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三節 研究工具

本研究旨在探討英語戲劇比賽排演過程,對日後國中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及 學習成效的影響。尌研究工具進行說明。行動研究的研究者本身即實務的工作者,

因應校方每年舉辦的英語戲劇比賽,在指導學生過程中將所遇到的問題擬定研究 的主題,並將所蒐集的資料運用三角檢驗法(triangulation),進行系統性的研

表演台

=========階====梯========

音控 司儀

評審席 八年五班

八年十班

八年四班 八年九班

八年三班 八年八班

八年二班 八年七班

八年一班 八年六班 家長席

連接走廊

究分析。

本研究採用質性的方法進行行動研究,蒐集資料的主要工具即為研究者本 身,藉甫教學觀察、訪談、錄影錄音、文件蒐集等方式匯集資料,將其轉化為文 字記錄,再加以分析和解釋,以回答本研究的待答問題。研究資料為(一)教學省 思札記;(二)訪談資料;(三)觀察筆記;(四) 學生回饋單、自評表、互評表、感 想表。茲將說明如下:

一、研究者

研究者畢業於淡江大學英國語文學系,在大學期間曾修過英語戲劇相關的 課程,在92、93學年度時,曾參與屏東縣英語教師話劇研習營。大學畢業後在生 生國小代課,國小無課業壓力,經常以遊戲、歌唱、話劇模式融入教學中,頗受 學生喜愛。正式擔任國中英語教師約八年的時間,第一年任教於城城國中,於99 學年時調入新新國中任教,目前職務是新新國中英語教師兼任導師,在英語教學 中,希望精進教學法以引導學習者對英語之興趣。

二、批判學習夥伴

小芸老師:與研究者曾經同為城城國中教師,小芸老師為專業英語教師,

在大學時期參與戲劇社團活動,且在任教階段指導班級英語話劇比賽獲得全年級 第一名,對英語話劇比賽之指導頗有心得及經驗,二人經常在英語話劇方陎做經 驗分享與討論,自然地,在批判學習者的選擇上,小芸老師成為研究者心中的不 二人選。甫於彼此任教不同學校,小芸老師無法經常性的進入教學現場觀察,因 此必頇以錄影方式,記錄教學活動,並定期討論。

小文老師:為研究者擔任國小代課教師時之同事,小文老師長期擔任國小專 任英語教師,在校帶領讀者劇場相關社團,教學活潑,約有20年英語教學經驗,

小文老師雖然任教國小與研究者任教國中教學方式不同,但與研究者經常討論切 磋英語教學,希望小文老師的建議與意見,能讓國中課程在教學進度壓力下,也 可以活潑化。

三、專家諮詢者

論文研究進行中的專家諮詢者為指導教授─魏俊華教授,在行動研究的歷 程中,透過魏教授的指導,甫不同的觀點澄清與反思研究的導向、文獻的蒐集探 討及課程的設計模式等,進而產生行動研究策略的執行方向。

四、研究資料

(一)教學省思札記

研究者根據教學計畫實施教學,每單元的課程教學實施後,記錄個人在教 學中的歷程及在課堂中學生的回饋與反應情形,並加上個人所見所思的觀點以 及反省的結果。以日誌方式記錄教學過程、學生學習狀況、特殊事件,思考、

發現、遭遇的困難及感受,反省教學的優缺點及自己對英文戲劇融入課程教學 問題的反思,詳盡的描述教學前、中、後的流程。察覺自我主觀,並了解自我 角色與定位。

(二)訪談資料

研究者先自製訪談大綱,運用下課前十分鐘對高、中、低程度的學生進行 訪問,採用錄音記錄訪談內容。藉甫訪談問題,確認在英語戲劇融入課程實施 後,學生對英語學習的動機及改變為何?。利用訪談將蒐集所需各項資料。

(三)觀察筆記

為彌補研究者在教學的情境中所做的札記之疏漏,所以架設錄影機於研究 場域,記錄觀察學生的言行、上課狀況、師生互動情形、以及特殊事件等,以 還原現場情境,觀察研究者教學方式,以及學生的反應等,並做成記錄,以呈 現第三者觀點,並與協同觀察者日後討論,做為改進教學之相關依據,成為研 究分析的資料之ㄧ。

(四)學生學習單、自評表、互評表、感想表

此份資料包括教學教案、學生回饋單、學生創作劇本、自評表、互評表、

參加英語戲劇比賽之感想等。利用學習單來了解學生學習的情形,欣賞同學的 戲劇表演之後,觀眾對於表演同學進行評分,演出的學生則在學習單填寫對自 己的評價,闡述在戲劇扮演的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