableness):此特質得分高者具有心地善良、溫和、宅心仁厚、樂於助 人、可靠、正直等特質。

5.謹慎性(Conscientiousness):此特質得分高者具有按部就班、努力、自律、守時、細 心有毅力等特質。

謝明達(2005)針對內外控信念變項對於網路上的人際關係與網路成癮進行研 究,偏向外控人格特質者與現實人際關係較差者較具網路成癮傾向,並認為外控人格

(30)

特質者除了網路使用自控力差外,較容易忽視現實人際關係,而林素真等(2009)探討 五大人格特質對部落格的互動行為的影響,其中指出具有外傾性特質者為最樂中於部 落格上的人際互動行為,其次為友善性,並認為外傾性者通常具有主動活躍、健談、

喜歡社交等特質,故其透過部落格與人互動的頻率會較高,本研究將以內外控信念與 五大人格特質作為人格特質變項的描述。

(三)打字速度

何淑貞(2007)針對打字速度變項與即時通訊使用行為進行探討,指出中文打字速 度對即時通訊使用行為有正向的顯著影響,雖然目前直接針對打字速度此變項與自我 揭露的研究不多,但有許多研究指出電腦自我效能會影響即時通訊的使用行為(皮世 明、劉昱志,2009),故本研究將打字速度亦納入個人特徵中作為研究變項。

(31)

第三章 研究設計

本研究主要在探討不同依附風格之國中學生,其即時通訊線上線下自我揭露程度 差異情況,並探究即時通訊使用動機與個人特徵變項對自我揭露程度的影響。本研究 採取問卷調查為研究方法,問卷回收後以 SPSS 統計軟體進行敘述性統計、多變量變 異數分析、Scheffe 事後比較檢定做為分析方法,並對問卷中的信度進行分析。本章 共分為六節,內容包括研究架構、研究假說、研究方法、研究對象、操作型定義、研 究工具與前測。

3.1 研究架構

有關線上線下自我揭露的相關研究(Jourard, 1971;謝明達,2005;李宜貞,2005;

李黃寶,2009;林素真等,2009;胡玉珍,2009)中,除了針對線上與現下自我揭露 進行研究外,亦將性別、個人特質作為研究的重要變項,而何淑貞(2007)亦將打字速 度對即時通訊使用行為進行研究,因此本研究將性別、個人特質與打字速度合併為本 研究中的個人特徵,除了從國中生線下與線上自我揭露的差異情形進行探討外,亦針 對個人特徵來探討線上線下自我揭露的差異情況。

自 Bowlby(1969)提出依附理論後,有研究分別針對線上或線下的環境進行不同依 附風格的探討(Mikulincer &Nachshon, 1991;林以正等,2005;陳新豐,2010;李靜 如等,2011),因此本研究亦以依附風格作為一重要變項,探討不同依附風格的國中 生其線上與線下自我揭露的差異情形。

過去探討即時通訊的相關研究(Hwang & Lombard,2006;黃于貞)中,均針對即時 通訊的使用動機作為一重要研究變項進行分析,因此本研究從使用動機來探討國中生 線上線下自我揭露的差異情形。

綜合以上所述,本研究以線上自我揭露、線下自我揭露、個人特徵、依附風格與 使用動機等五個構面來探討國中生使用即時通訊在線上/線下自我揭露與依附風格之 間程度的差異情形,再根據文獻探討,綜合相關理論與研究資料,並參酌本研究之研 究動機與目的,擬訂本研究的研究架構,如圖 3-1 所示。

(32)

圖 3-1 研究模型

3.2 研究假說

過 去 有 許 多 研 究 認 為 線 下 的 人 際 互 動 與 線 上 的 互 動 表 現 會 有 所 關 聯 性 , Walther(1996)便指出 CMC 的情感表達情形更勝於面對面的體驗,顯示出透過 CMC 網路媒介的情感表達與面對面的線下互動行為是有差異的,此外吳泰毅(2006)研究指 出線上自我揭露的頻率高者,線下自我揭露的頻率亦高,Pornsakulvanich(2005)研究 發現非傳統關係於網路上的揭露資訊情形較傳統關係來得多,但在自我揭露的深度、

