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第一節 研究動機

近幾年來,詩的星空有幾顆碩大明亮的「將星」殞落了,如鍾鼎文(1914-

2012)、紀弦(1913-2013)、周夢蝶(1920-2014)、余光中(1928—2017)、洛 夫(1928—2018)等人。幾位前行代詩人的逝世,代表著一個現代詩美好時代的 結束。當年隨著國民政府渡海來臺,將中國現代詩種子傳播到美麗寶島生根的前 輩詩人相繼過世或是衰老,但他們的影響力仍然廣大。歷年各出版社編選的年度 詩選、詩選總集、研究專著、碩博士論文、期刊單篇論文,乃至於國高中職教科 書、大學國文選,讀者們都可以欣賞到這些前行代詩人的詩作,領略到他們的創 作想法思維。部分讀者進而學習寫詩,將各家精華融會貫通,以成新的一家之言;

部分讀者鑽研探討詩人詩法、詩觀、詩論,將之整理成一份研究報告,成為現代 詩的討論者、研究者,甚至是學者。

臺灣文學史的寫作以及各種與現代詩相關研究專著、碩博士論文、期刊單篇 論文等,在寫到有關 1950 年代這一段的文學史及臺灣現代詩發展時,所抱持的態 度的轉變,也是值得探討的問題。

臺灣文學在歷史洪流的脈絡中,受到特殊的歷史、地理、人文、自然環境影 響,形塑了獨特的多元化風貌。從古典文學到現代文學,各文類的產出繽紛呈現,

現今後現代社會的多元發展,文類之間科際整合頻繁,文類界線漸趨模糊。加上 各式資料文獻不斷更新出土,臺灣文學史無論是史觀或內容都有了長足進步,作 史者不再侷限於官方,而是所有有心大眾。在眾聲喧嘩下,站在不同立場的研究 者互相提出主張,相互激盪出激烈的火花。只是有的時候,有些人似乎為了自己 所信奉的史觀、詩觀、文觀,欲讓自己所信奉的凌駕他人之上,為的是取得新的 主流地位。

1895 乙未割臺到 1945 年為日本統治時期,學者陳芳明認為這是一個「被迫喪 失固有歷史記憶與文化傳統」的時代,1臺灣人身陷維繫舊有漢文化傳統與日本殖 民同化拉扯之中。在武力抗日失敗之後,知識分子轉向追求自治,並利用文學作 品表達其不願與日治當局合作的思想。有些人選擇「回歸祖國」,沒想到太平洋戰 爭席捲而來。接著國共內戰爆發,國民政府失敗撤退來臺,國家在很長的一段時 間呈現流離變動的情形。1986 年賴聲川《暗戀桃花源》以「流離失散的錯置」、「時 空跨越界的失落」表達 20 世紀尤其是在 1988 年解嚴前臺灣特殊的歷史時間、社 會空間的境況。2以渡海來臺「詩壇三老」-紀弦、覃子豪、鍾鼎文為首的現代派、

1 陳芳明,《後殖民台灣.文學史論及其周邊》(臺北:麥田出版,2007),頁 13-14。

2 姜翠芬,〈《暗戀桃花源》中的錯置與失落〉,《中外文學》第 34 卷,第 9 期(臺北:出版,2006),

藍星,鐵三角-張默、洛夫、瘂弦為首的創世紀詩社,社團中有隨國民政府來臺 的「外省人」,也有跨越日治與國民政府兩代的「本省人」。雖然,隨國民政府來 臺而在語言上較有優勢的外省人在詩社的組成分子中較多,產出的詩作量相當龐 大;但本省作家也相當努力,試圖跨越語言的障礙,重新熟習漢文寫作,有林亨 泰、陳千武、白萩等人寫下動人的詩篇。由此可知,臺灣在日治到 1950 年代流離 失散、時空跨越的歷史背景下,仍然延續著自古以來詩歌歷史傳統,甚至有著更 豐富的面貌。

只是,在討論到臺灣文學史或把範圍限縮在筆者本論文要討論的臺灣現代 詩,有時候不免納悶,有些研究學者、研究專著、研究論文、期刊,或是所謂的

「專家學者」接受報章媒體的訪問,不免能感覺到一種包含政治態度在內的「意 識形態」瀰漫其中,並且利用著其學術權威、研究產出、作品、訪談、門生等方 式,欲將其意識形態構成主流。戒嚴時期,研究專著上以中華民族為核心,採取 大中華史觀,例如葛賢寧、上官予在 1965 年所編寫的《50 年來的中國詩歌》。書 名中國,指中華民國,各章節內容依時代先後順序排列,多以自由中國(國民政 府)作家為主,貶抑與中共親近的詩人作品。在當時的時空背景,只有自由中國 詩人詩作受到重視,日治時期現代詩及民國初年偏社會主義及後來親近中共的詩 人遭到忽視,臺灣本土詩人及詩作也很少提到,使得現代詩史有很大程度的不完 整。現今臺灣文學研究,強調臺灣主體性,這本是一件美事,生於臺灣,長於臺 灣,本該對自己生長的土地所發展的文學有深刻的了解。只是,有些人又過度貶 抑 1950、1960 年代的反共文學、現代主義,只強調寫實、鄉土的美好,這又不免 矯枉過正。更糟者,利用論述包裝其政治意識,使字裡行間瀰漫政治語言,令人 讀來反感。試問,只強調自己的思想好,卻容不下其他的意見,這跟過去戒嚴時 期有何不同?21 世紀的臺灣,早已是開放、自由的年代,為何有人還活在過去的 框架陰影,還有「受害者」心理?不管是過去或現在,任何刊登出來的論文、任 何發行的專書,都有經過審查,在一定的水準上,言之有物。身為後進,就要用 欣賞的態度去把文章的優點和貢獻弄清楚。這樣,才能知己知彼,對前賢研究好 的地方援為己用;研究有不足或有問題的地方作修正,才能學到知識。若只用「批 判」的心去看,就看不到前賢作家及研究者的作品、論文好在哪裡,學不到知識,

豈不白忙一場?吸收前人經驗,再以謹慎的態度,找尋自己可以去補充或修正的 論點,這不是促成文學史以至於學問可以進步的根本動力嗎?

