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第三節 研究建議與限制

本研究是甫兒童虐待的外顯事件,再傾聽身為受虐兒母親的經驗,甫 整理歸納出的研究發現,而提出對身為受虐兒母親、與對實務工作上相關 的建議。

一、 研究建議

身為受虐兒母親,除了探討兒童虐待事件之外,也應該從受虐兒母親的原

生家庭、與她愛情的模式來探討,在此則是提出相關建議對以受虐兒母親 與她的原生家庭、愛情的模式。

(一) 受虐兒母親

身為受虐兒母親內心的煎熬與經驗,是需要提升與調適自我內心的適應能 力,對於本身與家庭、或是愛情的問題,能夠不以逃避、快速轉換愛情的 模式,來追尋從原生家庭得不到的溫暖。

(二) 實務工作建議

本研究發現本研究參與者之一,本身已經是有社工追蹤,然而還是發生了 兒童虐待的事件,在此顯示光只有社工的單一保護體系是不足夠。在此將 提出些建議如下:

1. 能儘快落實社區工作的協助支持,例如:當個案的主責社工得之個案從 原本的居住地搬遷到其他地區時,除了馬上連結保護系統請當地主責社 工作訪視之外,也能立即通報相關支持系統(社區的關懷據點、與當地鄰 里長)等,尌近的探視與協助,那麼是否可以減輕社工的重擔,也能及早 避免兒童虐待事件的發生。

像是有些縣市已經在實行倡導社區工作在於積極落實社區零暴力等。然 而目前並不是每個縣市都已經確實落實此相關支持系統模式。所以兒童 保護系統的相關連結,是需要儘快整合並且是每個縣市都落實執行,才 能成為緊密的兒童保護系統網絡。

再來,除了現行衛生單位已經施行的經甫帅兒打疫苗預防,算是第一道 防線,像是未滿 20 歲的小媽媽、或是有經濟困難之媽媽,那麼衛生單位

除了轉介社會局追蹤之外。如果也可立即連結所屬社區之鄰里長,或是 社區發展協會等系統,做最初級的兒童保護之預防線。兒童保護系統與 其他相關系統互相支持,讓兒童可以儘早免於受暴的環境。

2. 轉介相關資源,協助受虐兒母親提升工作技能,穩定經濟能力

本研究發現受虐兒母親,在於經濟方陎都缺乏穩定,並且沒有工作技能 的優勢,因此只能以勞力和長工時付出來換取微薄的工作所得。所以如 果可以協助她們學習相關工作技能,則能提升她們在工作的競爭力,讓 她們能穩定經濟自力生活。

3. 受虐兒母親與相關成員的協助

成為受虐兒母親,除了子女因為受虐待後的協助,像是子女被性侵害的協 助,安排事後諮商與輔導之外,身為受虐兒母親也是需要協助,像是本研 究發現受虐兒母親的家庭支持薄弱,因此她與原生家庭、和她愛情的模式 等過去的經驗也是需要協助,說明如下:

(1) 原生家庭

本研究發現原生家庭也是影響個人很深,像是原生家庭原本尌有經濟困難

、家庭缺乏適當的子女照顧模式,如照顧者負陎的關心方式等問題,當此 家庭出現如兒童虐待的問題時,不只是針對兒童的主要照顧者,應當連同 其家庭的成員,也需安排適當的課程教育,或視其原生家庭是否需要連結 相關資源的協助像是經濟問題等。如本研究參與者之一,當女兒受虐待而 被安置時,她的家庭成員無法諒解,因此拒絕讓她回家,使其只能繼續待 在受暴的環境生活。因此,除了協助受虐兒童的安置外,受虐兒母親與其 家庭成員的互動,應該也是需要協助安排其相關溝通與輔導課程。

再來是傳統的社會文化,總是被傳達像是家醜不能外揚,尤其是當被性侵 害的受害者,卻被當作是檢討的對象,導致更多的遺憾,像是最早的因被 性侵還得嫁給施暴者的鄧如雯。於偏頗觀念這部份,對於受虐兒與相關成 員則可以安排諮商治療與教育課程等協助相關受害者,讓她們改掉這刻板 的印象,早日走出受暴的陰影。

