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研究工具與資料分析

第三章 研究設計

第四節 研究工具與資料分析

根據上述研究方法與設計,本研究採用之研究工具與資料分析方式於本節說 明,茲分述如下。

一、 研究工具

(一) 實驗網頁3

由於現今學童接觸網路的年齡較早,為避免對搜尋引擎有所偏好而產生影 響,並考量受試者之認知發展,以及提供分批實驗之受試者相同的檢索結果,研 究者製作實驗網頁供本研究使用。

本研究以 Yahoo!奇摩首頁之搜尋設定所檢索之結果為來源,用以製作實驗網 頁,如圖 3-4-1 與圖 3-4-2。如圖 3-4-1 所示,首頁提供實驗說明、實驗題目與注意 事項,實驗開始前研究者會依首頁說明講解,再進行實驗。其中,實驗題目選擇 國小六年級下學期之學習單元,但較為生活化之題目,而檢索詞彙則考量一般小 學生之檢索能力,以較平舖直敘方式表達,並未使用任何檢索技巧或策略。本研 究之實驗題目的參考來源與所使用之檢索詞彙如下表。

另外,實驗網頁中實驗題目區塊之下另有受試者自行評估之主題認知問項,

了解其主題知識與興趣程度為何。待受試者開始進行後,如圖 3-4-2 所示,每一頁 中的每一筆檢索結果皆於左方增加相關分數的點選。

表 3-4-1 實驗題目說明 參考來源參考來源參考來源

參考來源 題目概要題目概要題目概要題目概要 檢索詞彙檢索詞彙 檢索詞彙檢索詞彙 翰林六下第 2 單元

人文科技新世界

找出三個節能的方法,說明做法並搭

配適當圖片。(詳請參考下頁兩圖) 節能的方法

3 http://web.cc.ntnu.edu.tw/~694150079

51

圖 3-4-1 實驗網頁-首頁

52

圖 3-4-2 實驗網頁-檢索結果範例

(二) 相關準則重要性評估表

為了解國小高年級學童對於網路資訊之相關準則的重要性為何,參考對照 Hirsh(1999)研究五年級小學生使用電子資源之文字與圖片的相關準則,以其研 究結果為基礎,並以 Xu and Chen(2006)使用量化方式研究相關準則之結果進行 增補,如下表 3-4-2,並依本研究的需求修改,形成「相關準則重要性評估表」,

共 15 個問項,並有主題認知之題目難易度問項,以及請受試者推薦值得參考之網 頁或網站,作為判斷品質計算依據,如表 3-4-3(詳見附錄一)。應用時機為第一 階段中,受試者在進行完相關判斷網頁之實驗後立即填寫,評估分數採李克特量 表(Likert Scale),由「非常不重要」到「非常重要」分為五點尺度,並由受試者 自行評斷先前實驗中是否依據該方式進行判斷,了解其對於相關準則的認知與行 為上是否一致。本研究應用之相關準則與重要性評估表對應詳見附錄二。

53 參考 Xu and Chen(2006)之可靠 性(Reliability)

同儕興趣 (Peer Interest)

能吸引其他同學的注意

或令其感到好奇或有趣 包含文字與圖片 便利/取用性

(Convenience/Accessibility) 容易取得與保存 不變 新近性/最近話題

(Recency/Temporal Issues) 是最近流行的話題 不變 權威性

(Interesting of Pictures)

圖片能吸引注意或令人

感到好奇或有趣 納入「有趣性」

圖片清晰度/完整度

(Clarity/ Completeness of Pictures) 圖片清楚、完整 考量受試者認知,分為「圖片清 晰度」與「圖片完整度」兩問項 圖片的適切性

(Expediency of Pictures) 圖片符合主題的需求 納入「主題性」

圖片的權威性

(Authority of Pictures)

圖片提供專業或可靠的

資訊 納入「權威性」

圖片的同儕興趣

(Peer Interest of Pictures)

圖片能吸引其他同學的 注意或令其感到好奇或 有趣

納入「同儕興趣」

54

55

(三) 個人背景問卷

為了解國小高年級學童個人背景因素是否影響網路資訊的相關判斷,及其影 響為何,本研究根據過去相關文獻,以及 Park(1992)提出之影響相關判斷五大 因素集中,屬於「判斷者」層面之因素,製作本研究之「個人背景問卷」。

本研究之研究問題將個人背景因素分為性別、閱讀習慣、電腦/網路使用經驗、

主題認知與學業表現。其中,電腦/網路使用經驗之問項參考小蕃薯 2006 年小朋友 網路行為調查(小蕃薯,2006)增修而成;閱讀習慣的部份參考全球學生閱讀能 力進展研究4(Progress in International Reading Literacy Study, PIRLS)之測驗題目 增修。此外,「閱讀習慣」一詞在問卷中經由轉化,以較中性之「閱讀情況」替 代,以避免受試者填答時受到影響;而「學業表現」則由導師提供之學業成績為 基準,並未直接於問卷中由受試者作答。

