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隨著社會的進步及對於身心障礙者的人權重視,特殊教育的發展亦由回 歸主流運動改而倡導融合教育。然融合教育的實施除了校園物理環境的改善 外,更應強調整體校園無障礙的心理環境搭配,才能竟其功。

本章共分為六節,第一節闡述研究動機,第二、三節將針對研究目的提 出待答問題,第四節將對研究過程中所使用之專有名詞作一釋意,第五、六 節則探討本研究之研究範圍及限制。

第一節 研究動機

建立校園無障礙環境之目的,以能滿足學生的生理、心理之需求為其基 本條件,使其能於「最少限制的環境」中學習並享用各種教學資源。教育部 (2004)年修正公布之特殊教育法第十三條,「身心障礙學生之教育安置,應 以滿足學生學習需要為前提下,最少限制的環境為原則。」;同法第十七條 亦指出,「特殊教育學校(班)、特殊幼稚園(班)設施之設置,應以適合個別 化教學為原則,並提供無障礙之學習環境及適當之相關服務。」同法第二十 四條更指出,「就讀特殊學校(班)及一般學校普通班之身心障礙者,學校應 依據其學習及生活需要,提供無障礙環境、資源教室、錄音及報讀服務、提 醒、手語翻譯、調頻助聽器、代抄筆記、盲用電腦、擴視鏡、放大鏡、點字 書籍、生活協助、復健治療、家庭支援、家長諮詢等必要之教育輔助器材及 相關支持服務。」總言之,「校園無障礙環境」,即提供身心障礙學生無障 礙之學習環境,使其在最少限制的環境中,接受適性的教育,以充分發揮其 潛能,並增進其對學校生活的適應。

無障礙環境(barrier-free)設計理念起源於1950年代末期的北歐,主張身 心障礙者應和一般人同樣地在普通社區內生活,也就是說要使身心障礙者能 回歸社會主流,與正常人一樣過著完整而且有意義的生活,進而達到社會整 合 之 目 的 。 而 我 國 在 無 障 礙 環 境 發 展 的 起 步 較 其 他 先 進 國 家 落 後 , 一 直 到 1970年才有「殘障福利法」的第一次立法;而於1988年在建築技術規則建築 設計施工篇增訂第十章-「公共建築物殘障者使用措施」,至此我國對無障 礙環境的設置項目才有法源依據。近年來,先進國家更加重視無障礙觀念的 落實,並將它作為國家發展程度的指標,使得無障礙環境的推動,已成為現 代國家維護人民基本權益,關懷社會弱勢族群,打造無障礙的城市及平等人 權意識的象徵。

國內目前在校園無障礙環境之相關研究主要有論述性質之研究報告,例 如曹淑珊(1996)之「學校無障礙環境概述」、林淑玟(2001)之「e世代的無障 礙觀」、曾思瑜(1996)之「國內外無障礙環境設計規範之比較研究」等;另 一類則為現況調查性質之研究報告,如羅榮枝(2000)之「台北市國小無障礙 環境現況與改進之研究」、葉采青(2002)之「校園無障礙物理環境之現況與 問題探討-以宜蘭縣國中小學為例」等;還有研究者從用後評估之角度探討 使用者之滿意度,如林振商(2006)之「國民小學無障礙環境研究-以彰化市為 例」等。

學者吳武典、張正芬、盧台華與蔡崇建(1991)針對大專生所作之「殘障學 生對『無障礙的校園環境』之需求評估研究」顯示在教育設施方面有兩點結 論:

一、 教學與輔導:在教學與輔導方面,殘障學生普遍反應老師缺乏專業知識 與技能,因此未能依學生之需要、學習特性、與特殊困難給予必要之配 合,尤其在求學及就業方面的專業知識與技能,以強化教學與輔導能力。

二、 設備與服務:在學校設備與提供的服務方面,肢障學生反應較缺乏的為 體育器材、機能訓練器材與設備、課桌椅,聽障學生為助聽器、代記筆 記、傳遞消息之服務,視障學生為點字及大字書籍、工具書、有聲圖書

等。由此結果觀之,殘障學生對設備之需求似較對服務之需求為優先。

吳武典等人(1991)的研究乃是以大專生和大學校園為主,與國中小校園 之實施現況多少有一些不同。但仍可從吳武典的研究中看出提供身心障礙學 生無障礙之學習環境,使其在最少限制的環境中,接受適性的教育,以充分 發揮其潛能,增進其對學校生活的適應,然而並非只是環境設施的改善,更 強調學校教師應具有專業的知識與技能,才能依學生之需要、學習特性、與 特殊困難給予必要之配合。此乃研究動機之一。

學者林振商(2006)在「國民小學無障礙環境研究-以彰化市為例」之研究 報告中指出,針對彰化市所有國民小學的教職員工、學生行動不便條件及學 校屬性、硬體建築環境及無障礙環境等各方面做基本資料的調查及分析,應 用法規層面加以探討,有些合乎規定,但大部分離規定尚有一段距離。另外,

就無障礙校園環境規畫與校園環境用後評估提出研究結論,其中有關校園環 境規畫的結論如下:

一、 目前國民小學建築之無障礙環境設計,乃是處於「被動」的狀態,缺乏 積極性的建設。

二、 國民小學之無障礙環境設計,往往僅符合法令規定的最低要求而未將建 築規模與配置型態納入整體設計之考量當中

三、 國民小學規畫設計者未能充分了解使用者的活動特性,造成相關設施的 利用性不佳。

由上可知,針對「無障礙的校園環境」的規畫,由現況調查結果顯示,

設計者對「無障礙環境」要求的認知,顯然有待加強。若因建築內部條件的 特殊性或經費拮据,而形成改善受限之不合格建築物,更需設計者受過良好 的訓練,發揮巧思,在種種不易克服限制當中,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案及改善 計畫。因此,為瞭解教師對校園無障礙環境之認知程度與實施態度,是為本 研究動機之二。

教師是推廣環境教育的中心人物,學生透過語言、文字、活動從教學中 習得各種環境概念知識及行動經驗,也透過「潛在課程」,從學校環境、社

區環境、師生關係、同儕關係中,學習到正確的環境價值觀。教師若能在求 學階段幫助學生建構對環境正確的認知與態度,對於日後建立正確的環境價 值觀及環境行動技能有莫大的助益。在教育工作現場,教師除了對環境教育 議題的認知程度外,似乎應該還有其他不同的因素影響教師對環境議題態度 之形成。因此,本研究欲從國民中小學教師對校園無障礙環境之認知與態度 調查著手,進而瞭解教師對校園無障礙環境的基本認知為何?對實施校園無 障礙環境議題之態度為何?如能掌握這些相關因素,相信即可提供教育行政 單位制定政策及師資培育機構發展相關課程規畫及研習訓練之參考。如此探 討出的結果亦可協助校園環境設計者認識身心障礙者對環境的真正需求,增 加無障礙的環境知能,而探討後提出的建議,期盼將來在校園無障礙環境設 計規畫時,能有所幫助而建構出適性環境,提升校園環境品質,落實無障礙 校園環境理念,進而使國內之融合教育達到真正的融合階段。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