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臺灣小學階段的社會教科書之公民素養內涵

在文檔中 臺灣與上海小學教科書 (頁 86-109)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一節 臺灣小學階段的社會教科書之公民素養內涵

本研究以臺灣國小階段康軒版社會教科書一年級至六年級合計 12 冊,進 行公民素養的內涵分析。將一、二年級合併為「低年級」階段,三、四年級合 併為「中年級」階段,五、六年級合併為「高年級」階段,依照「公民素養」

三大內涵及 12 個子類目,對課文及圖文專欄進行編碼歸納,統計結果,按所 對應的次數、比例、排序等數據,進行資料的比較分析與探討研究結果。

一、 康軒版社會教科書課文分析

本研究的脈絡單位選擇,是以社會教科書課文中的文意段落為主要依 據,分析單位是資料處理的最小單位,採逐句分析,句中完整語意為分 析的單位,逐句審視,將課文內容進行編碼,依據三大內涵及 12 個子 類目進行歸類,計算出現次數,彙整成統計表,如表 4-1。

(一)、康軒版「低年級」社會教科書 課文 公民素養內涵分析

68

69

圖 4- 1.臺灣國民小學「康軒版」低年級 社會教科書 課文 公民素養內涵

從表 4-1 及圖 4-1 可發現,康軒版的社會教科書「低年級」課文中,

1. 三大內涵中以「公民認知」出現的次數最多,共有 73.6%,以「社會參與」

出現的次數最少,只有 1.9%,比例居中的是「現代德行」公民素養內涵共 24.5%。得知在低年級階段,社會教科書的課文內容仍以引導學生認識公 民素養中判斷思考、守法法治及公民基本知識為主,而「社會參與」除具 備基本認知外,必須因認同而具備或參與行動的能力,相對而言,對低年 級學生較難達到「社會參與」目標,因而次數呈現最少。在十二項子類目 中,出現次數依多寡順序為“1-3 培養多方面的公民基本知識(包括政治、

經濟、法律、社會、文化、科技、道德等) "共計 37.7%,其次是“1-1 發 展獨立判斷、延伸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出現次數有 32.1%,占居第三 為“2-1 接納自我,尊重包容他人,溝通合作的情操"共計 24.5%。

2. 而「公民認知」的類目中,又以次類目“1-3 培養多方面的公民基本知識(包 括政治、經濟、法律、社會、文化、科技、道德等) "出現的比例最高,

70

共計 37.7%,因此類目強調的是公民的基本知識,包括政治、經濟、法律、

社會、文化、科技、道德等,因範疇涵蓋較廣,所以出現次數較多,次數 最少的是“1-2 了解法治,養成守法觀念”共 3.8%,根據柯爾柏格道德發 展的三期六段說,得知低年級階段正處於「前習俗道德期」中的避罰服從 取向及相對功利取向,尚未進入遵守法規取向的階段(張春興,1994),概 因配合「低年級」道德發展階段,故課文內容在探討法治、守法的概念著 墨較少。

3. 出現比例居中的是「現代德行」公民素養內涵,則大多探討“2-1 接納自我,

尊重包容他人,溝通合作的情操"共計 24.5%,其餘相關公民素養內涵皆 未提及,足見低年級教科書對於培養自我認同、包容異己及人際的溝通互 動協調能力較為重視。

4. 出現次數最少的是「社會參與」公民素養內涵,而且僅在“3-2 參與生態環 境保育。”子類目出現 1 次,其餘 3 個子類目次數皆為 0,由此可推知低 年級在「起而行」的付諸行動部分因年齡層低,故課文的鋪陳仍以「知而 言」的認知陳述居多。

