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身心動作教育課程的相關研究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身心動作教育課程的相關研究

本節將蒐集身心動作教育相關的文獻資料,身心學的基本論述、身心動作課 程的基本論述及身心動作教育課程改善身體使用的相關研究三部份,進行論述。

一、身心學的基本論述

身心動作教育課程,是以身心學為理念基礎,為達成教育目的所採取的動作 課程。其型態雖不以治療為主要目的,卻能藉由動作對身體的再教育,達到預防 身體傷害甚至避免疾病的效能。

(一)身心學的起源

西洋近代哲學之父笛卡兒闡述的「我思故我在」哲學思想,早已成為舉世傳 誦的名言,但此名言卻讓身心二元的發展,長久以來,形成偏重心智學習而忽略 身體的教育。身與心截然二分成兩個實體的觀念,已普遍地深植於科學實驗、醫學研 究和教育領域裡,更於無形中影響了人們對身體的態度以及對身體的偏見(Klienmen, 1972)。身心學的興起,便是源自於許多哲學家對「身體」提出許多不同的觀點與 對話,而引發許多「身」與「心」關係的見解與反省(林季福,2004)。十九世 紀末,基於個人為了解決自己身體上的一些問題,或是對身體的好奇,進而對自 我身體的重新探索,隨著不斷體驗的過程和經驗的累積,逐漸發展出不同派別的 身體療法與技巧,直到1976年 Thomas Hanna 界定了這個重視身心整合、強調內 在去經驗身體感受以了解身心現象的研究科學(劉美珠,2004a)。

(二)身心學的基本理念

身心學的範圍相當大,雖各有不同的學派及技巧,有著不同的理論與重點,

但其目標一致,皆重視個人潛能的開發及身心健康與合諧,以更輕鬆、更自在及 更有效率的進行動作與使用身體(吳美慧,2006)。身心學(Somatics)是從第一

人稱「我」的角度,來實際探訪身體,透過系列的理論方法,進行身與心的對話,

進一步開發人體的覺察和增進身體對環境的適應能力(鄭國雄,2006)。為達此 目的,必須透過有系統的方法和理論,經由身體感覺、反應與動作的操作,來調 整身體及影響新層面,使人類更清楚的認識自我,發揮潛能(劉美珠,2003)。

身心學根據身心學領域的發展架構圖(圖2-1),可分為身心教育及身心治療兩大 主軸。身心教育強調使用習慣或觀念的再教育與再學習,具積極及預防性;身心 治療針對身體疼痛或不適進行治療,或身體狀況調整後之心理上的痊癒,屬消極 具改善性(吳美慧,2006)。二者目的雖然不同,但同樣重視身體與動作的獨特 性。依據建構身心學的理論基礎,主要可歸納出與本研究相關的六個基本觀點:

1. 活生生的有機體(soma-the living body)身體狀態是不斷改變的,人體需 透過各種調整的方法維持與促進氣、液體及快樂和愉悅三種身體的流動 性,便能達到全人的健康生活。

2. 從第一人稱觀察人體(observed from a first-person viewpoint)由第三人稱 的角度觀察身體造成「身體被物化」,應以第一人稱的角度來探索內在,

強調自觀內省的過程。

3. 由自我內在去經驗(experienced from within)身體本身有其心靈智慧,有 自我調整和改進的能力,要學會向內探索與它溝通,體會不同的身體動 作,傾聽身體所發出的訊息。

4. 開發覺察能力(awareness)覺察的開發是身心教育最主要的重點,從對自 己身體的覺察為基礎,藉由對身體改變的瞭解提昇對自我身體的覺察敏銳 度。

5. 覺察改變(change)與選擇(choice)身體猶如一個小宇宙,呈現不斷改 變的動態平衡現象,透過對身體之變化多端的體認,可以更清楚的學習面 對選擇和掌控自己。

6. 尊重身體的智慧(body wisdom)每一個細胞都有它自己的心靈和運作的智 somatic education

動作 movement 手技 bodywork somatic therapy 理念

目的

手段

型態

歸類

二、身心動作課程的基本論述

身心動作教育課程為身心動作教育的課程總稱,即是以身心學為理論基 礎,透過「動作教育」的形態,以檢視和體會自我個體的結構與功能、動作與感 受、身體和心理等相互間的密切關係,進而瞭解自己、掌握自己之全人教育(劉 美珠、林大豐,2001)。因各派身心學者在進入身體自我探索的背景不同、目的 不同,所產生的應用方式也不同;其中經由身體感覺、反應與動作的探索,強調 身體再教育和再學習的觀點,發展出一系列相關教育的型態,即為「身心教育」

(陳昱甫,2006)。

依據Linden(1994)所提出的觀點,身心教育的內容與方向大致可歸納為下列數 點(劉美珠,2005):

(一)尊重身體的智慧

「身體」並非僅是physical body,而是具備自我感知、自我體察和自我調整能 力之有機體 ─ soma(劉美珠、林大豐,2001)。所以身體有其內在的智慧,然而 多數人卻從未正視身體在認知、學習、創造、自我了解和人際關係所扮演的角色

(Knaster, 1999)。因此身體的主體性是不容忽略的存在事實,從生理組織的完美 運作、身體對危機自動處理的動員能力、及其本身所具有的再生、痊癒和恢復的 神奇能力等,在在顯示人類肢體具有深度的智慧,有時候並不受意識(心智)所 控制(陳怡真,2004)。

