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本研究主要探討大學生情侶之伴侶完美主義、犧牲意願與行為、愛情關係適應 間的相關性。本章共分為三節,依序是研究動機、研究目的與名詞釋義。

第一節 研究動機

愛情是一種深度、有關生命情感的需要與被滿足,在親密關係之中,彼此照顧、

接受與被愛(Rice, 1993)。在親密關係中,個體及其伴侶的行為皆對於親密關係適 應有著重要影響性。因而探討關係中的循環因果模式(modal of circular causality)

模式,即人們在關係中的互動如何交互影響,而非著重在探討個人內在心理動力是 極為重要的(Nichols, 2010/2011)。由此也可發現同時評估伴侶雙方的狀況是研究 親密關係重要的方式,它可以讓我們更真實地看到雙方是如何呈現在關係中的樣 貌,這些各自的狀態又是如何交互影響著這段關係,而不單單只能探究當事人內心 世界中伴侶及愛情關係的模樣。研究者認為以情侶而非個人進行愛情關係研究是 了解愛情關係適應的重要角度,此為研究的主要動機。

在不同的親密關係族群中,台灣師大教育評鑑與發展中心針對國內的大一學 生在課業以外最想獲取的經驗作研究,發現有八成大一學生回答交朋友,而有五成 以上想談戀愛(聯合報,2006),可見得戀愛是許多大學生進入大學所憧憬的一項 重要經驗。由於台灣社會對於升學的重視,大學往往被認為是學生完成升學壓力後 的解放,自然也比較容易在這個階段發展戀情。這個時期的戀愛經驗對於心理發展 也具有獨特的意義。心理學家 Erikson(1956)認為在成年前期者的主要發展任務 是親密關係,如果能成功與人發展親密關係,則是適應良好的狀況,反之,則會陷 入孤獨疏離的狀態(引自林哲立、邱曉君、顏菲麗,2007)。大學生的年紀正好剛 邁入成年前期,因此學習與人建立親密的連結對於大學生心理發展相當具有重要 性。所以本研究選擇以大學生情侶作為研究對象。且考量到同性戀與異性戀情侶的

處境的差異性,本研究僅針對異性戀之大學生情侶的部分做探討。

在愛情關係的研究領域,伴侶完美主義(包含要求伴侶完美主義與被伴侶要求 完美主義)與親密關係的相關性是近年來國外研究所新興的領域。既有的研究顯示,

要求伴侶達到完美的那方,可能因為他們對伴侶的失望或不斷關注伴侶的缺失

(Burns, 1980; Nepon, Flett, Hewitt, & Molnar, 2011)、對親密的標準很高(Flett Hewitt, Shapiro, & Rayman, 2001),使得他們的關係適應程度也愈低,對於親密關係感到愈 不滿意(Habke, Hewitt, & Flett, 1999; Haring, Hewitt, & Flett, 2003; Stoeber, 2012)。

而身為他們的伴侶,自然也會感受到他們的專制及對自己無法達到完美的指責,也 因此影響其關係適應程度(Habke et al, 1999; Hewitt & Flett, 1991; Haring et al., 2003)。 而 Hewitt 等人(1995)更指出身為他們的另一半,可能會經歷更嚴重的痛苦,因 為他們要面對伴侶的不接納與責備。

過去已有許多研究顯示,個體所感知被他人要求的完美主義程度通常能夠預 測親密關係適應程度(例如:Dimitrovsky, Levy-Shiffm, & Schattner-Zanany, 2002;

Hewitt, Flett, & Mikail, 1995),當個體被要求完美的壓力來源是來自伴侶時,不難 想像它對親密關係所造成的壓力有多大,也因此對關係的適應程度愈差、滿意度愈 低(Flett et al., 2002; Habke et al, 1999; Haring et al., 2003; Stoeber, 2012)。此外,當 個體感受到被伴侶要求完美的程度愈高時,也愈容易採用傷害關係的因應策略處 理關係中的問題(Flett et al.; 2001; Haring et al., 2003),或是因為感到不安全感而 愈想追尋高共生、高依賴的關係(Flett et al.; 2001)。這些行為不僅影響當事人的愛 情適應,對於其伴侶亦會有所影響。對偶分析的研究也顯示,身為被伴侶要求完美 主義的交往對象,他們的親密關係適應程度也愈差(Habke et al, 1999; Haring et al., 2003)。

雖然國外研究成果大致上皆發現伴侶完美主義對親密關係適應的負向影響性,

但國內對完美主義的研究仍未聚焦在愛情關係上。研究者也思考著,倘若研究對象 是台灣情侶時,完美主義與愛情關係適應兩者的關係是否仍然那麼單純?研究者於

碩二在美國密蘇里大學就讀時,對於東西方文化差異對個人的影響深有所感。集體 主義與個人主義的思維深入每一個人的日常生活互動中。例如: 在華人社會裡,

為了關係而犧牲是一種被弘揚的價值觀。「犧牲小我、完成大我」、「忍耐克己」等 俗語都是社會中不斷強調的待人處事之道。然而,在個人主義的社會中,爭取自己 應得的權益、為自己發聲的價值觀才是更受到推崇的。這段留學經驗也促使研究者 好奇是否在伴侶完美主義與愛情關係適應之間,仍有其他因素影響兩者的關係。

