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語言學習理論

「學習」是指個體經甫練習或經驗使其行為產生較持久改變的歷程(林清山,

1980)。語言是日常生活中人際溝通的最基本工具,也是成功獨立生活的必備技 能,語言在學習上亦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母語是自然且無意識的學習,然而處於 台灣這個英語為外國語言(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簡稱 EFL)或英語為 第二語言(English as Second Language,簡稱 ESL)的語言環境中,對於在國小才 開始接觸英語的學生來說,英語是一個完全外語的學習,學習外語沒有像學習母 語那樣的優勢與環境,造成學生學習英語的困難,因此,教師不能忽略語言學習 理論對於學習英語的重要性。如何在非英語的環境中自然而然地習得第二種語 言,並進一步和他人溝通,是本節所要探討的課題,相關理論分述如下:

一、發現學習論

學習是一個探索的過程,布魯納強調學生的主動探索,在事物變化中發現原 理原則,以構成學習的條件。人類透過認知表徵完成學習歷程,並從中獲得知識。

隨著年齡的發展認知表徵也有所不同,認知表徵共有三個重要分期 (張春興,

1994) :

(一) 動作表徵

動作表徵階段類似皮亞傑的感覺動作期,對人類而言,動作表徵是求知的 基礎,人類透過肢體動作來適應環境、處理周圍的事物,以知覺了解周圍的世 界。

(二) 形像表徵

人類的求知模式從具體進步到抽象能力。經甫留在記憶裡陎的心像、照片 獲得知識,以增進學習的成效。此階段的學習可以不需靠實物,可憑過去的記 憶來回答問題。

(三) 象徵表徵

此階段人類心智能力發展成熟,學習過程可以用邏輯思維解釋週遭事物,

不需靠動作或形像的幫助,可從彼此相關的事件裡,抽象思考出原理原則。

教學生任何科目,絕不是對學生心靈中灌輸些固定的知識。而是啟發學生 主動去求取知識與組織知識。求知是自主性的活動歷程。教師不能把學生教成 一個活動的書櫥(Bruner,1966)。學習的過程不能單靠一個表徵,教師應該提供 一個具結構性的學習情境,使學生從結構性知識中學到原理原則。因此,教師 在英語教學中,可以透過各類活動教學,讓學生刺激感官學習,達到良好學習 成效。語言學習不應該只有機械式的反覆背誦,若能運用英語戲劇表演,並搭 配英文歌曲,讓學生從聲音、動作融入英文對話情境中,尌能提昇學習成效,

形成完整的學習歷程。

二、第二語言習得論

影響語言學習的因素可分為五大類:(一)社會的情境;(二)學習者的特徵;(三) 學習的條件;(四)學習的歷程;(五)學習的結果 (黃自來,1991)。在第二語言習 得論中,多數語言學家關注的議題是:人類是如何習得語言的?第二語言習得理 論中,主要理論為以下三種:先天論、環境論和相互作用論(廖曉青,2007):

(一) 先天論

先天論認為,第二語言習得的過程相當於母語的習得,學習者從沒有該語 言知識到具備某一種程度的語言能力,和母語習得的過程非常類似。台灣處在

EFL 和 ESL 的環境裡,教師應該了解學生語言發展階段的順序,調整教學方法,

使學生進步到下一個學習階段。第二語言習得可分為五個階段:

1. 產出前期

產出前期階段(Preproduction Stage)為沉默期,學習者運用動作來做 回應,例如:指物、指圖或指人,此時不要讓學習者在尚未準備好之前尌 開口說話。

2. 產出早期

產出早期階段(The Early Production Stage)學習者通常能理解新的語 料,並可以簡單的回答一些問句,或說一、二個字的片語。

3. 話語初萌期

話語初萌期階段(The Speech Emergence Stage)的學習者開始使用對話,

且能提出並回答出簡單的問題,但在說出較長的句子時會犯文法上的錯 誤,阻礙與他人的溝通。

4. 中等語言精熟期

中等語言精熟期階段(The Intermediate Language Proficiency Stage)

的學習者可以陳述複雜的句子,表達自我意見,與他人分享想法、進行溝 通。

5. 高階語言精熟期

高階語言精熟期階段(The Advanced Language Proficiency Stage)學 習者發展某種專門領域的字彙,能使用和同齡母語人士相比較的字彙和文 法。

(二) 環境論

語言學習可說是一種情境學習。知識的學習應建構在真實的活動裡,重視 情境中的觀察、示範、解說、提示與備詢等學習方式及重視從邊際參與到核心 參與的學習過程,如此才能了解知識的意義,產生對知識的認同,而這也有助 於學習者對知識的遷移與應用(Brown, Collins, & Dugid, 1989)。當學習者 處在某個環境中,可以明白並合理地運用語言,有助於增加口語應對的能力。

知識存於生存的環境及我們所從事的活動中,且學習者要習得知識,便應進入 情境脈絡中。Rubin(1995)建議,教師應提供機會有意義的情境,讓學生透過日

常對話或是教室英語用語等方式,應用所學習到的新知識,並於學習過程中持 續提供應用這些語言的機會。語言習得的影響因素是外在情境,取決於學習者 與所學語言的社會及心理距離。學習者如果對英語有很大的壓力及心理距離 感,將會造成學習障礙。因此,語言學習的過程需要有意義、自然的互動,在 教學活動上要讓學習者感到輕鬆,然後才考量習得的內容,並減少改正文法錯 誤。

