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北區原住民族大專學生的社團經驗及空間實踐對集體認同之影響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北區原住民族大專學生的社團經驗及空間實踐對集體認同之影響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223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 碩士學位論文. 北區原住民族大專學生的社團經驗及空間實踐 對集體認同之影響 政 治. 大. 立. Forming of Collective Identity:. 學. ‧ 國. The Influences of Student Organization and Spatial Practice to the A Case Study of the Indigenous College Students in Taipei. ‧.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指導教授. 官大偉. 博士. 研究生. 林韋丞. 撰. 2019 年 6 月 DOI:10.6814/NCCU201900728.

(2) 謝誌 這篇論文終於以完整且正式的版本面世了,從空談到精裝本,這三年走得太 慢又太累了。碩士這四年餘,有著太多可靠又熱心的人給予我幫助,讓我在焦慮 纏身之際沒有封閉自己、在疑惑氣餒之時沒有放棄一切;好多次都想要丟掉一切 走個老路,但好險有你們,我才能支撐到最後。 首先,我想感謝我的指導教授 Daya,官大偉老師。若非與您一次次的討論和 構想,我不會走進空間、走進北區的研究之中,自然也不會有這本論文的出現。 在學術的海上漂流,精彩又疲累,謝謝您指引的一條航道,也感謝終於靠港。 同時,也在此感謝兩位口試委員,黃舒楣老師,以及葉淑綾老師。除了在口 試給予的建議與溫暖,也想特別感謝,幾次在我走到死胡同時,膽怯地寄出了電 子郵件,兩位都不吝於指導和分享;那些微不足道的幾 MB 的文字和附檔,時常 能拯救一個學生的心情,謝謝兩位。. 立. 政 治 大. 謝謝長老教會、泰雅爾中會,最重要的也謝謝雅歌教會。謝謝伊凡傳道、謝. ‧ 國. 學. 謝阿浪牧師,還有所有在教會遇到的大家。. 謝謝 Hafay、嘉強、石石、Nanu、哪ㄇ,以及原聲帶的大家;也謝謝 Sra、陳. ‧. 堯、懿德、馮晨、Ljius,以及搭蘆灣的大家;更多的謝意,給北區的所有人,何 其有幸能夠參與在大家之中。在此也特別感謝 Yawi、Bali、蔣邦、Temu、文萱,. Nat. y. sit. n. al. er. io. 和 Ipulu。你們是我研究的最最核心和開端,玩在一起的時候真的很開心,感謝 泰農了吧,也感謝好鷹地。然後,謝謝 Ipulu 每日的容忍和支持,那是我小小的 專屬的救贖。. Ch. i n U. v. 謝謝民族系的所有人,特別是韋辰和小宮,給予我很多建議和幫助;還有德. engchi. 隆助教,默默付出讓所有研究生能安心畢業,這很重要啊。民族系真的是個很特 別的地方,很高興我有來到這裡。也在此感謝官老師研究室的助理們,像是為了 和老師 meeting 我總是騷擾的登雲和珮妤。 此外,感謝新聞系的大家,近十年光陰的淘選留下了你們,常常在窒息的日 常中給予我振作的能量,謝謝。同樣也感謝新高的 Party Boyz,一些戶外活動、 桌上遊戲和起飛,讓我再次充電,你們最棒,謝謝。 最重要的,我想謝謝我的家人。老爸老媽終於給你們盼到了啊,還有我最敬 愛的哥哥,辛苦你們了。我想那些日常的爭執和默契,那些彼此給予的壓力和愛 都是讓我們更緊密的原因,真的辛苦大家了,我愛你們。謝謝爺姥、謝謝奶奶。 也謝謝忠培爺,沒能在你走之前畢業是我的遺憾之一,但我相信你知道了。 這一路上要謝的人太多了(謝天什麼的會不會太老梗),總之,不能一一致 謝還請體諒。. 真的感謝,再次再次地感謝你/妳。. DOI:10.6814/NCCU201900728.

(3) 摘要. 距臺灣原住民族移入都會地區、都市的原住民群體成形,至今已近一甲子。 然而,當談及作為原住民族主要移入地區之一的臺北地區時,對於族人在都市的 身影仍少有著墨。多數研究僅討論都市邊陲的原住民聚落、族人辛勤的勞動和其 所受的壓迫,或留下史料卻已然消亡的族群;對於那些在都市中求學、積極發聲 且未來在原住民族發展上佔有重要位置的學生族群卻鮮少記錄和描寫。同時,多 數對於都市的原住民族群體之描述,仍從人道主義和文化保存的角度出發,忽略 了該群體的主體性與能動性。 於此,本論文聚焦於城鄉移動背景下北區的原住民族大專學生,以及其所組. 政 治 大. 成的北區諸社團。討論在都市脈絡及高等教育背景之下,社會位置、人際網絡, 以及透過兩者在學生間共享且連結的泛原住民族認同,如何在和空間互動的過程. 立. ‧ 國. 學. 中形成與強化。此外,本研究亦指出在「對社會位置的認知」成為了北區原住民 族學生自我認識的核心概念後,在其影響下,北區原住民族學生的泛原住民族認 同出現了相互辯證的「地方性」與「無地方性」。這更揭示出了當代北區原住民 族學生群體對於原住民性的啟發,是一具時代特性的反思。. ‧ sit. y. Nat. n. al. er. io. 關鍵字:都市原住民、高等教育、原住民族學生社團、北區、泛原住民認同、 社會位置、空間與地方、人文主義地理學、無地方性。. Ch. engchi. i n U. v. DOI:10.6814/NCCU201900728.

(4) 緒論 .......................................................................................................................... 1 研究背景. 1. 研究動機與問題意識. 2. 一、. 研究動機. 2. 二、. 問題意識. 2. 文獻回顧. 3. 一、. 都市的原住民族. 3. 二、. 從空間到地方,再到空間. 7. 三、. 族群認同與泛族群認同. 四、. 無地方性的啟發. 概念定義與名詞解釋. 二、. 北區. 三、. 主流社會. al. n. 地方/空間. io. 一、. y. 研究對象. sit. 二、. er. 研究區位. Nat. 一、. 13. ‧. ‧ 國. 研究範圍. 11. 學. 概念架構. 立. 政 治 大. Ch. engchi U. v ni. 17 20 20 20 22 22 22 22. 研究問題. 22. 章節安排與說明. 23. 研究方法與限制. 24. 一、. 研究方法. 24. 二、. 研究限制. 25. 第一章 第一節. 臺灣社會、原住民族與城鄉移動 .......................................................... 27 日治時期到一九五○年代. 27. i. DOI:10.6814/NCCU201900728.

(5) 一、. 日本殖民時期. 27. 二、. 國民政府治臺時期. 38. 第二節. 一九五○年代到一九八○年代. 40. 一、. 工業化社會與城鄉移動潮. 41. 二、. 都市族人的形成與掙扎. 42. 第三節. 一九八○年代到二○○○年. 49. 一、. 自由臺灣與社會運動浪潮. 49. 二、. 都市族人的扎根與抵抗. 51. 個人能動和社會結構的互動. 60. 第四節. 政 治 ........................................... 62 第二章 北區原住民族大專學生的移動與生命經驗大 立 第一節 於不同時期移動的三個群體 62. ‧ 國. 二、. 「國小至國中」:認同相對彈性的群體. 三、. 「高中時期」:與部落連結較強的群體. y. Nat. 二、. 於網路空間獲得的經驗. n. al. er. io. 生活中的親身經驗. sit. 與主流社會互動的經驗. 一、. 第三節. ‧. 「出生至國小前」 :較習於都市生活的群體. 第二節. 學. 一、. Ch. 對於部落與都市兩地的觀感. engchi. i n U. v. 63 64 67 70 70 74 81. 一、. 「出生至國小前」移動的群體. 81. 二、. 「國小至國中」移動的群體. 83. 三、. 「高中時期」移動的群體. 86. 第四節. 都市生活中不同面向的焦慮感受. 90. 一、. 不適應都市生活而衍生之焦慮. 90. 二、. 與部落或母體文化疏離之焦慮. 91. 第五節. 第三章. 流動的兩地生活與無所適從的焦慮感受. 96. 北區的社團與原住民族大專學生 .......................................................... 97. ii. DOI:10.6814/NCCU201900728.

(6) 第一節. 北區的形成與學生加入之動機. 97. 一、. 北區原住民族學生社團的出現. 97. 二、. 現今學生加入社團的緣由. 98. 第二節. 社團的功能與其相應實踐. 100. 一、. 社課/例會與日常的交流. 100. 二、. 成果發表活動. 104. 三、. 議題參與. 110. 四、. 「回家」的呼籲. 114. 社團的人際網絡與其效果. 118. 一、 二、. 118 121. 學. 第四節. 政 治 大 社團的實踐帶來人際網絡的強化 立 人際網絡的影響使實踐得以持續. ‧ 國. 第三節. 社團內部的矛盾與張力. 123. 社團經營的路線之爭. 二、. 世代差異?抑或是正常的擺盪. 第五節. 個人認知的重組與秩序的建立. 第四章. 北區原住民族學生的空間經驗 .............................................................132. 第一節. 路徑:具重複性的空間實踐. ‧. 一、. n. 一、. 臺北以內的移動路徑. 二、. 往返兩地的移動路徑. 第二節. 129 131. er. io. sit. y. Nat. al. 124. Ch. engchi. i n U. v. 132 138 141. 住所:都市每日生活的錨點. 147. 一、. 味覺與網絡. 147. 二、. 音樂與共感. 151. 三、. 回憶與日常生活. 152. 四、. 「家屋名」的出現. 153. 第三節 一、. 佔領:意義賦予和群體凝聚. 155. 校內空間. 155. iii. DOI:10.6814/NCCU201900728.