坦誠度等皆沒有明顯的差異。因此本研究認為線下自我揭露程度不同的國中生在線上 自我揭露程度的表現上可能具有差異,提出假說 H1。

 H1:線下自我揭露程度不同的國中生在線上自我揭露上沒有顯著差異

過去有研究針對不同依附風格在現實生活的人際互動表現進行研究,Shaver &

Hazan(1988)認為不同的依附風格會有不同的人際行為,而其根本原因在於他們對於 H5

H2

H6

H3

H4 H1

個人特徵 -性別 -個人特質 -打字速度

線上自我揭露程度 線下自我揭露程度

依附風格 -安全依附 -焦慮依附 -逃避依附

使用動機 -社會效用 -人際效用 -便利性 -娛樂性/放鬆 -資訊取得

(33)

人際互動的目標是有所不同的,而 Mikulincer & Nachshon(1991)將依附風格區分為安 全依附、焦慮依附、逃避依附等三類型進行研究,並指出傾向安全與焦慮依附的人皆 比逃避依附者容易對他人做出自我揭露。因此本研究認為線下自我揭露程度不同的國 中生在依附風格上可能具有差異,提出假設 H2 並針對依附風格的三種類型提出細項 假設 H2a~H2c。

 H2:不同依附風格的國中生在線下自我揭露上沒有顯著差異

 H2a:安全依附風格程度不同的國中生在線下自我揭露上沒有顯著差異

 H2b:焦慮依附風格程度不同的國中生在線下自我揭露上沒有顯著差異

 H2c:逃避依附風格不同的國中生在線下自我揭露程度上沒有顯著差異

過去文獻中亦有針對依附風格與網路自我揭露與人際互動的相關探討,林以正等 (2005)進行三種依附風格與人際互動感受分析,指出安全與逃避依附風格傾向越高 者,其網路人際互動也越頻繁,而逃避依附傾向高者則與網路人際互動成負相關,陳 新豐(2010)指出學生不同的依附風格與其電玩成癮的傾向有某種程度的正面影響 力。因此本研究認為線上自我揭露程度不同的國中生在依附風格上可能具有差異,提 出假設 H3 並針對依附風格的三種類型提出細項假設 H3a~H3c。

 H3:不同依附風格的國中生在線上自我揭露上沒有顯著差異

 H3a:安全依附風格程度不同的國中生在線上自我揭露上沒有顯著差異

 H3b:焦慮依附風格程度不同的國中生在線上自我揭露上沒有顯著差異

 H3c:逃避依附風格程度不同的國中生在線上自我揭露上沒有顯著差異

Hwang & Lombard(2006)與黃于貞(2008)都針對即時通使用動機進行研究,並將 使用動機分成「社會效用」、「人際效用」、「便利性」、「娛樂/放鬆」、「資訊取得」五 類,在 Hwang & Lombard(2006)的研究指出大學生使用即時通訊主要原因為「社會效 用」及「便利性」,「資訊取得」與即時通訊使用動機最不顯著,而在黃于貞(2008)研 究指出「社會效用」、「人際效用」、「娛樂/放鬆」及「資訊取得」動機與「暱稱-個人 訊息」自我揭露程度成正相關。本研究將針對上述學者的五種使用動機以及線上自我 揭露進行探討,因此提出了研究假設 H4a~H4e。

 H4:不同即時通訊使用動機的國中生在線上自我揭露上沒有顯著差異

 H4a:社會效用動機程度不同的國中生在線上自我揭露上沒有顯著差異

(34)

 H4b:人際效用動機程度不同的國中生在線上自我揭露上沒有顯著差異

 H4c:便利性動機程度不同的國中生在線上自我揭露上沒有顯著差異

 H4d:娛樂/放鬆動機程度不同的國中生在線上自我揭露上沒有顯著差異

 H4e:資訊取得動機程度不同的國中生在線上自我揭露上沒有顯著差異

過去許多的研究以個人特徵作為研究的變項,其中性別、個人特質亦成為主要的 研究變項(Jourard, 1971;謝明達, 2005)。Jourard(1971)曾針對性別對於自我揭露的影 響進行研究,結果顯示在日常生活中男性的自我揭露較低於女性,而謝明達(2005)則 針對個人特質對於網路成癮與人際關係進行研究,指出網路成癮者特性大多為外控人 格特質,現實人際關係為自我揭露程度較低者。本研究為了探討個人特徵對於自我揭 露的影響並參考上述研究的變項,因此提出了假設,H5a~5b。

