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焦點解決短期諮商師引發當事人賦能經驗之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焦點解決短期諮商師引發當事人賦能經驗之研究"

Copied!
26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許維素 博士. 焦點解決短期諮商師 引發當事人賦能經驗之研究. 研究生:沈孟筑 撰. 中華民國一百零四年六月.

(2)  .

(3)  . 致謝辭 努力了這麼長的一段路,終於走到尾聲了,想起當初努力準備研究所考試, 雀躍考上師大心輔所,到現在終於完成論文要畢業的歷程,很幸運一路上認識了 許多非常優秀非常棒的人,然後也受到許多人的幫助,才能走到最後,心中充滿 許多感恩與感激。 首先想感謝指導教授許維素老師的細心指導,謝謝老師總是不厭其煩的指導 我,回應我每一個問題,然後用最快的速度回覆我的信件,讓我能夠在最短的時 間內收到回覆並修改,也謝謝老師持續的鼓勵與叮嚀,幫助我撐過論文的難關, 然後也謝謝老師在我出國去 MU 前,勞心勞力的幫我安排口試,老師辛苦了! 另 外,也要感謝口試委員陳秉華老師以及王玉珍老師在我匆忙決定的口試時間撥冗 參與口試,並給予我寶貴的建議,對我的論文有很大的幫助,謝謝兩位老師的幫 忙!另外還要感謝前導受訪者與正式受訪者一共七位諮商師的幫忙,謝謝你們撥冗 接受我的訪談,且不吝於分享你們的專業經驗,豐富我的論文。 再來想感謝我的家人,謝謝我的爸爸、媽媽和哥哥總是支持我去完成我的夢 想,然後在我受到挫折與困難的時候幫我加油打氣,當我最強大的後盾。也謝謝 我的家人讓我經濟無虞,讓我能夠全心的投入我想做的事情,謝謝你們! 然後想感謝我的朋友們,一路上的陪伴、支持與鼓勵,特別謝謝力溱幫忙當 我的協同研究者,不厭其煩的陪我反覆修改第四章,然後幫我解答許多問題,同 時也給我很多鼓勵與陪伴;謝謝一姐于萱在焦慮之餘,努力幫我解答 MU 申請的 問題,還有給我許多支持;謝謝雪莉在我口試當天費心幫我把場佈用好,讓我口 試能順利進行;謝謝妮玓幫我好多論文惱人格式的忙,還有一起亂講話紓壓;謝 謝筑君細心的幫我修改英文摘要;謝謝 Jerry 一直幫我加油打氣;謝謝小黑幫忙改 論文格式,還有打理其他瑣事;謝謝心輔系的學長姐—鴻文、益欣、湘芸、鐘穎; 心輔 99 級的優秀同學們昕寧、予辰、爾伶、煜智、亦安、詩敏、雅茹、怡寧、玫 瑩、未遲;同門又都跑去 MU 的宣融;MU 的 Marissa、宥璉、芯瑀、Jim、Annie、 i.

(4)  . Laura;最好也是永遠的好姊妹: 紹如、小童、昱媚 ;仁愛的佳政、星儒。 然而要感謝的人太多,由於篇幅的限制無法一一感謝,再次謝謝所有曾經幫 助過我的所有人。覺得自己一直是一個很幸運的人,認識了很多很優秀的人,得 到了很多的幫助,最後想謝謝自己一路上的努力與堅持,讓研究所生涯過的豐富 精彩!. ii.

(5)  . 摘要 本研究旨在了解焦點解決短期諮商(Solution-Focused Brief Therapy, SFBT)之 諮商師引發當事人賦能之經驗,研究目的包括:(1)瞭解SFBT諮商師知覺賦能概 念與SFBT之關係;(2)瞭解SFBT諮商師其諮商師角色和介入與賦能之關係;(3) 瞭解SFBT技術引發當事人賦能之歷程;與(4)瞭解SFBT諮商師知覺諮商歷程中 當事人賦能之經驗。以立意取樣邀請六位SFBT諮商師接受半結構式的深度訪談, 並以SFBT取向對賦能概念的觀點為出發點,用質性研究中的主題分析法進行資料 歸納與分析。 本研究之研究結果分為四部分: 一、SFBT 為賦能導向之諮商取向:探討六位受訪者以焦 SFBT 介入時,SFBT 的 精神與賦能概念之關連,共六項內涵。 二、諮商師引發賦能之催化角色與介入: 呈現 SFBT 諮商師引發與催化當事人賦 能的角色與介入,共五項內涵。 三、SFBT 技術引發當事人賦能歷程: 包含「SFBT 整體技術引發賦能之歷程」、 與「SFBT 各項特定技術引發賦能之歷程」。 四、當事人賦能之蛻變歷程: 呈現六位受訪諮商師知覺的賦能定義,以及諮商歷 程中當事人賦能前後之內外在改變 依據研究結果與文獻歸納出 SFBT 諮商師對賦能之定義內涵與當事人賦能結 果和 Zimmerman 之心理賦能理論比較後,其獨特之處,並針對其賦能定義,連結 SFBT 諮商師角色介入內涵與賦能要素之間的關係,以及探討 SFBT 特定技術引發 賦能之途徑,最後歸結 SFBT 為一引發賦能的歷程。 最後,研究者根據研究結果與討論,提出本研究之結論與研究限制,針對以 SFBT 介入之實務工作者如何引發當事人賦能提出建議,並提供對未來相關研究之 建議。 iii.

(6)  . 關鍵詞:焦點解決短期諮商、賦能、諮商師. iv.

(7)  . Counselors’ Experiences Eliciting Clients’ Empowerment Through Solution Focused Brief Therapy Meng-Zhu Shen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current study is to understand counselors’ experience of eliciting clients’ empowerment through the use of Solution-Focused Brief Therapy (SFBT). The objectives of this study include: (a) explor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FBT counselors’ perceived concepts of empowerment and SFBT; (b) understand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FBT counselors’ role and ways of intervening with clients’ empowerment; (c) understanding the process of eliciting client’s empowerment by using SFBT techniques, and (d) understanding SFBT counselors’ perceptions of clients’ experiences of empowerment during counseling process. A total of six participants were recruited through purposive sampling and snowball sampling and participated in semi-structured, in-depth interviews. Thematic analysis was then used for data analysis and classification. The main conclusions were as follows, in four parts: (a) SFBT as an empowerment approach: with the six respondents using SFBT as interventi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ssence of SFBT and concept of empowerment was explored through six facets; (b) Counselors’ role in eliciting clients’ empowerment: The role of SFBT counselors in eliciting and furthering clients’ empowerment was explored through five facets; (c) The process of counselors eliciting client’s empowerment by using SFBT techniques: The processes of counselors eliciting client’s empowerment by using overall SFBT approach, as well as counselors eliciting clients’ empowerment by using specific SFBT techniques are included; and (d) The clients’ transformative process through v.

(8)  . empowerment: clients’ internal and external changes prior to and following empowerment, including clients’ conditions prior to and following empowerment are presented. Based on study results and discussion, suggestions are provided to counselors using SFBT on how to elicit clients’ empowerment. Limitations of current study as well as suggested direc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are also included. Keywords: Counselor, Empowerment, Solution-Focused Brief Therapy,. vi.

(9)  . 目次 致謝辭............................................................................................................................... i 中文摘要..........................................................................................................................iii 英文摘要...........................................................................................................................v 目次................................................................................................................................ vii 表次..................................................................................................................................ix 圖次................................................................................................................................xiii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研究問題...................................................................................................5. 第三節. 名詞釋義...................................................................................................6. 第二章. 文獻探討...........................................................................................................7. 第一節. 賦能之概念與實徵研究....................................... ...................................7. 第二節. SFBT 的介紹與相關研究.......................................................................22. 第三章. 研究方法.........................................................................................................47. 第一節. 研究取向與方法.....................................................................................47. 第二節. 研究參與者.............................................................................................48. 第三節. 研究工具.................................................................................................49. 第四節. 研究程序.................................................................................................51. 第五節. 研究資料的處理與分析.........................................................................55. 第六節. 研究的嚴謹度.........................................................................................58. 第七節. 研究倫理.................................................................................................60. 第四章. 研究結果.........................................................................................................63 vii.

