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綸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重要性

節研究限制。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重要性

「肥胖」健康問題已是全球的流行病,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於 1996 年正式將肥胖列為是一種慢性疾 病,2005 年也估算出全球約有 16 億成人是屬體重過重,而屬肥胖者 則超過4 億人。肥胖不僅是成人的疾病,對兒童的影響更大,兒童的 肥胖會直接影響兒童的生長、社會心理發展,兒童期之肥胖更會在成 年時造成高脂血症、高血壓、糖尿病和動脈硬化等,增加成年後相關 慢性病的罹病率和死亡率(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2007)。近年 來,臺灣社會快速變遷,連帶影響個人物質需求與生活方面的習慣。

由於飲食西化、生活富足,使國人的飲食熱量攝取增加,科技的進步,

使得人們生活便利、身體活動減少,形成了多吃少動的坐式生活型態,

而這也造成了學童肥胖的現象逐年攀升,尤其以9-12 歲間為高峰(劉 影梅、張博倫,2007)。

人類發展學者對青少年之分期,已將國小高年級視為青少年前

期。以往在國中階段才會出現的身體急遽變化,在國小階段已具相當 比率,尤其國小五、六年級學童中,發育者已比比皆是,外表的變化 很容易被察覺,同時亦是學童未曾經歷過的經驗(郭靜如,2000)。

Kilpatrick, Ohannessian, 與 Bartholomew(1999)在 1994-1996 這三年 間,調查6,500 位 7-12 歲的青少年體重的變化和認知,結果顯示 47.4%

的青少年BMI 值在正常範圍,但卻有近 70%的青少年都曾為體重煩惱 過,並嘗試減重。

然 而 , 身 體 活 動 的 降 低 與 兒 童 肥 胖 率 的 增 加 有 直 接 的 關 係

(Boreham, Twisk, Neville, Savage, Murray, & Gallager, 2002 ; Hasselstrom, Hansen, Froberg, & Andersen, 2002; Twisk, Kemper, &

Mechelen, 2000),絕大多數的肥胖問題都是因為缺乏身體活動所導致

( Ochoa, Moreno-Aliaga, Martinez-Gonzalez, Martinez, & Marti, 2007),儘管WHO 表示:規律的身體活動可以幫助兒童和青少年建立 和維持健康的骨骼、肌肉和關節,控制體重,減少肥胖和有利心肺功 能的發展,對其身心的發展多所助益,但迄今多數國家青少年的身體 活動卻仍逐漸降低,估計全球青少年中有足夠身體活動者尚不到總數 的三分之一(WHO, 2006)。在我國兒童與青少年方面,不但國中、國 小學校體育課的時數或高中的體育學分數都明顯低於各主要國家,即

便在學校參加運動社團的比率或在日常的身體活動量方面也呈現相對 偏低情形(趙麗雲,2008)。

兒童期的身體活動對於日後身材比例及身體組成有很大的影 響,此時期的身體活動行為會延續到成年期,因此兒童期的身體活動 習慣對於成年期有重要的影響(Luepker, 1999;周桂英,2004)。然 而久坐少動的生活型態,容易使得身體基礎代謝率降低,熱量消耗減 少,導致免疫力快速下降,進而衍生肥胖、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等慢 性病(卓俊辰,1998),這也是為何在老年人身上出現的疾病,卻有年 輕化的趨勢。

而國小高年級正值生長發育高峰期,體重過重及肥胖比率一向高 於其他年級。研究中發現,兒童時期就肥胖,成年之後繼續肥胖的比 例相當高,而且帶來的健康危機不容忽視(王元玲,2003),例如影響

心肺機能、肝機能、醣代謝、脂質代謝,且為糖尿病、高血壓、高血 脂、心血管疾病與癌症等慢性疾病的高危險因子(賴翠琪,2002),國 內學者黃奕清、高毓秀(1999)分析臺灣地區 53-81 學年度小學生(6-18 歲)的身高體重變化時發現,身體質量指數估計值在各年齡層男女生 皆有隨年代增加而增加的趨勢,其中男生的增加幅度比女生多,尤其 在臺閩地區九十一年度中小學生身體發育測量研究中發現,15-18 歲

的男生,體重過重的百分比介於 18.7%-23.8%,肥胖百分比介於 4.7-8.5%;15-18 歲的女生,體重過重百分比介於 9.6%-15.7%,肥胖百 分比介於 1.7-3.1%,不但顯示男生的肥胖百分比高於女生,甚至是女 生的兩倍之多,這象徵著男生實際上應比女生更需要減重(黃奕清,

2002)。而許多與缺乏身體活動的相關疾病雖然多在成年期發生,但 追究其原因,及生活型態及行為之養成卻在兒童期(Kelder, Perry, Klepp, & Lytle, 1994)。故在國小階段,維持良好的身體活動運動習 慣是非常重要的。

再者,現今社會對肥胖的偏差觀感,亦會引起肥胖者對自身負面 的看法。尤其青春期開始時,是發展自我形象的重要時刻,肥胖的兒 童因為沒有自信而較退縮、社交能力較差,進而影響自我形象的發展

(賴美淑,2000)。Ricciardelli 和 McCabe(2001)研究中指出身體意 象的關注和減肥的企圖,最早可以在七歲孩童身上發生,並且受重要 他人評價影響愈大、或身體意象愈差者,其節制飲食行為的頻率愈高。

自覺體重愈重或自覺父母對其體重控制的忠告和支持程度愈高者,愈 常從事身體的活動。而社會文化因素也與身體意象成正相關(羅惠丹、

姜逸群,2007)。在許多的研究也有同樣的發現,執行體重控制者,

不見得都是體重過重者,根究其可能原因,則與身體意象的不滿意或

扭曲有強烈相關;且愈來愈多的學者認為社會文化因素是引起身體意 象失調的主要原因(Heinberg, Thompson, & Stormer, 1995)。在 Stice, Cameron, Hayward, Barr Taylor, 與 Killen(2000)長達 4 年少女的縱向研 究指出,在研究開始時,有體型意識不滿的少女於研究後期比較有憂 鬱的情形。顯然,身體意象和減重行為在兒童和青少年短期和長期的 身體、心理和社會健康構成了嚴重並增加的威脅。

因此,身體意象關注的程度隨著年齡的增加而日益受到重視,從 幼兒時期開始形成,在兒童時期逐漸受到重視,青少年時期對體重的 關心及節食行為最為明顯,甚至到了成年期以後還是具有相當程度的 影響。依據教育部體育司2005年的統計中指出,全國國小學生過輕、

過重及肥胖的體位不合格率高達39.84%,尤其年級越高合格率越低(教 育部體育司,2005),而本人所服務的學校2010年2月的統計數據為:

體位不合格率(含過輕、過重及肥胖)為44.41%,顯示本校學生之體 位不合格率高於全國平均值4.57%,此為身為學校護理師的我對目前學 童感到憂心的健康問題,並且對教師及學校衛生人員而言,了解國小 學童對身體活動及身體意象的關係,將有助於教師、學校衛生護理人 員輔導學童以較正向態度面對自己身體外表及發育帶給他們的心理衝 擊,未來在推動身體活動的活動時,亦能影響學生對身體意象的正向

觀感。因此本研究之目的在了解國小高年級學童的身體活動與身體意 象現況,並了解孩童之背景因素與身體活動對身體意象之預測力,期 能改善國內學童對身體意象之負向觀感,並提供教育單位、學校護理 人員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