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研究結論與建議

本章主要目的為呈現結論與建議。全章共分兩節:第一節將根據 研究結果整理歸納出結論,第二節為針對未來研究者提出具體建議。

第一節 結論

本研究以96 位幼兒作為研究對象,透過腦波儀的資料蒐集以及幼 兒利社會行為教師評定量表,藉以瞭解幼兒在利社會情境中的腦波變 化以及幼兒平日的利社會行為表現。所得結論如下:

一、腦波儀測得的幼兒利社會腦波反應與教師評定的幼兒利社會行為 沒有顯著相關

本研究發現,受試幼兒的利社會情境腦波資料與他們的利社會行 為教師評定結果兩者之間並沒有顯著相關。這可能是因為兩種測量工 具所測得的目標內容不同所致。

「利社會情境腦波」的蒐集,是利用受試幼兒觀看利社會影片的 同時進行幼兒腦波的收錄。也就是說,本研究蒐集到的腦波是反應幼 兒觀看影片的一種生理反應。幼兒在觀看影片的過程中,若是對內容 產生想法與感動,就會使其腦波的數值升高。從各個幼兒的腦波數線 圖來看,更可以看出幼兒腦波反應的高低差異。

而「幼兒利社會行為教師評定量表」來說,此量表是由受試幼兒 的其中一位教師做填寫,該教師會依照幼兒平常在幼兒園生活中的行 為表現作為填寫的標準。也就是說,量表所呈現的結果,是幼兒能被 教師注意到的外顯行為。若是幼兒的利社會行為表現沒被教師觀察到,

或是幼兒個性偏內向,不善於表達,都有可能使教師評定量表的利社

74

會行為分數偏低。研究曾顯示:在團體中被忽視的幼兒具有較高的知 覺性角色取替能力,他們的同理心強(潘秀雯,2006)。而且,受忽 視幼兒的「合群合作」能力也高於受爭議幼兒,尤其,受忽略的男生 中,高社經家庭幼兒的「禮貌」表現優於低社經家庭的幼兒(陳怡君 和鍾志從,2012)。受忽視幼兒同理心高,容易為他人著想,常常退 居幕後,反遭同儕及老師忽略,值得吾人重視。因此,受試幼兒的利 社會情境腦波資料與利社會行為教師評定量表結果並未有顯著相關是 有跡可循的。

然而,研究者將幼兒利社會情境的分段 γ 波以背景變項的分類分 別與幼兒利社會行為教師評定量表進行相關研究,結果發現,在四歲 組的部分,關心情境 γ 波與利社會行為總量表平均數、合作分量表平 均數以及分享分量表平均數有顯著相關。這可能是因為受試幼兒的利 社會生理反應是需要時間培養。研究指出,助人行為是一種道德行為 表現,需要長時間的引導,才更能了解及展現整個效果(林芳菁,2010)。

以本研究來看,關心情境正好位於影片的尾聲(2 分 20 秒),受試幼 兒看到這裡的感受最深,利社會生理反應自然愈趨明顯。

二、受試幼兒利社會情境腦波不具有性別和年齡的差異,但是幼兒 利社會情境的分段 γ 波有性別和年齡的差異

藉由腦波儀的使用,本研究便能瞭解受試幼兒在觀看利社會影片 時的腦波反應。結果發現,受試幼兒的利社會情境腦波在性別與年齡 上並沒有顯著差異。

研究者認為可能原因有二:一,本研究所紀錄的利社會情境腦波 共152 秒,在這 2 分 32 秒的過程中,幼兒腦波隨著影片內容有所起伏,

轉換成平均數時,便將高低數據拉平了,進而無法突顯高低差異,性 別或是年齡也就比不出差別。二,利社會除了認知層面外,還包含了

75

行為層面與情感層面,藉由觀看利社會影片,受試幼兒除了運用認知 層面外,還會使用情感層面,當幼兒因影片內容而感動,同理心油然 而生,腦波才會隨之起伏;因此,當影片內容並沒有使受試幼兒有所 感觸時,腦波反應自然不明顯,自然無法區分性別與年齡間的差異。

然而,若以分段影片的γ 波分析,可以發現合作情境的 low γ 波男 生高於女生,可能是因為影片中的合作畫面是由兩位男性共同完成,

男生對同性別的人、付出勞力的畫面會較有感覺。這樣的結果也與马 娥和丁继兰(2006)觀察幼兒的利社會行為表現的結果相符:男生合 作表現的次數較女生多。

而且,四歲受試幼兒在幫助情境和分享情境的low γ 波與 high γ 波 比五歲的受試幼兒高,可能是因為在幫助情境中,影片畫面呈現的是 幫忙撿手帕的掉落物,對四歲幼兒來說,這件事是他們能力所及,較 容易產生成就感,腦波反應自然比能力較好的五歲幼兒高。至於分享 情境結果來看,依據顏肇基、陳姣伶、張召雅、周育如和鍾志從(2005)

的研究結果推論,年齡愈小的幼兒對分享的認知似乎採取較為廣泛的 定義,而年齡較大的幼兒則會採取更嚴謹的定義;再者,年齡較大的 幼兒從事分享行為時,會以公平為考量,且公平信念會隨著年齡上升 而明顯增加的趨勢,顯示年長幼兒對公平分配的概念愈執著。由此可 知,四歲受試幼兒在分享情境的low γ 波與 high γ 波反應比五歲受試幼 兒大,可能是因為兩者對分享定義採取的範圍不同,以及五歲受試幼 兒不認為影片中的分享行為符合公平原則所致,因為接受分享人比分 享者多了一瓶水。

