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步驟

第五節 課程規劃與實施

以身心學的基本概論為基礎,根據身心動作教育的理論及課程內容,彙編本 研究身心動作教育課程,整套課程動作擷取自台東大學劉美珠教授身心動作課程 的授課內容。彙編身心動作教育課程主要架構,參照第二章文獻資料,分析不自 覺聳肩的相關原因,再由第二章第二節身心動作教育的身體觀出發確立課程理 念、目標及教學策略。

一、分析不自覺聳肩的相關原因

參照第二章第二節文獻資料,研究者從身心動作教育的角度,分析國小學童 使用電腦時不自覺聳肩的不良姿勢的成因:(一)不了解身體結構;(二)身體 覺察能力不足;(三)身體肌肉過於用力而繃緊;(四)不良的身體姿勢。

二、課程彙編的理念

本研究依據第二章第二節身心學文獻資料,針對國小學童「不自覺聳肩」的 發生原因,編排一系列的身心動作教育課程,期望透過該課程的學習,以「身體 再教育」的理論觀點,達到下列幾項目的:(一)身體結構的認識;(二)身體 覺察的改善;(三)自我放鬆的學習;(四)身體使用的改變。

三、課程彙編的目的

本研究之課程內容以身心動作教育為理論基礎,身體解剖學為輔,設計一連 串概念認知與活動操作的學習課程,其主要目的有:(一) 認識身體的結構;(二)

提高身體的覺察能力,尤其是肩部的體察;(三)配合呼吸練習身體的放鬆;(四)

運用意念的配合,進而學習全身性的調整活動。以達到隨時修正身體不正確姿勢,

合理使用身體的目的。

四、課程之教學策略

本研究對於改善學童使用電腦「不自覺聳肩」提出的策略有四點:(一)認 識身體結構;(二)覺察能力的喚醒;(三)放鬆技巧的學習;(四)身體使用 的改變。茲分述之如下:

(一)認識身體結構

絕大部分的人並不了解與自己朝夕相處的身體,對於身體結構更存在著不正 確的觀念,因此錯誤使用身體,造成身體的傷害,將是無法避免。因此認識身體 結構,了解動作的正確性,才能合理的使用身體,避免不良姿勢的發生。所以認 識身體的結構,是本研究的第一個策略。

(二)覺察能力的喚醒

在日常生活中,是否能隨時隨地察覺自己身體操作和身體姿勢的狀態,將是 正確使用身體的第一步。自我覺察能力的開發,可讓自己更清楚自己身體內在每 一部位細微的變化,更可以讓自己不再出現盲動和無意識的行為。因此,身心學 各學派技巧皆以自我身體覺察為學習的重要基礎,也就是身體的覺察能力越敏 銳,就越容易察覺到肢體每個動作的訊息,對於自我身體的瞭解與掌控將有莫大 的幫助。因此利用身心動作課程學習喚醒身體的覺察能力,為本研究所提出之第 二個策略。

(三)放鬆技巧的學習

呼吸是意識和潛意識的橋樑,調節呼吸即在調整身心,專注在呼吸上,可放 鬆身體與心靈,減輕焦慮與壓力,激發潛能與學習能力(林季福,2004)。期望 達到身體放鬆的目的,除了透過呼吸練習可間接達成,身心教育的各個學派,亦 發展出許多不同的技法,可依照人、事、時、地、物的不同,選擇不同的放鬆技

法,針對個人身體的需求,實施不同的動作操作,隨時隨地亦適時適地,讓自己 的身心狀況,保持在最佳的放鬆狀態。身體一放鬆,不僅壓力能得到宣洩,疲勞 不易累積,且能增進身體內在的察覺能力,避免肌肉呈現緊張的情形,造成身體 結構不平衡。因此,本研究所要實施的第三個策略就是放鬆技巧的學習。