進一步探究華人的親密關係議題時,發現自我犧牲是其中一個重要特色。Yang

(2003)指出,華人普遍來說願意為了家庭而犧牲自己個人的目標、利益與福祉,

在關係中實現自己的角色與承諾甚至是個人自我實現的方式之一(楊國樞、陸洛,

2005)。對華人而言,為伴侶犧牲自我是一件應然的行為,是個體在對於該角色的 承諾的具體實現方式(Yang, 1995;余德慧;1991;陸洛,2003;楊中芳、彭泗清,

2005)。有多篇研究都顯示,當個體出於自願、利關係動機時,犧牲自我當下的利 益有助於提升愛情關係滿意度、感激之情等對關係的正向情感(Chen & Li, 2007;

Impett, 2005; 利翠珊,1997、2012;彭雁群,2010;詹欣怡,2012)。

相 對 地 , 國 外 學 者 Kelley 與 Thibaut ( 1978 ) 也 提 出 互 相 依 賴 理 論

(interdependence theory)來解釋親密關係中的犧牲行為。該理論認為,當親密關 係出現雙方利益衝突的情境時,個體會從執行對自己有利的選擇轉化成對伴侶或 關係有利的選擇。綜合國內外研究,當個體主動為了親密關係去執行自己不感興趣 的事、付出、貢獻等行為,其愛情關係滿意度愈高、想結束這段關係的意願愈低、

愈多正向情感(Chen & Li, 2007; Van Lange, Rusbult, Drigotas, Arriaga, & Witcher, 1997; 田安里、黃財尉與楊素圓,2006)。而這種主動犧牲的行為也能影響伴侶對 關係的滿意度、正向情感(利翠珊,1997;Chen & Li, 2007; Van Lange & Rusbult et al., 1997)。另一部分,當個體為了關係放棄參與自己有興趣的事、容忍與退讓,其 對關係的滿意度愈高、愈信任、分手意圖愈低、衝突愈少(Van Lange & Rusbult et al., 1997; Wieselquist et al., 1999; 利翠珊,2012;利翠珊、蕭英玲,2008a;詹欣怡,

2012)。同樣地,這種被動犧牲的行為也會使得其伴侶對關係愈滿意、愈感激、有 更多支持行為,引發伴侶的犧牲行為(Chen & Li, 2007; Van Lange & Rusbult et al., 1997;利翠珊,2006)。顯示在親密關係中的犧牲能夠對自己及對伴侶的愛情關係適 應有正向的影響。

儘管國內外研究都顯示為了親密關係的福祉的犧牲意願與行為能夠提高親密 關係的適應程度。但本土研究傾向強調犧牲的意願與行為能夠在關係困境的時刻 發揮幫助,像是一種能夠緩衝危險因子對關係負向影響的因素。利翠珊(2006)的 研究結果指出,夫妻在面對婚姻的困境時,會採取忍耐自抑、寬容退讓等方式以換 取關係的和諧。Chen 與 Li(2007)、利翠珊、蕭英玲(2008b)的研究都發現,在 壓力情境下,對婚姻關係的忍讓、貢獻、犧牲與關係中的恩情、婚姻的韌性有所關 聯。

基於自我犧牲在華人文化中的特殊角色及過去的研究成果,研究者好奇,探討 愛情關係中的犧牲意願與行為在伴侶完美主義、愛情關係適應間的關係時,出於為 了關係利益著想的犧牲意願與行為是否能夠調節完美主義對愛情關係適應的負面 影響?亦即,當大學生具有高犧牲意願與行為,他/她的要求伴侶完美主義、被伴 侶要求完美主義對自己的愛情關係適應的影響是否沒那麼嚴重。若能了解在台灣 的社會脈絡之下,犧牲意願與行為能在大學生愛情關係中扮演什麼樣的角色,並據 此提出對諮商實務工作的建議,可增加實務工作者在進行諮商輔導工作的參考。

本研究將異性戀大學生情侶的男性與女性樣本分開做討論,因過去已有許多 研究支持兩性在愛情關係中的伴侶完美主義與犧牲意願與行為具有差異性(例如:

Chen & Li, 2007; Habke et al., 1999; Haring et al., 2003; 利翠珊、蕭英玲,2008b)。 本研究將兩性在伴侶完美主義、犧牲意願與行為對愛情關係適應的影響分開探討,

可以避免將兩性的結果混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