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空間經驗

二、 研究對象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0

概念架構的核心在於學生的泛族群認同,它其中含有一組辯證關係。而外圍的兩 者則分別(又同時)導向了核心的出現,其一是社會位置,由社團帶來啟蒙並使 學生感知;其二是空間經驗,包含了空間到地方的轉變,以及學生生活於北區的 空間經驗,兩者互動並促成了北區特有的泛原住民族認同的出現。

總的來說,概念架構示意圖中的三個圓型正好對應到了本研究處理的社團、

空間經驗,及學生的集體認同,而這三者之間的互動即是本論文所探討的核心。

研究範圍

一、 研究區位

本論文的研究地點跨越了臺北與新北等行政區,因此,在界定上若是以「北 區」這個由北部地區原住民族大專學生所組成的,既關乎空間又與社會網絡相關 之指涉,可能會更加清晰。

筆者在本論文的前導研究中,首次接觸到了北區的概念。北區的由來與彼時 的救國團組織有所關聯,過去的反共救國團以地理位置作為分類,劃分出北區、

中區、南區與東區等,分別對應到臺灣島的各個區域。而在救國團的架構下,也 出現了所謂的「北區大專山地學生聯誼會」來囊括原住民族學生的參與。儘管日 後這個「北山聯」走向沒落,而各校原住民族學生社團開始出現,「北區」這樣 的概念到了今日仍舊存於北部原住民族大專院校學生之間,並頻繁地被他們用以 代稱這個圈子內的彼此。

因此,北區不只是地理的劃分,它實是由臺北市、新北市大專院校,過去也 曾涵蓋到宜蘭和桃園幾間學校的原住民族學生所構成。所以,它既是人群上的劃 分,也有著地理的、區位的指涉。因此,本論文研究的「北區」,指涉的不單單 是臺北市,而是會隨著北區概念形塑之動態過程產生轉變,可能包含了臺北市以 外的周邊縣市,所以它更符合一個北部都會區的指涉。關於確切區位的界定/浮 動的北區概念如何穩定,則必須佐以研究對象的定義方可得到更清晰的理解。

二、 研究對象

回顧臺灣原住民族運動歷史,臺北的原住民族學生作為原權運動核心的參與 者,無疑是一關鍵的角色。在研究的現下,各校原住民族學生則多半由校內的原 住民族學生社團來串連,因此,筆者欲將研究核心放置在臺北的原住民族學生之 上,以進行過去和現在的對照與談話的同時,若從各校原住民族學生社團來組織 研究是較合理的設計。

而北區則是由臺灣北部各校的原住民族學生透過社團為單位組成的互動群 體,正因如此,本論文的研究對象便將由上述的「北區」群體中選取。在研究進 行的同時,北區群體中仍活躍的學校有:臺灣大學、政治大學、國立師範大學、

DOI:10.6814/NCCU201900728

DOI:10.6814/NCCU201900728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2

概念定義與名詞解釋

一、 地方/空間

針對前述所回顧的地方與空間理論,筆者有意在此作出整理。整體來說,在 本論文後續行文所使用的「地方」,除了針對物質場所與環境之口語使用以外,

其指涉的是關乎情感的、屬於特定人群的具情感之空間與場所。

而同樣在針對物質場所與環境之口語使用以外,「空間」指涉的是個體與人 群關乎實踐的、能動的、社會性的生活空間。且筆者在分析與書寫時,主要是以 列斐伏爾與塞托在「空間實踐」與「再現空間」兩者之概念為核心,試圖書寫北 區原住民族學生在被支配空間內,於日常生活實踐中的抵抗與能動性展現。

二、 北區

源自於救國團「北山聯」的北區,起先指涉了大臺北與周邊地區之原住民族 大專院校學生群體,後其組成漸漸窄化,形成以臺北市為主之原住民族大專院校 學生社團所構成的社會網絡。筆者認為,由於相對其他區域,北區在議題參與和 集體認同方面明顯地較活躍且凝聚,因此其地理區域的劃分意義正逐漸消失,而 其作為社會網絡的影響力則逐漸彰顯。

