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兩地小學階段社會教科書公民素養內涵分析比較

在文檔中 臺灣與上海小學教科書 (頁 156-0)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三節 兩地小學階段社會教科書公民素養內涵分析比較

比較教育藉由比較為方法,分析研究當世不同國家、文化、社會、地區的 教育,闡釋或從中察覺比較對象之間的共同性及歧異性,探究其原因,並能依 據研究成果,進行革新教育制度或特定程度的推測預見(王家通,2003),在本 研究則比較臺灣「康軒版」及上海「人教版」、「滬教版」的異同處,依據研究 結果提供社會科公民素養教材編撰之建議。推及本研究以臺灣國小階段康軒版 社會教科書一年級至六年級合計 12 冊,及上海小學階段義務教育教科書「人 教版-道德與法治」一年級上冊、下冊共兩冊,以及「滬教版-品德與社會」二 年級上冊-五年級下冊共八冊,合計 10 冊,兩地總計 22 冊,進行公民素養的內 涵分析。將一、二年級合併為「低年級」階段,三、四年級合併為「中年級」

階段,上海小學階段「高年級」只有五年級,而臺灣五、六年級則為「高年級」

階段,依據兩地「低年級」、「中年級」、「高年級」三個階段,對照「公民素養」

三大內涵及 12 個子類目,將課文及圖文專欄進行編碼歸納,統計結果,按所 對應的次數、比例、排序等數據,進行資料的比較分析與探討研究結果。

(一)、兩地「低年級」社會教科書課文之公民素養內涵分析比較

138

139

圖 4-17. 兩地「低年級」社會教科書 課文 公民素養三大內涵分析比較圓餅圖

從表 4-17、圖 4-17 可發現,兩地「低年級」社會教科書中課文所蘊含的公 民素養三大內涵比例的排序是一樣的,「公民認知」高居第一,「現代德行」列 居第二,百分比最少的則是「社會參與」。

1. 其中「公民認知」是隸屬於認知層面,指公民對國家各方面的理解與認識,

包含了政治、法律、經濟、社會、文化、道德、科技及解決問題等涵括的 知識層面,在兩地「低年級」的社會教科書中所佔的比例大幅領先另兩個 公民素養內涵,高達 91%及 73.6%,冀望藉由培養博學多聞、具備綜合公 共事務通識的小公民,奠定公民素養的基礎,因此兩地在「公民認知」素 養著墨甚多。

2. 「現代德行」公民素養雖都列居第二,但在臺灣社會教科書中尚有 24.5%,

微觀五項子類目中只呈現「2-1 接納自我,尊重包容他人,溝通合作的情 操」,其餘四項子類目出現次數為 0,可對照呼應九年一貫社會領域的能力 指標在低年級階段-能理解自己、和諧人際交往互動及覺察人我差異並接納 包容多元文化 (教育部,2008)等,而在上海的社會教科書中僅占比 9%,

雖然比例略微偏低,但五項子類目除了“2-2 瞭解公民權利與義務”的比

140

例為 0%外,其餘四個子類目都有所概述鋪陳。

3. 兩地「低年級」社會教科書的課文內容,「社會參與」素養出現的比例極低,

康軒版在二年級下冊第二單元<奇妙的水>第一課<生活中的水>中出 現一次“共同珍惜水資源”,而在上海社會教科書中則未呈現相關素養的 課文內容,對應《上海市小學品德與社會課程標準》低年級的階段目標主 軸乃強調培育生活自理能力且須齊備初階的自我保護意識(滬教會,

2005),因此在「社會參與」素養的四項子類目中呈現 0%的數據。

圖 4-18. 兩地「低年級」社會教科書 課文 公民素養內涵分析比較直條圖

從表 4-17、圖 4-18 可發現,兩地「低年級」社會教科書課文公民素養的十 二個子類目分析直條圖中,呈現的高低起伏走向幾乎是一致的,尤其在 1-2 以 及 2-2~3-4 的九個子類目中的直條圖比例幾乎是雷同的。

1. 從直條圖中可以清楚得知臺灣社會教科書在「1-1 發展獨立、延伸思 考,解決問題的能力」、「2-1 接納自我,尊重包容他人,溝通合作的 情操」兩個子類目的百分比大幅高於上海社會教科書,推知臺灣較著

141

重訓練學生適應未來,培養獨立、批判思考進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 及推己及人,除理解自我,擴充至尊重他人,進而提升和諧溝通互助 的能力。

2. 另外,從直條圖中可以清楚得知上海社會教科書在「1-3 培養多方面 的公民基本知識(包括政治、經濟、法律、社會、文化、道德、科技等)」

子類目中占比有 81.2%,相較於臺灣同子類目的比例只有 37.3%,呈現大 幅領先的趨勢,符合《上海市小學品德與社會課程標準》提及低年級的階 段目標是對社會事務綜合理解、培養公共設施及相關機構等基本認識,了 解己身和群體之關係,及共同生活的基本規則並知道民族傳統的節日進而 擴及認識國際性節日等(滬教會,2005),故課文內容呈現著重於綜合理解 認識法律、社會、文化、道德等公民知識。

(二)、兩地「低年級」社會教科書圖文專欄之公民素養內涵分析比較

142

143

圖 4-19. 兩地「低年級」社會教科書 圖文專欄 公民素養三大內涵分析比較圓 餅圖

從表 4-18、圖 4-19 可發現,

1. 兩地「低年級」社會教科書圖文專欄之公民素養三大內涵的比例皆以「公 民認知」高居第一,其次是「現代德行」,居末位則是「社會參與」,和兩 地「低年級」社會教科書課文的公民素養分析的排序是一致的。