(7) 二、. 抗爭現場. 159. 三、. 校際的大型會後會. 164. 第四節. 第五章 第一節. 日常與非日常的空間經驗. 177. 分析與討論—認同、社會位置、地方與空間 ......................................180 社團與社會位置的啟蒙/再確認. 180. 一、. 社課/例會. 180. 二、. 成果發表活動. 181. 三、. 抗爭與議題參與. 182. 第二節. 空間經驗和啟蒙/再確認的關係. 三、. 佔領:來自邊緣的抵抗與社會位置的顯露. 186. 泛原住民族認同的無地方性與地方性 泛原住民族認同的無地方性. 二、. 泛原住民族認同的地方性. io. sit. y. Nat. 一、. 地方性與無地方性的辯證關係. n. al. er. 第四節. 184. ‧. 第三節. ‧ 國. 一、. 184. 學. 二、. 政 治 大 路徑:在移動中體會到穿梭於文化的事實 立 住所:在都市的異質空間及與部落的連繫. Ch. i n U. v. 187 189 190 191 192. 結論 .......................................................................................................................195 第一節. 回應研究問題. engchi. 195. 一、. 北區社團帶來了認知的重組與秩序. 195. 二、. 空間經驗使學生體會到自身的社會位置. 196. 三、. 北區原住民族學生所帶來的啟發. 196. 第二節. 與理論之對話. 197. 一、. 關照場域. 197. 二、. 無地方性. 198. 再思研究限制. 199. 第三節 一、. 地方的其他意義或觀點. 199. iv. DOI:10.6814/NCCU201900728.

(8) 二、. 書寫上對特定群體的偏重. 199. 三、. 多元且複雜的社會位置. 200. 四、. 耗時的研究與動態的北區. 201. 第四節. 後續研究展望. 201. 參考文獻 ...............................................................................................................203 一、. 中文書目. 203. 二、. 外文書目. 207. 三、. 圖像資源. 208. 報導人基本資料 ....................................................................................210. 立. 政 治 大. 學 ‧. ‧ 國 io. sit. y. Nat. n. al. er. 附錄一. Ch. engchi. v. i n U. v. DOI:10.6814/NCCU201900728.

(9) 圖目錄 圖 i- 1:人群與空間互動概念圖。 ........................................................ 18 圖 i- 2:地方生成概念圖。 .................................................................... 18 圖 i- 3:空間與地方之經驗使學生感知到社會位置,進而形成泛族群認 同。 ................................................................................................. 19 圖 i- 4:本論文的概念架構示意圖。 ..................................................... 19 圖 i- 5:北區與其下的子群體,以及它們的活動範圍。 ...................... 21 圖 i- 6:繪圖工作坊的現場。 ................................................................ 25. 政 治 大. 圖 1-1- 1:南志信與林瑞昌等族人就讀的 臺灣總督府醫學校。 ........ 29. 立. 圖 1-1- 2:臺灣總督府醫學校現為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 .................. 29. ‧ 國. 學. 圖 1-1- 3:報紙刊載了赴日觀光原住民族之所感。 ............................. 31 圖 1-1- 4:媒體報導了原住民族赴日觀光的行程概況並予以評論。 .. 31. ‧. 圖 1-1- 5:媒體報導了原住民族赴日觀光的行程與概況。 .................. 31. Nat. sit. y. 圖 1-1- 6:媒體報導了原住民族赴日觀光的行程與概況。 .................. 32. n. al. er. io. 圖 1-1- 7:馬武督社頭人與其親族至臺北觀光。 ................................. 33. i n U. v. 圖 1-1- 8:媒體刊載太魯閣族人至臺北觀光之事。 ............................. 33. Ch. engchi. 圖 1-1- 9:赴臺北觀光的原住民族接受總督訓示。 ............................. 33 圖 1-1- 10:媒體刊登宜蘭泰雅族人至臺北觀光之行程並予以評論。 34 圖 1-1- 11:臺灣山砲兵大隊,現為中正紀念堂。 ............................... 35 圖 1-1- 12:臺北艋舺公學校,現為萬華區老松國小。 ....................... 35 圖 1-1- 13:臺北醫院,現為臺大醫院。 .............................................. 35 圖 1-1- 14:臺北博物館。...................................................................... 35 圖 1-1- 15:臺北表町通,現為臺北市中正區館前路。 ....................... 35 圖 1-1- 16:臺北永樂町,現為臺北市大同區迪化街一帶。 ................ 35 圖 1-1- 17:臺北總督官邸,現為臺北賓館。 ....................................... 36. vi. DOI:10.6814/NCCU201900728.

(10) 圖 1-1- 18:〈佐久間總督の蕃人引見〉,昭和 13 年(1938)攝於臺北總督 官邸。 ............................................................................................. 36 圖 1-1- 19:臺北神社,現已改建為圓山大飯店。 ............................... 36 圖 1-1- 20:昭和 11 年(1936),高雄州コチヤボガン社魯凱人於臺灣神 社觀光之合影。 .............................................................................. 36 圖 1-1- 21: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現仍坐落於北門一帶。 ........ 36 圖 1-1- 22:昭和八年(1933) 三月,タマホ社布農人於鐵道部觀光之合 影。 ................................................................................................. 36 圖 1-2- 1:彼時有大量從事漁業的阿美族人在基隆八尺門形成都市聚落。 ...................................................................................................... 44. 政 治 大. 圖 1-2- 2:原住民建築工人傍晚在淡水沙崙的大樓工地前吃晚餐。 .. 46. 立. 圖 1-2- 3:族際互動與汙名認同的形成。 ............................................. 48. ‧ 國. 學. 圖 1-3- 1:1935-1985 年人口遷徙趨勢。 .............................................. 50 圖 1-3- 2:1986-2000 年人口遷徙趨勢。 .............................................. 50. ‧. 圖 1-3- 3:原住民族人口分布比例:以地理區域劃分(1980-2000)。 .. 51. Nat. sit. y. 圖 1-3- 4:分布於北三縣之族人佔原住民族總人口之比例(1980-2000)。. io. er. ......................................................................................................... 52. al. 圖 1-3- 5:於華西街展開的救援雛妓大遊行(1988 年)。................... 55. n. v i n Ch 圖 1-3- 6:救援雛妓大遊行中不乏族人的身影。 e n g c h i U ................................. 55 圖 1-3- 7:溪洲部落一景。 .................................................................... 58 圖 1-3- 8:溪洲部落豐年祭。 ................................................................ 58 圖 2-1- 1:談及在都市與原鄉間移動時,報導人 T01 所繪製之心理地圖。 ...................................................................................................... 64 圖 2-1- 2:報導人 N01 的地圖中有著族語和部落地景的呈現。 ......... 66 圖 2-2- 1:刻意反串並攻訐原住民族的歧視性言論。 ......................... 76 圖 2-2- 2:刻意嘲諷原住民族的歧視性言論。 ..................................... 76 圖 2-2- 3:為了嘲諷升學優待而出現的 meme 圖。 ............................. 77. vii. DOI:10.6814/NCCU201900728.

(11) 圖 2-2- 4:國內知名電子布告欄 PTT 上針對原住民族的歧視言論。 .. 78 圖 2-2- 5:圖 2-2-4 中該篇文章下方的留言。 ...................................... 78 圖 2-2- 6:Facebook 粉絲專頁王爸爸狗園的歧視言論。 ..................... 79 圖 3-2- 1:搭蘆灣社以舞台劇作為成果發表的形式。 ....................... 106 圖 3-2- 2:原聲帶社《煙・cevulj》年祭。 ......................................... 107 圖 3-3- 1:社團的功能與人際網絡之關係。 ....................................... 121 圖 3-4- 1:社團體現之「社會」與「個人」的互動關係。 ................ 129 圖 4-1- 1:報導人 B01 所繪之臺北地圖。 .......................................... 132 圖 4-1- 2:報導人 H01 所繪之臺北地圖。 .......................................... 133. 政 治 大. 圖 4-1- 3:報導人 I01 所繪之臺北地圖。 ........................................... 133. 立. 圖 4-1- 4:報導人 K01 所繪之臺北地圖。 .......................................... 134. ‧ 國. 學. 圖 4-1- 5:報導人 M01 所繪之臺北地圖。 ......................................... 134. ‧. 圖 4-1- 6:報導人 N01 所繪之臺北地圖。 .......................................... 135 圖 4-1- 7:報導人 S01 所繪之臺北地圖。 ........................................... 135. y. Nat. io. sit. 圖 4-1- 8:報導人 T01 所繪之臺北地圖。 ........................................... 136. n. al. er. 圖 4-1- 9:報導人 Y01 所繪之臺北地圖。 ........................................... 136. Ch. i n U. v. 圖 4-1- 10:報導人 Y02 所繪之臺北地圖。 ......................................... 137. engchi. 圖 4-1- 11:報導人 N02 所繪之臺北地圖。 ........................................ 137 圖 4-1- 12:報導人 P01 所繪之臺北地圖。......................................... 138 圖 4-1- 13:半數的報導人將臺北車站繪入地圖。 ............................. 140 圖 4-1- 14:臺北車站成了往返移動的象徵。 ..................................... 140 圖 4-1- 15:報導人 S01 所繪製的移動地圖。 ..................................... 141 圖 4-1- 16:報導人 Y01 所繪製的移動地圖。 ..................................... 141 圖 4-1- 17:報導人 B01 所繪製的移動地圖。..................................... 142 圖 4-1- 18:報導人 K01 所繪製的移動地圖。 ..................................... 142 圖 4-1- 19:報導人 I01 所繪製的移動地圖。 ...................................... 142. viii. DOI:10.6814/NCCU201900728.

