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研究區域及材料

2.1 研究區域

本研究所採集的現生牡蠣養殖於雲林縣口湖鄉金湖沿海地區

(23°34’15”N 120°08’33”E),水樣亦在同地採得,而從中央氣象局所獲得的 海溫資料來自嘉義東石測站(23°26’39”N 120°08’27”E),遺址牡蠣發掘位置 為台南科學園區南關里遺址(23°07’04”N 120°16’05”E)及南關里東遺址 (23°07’01”N 120°16’47”E) (圖 2.1)。

圖2.1 研究區域位置圖。★為現生牡蠣自雲林縣金湖漁港潮間帶水域;☆

中央氣象局測站位置:嘉義東石漁港;△為南關里遺址;▲為南關里 東遺址(圖片取自GMT http://www.aquarius.ifm-geomar.de/)。

2.1.1 口湖的人文特色自然環境演變

口湖鄉位處台灣極西端(圖 2.1),北緯 23 度 28 分至北緯 23 度 38 分 56 秒,東經120 度 0 分 00 秒至東經 120 度 12 分 05 秒 (雲林縣民政局,2003),

在雲林縣西南端,是雲林縣沿海最南邊的鄉村,東界瑞穗橋,與水林鄉相 鄰,南沿北港溪與嘉義縣東石鄉相峙,西面台灣海峽,北境與四湖鄉相接,

全鄉總面積達80.896 平方公里。口湖鄉位於北回歸線通過之北方 20 公里,

屬副熱帶氣候,同時受南方來的暖海流影響,氣候溫暖,一年中平均溫度 在22°C 以上者達 220 天,年均溫約在 24°C 左右,除 12 月至隔年 1 月氣 溫低於20°C 外,其餘皆高於 20°C。口湖鄉臨接台灣海峽與廣大的沖積平 原,屬第四紀老三角洲堆積層,其主要沖積母岩岩質為:黏板岩、砂岩、

頁岩及泥岩,在河水搬運及海水作用下,沿海地平面寬的海埔地,依 Valentin (1952)的海岸分類系統,屬於「離水堆積進夷海岸」。

口湖鄉地名由來一說為「北港以西多潟湖,而至本地可見到海,形成 口形的樣子,因而得名。」此外,濱海的金湖港,舊稱下湖口港。早稱象 鼻湖,又稱樹苓湖。潟湖型利於避風的金湖港,傳說嘉慶年間,嘉慶君遊 歷台灣,經過台灣海峽時,適逢大風雨,船隻於是進入「樹苓湖」避風,

喜其風平浪靜,賜名為「金湖」(丁招弟,2004),金湖意為「寶貴的湖沼」,

即風平浪靜的潟湖(陳國章,2006)。在康熙、雍正年代,口湖鄉幾乎尚處 於潟湖發展階段(洪敏麟,1972),由於河流與海水的堆積作用,使潟湖逐 漸沼澤化。由台灣堡圖(洪敏麟,1969)可看出 20 世紀初期口湖鄉仍是湖沼 遍布,在牛挑灣溪與北港溪之間更有數口面積頗大的湖沼,湖沼是潟湖的 遺跡,這些湖沼皆為看天塭,因此此地的淡水養殖發展很早,而近海地區 有鹹水養殖,海岸地區一帶,則以牡蠣、文蛤養殖為主,成為沿海居民主 要經濟來源。

2.1.2 台南的自然環境——海岸環境與變遷

末次冰期時,嘉南平原全區裸露於海水面以上成為陸相環境,約20000 年前,冰期結束後,海水沿著八掌溪及曾文溪河谷入侵,約在10000年前,

海水已經完全淹沒整個嘉南平原,而6000年前至今,海水面漸趨穩定,不 再大幅度變動,海水面的高度與現今相同,但受構造運動的影響,丘陵陸 續抬升,沉積物也逐漸向海側堆積,使得海岸開始向外遷移(陳文山等,

2005)。

台灣西部沖積平原因坡度平緩,進入平原的河流流速減緩,易導致海 岸泥沙淤積,海底平淺,而沉積物快速堆積達海平面出露;加上中新世以 後膠結未完全的地層受到河水沖刷侵蝕,大河輸沙量大,長久堆積下,海 岸線呈現堆積進夷的特徵,而且濱外沙洲不斷形成,呈現洲潟海岸的特 徵,此一現象以西南海岸最為明顯。

由於18000年前冰期結束,之後海面逐漸上升,約15000年前海岸線到 達現今海岸線的位置,距今15000~10000年前,全球海水面急劇上升,約 10000年前海岸線進到麓山帶之內(陳文山等,2009),10000~6000年前,海 水面持續上升,但因麓山帶坡度較陡峭,海岸線向東遷移範圍較小(陳文山 等,2005),而6000年前之後受沉積物及構造作用影響,海岸線向西遷移。