2. 綜觀之,在上海社會教科書圖文專欄中「社會參與」的比例雖僅有 5%,但 和課文分析而得的 0%,顯現上海「低年級」社會教科書在「社會參與」

的四個子類目中會輔助圖文說明此概念,分布於人教版一年級上冊,第四 單元<天氣雖冷有溫暖>以及滬教版二年級第一學期第一單元<規範與 習慣>、第四單元<說的與做的>;同樣的臺灣社會教科書圖文專欄中「社 會參與」的比例有 7.8%,和課文分析而得的 1.9%,兩者大約相差 6%,顯 現對於弱勢團體的關懷、環保概念推廣及網絡資訊能力的運用等內涵也會 以圖文呈現的方式補充協助說明理解。

144

圖 4-20. 兩地「低年級」社會教科書 圖文專欄 公民素養內涵分析比較直條圖

從表 4-18、圖 4-20 可觀察,兩地「低年級」社會教科書圖文專欄之公民素 養三大內涵而歸納以下結果:

1. 兩地「低年級」社會教科書中分析而得的十二項子類目的比例,在 2-2~3-4 八項子類目中相差無幾,沒有超過 5%。

2. 臺灣社會教科書在「1-1 發展獨立、延伸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2-1 接 納自我,尊重包容他人,溝通合作的情操」兩項子類目的比例明顯高於上 海社會教科書,和兩地課文分析的結果相符。

3. 上海社會教科書在「1-2 了解法治,養成守法觀念」、「1-3 培養多方面的公 民基本知識(包括政治、經濟、法律、社會、文化、道德、科技等)」兩項 子類目的比例則有高於臺灣教科書的現象,和兩地課文內容分析結果不同 的是 1-2 在上海教科書圖文專欄百分比明顯高於臺灣,分析上海教科書可 推知-公共生活的觀念及規則,隸屬於抽象法治的概念,用簡單的圖片說明 複雜的故事,中共建政前就擅長的面向,因此出現次數頻率較條列式課文 為高。

145

146

圖 4-21. 兩地「中年級」社會教科書 課文 公民素養三大內涵分析比較圓餅圖

從表 4-19、圖 4-21 可發現,兩地「中年級」社會教科書課文分析公民素養 三大內涵的序列是相符的,比例最高的是「公民認知」,位居第二則是「社會 參與」,末位則是「現代德行」,但「社會參與」和「現代德行」的比例差距在 兩地「中年級」的社會教科書中大約只有 5%~7%,可謂差異不大。

1. 「公民認知」素養在臺灣及上海社會教科書課文的比重為 73.3%及 65.2%,

皆已超過 50%,大幅超越其他兩項公民素養內涵。如同黃政傑(2004)提到 認知層面的目標是為使學生在各種情況中,能有適切合理的行為表現,教 導學生面對問題時,可以正面看待問題本質,藉由教導及澄清,進行評判,

獲致解決問題,因而「中年級」社會教科書課文除闡述認識法治的規則及 概念外,並培育多方面的公民基本常識、通識,奠定公民素養的根基,為 培養學富五車的公民紮根,因此在「公民認知」素養有極大篇幅的著述。

2. 「社會參與」素養在上海及臺灣社會教科書課文的比例為 20.1%及 16.9%,

占整體各約有 1/5,相較「低年級」兩地社會教科書中課文分析的「社會 參與」素養比率有明顯增加的現象,顯示兩地「中年級」社會教科書對於 人與人-關懷弱勢,人與自然-生態環保參與,人與社會-公共事務能力的具 備以及運用科技網絡、蒐集資訊能力的重視與培育。

147

3. 「現代德行」素養在上海及臺灣社會教科書中課文的百分比為 14.7%及 9.8%,雖然各在公民素養內涵中占比最少,但和兩地「低年級」教科書課 文的「現代德行」素養比較,上海教科書比率從 9%略增為 14.7%,但臺灣 社會教科書則從 24.5%降低為 9.8%,在級段別中呈現互有增降的現象。

圖 4-22. 兩地「中年級」社會教科書 課文 公民素養內涵分析比較直條圖

從表 4-19、圖 4-22 可發現兩地「中年級」社會教科書課文的公民素養內涵 分析直條圖在子類目 1-1~2-2、2-4~3-1 以及 3-4 比重幾乎是相仿的,只有 4 個子 類目呈現些微的差距。

1. 臺灣社會教科書在「1-3 培養多方面的公民基本知識(包括政治、經濟、法 律、社會、文化、道德、科技等)」、「3-3 具備參與公共事務的能力」兩個 子類目的比重都略高於上海教科書,值得一提的是上海教科書在「中年級」

階段子類目 3-3 呈現的比例為 0%,相較於臺灣教科書 3-3 子類目仍有 5.6%,分別著述於三年級上冊第三單元<學校的生活>第 1 課班級自治、

第五單元<校園的人際關係>第 2 課合作與競爭及第 3 課學校是個小社

148

會,三年級下冊第一單元<家鄉的生活>第 1 課鄰里生活及第 2 課鄉鎮市 區生活、第二單元<家鄉的活動>第 1 課居民總動員、第六單元<守護我 家鄉>第 2 課愛護家鄉的行動,由此可知,臺灣教科書藉由人與學校、校 園以及家鄉的活動中多所闡述-參與社會及公共事務所需具備的知識及能 力。

2. 上海社會教科書在「2-3 培養國族認同」、「3-2 參與生態環境保育」兩項子 類目的比例略高於臺灣教科書,子類目 2-3 的素養主要概述於上海教科書

2. 上海社會教科書在「2-3 培養國族認同」、「3-2 參與生態環境保育」兩項子 類目的比例略高於臺灣教科書,子類目 2-3 的素養主要概述於上海教科書

在文檔中 臺灣與上海小學教科書 (頁 1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