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使用電腦時「不自覺聳肩」之改變情形

第四章 結果分析與討論

第二節 使用電腦時「不自覺聳肩」之改變情形

本節的主要內容,將學童參與身心動作教育課程,在課程實施前、中、後及 課程結束三週後,實施四次學童電腦操作照片拍攝,由三位測量員進行聳肩角度 測量,取得參與學童操作電腦時「不自覺聳肩」之量化數據資料進行分析,以瞭 解身心動作課程之實施對於國小學童個人及整體,改善使用電腦時「不自覺聳肩」

的情形。

十位學童前、中、後及保留四次所測得操作電腦之聳肩角度之平均數與標準 差列於表4-6,分別為7.43±3.61、4.76±3.14、3.70±1.77、3.26±1.65。

表 4-6 操作電腦聳肩角度之平均數與標準差

測驗別 平均數 標準差 次數

前測 A 7.43 3.61 10

中測 B 4.76 3.14 10

後測 C 3.70 1.77 10

保留測 D 3.26 1.65 10

將學童前、中、後及保留四次所測得操作電腦之聳肩角度,進行相依樣本單 因子變異數分析(repeated meaSure one-way ANOVA),實驗效果摘要表整理列於 表4-7。身心動作課程實施後檢測結果,對前測都達到顯著水準, p

<.05

,表示在 不同階段所進行之檢測,操作電腦「不自覺聳肩」的情形改善效果顯著。事後比 較後測對中測,保留測對中測及保留測對後測則未達顯著水準。

表4-7 學童改善操作電腦不自覺聳肩相依樣本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第三節 第三節 第三節

還不錯。

(2)時間控管上有待留意,可以擺放時鐘,讓上課老師可以自行留意,掌控 教學進度,或者刪減課程。

(3)有些學童慢到影響課程進行,要求學童準時出席。

3.教學省思與改進

(1)本次上課所使用之身心動作教育課程簡介內容,因學生不具備身心概念 起點行為,且安排課程介紹時間較短,只針對身體與生活的關係、增進 身體智慧、提升身體覺察能力及正確姿勢的維持進行說明,可在以後上 課時再補充說明。

(2)理論上參與學童雖已進入半具體半抽象思考期,課程實施仍以骨骼模型 進行肩關節構造實物教學,使學童更能清楚了解包覆於皮膚肌肉下肩關 節的骨骼結構及骨骼間的相對位置。

(3)雖已進入十一月,但氣溫仍舊偏高,上課場地位於地下室,通風較差,

難免影響受試學童靜定放鬆之效果。

(4)鋪放地墊面積不夠,造成學童操作動作空間不足,肢體發生碰觸時,會 移動身體,影響身體的放鬆。

(5)受試學童初次參與身心動作教育課程,雖感新鮮仍不習慣身體之接觸,

所以肩膀地圖的操作較其他身體的操作不自然,無法放鬆。

(二)第二次課程教學

(2)身心動作介紹講解純以口述,學生雖能依指導語完成動作,但不知道正

(2)觀察員口頭建議,學生未穿著運動服,恐影響學童學習成效,可配合學 校穿著運動時間,將教學時間調整成週二及週五上課。

(3)經與觀察員討論,雙臂螺旋動作難度較高,會影響學童操作的流暢性,

第五次以後課程,不排入動作流程內。

3.教學省思與改進

(1)受試學童之操作情況如同預期,還是存在習慣性過度用力之情況,需 不斷經由指導語進行引導,讓學童能放鬆用力部位,避免過度用力影響

學習效果。

(2)肩背推撐及下背伸展因動作簡單,學童很快就學會動作要領,放鬆身體。

(3)雙臂螺旋動作難度較高,雖經老師講解及實地操作後,學生兩人一組練 習,或許受限於時間太短,學習成效不彰。

(4)側抱屈伸動作雖然稍具難度,但學童很快就學會操作的要領。

(5)雖然已將教學動作項目減少,但學生剛接觸不久,再次超出原先課程設 計的時間。

(四)第四次課程教學 1.課程內容

第四次上課,先操作身體歸零、丹田呼吸、身體彩繪、側彎伸展、

肩臂推撐、下背伸展及起身,複習側抱屈身及近端運動教學,再操作全 部教過的9個動作,最後為綜合活動,教學時間分配,列於表4-11。

表4-11 身心動作課程第四次教學簡案

(五)第五次課程教學

五次上課,相信此種情形會隨著操作次數的增加而減少。

(2)操作引領回眸時,有多位學童經常改變身體姿勢,原來是跪坐時,腳踝

部位會痛,為了讓操作流程能夠順利進行,不斷提醒學童放鬆疼痛部位,

不要用力,並縮短操作時間。

(3)屈膝深蹲的動作看似簡單,有學童操作時無法穩定的蹲在地板上,會向 後倒,經指導將腳再打開些,雙手抱住小腿,才得以勉強完成動作。但 可以從顫動及搖搖欲墜的學童身軀,發現過度用力的情形,希望隨著操 作次數的增加,此種情形能獲得改善。

(五)第六~二十次課程教學 1.課程內容

自第六次上課至第二十次課程結束,進行整套彙編身心動作操作,包括 身體歸零、丹田呼吸、身體彩繪、側彎伸展、肩臂推撐、下背伸展、側抱屈 身、起身、近端運動、引領回眸、屈膝深蹲、倒掛尾閭及圓背伸展13個動作,

最後進行綜合活動,教學時間分配,列於表4-13。

表4-13 身心動作課程整套動作教學簡案

(4) 進入重複操作,雖然學童仍有部分上課遲到,但很快就進入狀況,參 與操作情況相當好。(96/11/30)

