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資料的整理、分析與確認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第五節 資料的整理、分析與確認

Patton 認為質的研究之目的在於發現,資料蒐集的過程並不是終極目標,其 挑戰性在於從大量的資料中尋找出意義(吳芝儀、李奉儒譯,1995)。因此,本研 究的資料的整理與分析的重點在於先把歷年來(民國 41、51、57、64、82、89、

92 年)的數學課程中數與計算的課程標準(能力指標)加以系統化的歸類、編 碼與整理,以便日後有助於資料的比較與分析。再透過不斷的整理與分析,去進 行課程標準(能力指標)的比較。

一、研究資料的整理

由於整理分析的方式是依照課程標準公布的順序進行兩兩比較,因此研究者 將二個不同年的課程標準(能力指標)分成四種不同的類別:兩者相似之處、出 現或消失處、年段不同之處和子主題不同處。其中「兩者相似之處」主要表示的 是在大致同階段中的綱要(指標),其所要達到的目標大約相同,可能是所劃分 的範圍,例如:82 年版的三年級知道 10000 以內的數,而九年一貫只是 2000 以 內。第二,「出現或消失處」是指只在某一年的課程標準中出現,所比較的另一 年則消失了,例如:82 年版有的綱要在九年一貫沒出現了,或是在九年一貫出 現的指標在 82 年版消失了。第三,「年段不同之處」是指在二個不同年的課程標 準(能力指標)中都有出現同樣的,但其出現的年級(階段)不同。最後,「子 主題不同處」就是說在二個不同年的課程標準中都有出現同樣的,但出現的子主 題不同。例如:同樣的指標在 82 年版可能出現於「數與計算」,在九年一貫可能 位處「關係」中。

二、研究資料的分析

本研究採取歷史研究法中的歷史研究法來進行資料的比較(Fraenkel&

Wallen, 1990)。其方法主要是透過系統的、客觀的比較技巧與描述以及質的分 析,對文件內容進行研究與分析,藉以推論出該項文件內容的意義與其社會背景

(王文科,2001;黃光雄、簡茂發主編,1995)。

進行研究資料分析的步驟有(王文科,2001;黃光雄、簡茂發主編,1995;

李美華等譯,1998;陳向明,2005):確定研究的項目類別;編碼:歷史研究法 在本質上其實是一種編碼運作;概念化:這個活動包含了歸納與演繹的方法;質 性資料分析:先勾勒出初步呈現的理論,再對其進行反例的修正或陳述,最後形 成結論。

(1) 確定研究的項目類別

因從民國41年至92年的七次大大小小數學課程標準改革中,發現到「數與計 算」的課程標準(能力指標)是每一個階段的改革都存在著,因此本研究才選取

「數與計算」的課程標準(能力指標)為研究的對象。就「數與計算」的課程標 準(能力指標)中發現到其涵蓋的類別:數、量和關係等三大方面,因此,本研 究即以這三方面為歷史研究的比較類別。由於每一年中「數與計算」所概括的子 主題都不同,故此,每一次所比較的類別將以該年所區分成的子主題而有所不 同。但是所有的課程標準(能力指標)在進行兩兩比較的結果後,都可以將其歸 類成四種不同的類目:兩者相似之處、出現或消失處、所出現的子題不同、所出 現的年級(階段)不同。

(2)編碼

在民國41、51、57、64、82年版的課程標準部分,以(一)表示一年級所要 達到的課程標準,(二)則是二年級所要達到的課程標準,(三)則是三年級所要 達到的課程標準,(四)則是四年級所要達到的課程標準,(五)則是五年級所要 達到的課程標準,(六)則是六年級所要達到的課程標準。而民國89及92年的能 力指標則是完封不動的陳述,例如:N-1-1 能以具體的量、聲音、圖像、數字,

透過說、讀、聽、寫等活動,表現2000以內的數,並瞭解其概念。

(3)概念化

本研究採取的是歸納的方法,在進行歸類和分析比較後,提出在不同年所出 現的課程標準為何相似或為何不同的理由。例如:概數的單元在民國82年的綱要 是出現在六年級,而到了民國89年的能力指標則在四~五年級教導,這可能就顯

示著民國89年的數學目標比較著重在生活化的數學。

(4)質化資料分析

因本研究是比較分析台灣小學數學課程標準(能力指標),因此捨棄量化中 計算的部分,採取質化分析的技巧。第一,先形成一般的假設;第二,試圖找出 反例;第三,再檢視反例,以決定放棄或修改原先的假設,直到找不出矛盾處來 反駁所設定的假設。

三、研究資料的確認

本研究所有的資料來源幾乎都是以文件和書面資料為主,為了不使研究結果 陷入主觀的泥濘中,特地邀請參與過或經歷過數學課程改革的教授或是教職人 員,對於本研究結果進行批判與指教。以期本研究因有這些專業人士的校正,而 更具客觀性和正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