(10)  . 第一節. SFBT 為賦能導向之諮商取向..............................................................63. 第二節. 諮商師引發賦能之催化角色與介入.....................................................76. 第三節. SFBT 技術引發當事人賦能歷程........................................................ 102. 第四節. 當事人賦能之蛻變歷程.......................................................................170. 第五章. 討論...............................................................................................................193. 第一節. SFBT 為一引發賦能的歷程................................................................ 193. 第二節. SFBT 諮商師角色與介入引發賦能之探討........................................ 197. 第三節. SFBT 技術如何引發賦能之探討…………….................................... 207. 第四節. SFBT 諮商師對賦能定義與結果之探討............................................ 218.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229. 第一節. 研究結論...............................................................................................229. 第二節. 研究建議...............................................................................................231. 參考文獻.......................................................................................................................237 中文部分...............................................................................................................237 英文部分...............................................................................................................241 附錄………………………….......................................................................................248 附錄一. 正式訪談大綱.......................................................................................248. 附錄二. 研究訪談邀請函...................................................................................250. 附錄三. 研究訪談同意書...................................................................................252. viii.

(11)  . 表次 表 2-2-1. 三個層次之賦能歷程與賦能的結果比較……………..............................10. 表 3-2-1. 前導性訪談受訪者相關資料......................................................................48. 表 3-2-2. 正式訪談受訪者相關資料..........................................................................48. 表 3-5-1. 斷句與編碼舉例..........................................................................................56. 表 3-6-1. 受訪者引發當事人賦能經驗符合度檢核..................................................59. 表 4-1-1. 認同 SFBT 視問題是環境互動共構的結果,能去問題標籤化與當 事人自責感.................................................................................................64. 表 4-1-2. 相信 SFBT 聚焦已存在但未發現的優勢而引發賦能...............................67. 表 4-1-3. 認同 SFBT 是使用正向、較小單位之語言,暗示當事人蘊含優勢 而引發賦能.................................................................................................69. 表 4-1-4. 認同 SFBT 晤談是現在與未來導向,可帶來力量產生行動......................72. 表 4-1-5. 正向的改變可經由行動使當事人產生信心與能力感帶來賦能感..........74. 表 4-1-6. SFBT 適用於需目標導向與有效率介入的短期工作場域........................76. 表 4-2-1. 認同 SFBT 諮商師重視合作性,而去專家角色建立合作關係的歷 程,被視為是賦能歷程引發賦能...............................................................79. 表 4-2-2. 相信重視當事人主觀經驗與自主性的 SFBT 諮商師,以未知姿態 理解與拓展當事人知覺脈絡,將可提升內在能量並引發賦能..............85. 表 4-2-3. 認為 SFBT 諮商師催化當事人有意義之目標發展,可引發賦能………90. 表 4-2-4. 相信引發賦能的關鍵在於諮商師是否提升當事人勝任感與自我 覺察….…………………………..….………………...…………………..96. 表 4-2-5. SFBT 諮商師引導當事人發現建設性之解決策略,重視當事人行 動成效體驗,促使當事人具能力感與行動意………………...………..101 ix.

(12)  . 表 4-3-1-1 SFBT 技術引導當事人於建構目標狀態,可形成目標........................103 表 4-3-1-2 認為 SFBT 技術正向拓展當事人對問題的知覺與可能性…...............105 表 4-3-1-3 SFBT 技術激發當事人內在能量與自我意識正向改變,引發賦 能……...….………………...…………….………….….........................116 表 4-3-1-4 SFBT 技術關注並拓展當事人可運用的因應策略與資源 ….…….…120 表 4-3-1-5 SFBT 技術促使當事人知覺已嘗試的行動,引發後續行動之方 向與意願.................................................................................................124 表 4-3-1-6 SFBT 技術可引發賦能之語言………….……………............................125 表 4-3-2-1 奇蹟與假設問句理解當事人偏好之未來願景後,連結當事人現 況已達成的部分………………………………………………..............127 表 4-3-2-2 假設問句使用時機為促發目標導向.......................................................129 表 4-3-2-3 假設問句使用意圖為找到優勢、增加行動與形成目標.......................130 表 4-3-2-4 例外問句探討當事人過去成功經驗,拓展有效因應策略.....................133 表 4-3-2-5 例外問句使用時機廣泛,不受限於當事人之目標與能量狀態.............135 表 4-3-2-6 例外問句使用意圖為使當事人有正向改變………...…………............137 表 4-3-2-7 因應問句探索當事人渡過困境之力量、行動與目標的細節.................139 表 4-3-2-8 因應問句使用時機是當事人陷於困境,或仍顯露行動動機時...........141 表 4-3-2-9 因應問句使用意圖是建構晤談方向至探討當事人撐過困境的力 量…………..............................................................................................143 表 4-3-2-10 關係問句運用重要他人視角提升當事人能量,以拓展行動.................145 表 4-3-2-11 關係問句使用時機是當事人行動方向模糊與能量低的狀態時, 或欲蒐集更多訊息…...………………....……………...........................147 表 4-3-2-12 關係問句使用意圖是運用重要他人之力量來引發當事人賦能...........148 表 4-3-2-13 讚美是貼近當事人脈絡去讚美被當事人忽略之優勢,賦能效益 高..............................................................................................................152 x.

(13)  . 表 4-3-2-14. 讚美使用時機與意圖是提升當事人正向能量,或欲回饋當事 人之優勢與行動時................................................................................154. 表 4-3-2-15. 讚美使用時機與意圖為建立關係,並利於晤談進展….......................155. 表 4-3-2-16. 評量問句了解當事人現狀與目標的分數與樣貌,探索當事人 知覺........................................................................................................156. 表 4-3-2-17. 評量問句探索並放大分數進步的行動與狀態,並能引導當事人 聚焦正向有效維持分數的行動…………………………....................159. 表 4-3-2-18. 評量問句使用時機是目標導向的…………….....................................160. 表 4-3-2-19. 評量問句使用意圖是具體化討論以轉化當事人極端認知,利於 介入........................................................................................................163. 表 4-3-2-20. 外化與一般化是可引發賦能之技術…….............................................165. 表 4-3-2-21 EARS 匯整當事人不同經驗之共通性,促使當事人聚焦正向改 變............................................................................................................165 表 4-3-2-22 EARS 介入時機與意圖為目標導向………………………..................166 表 4-3-2-23. 家庭作業是來自於組織後之晤談內容,給予當事人具體可執行 之作業...................................................................................................167. 表 4-3-2-24. 家庭作業執行經驗的探討,可理解當事人知覺脈絡,延續晤談 效能…..………..…...…………….……………...................................168. 表 4-3-2-25. 家庭作業使用意圖與時機是目標導向的…….…...............................170. 表 4-4-1. 賦能的定義與意義是當事人知覺其內在優勢,並可行動去因應 問題………………………………..….……………............................174. 表 4-4-2-1. 當事人賦能前,缺乏內在正向能量…………..….…….………….….177. 表 4-4-2-2. 當事人賦能前行動策略與動機匱乏…………..……………...............178. 表 4-4-2-3. 當事人容易引發賦能與否的狀態……….............................................180. 表 4-4-3-1. 當事人賦能後,促進內在能量與自我意識的正向改變……………...184 xi.

(14)  . 表 4-4-3-2. 當事人賦能後,催化對問題知覺的正向改變……………………….186. 表 4-4-3-3. 當事人賦能後,知覺可運用之資源與方法增加…………………….187. 表 4-4-3-4. 當事人賦能後,引發能力的提升與拓展……………………………189. 表 4-4-3-5. 當事人賦能後,較易引導當事人建構目標及促進行動…………….191. 表 5-1. 受訪諮商師知覺當事人賦能後改變與 Zimmerman 之賦能要素比 較...........................................................................................................227. xii.

(15)  . 圖次 圖 2-2-1 心理賦能的理論網絡....................................................................................12 圖 3-4-1 研究程序示意圖............................................................................................54 圖 5-2-1 受訪 SFBT 諮商師角色引發賦能歷程圖....................................................200 圖 5-4-1. SFBT 諮商師對賦能之定義與內涵關係…………………………………220. 圖 5-4-2 受訪諮商師認為 SFBT 對當事人賦能結果圖..........................................222. xiii.

(16)  .

