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緖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背景

心理學之父 Maslow 於 1954 年提出「需求層次理論」,說明人類的五大需 求有:生理需求(Physiological needs)、安全需求(Safety needs)、愛與歸屬的 需求(Love/Belonging/Social needs)、尊重需求(Esteem needs),與自我實現 的需求(Self-actualization needs)。之後,Maslow 在自我實現的需求之下,新增 了兩項需求,即「知識與理解的需求」(Cognitive needs),以及「審美的需求」

(Aesthetic needs)。由此可知,人除了滿足基本需求之外,還有追求知識、學 習與了解世界的需求。而這些需求,不僅是成人需要滿足,兒童亦是。

隨著網際網路普及化,台灣兒童接觸網路的年齡愈來愈早。根據統計,台灣 的上網人口總數已達 1,330 萬人,超過六成五的民眾能夠上網,家戶上網率則超 過七成(交通部統計處,2007)。根據行政院研考會民國 95 年所公布之「國中 小學生數位能力與數位學習機會調查報告」,台灣中小學生初次接觸網路的年齡 平均為 7.9 歲,約小學三年級(行政院研考會,2006)。而 2006 年蕃薯藤小朋 友網路調查1亦發現,學齡前到國中階段的學童其上網目的,查資料所占比例相 當高。顯示台灣學童上網早,也愈來愈依賴網路滿足其資訊需求。然而如何有效 查詢獲取相關資訊,則與其是否具備足夠的資訊素養有關。

根據美國圖書館協會(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ALA)對資訊素養的 定義,資訊素養是指個人在知覺並「確認」資訊需求後,能有效的「尋找」資訊、

「評估」資訊,與「運用」資訊的能力。面對日新月異的網際網路,學童是否具 備上述資訊素養能力,值得探究。

過去政府為了能充分落實資訊教育,除在設備與教師培訓上積極補助各國民 中小學外,,各縣市教育局也陸續成立資訊教育輔導團,訂定相關課程標準。民 國 90 年正式開始實施的九年一貫課程中,資訊教育更被列入六大議題,成為貫

1 蕃薯藤調查網。http://survey.yam.com/

2

串七大學習領域的重點。以台北市為例,民國 88 年曾參考教育部之「國民中小 學資訊教育課程範圍標準」,訂定台北市「國民小學資訊教育課程綱要」,但當 時列出的 11 個單元2,多半以軟硬體操作為主,在今日已不敷使用。隨後於民國 89 年另訂定「台北市各級學校學生畢業時應具備之基本資訊能力指標」,整合 先前單元為四大核心領域:資訊科技的認知、資訊科技的應用、資料處理分析,

以及網路科技應用。儘管如此,「能應用網路資源」也只是眾多學習能力指標之 一,學童並未被教導如何正確選擇網路資源,以滿足其資訊需求,加上若學校圖 書館的教育功能無法適時發揮,則更難補其不足。

欲教導學童如何正確選擇網路資源,首先必須了解他們如何選擇。有關學童 的網路資訊行為一直是受到重視的研究議題。許多研究致力於了解與培養學童的 資訊檢索能力,或是為學童設計適合的資訊檢索系統,較少深入探索學童是以何 種方式進行網路資訊的判斷。檢索能力需要時間與經驗的累積,而檢索系統也須 搭配正確的檢索方式與技能,才能達到最大效用。但學童對於資訊的判斷有其不 同的認知與想法,尤其國小學齡兒童成長快速,具有獨特的思考判斷方式,因此 了解其內在想法,對國小學童的網路資訊行為應相當有意義。

本研究以「國小高年級學童之網路資訊相關判斷」為題,期能針對正值認知 發展轉變期的國小高年級學童,了解其在選擇網路資訊時,表現之相關判斷行為 與使用之相關準則,及不同個人背景因素與主題認知情形是否有所影響,藉由研 究結果,希望能提供國小學童資訊素養之教學課程建議。