(二)、康軒版「中年級」社會教科書 課文 公民素養內涵分析

71

72

圖 4-2. 臺灣國民小學「康軒版」中年級 社會教科書 課文 公民素養內涵

從表 4-2、圖 4-2 可發現,康軒版的社會教科書「中年級」課文中,

1. 三大內涵中以「公民認知」出現的次數最多,共有 73.3%,以「現代德行」

出現的次數最少,只有 9.8%,「社會參與」出現的次數居中,共有 16.9%。

得知在中年級階段,課文內容仍較重視認識公民素養的知識內涵,但除了

「坐而言」,也已開始重視「起而行」的參與實踐概念。在十二項子類目中,

出現次數多寡依照順序為“1-3 培養多方面的公民基本知識(包括政治、經 濟、法律、社會、文化、科技、道德等) "共計 67.3%,占居第二是“3-4 運用科技、網路及資訊的能力"共 6.0%,第三是“3-3 具備參與公共事務的 能力"共 5.6%;在十二項子類目中,出現比例最少,只有 0.9%,有“3-1 積極關懷弱勢” “2-4 具備世界觀” “2-5 培養社會正義感”三項子類目。

2. 而「公民認知」的類目中,又以次類目“1-3 培養多方面的公民基本知識(包 括政治、經濟、法律、社會、文化、科技、道德等) "出現的比例最高,共

73

有 67.3%,因此類目強調的是公民的基本知識,範疇涵蓋較廣,所以出現次 數占居第一,跟低年級相符;“1-1 發展獨立判斷、延伸思考,解決問題的 能力"出現有 4.2%,根據皮亞傑的認知發展理論,中年級已經進入「具體 運思期」,張春興(2007)指出(引自 Piaget & Inhelder,1969)此期的兒童認知特徵 能依循既往的具體經驗結合認知概念,進行問題的解決,從「中年級」課 文內容觀察得知,會藉著提問的方式,引導答題並延伸思考繼而培養解決 問題的能力,符合皮亞傑的認知發展理論;出現比例最低是“1-2 了解法 治,養成守法觀念”僅有 1.8%。

3. 出現比例居中的是「社會參與」公民素養內涵有 16.9%,探討“3-3 具備參 與公共事務的能力"為 5.6% “3-4 運用科技、網路及資訊的能力"的比例 是 6%,兩項子類目所占比例不差上下,由此可觀,「中年級」課文著重於 參與公共事務及合宜運用科技、網路、資訊的能力,但“3-1 積極關懷弱勢”

內涵只出現 4 次 0.9%,足見中年級社會教科書對於弱勢的關注及積極協助 的議題較少提及。

4. 次數最少的是「現代德行」內涵共計 9.8%,其中子類目“2-1 接納自我,

尊重包容他人,溝通合作的情操”出現比例 4.4%, “2-2 瞭解公民權利與 義務”出現有 2.2%,可知「中年級」社會教科書除了注重認識自我、尊重 他人外,對於公民的權利、義務也多所闡述,期冀養成權利人人享、義務 人人有的概念。“2-3 培養國族認同” “2-4 具備世界觀” “2-5 培養社會 正義感”出現次數較少,顯現「中年級」教科書在國家民族的認同、世界 觀及社會正義的價值觀、意識形態等,探討的比重較低,可推知「中年級」

在「現代德行」方面著重於認識自我及相關的權利義務,符合柯爾柏格的 道德發展階段,此階段的兒童仍帶有自我中心傾向的思維取向(張春興,

2007),對於超乎個人的國家認同、世界地球村概念及正義的社會秩序內容 探討比例較少。

(三)、康軒版「高年級」社會教科書 課文 公民素養內涵分析

74

75

圖 4-3. 臺灣國民小學「康軒版」高年級 社會教科書 課文 公民素養內涵

從表 4-3、圖 4-3 可發現,康軒版的社會教科書「高年級」課文中,

1. 三大內涵中以「公民認知」出現的次數最多,占比例 72.4%,以「社會參 與」出現的次數最少,只有 12.3%,「現代德行」出現的次數居中,共有 15.3%。