(12) 圖 4-1- 20:報導人 H01 所繪製的移動地圖。 .................................... 143 圖 4-1- 21:報導人 N02 所繪製的移動地圖。 .................................... 143 圖 4-1- 22:報導人 Y02 所繪製的移動地圖。 ..................................... 143 圖 4-2- 1:在泰農了吧的聚會。 .......................................................... 149 圖 4-2- 2:聚會上的 laci 排骨湯和秋刀魚。 ....................................... 149 圖 4-3- 1:搭蘆灣社成員在校內聚會。 .............................................. 158 圖 4-3- 2:會後會上學生們圍圈飲酒。 .............................................. 168 圖 4-3- 3:酒精和談話是會後會的基調。 ........................................... 168 圖 4-3- 4:景美橋下的會後會,學生們以最自在的狀態閒談。 ........ 171. 政 治 大. 圖 4-3- 5:會後會一隅。...................................................................... 174. 立. 圖 4-3- 6:會後會人群隨意地移動和談笑。 ....................................... 174. ‧ 國. 學. 圖 4-3- 7:會後會到了中後段常能見到感性談心的小圈子。 ............ 176. ‧. 圖 5-1- 1:北區原住民族學生透過社團的經驗達到認知重建。 ........ 184 圖 5-4- 1:無地方性與地方性之間的相互支持。 ............................... 193.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x. i n U. v. DOI:10.6814/NCCU201900728.

(13) 表目錄 表 i- 1:文獻回顧整理 ............................................................................ 16 表 i- 2:本研究參與觀察之北區大型活動。 ......................................... 24 表 i- 3:主要觀察的北區社團之基本資料。 ......................................... 25 表 1-1- 1:1897-1928 年九次蕃人內地觀光一覽表。 ........................... 30 表 1-1- 2:原住民族於臺北觀光所訪視之景點。 ................................. 34 表 2-1- 1:報導人的分類結果;黃橙紅依序是「出生至國小前」、「國小 至國中」以及「高中時期」。 ...................................................... 62. 政 治 大 表 2-4- 1:報導人於都市生活中感知到的焦慮。 ................................. 95 立 表 2-2- 1:報導人親身經歷之負面經驗的不同。 ................................. 80. ‧. ‧ 國. 學. 表 3-2- 1:107 學年度第一學期原聲帶社的各堂例會。 .................... 100.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x. i n U. v. DOI:10.6814/NCCU201900728.

(14) 緒論 研究背景 當談到了臺北,人們可能會直覺地想到幾個觀光景點,像是臺北一○一、中 正紀念堂、西門町紅樓、龍山寺或霞海城隍廟等等。但臺北當然不僅於此,那多 半是給觀光客、給外人感受的表層,對於在臺北生活的人來說,臺北有意義的是 巷口麵店、是上學的公車站牌、是運動的河濱,是每天行經的街角,是家的所在。 所以我們有了觀光的臺北、臺北人的臺北。 筆者在就讀小學時從臺中北上,隨後一直生活在新北市的新店與臺北市的木 柵之間,因此,相對於「觀光的」臺北,生長在新店與木柵之間的筆者,其實也 有著屬於自己的臺北經驗和印象。. 立. 政 治 大. 筆者在臺北生活的經驗則可以劃分成日常、購物與休憩三類。日常的範疇包. ‧ 國. 學. 含了住家附近的認識、學校附近的認識,以及兩者之間的移動,一些比較顯著的. ‧. 地景則有,住家巷口的市場與麵攤、住家樓下一百公尺內佇立的三間超商…;高 中後門的熱炒攤和網咖、木新路上的鵝肉攤和市場、政大側門的麥當勞…;與騎 機車通勤的路徑等等。而購物的話,則是結合了 UBike、捷運、公車,還有騎機 車的路徑,將整個臺北市串在一起,在其中有著習慣買衣服的古著店、沖洗底片. Nat. y. sit. n. al. er. io. 的相館、購買鞋子的戶外用品店和運動用品店…等等。休憩方面則與購物頗為類 似,但更多時候有著自己步行的成份在其中,在假日搭乘大眾運輸到臺北某區, 隨後展開步行的探險,像解開地圖上的迷霧一樣,傳統市場、咖啡店、二手書店、 博物館、拉麵店、壽司店…,慢慢添加對於這個城市的認識。. Ch. engchi. i n U. v. 總的來說,作為臺北的居民的筆者,對於臺北,是有著相異於「觀光客的臺 北」的認識存在的。那些河岸、市場,以及橋下或山邊的便道,對於筆者也是有 著一些意義的。 那,原住民族所經驗的臺北又是什麼樣子呢?當談到原住民族,恐怕人們第 一個聯想到的可能是族服、史前史,和他們想像中的部落等等。但原住民族當然 也不僅於此,撇開這些淺薄的印象,時至今日,設籍於都會區的原住民族人口已 佔其總人口近五成,大臺北地區確實也有大量原住民族活動其中。他們是用雙手 建起都市地景的勞工、是和你我一樣繳著房租的鄰居、是在公家機關服務的職員、 是日復一日上班下班的異鄉人,也是學校中勤勉的學生;說白了,其實他們就是 社會大眾,只是多數人的想像裡他們還是穿著族服待在原鄉的部落。換言之,生 活於都市的原住民族雖是多數,卻是被忽視、不被看見的一群。 因此,在進入本論文的內容之前,筆者想說明的是,臺北的認同或是臺北的. 1. DOI:10.6814/NCCU201900728.

(15) 形象,是多元且複雜的。所以,在本論文中筆者所處理的,僅僅是臺北原住民族 大專學生所認知的臺北,且是來自於特定幾校的原住民族學生之認識,是有其限 制所在的。但它同時也是當代的真實樣貌,有著它獨特的意義。. 研究動機與問題意識 一、. 研究動機. 在筆者於生活中結識了一些原住民族學生,且對當代原住民族權利運動的歷 史脈絡有了認識後,認知到這群學生不僅是知識份子,他們更是部落的青年、是 臺灣原住民族組成的主體或日後的意見領袖。換言之,原住民族學生在過去、現 在和未來都是臺灣原住民族重要的一個環節。此外,相對於生活在部落的經驗, 北區原住民族學生的都市經驗使他們在一些領域上有了敏感度,並具備了相異於 部落族人的觀點,並有著跨越族別的、以「臺灣原住民族」為對象的泛原住民族 認同。這些移動於部落和都市的原住民族並不是外置於原住民族整體形成另一個. 立. 政 治 大. 都市群體,他們仍往返於部落、仍和其來源保持互動,仍會對整體產生影響力;. ‧. ‧ 國. 學. 而在這樣的脈絡下也醞釀出更多反思,例如一九八○年代中期出版刊物、發起街 頭運動的原住民族學生與知識份子,便是在都市與部落往返、反覆思考,順應著 時代、激盪出一波波的原住民族運動。延續這樣的思考,筆者開始好奇現今北區 原住民族學生所經驗的臺北、所實踐的日常生活是什麼樣子,又是在什麼樣的環 境下建構了他們的泛原住民族認同。. y. Nat. 問題意識. sit. al. n. 二、. er. io. 於是,期待能揭露出臺北鮮為人知的面向,以及對北區原住民族學生的集體 認同與空間經驗感到好奇,給予了筆者進行本研究的動機。. Ch. engchi. i n U. v. 首先,在談及原住民時社會大眾仍會直覺地聯想到史前史、族服、歌舞,和 他們想像中的原始部落,並未能看見在都市的原住民族群體以及他們的生活痕跡。 即便談及都市的原住民族,也傾向將他們與「優渥」、「自由」,和「進步」作連 結,而沒有去看到他們背後移動的原因和結構性因素,許多的「優渥」和「自由」 其實是「不得不」和再三的取捨;另一方面,也將他們視為失根且失去傳統文化 的原住民族群體,忽視了他們來回移動,以及在都市生根的事實。其次,筆者在 與臺北的原住民族學生之互動中,發現了他們泛原住民族樣貌的集體認同、對於 部落那迫切且感同身受的使命感、在族群現況和身份上彼此共有的焦慮感受,以 及新的自我理解模式的出現。 結合這兩者的思考,筆者遂開始對於北區原住民族學生在集體認同上的生成 與形塑,以及他們在臺北的日常生活實踐產生了好奇,同時也試著去思考更多關 於「原住民族」的意義。. 2. DOI:10.6814/NCCU201900728.