個人背景問卷分為三部份:基本資料、電腦/網路使用經驗,以及閱讀情況,

共 18 題,詳見附錄三。應用時機為第一階段實驗以及填寫相關準則重要性評估表 後進行。

(四) 電腦螢幕錄製軟體5

為全程錄下實驗中受試者之操作過程,本研究使用電腦螢幕錄製軟體。事先 將該軟體安裝於受試者即將用以進行實驗之電腦中,並徵得受試者同意,於實驗 開始時錄製整個操作過程之電腦畫面,藉由紀錄實驗過程,提供檢索歷程分析之 用。

(五) 訪談大綱

為進一步深入了解國小高年級學童對網路資訊的相關判斷行為,本研究欲透 過第二階段的訪談,釐清第一階段實驗中的問題,並試圖探討受試者內心更多的 意見及想法。訪談大綱共分三部份:先前的相關判斷實驗、相關準則與線索重要 性,特殊行為及其他,並參考黃瀅芳(2006)之品質相關判斷線索製成相關線索

4 http://timss.bc.edu/pirls2006/index.html

5 Anicam,由旭聯公司研發,可參考 http://anicam.learnbank.com.tw/new_page/index.html

56

參考表,供訪談時搭配螢幕畫面,並視情況提問之。訪談大綱與線索參考表詳見 附錄四。此外,研究者在徵求班導師同意後,以社會科暑假作業「全台名產大搜 查」(詳見附錄五),做為受試者的實驗前練習,並能在訪談前對受訪者的相關 判斷有初步認識。

(六) 觀察記錄表

本研究在第一階段的實驗進行中配合使用觀察法,而在第二階段的訪談中斟 酌使用,以避免實驗與訪談中受試者的面部表情有所遺漏。觀察期間將其特殊行 為,如情緒反應等,發生之時間順序與內容記錄於觀察記錄表中,供訪談與後續 分析時使用。觀察記錄表詳見範例附錄六。

(七) 相關判斷歷程記錄表

本研究第一階段實驗過程以螢幕錄製軟體記錄,並記錄於相關判斷歷程記錄 表,內容包括時間、檢索結果編號、相關分數、查看網頁與否及備註,以供後續 分析使用。相關判斷歷程記錄表範例詳見附錄七。

二、 資料分析

本研究之研究方法為量化與質化並重。第一階段藉由實驗與評估表了解受試 者主觀認知,接著以問卷取得受試者個人背景資料,而後透過量化方式進行描述 統計、相關檢定與卡方檢定分析。第二階段的訪談與觀察之結果,則以質化方式 進行語料分析。各資料取得方式、分析項目與分析方式分述如下:

(一) 評估表與問卷

評估表主要取得受試者對相關準則重要性的認知,以及其實驗行為是否與認 知一致。分析項目為受試者對於網路資訊之相關準則重要性的主觀看法,待評估 之相關準則包括有:主題性、新穎性、趣味性、品質、同儕興趣、便利/取用性、

新近性/最近話題、權威性、語言/可理解性、圖片清晰度,以及圖片完整度,並以 量化方式利用次數分配與次數百分比進行描述統計分析。

57

問卷則主要取得受試者基本資料與個人背景特質。個人背景之分析項目包 括性別、電腦/網路使用經驗、閱讀情況、主題認知與學業表現。其中學業表現 以導師提供之成績為準。而主題認知之三個問項:主題知識、難易度與興趣程 度,則分別安排於實驗網頁與問卷當中。問項分析方式以量化之描述統計與卡 方檢定分析(例如:上網頻率是否因性別不同有顯著差異)。

(二) 實驗歷程記錄與觀察記錄

實驗歷程由螢幕錄製軟體之記錄為主,並搭配觀察記錄補其缺遺。分析項目 為受試者之相關判斷行為,包括判斷網頁數、查看網頁數、檢索結果瀏覽頁數、

判斷時間、判斷品質6等等,並配合觀察記錄了解受試者情緒反應,例如是否出現 困惑或煩躁等情形。實驗歷程記錄除以量化方式之描述統計與相關檢定外(例如:

查看網頁數、判斷品質與花費時間是否具有關聯),亦會針對重要的相關判斷行 為與個人背景問項進行卡方檢定(例如:花費時間是否因性別不同有顯著差異)。

觀察記錄則以質化方式分析。

(三) 訪談記錄

第二階段的訪談在經由受訪者同意下使用錄音筆記錄,其全程將轉化為文字 資料,以質化方式語料分析。從訪談內容中了解受訪者找資料的經驗,並分析受 訪者使用之相關判斷線索,以及其他特殊行為。藉著了解受訪者主觀感受,作為 日後國小學童網路資訊相關課程之建議。

6針對受試者於相關準則重要性評估表中所填寫之推薦網頁,由研究者與受試者之班導師進行判斷 品質評分,依據該網頁之品質評分,給分範圍由 1 至 5 分代表品質非常不好至非常好,計算其推薦 網頁平均得分,作為判斷品質依據。

58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