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心理諮商典範的轉移,對賦能(empowerment)概念的發展有重要的影響,

十九世紀精神分析治療與行為治療被視為心理諮商之第一與第二勢力,受到現代 主義影響,重視事實真相(truth),認為普遍性真理的存在,強調以邏輯實證的方 法去解釋與發現客觀的事實,並進行系統化的探討(李俊德,2006),對於當事人 行為模式存在的「因-果」的直線關係,諮商師認為只要找到當事人病理因素,協 助當事人產生洞察(insight)或自我覺察,當事人能夠有自我改善和成長的可能

(蕭文,2004),當事人被視為是「有問題」、「生病」的個體,諮商師為具有權力 的專家,彼此權力不平等,因此在諮商的歷程中,當事人易感到無力(powerlessness)

與失去賦能(disempowerment)(Hansen, 2003;Mc Whirter, 1991)。

隨著科技發展快速的變遷,人類生活面臨更多的不確定性,人們對於真實

(reality)的思維帶動了後現代社會新的哲學思考,1980 年以來,建構主義

(constructivism)的觀點提供了後現代思維的基礎,顛覆了現代主義的思維,所 謂的事實是個體自己所創造出來的,沒有單一的事實而是多元的事實,現實是被 觀察者用語言所建構而成,因此後現代心理諮商的基本架設為「人只能為自己建 構真實」,個案自身的經驗才是諮商的主體(蕭文,2004),因此在諮商歷程中不 同於現代主義,後現代心理諮商不以病理化的角度看待當事人與當事人的問題,

因此不認同現代主義心理諮商在諮商歷程中去尋找當事人的病理因素,並幫助當 事人修通(working through)能達到治療目的,而是將當事人視為主動的創造者,

理解人是如何與環境互動而建構出真實的主體經驗,強調當事人與諮商師平等合 作的關係,關注於當事人自身優勢的資源與力量。

傳統心理諮商中,諮商師以病理的角度關注當事人問題,當事人往往被視為 是無能的、有問題的,近年來心理諮商典範轉移,後現代主義觀點的諮商學派將 心理諮商的目的轉移至當事人的賦能,意即強調和諮商師和當事人共同合作的關

2

係,關注當事人所處的脈絡與當事人的優勢與力量,同時也關注增進當事人滿意 的生活而不只是症狀的解除(黃碧枝,2007),而諮商師的角色在於使當事人賦 能,並共同形成目標(楊連謙,2000),因此心理諮商即是對當事人賦能的過程,

即幫助當事人與自己生活中已存在的資源「重新連結」(reconnected),並鼓勵 去掌管自己的健康,使其生活得更有效益及擁有更滿意的生活(De John & Berg, 2012;Sharry, 2001)。而紐西蘭心理學家委員會(New Zealand Psychologists Board)

所認定諮商心理學的定義,包含七個面向: 生態學(ecology)、發展(development)、 現象學(phenomenology)、賦能與提升(empowerment & enhancement)、衡鑑

(assessments)、介入(interventions)、以及預防(prevention)(Stanley, 2013),

由此定義可知賦能概念的討論不僅侷限在於後現代主義觀點的諮商學派,而是整 個諮商心理學領域對於賦能概念重要性的關注提升。

然而賦能概念源起於 1970 年的社區教育,首先運用於社會運動中,使中低階 層民眾能以批判性的角度去看待所處的環境,並尋找資源力量,提升對生活的控 制力,並被鼓勵參加社區的決策(Freire, 1970)。賦能概念在社區心理學有較完 備的發展,Zimmerman(1990)認為賦能為多層次(multilevel)的概念,包含心 理賦能(psychological empowerment)、組織賦能(organizational empowerment)、

與社區賦能(community empowerment)三個層級,Zimmerman(1995)並針對心 理賦能進一步提出心理賦能理論,對於心理賦能有更清楚與完整的定義與內涵;

在社會工作領域中,Gutiérrez、Parsons 和 Cox(1998)三人對於賦能運用於社 會工作領域有重要的貢獻,除了探討賦能在社會工作領域中的內涵,並發展具賦 能概念的實務工作指導方針;反觀賦能在諮商領域的運用,雖然諮商領域強調賦 能的重要性,但卻對賦能缺乏系統性的整理,以及清楚的定義內涵,因此國內探 討賦能之相關研究多以 Zimmerman(1990)所提出的賦能定義探討當事人賦能的 經驗與諮商中賦能的定義內涵(李明晉,2005;林俊德,2006;黃曉薇,2012;

楊雅雯,2009)。因此研究者欲探討賦能在諮商領域專業中的定義內涵為何,凸顯 諮商領域中對於賦能定義的獨特之處,以及探討其內涵和其他領域,如社會工作

3

領域、護理領域等對賦能內涵定義相異之處。

在賦能取向的諮商模式中,諮商師的功能即幫助個案去激發自身已擁有的能 力,去面對和解決問題(金樹人,2001),因此當事人在諮商歷程中賦能,諮商 師之功能與角色是相當重要的,此外 McWhirter(1991,1994)提到諮商師角色與 諮商師所採取的理論取向、諮商模式相關,因此若欲探討當事人在諮商中賦能之 經驗,探討諮商師的角色與介入模式是有其必要性的。然而國內對於賦能運用於 諮商領域中的研究,多關注當事人賦能所產生之結果與經驗為何(李明晉,2005;

吳欣惠,2004;林俊德,2006;胡斐瑜,2006;黃曉薇,2012;張紋怡,2007;