(16) 文獻回顧 本論文在文獻部份首先建立了關於都市的原住民族之研究圖像,並在反思其 認識論所帶來的限制後,轉向到關於空間的理論,期待透過空間理論去理解、分 析和書寫北區原住民族學生的日常生活與人地關係,以建立下而上的敘事。於此 同時,文獻也延伸到了認同理論,試圖以此去解釋北區原住民族學生所具有的泛 原住民族認同,並理解其與空間的關係。最後,在研究發現的引導下,文獻也觸 及了「無地方性」的論述,透過與之對話,試著找到解釋研究發現的對話理論。 以下是本研究之文獻回顧: 一、. 都市的原住民族. 「都市原住民」並非一官方稱謂,學界也未有統一的定義,它比較像是個約 定成俗的稱呼。但是,過去各個時期的研究者都試圖去定義「都市原住民」,例 如,山地或平地原住民中離開家鄉到城市裡來謀生者(林建二,1973);由山地 鄉或山地原居地遷移到都市內,做永久或半永久的移居,從事工商業為職謀生的.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山地籍同胞(林金泡,1981a:24-28) 。這些定義又隨著地區的不同而在準確性上 有了落差:例如東部城市內的原住民,便未必有遷移的行為存在。然而,在試著 去定義「都市原住民」的同時,後續研究的產出也漸漸地清晰化了這一群人。 以下筆者將都市原住民族的文獻分作五點來進行梳理,這樣的分類方式是在. Nat. y. sit. n. al. er. io. 閱讀蔡政良、黃宣衛(2008)兩人共筆的回顧研究後所受之啟發,筆者認為,蔡 黃二人的分類較清晰且易懂。此外,這樣的分類回顧,不僅列出了過去研究文獻 的各種功能取向,也顯示出了過去的研究文獻在致力於移動、工作和居住等面向 的同時,對於本論文所談的學生群體,則是較少進行陳述的。以下,是筆者進行 的文獻爬梳: (一). Ch. engchi. i n U. v. 離鄉與謀生. 在國內相關研究方面,則多半認為原住民遷徙至都市的原因是城鄉間推拉力 作用的結果。推力方面,例如自民國 47 年起民政廳開始測量山地保留地地籍, 使土地私有權概念在原住民間有了新的認識;山地農業式微;傳統社會約束力弱 化;貨幣與市場體系介入原鄉使得生活不易等等(林金泡,1981a:24-28;黃美 英,1985;傅仰止,1985)。在拉力方面則如,民國五○年代起都市工商業蓬勃 發展,人力需求大增;都市教育、工作機會較佳等因素(傅仰止,1985;謝高橋, 1991) 。綜言之, 「就業」仍是原住民移徙至都市的主要關懷。正如此,許多原住 民便離開家鄉,一如其他移民,開始向都市遷移、謀生。 初來乍到的都市原住民多半從事職位低、收入低的非技術或半技術的底層勞 動力工作,或是苦力的、危險的、骯髒的 3D (Dirty、Dangerous、Difficult)工作。. 3. DOI:10.6814/NCCU201900728.

(17) 簡言之,離鄉的原住民多半填補了漢人勞工不願從事的工作,例如生產線工人、 遠洋漁工、營造工人,以及礦工等;而這些工作主要特徵為升遷不易、工作內容 危險,收入不穩定。也正因為在就業上缺乏保障,多數的都市原住民必須頻繁地 更換工作才能在都市生存,造成「橫向職業流動」遠大於「向上的職業流動」, 逐漸「沉澱」形構成不易突破的中、下層體力勞動階級(楊士範,2005)。同時, 在工作場域和日常中,原住民也時常受到社會的歧視與漠視,表現在工資不對等、 被認定有犯罪傾向等(朱若柔,2001);除了在原漢之間的磨擦外,在引進外籍 勞工後,都市原住民和外籍勞工間衝突的發生也日趨頻繁。 (二). 居住型態與社會網絡. 考慮到工作性質、開支控制,以及連鎖遷移的背景,當時遷徙至都市的原住 民多半居住於工作場所周圍,工地、宿舍、礦場與港口附近等都曾出現小型聚落。 隨著發展,部份的聚落幾經遷移,成為聚居的族裔社區,其中又以阿美族的組成 為多──例如山光社區、撒烏瓦知部落、八尺門聚落等──,如此現象除了是經 濟層面的考量,也是文化慣習的實踐。. 政 治 大. 立. ‧ 國. 學. 雖然不乏在都市成功的例子,但多數都市原住民仍舊需要協助與庇護,其來. ‧. 源有二:原居家鄉的後路(包括財產、家人等聯繫),以及都市移居地的親友聯 繫網絡(傅仰止,1992)。後者所發揮的作用便可在原住民聚居社區內看見。聚 居社區內消除了都市「隱名」的特徵,內部成員聯繫頻繁,訊息和資源得以迅速 交換;換言之,聚居社區除了有經濟和區位上的考量,本身的存在也提供了社區. Nat. y. sit. n. al. er. io. 成員支援與庇護。然而,社區內對外的聯繫相對貧弱、外部訊息無法流入成員網 絡,容易產生「自我隔離」的現象,對主流文化而言,比較不利於文化整合(張 曉春,1974);因為在這樣的狀態下,社區內強勢族群的文化仍能夠維繫、復甦。 關於都市原住民社會網絡的研究,蘇羿如(2001)與張素莉(2007)分別也以深 度訪談法與量化研究來檢視工作場域的網絡型態、家戶的居住型態、個人因素(如. Ch. engchi. i n U. v. 教育程度、職位)與社會連帶如何影響族群意識之生成。 (三). 原運、抗爭和自我表述. 1983 年,都市的原住民族在國內政治經濟結構劇烈轉變的同時,引領了原 住民族權利促進運動,這延續數年的原運也大大地改變了族人於國內的處境,以 及族人的自我和集體認同。阮俊達 2015 年的研究論文透過檢視原運,指出原運 面臨的政治機會結構自 1983-2008 期間的改變,並發現原住民族的社會運動在 2000 年起明顯地由都市回歸部落、從特定主導團體(如原權會)轉向草根組織遍 地開花,並在最近數年間持續升溫。阮的研究也指出原運的「泛原住民族運動」 和「部落主義」兩條路徑並非全然對立或斷裂,而是在制度化跟草根化中交織出 整體運動的軌跡,它們也是族人在社會運動的框架內展現能動性來滿足需求的結 果。. 4. DOI:10.6814/NCCU201900728.

(18) 原運之後,隨著時間流轉、政策更迭,許多都會邊緣的原住民聚落也陸續被 劃入開發的範圍。由於互相缺乏理解,原住民的聚居社區在都市擴張的過程中成 了『阻礙發展』的存在,陸續有都市部落面臨拆除,如溪洲部落、小碧潭部落、 三鶯部落等等。但這些都市原住民部落展現了自我意識,積極地動員、抗爭,而 學界也回應了原住民在都市的居住權益、社會正義等相關議題,呼籲政府應該去 理解原住民的文化,並找出共存的方式(諸如陳永龍,2010;劉湘琦,2011;于 欣可,2012 等研究) ,經過長時間抗爭以及多方協商後,幾個部落才得以另地安 置、就地改建。 (四). 移徙研究與結社研究. 2000 年以後,學術界開始以臺灣原住民整體的移徙為命題,進行檢視與分 析。不同國內外其他研究之發現:適度的流動有助於個人地位的提升,臺灣原住 民並未因族群的高流動性而在社會境況上有不同結果。換言之,長久以來,原住 民族較一般民眾更易遷移,但並未有遷徙相應的正面效益(劉千嘉,2009),而 在遷徙選擇方面,臺北縣與桃園縣為原住民主要移入地區,而北部三縣(雙北、 桃園)有篩選優質人力的階序關係(劉千嘉,2013) 。儘管在原住民意識抬頭後,.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主流社會方面陸續有法規、共識上的轉變,但透過宏觀的視角,依然可以發現都 市原住民在階級、個人地位上的困境。而有別於以往研究視原鄉經濟的疲軟為原 住民進入都市的主因,系列研究發現都市原住民與原鄉的連帶依舊強韌,在原鄉 保有資產、福利政策鼓勵等因素下,部份都市原住民仍樂意回流。而沒有選擇回 流的族人也因交通往返、匯款、社會網絡與資訊傳遞的方式持續對原鄉產生影響,. y. Nat. sit. n. al. er. io. 形成遷徙者雖不在當地生活,但其仍持續參與原居地的社會行動,是謂「不在場 的出席(asbent present)」(劉千嘉,2009)。另一方面,不論是思鄉或是在都市不 如意而回流至原鄉的族人,都為原鄉帶來了影響;大致上可分為「部落傳統文化 傳承工作」,以及「族人觀念之改進」(許雯靜,2004)。這樣的影響都帶著都市. Ch. engchi. i n U. v. 經驗的啟發,希望族人能更有競爭力,且能保守傳統文化。 有別於量化或統計的研究方式,質化研究也在都市原住民族的探索貢獻良多。 例如尤天鳴的研究(尤天鳴,2013),便以觀察日常生活的角度探討了桃園阿美 族的結社──如儲蓄互助會、各教派教會以及同鄉會──如何幫助桃園阿美族人 團結與適應進而在都市紮根,也透過田野訪談和資料爬梳揭示了桃園阿美族結社 的四類意義:適應都市生活的時代產物、富有民族特色的結社組織、轉化聯誼功 能的自治團體,以及型塑都市阿美的關鍵力量。 回顧桃園都市阿美族最早的結社組織,應為聚落型聯誼組織,這樣的組織反 映了桃園阿美族開放型聚落的特色;不同於新北市阿美族封閉型的聚落,桃園阿 美族無法將外族居民排除其居住地區,為了達到內部的聯誼效果,因而有了聯誼 的結社組織,如桃園XX同鄉會等。而在宗教類型的教會結社及教友組織也是桃 園阿美族結社的重要類型,此外,以金錢援助為核心的儲蓄互助社更是屬於原鄉. 5. DOI:10.6814/NCCU201900728.

