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一、決策家屬選擇呼吸照護病房時,其重視的選擇機構因素為何?

二、決策家屬選擇呼吸照護病房時,其主要訊息來源與足夠程度為何?

三、影響決策家屬選擇機構因素的相關因素為何?

四、決策家屬對目前呼吸照護病房所提供的各項服務的滿意度為何?

五、決策家屬特質與呼吸照護病房滿意度間的關係為何?

六、決策家屬選擇呼吸照護病房時的重視度與滿意度間的相關性與差異 情形為何?

第四節 研究假設

依據研究目的,提出研究假設如下:

一、病患與決策家屬特質不同對選擇機構因素的重視度有顯著差異。

二、決策家屬特質不同對呼吸照護病房所提供的各項服務的滿意度有顯 著差異。

第五節 名詞界定 本研究有關的名詞,其操作性定義如下:

一、呼吸器依賴病患:

指病患因呼吸衰竭需連續使用呼吸器21 天以上,每天使用超過六小 時,經嘗試脫離呼吸器無法成功,目前生命徵象穩定,且年齡滿17 歲以 上,住進該呼吸照護病房滿3 天,但未滿ㄧ年的病患為對象。

二、決策家屬:

指呼吸器依賴病患在出院準備過程中,最後替病患選擇並決定哪一 家呼吸器照護機構的親戚。

三、選擇機構因素:

指決策家屬為病患選擇呼吸照護病房時,對該機構的考慮因素,如 硬體規劃、作業服務、專業服務、價格因素、方便性等。

四、滿意度:

指決策家屬針對目前呼吸器依賴病患就醫的呼吸照護病房,對該病 房所提供的各項服務,如硬體規劃、作業服務、專業服務、價格因素、

方便性等,實際主觀感受到的滿意程度。

第二章 文獻查證

本章針對相關文獻整理探討,可分為五節來說明:第一節呼吸器依 賴的成因與照護模式介紹,第二節醫療服務利用行為模式,第三節消費 者選擇醫療機構的考量因素,第四節影響消費者選擇醫療機構的因素,

第五節消費者就醫滿意度,第六節消費者就醫滿意度的影響因素。

第一節 呼吸器依賴的成因與照護模式介紹 一、呼吸器依賴的成因

隨著醫學進步,長期呼吸器使用目的有延長生命與改善生活品質

(Gilmartin, 1994),使得以前因急性呼吸衰竭而死亡的病患得以存活,

也使一些無法恢復的急性病及需要長期呼吸器依賴的病患得到支持,相 對的帶來許多倫理、合法、社會、經濟和醫療問題(Elpern, et al., 1989;

Rosen & Bone, 1988)。

根據吳等(2000)的研究報告指出,依呼吸器依賴病患的疾病診斷 予以分類,共分四大類:(1)急性肺損傷後慢性病患(Acute lung disease with chronic sequela),包括有肺炎、心因性肺疾病、開刀後肺疾病等,(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3)神經肌肉障礙疾病(Neuromuscular disease),

包括腦中風、脊髓損傷、開顱手術等,(4)昏迷(Come)。疾病分類以 急性肺損傷後慢性病患佔最多,但轉入呼吸照護病房的病患以慢性阻塞 性肺疾病占多數。呼吸照護病房病患主要病因為:神經肌肉疾病(37%)

(如腦中風)、急性肺病(24%)、慢性肺病(18%)、心臟疾病(10%)

(如心衰竭)、其他(6%)(如癌症與敗血症)、手術後併發症(1%)

(陳,2002)。長期使用呼吸器的最大原因為神經肌肉病變、慢性胸腔 疾病及感染失控(李、陳、林,2003),而肺部感染是使用呼吸器病患 造成死亡的最主要原因(徐,1995)。

二、呼吸器依賴病患照護模式的沿革與重要性

(一)呼吸器依賴病患照護模式的沿革

歐美國家早在1971 年成立呼吸照護病房(Respiratory Care

Unit),已將呼吸衰竭病患集中於特殊單位(Special Care Unit, SCU),

以提供治療與照護(Petty & Farrington, 1971),並在 1988 年首先提 出以中重度加護病房模式成立非侵襲性呼吸照護中心(Noninvasive Respiratory Care Unit, NRCU),對提供後續照護有更經濟效益的選擇

(Bone & Balk, 1988; Fauroux, Howard, & Muir, 1994; Gracey, Hardy,

& Koenig, 2000)。

我國首先於1996 年由行政院衛生署規範「急性呼吸治療病床」、

「呼吸照護病床」的設置標準。衛生署特別針對如何有效利用加護病 房床位及資源,提昇重症患者加護品質,於 1998 年訂定「改善醫院 急診重症醫療計劃」,並提出加護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 ICU)、呼 吸照護中心(Respiratory Care Center, RCC)、呼吸照護病房

(Respiratory Care Ward, RCW)的漸進式照護單位設立規範(行政院 衛生署,1998)。由於病患在急性醫療後的照護問題,造成醫院及健 保局莫大壓力,故健保局委託國內胸腔及重症加護醫學各方面臨床專 家及學者,於 2000 年 7 月實施「呼吸器依賴患者整合性照護系統」

試辦計畫。此照護系統需整合各階段照護,包括 ICU、RCC、RCW 及居家照護四階段照護。基於上述觀念,設計出漸進式(step down)

