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綜合以上各章論述,重申覃子豪對臺灣現代詩壇的貢獻,及其在教科書典律 中應有的位置。

第二章 覃子豪生平與 1950 年代(戰後初期)臺灣現代詩壇 發展論述

第一節 覃子豪生平與 1950 年代臺灣文壇

覃子豪(1912—1963),原名覃基,譜名天才,四川省廣漢縣人。詩人與民國 同時出生和成長,有十名兄弟姐妹,除長姐於三歲夭折外,覃子豪居長,帶領其 他八位弟妹成長。1

覃子豪讀中學時就喜歡寫作、編刊物,自己設計刊頭、插畫、刻印,從現代 的角度來講,可說是一人出版社模式的先行者。就讀高中期間,嘗試投稿至成都 當地報刊,磨練寫作水準,為將來的創作奠定基礎。1932 年進入北平(今北京)

中法大學就讀。覃子豪先入中法大學孔德學院(社會科學院,亦稱文學分院)高 中 部 補 習 法 文 , 再 考 入 大 學 部 , 開 始 接 觸 西 洋 文 學 。 求 學 期 間 , 認 識 賈 芝

(1913—2016)、周麟、朱顏(朱錫侯,1914—2000)、沈毅,五人共組詩社,名 為「泉社」,共同出版《剪影集》,收錄五人各兩首詩作,做為五人大學時期的青 春回憶。在中法大學就讀時,覃子豪大量閱讀徐志摩(1895—1931)、穆木天

(1900—1971)等人詩作。他也閱讀國外詩人拜倫(Lord Byron,1788—1824)、

雨果(Victor Hugo,1802—1885),象徵主義詩人波特萊爾(Charles Baudelaire,

1821~1867)、馬拉美(Stephane Mallarme,1842~1898)、魏爾倫(Paul Veriaine,

1844~1896)、藍波(或譯韓波,Athur Rimbaud,1854~1891)、梵樂希(Paul Valery,

1871~1945)等人作品,從中汲取文學精華,並提升寫作技巧。

圖 1「泉社」5 人合影,左起朱顏、賈芝、沈毅、覃子豪、周麟

1935 年,覃子豪與詩友李華飛(1914—1998)同赴日本留學,進入東京中央

1 覃子豪父母及兄弟姊妹,詳見向明、劉正偉編《詩的播種者—覃子豪詩文選》(臺北:爾雅出版 社,2005 年),頁 7—8。

大學。覃子豪認識了雷石榆(1911—1996,舞蹈家蔡瑞月丈夫)等人,從事現代 詩和政治運動。1937 年,覃子豪見部分同學因參與反對日本軍國主義的政治活動 遭到監視或逮捕,為了避禍返回中國。在中日戰爭期間,郭沫若(1892—1978)

擔任軍事委員會政治部第三廳中將廳長,任覃子豪為報紙編輯,利用詩歌宣傳抗 戰。1938 年,「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文協)於漢口成立。覃子豪在該會刊 物《抗戰文藝》發表詩作,內容大多是抗日、振奮民族精神。隔年出版詩集《自 由的旗》,集結這段期間鼓吹抗戰的詩作。1941 年出版譯作《裴多菲詩》,引介匈 牙利詩人裴多菲(Petőfi Sándor

,1823—1849)民族主義詩作,來和自己的《自由

的旗》相呼應,揭示鼓吹愛國、充滿民族精神的作品。1942 年覃子豪與邵秀峰女 士結婚,育有兩名女兒海茵和露露。1944 年 4 月,詩人在福建永安看到畫家薩一 佛(1919—1998)的畫作《永安劫後》43 幅系列作,內容描繪日軍在 1943 年 11 月 4 日轟炸永安過後,軍民含淚重建家園的景象。覃子豪有感而發,寫下《永安 劫後》45 首系列詩作配合畫家的畫,受到美國新聞處的關照,將詩翻譯為英文,