(19) 經驗複製的結果。這三類作為適應都市生活的時代產物,確實幫助了初代、次代 的阿美族移民快速地在城市紮根。這些功能各異的結社組織卻有一致的民族特色。 在命名上,它們擁有阿美族族語的名稱,如來自花蓮的 Cilamitay1同鄉會、台東 的 Kinanoka2同鄉會;除了名稱,這些結社組織更具備文化傳遞的功能,複製原 鄉的歲時祭儀並加入都市阿美的元素,同時也帶入了傳統 pakelang3的慣習,這樣 類似慶功的會後會除了聯繫感情、交換意見的重要機會。簡言之,這些結社組織 於內於外都清楚的說明了這些桃園的阿美族是誰、來自哪裡、有什麼樣的力量。 另一方面,在桃園雖然阿美族人口較其他少數族群更具優勢,但桃園阿美族 卻從未有山地鄉的出現,也因為如此即便在市民代表、縣議員的平地原住民選舉 中屢屢勝出,都市阿美族仍未有具備公法人地位的自治機關;然而,桃園阿美族 的結社組織卻從原先的聯誼性質轉化為具有自治功能的團體,透過總頭目、協進 會主席和市民代表,這三巨頭成為統合意見與向外發聲的管道。綜言之,都市阿 美族結社的意義就是具體代表了都市阿美族,因為居住在都市的族人為適應都市 的結社組織有別於原鄉的種種,更因為結社運作下的各種不同模式,形成了無形.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的活動框架和歸屬感,也使大家看見都市阿美族的共同性是有別於原鄉阿美族的。 或許,我們也可以由此開展且深化「都市的原住民族群體已然建立了新的文化和 新的模式」這樣的思考。 認識論的反思. ‧. (五). 在回顧國內關於都市原住民的研究後,恐怕我們仍無法果斷地說出都市原住. Nat. y. sit. n. al. er. io. 民的定義究竟為何,這樣的困境原因在於都市原住民移動的軌跡在這半世紀以來 已顯得多元且複雜。若指涉的僅是一九六○至八○年代移動潮形成的都市原住民, 那界定上雖然沒有問題,但這樣的定義就無法套用在現下的脈絡中,畢竟移動潮 時期的移民並不完全等同於現在的都市原住民整體。另一方面,我們卻又能夠在 研究文獻、書籍或報導資料中隱隱約約感知到在都市有個原住民族群體是如此特. Ch. engchi. i n U. v. 別,甚至感知到有新的文化已然出現。. 而且,筆者也在前導研究中屢屢發現許多從部落到臺北求學的原住民族學生 受訪者對於都市原住民的觀感是「家庭環境較好」、「在都市有財產」、「沒有 迫切的適應問題」、「並不列在亟需幫助的範疇內」等有意與自身切割的傾向。 當然,學生中也有更多的比例是在都市長大的第二、三代,關於自身他們則有自 己的一套論述。總的來說,在整個都市原住民的移動歷史中,無論內部認同或外 界定義,都已然建立了一個特殊的群體,而這些都市原住民的移動並非僅限於原 鄉到都市生活圈,同時也未必是單次的移動;以北區原住民族學生為例,其中也 有許多是在中學時期離開部落到鄰近的都會區求學,最後來到臺北就讀大學。. 1 2 3. 花蓮富里吉拉米代部落。 臺東長濱僅那鹿角部落。 pakelang,脫聖反俗的捕魚或吃魚行為,後在都市脈絡中演變成事件後的聚會共食。. 6. DOI:10.6814/NCCU201900728.

(20) 此外,令筆者感到特別的是,也許在某些研究定義中這些因求學而移動、在 都會區度過十餘年的學生都還不能算是都市原住民,但在某個時間點他決定不返 鄉而留在都市生活,他卻又變成都市原住民了。 這樣思考下來,都市原住民的定義似乎顯得有些無效且不必要,關於這樣的 疑惑,也許能從外界對於都市原住民形成的論述來理解,那便是研究論文、報章 雜誌、資料與政府政策。筆者認為國內都市原住民的資料與研究多半以幾種特定 視角出發,首先是鼓勵原住民族去「適應」都市生活,其次則是以管理為目的的 普查,直到十分晚近的研究才出現認同、族群意識,或能動性等關鍵字。學者楊 士範於《原住民族文獻》第二十九期〈都市原住民文獻中呈現之視域與認識論反 思〉(楊士範,2016)中提到: …都市原住民文獻中的「現代化觀點」 ,受到 1970 年代現代化理論流行之影 響(社會學中的功能理論) ,認為都原「適應問題」 ,是一大重要議題。且延 續原鄉「山地平地化」政策,展延到原住民都市的輔導政策。另一種「社會 剝削觀點」,則是受到馬克思主義思潮的影響,其將焦點放在都市原住民底 層社會的「剝削問題」與「人權問題」。. 政 治 大. 立. ‧ 國. 學. 為因應官方治理與政策上的需求,同時學者、記者與教會牧者也因其實際關懷面. ‧. 向,或是知識與情報的需求,許多調查報告或統計書等大量出現,也成為日後我 們了解早期都市原住民生活的重要資料。這些「現代化觀點」的資料主要關懷在 於如何使都市原住民盡快適應,同時接受治理。另一方面,這些資料也受新聞媒. Nat. y. sit. n. al. er. io. 體吸收轉化,透過採訪寫作,「社會剝削觀點」的文字開始積累。許多非主流的 人道關懷媒體與原權團體也陸續加入這個行列,這類觀點的論述在文學、音樂以 及各種書寫上更是多數,在鼓吹人道精神與糾正不公的同時也漸漸形塑起一個受 苦的想像共同體,逐步喚起原住民抗爭的主體意識。這兩個觀點的論述建構了外 界對都市原住民的想像,也凝聚了都市原住民內部的認同。. Ch. engchi. i n U. v. 然而,這些觀點雖有貢獻,卻也忽視了結構下的主體性與都市原住民的能動 性,進而將都市原住民給同質化、他者化。因此,楊士範主張研究者應當體認到 這個認識論上的侷限,更呼籲進行「日常生活史觀點的研究或書寫」,亦即以都 市原住民行動者為主體及能動性思考,為其出發點。 回到關於都市原住民的定義問題,在理解到視域與認識論上的缺陷後,筆者 也認為應先不要試著去定義、去劃分都市原住民群體,而是去呈現出屬於都市的、 異質且細膩的日常生活史。而在這樣的思考下,筆者認為若以空間的角度去切入, 或許能避開在界定或分離出研究對象時產生的偏誤。 二、. 從空間到地方,再到空間. 地理學作為一門空間分析的科學,其於 1950 年代經歷了計量革命,為彰顯 出該學科的科學性,研究者傾向將空間視作點線面的組合並進行分析和論述;而. 7. DOI:10.6814/NCCU201900728.

(21) 在這樣的理解下,透過具空間敏感度的通則分析工具──如區位理論等──去理 解空間和人群的關係,成為了計量地理學主要的取向與關懷。此時期的地理學將 空間視為物質的、理性的條件和數據,透過如此,研究者去分析移動、分布和變 化的方式與意義。然而,這些未必是事情的全貌,例如人口遷移,其完整的故事 便無法在這樣的情境下被訴說。 人文主義地理學遂在此脈絡下,針對計量地理學作出了反思。部份的研究者 反思了何以在數據之外達到對於一地的完整認識,於此,哲學的思考亦被地理學 者使用,並試圖以此去理解空間的多義性。例如現象學的引入,胡賽爾(Husserl) 「存而不論到超越還原」的概念,闡述了觀點、媒介、理論等如何限制了觀看, 與該如何讓現象還原;海德格(M. Heidegger)關於居所(dwelling)、在世存有(being in the world)等概念;沙特(Sartre)的存在主義等等。同時,在這些哲學理論和思辨 被引入地理學的空間分析之後,空間討論的取徑也產生了轉變。相對於物質的條 件,研究者開始探究人地關係,甚至將身處一地視為人類存在於世的條件,討論 起人、地,與存在之間的關係。而地方(place)的概念也在此脈絡下出現。. 立. 政 治 大. 由空間而來的「地方」,在指涉區位、場所時是物質性的事物。然而,除了. ‧. ‧ 國. 學. 有其定位並具有物質視覺形式外,「地方」還必須與人,以及人類製造和消費意 義的能力有主觀和情感上的依附。而這層情感的依附被稱作為「地方感」 。 「地方 感」是對於空間的感情及記憶,是屬於社會文化、歷史、環境、政治所建構的觀 念,也是無法觸及的主觀情感,更是個人或群體的經驗;「地方感」存在於對人 們有意義的空間(並使之成為「地方」) 。關於「地方」的討論不僅將整個地理學. y. Nat. sit. er. io. 科從計量地理學帶到了另一個階段,也使「地方」首度明確成為地理探究的核心 概念(Tim Cresswell, 2004)。而談及地方概念的發展,自 1970 年代以來便一直是 人文主義地理學的主要成就之一。. al. n. v i n Ch 研究者如段義孚(Yi-Fu Tuan)、巴蒂摩(A. Seamon),以及瑞 i U e n g cButtimer)、西蒙(D. h 爾夫(E. Relph)等,將「地方」視為人存在於世上的要素,或人處於世界的方法, 以及地方之概念如何透過身體實踐並銘刻於身體。其中強調了主體性與經驗,而 非空間科學冰冷的理性邏輯。而與地理學的其他取徑不同的是,人文主義地理學 並非僅關注於特定一地的「地方感」或「地方化」過程。反之,「地方化」過程 被視為是普遍且超越時間的人類現象的一部份;而「地方」和「地方感」,則是 普世又獨特的地理經驗。換言之,令人文主義者感興趣的不是「(世界上的)地 方」 ,而是作為一種觀念、作為一種概念,及作為在世存有方式的「地方」 。也因 此,人文主義地理學才向歐陸哲學取經,涵蓋了現象學與存在主義哲學的思考。 段義孚認為,透過人類的感知和經驗,我們得以透過地方來認識世界。他闡 述「地方之愛」一詞,指涉了「人與地方的情感聯繫」,而這種聯繫和依附感正 是地方成為「關照場域」(field of care)觀點的基礎,相對於空間適合空間科學和 經濟理性的抽象概念,地方更適於「價值」與「歸屬」的討論。地方的範圍可大. 8. DOI:10.6814/NCCU201900728.

