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研究建議

在文檔中 我國大眾核能教育指標建構 (頁 83-144)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研究建議

本節根據本研究蒐集探討之文獻資料及研究成果,對我國核能教育發展及未 來研究方向提出建議。

壹、 我國核能教育發展建議

根據研究者於研究初期所進行專家訪談,於我國核能教育發展現況訪談議題 上,所有專家皆表示極度缺乏,但針對原因卻有不同之看法,如專家M04 指出 原因在於早期核電廠開始興建之時,社會風氣尚相對現今封閉許多,地方民眾參 與公共決策意願即機會低,政府遂直接於地方建設核電廠,亦缺乏溝通及宣導措 施,導致現今無論核電附近居民或一般民眾對核電之瞭解程度皆十分有限;而 M02 則指出核能教育發展受限於台灣其中原因在於反核意識形態問題,核能教 育之推動容易被社會大眾及環保團體認定為「為了推廣核能而制定之教育」,形 成相關單位遲遲無法推動之潛在原因之一。

然而綜合專家學者訪談資料與研究者分析結果,發現外國核能教育早已執行 多年,而民眾仍保有支持與反對之權利,核能教育之重心在於建立對能源的完整 瞭解並深入到核能領域之中,且核能之發展並非台灣獨有,東亞鄰近國家之韓國 及中國皆於沿海地帶廣為建設核電廠,為了反對核能而限制教育,無非是限制了 我國大眾對世界及自身國家能源現況及未來發展有更深刻瞭解之機會。

因此研究者認為我國不僅需盡快著手進行核能教育,更應強化整合各類能源 與世界議題如資源、災害…等之連結,制定相關教育宣導計劃及各級學校教師使 用之課程方案,使民眾瞭解核能及世界能源之概念,方為提升公民素養之方法。

貳、 未來相關研究方向建議

本研究嘗試自大眾角度探討我國民眾應具備何種程度之核能知識及應變技 能;然而台灣核能教育相關研究相當匱乏,無論指標建立、課程規劃、民眾核能 素養之調查目前皆只有較近期的研究成果,缺乏長期累績之學術或實務文獻,研 究者將未來相關研究方向區分為以下三點,作為未來核能教育研究發展可能執行 方向:

一、我國民眾或各級學校核能相關知識、態度及應變技能全面性之調查研究。

二、核能教育教材教法之試行以提升學習者對能源及核能相關素養差異之研 究。

三、各階段學習者核能教育指標建構相關研究。

參考文獻

一、中文文獻

王文科、王智弘(2009)。教育研究法。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尤俊達(2007)。核能發電之前景與反核爭議分析。化工資訊與商情,53,86-94。

日本文部科學省(2011)。關於放射線相關副讀本。取自:

http://www.mext.go.jp/b_menu/shuppan/sonota/attach/1313004.htm 中等教育司(2010)。普通高級中學課程綱要。取自:

http://www.edu.tw/high-school/content.aspx?site_content_sn=8403 中華民國核能學會(2012)。我國核能大事記。取自:

http://chns.org/s.php?id=49&id2=398

平井憲夫等(2011)。《核電員工最後遺言:福島事故十五年前的災難預告》。台北 市:推守文化。

台灣電力公司(2013)。再生能源發電效益。取自:

http://www.taipower.com.tw/content/new_info/new_info-b32.aspx?LinkID=8 台灣電力公司(2013)。核電的減碳效益。取自:

http://www.taipower.com.tw/content/new_info/new_info-b26.aspx?LinkID=7 台灣電力公司(2013)。歷年核電發電成本。取自:

http://www.taipower.com.tw/content/new_info/new_info-b29.aspx?LinkID=7 台灣電力公司(2012)。核能資訊透明化資訊系統。取自:

http://wapp4.taipower.com.tw/nsis/option0-1.asp

杜明進(2012)。福島核電事故周年教師對核能認知與態度之調查研究-新北市國民 小學教師為例。國立新竹教育大學在職進修科學教育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

新竹市。

於幼華、張益誠(1999)。永續發展指標。環境教育季刊,37,53-74。

何偉(2007)。核能發電的正當性與必要性。取自:

http://www.chns.org/s.php?page=16&id=34&id2=478

吳清山、林天佑(2002)。德懷術。教育研究月刊,97,127-128。

李敏(2013)。台灣必須持續使用核能發電的理由。核能簡訊,142,12-14。

李尚仁(2013)。從科技與社會研究 (STS, 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 Studies) 觀點看核能問題。取自:

http://www.gipe.ncku.edu.tw/conference/nanying/File/F4.pdf

李政翰(2006)。教育指標建構對教育發展重要性之探討。教育與發展,23(5),

107-110。

李雅如(1995)。高中教科書內能源教育之內容分析。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 研究所碩士論文,彰化市。

