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重要性

本章旨在闡述本研究之研究動機與重要性、研究目的、研究問題、

研究假設、名詞界定,共分五節。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重要性

「性」是非常廣泛與奧妙的學問,涵蓋生命、生活、健康與發展等 層面,是人一生中重要的學習課題。「性」,右為生、左為心,再進一步 將「生」字拆開來看,上為「屮」、下為「土」,草長在土中代表有生命 的東西;心指的是心思、意念,可節制行為,也就是:「有所為,有所不 為」。「性」就是生命與心理的結合,也是人與人之間極為重要的一種關 係;生命的開始正是基於「性」,足以見得「性」對人的一生是多麼重要。

性教育是教導人類學習以健康的態度面對性,學習相互尊重;它亦是一 種品格教育,也是讓情感生活更美滿的教育(晏涵文,2011)。「性」在 華人社會具禁忌性與隱晦性,但隨著時代變遷、西方文化衝擊、社會風 氣開放、科技日益發達,網際網路無遠弗屆的觸及各個角落,大量的性 報導、性刺激等資訊應有盡有,「性」似乎不再是禁忌話題,繁雜眾多的 報導充斥在各版面,但是擁有正確性知識、正當性態度的人數卻寥寥可 數。然而,現在的孩子生活在一個資訊爆炸的社會裡,媒體以及網路使 得孩子獲取訊息更為快速且容易,常常自行利用媒體、網路、甚至同儕 間口耳相傳的「常識」找尋解答,但這些答案往往是錯誤的。家長們若 繼續以鴕鳥心態般的教養方式,容易讓孩子們在缺乏正確性知識的基礎 下,不僅無從判斷良窳,產生錯誤的價值觀,更對未來生活帶來莫大的 衝擊。

在子女「性」概念的發展過程中,父親與母親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對子女的影響深遠。父母的言行、舉止、態度,是子女學習的典範,其 性別角色、行為以及對性的態度,更是影響著子女一生對性的觀念、價 值觀和行為。父母應重視本身有形、無形的身教和言教,適時的給子女 最正確的角色模範,加強親子間性問題的溝通,讓孩子快樂的接受「性」, 瞭解「性」(林秀如,1992)。然而,在實際教養過程中,母親總被賦予 著主要責任;傳統社會父親的角色是「嚴父」、母親是「慈母」,所以在 情感上,子女總是與母親較親近,親子間的溝通也是與母親較為親密。

一般女生青春期 11-14 歲,男生 12-15 歲(張春興,2007)。隨著時代 的進步,家庭經濟愈來愈富裕,在生活不虞匱乏的情況下,孩子們的營 養充足以及環境荷爾蒙影響之下,進入青春期的時間也趨於提早,相對 的孩子們也必須提早適應從兒童期步入青春期的生活與衝突。值得注意 的是,青春期提早到來對孩子的身心發展影響深遠,尤其當生理發育漸 臻成熟,如果沒能及時給予正確知識或觀念,一旦心理及認知的發展銜 接不上,從兒童期跨越青春期就有如「走過一座危險的吊橋」,恐將滋生 許多問題。面對彈指可連結全世界的網際網路、充滿性遐想的流行歌曲 以及多不勝數的電視頻道等等,將孩童急速推向成人世界,一探究竟。

然而,這些認知發展跟不上生理發育早熟的孩子們,我們的媒體、學校 或家庭教育、整個社會似乎尚未準備完全。所以,教導子女如何擷取正 確的性知識與擁有正當的性態度,家庭、學校與社會三方面的性教育推 展,對孩子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經濟發達的社會裡,雙薪家庭因應而生,家長工作的時間增加,與 孩子交流相處的時間自然就減少,更惶論「性」議題的探討。所幸,近 年來在專家學者的大力提倡下,學校單位的重視及家長意識的抬頭,使

得性教育獲得到許多的關注。各種性教育相關的親職教育、研討會,書 籍、雜誌出版,使得父母的性教育知識更形充實,相對的,孩子們所接 受到的性教育也更臻完整。但是,家長們或許對於性知識具有一定程度 的瞭解、更甚是可以媲美專家,也懂得與孩子談性的重要性與原則,卻 不一定落實於親子關係中。

相對於過去親子間隱晦不談的性議題,在這種氛圍的影響下,如何 和孩子談性,將是生活中重要的議題。家庭中因主要照顧者的重擔仍由 母親負責,所以參與親子間「性」議題的主要溝通者仍以母親居多,而 各種研究也顯示孩子與母親性溝通參與較父親多(Fisher, 1986; Mueller &

Powers, 1990; Bonnell & Caillouet, 1991; Baldwin & Baranoski, 1990;

Lefkowitz, Kahlbaugh, Au, Sigman, 1998; Lefkowitz, Romo, Corona, Au, &

Sigman, 2000; Feldman & Rosenthal, 2000, Zhang, Li, Shah, Baldwin, &

Stanton, 2007)。所以,本研究考量實際家庭中,性溝通主要仍為母親,

為減少研究的複雜性,暫不將父親列入研究範圍;故以國中二年級學生 及其母親為對象,進行問卷調查研究,期望瞭解當前母親與子女間「性」

議題的溝通情形。另,本研究將與 1995 年張美皓與晏涵文之研究做比較,

探討過去與現在不同時空的環境下,母親與子女間對於「性」議題的溝 通狀況究竟是否有變化,以作為性教育推展近程的建議及未來相關研究 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