楊雅雯,2009;楊明理,2011;韓佩凌,2011;蕭玉玫,2008),鮮少聚焦諮商師 的角色與諮商模式介入為何,且其角色與介入模式如何影響引發當事人賦能,並 對於諮商師在實務工作上要如何引發當事人賦能的部分甚少討論,因此研究者欲 以諮商師為研究對象,理解諮商師之角色如何影響引發當事人賦能歷程,以及探 討諮商師如何引發當事人賦能歷程,以提供實務工作上的方針。

此外,關於賦能定義之內涵的探討,可分為賦能歷程與賦能結果來探討,其 中賦能歷程的探討是將賦能定義為動態與持續的歷程(Cattaneo & Chapman, 2010;

Wirter, 1994;Zimmerman, 1995),而賦能結果的探討是將賦能視為靜態的意義,

並分為多個向度,探討賦能的結果(Bolton & Brookings, 1996,;Rogers et al., 1997;

Spurgeon & Barwell, 2000),由此可知賦能之定義內涵多元,McWhirter(1991)

表示如果想深入了解賦能的內涵,需要建立更精確的操作型定義,因此研究者欲 同時探討賦能歷程與賦能結果,對於賦能形成更完整之定義內涵。

而賦能在許多專業領域中被視為是重要的歷程,是健康促進與公眾健康的首 要目標(Tengland , 2012)。世界衛生組織將「賦能」視為健康促進的主要目標,

並積極倡導「賦能病人教育」(empowering patient education),以落實健康促進 的內涵,期盼所有健康促進議題上,病人皆能扮演主動積極參與的角色(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1997b),因此賦能在助人工作的哲學觀與專業價值中,被視 為重要的面向之一(Bolton & Brookings, 1996)。賦能的概念持續被運用在社區

4

心理學、社會工作與心理健康工作中(McWhirter, 1994; Perkins & Zimmerman, 1995),因此賦能的概念將在現代的社會中持續被重視強調與成長(Gutierrez, Parsons, & Cox, 1998),為促進人類生活改善工作的中心,由此可見,在現代諮 商助人實務工作中,賦能的概念與其運用是非常重要且需要關注的。

心理諮商學派眾多,受後現代主義影響的學派之一為焦點解決短期諮商

(Solution-Focused Brief Theraoy, SFBT),由Steve de Shazer 和Insoo Kim Berg 夫 婦與其同事在美國短期家庭諮商中心發展而來,SFBT被視為是一種以賦能為導向 的諮商(許維素,2002b;De Jong & Berg, 2007a),SFBT的基本精神與諮商技術 和賦能的概念有諸多呼應之處,SFBT重視當事人與諮商師平等合作的關係,聚焦 在當事人的力量、資源與問題解決的可能性,並視當事人為問題解決的專家,

Nelson & Thomas(2007)認為將當事人視為問題解決專家有助於當事人賦能。

SFBT最重要的精神是將傳統諮商的「問題解決」取向引導於「建構解決」取向(De Jong & Berg, 2002),當事人對於賦能的看法與心理狀態的提升來自於當事人解決 對話(solution talk)中(De Jong & Berg, 2007),SFBT諮商師在邀請當事人幫助 自己去定義奇蹟的未來、界定例外、探索過去有關之成功經驗等等的同時,這些 資訊便可用來建構解決之道,建構解決之道認同助人專業賦能當事人的價值,以 及更多的附加意義(許維素譯,2013)。

SFBT 之技術多樣,但其目的均為引導當事人朝向建構解決之道,關注當事 人用已有的資源和力量去面對自己的問題。例外問句隱含了當事人過去成功的經 驗,該問句所引發的細節可作為當事人改變的藍圖,增加當事人的信心;奇蹟問 句引導當事人去想像想要的生活,並發展目標的設定歷程,帶給當事人希望感;

當事人接受到諮商師的讚美時,能夠提升當事人的自尊與能力感;評量問句能引 發當事人更多的例外,且在評量的過程中,當事人能夠自己進步的狀況,看到自 己的資源與能。李俊德(2006)認為當事人能在 SFBT 的脈絡中形成賦能,因此 整個 SFBT 過程,可被解讀賦能當事人的歷程。

國內多將賦能概念與SFBT結合的研究,多以當事人為主體,關注的焦點在於

5

探討當事人賦能歷程與結果(李明晉,2005;吳欣蕙,2003;林俊德,2006;黃 曉薇,2012),此外,SFBT以問題解決為基本導向,然而在近年的文獻中,當事 人力量以及當事人合作的重要性被納入問題解決過程之中(許維素譯,2013),

然而在國內討論SFBT與賦能之關係研究甚少,因此研究者欲從SFBT諮商師觀點 理解賦能的內涵,探討SFBT基本精神與賦能之關係,以及諮商師如何以SFBT的 態度精神與技術引發當事人賦能。

綜合上述,隨著心理諮商典範的轉移,實務工作者開始關注當事人的資源與 力量,賦能概念被運用到助人工作中,在提升當事人對影響生活的掌控力以增進 健康行為的成效上已逐漸受到重視。SFBT是賦能導向之心理治療模式,因此國內 賦能的相關研究均結合SFBT,探討當事人賦能效果,即SFBT可引發當事人賦能

綜合上述,隨著心理諮商典範的轉移,實務工作者開始關注當事人的資源與 力量,賦能概念被運用到助人工作中,在提升當事人對影響生活的掌控力以增進 健康行為的成效上已逐漸受到重視。SFBT是賦能導向之心理治療模式,因此國內 賦能的相關研究均結合SFBT,探討當事人賦能效果,即SFBT可引發當事人賦能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