(四)身體使用的改變

每一個身體便是一個小宇宙,在看不到的身體內部,分分秒秒都在不停的變 動,其目的要讓整個身體不斷維持在一個平衡的狀態;只是此一狀態並不一定符 合健康身體正確架構的平衡,而是大部分會出現病態的平衡,而此病態平衡若不 改善,未來將對身體的傷害埋下導火線。所謂牽一髮而動全身,正說明人體奧妙 之處,當身體一個部位失衡,其他部位就會跟著調整,以產生新的平衡,最後整 個身體將失去原有健康平衡架構。所以正確的使用身體,保持良好的身體姿勢,

避免過度或不當的身體使用,是延長身體使用效能,遠離疼痛或疾病的要素之一。

因此,研究者將不良姿勢的矯正列為本研究實施第四個策略。

五、課程架構

本研究之課程以改善學童使用電腦不自覺聳肩的不良姿勢而設計,依據身心 動作教育課程目的及教學策略,彙編身心動作課程。課程實施須達成認識身體的 結構、提高身體的覺察能力、身體的放鬆及正確的使用身體的目的,彙編課程架 構及教學活動,如圖3-3。

40

圖 3-3 身心動作教育課程架構圖 學童使用電腦不自覺聳肩原因

身體的不良姿勢

身體結構的認識

身體覺察的改善

自我放鬆的學習

身體使用的改變

側彎伸展、肩臂推撐 下背伸展、側身屈抱 近端運動、引領回眸 屈膝深蹲、倒掛尾閭 圓背伸展、鎖骨擺動 頭部繞環

丹田呼吸

身體歸零、身體彩繪 肌肉過於用力緊繃

認識肩膀地圖 彙編身心動作教育課程 身心動作教育課程的理念

不了解身體結構

身體覺察能力不足

六、課程內容分析

表3-3 課程內容分析表(續)

表3-4 身心動作課程實施進度表

表3-4 身心動作課程實施進度表(續)

八、動作實施要領

本研究身心動作教育課程對於改善不自覺聳肩所彙編之課程內涵,動作名稱 與實施步驟要領說明如下:

(一)丹田呼吸

動作要領:吸氣時利用腹腔膨脹變大,橫隔膜下降,胸腔體積變大,內部壓 力變小,外面空氣自然吸入體內。吐氣時腹腔內縮變小,橫隔膜上昇,胸腔體積 變小,內部壓力變大,將空氣自然呼出體外,如圖3-4;呼氣時要細而長,吐到沒 氣時,微微憋氣,肛門、陰道口微微緊繃;然後突然放鬆讓腹部自然擴大,讓空 氣自然吸進體內,如此循環。

圖3-4 丹田呼吸

(二)身體歸零

動作要領:身體仰臥,雙臂伸直微開置於身體兩側,雙手掌心朝上,雙腳伸 直打開約與肩同寬,全身放鬆,把身體完全交給地板,如圖3-5。將注意力集中於 呼吸,呼吸時慢慢地吸氣,感受胸腔和腹腔漸漸擴大的感覺,再慢慢吐氣,用心 體會將全身放鬆,完全交給地板的感覺。

圖3-5 身體歸零

(三)認識肩膀地圖

動作要領:二人一組,被操作者 A 側躺,頭靠在墊子上,操作者 B 跪坐在 A 背後,與 A 身體平行,大腿緊貼 A 的背部,檢視 A 的手臂及肩關節是否放鬆,如 圖 3-6。B 右手肘勾掛住 A 右手肘,輕輕晃動幫助 A 放鬆肩關節,如圖 3-7,B 再 將手掌放在 A 前三角肌上做不同向度的推搖,如圖 3-8, B 也可以站立,輕握被 操作者手掌,做各種不同角度的輕微抖動,幫助 A 完全放鬆其肩關節,如圖 3-9、

圖 3-10。B 回到原先位置,B 右手肘勾掛住 A 右手肘, B 再將右手掌放在 A 前三 角肌上,另一隻手找出肩胛骨脊髓緣側,必須邊操作邊口述,以加深 A 對肩部相 關結構的概念(往後動作 B 都需口述);第二步找出肩胛骨下角、腋下緣、上角及肩 胛脊,完全勾勒出肩胛骨的位置,如圖 3-11、圖 3-12;拿出 A 的頭下的墊子,使 A 躺平,請 A 說出對兩邊肩膀的感覺,如圖 3-13。操作完一邊後,請小朋友感覺