(17)  .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心理諮商典範的轉移,對賦能(empowerment)概念的發展有重要的影響, 十九世紀精神分析治療與行為治療被視為心理諮商之第一與第二勢力,受到現代 主義影響,重視事實真相(truth) ,認為普遍性真理的存在,強調以邏輯實證的方 法去解釋與發現客觀的事實,並進行系統化的探討(李俊德,2006) ,對於當事人 行為模式存在的「因-果」的直線關係,諮商師認為只要找到當事人病理因素,協 助當事人產生洞察(insight)或自我覺察,當事人能夠有自我改善和成長的可能 (蕭文,2004) ,當事人被視為是「有問題」 、 「生病」的個體,諮商師為具有權力 的專家,彼此權力不平等,因此在諮商的歷程中,當事人易感到無力(powerlessness) 與失去賦能(disempowerment)(Hansen, 2003;Mc Whirter, 1991)。 隨著科技發展快速的變遷,人類生活面臨更多的不確定性,人們對於真實 (reality)的思維帶動了後現代社會新的哲學思考,1980 年以來,建構主義 (constructivism)的觀點提供了後現代思維的基礎,顛覆了現代主義的思維,所 謂的事實是個體自己所創造出來的,沒有單一的事實而是多元的事實,現實是被 觀察者用語言所建構而成,因此後現代心理諮商的基本架設為「人只能為自己建 構真實」 ,個案自身的經驗才是諮商的主體(蕭文,2004),因此在諮商歷程中不 同於現代主義,後現代心理諮商不以病理化的角度看待當事人與當事人的問題, 因此不認同現代主義心理諮商在諮商歷程中去尋找當事人的病理因素,並幫助當 事人修通(working through)能達到治療目的,而是將當事人視為主動的創造者, 理解人是如何與環境互動而建構出真實的主體經驗,強調當事人與諮商師平等合 作的關係,關注於當事人自身優勢的資源與力量。 傳統心理諮商中,諮商師以病理的角度關注當事人問題,當事人往往被視為 是無能的、有問題的,近年來心理諮商典範轉移,後現代主義觀點的諮商學派將 心理諮商的目的轉移至當事人的賦能,意即強調和諮商師和當事人共同合作的關 1.

(18)  . 係,關注當事人所處的脈絡與當事人的優勢與力量,同時也關注增進當事人滿意 的生活而不只是症狀的解除(黃碧枝,2007),而諮商師的角色在於使當事人賦 能,並共同形成目標(楊連謙,2000),因此心理諮商即是對當事人賦能的過程, 即幫助當事人與自己生活中已存在的資源「重新連結」(reconnected),並鼓勵 去掌管自己的健康,使其生活得更有效益及擁有更滿意的生活(De John & Berg, 2012;Sharry, 2001) 。而紐西蘭心理學家委員會(New Zealand Psychologists Board) 所認定諮商心理學的定義,包含七個面向: 生態學(ecology) 、發展(development) 、 現象學(phenomenology)、賦能與提升(empowerment & enhancement)、衡鑑 (assessments)、介入(interventions)、以及預防(prevention)(Stanley, 2013), 由此定義可知賦能概念的討論不僅侷限在於後現代主義觀點的諮商學派,而是整 個諮商心理學領域對於賦能概念重要性的關注提升。 然而賦能概念源起於 1970 年的社區教育,首先運用於社會運動中,使中低階 層民眾能以批判性的角度去看待所處的環境,並尋找資源力量,提升對生活的控 制力,並被鼓勵參加社區的決策(Freire, 1970)。賦能概念在社區心理學有較完 備的發展,Zimmerman(1990)認為賦能為多層次(multilevel)的概念,包含心 理賦能(psychological empowerment)、組織賦能(organizational empowerment)、 與社區賦能(community empowerment)三個層級,Zimmerman(1995)並針對心 理賦能進一步提出心理賦能理論,對於心理賦能有更清楚與完整的定義與內涵; 在社會工作領域中,Gutiérrez、Parsons 和 Cox(1998)三人對於賦能運用於社 會工作領域有重要的貢獻,除了探討賦能在社會工作領域中的內涵,並發展具賦 能概念的實務工作指導方針;反觀賦能在諮商領域的運用,雖然諮商領域強調賦 能的重要性,但卻對賦能缺乏系統性的整理,以及清楚的定義內涵,因此國內探 討賦能之相關研究多以 Zimmerman(1990)所提出的賦能定義探討當事人賦能的 經驗與諮商中賦能的定義內涵(李明晉,2005;林俊德,2006;黃曉薇,2012; 楊雅雯,2009) 。因此研究者欲探討賦能在諮商領域專業中的定義內涵為何,凸顯 諮商領域中對於賦能定義的獨特之處,以及探討其內涵和其他領域,如社會工作 2.

(19)  . 領域、護理領域等對賦能內涵定義相異之處。 在賦能取向的諮商模式中,諮商師的功能即幫助個案去激發自身已擁有的能 力,去面對和解決問題(金樹人,2001),因此當事人在諮商歷程中賦能,諮商 師之功能與角色是相當重要的,此外 McWhirter(1991,1994)提到諮商師角色與 諮商師所採取的理論取向、諮商模式相關,因此若欲探討當事人在諮商中賦能之 經驗,探討諮商師的角色與介入模式是有其必要性的。然而國內對於賦能運用於 諮商領域中的研究,多關注當事人賦能所產生之結果與經驗為何(李明晉,2005; 吳欣惠,2004;林俊德,2006;胡斐瑜,2006;黃曉薇,2012;張紋怡,2007; 楊雅雯,2009;楊明理,2011;韓佩凌,2011;蕭玉玫,2008) ,鮮少聚焦諮商師 的角色與諮商模式介入為何,且其角色與介入模式如何影響引發當事人賦能,並 對於諮商師在實務工作上要如何引發當事人賦能的部分甚少討論,因此研究者欲 以諮商師為研究對象,理解諮商師之角色如何影響引發當事人賦能歷程,以及探 討諮商師如何引發當事人賦能歷程,以提供實務工作上的方針。 此外,關於賦能定義之內涵的探討,可分為賦能歷程與賦能結果來探討,其 中賦能歷程的探討是將賦能定義為動態與持續的歷程(Cattaneo & Chapman, 2010; Wirter, 1994;Zimmerman, 1995),而賦能結果的探討是將賦能視為靜態的意義, 並分為多個向度,探討賦能的結果(Bolton & Brookings, 1996,;Rogers et al., 1997; Spurgeon & Barwell, 2000),由此可知賦能之定義內涵多元,McWhirter(1991) 表示如果想深入了解賦能的內涵,需要建立更精確的操作型定義,因此研究者欲 同時探討賦能歷程與賦能結果,對於賦能形成更完整之定義內涵。 而賦能在許多專業領域中被視為是重要的歷程,是健康促進與公眾健康的首 要目標(Tengland , 2012)。世界衛生組織將「賦能」視為健康促進的主要目標, 並積極倡導「賦能病人教育」(empowering patient education),以落實健康促進 的內涵,期盼所有健康促進議題上,病人皆能扮演主動積極參與的角色(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1997b),因此賦能在助人工作的哲學觀與專業價值中,被視 為重要的面向之一(Bolton & Brookings, 1996)。賦能的概念持續被運用在社區 3.

(20)  . 心理學、社會工作與心理健康工作中(McWhirter, 1994; Perkins & Zimmerman, 1995),因此賦能的概念將在現代的社會中持續被重視強調與成長(Gutierrez, Parsons, & Cox, 1998),為促進人類生活改善工作的中心,由此可見,在現代諮 商助人實務工作中,賦能的概念與其運用是非常重要且需要關注的。 心理諮商學派眾多,受後現代主義影響的學派之一為焦點解決短期諮商 (Solution-Focused Brief Theraoy, SFBT),由Steve de Shazer 和Insoo Kim Berg 夫 婦與其同事在美國短期家庭諮商中心發展而來,SFBT被視為是一種以賦能為導向 的諮商(許維素,2002b;De Jong & Berg, 2007a),SFBT的基本精神與諮商技術 和賦能的概念有諸多呼應之處,SFBT重視當事人與諮商師平等合作的關係,聚焦 在當事人的力量、資源與問題解決的可能性,並視當事人為問題解決的專家, Nelson & Thomas(2007)認為將當事人視為問題解決專家有助於當事人賦能。 SFBT最重要的精神是將傳統諮商的「問題解決」取向引導於「建構解決」取向(De Jong & Berg, 2002) ,當事人對於賦能的看法與心理狀態的提升來自於當事人解決 對話(solution talk)中(De Jong & Berg, 2007),SFBT諮商師在邀請當事人幫助 自己去定義奇蹟的未來、界定例外、探索過去有關之成功經驗等等的同時,這些 資訊便可用來建構解決之道,建構解決之道認同助人專業賦能當事人的價值,以 及更多的附加意義(許維素譯,2013)。 SFBT 之技術多樣,但其目的均為引導當事人朝向建構解決之道,關注當事 人用已有的資源和力量去面對自己的問題。例外問句隱含了當事人過去成功的經 驗,該問句所引發的細節可作為當事人改變的藍圖,增加當事人的信心;奇蹟問 句引導當事人去想像想要的生活,並發展目標的設定歷程,帶給當事人希望感; 當事人接受到諮商師的讚美時,能夠提升當事人的自尊與能力感;評量問句能引 發當事人更多的例外,且在評量的過程中,當事人能夠自己進步的狀況,看到自 己的資源與能。李俊德(2006)認為當事人能在 SFBT 的脈絡中形成賦能,因此 整個 SFBT 過程,可被解讀賦能當事人的歷程。 國內多將賦能概念與SFBT結合的研究,多以當事人為主體,關注的焦點在於 4.

