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過程

第一節 研究對象

本研究對象小偉(假名)現就讀台中縣沙鹿鎮某學國小四年級,他是 83 年 9 月○日出生,比現在的四年級生大了一歲多,即小偉 9 歲才就讀小學一年級。

父親是 40 年次國小畢業現在已經 55 歲了,母親是 43 年次初中畢業現在已經是 52 歲了,父親大約在 40 歲時和母親結婚,經過 4 年多才生小偉,屬高齡產婦又 是生第一胎,因此風險較大,果不其然真的生下患有自閉症的小偉,後來就沒有 再懷孕一直至今,但是在其家族成員中並沒有人是患有身心障礙的。母親對小偉 的教育十分重視,每天學校放學後就到安親班(特殊兒童輔導班)一直到 6 時 30 分才回家,接著在一星期裡又有兩天安排靜宜大學的學生在家陪讀,一心希 望功課能和其他同學一樣。

小偉在入學時接受鑑定是中度智障,但是從小偉小一到小四上學期每次成績 評量(有資源班和普通班級)的分數就可以了解他應該不是中度智障:

表 3-1-1 一上學生月考成績紀錄

科目 學期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平均 學期分數

一上 尚無資料 75

資源班 85.5

一下 國 語

資源班

學 一上 尚無資料 51

表 3-1-1 一上學生月考成績紀錄(續)

表 3-1-3 二年級學生月考成績紀錄(續)

表 3-1-5 三上學生學習評量成績紀錄表(續)

表 3-1-7 四上期中學習成績

表 3-1-8 四上期末學習評量成績(續)

2、辨認圖形---由平面圖形考慮圖形的位置、大小、主客體之知覺區別、知 覺的一慣性;由紙筆測驗來了解其認知結構與文字理解能力是否一致。

3、構造圖形---徒手繪製,或以塑膠棒組合、或以釘板繪製圖形,觀察眼手 協調之繪圖能力,及認知結構與實際構圖能力是否有一致性。

二、研究工具設計及活動目標

研究使用之晤談工具,包含七個活動:(1)視覺辨識活動;(2)觸覺辨識活動;

(3)平面圖案辨識活動;(4)紙筆測驗;(5)繪圖能力;(6)組合圖形能力;(7)

在釘板上造圖能力。

(一)、視覺辨識活動

提供三角形、長方形、圓形的圖片各一塊,詢問被研究者對圖形的辨識能力 問題如:「這是什麼圖形?」(視覺期能力)。被研究者可以觀看並把玩,在其回 答圖形名稱後,研究者再詢問學生對於圖形組成要素的理解能力如:「這圖形的 邊、角有何特徵或不同?」等。(分析期能力)

此活動也希望了解被研究者視覺觀看圖形時,描述圖形時所使用的詞彙,以 及如何使用這些詞彙(視覺期能力)?被研究者能比較圖形的不同,並說明不同 形狀的比較(分析期能力)。

(二)、觸覺辨識活動

研究者每次分別將三角形、長方形、圓形圖片各一塊(其大小為被研究者雙 掌能完全掌握觸摸到的大小尺寸),放入一不透明的箱子中,讓被研究者雙手放 入箱中觸摸。研究者詢問:「你摸到什麼形狀?」在被研究者回答之後,研究者 接著詢問:「你怎麼知道的(圖形名稱)?」此活動是希望了解被研究者如何單 憑觸覺,描述圖形的特徵。讓被研究者能自在的閉著雙眼,集中心智,說出圖形 名稱及其特徵。檢驗被研究者在視覺與觸覺的辨識上,對圖形說法的異同。

(三)、平面圖案辨識活動

將設計好的圖案,放置在被研究者的面前,詢問被研究者看到哪些圖形(視 覺期能力),並將各種不同圖形塗上不同的顏色。此活動是希望了解被研究者在

整體圖案中辨認單一圖形的影響因素(分析期能力)。 (四)、紙筆測驗

此項活動分為:(1)用選擇或填充來作三角形的分類及在一些圖形中挑出三 角形;(2)在兩份畫好的一樣圖形中,一份只有圖形,另一份除了圖形之外又把 長度及角度標示上去,讓被研究者作三角形的分類(分析期能力)。此活動是希 望將所得結果做為分析的依據,並作為比對校正訪談結果的參考指標。

(五)、繪製圖形的能力

為了解被研究者繪製圖形的能力,設計三種活動:被研究者在白紙上繪畫指 定的三角形圖形,以及在釘板上利用橡皮筋造出指定的三角形,和使用教具彩色 塑膠棒排出指定的三角形,加以研判分析其情況(分析期能力)。

1、在白紙上畫三角形

活動目的為了解被研究者在白紙上如何畫三角形(視覺期能力)?圖形有 無特別的地方(分析期能力)?注意畫圖的筆順,以及了解有沒有重覆畫線?

感到困難的地方?或是不滿意的地方?

2、在釘板上用橡皮筋造出三角形

活動目的為了解被研究者在釘板上利用橡皮筋造三角形的情形。注意有無 較特別的地方?造三角形時是否移動、旋轉釘板?會不會數釘子?會不會移動 自己的身體以便利造三角形?

3、用教具塑膠棒組合三角形

活動目的為了了解被研究者用塑膠棒組合三角形的情形。會不會組合?有 沒有特別的地方?組合時有無困難的地方?塑膠棒的顏色會不會影響其組合 三角形?

三、研究流程

本研究的研究流程大概分為三個階段:(一)訪談前置作業;(二)進行紙 筆測驗與活動實作;(三)資料處理與論文撰寫。

(一)、訪談前置作業:

因為被研究者是特殊學生,所以先參閱相關文獻,同時也和資源班老師溝 通尋求提供意見,針對其特性設計一些適合的測驗或實作操弄的教具,避免使 用太艱深或太難操作的問題,在對話上也要能和其溝通或讓其了解題意,需要 簡化、能引起好奇心專心完成第二階段的測驗及實作。同時也要準備好第二階 段所需的工具、教具。

(二)、進行紙筆測驗與活動實作:

確認研究對象後,再取得家長同意本研究進行後,依照排定時程進行紙筆 測驗與活動實作,過程中並予以攝影紀錄,使被研究者的一言一行全部加以登 錄,使其成為不可變動的完整資料。

(三)、資料處理與分析

在紙筆測驗與活動實作結束後,依據錄影內容包括研究者與被研究者之間 的對話,以及被研究者在影帶中所進行三角形的視覺辨識、觸覺辨識、平面圖 案辨識、紙筆測驗及操作能力活動中表現的行為與動作,將這些資料轉譯整理

(王文科,2003),並以系統編碼編成五碼,第一碼為活動編碼,第二碼為該 活動次數,後三碼則為訪談內容流水號。編碼後將資料整理製作成逐字稿,並 在此基礎上結合文獻資料,及被研究者的紙筆測驗、活動實作等文件,依據 van Hiele 幾何思考層次論的層次,分析被研究者在三角形所達到的層次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