林篠梅(2007)。國民小學海洋教育能力指標建構之研究。國立海洋大學教育研究 所碩論,基隆市。

林明瑞(2007)。教案設計-核能防護及輻射安全。取自:

http://eduplans.educities.edu.tw/Plans/browse-plan.php?tpid=15289

吳鈴筑(2010)。國內外環境教育法比較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 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姜永浚(2006)。探討優質環境學習中心之特質 - 一個德懷術研究。國立臺灣師範 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晏涵文、馮嘉玉、劉潔心(2006)。我國學校環境教育指標之研究。師大學報:教 育類,51(1),85-102。

徐光蓉(2012)。《戒除核癮》。台北市:台灣環境保護聯盟。

陳晴美(譯)(1986)。核能兩面觀 : 核能發電的正反意見大辯論(原著者: Michio Kaku & Jennifer Trainer)。台北市 : 遠流出版社。

曹書豪(2005)。台北縣國民小學教師對核能認知與態度之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 院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彭保羅、蘇威任、徐旭(2013)。不放心、但是不關心:福島核災和台灣威脅的政 治社會學。取自:

www.tw-sts.org/sites/default/files/webform/彭保羅.pdf

黃政傑、李隆盛、黃坤錦、張善楠、蘇錦麗、顧志遠、…林青青(1996)。大學校 務綜合評鑑指標建構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中心專題研究成果 報告。取自:

http://www.cer.ntnu.edu.tw/www/new_web/website/report/fulltext/199807-0137.

pdf

游家政(1996)。德懷術及其在課程研究上的應用,花蓮師院學報,6,1-24。

台灣輻射安全促進協會(2011)。2011 年日本福島核災後台灣居民對核能風險認知 調查報告。取自:http://pnn.pts.org.tw/main/?p=37012

國民教育司(2011)。97 年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取自:

http://www.edu.tw/eje/content.aspx?site_content_sn=15326

郭昭佑(2001)。教育評鑑指標建構方法探究。國教學報,13,257-285。

莊閔盛(2003)。高雄市國中教師對核能發電認知與態度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 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碩士論文,高雄市。

教育部環保小組(2011)。「核能與輻射教育」教學模組。取自:

http://www.edu.tw/files/download/ENVIRONMENTAL/%E3%80%8E%E8%B C%BB%E5%B0%84%E8%88%87%E6%A0%B8%E8%83%BD%E3%80%8F

%E6%95%99%E8%82%B2.pdf

陳映如(2012)。從日本福島核災探討氣候變遷風險與核能風險認知之研究。國立 中央大學產業經濟研究所碩論文,桃園縣。

陳佳儀(2011)。恆春鎮居民對核三廠影響之環境識覺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地 理學系碩士論文,高雄市。

楊國良(2011)。高中職學生核能認知與核能態度關係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工業教育與技術學系工業教育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彰化市。

楊國良(2011)。淺談我國高中職學生核能認知與核能態度。師說,222,42-43。

楊朝祥、徐明珠(2008)。台灣高等教育指標國際化之比較研究。財團法人國家政 策研究基金會國改研究報告(教文(研)097-013 號)。台北市,教育文化組。

葉宗洸(2013)。廢核 德國能,台灣當然能嗎。核能簡訊。141,4-5。

傅大為(2009)。回答科學是甚麼的三個答案 : STS、性別、與科學哲學。台北市:

群學出版。

傅大為(2011)。大海嘯、福島核災、與東亞的科技社會【社論】。科技、醫療與 社會,13,9-14 。

傅大為、吳嘉苓、雷祥麟(2004)。科技渴望社會。台北市:群學出版。

廖肇聰(譯)(1991)。探討公眾對核能風險的認知(原作者:Robert S. Frieman)。

台電核能月刊。(原著出版年:1989)

廖運焜(2008)。安全、可靠又便宜的核能發電。取自:

http://www.chns.org/upload/download2/u1211354581_6cdc1f.doc

趙英杰(2010)。青少年能源教育教學活動設計及實現。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電 機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市。

鄭琨琮(2009)。輻射風險的認知與溝通。取自:

http://www.chns.org/s.php?page=14&id=34&id2=884

劉黎兒(2011)。台灣必須廢核的 10 個理由。台北市:先覺出版。

劉黎兒(2011)。我們經不起一次核災:政府不回答,也不希望你知道的 52 件事。

台北市:先覺出版。

鄭益勳(2011)。國民小學關鍵能力指標系統之研究。國立台南大學教育學系課程 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台南市。

蕭信堅(2008)。核能發電從業人員應有的認知。台電核能月刊,305,21-28。

賴月心(2007)。康軒版與翰林版數學教科書幾何教材內容之比較研究。國立嘉義 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市。

劉振乾(1991)。歐洲各國學校之核能教育簡介。能源報導,民 80.01,50-51。

謝澄漢(1997)。從法國推動核能教育的作法談我國因應之道。能源教育,民 86.04,

46-50。

二、英文文獻

Aikenhead, G. S. (1994). What is STS Science Teaching? STS Educatio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 on Reform. Teachers College Press, New York.

