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賦能之概念與實徵研究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賦能之概念與實徵研究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目的在介紹賦能的概念與賦能實徵研究,以及SFBT理論、SFBT與賦能 之關聯與焦點解決短期諮商之實徵研究。本章共分為兩節敘述,第一節為賦能之 概念與實徵研究,第二節為SFBT的介紹與相關研究。

第一節 賦能之概念與實徵研究

本節目的在於探討賦能的發展、概念內涵、相關理論與實徵研究,主要分為

四個部分,分別是賦能概念發展背景、賦能定義與理論、諮商領域之賦能意義與 內涵、以及賦能實證研究:

一、賦能概念發展背景

賦能概念源自於1970年初期,由巴西教育家保羅菲爾(Paul Freire))在開發 中國家所提出的教育理念。在識字營的活動中,以中低階層民眾為主要的觀察對 象,觀察中低階層民眾在社會環境中的角色和地位,用對話性的教育(dialogue pedagogy)與提問(problem-posing)的方式帶領,藉由互動與省思,幫助他們洞 悉自身所處環境,並提升問題解決的能力,增進對生活的控制,進一步去除壓迫 自身的障礙,因此運用參與團體的方式,能夠去確認他們的問題,用批判性的方 式,以社會與歷史為根據去評估問題,並重新修正更健康的社會,且發展克服障 礙的策略,以達成其目標(Freire, 1970)。透過社區教育的歷程,喚起中低階層 居民的自覺,進一步促使自我賦能(self-empowerment),並鼓勵中低階層居民多 參與與自我生活相關的社區決策。當時社會運動家們相信,賦能可以改變人們的 命運(李俊德,2006)。由上述可得知,賦能概念的發展源於社會運動,目的在 於幫助中低階層人民去了解周遭環境的資源與自身的力量,以一種不同的角度重 新看待自身的問題,去除障礙與發展更佳的策略,並能進一步影響整個社會。

在二十世紀,賦能概念開始受到重視,並廣泛地被運用於不同的領域中,

大多用於探討行為的改變,例如心理學、社區心理、社會工作、教育與護理,

在改變健康行為有極大的貢獻。其中在心理衛生教育的運用,「無力感」被認為

8

是成為疾病的危險因子後,賦能便被認為是增進個體或族群健康的策略

(Wallerstein, 1992)。

近年來在台灣,賦能的概念多廣泛運用於護理(黃金蓮等人,2010;賈淑麗,

2011),糖尿病患者照護(吳淑芳等人,2007;陳美芳、黃瑞霞,2012)、社區 賦能(方雅慧、何青蓉,2011;許俊才等人,2012)、教師賦能(王艷蕉、曾淑 惠,2011;游象昌、陳俊龍,2010)。不論其應用的領域為何,賦能概念以探討 增進能力為目的,期望改變人類對於問題的控制能力(Wallerstein & Bernstein, 1988)。

二、賦能的定義與理論

依據牛津英文字典(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1989)對賦能的定義為「合法 地授權或正式擁有全力或權柄,以某種目的或責任給予或贈與權力,使能夠

(enable)、允許、獲得或具有權力」。從字面上來看,賦能是動詞也是名詞,動詞 (to power)指的是賦能的過程,代表一個人掌握生活能力的過程,Freire (1970)

以「傾聽-對話-反思-行動」的連續過程說明賦能的概念,透過傾聽和參與性 的對話以引發主體意識,而覺察環境的壓迫因素,最後再採取行動,去除阻礙因 素。名詞(empowerment)指的是被賦能的持續狀況,是過程的一個結果

(Zimmerman & Rappaport, 1988)。由此可知,從賦能的表面意義來看,賦能一 詞可呈現動態與靜態的意義,然而賦能的形式、策略與結果是多變的,不能用單 一形式定義(李明晉,2005),僅就字面來看,仍難以了解賦能的內涵為何,因 此如果想深入了解賦能的內涵,需要建立更精確的操作型定義(McWhirter, 1991), 因此以下將介紹賦能之相關理論與其內涵向度:

(一)Zimmerman 之賦能理論觀點 1. Zimmerman的賦能概念發展層級與內涵

Zimmerman & Rappaport(1988)曾針對心理賦能進行研究,認為心理賦能包 含三個面向:認知(cognitive)、動機(motivation)、及人格(personality)三個 面向,各面向中共包含十一項指標,可看出賦能之多向度的概念,Zimmerman(1990)

9

直接具體的指出賦能為多層次(multilevel)的概念,並與其他社區心理學家以及 社會科學家進一步提出賦能生態模式(ecological model),指出賦能概念包含心 理賦能(psychological empowerment)、組織賦能(organizational empowerment)、

與社區賦能(community empowerment) 三個層級(引自張麗春、李宜娟,2004)。

分述如下:

(1)心理賦能(psychological empowerment):

心理賦能以個體為分析層次的賦能(Zimmerman, 1990),心理賦能不僅為個 人層面,亦是組織與社區層面的核心(Zimmerman, 1995),包含三個要素: 個 人內在要素(interpersonal component)、互動的要素(interactional component)

與行為要素(behavior component)。心理賦能包含個體對於自己能力的相信、運 用控制的努力、以及對社會政治環境的認識(Zimmerman, 2000;引自蕭玉玫 2008)。

(2)組織賦能(organizational empowerment):

指個體賦能感的來源為有賦能的組織(empowerment organizations),賦能的 組織提供給組員有效的服務選項,組員間彼此分享訊息和資源,以合作的方式從 事具有影響力的決策。

(3)社區賦能(community empowerment):