(22) 可小,雖然地理學者傾向於將它認定為聚落大小的存在,然而,段義孚認為地方 可以大到整個地球(如太空人在宇宙對母星的凝視),亦可以小至屋內案頭。由 此可知,地方無法測量或圖繪,也無法清楚界定,僅能從主觀性和哲學思考來辯 證與討論。 瑞爾夫的地方研究取向則較明白地顯露出對哲學思考的關注,他的研究中再 三檢視了人類「存有」(being)的意義。並明確地是立基於海德格的哲學,特別是 「此在」(dasien)與「棲居」(dwelling)的概念。海德格認為「此在」乃是存在的本 質──人類存活於世間的方式,並以黑森林農舍的實例來闡述,他認為真正的存 在乃是扎根於地方的存在。瑞爾夫闡述海德格的觀念,並指出「地方」在比較深 刻的意義上,根本不需要有任何固定不變的位置。例如文化上的印地安營地、吉 普賽營地可能是同個位置,卻不會指涉一樣的意義,它的概念本身就是一個「地 方」。因為這樣追求本質(essence)的意向,瑞爾夫進而轉向現象學,並否定了區 位、功能、經驗與物質性的意義,認為「地方」之於人類乃是具有存有論上優先 地位的,人便是要「居於地方(in the place)」(Tim Cresswell, 2004)。. 立. 政 治 大. 綜言之,地理學對於「地方」觀念的探究至少可以粗略地劃分成三種層次(Tim. ‧ 國. 學. Cresswell, 2004: 85-86): 1.. 地方的描述取向。此一取向最接近常識觀點,認為世界乃是由一組地方構. y. Nat. sit. io. 地方的社會建構論取向。這種取向依然關注地方的特殊性,但只是拿來當 作更普遍而基本的社會過程的實例。馬克思主義者、女性主義者和後結構 主義者偏好使用這種地方取向來探討特定地方如何在資本主義、父權體制、 異性戀體制、後殖民主義等等結構條件下建構。. n. al. er. 2.. ‧. 成,每個地方都可以當作獨特的實體來研究。這種獨有特殊(idiographic)的 地方研究取向,是區域地理學家採用的方法,至今仍持續著。. 3.. Ch. engchi. i n U. v. 地方的現象學取向。這個取向並不特別關心特定地方的獨特屬性,也不太 關切涉及特殊地方建構的社會力量。反之,此一取向嘗試將人類存在的本 質,界定為必然且很重要的是「處於地方」 。它並不關心「複數地方」(places), 而比較專注於「單一地方」(Place)。人文主義地理學者、新人文主義者和 現象學哲學家都採用這種地方取向。. 而這三個層次並非互不相干,相反地,它們之間顯然有重疊之處。大致上來說它 們表現了地方研究的三種層次,其中有對於我們所見的世界表面之關懷,也有呈 現地方對於人類有何意義的深層的普同感受。三者並未有高低之分,相反的,這 三者皆有其重要且必要性。 而在談論地方時,有些學者仍偏好以「空間」來進行論述,然而用詞上的不 同並未將他們的討論置於平行。為了將空間一詞更好地整合到既有的社會、文學 和文化理論中,卡西勒(Cassirer)設立了人類空間經驗模式的三重區分,區別人有. 9. DOI:10.6814/NCCU201900728.

(23) 機的、感知的,以及象徵的空間。在有機的空間內他配置了一切來自生物學的空 間經驗形式,因此是屬於物質性的;感知的空間則指涉了身體與生物性空間經驗 的方式,並記錄在思想世界裡;象徵的空間則是抽象的,象徵空間透過閱讀和詮 釋而產生獨特的意義。 奠基於卡西勒這樣的空間化思想概念,列斐伏爾(Henri Lefebvre)建構了屬於 他自己獨特的空間三分法,將空間區分成空間實踐(spatial practice)、空間再現 (representations of space),以及再現空間(spaces of representations)這三類相互辯 證的維度與面向。而針對這三者的定義,其整理如下: 首先, 「空間實踐」乃朝向物理接觸和感官開放的經驗空間和感知(perceived) 空間。國內學者王志弘針對列斐伏爾於空間實踐的敘述,如此譯道:「而一 個社會的空間實踐隱匿了該社會的空間;空間實踐在辯證互動中提出且預設 了社會空間;空間實踐緩慢而穩定地生產了社會空間,同時掌控和佔有了它。 從分析的觀點看,一個社會的空間實踐,乃是透過對其空間的釋明而揭露的」 (王志弘,2009:4) 。他進一步表示,在新資本主義下的空間實踐在感知的 空間裡,體現了日常現實(日常事務)與都市現實(將保留給工作、私人生.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活和休閒的地方連結起來的路徑和網絡)之間的緊密關聯。 其次, 「空間再現」是概念化(conceptualized)、構想(conceived)和再現出來的. ‧. 空間,體現於畫作、攝影與文學等;同時,它也是城市規劃師、科學家與官 僚所構想的支配性空間,是任何社會(或生產方式)的主導空間。. y. Nat. sit. er. io. 其三,「再現空間」則是納入了每日生活方式的感官、想像、情感和意義的 生活(lived)空間,其與「空間再現」相對,是居住者與使用者消極體驗、被 動經歷到的被支配空間,但想像力則試圖改變和佔有它。. al. n. v i n Ch 在這樣的空間三分法內,三者並非階層的概念,沒有孰優孰劣的意義存在,而僅 engchi U 是在不同意義上的指涉。列斐伏爾的空間三元論相當程度地影響了哈維(David Harvey)與索雅(Edward W. Soja)等學者,使空間論述與馬克思主義間產生更多的對 話。此外,同樣受列斐伏爾影響的還有法國學者塞托(Michel de Certeau)。 塞托在從社會學轉向日常生活研究時,發展出他對於日常實踐的見解。然而, 與列斐伏爾試圖用馬克思的異化理論來分析都市生活片段與現代資本主義社會 的整體關係不同的是,塞托專注在「空間實踐」的層面上,並於其日常生活實踐 理論採取了行動者的戰術(tactical)操作觀點。相較於持有權力者的龐大策略 (strategic),弱勢的一方以個人或團體的形式進行反擊,它不像策略有著展現權力 的確切地點或地景,而是有自己隨時可移動、更換、重組的空間,人們會依自己 的需求迅速、敏捷地更動自己使用空間的邏輯(Michel De Certeau,方琳琳、黃 春柳譯,2015)。 對塞托來說,「空間」是活物的交叉,是受其中所發生的活動而定義的。相. 10. DOI:10.6814/NCCU201900728.

(24) 對於同質的、無個性的「地點」,「空間」則是一個被實踐的「地點」(Michel De Certeau,方琳琳、黃春柳譯,2015)。因此,作為實踐者與敘事者的個體,是處 在日常生活和被支配空間(列斐伏爾之觀點)中的游擊者。透過不斷地將「地點」 轉變成「空間」,處於弱勢的他們用富有創造與想像力的「游擊戰術」去對抗強 勢者的策略,對強勢者的文本、結構進行小小的攻擊。塞托在其著作中以此為本, 來闡述庶民大眾沉默抵抗的生活學問,並將這些微小的、身體性的抵抗,與其所 涉及之行動者的創造力或拼貼能力(bricolage),連結到了其所獲得實踐的日常生 活場域。於此,日常生活這個習以為常的概念因而成為嚴肅的議題,並被塞托視 為一操作方法(ways of operating),而非社會活動的模糊背景,他亦試著在微觀的 經驗中找到巨大的社會結構性變動的歸因。 綜上述,地方與空間的概念和論述隨著學科的突破和學科間的對話不斷豐富, 從計量地理學的物質與理性的空間,到人文主義地理學關乎情感與人性的地方, 再到了包含且超越兩者的空間三元論,以及後續不管是在異化、抵抗或日常生活 實踐的分析理論;呈現出了由空間與地方再到空間的樣貌,而人類之生活空間. 政 治 大. 立. (living space)則成了討論的核心。. ‧. ‧ 國. 學. 透過人文主義地理學的論述,我們得以透過人與空間的關係來處理存在和理 解世界的方式;而「地方」的概念則成為本論文在進行研究對象涉及人地關係之 內心狀態的書寫時,一個有效的參考和詮釋觀點。此外,列斐伏爾與塞托的研究 則在「空間與地方」之外,增添了更多關於政治性的多層次意義;在個體的空間 實踐中,涉及了其支配與被支配的關係,同時也涉及了個人或群體如何展現他們. y. Nat. sit. n. al. er. io. 的能動性。對筆者來說,這些論述都並非獨立而互斥的,它們皆是透過「空間」 的透鏡,去對日常生活或人類生活進行檢視;這也一定程度地呼應到上一節楊士 範對於原住民族日常生活史書寫之呼籲。因此,本論文便是要建立在這樣的位置 去書寫。. Ch. engchi. i n U. v. 於此,筆者認為在處理原住民族的臺北經驗時,若只是去理解現下都市原住 民族聚集區位的社會建構、地理位置與樣貌,那便會止步於表層的理解。同時, 以往的研究多將都市視為一個背景和舞台,鮮少去對都市在人群認同之生成與形 塑中所扮演的角色進行著墨。筆者遂認為,倘若以「空間」的視角去觀看北區原 住民族學生的日常實踐,並書寫他們的日常生活史,或許能夠產出有別於過去研 究所堆砌的討論,且呈現出屬於原住民族學生的臺北經驗。而若以本論文作為這 些理論應用的例子,那便是要去理解北區原住民族學生如何在與空間的互動中產 生情感依附、表現抵抗,並在都市中凝聚彼此,進而生成泛原住民族認同。 三、. 族群認同與泛族群認同. 認同研究早在上世紀末便在學術界掀起一陣熱潮,然而隨著「認同」這個詞 彙被用來研究很多在性質上差異極大的議題時,它本身的意義也逐漸變得十分模 糊和混淆。然而,國內學者施正鋒針對認同的形塑作了清楚的整理:. 11. DOI:10.6814/NCCU201900728.