 H5:不同個人特徵變項的國中生在線下自我揭露上沒有顯著差異

 H5a:性別不同的國中生在線下自我揭露上沒有顯著差異

 H5b:個人特質程度不同的國中生在線下自我揭露程度上沒有顯著差異

在個人特徵的變項中,除了真實的自我揭露研究議題之外,也有許多學者針對網 路上的自我揭露或人際關係進行研究探討(何淑貞,2007;胡玉珍,2009;李黃寶,

2009;林素真等,2009),胡玉珍(2009)曾針對性別變項對於網路上的自我揭露進行探 討,提出男性在網路上的揭露程度高於女性,但李黃寶(2009)則認為男女在網路上自 我揭露無顯著差異,而林素真等(2009)探討五大人格特質對部落格的互動行為的影 響,其中指出具有外傾性特質者為最樂中於部落格上的人際互動行為,其次為友善 性,除了上述的個人特徵之外,何淑貞(2007)針對打字速度變項與即時通訊使用行為 進行探討,指出中文打字速度對即時通訊使用行為,如「頻率」、「時間長短」、「每次 talk 的次數」有正向的顯著影響。本研究為了探討個人特徵對於線上自我揭露的影響 並參考上述研究的變項,提出了假設 H6a~6c。

 H6:不同個人特徵變項的國中生在線上自我揭露上沒有顯著差異

 H6a:性別不同的國中生在線上自我揭露上沒有顯著差異

 H6b:個人特質程度不同的國中生在線上自我揭露上沒有顯著差異

 H6c:打字速度程度不同的國中生在線上自我揭露上沒有顯著差異

(35)

3.3 研究方法

本研究採取問卷調查法之研究方法,為了研究的整體時效與方便性,本研究所採 行的抽樣方式為立意抽樣(Purposive Sample),樣本為台中市某國中一年級至三年級學 生。

資料分析方法主要採用描述性統計、信度分析及多變量變異數分析,本研究採用 次數分配及百分比描述樣本的個人特徵資料,另採用平均數及標準差描述分析線上、

線下自我揭露程度、依附風格及使用動機。最後以多變量變異數分析方法分析不同的 線下自我揭露程度、依附風格、即時通訊使用情形與個人特徵等變項對線上自我揭露 程度之差異情況。

(一)敘述性統計分析

敘述性統計分析是用以說明樣本資料結構,即是將問卷資料,進行單一變數的敘 述性分析。為了能對學生的個人特徵資料作一般性的瞭解,本研究以百分比、平均數 與標準差等統計量,將樣本對各變數進行描述。

(二)信度分析

信度是指測量資料的可靠性,即一份測驗所測得結果的「穩定性」或「一致性」,

Cronbach’s α 係數是測量內部一致性的常用方法,其適合針對李克特量表進行分析,

本研究將以 Cronbach’s α 係數來檢定問卷中各因素的內部一致性。

(三)多變量變異數分析

變異數分析的作用在於探討一個反應變數下,針對一個或一個以上的因子時,分 析反應變數與因子之間是否有顯著性的影響關係與變化。本研究試圖以多變量變異數 分析不同的線下自我揭露程度、依附風格、即時通訊使用情形與個人特徵等變項對線 上自我揭露程度之差異情況。

3.4 研究對象

本研究是以100學年度就讀於台中市立某國中一年級至三年級普通班學生為研究 母群體。該國中規模屬於中大型學校,全校普通班一年級至三年級共78個班,每班人 數約30到37人左右,學生自國小三年級開始已於學校接受電腦課程,國中一年級與二 年級每週接受一節電腦課程,但由於本研究問卷亦接受曾經使用過即時通訊的學生針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彼所依體由二種因增上力故。從自種子即於是處中有異熟無間得生。死生同時如秤兩

 本實驗測得的 pH 值與酸鹼度計測得的 pH 值差異不大,約 1%,證明了我們 也可以利用吸光值,來推算出溶液中不同分子的濃度,進而求得

中學中國文學課程分為必修和選修兩部分。必修部分的學習材料

在不影響主流課程結構下,接納和 認識學生的不同文化背境,有效地 把不同學生族群的文化元素(如節

 「香港是中國不可分離的部分,培養學生的國民

趣 趣、 、 、 、學習風格 學習風格 學習風格 學習風格等的不同,並有不同的學習需要。2.

關注事項 1 11 1: : :因應初中學生的學習能力差異擴大 : 因應初中學生的學習能力差異擴大 因應初中學生的學習能力差異擴大 因應初中學生的學習能力差異擴大, , , ,加強 加強

沒有錯,從我在這個小鎮有記憶開始,喬瑟夫的臉就一直是那個完美露出八顆上門牙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