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第一章 緒論

本章主要闡釋研究動機,提出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並對本研究 的重要名詞予以界定。共分為三節,第一節為研究動機,第二節為研 究目的與研究問題,第三節為名詞釋義。

第一節 研究動機

利社會行為(prosocial behavior)是指任何有益於他人的行動,如 與比自己不幸的人分享、安慰與救助困苦的人、與他人合作或給予協 助以達到目的、或純粹讚美他人的外貌或成就使別人高興(Eisenberg, Fabes, & Spinrad, 2006)。一般動物界即可見到利社會行為,如:蜜蜂 會共同採集食物彼此分享、吸血蝙蝠會願意將吸來的血分享給沒有吸 到血的同伴喝(Nowak, 2012)。人類社會中亦常見到利社會行為,如:

醫院、學校等機構有許多默默為人群服務的志工阿姨、叔叔們、路人 遇見不平或急難時會主動伸出援手。我國三字經即指出「人之初,性 本善,性相近,習相遠…」,顯示人類天性是善良的。利社會行為拉 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也為社會型塑了溫暖、平和的氛圍。

然而,在今日功利主義的浪潮侵襲下,人際間逐漸走向懷疑、猜 忌的關係;國際新聞中也不時出現一些挑戰社會道德觀的事件發生,

如:2011 年 10 月,中國大陸發生了一起車禍案,女童被撞後卻無人理 會,一直到第十九名經過的拾荒婦人才得以被送就醫;2011 年 12 月,

臺灣某市議員提議潑水驅趕在街頭的遊民;2012 年上半年日本虐童共 計248 起,創同期新高;2013 年間,臺灣酒駕肇事逃逸的事件層出不 窮,更出現肇事者的家屬協助湮滅證據,罔顧人命事件。這些案例,

2

顯示現今社會中民眾多把他人的自私與冷漠視為常態現象。往昔助人 為快樂之本、雪中送炭的奉獻精神已逐漸式微。

孟子云:「人性本善」,亦即人生而具有良知、良能和仁愛之心。

教育的作用就在於尋求善良的本心,保存並發揚人性的光輝;教育之 道便是由內向外開展善良天性,使人們達到至善。因此,從小學的生 活與倫理課程到國中的綜合活動課程,都是學校教導道德與利社會行 為的途徑;而教師授課方式更是五花八門,無論是繪本教學、短片欣 賞、融入課程或是道德週的活動,皆可看出學校教育的用心。但是目 前在大環境的氛圍下,這樣的教育效果常常流於表面,學生具備的是 知識上的道德與利社會,真正能落實在行為上的道德與利社會卻是少 之又少;進而導致社會冷漠、適應不良、人際困擾等問題一再發生。

Comenius 認為:「人性本善,端賴教育力量去培養,且培養須及時,

教育受得愈早愈好」(朱敬先,2004)。研究發現,18 個月大幼兒的 幫助行為若受到成人的鷹架與支持,在30 個月大時,他們的利社會行 為會更自動自發,社會理解能力也較佳(Svetlova, Nichols, & Brownell, 2010)。因此,要讓人類的善性發芽,在生活中表現利社會行為,促 使社會具有良善之道德風範,就應從小培養幼兒利社會觀念。

由於幼兒自出生開始便進入社會環境,並在社會中不斷與他人接 觸相處,若要能融入社會,且表現出所處文化環境之可接納甚至讚許 的社會行為,就不得不重視利社會行為的培養。朱敬先(2004)認為,

一個社會行為成熟的幼兒,不但具備與他人共同生活、工作遊戲的能 力外,同時具有與人為善的社會行為,如:合作、助人…等;在這樣 行為表現下,自然也就具有較好的人際關係與社會適應。而國內研究 也證實,利社會行為表現較佳者,同儕關係也較好(許郡芳,2008;

楊惠婷,2004)。此外,學者指出,幼兒利社會行為的發展是其成年

3

後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及心理健康、和諧發展的重要基礎,也是其社 會性發展和個性形成的重要方面;如果只重視幼兒認知與智力發展,

忽視幼兒利社會行為的教育與導向,則會導致幼兒發生自私、任性、

缺乏同情心等問題(王福兰和任玮,2006;官少君,2006)。因此,

在幼兒階段重視利社會行為的發展是教育工作者的當務之急。

而隨著科技進步,人類發展的研究也逐漸科學化,從過去的行為 學實驗、認知行為治療到現今的腦神經科學研究,透過核磁共振(MRI)、

功能性核磁共振(fMRI)、腦波儀(EEG)、正子斷層掃描(PET)

等儀器,可以讓我們能更清楚地知道當人們在思考、學習等表現行為 時,大腦是如何運作。研究顯示大腦是人類行為發展的重要基石,如:

彈奏鋼琴或是複雜體操動作的技能,均是由小腦準確協調與控制所形 成的。當小腦功能受損時,會導致口部以及喉部的肌肉整合不佳,進 而產生說話口齒不清,身體平衡不佳等現象;另,大腦上丘及視覺皮 質掌管視覺的接收與處理,藉由視網膜與枕葉皮質通路的連接,人類 得以看見事物與色彩。若是視覺連結皮質受損,色彩視覺也會產生缺 陷,個體也就可能變成色彩全盲;又,在左大腦皮質區中,有一區塊 稱之為Broca 區,掌控部分語言功能,一旦傷及此區,便有可能導致 失語症,使得患者在語言產生及理解上產生困難(Stirling, 2003)。由 此可知,大腦與人類行為的表現息息相關。對利社會行為而言,也是 如此。認知科學家利用MRI 掃描發現,自我犧牲和合作行為…等利社 會行為是大腦天生設定的一部份;進一步在單純利社會的實驗結果也 發現,從事利社會行為時,利社會者的大腦活化程度較自我中心者來 的大(Fitzgerald, 2010)。也就是說,人性本善的表現與大腦有密切的 關聯。

洪蘭(2010)在《心智拼圖》書中導讀提到:「近代科學把過去

4

不可見的東西都呈現在我們的眼下了,作為一個腦的擁有者,怎麼可 能不去理解自己所擁有的東西是什麼呢?」透過對腦的檢視與瞭解,

人類不但可以知道刺激與行為對不同人產生反應的差異,更能明白行 為與差異產生的真正原因,如:前額葉皮質與腦島活化反應較強者,

會展現較多的利社會行為。

由於目前我國有關幼兒的利社會行為研究多探討教學介入成效,

如:洪堯群(2000)故事講述與討論對幼兒助人意願與利社會道德推 理之影響、陳玲玟和郭李宗文(2008)教師實行故事教學之研究─以幼 兒利社會行為為例、趙恕平和鍾志從(2010)利社會學習對提升幼兒 利社會行為效果之研究;或是與其他行為的相關研究,如:林惠雅(2008)

家庭互動型態、子女性別與幼兒社會能力之探討、許舒雅(2007)國 小學童父母親依附關係、利社會行為與友誼品質之關係研究…等等,

並未從腦神經科學層面切入研究。其中,趙恕平和鍾志從(2010)的 研究透過自編的幼兒利社會行為教師評定量表,充分測得幼兒平時的 利社會行為表現水準。因此,本研究除了透過腦波儀的測量來探究幼 兒利社會行為與大腦之間的關聯之外;也比較教師評定的幼兒利社會 行為表現與幼兒在利社會情境中的腦波相關情形;並探討背景變項不 同,幼兒腦波資料與利社會行為有無差異存在。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