回到臺灣現代詩壇發展。法國學者布迪厄(Bourdieu)提出「場域」(Field)

的觀念,與中文「文壇」、「詩壇」的「壇」,意思接近。1950 年代臺灣文學,「詩 壇」的認同感及活動力旺盛,在臺灣文壇中屬於相對旺盛的一群。當年以軍人和 教師為組成主體的臺灣現代詩壇,無論富貴或貧苦,都全力以赴投入創作及發表:

他們向雜誌或報紙副刊投稿,自費出版詩集,集資出版詩刊;也因崇尚不同風格

頁 13-14。

理論而各組詩社。派別、詩社增加,因學說理論的不同,彼此論戰的次數也就增 多。遇到圈外人質疑現代詩,則團結一致炮口向外。詩人對於自己的文化場域,

多有強烈的認同感。31950 年代出現了幾次現代詩論戰,臺灣逐漸形成現代詩特有 的美學原則或是詩論。在詩人們捍衛現代詩園地的同時,一個具有藝術自主的「詩 壇」就此醞釀成形。渡臺「詩壇三老」紀弦、覃子豪、鍾鼎文在此時期扮演著領 導者、火車頭的角色,開拓臺灣現代詩的園地。

1949 年國民政府全面撤退來臺,這些隨著政府、軍隊來臺者,既是遷至異鄉 的「移民」,也是改朝易代後的前朝「遺民」。41949 年蔣介石宣布將「總裁辦公室」

遷至台北草山,意味著國民黨遷移到臺灣海峽東南小島後,再也沒有退路,「退此 一步,即無死所」。在此危急存亡之秋,不難想見 1950 年代,政府在思想、政治、

經濟、文藝等方面的嚴格控制,使這段時間被稱為白色恐怖時期。「反共復國」主 導著當時的意識形態,監控人民獨立思考和作家的創作自由。5在這樣不自由的環 境,以及擔心國家局勢朝不保夕的心態下,一種剝離、捨棄的感受在這些遷臺者 心中浮現。有時消極覺得一切俱往;有時流露綿綿鄉愁;有時又想探求人生在世 的目的為何。在此複雜的情緒以及不想被國家機器桎梏的思想激盪下,文學創作 成為其中一部分的宣洩出口。「國家不幸詩家幸」,詩人,面臨新舊時代的衝擊、

多元族群的相處、東西文化的交流,內心會有怎樣的自我凝視和省思?當文化的 根源錯置,心靈惶惑不安,迷惘的人們,詩人如何書寫他們的內心?這絕對無法 用「反共文學」來粗暴的概括 1950 年代的臺灣文學史,尤其是現代詩史。本論文 就是將重心放在現代詩部分來探討。

1950 年代,「現代」、「藍星」、「創世紀」三大詩社相繼成立,在詩壇內部以及 對外進行多次論戰,並利用詩刊,提供創作者筆耕的園地,充實了文學史的書寫。

這給了詩壇樹立專業與權威的機會,公開藝術自主的立場,抵禦「文學他律」的 衝擊(指當時官方反共、戰鬥文藝的指導思想)。6詩壇建立「文學自主」的場域,

搭配詩刊形成自己的生產場域,使遷臺詩人有復出的舞台,省籍詩人能轉換語言,

在詩刊發表詩作,開創了臺灣詩刊百家爭鳴的局面。紀弦在 1956 年創立「現代派」, 正是臺灣現代詩壇轉捩點。紀弦提出六大信條,其中第二條「新詩乃橫的移植,

而非縱的繼承」,引發各流派間對「西化」、「現代化」的辯論。受到外界的質疑,

詩人紛紛挺身而出,為「新詩大眾化」和「反傳統」等議題迎戰。詩人們為自己 從的創作和理論基礎不斷深化,並宣告「現代詩」的專業性和合理性。我們可以 說,1950 年代詩壇不只是詩派的成立,更是整個臺灣現代詩壇的形成,從文學他

3 應鳳凰,《五○年代臺灣文學論集》(高雄:春暉出版,2007),頁 3-4。

4 「移民」:人口在地理上或空間上的流動。包括移入、移出、內徙;從甲地遷移到乙地或外國定 居的人。「遺民」:被遺棄的百姓;改朝易代後的前朝百姓。「移民」、「遺民」定義採教育部國語辭 典的釋義。

5 臺灣海峽對岸的中國大陸當年主張文藝為階級鬥爭服務,臺灣官方則以「反共抗俄」為指導方針,

兩者之間其實沒有太大差異,皆是官方企圖主導文藝路線。

6 應鳳凰,《五○年代臺灣文學論集》(高雄:春暉出版,2007),頁 5。

律走向藝術自主的遊戲規則。這其中或許面臨揮之不去的白色恐怖陰影,但詩人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