2 包括有:教室使用規範及管理、電腦與生活、電腦基本概念、電腦基本操作、電腦的使用倫理、

電腦輸入法、電腦輔助教學、文書處理及列印、電腦繪圖、電腦音樂,以及問題規劃及流程安排。

3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一、 研究目的

本研究主要希望了解國小高年級學童網路資訊的相關判斷準則,主要目的包 括:

1. 探討國小高年級學童網路資訊的相關判斷行為特性。

2. 了解國小高年級學童網路資訊的相關判斷準則與線索,及各相關準則之重 要性。

3. 分析國小高年級學童之個人背景因素對相關判斷的影響。

二、 研究問題

根據上述研究目的,研究問題包括:

1. 國小高年級學童網路資訊的相關判斷速度、數量與品質如何?對於相關 判斷的認知與態度如何?

2. 國小高年級學童網路資訊的相關判斷準則為何?主要利用哪些線索進行 相關判斷?各相關準則之重要性如何?

3. 國小高年級學童之人口背景,如:性別、電腦/網路使用經驗、閱讀習慣、

主題認知、學業表現等,對相關判斷之影響如何?

4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一、 研究流程的限制

本研究對象為國小學童,並選擇學校為研究場所。第一階段之實驗選擇於校 內電腦教室進行,第二階段訪談則以實驗結果挑選合適訪談對象。實驗部份無法 選擇學童實際上網場所(如家中)進行觀察;此外,限於學校空間使用規範,無 法於實驗後立即進行訪談。

二、 研究對象的限制

本研究以國小高年級學童為研究對象,然根據皮亞傑認知發展階段,六年級 學童之正處於從具體思維進入抽象邏輯思考的階段,表達能力較其他年級之學童 佳,故本研究未納入五年級學童為研究對象,而選擇六年級學童為主要研究對 象,因而研究結果亦有其適用限制,無法概括全體。

三、 抽樣方式的限制

本研究以網際網路為研究環境,考量受試者皆須具備基本電腦操作能力以及 網路使用經驗,故以都會區之國小學童較佳,且抽樣方式採便利抽樣,選擇台北 市松山區○○國民小學六年○班之學童為對象,進行實驗與訪談,因此無法排除 地區性差異。同時,樣本數量有限,研究結果無法推論至全體。

5

第四節 名詞解釋 一、 國小高年級學童

本研究之研究對象為國小高年級學童,即指台灣國民小學五年級與六年級學 童,一般年齡約 10-12 歲。

二、 網路資訊

本研究所稱之網路資訊泛指網路環境中各種類型之資訊,如文字、圖片與影 像,並以各種型態呈現,如網站及網頁上之文章、資料庫內容、電子期刊等各種 能使用一般搜尋引擎檢索到之資訊。

三、 相關判斷(Relevance judgment)

從使用者角度而言,當某一資訊符合其資訊需求,不論滿足程度,皆可稱為

「相關」。相關判斷是指使用者在某段時間內接受或拒絕這類資訊之過程

(Schamber, 1996),呈現使用者之主觀意識。本研究中則指國小高年級學童決 定網路資訊是否與檢索任務相關之判斷。

四、 相關準則(Relevance criteria)

國內外文獻中之「相關判斷之影響因素」、「相關判斷之因素」,以及「相 關準則」,三者皆指促成使用者進行相關判斷之因素或理由(Schamber, 1996)。

本研究以「相關準則」通稱之,指國小高年級學童用以判斷相關與否之依據。

五、 閱讀習慣

本研究將國小高年級學童閱讀課外書的頻率、目的、態度與共讀情況,合稱 為閱讀習慣,並於問卷中轉化為詞義較中性之「閱讀情況」,以避免影響受試者 填寫時的心理。

6

六、 主題認知

本研究將國小高年級學童對於某一主題所認知之知識程度、興趣程度與難易 度,合稱為主題認知,並分別安排問項於實驗網頁與評估表中,以了解該因素對 其相關判斷的影響。

7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