得知在高年級階段,課文內容在介紹公民相關基本知識篇幅仍較多。在十 二項子類目中,出現次數最多為“1-3 培養多方面的公民基本知識(包括政 治、經濟、法律、社會、文化、科技、道德等) "有 65.7%,占居第二是“3-2 參與生態環境保育"有 7.8%,第三是“2-4 具備世界觀"有 5.1%;在十二 項子類目中,出現次數最少,僅有 0.6%,有“3-3 具備參與公共事務的能 力”,其次是“2-3 培養國族認同”計有 1.1%。

2. 而「公民認知」的類目中,又以次類目“1-3 培養多方面的公民基本知識(包 括政治、經濟、法律、社會、文化、科技、道德等) "出現的比例最高,共

76

計 65.7%,因此類目涵蓋範圍層面較廣,旨在培養公民基本的相關認知常 識,出現比例最多,與中、低年級相符,其次是“1-2 養成守法法治觀念"

出現比重為 3.8%,根據柯爾柏格道德發展三期六段說,高年級已進入習俗 道德期(10-20 歲)中的「尋求認可」及「遵守法規」取向階段,張春興(2007) 指出此階段面臨道德兩難情境的處理原則,大多會參照世俗大眾的觀點或 遵從社會法規的規範,課文內容隨著「高年級」年齡增長,強調民主素養 的訓練,加強負責守法的概念,符應 1-2 子類目出現的比例增加。

3. 出現比例居中的是「現代德行」公民素養內涵有 15.3%,探討“2-4 具備世 界觀"共有 5.1%, “2-2 瞭解公民權利與義務"的次數也有 4.7%,由此可 觀,「高年級」課文著重於培養世界觀、國際意識的養成,同時須了解公民 基本的權利與義務,展望世界公民的培育。

4. 次數最少的是「社會參與」內涵共 12.3%,其中子類目“3-2 參與生態環境 保育”出現 7.8%,近年來,因應社會變遷、工商業的發達,造成許多環境 汙染與資源的浪費,因而「高年級」教科書深植生態環境保育概念,期許 人人成為環保小尖兵。“3-1 積極關懷弱勢”有 2.2%,推知,除了人本情懷 的培育外,更將愛心擴展至弱勢族群,營造和諧友愛的社會。“3-3 具備參 與公共事務的能力”出現次數最少,只有 0.6%,由此得知,雖然「高年級」

參與公共事務的資格和機會不多,惟可藉由社會教科書對社會公共事務的 介紹與常識,提升參與社會公共事務的技能,使成為有實踐力的未來公民,

但高年級社會教科書中對於此概念撰寫較為欠缺。

(四)、康軒版 社會教科書 課文 公民素養內涵的綜合分析

77

表 4- 4

臺灣國民小學「康軒版」低中高年級 社會教科書 課文 公民素養內涵分析表

級別

次數百分比 內涵

低年級 中年級 高年級

公民認知 39 330 573

73.6% 73.3% 72.4%

現代德行 13 44 121

24.5% 9.8% 15.3%

社會參與 1 76 97

1.9% 16.9% 12.3%

圖 4-4. 臺灣國民小學「康軒版」低中高年級 社會教科書 課文公民素養內涵

從表 4-4、圖 4-4 可發現,康軒版的社會教科書在「低年級」、「中年級」、「高

78

年級」課文中,

1. 三個級別中,公民素養三大內涵均以「公民認知」出現的比例最高,顯示 臺灣康軒版的社會教科書中,對於公民素養的認知層面極為重視,呈現內 容較為豐富。著重培育公民在國家多種層面的深入、不同範疇知識理解,

戮力提升其認知程度,是參與公共事務的基礎,也期許吸收後,轉化成內 在知識涵養;除此對於發展判斷思考、適應未來及解決問題的能力也相當 看重,符合九年一貫總綱的基本理念-在終身學習方面:含括主動積極探 索、解決問題等方法(教育部,2008)。

2. 隨著年齡的成熟,公民素養內涵「社會參與」從低年級的 1.9%到中年級的

2. 隨著年齡的成熟,公民素養內涵「社會參與」從低年級的 1.9%到中年級的

在文檔中 臺灣與上海小學教科書 (頁 86-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