圖3-6 肩膀地圖 圖3-7 肩膀地圖

圖3-8 肩膀地圖 圖3-9 肩膀地圖

圖3-10 肩膀地圖 圖3-11 肩膀地圖

圖3-12 肩膀地圖 圖3-13 肩膀地圖

圖3-14 肩膀地圖

(四) 身體彩繪

動作要領:仰臥全身放鬆,想像自己所躺的地板上,有層薄薄自己最喜歡的 染料,透過身體動作的連續性改變,讓身體從頭到腳每一吋肌膚所有部位都沾上 染色,動作時身體要與地板作完全的接觸,如圖3-15至圖3-18。

圖3-15 身體彩繪 圖3-16 身體彩繪

圖3-17 身體彩繪 圖3-18 身體彩繪

(五)起身

動作要領:側臥,卷曲身體至最小半徑,如圖3-19,轉身至俯跪姿勢,如圖3-20,

坐直完成起身動作。

圖3-19 起身 圖3-20 起身

(六)側彎伸展

動作要領:仰躺雙手枕於腦後,肩膀放鬆貼於地板,如圖3-21,讓上半身向右 邊側彎,頭須擺正注意鼻尖朝上,深呼吸3-5次體會背部肌肉的伸展拉長的感覺,

如圖3-22;臉再轉向左側,深呼吸3-5次體會頸部肌肉的感受,如圖3-23,回覆仰 躺位置,換邊再做。

圖3-21 側彎伸展 圖3-22 側彎伸展

圖3-23 側彎伸展

(七) 肩臂推撐

動作要領:仰躺雙手側平舉與肩同高,如圖3-24,雙手向外撐掌,掌心朝外,

指尖朝上,深呼吸3-5次後放鬆,感受上肢肌肉的鬆與緊,如圖3-25,重複數次。

圖3-24 肩臂推撐 圖3-25 肩臂推撐

(九) 下背伸展

動作要領:仰躺雙手側平舉且雙腳屈膝,如圖3-26,雙腳一起倒向右側地板,

如圖3-27,左腳順勢沿著地板跨至右腳之上,右手扳住左膝蓋或左腿,頭朝左側轉,

如圖3-28,注意肩膀放鬆平貼於地板,感受下背伸展的感覺。深呼吸3-5次後,回 到原姿勢,換邊再做。

圖3-26 下背伸展 圖3-27 下背伸展 圖3-28 下背伸展

(十) 側抱屈身

動作要領:仰躺,雙手雙腳打開成X狀,如圖3-29,將身體側彎向右邊,右手 肘右膝蓋盡可能的靠近,如圖3-30,持續向右側轉,使身體側起身來,身體盡量保 持與地板接觸;左手左腳伸直在地板上劃弧,如圖3-31,左手握住左腳拇指,如圖 3-32,做深呼吸3-5後,回到原來X型姿勢,再換邊操作。

圖3-29 側抱屈身 圖3-30 側抱屈身

圖3-31 側抱屈身 圖3-32 側抱屈身

(十一) 近端運動

動作要領:跪臥姿如貓展動作,頭、肘、膝、腳尖著地,雙手掌置於頭頂前,

以身體作不同向度的伸展;接著頭離開地面,身體作不同向度的伸展;再來手肘 離開地面,最後膝蓋亦離開地面,只剩手掌腳掌著地不動,身體其他部位隨意輪 流作屈曲、伸展動作,可前、可後、可左、可右,隨意感受全身性肌膜滑動的感 受,如圖3-33至圖3-40。

圖3-33 近端運動 圖3-34 近端運動

圖3-35 近端運動 圖3-36 近端運動

圖3-35 近端運動 圖3-36 近端運動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