在社會行動(social action)的過程中,個人和組織為了獲得對於生活的掌控力,

運用技巧與資源,以集體性的努力改變社會性與政策性環境之情境(Wallerstein &

Bernsein, 1994;引自張麗春、李宜娟,2004)。Zimmerman(2000)認為良好的 社區應包含良好連結的組織,其組織同時賦能的(empowering),也是被賦能的

(empowered)。

Zimmerman(1995)除了說明賦能在上述三種不同場域與層級的內涵與概念,

亦單獨將賦能再區分為賦能歷程(empowering processes)和賦能結果(empowerd outcomes)。賦能歷程指的是個體、組織與社區如何被賦能(empowered);賦能結 果指的是經歷賦能過程後所產生的結果,其個體、組織與社區三個層次之賦能歷

10

程與賦能的結果比較如下(Zimmerman & Warschausky, 1998):

表2-2-1 三個層次之賦能歷程與賦能的結果比較

資料來源: Zimmerman 與 Warschausky,1998(引自蕭玉玫,2008)

此外,心理賦能為三個層級中的核心,Zimmerman(1995)更進一步發展心 理賦能層級之理論,可顯見心理賦能的重要性。關於心理賦能理論的內涵要素,

於下段介紹說明之。

2. Zimmerman心理賦能理論

Zimmerman(1995)統整文獻之後,發展心理賦能的理論網絡(如圖2-2-2), (Individual)

組織的 (Organizational)

社區的 (Community)

過程(Process)

* 協助他人獲得對於自己生

結果(Outcomes)

* 控制感

11

是指個體如何知覺與思考自己的方式,包含特定領域個人知覺到的控制感

(domain specific perceived control)、特定領域的自我效能感(domain specific self-efficacy)、有想去控制的動機(motivation to control)、覺察到之勝任感

(perceived competence),其中特定領域個人知覺到的控制感,是指個體相信在 自己特殊的生活領域中能發揮影響力,如家庭、工作、或社會政治等

(Zimmerman,1995)。這些與個體所知覺的自我,包含自我效能、動機、勝任感 與相信自身能力能影響生活各層面之信念是非常重要的。

(2)互動的要素

個體對於所處的社區及社會政治議題有相關的瞭解,也就是說個體為了達成 所欲的目標,個體會去覺察可達成所欲目標的資源為何、如何獲得與運用資源,

個體對於其情境脈絡有一定的掌握,能評估與覺察行為選項,並且選擇適當的行 為達成目標。

(3)行為要素

指個體採取特殊並能直接影響結果的行動,且能達到所欲之目標,如參加互 助團體、參與社團、獨立生活等。行為要素包含: 社區參與(community involvement)、機構參與(organizational involvement)、與因應行為(coping behaviors)。

從上述三個賦能要素可知,互動間要素扮演中介的要素,亦即當個體具有內 在的控制感後,需要對於所處之社會政治環境有所了解與評估,才能有進一步控 制環境的行動。從賦能歷程的觀點來看,賦能的歷程視為讓個體發展與熟練賦能 的三大要素,包含一個人如何相信他在一個特定的環境中,具備影響環境的能力

(個人內在要素),了解環境系統如何運作(互動間的要素),以及投入於影響 環境的行為(行為要素)(許維素,2002a)。在賦能過程中,強調參與雙方的權 力是對等的,是在對等關係中互動參與的,而資源與決策也是在賦能過程中所共 享的(Zimmerman & Rappaport, 1988)。

12

圖2-2-1 心理賦能的理論網絡

資料來源:Zimmerman, M. A.(1995). Psychological empowerment : Issues and illustrations. American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23(5), 581-599.

(二)Bolton & Brookings之賦能理論觀點

Bolton 和 Brookings(1996)認為賦能的概念不只有一個面向,並且適用於 身殘者爭取權益與心理復健,有助於提升身殘者的自我概念,與個人優勢的覺察,

將賦能的內涵分為二十個向度,分別為:

1.肯定的(assertive): 支持自我的信念、價值與感受。

2.自治的(autonomous): 不受抑制、自我滿足與自我規範。

3.合作性高的(collaborative): 能與他人合作以解決問題,或共同達成一致的 目標。

4.投注的(committed):能完全投入所作之事。

5.勝任的(competent): 有資格、有能力與適當的表現。

個人內在要素

*對特定領域知 覺到的控制感

*特定領域的自 我效能感

*想要控制的動機

*覺察到之勝任感

行為要素

*社區參與

*機構參與

*因應行為 互動間要素

*敏銳的覺察

*了解因果機制

*技能發展

*將技能轉化致生 活各個層面

*運用資源 心理賦能

13

6.社區導向的(community-oriented): 能在社區中參與特定團體,且在該特定團 體中,投注於與他人直接的互動。

7.具創造力的(creative):具獨創性、原創性與發明力。

8.無能導向的(disability-oriented):接受無能是人性中的正常特質之一。

9.目標導向的(goal-directed):能努力與達成個人的期望或標準。

10.獨立的(independent):可免於受到他人的影響或左右支配。

11.相互依賴的(interdependent):瞭解個人對於他人的依賴,以及和他人互相 聯結、互惠的責任。

12.內控的(internally controlled):能覺知個人或環境的權威與力量。

13.負責的(personally responsible):能對個人的行為與結果負責任。

14.引以為榮的(proud):為某些行動結果、擁有權或關係感到高興。

15.自我擁護的(self-advocating):基於個人內在的力量與支持自己的行動,堅 持個人的權益。

16.自我效能高的(self-efficacious):相信自己是有能力的,並且相信經由自 己的努力可達成自己所欲的結果。

17.自知之明的(self-discovering):能分析與瞭解自己的感受、價值與抱負。

17.自知之明的(self-discovering):能分析與瞭解自己的感受、價值與抱負。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