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三節 研究工具

壹、科學文章閱讀表現量表

本量表是研究者採用林容妃 (民 94) 之「科普讀物閱讀表現量表」

改編而成。原量表中內容所提及「科普讀物」研究者皆改為「科學文 章」並將其修改為五分量表,整個內容上可分為三個向度「科學文章 閱讀態度」九題、「科學文章閱讀行為」八題、「科學文章閱讀價值」

八題,整份量表共 25 題。正向題與反向題兼具。反向題為第 7.11.16 三題(詳見附錄二)

量表改編之後,於研究者學校另抽取八年級兩班共 63 人進行預 試,在 63 份問卷中剔除 4 份無效問卷,及 5 份闕漏問卷,共計 54 份 有效問卷,執行 54 份量表的信度考驗,本份量表的 α 值為 .959,符 合一般量表 α 值 >.70 之間達到內部一致性;在效度方面經由指導教 授及校內教師檢視,檢核適切性以達內容效度。

表3-3 科學閱讀表現量表之信度分析

分 量 表 題 號 各分量表之 α 值

全量表之 α 值 科學文章閱讀態度 1.2.3.4.5.6.7.8.9. . 835 科學文章閱讀行為 10.11.12.13.14.15.16.17. .886

科學文章閱讀價值 18.19.20.21.22.23.24.25. .821

.959

量表以團體測驗方式施測,時間約需 20 分鐘。在正向題部分勾選 非常同意、同意、沒意見、不同意、非常不同意,配分為 5 分、4 分、

3 分、2 分、1 分。反向題部分勾選非常同意、同意、沒意見、不同意、

非常不同意,配分則為 1 分、2 分、3 分、4 分、5 分。受試者在整份 量表中所得總分愈高,表示受試者在科學文章中的閱讀表現傾向愈 高。最高者得分為 125 分,最低為 25 分。

貳、科學文章閱讀理解測驗(1)(詳見附錄三)

本研究工具為研究者參考課外讀物及科學雜誌後選定兩篇文章後 自編測驗題,文章的內容為「雷電是如何形成的」以及「奧妙的光纖」。 本測驗試題可分為三種類型,分別為:1.可以直接找到答案 2.必需能 進行文意統整才能作答 3.必需加入個人的先前經驗才可以作答。測驗 內容包含兩篇適合學生閱讀的科學文章,針對文章內容命題。命題完 成後對研究者學校另外找尋八年級兩班共 63 人預試,並將預試的結果 進行試題分析。

試題分析後(詳見附錄四),刪除鑑別度<.20 之試題,試題總共 20 題,每題 3 分,最高分為 60 分,最低分為 0 分。整份試題 α 值為 .75。

在試題編製完成之後,請同校自然科任教老師檢核試題內容,對試題 內容進行討論後確立,並由指導教授審視試題內容以求達到專家效度。

參、科學文章閱讀理解測驗(2)(參見附錄五)

本研究工具為研究者選自 90-95 歷屆基本學力測驗自然科題組重 新整理彙編而成,題目共 20 題,每題 3 分,最高分為 60 分,最低分 為 0 分。基本學力測驗試題,本身已經具備一定的鑑別度及難易度。

在進行十周的科學文章閱讀教學之後,對實驗組及對照組實施科學文 章閱讀理解測驗(2),比較實驗組及對照組在科學文章閱讀理解測驗

(1)及科學文章閱讀理解測驗(2)之間的差異。

肆、自然科成就測驗

將實驗組及對照組學生參加第一次基本學力測驗的自然科成績,

進行兩班差異的比較。

伍、閱讀策略問卷(參見附錄六)

為了能夠明白實驗組同學在進行閱讀理解教學前後,閱讀策略的 變化情形,研究者製作了一張閱讀策略問卷。問卷內容則依照相互教 學法施行的原則設計,實驗組同學在進行科學閱讀實驗教學前先填寫

「閱讀理解策略問卷」,於全部課程結束後再填寫「閱讀理解策略問 卷」,研究者統計各反應人數,以達了解實驗組同學策略運用之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