此外,四歲受試幼兒的合作情境 high γ 波高於五歲受試幼兒,與 過去文獻結果相違,無論是马娥和丁继兰(2006)、王福兰和任玮(2006)

或是陳欣希和鍾志從(2011)的研究,都指出年長幼兒的合作行為比

76

年幼幼兒多,即幼兒的年齡愈長,利社會行為的表現也就愈多。這差 異可能是因為研究方法不同,本研究發現四歲組幼兒對合作的情節反 應較五歲組強烈,或可解釋為四歲幼兒正值合作概念萌芽時,因此,

內在反應較五歲幼兒明顯。未來研究應可就此觀點再進一步探討。

三、教師評定的幼兒利社會行為具有年齡差異但不具有性別差異 本研究請受試幼兒的一位教師填寫幼兒利社會行為量表,以作為 幼兒利社會行為的評斷基礎之一。結果發現,教師評定的幼兒利社會 行為在性別上並沒有顯著差異,但在年齡上,五歲組的受試幼兒在量 表總分、幫助得分、合作得分以及關心得分皆高於四歲組的受試幼兒。

研究者認為,可能是因為五歲幼兒於混齡班級中,能力、學習經 驗比四歲幼兒來得多,因此較有機會表現利社會行為;相較之下,四 歲幼兒較容易成為受幫助者,教師觀察到的機會也就比較少了。

至於性別層面,研究者認為可能是因時代演變,性別刻板印象的 觀念逐漸被打破,性別平等也成為現今學校重要課程之一;在這些觀 念洗禮下,幼兒較不會將利社會視為女性該有的行為,利社會行為的 表現自然也就不會有性別差異。

第二節 建議

壹、降低家長的疑慮,以增加受試幼兒的數量

本研究因牽涉身體紀錄,讓不少家長因此卻步,而不同意其孩童 參與研究。再加上腦波儀的說明只發給各班老師,並未發給所有幼兒 家長,使其在未瞭解前腦波儀前就產生擔憂與拒絕,進而降低家長同 意的數量。

77

因此,未來使用該儀器者,可提供家長多一些研究工具的資訊,

讓他們瞭解儀器並不會造成幼兒損傷,對研究的接受度與放心度自然 就會提升,受試幼兒數量也就有機會上升。

貳、受試影片可重新設計

由於本研究所使用的影片為現成的影片,出現的人物以成人為主,

儘管預試結果顯示幼兒可以理解影片宗旨,對幼兒來說可能仍有部分 距離感。此外,本研究發現只有關心情境的腦波反應與利社會行為量 表有顯著相關,可能是因為幼兒利社會生理反應需要時間培養。

因此,未來研究者在挑選影片作為研究工具時,可挑選卡通或是 以幼兒為主角的影片為優先,或是依研究目的自行拍攝影片,並顧及 幼兒生理反應的時間培養,讓影片長度在2 分半以上,幼兒對影片的 反應可能會更加顯著。

參、提升家長與教師關注幼兒的關心表現

本研究幼兒利社會行為教師評定量表顯示,幼兒關心得分最低,

可能是幼兒較少表現關心行為,或是教師較不容易觀察到幼兒的關心 表現。由於關心行為需先觀察他人的情緒反應再予以表現,在良好的 人際關係的上,是一個不可或缺的行為。

因此,在平時生活中,家長與教師除了多關心幼兒之外,更可以 在幼兒面前展現關心的舉動,進而提升幼兒良好的人際互動。而未來 研究,如何取得幼兒關心的呈現資料,可再思考、研究,予以突破。

78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份

王福兰和任玮(2006)。幼儿在园亲社会行为的观察研究。

学前教育 研究, 7,57-59。

幼兒教育及照顧法(2013 年 5 月 22 日)。

卢英俊和马芝妱(2008)。儿童期大脑成熟与行为发展的关连。

幼儿 教育 ( 教育科学版 )7,64-69。

朱敬先(2004)。

幼兒教育

。臺北市:五南。

朱經明(2000 年 12 月)。教育大辭書─評定法。【國家教育研究 院】。取自 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311735/?index=1

任先耀、凌文州、石家胜和刘宁(2010)。基于自然选择理论的动物 利他行为研究。

安徽实验科学, 38(4),1864-1868。

李法红、李树华、刘国杰、康宁和胡立辉(2008)。苹果树花叶的观 赏活动对人体脑波的影响。

西北林学院学报, 23(4),62-68。

李昭玲(1986)。

學前兒童利社會行為的觀察研究─一個幼稚園大班

的觀察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邢雯吉(2006)。玩具所属性对 4~6 岁幼儿分享行为的影响。

幼儿教 育 ( 教育科学版 )10,36-40。

吳馥梅(2003)。

腦活動的內幕

。新竹市:凡異文化。

林三永(2011)。何謂腦波?

科學人雜誌

。取自

http://sa.ylib.com/MagCont.aspx?Unit=easylearn&id=1820

官少君(2006)。幼儿亲社会行为的教育措施。

早期教育 ( 教师版 ) 2006(7)。35。

林生傳(2005)。教育社會學。台北:巨流。

林芳菁(2010)。繪本故事講述與討論對幼兒利社會道德推理之影響。

79

台中教育大學學報:教育版, 24(1),107-127。

林佩芬(2010)。

以線性及非線性分析研究失智患者之腦波及心電圖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

林威志(2005)。

音樂刺激下腦波訊號分析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

林威志(2005)。

音樂刺激下腦波訊號分析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