(21)  . 探討當事人賦能歷程與結果(李明晉,2005;吳欣蕙,2003;林俊德,2006;黃 曉薇,2012),此外,SFBT以問題解決為基本導向,然而在近年的文獻中,當事 人力量以及當事人合作的重要性被納入問題解決過程之中(許維素譯,2013), 然而在國內討論SFBT與賦能之關係研究甚少,因此研究者欲從SFBT諮商師觀點 理解賦能的內涵,探討SFBT基本精神與賦能之關係,以及諮商師如何以SFBT的 態度精神與技術引發當事人賦能。 綜合上述,隨著心理諮商典範的轉移,實務工作者開始關注當事人的資源與 力量,賦能概念被運用到助人工作中,在提升當事人對影響生活的掌控力以增進 健康行為的成效上已逐漸受到重視。SFBT是賦能導向之心理治療模式,因此國內 賦能的相關研究均結合SFBT,探討當事人賦能效果,即SFBT可引發當事人賦能 的結果,然而國內相關研究缺乏從實務工作者角度探討引發當事人賦能經驗之研 究,以及SFBT與賦能內涵之關係,因此若能以SFBT諮商師為研究對象,探討當 事人之賦能在諮商經驗中被引發的歷程,以及賦能在諮商專業領域中的內涵,對 於賦能在諮商領域中的探究,不僅具有理論上的研究價值,同時兼具實務運用的 雙重意義,因此SFBT如何引發當事人賦能之歷程值得初步發展與探討。故此,基 於上述的研究動機,本研究之研究目的為: 一、瞭解SFBT諮商師知覺賦能概念與SFBT之關係。 二、瞭解SFBT諮商師其諮商師角色和介入與賦能之關係。 三、瞭解SFBT技術引發當事人賦能之歷程。 四、瞭解SFBT諮商師知覺諮商歷程中當事人賦能之經驗。. 第二節 研究問題 基於上述研究動機與目的,茲將本研究欲探討的問題陳述如後: 一、SFBT諮商師知覺賦能概念與SFBT之關係為何? 二、SFBT諮商師知覺其諮商師角色與當事人賦能之關係為何? 三、SFBT技術引發當事人賦能之歷程為何? 5.

(22)  . 四、SFBT諮商師知覺諮商歷程中當事人賦能之經驗為何?. 第三節 名詞釋義 根據本研究的目的及內容,將本研究中所提到的重要名詞定義如下: 一、賦能 本研究探討之賦能為 SFBT 歷程中的賦能,指當事人與諮商師在平等合作的 關係下,經由諮商師與當事人在解決對話中,幫助當事人去重新連結生活已存在 的資源,使之更為強化,並使當事人能夠運用自身的資源和工具,去選擇和決定 他們認為最佳的方式去面對問題,伴隨當事人自身認為什麼是對自己重要的決定, 當事人能找到他們想要的方向,以自身認為有建設性的方式行動,並且達成自己 所欲的目標,使當事人知覺到自己有權力去改變與影響自身所處之環境,並且對 於該環境具有控制力,使當事人的心智狀態增強,同時當事人被鼓勵去掌管自己 的健康,使其生活得更有效益及擁有更滿意的生活。(De Jong & Berg, 2002; Henden, 2008;Peter & Berg, 2010;Sherry, 2001)。此外,賦能的探討可分為賦能 的結果與賦能的歷程,其中賦能歷程的探討是將賦能定義為動態與持續的歷程, 而賦能結果的探討是將賦能視為靜態的意義,並分為多個向度,探討賦能的結果。 本研究所探討之賦能,包含當事人賦能的結果與其賦能的歷程。 二、焦點解決短期諮商 SFBT是由Steve de Shazer 和Insoo Kim Berg 夫婦與其同事在美國短期家庭 諮商中心發展而來的心理治療法,該學派的觀點不以病理學的角度分析當事人的 問題,而是關注當事人對於問題的「解決之道」,並視當事人為問題解決的專家, SFBT諮商師與當事人建立合作的諮商關係,並共同建構出正向積極的目標。SFBT 諮商師從當事人例外成功經驗中,運用當事人的資源與優勢,引發當事人對於未 來積極正向的遠景,而進一步改變。. 6.

(23)  .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目的在介紹賦能的概念與賦能實徵研究,以及SFBT理論、SFBT與賦能 之關聯與焦點解決短期諮商之實徵研究。本章共分為兩節敘述,第一節為賦能之 概念與實徵研究,第二節為SFBT的介紹與相關研究。. 第一節 賦能之概念與實徵研究 本節目的在於探討賦能的發展、概念內涵、相關理論與實徵研究,主要分為 四個部分,分別是賦能概念發展背景、賦能定義與理論、諮商領域之賦能意義與 內涵、以及賦能實證研究: 一、賦能概念發展背景 賦能概念源自於1970年初期,由巴西教育家保羅菲爾(Paul Freire))在開發 中國家所提出的教育理念。在識字營的活動中,以中低階層民眾為主要的觀察對 象,觀察中低階層民眾在社會環境中的角色和地位,用對話性的教育(dialogue pedagogy)與提問(problem-posing)的方式帶領,藉由互動與省思,幫助他們洞 悉自身所處環境,並提升問題解決的能力,增進對生活的控制,進一步去除壓迫 自身的障礙,因此運用參與團體的方式,能夠去確認他們的問題,用批判性的方 式,以社會與歷史為根據去評估問題,並重新修正更健康的社會,且發展克服障 礙的策略,以達成其目標(Freire, 1970)。透過社區教育的歷程,喚起中低階層 居民的自覺,進一步促使自我賦能(self-empowerment),並鼓勵中低階層居民多 參與與自我生活相關的社區決策。當時社會運動家們相信,賦能可以改變人們的 命運(李俊德,2006)。由上述可得知,賦能概念的發展源於社會運動,目的在 於幫助中低階層人民去了解周遭環境的資源與自身的力量,以一種不同的角度重 新看待自身的問題,去除障礙與發展更佳的策略,並能進一步影響整個社會。 在二十世紀,賦能概念開始受到重視,並廣泛地被運用於不同的領域中, 大多用於探討行為的改變,例如心理學、社區心理、社會工作、教育與護理, 在改變健康行為有極大的貢獻。其中在心理衛生教育的運用,「無力感」被認為 7.

(24)  . 是成為疾病的危險因子後,賦能便被認為是增進個體或族群健康的策略 (Wallerstein, 1992)。 近年來在台灣,賦能的概念多廣泛運用於護理(黃金蓮等人,2010;賈淑麗, 2011),糖尿病患者照護(吳淑芳等人,2007;陳美芳、黃瑞霞,2012)、社區 賦能(方雅慧、何青蓉,2011;許俊才等人,2012)、教師賦能(王艷蕉、曾淑 惠,2011;游象昌、陳俊龍,2010)。不論其應用的領域為何,賦能概念以探討 增進能力為目的,期望改變人類對於問題的控制能力(Wallerstein & Bernstein, 1988)。 二、賦能的定義與理論 依據牛津英文字典(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1989)對賦能的定義為「合法 地授權或正式擁有全力或權柄,以某種目的或責任給予或贈與權力,使能夠 (enable)、允許、獲得或具有權力」 。從字面上來看,賦能是動詞也是名詞,動詞 (to power)指的是賦能的過程,代表一個人掌握生活能力的過程,Freire (1970) 以「傾聽-對話-反思-行動」的連續過程說明賦能的概念,透過傾聽和參與性 的對話以引發主體意識,而覺察環境的壓迫因素,最後再採取行動,去除阻礙因 素。名詞(empowerment)指的是被賦能的持續狀況,是過程的一個結果 (Zimmerman & Rappaport, 1988)。由此可知,從賦能的表面意義來看,賦能一 詞可呈現動態與靜態的意義,然而賦能的形式、策略與結果是多變的,不能用單 一形式定義(李明晉,2005),僅就字面來看,仍難以了解賦能的內涵為何,因 此如果想深入了解賦能的內涵,需要建立更精確的操作型定義(McWhirter, 1991) , 因此以下將介紹賦能之相關理論與其內涵向度: (一)Zimmerman 之賦能理論觀點 1. Zimmerman的賦能概念發展層級與內涵 Zimmerman & Rappaport(1988)曾針對心理賦能進行研究,認為心理賦能包 含三個面向:認知(cognitive)、動機(motivation)、及人格(personality)三個 面向,各面向中共包含十一項指標,可看出賦能之多向度的概念,Zimmerman(1990) 8.

