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三節 研究建議

以下為綜合各項研究結論,分別對教學及後續研究提出建議,以供參考。

壹、教學上的建議

一、方向辨識之相關課程與教學方面

根據文獻及研究結果發現,學童在學習「上、下、前、後」概念與主客體間 相對位置描述上,「由主體找上下位置的客體」會易於「描述主體的上下哪個位 置為客體」,學童感到較為困難的是「描述客體在主體的上下哪個位置」,因此,

教師在教學的安排上,可由易而難,循序漸進。另外,在「左、右」辨識的學習 上,目標物的面向與學童相對時,學童對左右的辨識容易混淆,其影響更甚於相 對位置的描述方式,這也顯示學童對「面向與其相對的目標物期左右與之相反」

的概念上不熟稔,教師在設計教學活動時,可多採用實作與立場交替的方式,讓 學童親身的體驗加深此概念的學習,並針對方向辨識測驗之低成就學童進行補救 教學,了解其迷思概念之癥結,給予個別化適性教學。

二、重視學童視覺空間能力的發展

本研究結果顯示視覺空間能力與方向辨識能力具有正相關,因此,教師應重 視學童的視覺空間能力,鼓勵學童善用視覺思考,而後在心像的移動、翻轉或旋 轉上較能掌控自如,有助於其問題解決的能力與在其他相關空間概念的學習。

貳、後續研究建議

一、樣本抽樣方面

本研究在選取樣本時,採立意取樣的方式,以彰化地區某國小一年級學童與 另外兩所國小之三年級學童為研究樣本,因此研究結果未能作全面性的推論。建 議未來之研究能擴大取樣區域,以其它取樣方式獲得更具代表性之資料,以提供 教學之參考。

二、研究工具方面

相關文獻指出,視覺空間能力的內涵與測驗類別有許多種,本研究僅挑選其 中兩項類別做為施測工具,建議未來研究視覺空間能力時,在測驗工具的編製上 可兼顧視覺空間能力之其他內涵與類別,以了解學童在視覺空間能力上之全面性 的表現。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王克蒂(1999)。數學遊戲教學之效益研究--以國小四年級為例。國立臺灣師範 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余民寧(2000)。教育測驗與評量:成就測驗與教學評量。臺北:心理。

李佳珍(2008)。國小高年級學童空間展開摺合能力之調查研究。國立臺北教育 大學數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貞祥(1978)。兒童數、量、時間與空間概念的發展。臺北:臺北女師專。

李琛玫(1996)。資優生空間能力之相關研究。資優教育季刊,59,21-24。

洪文東(2007)。幼年期兒童的空間概念。南臺灣 2007 幼兒保育學術研討會論 文集,美和技術學院。

洪志盈(2004)。國小學童空間能力量表建構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 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民陽、鄧國雄、卓娟秀、李崑山、殷炯盛(1994)。國小學童對方向及位置兩 空間概念認知發展的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25,91-120。

教育部(2003)。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臺北:教育部。

張秋雁(2007)。國小學童空間能力現況之探討。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數學 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麗芬(1989)。兒童空間認知能力發展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與心理研究,

12,249~281。

陳冠州(2002)。國小二年級兒童空間定位概念的個案研究:真實情境與 GSP 情 境的活動類型。國立臺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埩淑(2003)。多元智能取向學前教育統整性方案之研究。臺南女子技術學院 學報,22,1-22。

陳埩淑(2005)。教小一辨左右前空間概念教學之研究。臺中教育大學學報:數 理科技類,19(2),53-68。

黃敏晃、廖淑麗、陳俊瑜、林淑君(2006)。國小數學教材分析-幾何。國家教 育研究院。

馮雅慧(2005)。空間能力與數學幾何成就相關之探討。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數學 教育學系在職進修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煥文(2008)。不同教學策略對國小五年級學童空間旋轉能力學習成效之研究。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數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鄒慧英(2003)。測驗與評量:在教學上的應用(Linn R. L., & Gronlund N. E.

原著)。臺北:洪葉文化。

廖焜熙(1999)。有機立體化學成就影響因素及解題模式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 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劉屾壵(2007)。國小高年級學童空間旋轉能力之調查-以宜蘭縣為例。國立臺 北教育大學數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蔣家唐(1995)。視覺空間認知能力向度分析暨數理-語文資優生視覺空間認知能 力差異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學術論文。

蔣家唐(不詳)。視覺空間認知能力向度分析。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藏書。

英文部分

Fennema, E., & Sherman, J.(1977). Sex-related differences in mathematics achievement, spatial visualization and affective factors.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 14(1), 51-71.

Hart, R.A., & Moore, G.T.(1973). The Development of Spatial Cognition: A Review. In R.M.

Downs & D. Stea(Eds). Image and Environment

Cognitive Mapping and Spatial

Behavior. Chicago:Aldine Publishing Company.

Linn, M.C., & Petersen, A.C. (1985). Emergence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sex differences in spatial ability: A metal-analysis. Child Development, 56, 1479-1498.

McGee, M.G. (1979). Human spatial ability:Psychometric studies and environmental, genetic, hormonal, and neurological influence. Psychological Bulletin, 86(5), 889-918.

NCTM.(2000). The principles and standards for school mathematics. Reston, Virginia:

NCTM.

Piaget, J., & Inhelder, B. (1967). The child’s conception of space. New York:Norton.

Usiskin, Z. (1987). Resolving the continuing dilemmas in school geometry. In

Learning and Teaching geometry K-12(pp. 17-31). Reston, Virginia: NCTM.

Vederhus, L., & Krekling S. (1996). Sex differences in visual spatial ability in 9-year-old children. Intelligence, 23, 33-43.

Zykova, V. I. (1969). The Psychology of Six-Grade Pupils’ Mastery of Geometric Concepts. In Soviet Studies in the Psycology of Learning and Teaching

Mathematics, 1,149-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