寄回美國發表。2我們可以發現,覃子豪在大學到 1945 年抗戰結束這段時間,詩作 多與抗日、民族精神有關,採用較多的寫實手法。

1946 年起,覃子豪因職務來臺灣,曾於物資調節委員會及臺灣省糧食局任職。

只是 1949 年兩岸分治,覃子豪孤身一人在臺灣,妻子和兩名女兒則留在中國大陸,

直至覃子豪去世,都無法再見面。這段時間因公務繁忙、局勢混亂、妻離子散,

覃子豪創作的腳步暫時停滯,直到 1950 年 8 月出差到花蓮港,看到花蓮港美麗的 景色,才又激發他的詩情,寫下〈追求〉一詩,1951 年完成他有關海洋的詩集《海 洋詩抄》。至此,覃子豪開創了 1950 年代現代詩的黃金時代,個人的象徵主義詩 風也在這段間反覆琢磨,「成一家者言」,與紀弦等人對臺灣現代詩的發展,交出 了亮眼的成績單。

1951 年,鍾鼎文邀約紀弦、葛賢寧等人在《自立晚報》開闢《新詩週刊》版 面,找到了「覃小鬍子」(覃子豪綽號),力邀自中國大陸來臺的作家們重新創作,

在當時的反共緊張氛圍中找到一條新的出路。於是,覃子豪從〈北斗.燈塔〉開 始,展開一系列《海洋詩抄》的創作,受到鍾鼎文的讚賞。31952 年 4 月(一說 5 月),覃子豪接任 《新詩週刊》主編至 1953 年 9 月 14 日改版止,他不管來稿是 否採用,都會給投稿者回信,鼓勵他們再接再厲。1953 年 10 月,擔任李辰冬主持 之中華文藝函授學校詩歌班教授,培養了詩壇新的生力軍。覃子豪為學生批改作 業,傳授寫作技巧,也被許多文藝團體聘為評選委員,發表自己的理論。藉由創 作、教學、評論,覃子豪帶動了一個文學集團,與紀弦在 1950 年代分庭抗禮。

1954 年 1 月,紀弦發表「六大信條」,覃子豪不同意紀弦的說法,特別是「新 詩是橫的移植,而非縱的繼承」。覃子豪提出「六原則」反駁紀弦說法,覃、紀兩 人於是掀起論戰。為與紀弦組織的「現代派」對抗,覃子豪與鍾鼎文、鄧禹平、

2 同註 1,頁 16。

3 古遠清,《消逝的文學風華》(臺北:九歌出版社,2011 年),頁 145—146。

夏菁、余光中、蓉子等人共同創辦「藍星詩社」,不要社長,不要組織章程,不刻 意宣傳主義。6 月 17 日,在《公論報》每週提供半版篇幅刊登《藍星週刊》,正是 揭起藍星詩社的活動。除《新詩週刊》、《藍星週刊》外,覃子豪還曾主編《藍星 宜蘭版》、《藍星詩選》、《藍星詩頁》、《藍星季刊》等,並擔任中華文藝函授學校 詩歌班主任,擔任中國文藝協會及中國詩人聯誼會理監事,推廣臺灣現代詩教育。4 為了對現代詩理論的不同看法,先後與紀弦、蘇雪林等人進行論戰,讓現代詩在 臺灣有更高的能見度。1953 年覃子豪擔任中華文藝函授學校教授,三個月後升為 詩歌班主任。為了推廣現代詩,覃子豪更積及遠赴南洋菲律賓等地,使海外華人 也能認識現代詩之美,並與臺灣現代詩壇交流。許多當年為函授班的學生,至今 已是臺灣詩壇著名詩人。覃子豪對臺灣現代詩壇培育無數英才,自己又能兼顧理 論與實際創作。1954 年 9 月出版詩集《向日葵》,詩風開始了新的嘗試,自言「《向 日葵》是我苦悶的投影,這投影是我尋覓的方向。」1962 年出版《畫廊》,是詩人 最後一部作品,大膽實驗,格調低沉,充滿象徵主義甚至神祕主義色彩。除個人 創作外,覃子豪將在《中華文藝》月刊發表的詩論,於 1958 年 1 月結集出版《詩 的解剖》,以「立意」、「內容」、「結構」、「句法」、「節奏」、「形象」、「意境」、「修 改」等面向,對他所評閱的詩作和他對現代詩寫作與理論的看法詳加論述。1960 年 11 月,出版《論現代詩》,評介瘂弦、黃用、鄭愁予(1933—)、蓉子(王蓉芷,

1928—)、羅門(1928—2017)、吳望堯(1932—2008)等人詩作。5這些詩人及其 作品知名度大開,在臺灣現代詩壇佔有一席之地。覃子豪在 1958 年 3 月出版譯詩