(25)  . 直接具體的指出賦能為多層次(multilevel)的概念,並與其他社區心理學家以及 社會科學家進一步提出賦能生態模式(ecological model),指出賦能概念包含心 理賦能(psychological empowerment)、組織賦能(organizational empowerment)、 與社區賦能(community empowerment) 三個層級(引自張麗春、李宜娟,2004)。 分述如下: (1)心理賦能(psychological empowerment): 心理賦能以個體為分析層次的賦能(Zimmerman, 1990),心理賦能不僅為個 人層面,亦是組織與社區層面的核心(Zimmerman, 1995),包含三個要素: 個 人內在要素(interpersonal component)、互動的要素(interactional component) 與行為要素(behavior component)。心理賦能包含個體對於自己能力的相信、運 用控制的努力、以及對社會政治環境的認識(Zimmerman, 2000;引自蕭玉玫 2008)。 (2)組織賦能(organizational empowerment): 指個體賦能感的來源為有賦能的組織(empowerment organizations),賦能的 組織提供給組員有效的服務選項,組員間彼此分享訊息和資源,以合作的方式從 事具有影響力的決策。 (3)社區賦能(community empowerment): 在社會行動(social action)的過程中,個人和組織為了獲得對於生活的掌控力, 運用技巧與資源,以集體性的努力改變社會性與政策性環境之情境(Wallerstein & Bernsein, 1994;引自張麗春、李宜娟,2004)。Zimmerman(2000)認為良好的 社區應包含良好連結的組織,其組織同時賦能的(empowering),也是被賦能的 (empowered)。 Zimmerman(1995)除了說明賦能在上述三種不同場域與層級的內涵與概念, 亦單獨將賦能再區分為賦能歷程(empowering processes)和賦能結果(empowerd outcomes)。賦能歷程指的是個體、組織與社區如何被賦能(empowered);賦能結 果指的是經歷賦能過程後所產生的結果,其個體、組織與社區三個層次之賦能歷 9.

(26)  . 程與賦能的結果比較如下(Zimmerman & Warschausky, 1998):. 表2-2-1. 三個層次之賦能歷程與賦能的結果比較. 分析層次. 過程(Process). 個體的 (Individual). * 協助他人獲得對於自己生 活的控制感 * 接受他人的幫助以獲得控 制感 * 互相幫助. * 控制感 * 敏銳的覺察 * 參與的行為. 組織的 (Organizational). * 提供成員培養與實踐技巧 的機會 * 建立參與式的決策架構 * 參與決策的機會 * 共享責任與領導權. * 有效的資源管理 * 連結其他的組織 * 影響政策的決定或服務的 創新. 社區的 (Community). * 提供平等的資源接近機會 * 容許表達不同的意見 * 在社區機構中參與建立參. * 組織合作以對政策決定行 使控制權 * 群體努力維持或改善生活 品質 * 居民的參與技巧. 與式的架構. 結果(Outcomes). 資料來源: Zimmerman 與 Warschausky,1998(引自蕭玉玫,2008) 此外,心理賦能為三個層級中的核心,Zimmerman(1995)更進一步發展心 理賦能層級之理論,可顯見心理賦能的重要性。關於心理賦能理論的內涵要素, 於下段介紹說明之。 2. Zimmerman心理賦能理論 Zimmerman(1995)統整文獻之後,發展心理賦能的理論網絡(如圖2-2-2), 該理論指出個體心理賦能包含三個要素,為個人內在要素、互動的要素、與行為 要素,分述如下: (1)個人內在要素 10.

(27)  . 是指個體如何知覺與思考自己的方式,包含特定領域個人知覺到的控制感 (domain specific perceived control)、特定領域的自我效能感(domain specific self-efficacy)、有想去控制的動機(motivation to control)、覺察到之勝任感 (perceived competence),其中特定領域個人知覺到的控制感,是指個體相信在 自己特殊的生活領域中能發揮影響力,如家庭、工作、或社會政治等 (Zimmerman,1995)。這些與個體所知覺的自我,包含自我效能、動機、勝任感 與相信自身能力能影響生活各層面之信念是非常重要的。 (2)互動的要素 個體對於所處的社區及社會政治議題有相關的瞭解,也就是說個體為了達成 所欲的目標,個體會去覺察可達成所欲目標的資源為何、如何獲得與運用資源, 個體對於其情境脈絡有一定的掌握,能評估與覺察行為選項,並且選擇適當的行 為達成目標。 (3)行為要素 指個體採取特殊並能直接影響結果的行動,且能達到所欲之目標,如參加互 助團體、參與社團、獨立生活等。行為要素包含: 社區參與(community involvement)、機構參與(organizational involvement)、與因應行為(coping behaviors)。 從上述三個賦能要素可知,互動間要素扮演中介的要素,亦即當個體具有內 在的控制感後,需要對於所處之社會政治環境有所了解與評估,才能有進一步控 制環境的行動。從賦能歷程的觀點來看,賦能的歷程視為讓個體發展與熟練賦能 的三大要素,包含一個人如何相信他在一個特定的環境中,具備影響環境的能力 (個人內在要素),了解環境系統如何運作(互動間的要素),以及投入於影響 環境的行為(行為要素)(許維素,2002a)。在賦能過程中,強調參與雙方的權 力是對等的,是在對等關係中互動參與的,而資源與決策也是在賦能過程中所共 享的(Zimmerman & Rappaport, 1988)。. 11.

(28)  . 心理賦能. 個人內在要素 *對特定領域知 覺到的控制感 *特定領域的自 我效能感 *想要控制的動機 *覺察到之勝任感. 互動間要素. 行為要素. *敏銳的覺察. *社區參與. *了解因果機制. *機構參與. *技能發展. *因應行為. *將技能轉化致生 活各個層面 *運用資源. 圖2-2-1 心理賦能的理論網絡 資料來源:Zimmerman, M. A.(1995). Psychological empowerment : Issues and illustrations. American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23(5), 581-599. (二)Bolton & Brookings之賦能理論觀點 Bolton 和 Brookings(1996)認為賦能的概念不只有一個面向,並且適用於 身殘者爭取權益與心理復健,有助於提升身殘者的自我概念,與個人優勢的覺察, 將賦能的內涵分為二十個向度,分別為: 1.肯定的(assertive): 支持自我的信念、價值與感受。 2.自治的(autonomous): 不受抑制、自我滿足與自我規範。 3.合作性高的(collaborative): 能與他人合作以解決問題,或共同達成一致的 目標。 4.投注的(committed):能完全投入所作之事。 5.勝任的(competent): 有資格、有能力與適當的表現。 12.

(29)  . 6.社區導向的(community-oriented): 能在社區中參與特定團體,且在該特定團 體中,投注於與他人直接的互動。 7.具創造力的(creative):具獨創性、原創性與發明力。 8.無能導向的(disability-oriented):接受無能是人性中的正常特質之一。 9.目標導向的(goal-directed):能努力與達成個人的期望或標準。 10.獨立的(independent):可免於受到他人的影響或左右支配。 11.相互依賴的(interdependent):瞭解個人對於他人的依賴,以及和他人互相 聯結、互惠的責任。 12.內控的(internally controlled):能覺知個人或環境的權威與力量。 13.負責的(personally responsible):能對個人的行為與結果負責任。 14.引以為榮的(proud):為某些行動結果、擁有權或關係感到高興。 15.自我擁護的(self-advocating):基於個人內在的力量與支持自己的行動,堅 持個人的權益。 16.自我效能高的(self-efficacious):相信自己是有能力的,並且相信經由自 己的努力可達成自己所欲的結果。 17.自知之明的(self-discovering):能分析與瞭解自己的感受、價值與抱負。 18.自力的(self-reliant):能為自己創造機會與資源。 19.能自我掌握的(self-mastering):能發展與維持一種在價值感與正向連結間 堅固的內在連結。 20.具社會責任的(socially responsible):理解與認同所歸屬的全體大多數人 集體的福利或幸福感。 由上述可知,Bolton & Brookings(1996)對於賦能的定義與內涵著重在於個 人內在要素的探討,在個人向度上其內涵又可分為兩大向度,包含(1)自我內在 的感受: 自我效能感、自尊、控制感、自我覺知、與自治;(2)自我與外在環 境連結的內在感受:社會責任感、合作、連結、認可自己所在的團體、與投注努 力於自己所在的團體。 13.

