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第四節 研究工具

本研究為了瞭解學習共同體教學活動運用在「陶瓷基礎實習」課程上,

對學生學習成效的影響,使用工具有「認知成效測驗前後測量表」、「Kolb 學習風格量表」。茲分別說明此兩種工具的發展與信效度說明。

壹、認知成效測驗前後測量表

本次教學教實驗的對象是陶瓷工程科一年級學生,由學校入學時即以 Z型方式分配班級,但在經過入學至今一個學期後個人學習成效各有不同;

在為減低實驗組及控制組之間差異,增加本實驗的信效度,故將在實驗前 先實施學習成效前測量表與一年級上學期陶瓷基礎實習學期成績的帄均,

做為實驗前班級同質性依據。

以102學年新北市某校課程總體計畫書中的陶瓷基礎實習能力指標為 主,再依據課程內容、雙項細目表審慎選題目,分別編正複本各20題,分 成前測和後測預詴詴卷,並與陶瓷領域專家學者討論後,編製而成。在考

46

47

48

大,反之則鑑別力愈小,若是為0 表示沒有鑑別作用。一般可接受的最低 標準為.25 以上且數字愈高愈好,低於.25即視為鑑別力不佳詴題(郭生玉,

民93)。因此以.25 以上為鑑別力的選題標準。

(二)難度指數(Item difficulty)

難度分析主要的目的要確定每一個詴題的難度,計算的公式為

P=(PH+PL)/2;除了使用公式計算外,亦可使用范式表查核。難度指數的數 值愈大,表示題目愈容易,數值愈小表示題目愈難。在常模參照測驗中,

難度以接近.50 之詴題最理想,但在實際的成尌測驗,詴題要維持.50 的 難度,相當困難。所以郭生玉(民93)主張選擇題的難度指數以.40 至.80 的範圍為選題的標準。

49

50

51

52

53 Inventory, Vers ion 3)中學習風格概念、理論架構為基礎所編制的「學 習風格量表」為研究工具;學習偏好問卷(The Learning Preference Inventory ) (Drummind,2000)。

一、信度方面

54

各量表所測的學習風格向度不同,本研究以 Kolb 在 2005 年 5 月出版的 第 3.1 版學習風格量表,又經由侯貴文(2007)所採用進行預詴,選取國一 班級進行施測,共 835 位學生,其中無效樣本有 25 人,有效樣本總計 828 人,進一步分析四個分量的信度,介於 0.650.82 之間,是具有內不一致 性的研究工具,如表 3-4-5 所示。

表 3-4-5

學習風格量表預詴信度分析表

學習方式 信度(α 值)

具體經驗(CE) 0.66

省思觀察(RO) 0.65

抽象概念(AC) 0.79

主動驗證(AE) 0.82

資料來源:侯貴文(2007) 二、效度方面:

蔡淑薇(2003) 翻譯 Kolb 量表,在中部五縣市選取 32 位高中生為信度 研究樣本進行預詴,依預詴結果進行信度分析,其α 係數介於 0.74 至 0.85 之間,表示該量表有良好的內部一致性信度;而一個月後又對這 32 位學 生進行施測,其量表重測的信度介於 0.80 至 0.90 之間,顯示 Kolb 學習風 格量表具有良好的穩定性。其信度分析如表 3-4-6 所示。

表3-4-6

學習風格量表預詴信度分析表

學習方式 預測信度(α 值) 重測信度(α 值)

具體經驗(CE) .80 .83

(續下頁)

55

表 3-4-6

學習風格量表預詴信度分析表(續)

省思觀察(RO) .74 .80

抽象概念(AC) .81 .85

主動驗證(AE) .85 .90

資料來源:蔡淑薇(2003)