《法蘭西詩選》,介紹西方象徵主義詩人的作品,可看出覃子豪企圖以東西方詩人 作品、理論,建構出一套體系,因此有「臺灣現代詩之父」、「詩的播種者」、「象 徵主義傳燈人」的美稱。

覃子豪擔任中華文藝函授學校詩歌班教授期間,許多學生在周末晚上到詩人 租屋處進行交流、切磋。覃子豪在課堂課餘認真給這些學生講授創作理論、批改 詩作並作示範。不只是臺灣,只要能將現代詩的火種傳承,也去國外推廣。1962 年覃子豪到菲律賓馬尼拉講授現代詩創作與欣賞,他將現代詩帶給讀者,卻帶不 回自己的健康。1963 年,覃子豪意圖將《藍星季刊》擴大出版,但好友彭邦楨

(1919—2003)發現他臉色蠟黃,經檢查是膽道癌。住院期間,詩壇不分派系皆 來探望、照顧,當年論戰的對手紀弦也來看望。可惜詩人不敵病魔,因膽道癌而 在國慶日當天病逝於臺大醫院,享年五十二歲。鍾鼎文在前一天代擬遺囑,1965 年出版《覃子豪全集》第一輯《詩》,1968 年出版第二輯《詩論》,1974 年出版第 三輯《譯詩及其他》。可惜當年兩岸關係緊張,無法將遺物送到對岸給他的兒女。

1978 年 6 月 10 日詩人節,吳望堯等人在臺北縣(今新北市)安坑龍泉墓園無 錫公墓,安葬覃子豪,墓碑鐫刻「詩人覃子豪之墓」。1983 年 10 月 20 日,《藍星 詩刊》第 17 期編印「詩人覃子豪逝世二十週年紀念專輯」,並雕塑詩人頭部銅像

4 劉正偉編,《台灣詩人選集—覃子豪集》(臺南:國立台灣文學館,2008 年),頁 113。

5 向明、劉正偉編《詩的播種者—覃子豪詩文選》(臺北:爾雅出版社,2005 年),頁 20。

一座,立於詩人墓上。1988 年,覃子豪的故鄉四川省廣漢市房湖公園,建立覃子 豪紀念館和大理石雕像,成為兩岸當代第一位由民間主動設立紀念雕像的現代詩 人。6

覃子豪在臺灣現代詩壇活躍的時候,大約是 1950—1962 年,也就是說,覃子 豪的創作和詩論橫跨了整個 1950 年代。那麼,1950 年代的現代詩壇是什麼樣的風 貌呢?

1945—1949 年間,因時局動盪,以及本省詩人「語言斷裂」的影響,雖有「銀 鈴會」努力創作使臺灣文學史不致中斷,但在 1949 年 5 月 20 日頒布全省戒嚴令 後仍被迫解散。這段期間,許多作家沉潛蟄伏,直到 1950 年後,情勢有了轉變。

這個轉變來自於,官方文藝政策的引導。

1950 年,張道藩(1897—1968)奉蔣介石(1887—1975)之命成立「中國文 藝協會」(文協)和「中華文藝獎金委員會」(文獎會)。這兩個半官方組織成為當 時文學體制的發展基礎。張道藩對兩個歷史經驗的檢討結果:1.中國共產黨在 1930 年代計畫性的控制文壇,使文藝分子偏向共產黨。2.國共合作抗日期間,共產黨依 附於中國國民黨組織之下,將共產思想滲透民眾意識中,加上國民黨在戰後的腐 敗與派系鬥爭,導致 1949 年敗退的結局。張道藩了解,文藝和政治之間必須藉由 知識份子推波助瀾才能得到支持。但他也知道,完全的官方說了算可能流於政策 宣導,人民接受度低。因此他利用官方主導,民間配合的模式,取得文學場域的 支配權。國家對國民所要求的倫理正當性,成為社會「正面、保守、尊重道德教 化」,主導文化的意識形態。7

在張道藩之前,國民黨政府透過戒嚴、動員戡亂、「臺灣省戒嚴時期新聞紙雜 誌圖書管制辦法」,掃蕩、監視任何可疑的共黨勢力。但人民只覺得受到壓迫而禁

在張道藩之前,國民黨政府透過戒嚴、動員戡亂、「臺灣省戒嚴時期新聞紙雜 誌圖書管制辦法」,掃蕩、監視任何可疑的共黨勢力。但人民只覺得受到壓迫而禁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