(30)  . (三)Gutiérrez 等人之賦能理論觀點 Gutiérrez、Parsons 和 Cox三人致力於將賦能的概念運用於社會工作實務上, Gutiérrez (1990)認為賦能有三種分析層面: (1)鉅觀層面-政治與客觀的改變; (2)聚焦於個人的改變;(3)混合以上兩種層面,並將賦能的概念運用在研究 對象以有色女性人種的研究中,聚焦在權力的不平等,並且讓個案獲得力量與權 力,進一步去影響社會體制。Parsons和Cox (1994)依生態觀點將賦能分類為四 個向度,包含個人、人際之間、微視環境與鉅視環境。 在賦能的過程中,Gutiérrez等人(1998)提出賦能包含四項重要成份: 1.態度、價值與信念(Attitude, Values, and Beliefs): 自我效能、控制與自我價值是在賦能的實務工作中首要的要素與目標,在賦 能的過程中,個體因自我效能的提高,引發能產生改變之自我感(sense of self), 以及自我價值(self-worth),進一步影響社會環境的改變。 2.藉由集體的經驗得到確認感(Validation Through Collective Experience) 藉由個體與他人一同分享認同的集體經驗,個體能夠超越個人的層次,即超 脫個人失敗的經驗,個體能為系統帶來共同的命運感與意識的覺醒,並促發個體 尋求改變。 3.批判性思考與行動的知識和技巧(Knowledge and Skills for Critical Thinking and Action) 批判性思考指個體能夠跳過個人層面,從社會鉅觀的層面去探討個體如何獲 得態度、價值與信念,以及如何影響問題的形成。當個體將問題以鉅視的觀點視 之,亦及個體從社會脈絡中去覺知自己的問題,降低自責感,提升意識的覺醒, 同時注意到他人與自身問題的相關性,彼此從共同經驗中去理解問題與行動。 4.行動(action) 個體由於經過反思的行動,同時產生行動的責任,運用批判性思考所得之知 識與技巧,發展行動策略,且願意與他人共同行動,並達成共同為社會改變的目 標。 14.

(31)  . Gutiérrez、Parsons 和 Cox(1998)三人依其目標性質將策略活動重新修正 分為四個不同的向度(引自趙善如,1999),分別為: 1.建立工作關係,與理解當事人對自身問題與資源的知覺,協助當事人所需要的 協助。 2.教育當事人,發展當事人處理問題所需要的知識和技巧,例如:研討會、小團 體、課程講座、錄影帶等。 3.當事人學習關於社會服務與健康照護相關的知識,並學習接近所需資源,以系 統觀知覺問題與影響。 4.當事人參與並致力於能解決其自身問題的社會行動,展露當事人對自身問題的 政治觀點。 以上四個向度並非線性的發展,彼此之間沒有互斥性,可以同時發展,趙善 如(1999)認為需就實務工作要素考量何種向度的策略。此外,在1998年Gutiérrez、 Parsons 和 Cox三人的研究中,提出了給社會工作者一套以賦能觀點要素介入引 導的實務工作架構,包含:價值基礎(Value Base)、處遇策略的認可與約制 (Sanction) 、理論基礎(Theory Base)、關係(Relationship)、問題界定與研判 (Definition and assessment of Problem) 、目標設定(Goal setting) 、角色承擔(Role taking)、處遇策略和技巧(Intervention strategies and techniques)、與評估 (Evaluation),在這些過程中,促進當事人對於問題的覺察,瞭解自身的權利及 自我決定,以不同的方式看待自己,即當事人從被動的服務接受者變成主動的服 務消費者(Gutiérrez et al., 1998)。 整理上述賦能理論發現,Bolton & Brookings和Gutiérrez對於賦能要素與內涵 探討之範圍,仍涵蓋在Zimmerman(1995)提出之心理賦能理論中,個人內在要 素、互動間要素、與行為要素之範疇中。Bolton & Brookings(1996)主張賦能以 個人內在要素為主,因為賦能最終還是個人內在的心理建構,即已內化的價值和 態度(楊雅雯,2009),因此Bolton & Brookings(1996)所提出賦能之二十個向 度著重在Zimmerman(1995)理論中的個人內在要素;Gutiérrez等人(1998)對 15.

(32)  . 於賦能的探討涵蓋Zimmerman(1995)心理賦能理論中的三個要素,而Gutiérrez 等人(1998)將賦能概念帶到社會工作領域中使用,提出完善的社會工作者賦能 觀點的實務工作方針,但對於賦能的概念內涵討論,較不如Zimmerman(1995) 心理賦能理論完整。 三、 諮商領域之賦能意義與內涵 (一)諮商助人模式與諮商師角色轉移 傳統諮商取向中,個案與諮商師地位不平等,並認為諮商師是個案問題解決 的專家,常用主流價值觀去看待個案的困境,忽略個案所處的社會背景脈絡,個 案主體性低(李俊德,2006),因此傳統的諮商助人模式易造成個案之無力感, 賦能取向的諮商助人模式能提高個案的自主性與賦能(Whirter, 1991 & 1994)。 學者陶蕃瀛(2004)比較傳統的諮商助人模式與賦能取向的諮商模式有八項明顯 特色的區別,分別為 (1)助人者與當事人之關係是否平等;(2)當事人主體性 是否被壓抑;(3)當事人主體是否被發展;(4)當事人能力增長與否;(5)當 事人之困境是否在真實社會脈絡裡被檢視理解;(6)專業關係的重要是否被過度 強調;(7)當事人在問題界定、設定目標,與成效評量扮演之角色;(8) 當事 人與助人者之間是否為雙向動態對話,因此助人者之態度、對當事人之觀點、幫 助當事人自覺、當事人之自主性、行動力與兩者之間的關係、重視當事人問題所 處之脈絡等,以上均為賦能之關鍵(李俊德,2006)。 在賦能取向的諮商模式中,諮商師的功能即幫助個案去激發自身已擁有的能 力,去面對和解決問題(金樹人,2001)。且在賦能的過程中,諮商師如何與當 事人建立關係對於當事人賦能是息息相關的(胡婓瑜,2006) ,學者李開敏(2007) 提出賦能取向的諮商師需具備的六個治療態度:(1)與當事人建立合作夥伴的關 係;(2)強調拓展當事人的能力、資源和潛力;(3)面對權力被侵奪的個人或 團體,傾聽當事人的經驗;(4)諮商工作同時並重當事人與社會環境,積極動用 資源與倡導;(5)降低當事人自責感,並提升當事人自尊,發展正向的自我概念; 以及(6)教導當事人的個人權利、問題解決技巧、因應技巧與人際溝通技巧等, 16.

(33)  . 以增進自我效能。因此,諮商師的角色,不僅是引發當事人自身的資源和力量, 也同時教導,並增進當事人面對自身問題的處理與因應技巧。Garba(1999)將賦 能的本質分為內在(endogenous)與外在(exdogenous)兩面向:(1)內在賦能: 個體能為自我賦能,外人或機構扮演協助個體行動之催化者的角色,以及(2)外 在賦能:個體依賴外人或機構之資源與權力,並依賴外人與機構發聲。 綜合上述可知,當事人是否賦能,與諮商師所扮演之角色有其關聯,而諮商 師角色與諮商師所採取的理論取向、諮商模式相關,包含(1)諮商理論之人性觀; (2)對當事人概念化過程;(3)諮商師與當事人間的權力均衡;(4)權力的分 析;(5)當事人技能的發展(McWhirter,1991,1994),學者李俊德(2006)針對 上述五個觀點,說明諮商師引發賦能之意圖與介入方式:(1)諮商師潛在相信當 事人具有潛能即能力因應其生命中的問題;(2)諮商師與當事人以共同合作的方 式定義問題及治療目標;(3)諮商師協助當事人發展與增強生存技巧;(4)諮 商師協助當事人進行系統權力的分析;(5)重視與強調群體與社區認同。 研究者整理之賦能在諮商中定義與李明晉(2005)整理 Mc Whirter(1991) 、 Myers(1995)以及 Shearer & King(2001)文獻的結論相似,賦能過程幫助當事 人(1)增加自我意識與自我概念,並強化自我效能與自我決定; (2)覺察生活脈 絡中力量的動態關係;以及(3)發展技巧與能力,對生活有合理的控制。 當事人能夠運用自己的資源,從行動開始到達成最終目標的過程,都是當事 人自己想要的且對當事人是重要的,同時當事人對於所處的環境具有控制感,且 知道自己有權力去改變其周遭環境的。故當事人接受 SFBT 後可能產生的賦能結 果,包含帶給當事人一種內控感、更有能力掌握控制自己的生活、自我效能感提 高、與擁有優勢和資源(林俊德,2006)。上述觀點與 SFBT 之人性觀、基本精 神與技術不謀而合,於下節敘述之。 (二) 諮商賦能歷程與結果 1. 諮商賦能歷程—賦能形成過程 Zimmerman(1995)定義賦能歷程為「人們創造或被給予機會去控制他們自 17.