(二)開發覺察(awareness)

「覺察」是知覺自己的身體與心理狀況,將注意力由外界轉移到內在,時時 檢視自我與身體的關係,體會存在於身體裡的感受,和自己的生命培養全新的關 係,從而體察身體運作的方式、自主性的智慧和運行的邏輯(Olsen, 1991)身心健 康的先決條件,就是先要能「覺察」自己的身體與心理狀況,「覺察能力的開發」

乃身心學重要之一環,許多文獻均有深入探討(劉美珠,2003a;高華峰,1998;

Knaster, 1999;李宗芹,1996)。但是身體教育最被徹底忽略的區域之一是:對內 在的覺察,全人內在與外在經驗的對話(Olsen, 1991)。而知覺的幅度、區域與範 圍則需透過學習而深化。」動作治療視覺察為身體和思想心靈的對話,藉由身體 動作的擴展與體會而對自我有更深的瞭解(李宗芹,1996)。高華峰(1998)認 為覺察能力需靠平時練習培養。國內身心學者劉美珠(2003a)提出「覺察是一種 將無意識層面提升到意識層面的體察過程,也是一個在無意識與意識之間不斷來 回對話的過程。」其並指出覺察的開發是身心教育最主要的重點。身心教育則透 過一系列活動課程來開發身體的覺察能力,強調直接而立即體會感覺經驗,幫助 我們將非批判性的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習以為常的身體變化,在用心品味當下過程 裡,「覺察」的現象就發生了(陳怡真,2004)。

(三)改善身體覺察的能力

身心學者Hanna(1986)定義Soma 為指由內在自我覺察所能了解到的身體現 象,其強調 “being"和“embodiment"即「當下」和「身體的具體經驗」。例如:

「從不同姿勢中體會身體重量與地心引力的關係」、「在空間裡走動、移位,感 覺自己身體如何移動」、「探索個人身體空間範圍,體會情緒的變化」。身心學 者認為,若想深入體會身體智慧的存在,就必須向內探索,學習與它溝通,傾聽 它所發出的訊息。此領域跳脫傳統哲思辨正等議題探討,直接訴諸身體內在的經 驗感覺、反應與動作操作,來進行身體現象、動作經驗、分析、調整與治療(劉 美珠,2003a)。

(四)重視過程導向(process-oriented)

「Soma 不僅僅是三度次元的,它具有高度、深度、寬度和時間等四度次元的 元素,而時間指的就是『過程』(Hanna, 1983)。」根據亞歷山大技巧(Alexander Technique)的說法:許多身體的誤用常根源於「追求目的」所造成的,不自覺地 緊繃肌肉、急著想獲得立即的成果,而未能好好體會整個過程(Knaster, 1999)。

身心技巧( somatic approaches)的操作強調動作經驗的體會與自我知覺導向

(sensory-oriented),焦點著重於活動中內觀自省、自我探索的歷程,認為身體的 學習課程是一個不斷延續下去的「過程」(means-whereby), 而非汲汲於「目標」

(end-gaining)的達成(劉美珠,2003a)。

(五) 體知改變(change)與選擇(choice)

我們的身體時時刻刻不斷地改變,轉瞬間即有差異,如果沒有培養覺察的能 力與習慣,就無法體會它的「變」與區別它的「異」,對身體的改變常習而不察

(陳怡真,2004)。身體是動力的實體,身體內的細胞不斷地再生、運作、死亡、

與更新,改變是不斷地遍及身體的生命循環(Olsen, 1991)。身心學大師Feldenkrais 曾說:「如果一個人不去覺察自己的身體,就無法區別身體現象、動作或感受的 差異;沒有區別的能力,也就無從選擇;沒有選擇,也就無從改變。」而學習的 過程是在於「體知身體的異同」、「瞭解有何選擇」和進行「有意圖改變」,從 而使自己更加有選擇性,更加彈性(Feldenkrais, 1998;劉美珠,2003a)。因此,

培養敏銳的「覺察」能力以「區別」身體的變化,進而發生「選擇」與「改變」,,

是身心教育建構的要素。

(六)身體再教育與習慣動作的重塑(re-patterning)

身心學者發現,不斷重複的動作模式創造了宇宙的型態和身體的架構(Hanna, 1987),由此可知,日常生活的動作模式影響力之深遠廣大。動作模式影響架構,

架構影響動作模式,兩者互為表裡(陳怡真,2004)。週遭人群普遍可見「動作 模式與身體結構間的對話」,我們可以觀察到共通的身體結構,但個體之間存在 於結構的使用方式是非常不同的(Olsen, 1991)。人類出生後都能輕鬆自然的完成 各種動作,但隨著年齡的增長,各種生理、社會、文化和情感經驗將因個人的生 活經驗,形成對天生的動作能力干擾,而後演變成各式各樣的障礙或疼痛。這些 不良的身體習慣,如站立的姿態、寫字的方式、彎腰撿東西的動作,身體都可能

被誤用,而每次做動作時都會落入錯誤且不自覺的模式(Knaster, 1999)。所幸,

身體的使用模式並非不可改變的,經由身體再教育與習慣動作的重塑,重新學習 對身體結構的認知(body mapping),體驗新的動作感覺,重整身體的運作方式,

身體的使用模式並非不可改變的,經由身體再教育與習慣動作的重塑,重新學習 對身體結構的認知(body mapping),體驗新的動作感覺,重整身體的運作方式,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