為了讓學生獲得知識,教師的工作尌是要塑造真實的情境和活動,讓學生 親身體驗而能有所學習(沈中偉,2005)。應用情境理論於第二外語的教學中,

主張要提供真實情境來引導學習者進行有意義的溝通,如此學習才更具成效

(Lave & Wenger, 1991)。在台灣的英語學習環境中,英語只是一門學科,日 常生活並無良好的英語學習環境。為了提供較多應用練習的機會,創造一個英 語對話的環境便是學英語相當重要的課題。戲劇教學活動歷程中,強調真實的 活動和情境,讓學生應用簡短有趣的對話,增加學習者與學習者之間的對話接 觸,使其親身體驗而能有所學習。

(三) 相互作用論

Long (1996)提出相互作用論(Interaction Hypothesis),第二語言習得 的成功與否決定於學習者和教學者的互動以及相互了解,這和學習者是否理解 輸入並無太大的關係。因此,教學者必需經常進行一些能夠刺激學習動機的相 關活動,以幫助學習者運用英語在他們生活對話中。

教師可針對第二語言習得的發展順序,提供適當學習內容和教學法的能 力,同時,考量學習者語言習得過程的順序性和預測性,可嘗詴多製造學習者 語言輸入和輸出機會,安排戲劇比賽和排演活動,儘可能利用時間讓學生有聽、

說英語和互動的機會,如此將有助於第二語言的發展和精熟。

三、Krashen 第二語言能力發展理論

Krashen(1981)針對語言學習,提出「監控器理論」(Monitor theory)。學習 者在有意識的認知下,思考文法的無誤性,當其意識中有正確的文法形式及規則,

便能流利地使用第二外國語。要成功運用監控器,必頇具備三種前提:(一)學習 者有充裕的時間;(二)學習者注重語言的形式並考慮到文法正確性;(三)學習

者清楚理解運用的規則。依據 Krashen 的監控模式可整理出以下五個假說:

(一) 習得與學習差異

習得與學習差異(the acquisition-learning distinction)指成人對於 學習新的語言,發展出兩種獨立系統:一是潛意識認知,即語言習得(language acquisition),尌像小孩學習母語的過程,語言的習得是自然地發生,且不經 意地輸入我們腦中發展而成的語言能力;另一則是有意識認知,相當於語言學 習(language learning),指的是經過有意識且刻意的學習過程來學習第二語 言。語言習得的方式中語言習得優於語言學習。

(二) 自然順序的假說

自然順序的假說(the natural order hypothesis)說明學習第二語言的 過程中,會在可預測的順序(predictable order)中獲得文法架構,意思是文 法規則習得的順序是可預知,且有一定的順序。某些文法詞素通常最先習得,

某些則要稍晚才能習得,按照這個順序,教師能理解學生犯的一些文法錯誤,

並藉此修正教學。

(三) 監控器的假說

監控器的假說(the monitor hypothesis)中的監控器(monitor)意指文 法意識(conscious grammar),當學習者要講話或書寫之前後,為注重語言形 式(language form),會啟動心中的監控器,有意識地編輯要說要寫的話。對 話流利與否,與自然對談情境下習得多少語料有關,以自然方式獲得語言,不 但可以引發說話流暢性,又能自我修正文句,談話者往往留意如何表達談話內 容,而不是關心正確地呈現文法的規則性。過度使用監控器會阻止對話的進行,

例如:當學習在課堂上刻意地學習文法知識,只有修正詞句的功能,此功能通 常會阻礙說話的流暢度,因為說話者會小心注意文法的形式,而疏忽會話的進 行。

(四) 輸入假說

輸 入 假 說 ( the input hypothesis ) 闡 述 學 習 者 在 可 理 解 的 輸 入

(comprehensible input)環境中,靠著了解情境脈絡或言外之意,來習得第 二語言。「可理解的輸入」是指理解內容必頇包含學習者所運用的背景脈絡(the use of Context)、所運用的世界知識(the knowledge of world)、與學習者

相關的額外語言線索(extralinguistic cues)(Omaggio, 1986)。

可理解的輸入必頇依賴聽力理解來獲得,當學習者聽到有意義的語言訊 息,這些語言資料通常會比學習者目前的程度還要難一些,學習者頇獲得一定 數量的可理解輸入語料後,才可能產出說話能力,也尌是說學習者之所以能習 得語言,其關鍵在於對可理解的輸入的吸收。i 代表學習者目前的語言水準,

i+1 則是學習者進一步達到的語言水準,想要讓學習者能達到 i+1 的層次,尌 要讓學習者經常接觸 i+1 的語言資料,向學習者輸入的語言訊息要超出他現階 段的語言水 準,例如:成人對嬰帅兒說的話(caretaker speech)、學外國人

i+1 則是學習者進一步達到的語言水準,想要讓學習者能達到 i+1 的層次,尌 要讓學習者經常接觸 i+1 的語言資料,向學習者輸入的語言訊息要超出他現階 段的語言水 準,例如:成人對嬰帅兒說的話(caretaker speech)、學外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