(34)  . 身的命運,並且去影響那些會左右生活其決定之過程」(引自蕭玉玫,2008)。 在諮商領域中,賦能歷程除了探討當事人形成賦能的過程外,亦關注諮商師與當 事人互動關係和連結,即諮商師如何看待當事人,如何催化當事人等(林俊德, 2006)。 Whirter(1994)定義賦能為無力感的個人、組織或團體(1)覺察其生活工 作周遭環境的動力結構變化;(2)發展適當的技巧與能力以掌握生活環境;(3) 在不影響他人的情況下有力地掌握其生活情境,產生控制感和自治感;以及(4) 認同與投入所屬的社區,或支持他人。因此賦能,也為賦能的過程,即個體或團 體覺察環境後,教育個體或團體已發展技巧與能力對自身環境有所掌控,進一步 認同所屬的社區環境。 Cattaneo 和 Chapman(2010)提出賦能歷程模式(The empowerment Process Model),該模式強調在社會脈絡中,其賦能歷程包含六種要素:(1)設定個人 意義(personally meaningful)與力量導向(power-oriented)之目標;(2)自我 效能感(Self-efficacy);(3)知識(Knowledge);(4)能力(Competence); (5)行動(Action);(6)影響(Impact)。 由上述可知,Whirter(1994)以及 Cattaneo 和 Chapman(2010)均強調環 境與個體之間的關係與自我效能感,並且具備所需的知識和技巧,使個體能進一 步對於所處之環境行動,並產生影響。 2. 諮商賦能結果—賦能感產生 Rogers et al,.(1997)從自助團體領導者對賦能屬性的想法,歸納出以下15 個向度評量一個人是否已賦能:(1)有決策權;(2)能夠獲得訊息與資源;(3) 有一些選擇的可能性;(4)自我肯定;(5)感到個人可以有貢獻(有希望); (6)學習批判性思考以不同角度看事情;(7)學習表達憤怒;(8)不感到孤單; (9)覺得屬於團體;(10)瞭解到個人擁有權利;(11)有效地改變自己和社區; (12)學習自認為重要的技巧;(13)改變個人對自己才能和行動的觀感;(14) 認識到改變是永無止境且自發的;以及(15)增進個人的自我形象和克服烙印。 18.

(35)  . Spurgeon & Barwell (2000)認為個案被賦能有下列六項特徵:(1)發展技 巧,為自我健康負責;(2)自我作決定;(3)對他人信任,且能合作;(4)維 持工作與生活上健康的平衡;(5)瞭解自身的優勢與劣勢;以及(6)有自信可 從事與追求喜愛的事物。 Whirter(1994)以及 Cattaneo & Chapman(2010)將賦能視為一過程,而 Rogers等人(1997)與Spurgeon & Barwell(2000)對賦能的定義,著重於賦能的 結果,即個體在賦能過程後,賦能在個體上產生的結果與影響。歸納可知,賦能 是個人或團體獲得掌控其影響生活與環境的行動過程與結果(張麗春、李怡娟, 2003),故賦能不僅是過程,亦為結果。然而上述研究並未特別提及在諮商歷程 中,諮商師與當事人關係的連結,因此引發研究者好奇諮商師與當事人的關係連 結為何?諮商師如何引發當事人賦能?等,意即關注諮商師引發賦能歷程之議題。 四、賦能實徵研究 本部份旨在探討國內對於賦能要素與歷程之實徵研究,並試圖以研究對象、 研究方法與賦能要素三個部分整理相關文獻,以下將以國內賦能實徵研究分別敘 述並討論之: 蔡峰如(2007)以位參與老人賦能團體之成員為研究對象,平均年齡80歲。 研究者以行動研究,透過參與觀察與深度訪談,並輔以Rogers等人(1997)編制 之賦能量表,探討老人賦能團體對老人權能增加的影響。研究所使用之賦能量表 內容,包含五個賦能次向度:自尊與自我效能、權能-缺能、社區行動與自主性、 樂觀與控制未來,以及正當的憤怒。研究結果指出成員個別權能產生七項正向影 響,包含自我價值提升、重新學習新的解決問題方式、較敢表達個人意見/建議、 餐食態度的轉變、批判性的增加、表達經驗複製,以及定期班會機制運作。量表 的施測結果發現,有兩位成員量表總分增加,有一位成員總分雖無改變,但在個 人自尊與自我效能有態度上的轉變。 蕭玉玫(2008)以三位經歷婚姻暴力之受暴婦女為研究對象,並以半結構式 深度訪談進行資料蒐集,探討受暴婦女走出婚姻暴力之賦能歷程與賦能要素內涵。 19.

(36)  . 資料分析方式以Zimmerman(1995)賦能理論依據,並以質性研究的開放性編碼 進行逐字稿分析。研究結果發現: 1.受暴婦女走出婚暴之賦能要素包含:(1) 個人內在層面: 想要控制的動機、知覺控制感、自我肯定感、經濟層面之自我效 能感、負向感受減少、以及正向感受增加;(2)互動層面: 對問題的覺察、對 資源的覺察、技巧發展、重新建構觀點;以及(3)行為層面: 表現利他行為、 增加社區/社群/社交互動參與、以及情緒或壓力管理行為。2.受暴婦女走出婚暴之 賦能歷程:(1)初始階段: 賦能引發於覺察問題與動機;(2)預備階段: 覺 察資源與發展技巧為採取行動準備;(3)行動階段: 採取具體行動以直接影響 事件結果;以及(4)結果階段: 產生賦能效果並開啟另一賦能循環之四階段。 陳宜鋒(2009)以四位受暴婦女與介入之社工為研究對象,以質化深度訪談 為主,並輔以學者宋麗玉(2006)編制之增強權能量表測量案主權能表現,以探 討受暴婦女賦能之歷程,與賦能取向處遇對受暴婦女改變歷程之影響。該研究所 使用的增強權能的量表,共有三個層面與八個因素,分別為:1.個人層面: 「自 我效能與內控」和「外在掌控力」;2.人際層面:「人際溝通技巧」、「人際自 我肯定」、與「社會自我肯定」;3.社會政治層面: 「社會政治資源與影響」、 「社會政治權能」、與「社會政治行動」。與賦能有關之研究結果發現: 1.受暴 婦女權能感獲得要素: 個別內在事件影響,與外在社工處遇之助益。2.賦能模式 之六個要素: 價值基礎、處遇認可與制約、專業關係、問題的界定與研判、目標 設定、處遇策略與技巧。 鐘佳伶(2010)以 177 位精神障礙者家屬為研究對象,並以結構式問卷調查 為資料蒐集方式探索精神障礙者家屬自我烙印、家屬權能感與正式和非正式社會 支持的狀況。研究對象填寫烙印量表、增強權能量表與研究者修訂之社會支持相 關量表。該研究所使用的增強權能的量表(宋麗玉,2006),共有三個層面與八 個因素,分別為:1.個人層面: 「自我效能與內控」和「外在掌控力」;2.人際 層面:「人際溝通技巧」、「人際自我肯定」、與「社會自我肯定」;3.社會政 治層面: 「社會政治資源與影響」、「社會政治權能」、與「社會政治行動」。 20.

(37)  . 該研究結果發現,家屬的權能感(empowerment)部分,與教育程度和家庭總收 入顯著正相關,教育程度和家庭總收入越高,家屬的權能感就越高;在權能感的 程度與家屬本身是否參與家屬團體、以及精神障礙者對家務的協助有顯著相關。 在自我烙印的部分,與家屬的權能感顯著負相關,當家屬權能感越高,自我烙印 的程度也就越低。 楊明理(2011)以四位家庭照顧者為研究對象,並以半結構式深度訪談進行 資料蒐集,並將內容謄寫為逐字稿後,以質性研究的開放性編碼進行資料分析, 探討喘息服務對家庭照顧者之賦能歷程。研究結果發現喘息服務對家庭照顧者之 賦能歷程包括: 1.正向自我成長;2.自我效能提高;3.改善與被照顧者間的關係; 4. 改善照顧工作的進行方式;5.主動尋求協助;6.主動利用社區資源;以及7.找到 自我照顧的方式。 宋麗玉、施教裕(2012)以八位受暴婦女為研究對象,以結構性的問卷調查 探索受暴婦女接受社會福利服務一段時間後之復原內涵和負面感受狀況。研究對 象填寫增強權能量表、生活滿意度量表與The Center for Epidemiologic Depressive Mood Scale(CES-D)(Radloff, 1977),同時研究者以訪談的方式搜集質性資料。 該研究結果發現,在四項復原指標中,增強權能(empowerment)與生活滿意度有顯 著正相關,生活滿意度越高,增強權能越高;在四項復原指標中,以增強權能和 生活滿意度與憂鬱有顯著負相關,增強權能與生活滿意度越高,憂鬱越低。 綜合上述研究,研究者以研究對象、研究方法與賦能要素作為分類,並從這 三方面做討論,分述如下: 在研究對象方面,多來自於諮商領域(楊明理,2011;蕭玉玫,2008),以 及社會工作領域(宋麗玉、施教裕,2012;陳宜鋒,2009;蔡峰如,2007;鐘佳 伶,2010),且均以研究對象探討其賦能內涵,未有從諮商師或是社工員之角度 探討當事人之賦能內涵,因此本研究以諮商師角度,瞭解諮商師在諮商中如何介 入,使當事人賦能之經驗。 在研究方法資料蒐集方面,以上研究多採用深度訪談中的半結構式訪談,在 21.