依Chen and Liu (2000)及周飛宏(2007)推測5000年前海岸線大部份仍位在 西部麓山帶前緣或稍偏西邊。之後,5000~3000年前因沉積物堆積及構造 運動的抬升,3000年前的海岸線大致位於現今西部平原的中間(圖2.2)。

圖2.2 台灣西南地區5000年前、3000年前與現今海岸線位置。(修改自陳文 山等,2009)

0 4km

現今海岸線

5000B.P.海岸 3000B.P.海岸 曾文溪

海拔5 公尺等高線 南科園區

南關里遺址

2.1.3 南關里、南關里東之人文背景與地質條件特色

南關里遺址(圖 2.1)以所在地所屬行政區域「南關里」命名之,位於台 南科學園區專四奇美LCM 廠內,中心位置為北緯 23 度 07 分 04 秒,東經 120 度 16 分 05 秒,東西寬約 200 公尺,南北長約 150 公尺,面積約 3 公 頃左右。南關里遺址的地層堆積主要有兩層明顯的文化層,皆屬於大坌坑 文化菓葉期,第一大坌坑文化層深度約在-0.8~-1.2 公尺左右,利用碳十四 標本測定年代約在距今4300 年前;而第二大坌坑文化層深度約在-1.6~-1.8 公尺左右,厚度約20 公分,由碳十四標本所測定的年代約在距今 4700 年 前。兩文化層分布皆略向西南方斜下,其間間隔一層厚約40~60 公分之細 砂土層,兩文化層之間距越向東北越小(臧振華等,2006)。

南關里東遺址因位於南關里遺址東側,故命名之。中心位置為北緯23 度07 分 01 秒,東經 120 度 16 分 47 秒,東西寬為 150 公尺,南北長達 500 公尺,整體面積約7 公頃。碳十四所測得的年代約距今 4200~4700 年前間,

南關里東遺址地層中可區分為三層文化層,與大坌坑文化菓葉期的堆積性 質相似,各層堆積厚度約為10~20 公分,第一文化層深度在海拔 0.5 公尺,

第二文化層深度約海拔0.1 公尺,此層僅在搶救區之東南側有明顯的遺 留,其他地區只有薄層的土壤化痕跡,第三文化層深度為海拔-0.5 公尺,

各文化層堆積皆為東北略向西南斜下(臧振華等,2006)。

依台南科學園區內的考古遺留概分,南關里與南關里東遺址屬於大坌 坑菓葉期,此時期已有定居性的聚落,從出土之遺物和遺跡顯示,當時開 始養狗,栽培稻米、小米等穀物,而稻米是現今台灣最早之栽培證據。出 土的陶器質地主要為紅褐色泥質陶、暗紅褐色夾砂陶及灰褐色泥質陶,器 物表面常施劃紋、繩紋、彩繪及貝印紋等。也開始使用木製棺材作為葬具,

採頭朝向南方的仰身直肢的葬姿。斧、鋤、錛、鑿等石器使用產自澎湖的 橄欖石玄武岩。大坌坑文化通常位於河口或近海岸階地區域,台南地區此 時期的遺址分布於嘉南平原與中洲台地河階附近,從南關里、南關里東遺 址灰坑中大量貝類遺留推測,當時廣泛利用海洋資源,主要從事漁撈 (臧 振華等,2006)。

2.1.4 台灣西南海域海流狀況

台灣西部沿海的海流受季風影響,有季節性的差異,夏季受西南季風 影響,海流由南向北流,冬季南端仍有北上的海流,但強度較弱,受東北 季風影響,台灣北端有向南的海流(張志成,2000),由國科會海洋海洋學 門資料庫的受西南季風、東北季風影響的海況流矢圖(圖 2.3),可知西南海 域雲林至台南一帶的海流終年往北流,台南的海水沿海流北上流至雲林地 區,因此台南地區與雲林地區的海流來源相同,並且從中央氣象局近十年 年平均溫度可知,從2000 年到 2009 年雲林地區與台南地區氣溫差異不超 過1°C(中央氣象局 http://www.cwb.gov.tw/V6/index.htm),雲林金湖地區的 海水特性與台南地區海水特性應差異不大。

圖2.3 台灣周圍海域1991~2008年海況流矢圖(A)為5月至10月受西南季風

(A) (B) Composite Current Velocity Vectors at 020 m 1991~2008

Southwest Monsoon (May.- Oct.)

Composite Current Velocity Vectors at 020 m 1991~2008

Northeast Monsoon (Nov.- Ap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