三、 主流社會

臺灣作為一個多元族群所構成的社會,其組成仍以外省族群和閩客族群為主;

於此,由這主要的三個族群組成的「大陸移民」和僅佔約百分之二、作為「南島 民族」的原住民族之間有著鮮明的邊界。換言之,臺灣社會的組成雖然多元,但 主要仍是以「漢人」族群所組成。因此,在本研究的討論所使用的主流社會一詞,

指涉的是臺灣社會的主流群體;非原住民族的漢人群體;相對於原住民族,是由 所謂「白浪」組成的群體。

但需要注意的是,本研究的區位落在臺北一帶,因此在報導人談論到大學以 後的經驗,以及那些筆者所觀察到的他們與主流社會的互動,時常會反映出「臺 北」此處之特性。換言之,這些經驗和觀察是會受到臺北人群的社經地位、教育 程度等社會位階影響的。

研究問題

以下條列幾點本論文欲處理的問題:

1. 北區原住民族學生社團帶來的影響為何?

2. 空間在北區原住民族學生之泛原住民族認同的形成過程扮演什麼角色?

DOI:10.6814/NCCU201900728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3

3. 北區原住民族學生在經歷了北區群體及其脈絡之空間經驗和集體認同的影 響後,他們的經驗能否對於當代原住民性之理解產生新的啟發?

章節安排與說明

本論文在緒論與結論以外的內文分作五個章節。在第一章中,筆者將先呈現 一個關於臺灣社會、原住民族與城鄉移動的宏觀圖像。透過較概略地陳述背景知 識與各時期原住民族於臺北的空間經驗、個體能動之展現,和集體認同的流變,

筆者所要處理與討論的要點是,從近代到當代臺灣原住民族所經歷的空間經驗與 認同流變,皆是社會結構與個人能動之間的互動結果。而在第一章之後的時代分 期,也就是西元 2000 年以後,則進入了本研究所要描述與討論的範圍。

在論文的第二章,筆者首先建立起了在城鄉移動背景下,北區原住民族學生 群體的樣貌。透過離開部落生活圈的時間點,報導人被區分成三個群體,而透過 這三個群體的畫分,則依序呈現了報導人移動軌跡所呈現的異質性、與主流社會 互動的經驗,以及非單線的移動模式和兩地生活如何影響他們的心理層面。透過 這樣的文字組織,筆者所欲處理的是北區原住民族學生之間的異質性。換言之,

北區原住民族學生實是一相似而不相同的組成,雖然在經驗上有著普同性,但個 體的際遇仍有著差異。

到了第三章,筆者透過針對北區原住民族學生社團的參與觀察,來描寫社團 如何用各種具功能性的集體實踐去回應學生們過去的移動經驗,並啟蒙他們關於 原住民族的社會位置之理解,進而讓他們重組認知,建立起自我詮釋的認同和秩 序,並獲得穩定感與歸屬感。簡言之,第三章的文字是在敘述社團作為社會位置 的啟蒙者,它們如何改變這些原住民族學生的認知,又給予了他們什麼。

而第四章之中,筆者透過檢視北區原住民族學生的空間經驗,以及其日常生 活的實踐,去書寫北區這個社會網絡,或是作為原住民族學生的個體,是如何去 與各個空間互動,而在這其中又生成了什麼、啟發了什麼。此章討論之目的,在 於指出空間的相關實踐(同時亦關乎社團與北區群體),是泛原住民族認同形成 的重要要素,且正是社團與其脈絡下的空間實踐,讓原住民族學生們可以透過一 個相近的邏輯去和臺北的空間互動,並凝聚成一個想像的/真實互動的群體。

論文的第五章則是一個收攏前述與進行分析討論的章節。筆者將在第五章重 新檢視社團經驗、空間經驗,以及社會位置這三者的關係,並討論由北區原住民 族學生共享之泛原住民族認同的形成要件,而其認同的對象與核心是什麼。最後,

筆者將以當代北區原住民族學生的案例,去與無地方性之理論進行對話,呈現出 關乎社會性的無地方性之經驗。

DOI:10.6814/NCCU201900728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4

研究方法與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