(25) …一般可以把社會科學對於集體認同如何產生的理論,歸納為「原生論/本 質論」、「結構論/工具論」、以及「建構論」三大類。所謂的原生論,是認 為一個人的族群認同是生下來就固定不變的,而且是取決於在客觀上可以觀 察得到的一些本質性特徵,包括血緣、語言、宗教、或是其他文化特色,因 此稱為原生論;論者因此主張,只要把這些認同的本質、或是核心找出來, 就可以辨識出這個人的認同,因此又稱為本質論。 相對之下,持結構論者相信,光是有再多的共同本質,如果沒有族人沒有在 政治權力、經濟資源、社會地位、或是文化認同層面,感受到結構性的分配 不公平,尤其是透過國家機器所制度化的歧視、支配、或是壓迫,這群人頂 多只是一個具有共同血緣、或是文化特色的集團,並不能昇華為具有集體認 同的族群、或是民族。由於相對剝奪感往往必須透過族群菁英的啟蒙才有可 能出現,因此,這種經過動員而來的認同,難免會被視為具有高度工具性。. 政 治 大. 最後,當前解釋集體認同的主流是建構論,也就是說,所有的認同都是經過 集體想像、人為建構、或是後天創造而來,強調彼此的共同經驗、命運、記 憶/失憶、或是歷史;因此,到底有多少共同的客觀性特色,並不太重要,. 立. io. sit. y. Nat. 一成不變的。. ‧. ‧ 國. 學. 重點在於彼此的共同體感覺到底有多強烈。在不同的脈絡下,在選擇如何豎 立區隔「我們/自己人」與「他者/圈外人」的藩籬之際,往往就會有不同 的標準出現,決定誰要包含在內、誰要排除在外;基本的作法是強調自己人 的共同點、淡化彼此的差異,相對地,必須淡化與他者的共同點、強化與對 方的差異。既然如此,認同是經過自我選擇的、而且是高度流動的,不會是. n. al. er. 在族群研究上,族群認同是指社會成員對自己族群歸屬的認知和感情的依附,也. i n U. v. 有人認為它表示人們的個體與自己所屬的群體或人們共同體之間建立相互認可 的一種主觀性態度。族群認同也如前述一樣未必是關於本質的、固著的;相反地,. Ch. engchi. 建構族群認同的例子並不少見,王明珂的《華夏邊緣》 、 《羌在漢藏之間》等著作 都說明集體記憶、結構性失憶的操作如何影響族群認同與想像,同時國內的原住 民族如撒奇萊雅、噶瑪蘭族等也透過再建構、創造傳統方式,建構出自己的民族 認同與文化邊界。 在族群認同的相關研究被如火如荼地討論之前後,諸如本省族群的黨外運動, 和原住民族所組織的泛原住民族運動等等,這些泛族群的社會運動亦同時鳴放於 臺灣社會。而學者王甫昌在 2002 的著作中論及臺灣社會的族群想像時,遂將國 內人群劃分為「原住民」、「客家人」、「閩南人」,和「外省人」四大族群,而在 王甫昌的四大族群分類中, 「原」 「漢」之別不僅在文化特質上,更在社會位置上 被顯著地作出區別。同時,在社會位置的觀點上,族群劃分的政治性便被凸顯出 來: …同樣的,跨越原住民各族、各部落的泛台灣「原住民」作為一個「族群」 ,. 12. DOI:10.6814/NCCU201900728.

(26) 顯然也不是因為成員有共同語言或文化的相似特質,而是在面臨被納入漢人 社會主導的經濟體制後,相對於所有「漢人」所處的集體不利位置,而界定 出來的族群。 …行動者為了界定出範圍較大的「潛在團體」,必須訴諸時代較為久遠的共 同淵源或文化特質,以克服眼前的文化或社會分歧對集體行動造成的障礙。 尤其是在現代民主政治制度中,潛在群體大小和政治權力的高度關聯,更提 供了行動者在界定潛在的行動團體時,選擇範疇較大的群體,以增加其政治 實力的誘因(王甫昌,2018:67-70)。 在王的文字中,清楚地描述了社會位置作為動機,行動者會為了抵抗,而透過訴 諸共同淵源或文化特質,建構出較大的團體以增加其政治實力。易言之,在社會 位置被強烈感知的時候,它成為一個驅力,使弱勢群體之間選擇性地忽視彼此的 差異,進而透過建構的方式,去塑造出一個新的認同,以達到結盟並增加抵抗實 力的目的。. 立. 政 治 大. 他認為在眾多的文化差異中,這些想像與劃分之所以生成,其要素在於與文. ‧ 國. 學. 化身份重疊的共同不利處境,以及追求改善族群整體不利情況的運動組織出現. ‧. (王甫昌,2002:136-137) ,而「泛原住民族認同」之所以出現,乃是因為原住 民在台灣社會中弱勢地位的歷史形成,以及台灣政治反對運動對政治環境的影響 (王甫昌,2002:141-158) 。換言之,泛原住民族認同之生成關鍵,在於族人長 期在臺灣社會中處於弱勢的位置,且恰逢政治環境劇變之時;以至於族人傾向於. Nat. al. er. io. sit. y. 忽略各族之間的差異和部份歷史,相對於「漢人」,形成了一個「原住民」的群 體,在組織的領導下試圖改變處境。. n. 也就是說,泛原住民族認同是一種相對於漢人的想像,且是在一九八○年代 以後的產物,它有著弱勢者從事社會運動的工具性和抵抗意涵。無獨有偶的是,. Ch. engchi. i n U. v. 在國際上的泛非洲認同、泛印地安認同,或是泛伊斯蘭認同,都有著類似的生成 邏輯;它們多從弱勢者的角度出發,透過更大的歷史、地緣,或信仰來凝聚彼此, 也同時消弭歧異,以求對抗強勢者的入侵與宰制。 而這些認同的建構與本論文的連結之處在於,泛族群認同的出現將彼此各異 的族人以「社會位置」的方式作了統整,筆者亦不打算以各民族的方式去進行論 述,而是以泛族群、以社會位置、以跨族別的群體的角度去書寫。總言之,在這 些認同理論的回顧上,似乎更將本研究的主要關懷向建構論推進,也就是泛族群 認同和人群的社會位置,與其自我表述和政治參與有著關鍵且正向的關聯。 四、. 無地方性的啟發. 在本研究進行的途中,筆者發現到了發生於諸位報導人的一個過程。此過程 涉及了身份與地方的認同與想像,而此過程的動態走向依序如下所示:. 13. DOI:10.6814/NCCU201900728.

(27) 1.. 對於身份和族群認同的認知較淺,關於這兩者,其整體表現是迷惘和焦慮的. 2.. 在接觸社團和北區原住民族學生群體之後,在其脈絡的實踐下漸漸對於身份 和族群認同有了較深厚的認識與思考,其迷惘和焦慮則轉移至「家」的想像, 對於部落和土地有著想像式的鄉愁. 3.. 長期在移動的模式下生活,並不斷地去理解臺灣原住民族的議題和當代處境, 對於自我與原住民族的社會位置有了認識。其迷惘和焦慮較難以被觀察到, 有著正向且肯定的自我認同與族群認同. 簡言之,這是一個心理狀態逐漸在移動中趨於穩定的過程。儘管程度不同,但這 樣的過程確實反映於報導人身上。在發現此過程後,筆者認為其中有著「啟蒙」 、 「自我詮釋與認知秩序的獲得」 ,以及「對於一地之渴望的消逝」 。於是筆者在既 有的文獻之外,試圖尋找可以解釋如此過程的對話理論。. 政 治 大. 也正因此,筆者傾向於以「無地方性」作為分析與書寫的對話理論。於此, 便在這裡針對所要使用之無地方性的概念進行說明。首先,瑞爾夫於《地方與無 地方性》( Relph E. 1976)中提到了地方侵蝕的議題,他在文中關心的是:越來越. 立. ‧. ‧ 國. 學. 難感受到透過地方來與世界產生聯繫(Tim Cresswell, 2006, 王志弘等譯:74) 。瑞 爾夫將人類的地方經驗區分為內在性與外部性的經驗,「內在於一個地方,就是 歸屬並認同於它,越深入內在,地方認同就越強烈」;與此對立的極端,是存在 的外部性牽涉了與地方的疏離,是源於身為存在之圈內人的不假思索歸屬感的對 立面(Tim Cresswell, 2006: 74) 。換言之,後者是抱持著對於地方的不真實態度,. y. Nat. io. sit. 即不具地方感,也不欣賞地方的認同。. n. al. er. 瑞爾夫認為,在現代世界裡這樣的無地方性圍繞著我們,其特徵是無法與地. i n U. v. 方建立真實的關係,而導致這種狀態的因素或過程則是多樣的,除了大型企業、 中央威權,也包括了大眾傳播和文化的無所不在,瑞爾夫更寫道,這種情形尤其. Ch. engchi. 要歸咎於觀光業,因為它鼓勵了地方的迪士尼化(disneyfication)、博物館化和未來 化(Tim Cresswell, 2006: 75) 。瑞爾夫亦將無地方性連結至移動性,並認為後者是 無地方性之元兇之一。公路,作為一個範例,「從每個地方出發,卻不通往任何 地方」。綜言之,瑞爾夫所言的無地方性,指出了現代社會與資本主義將特有地 景、地方風土和地方的多樣性連根拔除;現代工業文明打造的無地方感地景取而 代之;同時削弱了人們對地方的認同與情感,在時空壓縮的移動下,產生了每處 皆予人相同且枯燥乏味的經驗。在現代消費社會,因觀光產業和時空壓縮所導致 地方受到侵蝕的例子於臺灣便不勝枚舉,最佳的例子便是各地的觀光夜市和一條 條以當地為名的老街,他們看似是在提供特殊的地方經驗,但實質上卻僅是以懷 舊想像為包裝的貨物銷售,既不獨特也不在地。 在瑞爾夫以這樣的無地方性概念去詮釋現代社會後,段義孚於多年之後重新 使用了這個概念。段義孚 2010 的著作《Religion: From Place to Placelessness》中. 14. DOI:10.6814/NCCU201900728.