Adler, M. & Ziglio, E. (Eds.). (1996). Gazing into the oracle: The Delphi method and its application to social policy and public health. London: Jessica Kingsley Publishers.

Andre, L. Delbecq., Andrew, H. Van de Ven., & David, H. Gustafson. (1975). Group Techniques for Program Planning : A Guide to Nominal and Delphi Processes.

Green Briar Pr Publishers.

Blank, Rolf K. (1993). Developing a System of Education Indicators: Selecting, Implementing, and Reporting Indicators. Educational Evaluation and Policy Analysis, 15 (1) , 65-80.

Canadian Nuclear Assosiation. (2011). TEACHERS’ RESOURCES HOME. Retrieved from http://curriculum.cna.ca/curriculum/db/TeacherResource-eng.asp

Camelia, Avadanei. (2010). Learning to Embrace Nuclear Physics through Education.

Retrieved from

http://web.ebscohost.com/ehost/pdfviewer/pdfviewer?sid=adaa3751-f351-4d73-bcf0-985796d43a94%40sessionmgr115&vid=5&hid=119

Elliott. (1991). Education Counts:An Indicator System to Monitor the Nation’s Educational Health. Washington, D. C : Acting Comissioner of Education Statistics.

French Atomic Energy Commission. (2012).Dossiers Thematiques. Retrieved from http://www.cea.fr/jeunes/mediatheque/dossiers

Hines, J. M., Hungerford, H. R., & Tomera, A. N. (1987). Analysis and Synthesis of Reacherch on Responsible Environmental Behavior: A Meta-Anylysis. The Jouner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18(2), 1-8.

International Atomic Energy Agency. (2012). Educational Programme in Nuclear Security. Retrieved from

http://www-pub.iaea.org/MTCD/publications/PDF/Pub1439_web.pdf Ian Harris Aad Charles F. Howelett. (2011). Education For Peace And Justice.

Retrieved from

http://trace.tennessee.edu/cgi/viewcontent.cgi?article=1006&context=catalyst Lu, C. C. (1992). General foci and content elements for a new scouting education

curriculum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on Taiwan: A delphi study. Doctoral dissertation, Illinois University.

National Energy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Project, (2013). Exploring Nuclear Energy Student Guide, Retrieved from

http://www.need.org/needpdf/ExploringNuclearEnergy_Student.pdf

National Energy Education Development Project, Task Force on Putting Energy into Education. (2010). Energy from Uranium (Grades 6-8), Retrieved from http://www.need.org/needpdf/EnergyfromUranium_Student.pdf

National Energy Education Development Project, Task Force on Putting Energy into Education. (2010). Exploring Nuclear Energy (Grades 9-12) , Retrieved from http://www.need.org/needpdf/ExploringNuclearEnergy_Student.pdf

Oregon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1989). Nuclear Age Education Curriculum.

Retrieved from

http://www.need.org/needpdf/EnergyfromUranium_Student.pdf

Thomas, M. S. (1997). The condition of education, 1997. Washington, DC: National Center For Education Statistics.

United States Nuclear Regulatory Commission. (2012). Teacther’s Lesson Plans &

Student’s Corner. Retrieved from

http://www.nrc.gov/reading-rm/basic-ref/students.html

U.S 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 (2013). EnergyKid, Retrieved from http://www.eia.gov/kids/energy.cfm?page=nuclear_home-basics

World Nuclear Assosiation. (2012). Education Paper For School. Retrieved from http://www.world-nuclear.org/

World Nuclear Assosiation. (2012). Electricity Supplied by Nuclear Energy. Retrieved from

http://www.world-nuclear.org/Nuclear-Basics/Electricity-supplied-by-nuclear-en ergy/#.UdeAsTvTzJY

附錄

附錄一 專家訪談名單編碼表

專家編號 專長領域

M01 熱傳與熱流、核子工程、核能安全,風險評估、科技專案管理

M02 職業醫學、國際衛生、輻射生物

M03 化學、光化學、有機合成化學、游離輻射教材設計、能源、

M03 化學、光化學、有機合成化學、游離輻射教材設計、能源、

在文檔中 我國大眾核能教育指標建構 (頁 8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