(5) 看到老師主動幫戴眼鏡的學生摘除眼鏡,可上課前先等到全員到齊,

提醒除去配戴物品,宣告課程開始,這樣讓遲到學生有一警覺,下次 較不會拖延。(96/12/04)

(6) 學生能夠照講師指令操作,感覺整套課程上了軌道,學生充分瞭解每 一個動作與用意,並能盡力完成。(96/12/06)

(7) 課程操作流暢,講師講話語調和緩舒服,有學生放鬆後睡著了。可安 排 不同 特質( 動、 靜) 的學生 在旁 ,或午 休嚴 格要求 一定 要休息。

(96/12/10)

(8) 講師很棒,耐心的幫學生放鬆,幫學生調整動作,甚至細緻到角度、

位置都有注意到。有學生放鬆到忘記做下一個動作。(96/12/14)

(9) 近端運動的引導可提醒學童向不同的面向去活動身體,也許是不曾探 索過的部位,可多動一動。(96/12/14)

(10)這一節學童表現更進入狀況,投入到有一位學童完全睡著…,可惜的 是部分學童見狀發出笑聲,同學情緒隨之受到影響。(96/12/17)

(11)發生特殊狀況,講師最好馬上表態處理,是認同還是不認同,需不需 要叫醒他跟著課程?這樣一來,其他學童清楚狀況,才不會影響心情。

(96/12/17)

(12)雖仍有學生姍姍來遲,但學生靜心之後,整個流程非常順利,學生幾 乎全體都很進入狀況,按照指令配合操作。(96/12/21)

(13)第一次有學生反應被蚊子叮咬,因操作地點在地下室,可能需要注意 如何避免學生被蚊子叮咬影響操作成效。(96/12/21)

(14)講師指導語非常輕柔和緩,學生反應:更快進入放鬆狀態,有不少學

生睡著而且進入熟睡狀態,沒有再按照指令動作。(96/12/25)

(15)可將好動的、心不容易靜下來的學生安排在容易睡著的學生旁邊,可 讓雙方進行互相觀察提示之用。(96/12/25)

(16)課程進行已經很流暢,師生很有默契,互動良好。尤其課後還有學生 留下再與老師討論,是之前所沒有的現象(96/12/28)

(17)這次上課有兩位家長參觀,講師可以與第一次來觀摩的來賓們討論分 享心得,並作一紀錄。(96/12/28)

(18)一節課很多學生活動進行中,想上廁所,而來來去去,整個氣氛感覺 不平靜。提醒學生下次上課前,記得先上廁所,再來地下室。(97/01/04)

(19)學生上課前再怎麼煩躁,都能很快的靜下心上課。有學生操作完畢,

仍會留下與講師分享溝通,足見課程在學生身上發揮作用,學生的心 態,轉變成能夠接受身心操作並運用與思考。(97/01/06)

(20)這是最後一次上課,上課內容與之前看似並無兩樣,但心情不一樣。

最後講師有用心叮嚀學生:已經學會這套動作,有需要的時候,可以 自己回想操作,讓身體心靈更健康,劃下完美的句點。(97/01/11) 3.教學省思與改進

(1) 經過前面五堂課的動作分別講解,今天開始整套動作的連續操作。學 童在柔和的音樂聲中,經由研究者指導語的引導下,魚貫操作身體歸 零到圓背伸展一系列動作,中間沒有間斷,學童似乎更能進入身體內 部,放鬆身體。(96/11/23)

(2) 雖然有學童會忘記動作順序,但在指導語的引導下,都能很快的跟上,

完成動作的操作。(96/11/27)

(3) 近端運動、引領回眸及屈膝深蹲,有部分學童因為操作時身體的部位 仍會出現疼痛感,較不容易放鬆完成的動作。(96/11/30)

(4) 經過三星期不斷反覆操作整套身心動作課程,學童操作的動作更加熟 練,從操作過程中,發現學童身體過度用力的習慣性改善很多,身體 更能放鬆。(96/12/04)

(5) 課程結束時,學童臉上現出很輕鬆的表情,似乎可以感受到身心動作 課程給身體帶來的好處。(96/12/06)

(6) 有些學童認為「倒掛尾閭」的動作做起來很輕鬆,可能是身體的柔軟 度較佳,不過仍提醒學童身心作教育不只是動作的練習,更重要的是 去傾聽、去覺察身體的改變,並隨時放鬆身體。(96/12/10)

(7) 教學中要持續的提醒學童感受身體,去檢視身體的每一個部位和呼吸,

是不是有特別緊繃或不舒服的地方?有什麼方法可以讓自己更放鬆?

(96/12/14)

(8) 引導語的使用,必須確定每一個學童都能確實的體驗身體每一個部位 感覺之後,再進行下一個動作引導。以避免有些學童尚未覺察到身體 不 同 的 感 受 , 教 學 者 就 已 進 入 下 一 個 指 令 , 干 擾 學 童 的 注 意 力 (96/12/17)

(9) 學童現在已經很熟悉教學者的引導方式,一聽到引導語就能做出流暢 自然的動作,顯示教學者和學童之間的默契也越來越好了。(96/12/25)

(10)少數學童在「近端運動」的練習中,可以經由動作的變化和對空間的 探索,發展出更豐富的肢體動作。(97/01/04)

(11)有些學童一進到教室就靜靜的躺在地板上,身體歸零進行丹田呼吸,

準備進入課程;有些學童仍然很活潑,喜歡藉此機會彼此分享下課情 形,所以課程開始時,這些學童無法很快進入課程,教學者覺得有些 可惜。(97/01/08)

(12)最後一次上課,學童操作到最後像是一個個攤在地板上的麻糬,內心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