(28) 書寫的核心雖是宗教,但在其著作中段義孚也採用了無地方性的概念。有別於瑞 爾夫將無地方性的出現視為地方侵蝕的消極觀點,段義孚將無地方性運用在「宗 教作為主要關懷,其影響可從單一地方發散至任何一處」的詮釋上。換言之,段 義孚並未著重在無地方性指涉之地方侵蝕,而是在說明有了核心的關懷或概念之 後(例如宗教),人們的地方感不再限於單一或實質的地方。在國內地理學者蔡 文川針對該書之書評(2012)中如此寫道: 地理家喜歡研究特殊的地方,和那些過去有特殊歷史、不同禮儀及建築的地 方。經過了二十世紀,禮儀已不再神祕,建築也失去舊日的風光,所以今天 最能吸引人的,該是能講故事的人。從宗教的眼光來看,要說故事、講見證, 野外或室內什麼地方都可以。 另外,雖然去教會的人,無論是北美或歐洲,都減少許多,這是否即意味宗 教在走下坡?或說現在的宗教真是在經歷從地方到無地方的演變(pp.54-5)? 段義孚回答上面他自己提出的問題:「不。」因為歐洲人雖然失去了禮儀及 建築的堂皇,那只是文化的一部分,他們用故事和音樂代替。就連詩也變成 了音樂、聖潔(p.56)。.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在這段文字這裡面可以看見段義孚的見解,宗教從過去固著於教會到現在寄託於. ‧. 故事、詩詞或音樂;人們未必在固定的場所禮拜,而是在聖潔空間被重新理解之 後,信仰超越了地方感。這樣的轉變體現在「要說故事、講見證,野外或室內什 麼地方都可以」這樣的認知上。然而,回到無地方性。筆者認為段義孚的觀點並. Nat. y. sit. n. al. er. io. 非與瑞爾夫互斥,而是詮釋了不同的面向。瑞爾夫針對現代社會的特性──包含 了資本主義、觀光興起、消費,移動性與時空壓縮等──導致了地方特殊性、地 方認同遭受侵蝕。段義孚則是針對宗教這樣的現象與概念去描寫,他闡述的無地 方性指涉的除了如瑞爾夫所言的地方特殊性、地方認同的侵蝕,在宗教作為核心 概念之前提下,他留有了正向的可能性在其中。簡言之,倘若瑞爾夫指涉的無地. Ch. engchi. i n U. v. 方性其結果是「無一處」 ,那段義孚的詮釋則更像是「無一處不可」 。筆者遂將段 義孚的詮釋以地方之擴大、擴充的態度去解讀,也就是說,在宗教的範疇裡,地 方的意義被擴大到隨處皆可,此地出現的無地方性除了有著地方特殊性或認同的 侵蝕,卻也同時有著空間被賦予意義的過程。 若以這樣的角度去觀看國內原住民族的移動,則提供了新的詮釋方式。以葉 淑綾女士於烏石鼻、膽曼等部落之阿美族研究為例 4,研究之民族誌觀察顯示了 移居在外的族人與原鄉親友不必然因為時空的區隔而疏離,反映在為旅外族人合 力禱告,以及購車建屋回到家鄉舉行祝禱慶祝等宗教實踐。同時,在外移的都市 方面,都會豐年祭典和教會活動的參與亦反映了族人在異地營造熟悉的環境與開. 4. 筆者於此主要參考了兩篇葉淑綾女士之研究,分別是〈移民與宗教:以阿美族的研究為例〉 , 臺灣原住民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發表於 2014 年九月,於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館。以及 〈變遷中的存續—當代烏石鼻阿美族人的社群生活〉 ,2014,南島研究學報 5(1):1-30。. 15. DOI:10.6814/NCCU201900728.

(29) 創生存的空間。換言之,對於宗教實踐在族人移動的生活模式中位於何種位置, 研究中如此寫道:「宗教實踐提供穩定感,在阿美族人漂泊的移居過程中和適應 陌生環境的經驗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同時,阿美族的宗教實踐也是將新居地持續 轉變為家園的重要機制之一(葉淑綾,2014:438-439)」 。於此,若以上述之無地 方性的概念詮釋之,正是宗教作為族人生活核心概念的情境下,使他們在都市得 以打造新家園,同時又在原鄉親友的圈子內不必然受到排除。天主教細緻的儀式 與祝禱反映其凝聚力及包容性,讓兩地移動的阿美族人在如此的流動狀態下仍有 著穩定感和歸屬感。 綜上述,若以地方侵蝕的角度去觀看這樣的流動狀態,確實移動的族人在原 鄉的參與、情感和認同無疑是會隨著時空限制而減少,同時在都市也呈現未致穩 定的狀態;但另一方面來說,移動的族人確實在作為異地的都市創造生活空間, 同時也與原鄉的社會網絡保持連繫。簡言之,移動導致的流動狀態並不只是失去 或擇一,它同時也是獲得和兩者兼具。但必須注意的是,這其中是什麼在維繫這 些參與、情感和認同。而在段義孚的論述和葉淑綾的研究裡,皆是「宗教」在扮.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演維繫者的角色。而在本論文的脈絡中,筆者試圖以「社會位置」取代「宗教」 , 來討論北區原住民族學生所表現出來的無地方性。 在回顧過上述三類文獻後,針對其內容以及對本研究的啟發製成下表:. ‧. 表 i- 1:文獻回顧整理. 回顧國內對於都市原住民的. 筆者認為若以北區原住民族. a l 研究脈絡,包含移動現象的歸 學生的日常生活經驗、個體與 v i 因、與原鄉互動的模式、在都 主流社會的互動等層面去進 n Ch e n g c h i U 行蒐集、詮釋,並呈現出日常 市抗爭或紮根的過程,以及其. n 都市的原住民族. y. 對本研究的啟發. sit. io. 內容. er. Nat. 文獻分類. 所面臨的困境與現況。理解都. 生活史的觀點,則較能提供新. 市的原住民群體已形成新的. 的認識角度,和下而上的敘. 文化與模式。同時也針對過去. 事,並以此扭轉過去研究對於. 研究的關懷角度,和認識論等. 都市的原住民族群體那過於. 方面進行反思。. 扁平的想像。. 16. DOI:10.6814/NCCU201900728.

(30) 從空間到地方,再到空間. 回顧人文主義地理學中,學者. 關於空間的論述隨著地理學. 如段義孚、Relph、Buttimer 與. 的發展不斷有著新的觀看角. Seamon 關於地方(place)的論. 度和對話,它也提供了一個描. 述、Lefebvre 對於空間三元辯. 述北區原住民族學生日常生. 證關係之論述,以及 Certeau. 活史的可能性,在這脈絡裡可. 弱勢者以空間使用與日常生. 以觀察學生如何與臺北進行. 活實踐作為抵抗戰術的主張。 意義與經驗的互動,以及認同 如何在空間作用下形成。 將認同形塑的類別清楚地列. 族群認同的建構立基於共同. 出,並說明在各種操作下認同. 的經驗、記憶/失憶或歷史。. 的形成會以何者為依據。. 對於北區原住民族學生的泛. 原住民族認同而言,建構論似 治 政 運動之產物,更是弱勢者的抵 乎是較合理的解釋。同時,泛 族群認同與泛族群認同 大 族群認同反映出了群體的社 立抗策略,在泛族群認同的脈絡 下,民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 會位置,有助於研究對象的定 社會位置與想像的我群。. 義,並提供了詮釋的施力點。. 瑞爾夫與段義孚兩人對於無. 在段義孚以關乎靈性的無地. 地方性的使用與詮釋各異,前. 方性進行詮釋的同時,筆者試. 者談論「地方的侵蝕與消亡」 , 圖呈現北區原住民族學生關 後者則是「宗教作為核心概念. 乎社會性的、與地方性辯證的. 後的無處非地方」 。. 無地方性之經驗,來與段義孚. n. er. io. al. sit. y. Nat. 概念架構. ‧. 無地方性的出現與詮釋. 學. ‧ 國. 此外,泛族群認同不僅是社會. v. 的理論對話。. Ch. engchi. i n U. 本研究主要在談的是人群與空間的互動,以及人群如何產生轉變,進而出 現屬於當代的特性。在互動過程中,空間提供經驗產生的可能並形塑了經驗, 而人群則對空間賦予意義,如圖 i-1 所示:. 17. DOI:10.6814/NCCU201900728.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表演藝術:1.認識 世界傳統舞蹈類 型實際學習體驗 原民舞蹈與文化 2.實際體驗舞台 與劇場藝術魅 力。3.透過街頭 藝術、國際藝術 節的介紹,體驗

透過國語文學習,掌握 文本要旨、發展學習及 解決問題策略、初探邏 輯思維,並透過體驗與 實踐,處理日常生活問

我們一般所探究的不僅是科學及其經驗 方式的問題―我們所探究的是人的世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學系設有文教法律碩士班及原住民文

你認為1760年代英國對北美洲殖民地 實施的經濟政策對當地人民生活帶來 甚麼負面影響?參考資料A,解釋你的

 幫助教師掌握跨課程閱讀的理念,規劃實 踐的方法;透過校本經驗分享,促進教師

本校為一科技大學,學生之來源大多屬技職體系之職業高中及專科學

§  透過與教育局及⼤大專院校顧問合作,共同發展、試⾏行及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