(38)  . 社會工作賦能領域中的研究,除了半結構訪談外,並輔以量表蒐集量化資料(宋 麗玉、施教裕,2012;陳宜鋒,2009;蔡峰如,2007;鐘佳伶,2010)。由於質 性研究的人數限制,所蒐集到的統計資料,無法達到推論統計上之意義。而本研 究目的在於以諮商師角度,探討當事人賦能歷程,並非以推論為研究目的,因此 本研究僅使用深度訪談中的半結構式訪談作為資料蒐集之方法。 在賦能內涵部分,諮商領域中的研究,以Zimmerman(1995)心理賦能理論 為主(蕭玉玫,2008),其中賦能要素主要以Zimmerman(1995)心理賦能理論 提出的三個賦能要素:個人內在要素、互動要素、與行為要素作為分類,研究者 統整上述所有研究中之賦能要素: (1)個人內在要素: 自我效能、控制感、正 向能力感、動機、力量、與自尊;(2)互動間要素: 批判性的覺察、能力、知 識、技巧、人際間之自我肯定;以及(3)行為要素: 因應行為。 社會工作領域中的研究(陳宜鋒,2009;鐘佳伶,2010;宋麗玉、施教裕, 2012)中,以學者宋麗玉(2006)所編製之增強權能量表為主,將賦能分為三個 層面,分別為: (1)個人層面:自我效能感和內控、與外在掌控力;(2)人際 層面: 人際溝通技巧、人際自我肯定、與社會自我肯定;(3)社會政治層面: 社會政治資源與影響、社會政治權能、與社會政治行動。 由上述可發現,諮商領域與社會工作領域中,均關注當事人個人與人際層面 之賦能,然而在行為層面,諮商領域較關注當事人自身行為的改變,探討當事人 的因應行為;社會工作領域對於當事人行為層面的探討,拓展至當事人個人與社 會層面的行為改變。. 第二節 SFBT的介紹與相關研究 本節目的在於探討SFBT理論與賦能之關聯,主要分為三個部分:分別為SFBT 理論介紹、SFBT與賦能之關係,以及SFBT之相關實證研究: 一、SFBT理論介紹 SFBT是由Steve de Shazer 和 Insoo Kim Berg 夫婦與其同事在美國短期家庭 22.

(39)  . 諮商中心發展而來,受到Bateson 系統觀、Milton Ericson、MRI短期/策略諮商、 以及後現代社會建構主義影響。SFBT取向是以當事人的資源為根基,該取向的目 標為,針對當事人的問題,當事人藉由諮商師的導引,並與諮商師共同出建構問 題解決之道,協助當事人達到他所期待的目標與結果(O’Connell, 2001)。 SFBT的基本假設被視為此一模式之哲學觀,以及對於人類行為改變的基本主 張,提供諮商師在諮商歷程中,運用SFBT實務之工作原則,研究者整理諸位學者 (Berg & Miller, 1992;David & Osborn, 2000;de Shazer, 1985,1988;O'Connell, 2001;Pichot & Dolan, 2003;Walter & Peller, 1992)所提出之SFBT的基本假設和 原理,發現有諸多雷同之處,其中歸納並綜合整理出以下SFBT基本假設: (一)正向、解決與未來導向 SFBT關注當事人正向的力量與資源,著重解決當下的問題,而非關注於探索 過去的成因(Berg & Miller, 1992;de Shazer & Berg, 1992),強調當事人的力量 與優勢,關注正向、積極、解決方法及未來性,並引發當事人所想要的改變方向 或目標(Walter & Peller, 1992)。 (二)重視「例外」所帶來的解決之道 SFBT認為當事人之問題皆可尋出例外,即問題沒有出現,或是出現頻率較少, 或是問題嚴重程度較低的時候(David & Osborn, 2000)。「例外」可轉變為問題 解決的方法,de Shazer(1988) 指出「例外」可以引發並促進改變的對話,因此 當事人解決之路是否順利,其關鍵在於當事人例外之尋找成功與否。 (三)小改變引發大改變,改變是不可避免的 SFBT認為在諮商歷程中,改變是無法避免,且被視為常態(de Shazer, 1985,1988;Walter & Peller, 1992)。當事人自身的獨特經驗,以及對於世界的知 覺看法主要來自於當事人和系統中其他人的互動,而此互動情境是一相互影響之 系統,因此一旦當事人有小改變時,則可能產生漣漪效應,引發更大的改變(de Shazer, 1985,1988)。 (四)假如沒有破就不需要修理;假如有效,就多做一些;假如無效,則作點不 23.

(40)  . 一樣的事 此觀點被視為是SFBT之核心哲學觀(Davis & Osborn, 2000),SFBT並不將 當事人視為有問題(破洞)需要修補處理(修理),只是「暫時」不能解決困難, 因此焦點解決短期諮商關注「當事人做什麼事是有效或有益的」、「當事人過去 做了什麼有助於問題的解決」。強調當事人多做有益的事,若無效則嘗試不同的 方式,引導當事人避免陷在無力與無用的循環。 (五)強調合作的重要 de Shazer(1985)指出當諮商師將當事人的行為視為抗拒的,合作行為就不 會在諮商過程中發生,換言之,諮商師的面對當事人的態度與信念,是影響諮商 師與當事人建立合作諮商關係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合作的諮商關係中,諮商師並 非專家的角色,而是由當事人教導諮商師去了解認識當事人採取的觀點 (O’Connell, 1998),諮商師則以一種「未知」(not-knowing)的態度,和當事 人形成共同合作的對話形式,並藉由對話的過程,去誘發、測試與瞭解當事人對 於問題所賦予的意義與「真實」為何(de Shazer, 1985),而後諮商師和當事人一 同合作討論諮商目標,在互動中產生緊密的連結,最後促發當事人改變。 (六)重視當事人自身的資源與力量,當事人是自己的「專家」 SFBT認為當事人是自己生活及經驗上的專家(許維素,2003;De Jong & Berg, 2002),相信當事人是自己的資源,擁有解決問題所需的能力,當事人清楚解決 問題的方向,換言之,當事人擁有優勢、資源與社會支持系統以形成改變的基礎 (簡正鎰,2004),因此諮商師的角色即協助當事人尋找當事人已存在之資源和 力量,以及解決之道。 (七)重新架構當事人的問題 SFBT受到後現代主義的影響,當事人的經驗或義意是透過互動與對化的過程 中所形成(Berg & De Jung, 1996;Davis & Osborn, 2000;de Shazer, 1985,1988; O'Connell, 1998;Pichot & Dolan, 2003;Walter & Peller, 1992),因此語言創造了 當事人的現實世界,即社會與互動脈絡(de Shazer & Berg, 1992)。換言之,當 24.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External evidence, as discussed above, presents us with two main candidates for translatorship (or authorship 5 ) of the Ekottarik gama: Zhu Fonian, and Sa ghadeva. 6 In

As for Deqing's structural analysis of the text of the Lotus Sūtra, inspired by a paragraph in the text, Deqing divided the main body of the text into four parts: teaching (kai 開)

• One technique for determining empirical formulas in the laboratory is combustion analysis, commonly used for compounds containing principally carbon and

Understanding and inferring information, ideas, feelings and opinions in a range of texts with some degree of complexity, using and integrating a small range of reading

Writing texts to convey information, ideas, personal experiences and opinions on familiar topics with elaboration. Writing texts to convey information, ideas, personal

Strands (or learning dimensions) are categories of mathematical knowledge and concepts for organizing the curriculum. Their main function is to organize mathematical

Writing texts to convey simple information, ideas, personal experiences and opinions on familiar topics with some elaboration. Writing texts to convey information, ideas,

Associate Professor of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and Center of Teacher Education at National Centr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