照護體系,明定出各階段轉出及回轉的標準(中央健康保險局,

2002)。而第四階段於2003 年年中開始實施呼吸器依賴病患居家照護。

(二)呼吸器依賴病患照護模式的重要性

根據研究,70%的加護病房病患須使用呼吸器,而其中約有

5.2%-37%需要長期使用呼吸器(江,1994;Stauffer et al., 1993)。有 學者指出呼吸器使用超過21 天只佔加護病房病患的 3%,卻使用 38%

的醫療資源(Daly et al., 1991),如何有效、儘速的使病患脫離呼吸器,

下降其住院日數,節制急性醫療資源是很重要的。故有研究者特別提 出此類病患的醫療成本令人擔憂(Douglass, Rosen, Butler, & Bone, 1987),於是臨床研究指出呼吸照護病房此種特殊單位,可下降醫療 成本(簡,2002;Freichels, 1993)。

依據某醫學中心的報告,約一成病患使用呼吸器超過一個月,其 中呼吸器依賴病患平均呼吸器使用日數是一般病患的五倍(李等,

2003),適時將病患由加護病房轉至呼吸照護病房,甚至順利返家,

將可提昇照護品質並降低照護成本。加護病房醫療費用佔醫院整體醫 療費用的20%(呂,2005),被認為是醫院提供最昂貴的服務之一(Elpern et al., 1989),而呼吸器依賴是高度資源耗用及高成本的照護方式,花 費加護病房大約 40-50%的資源。呼吸依賴病患取得重大傷病資格由 1998 年的 6,111 人(中央健康保險局,2002)持續成長至 2006 年 11 月的10,206 人(中央健保局,2006),因此呼吸照護病床也大幅擴增(自 2001 年的 1,629 床,增至 5,637 床)(行政院衛生署,2005)。依據學 者調查結果顯示,臺灣供應呼吸照護病房床位數明顯不足,且機構品 質差異極大,未來十年有21.3%的機會匯增佳床位數,因此呼吸照護病 房增加速度極快(郭、吳、楊,2005)。故對家庭、社會及醫療資源的 分配造成相當大的衝擊,為節省醫療成本、縮短住院天數並確保醫療 品質,以及後續性的醫療照顧,適時將此類病患由加護病房轉至呼吸 照護病房,可提昇照護品質並降低照護成本,此一連串有賴出院準備 服務的實施,故出院準備服務即成為持續性照護的重要機制之一(林、

邱,2003;張,2003)。

健保局規定重大傷病為高醫療費用及需長期治療的疾病,全民健 康保險法更明文規定,重大傷病患者得申請重大傷病卡以免除部份負 擔,其目的是為了減輕龐大的醫療費用對病患所造成的財務負擔,以 及因經濟不足影響必要的就醫機會。呼吸器依賴病患則是這31類重大 傷病中的第13類(行政院衛生署,2002)。1997年此類病患(指連續使 用呼吸器超過21天以上者)約有8,947人,其中平均每人住院費用約為 81萬元,其一年費用合計約為71億元,占健保一年醫療費用的3%,而 住院費用約為70億元,占健保一年住院費用的8%,且發現醫療總費用 逐年有增加的趨勢(中央健康保險局,2002)。依據盧、李與莊(1999)

調查1996年重大傷病中,此類病患以237日創下單次住院天數最高,故 可知呼吸器依賴病患滯留加護病房,在重視醫療成本與品質的今天,

已成為重要的議題,如何提供此類病患照護的延伸(Daly et al., 1991;

Gracey, 1995; Popovich, 1991),又要顧及照護成本,故有賴實施呼吸器 依賴患者整合性照護系統,因為整合性照護體系是一種能提供各種不 同及連續性醫療照護的健康照護系統(侯、林、謝、林,2001)。

中央健康保險局為有效控制成本,發展整合照護模式,目前以區域 性整合照護系統的有山地離島地區醫療給付效益提昇計劃、金門地區整 合性醫療服務體系試辦計劃;而以疾病型態整合照護系統的有呼吸器依 賴患者整合性照護系統試辦計畫、安寧療護整合試辦計劃,目前也辦理 家庭醫師整合性護照制度試辦計劃。

三、呼吸照護整合系統介紹

理想的長期照護系統,應具備能隨時間與照護需求改變,提供各式 服務(葉莉莉,2002)。照護資源應有系統及有效率的應用,使照護品質 維持一定的水準,因此加拿大、美國、英國和其他歐洲國家開始執行整

合照護系統,試圖降低照護的成本、改善品質與可近性(Leatt & Leggatt, 1997; Spallina, 1998)。醫療機構將病患疾病分級,可有效控制急性病房 需求及成本管理。

整合性照護目的為改善此類病患長期占用急重症病房造成醫療資源 不當利用的狀況,以個案管理制度,加強醫療院所間進行垂直性及水平 性的服務整合,建立轉介與合作關係,提供連貫性、完整性的醫療,並 由專業人員為病患及家屬提供病況解釋、諮詢、安排轉院及照護追蹤等 服務。藉由設立RCC、RCW 或發展居家照護模式,以解決長期使用呼吸 器病人占用急重症病房的情況,促使醫療資源合理利用。亦即由急性期 的醫院照護到慢性期的長期照護階段(含社區照護、機構照護或居家照 護),並訂定各個階段的照護支付標準,目的是希望透過支付方式的改 變,加強醫療院所進行服務整合。

由於呼吸器依賴病患整合性照護系統的實施,當前許多醫院將一般 病房改設成RCC、RCW 或增設床位。由於第四階段居家照護也於 2003

由於呼吸器依賴病患整合性照護系統的實施,當前許多醫院將一般 病房改設成RCC、RCW 或增設床位。由於第四階段居家照護也於 2003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