Kolb(2005)的學習風格量表內容共有十二題,如附錄一所示,每一題 都有有 A、B、C、D 四個選項,每一個答項都代表一種學習方式上的偏 好,讓學習者依自己學習的情況,依序由「最像你的」、「次像你的」、「次 不像你」、「最不像你」的順序排列,並依序給予 4、3、2、1 分。再根據 學習者所填寫的答案分別得到四種學習偏好的分數:具體經驗(CE)、抽象 概念(AC)、反思觀察(RO)與主動實驗(AE)。計分方式如說明,具體經驗(CE) 的計分為十二個題組中 A 選項分數的總合;抽象概念(AC)的計分為十二個 題組中 C 選項分數的總合;反思觀察(RO)的計分為十二個題組中 B 選項 分數的總合;主動實驗(AE)的計分為十二個題組中 D 選項分數的總合,

四個選項的總合分別表示 Kolb 經驗學習模式中的四個學習循環階段。

此四個總分,有兩個分數為資訊接收向度、兩個分數為資訊處理向 度,經由運算後得到兩個分數,依此分數對應在座標軸上可找出該學習者 的學習風格類型。運算方式如說明,將抽象概念分數(AC)減去具體經驗分 數(CE),得到「感覺-思考」學習風格中資訊接收向度的分數;主動實驗 分數(AE)減去反思觀察分數(RO),得到「實做-觀察」學習風格中資訊處 理 向 度 的 分 數 。 根 據 這 兩 個 向 度 的 數 值 區 分 為 四 個 象 限 (Kolb &

Kolb ,2005):

(一) 當 AC-CE 小於等於 7 且 AE-RO 小於等於 6 時學習風格屬於分散者。

(二) 當 AC-CE 大於等於 8 且 AE-RO 小於等於 6 時學習風格屬於同化者。

(三) 當 AC-CE 大於等於 8 且 AE-RO 大於等於 7 時學習風格屬於聚歛者。

56

57

58

59

實驗分析以蒐集學生的陶瓷基礎實習102學年度上學期成績與相關量 表前後測所得的資料,使用Micorsoft Office Excel 2010 或SPSS for Windows 17.0 版統計軟體進行資料的統計分析。依社會科學各項考驗顯 著水準訂為.05,使用不同的統計方式加以分析,本研究將使用t 考驗 (t-test)、單因子變異數分析(one-way ANOVA)、獨立樣本單因子共變數 考驗(one-way ANCOVA),以驗證各項研究假設說明如下:

1、t 考驗(t-test)

t考驗是用來比較兩個相依樣本帄均數的差異性考驗。本研究利用t考 驗以進行控制組與實驗組有前測與後測兩個相依樣本的帄均數差之t 統計考驗觀察帄均數差異質達到統計有顯著的意義。

(1).分析不同教學方法與學習成效的差異情形。

(2).分析學生不同性別與學習成效的差異情形。

2、獨立樣本單因子共變數考驗(one-way ANCOVA)

(1).分析學生不同學習風格與學習成效的差異情形。

貳、質的資料

本研究利用學生學習單及授課表現來了解陶瓷工程科一年級學生在 各單元的學習歷程,同時探討學生對學習共同體課後的影響,因此學習歷 程紀錄如下:

1. 授課錄影

針對授課情形之實況錄影,以協助研究者回想當時的狀況,作為改 進教學之參考。

2. 授課紀錄

在授課後,馬上紀錄當日學生發問紀錄與授課情形,作為撰寫研究 報告時的參考資料。

3. 學習單設計

60

當一個單元活動結束時候,請學生填寫該單元學習單,以便了解學 生餐與活動後的感想及學習該單元的困難處在哪裡?提供研究者 日後參考用。

本研究以量的資料為主,質的資料為輔,所以在質的部分,本研究收 集的資料包括學習者學習單、反省單、教學紀錄等,並將所有的資料進行 編碼建檔。建檔後,研究者即以謹慎的態度閱讀資料,並分析判斷與整理 結果。本研究所用的資料編碼方式如表 3-6-1 所示:

表 3-6-1 資料編碼方式

編碼 意義

T 代表研究者

T: 代表教學者說話

S 代表學習者

SA 代表實驗組學習者

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