(2) 愛情的模式

本研究發現,現行的網路發達,交友模式多變化,也尌是本研究中參與者

「愛情模式」的交友圈,經甫網路的交友帄台快速的認識另一半,然而在 沒有實際相處之下,貿然的快速同居與發生性行為,卻沒有正確的性行為 保護常識而導致墮胎,同居之後另一半像是使用毒品成癮習慣、使用暴力 與性剝削工作等所衍生的問題也是需要被關注的相關議題,因此這部分是 否能連結相關單位,像是衛生單位到社區宣導正確的性行為的防護措施,

或是在社區的據點舉辦相關正確情感教育的相關常識。而因網路發達,跨 縣市的交友模式也是得需要關注,然而如果能透過社區像是鄰里長或志工 的基本關懷訪視,那麼對於社區突來的居民也能有多些了解與預防的支持 系統。

二、 研究限制 (一) 受虐兒母親

限制方陎,經甫質性之半結構式訪談,只有兩位研究參與者的樣本人數,

對於研究的結論發現是有所侷限的。

再來兩位研究參與者的研究,虐待事實是屬不同類型(性侵害與身體虐待)

,而每個人的故事也都有其獨特性,因此也無法推論到其他身為受虐兒母 親的經驗;而研究過程大約在四個月期間,只以研究問題設計之訪談大綱 達到研究所需之目地,因此對於更深入的母親經驗無法取得;而之後參與 者的生活模式是否能因兒童虐待事件的觸發,讓她持續著往好的轉變,在 此本研究則無法推估。

最後,兩位研究參與者都為女性,在於她們的生活經驗,是否能推論到男 性的生活經驗,則是此研究的另一限制。

(二) 實務工作上的限制

而在實務工作限制部分,本研究為質性研究,以傾聽研究參與者的故事,

經甫研究參與者的述說,重新整理以她的視角再次呈現她的故事,然而每 一故事都有其獨特的故事脈絡,即便同是虐待事件,但發生的類別不盡然 是相同,因此也不適合採取同一處遇,僅能以參與者她的經驗供做參考之

(三) 研究者本身

本研究以效標抽樣原則來選取研究參與者,是透過兒童保護系統的協助,

找尋有「虐待」通報事實的受虐兒童之母親為研究對象,然而兩位參與本 研究的參與者,則屬為非自願性參與,在訪談過程中,研究者深感自己身 分處於非常尷尬的角色,是因她們把研究者歸類在社工職責的身分,因而 在有些研究問題上,對於研究參與者來說是屬於敏感的話題,她們則是似 乎會以選擇式迴避的不回答來回應著研究者。

參考文獻 一、 中文文獻

尹欣如(2013)。兒童虐待事件中社工風險評估與成案決策之相關性探究-以 桃園縣家暴中心為例。國立台灣大學社會科學院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 文。

王淑楨、黃志成(2012)。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新北市,揚智文化。

丘彥南、江惠綾(2010)。兒童虐待。台灣醫學,14(4),431-435。Doi:

10.6320/FJM.2010.14(4).10

江素芬、劉慈惠(2004)。喪偶單親媽媽與她的孩子之間-失去膀臂之後的日 子 與 教 養 想 法 。 新 竹 師 院 學 報 , 19 , 113-136 。 Doi : 10.7044/JNHCTC.200412.0113

余錦芬、黃郁婷(2009)。父母宗教行為與青少年親子關係之研究-以台北市 基 督 教 家 庭 為 例 。 華 岡 農 科 學 報 , 23 , 35-59 。 Doi : 10.29985/HKJA.200906.0004

吳來信、廖榮利、郭瓈豔(2005)。家庭政策。新北市:國立空中大學。

李奇勵(2011)。女性單親家庭親子韌力開展歷程。台北:國立臺灣大學社 會科學院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杜宜展(2011)。帅兒母親婚姻關係與母職角色之研究。南台人文社會學報,

6,1-27。Doi:10.29841/STUTJHSS.201111.0001

周怡宏(2006)。兒童虐待與疏忽的兒科醫師觀點。領導護理,7(2),11-27。

Doi:10.29494/LN.200612.0002

周海濤、李永賢與張蘅(譯)(2009)。個案研究-設計與方法(原作者:Robert K.Yin)。台北:五南圖書。

林倩如(2014)。愛情關係中成人依附、衝突態度與衝突因應方式之相關研 究。台中:中山醫學大學心理學暨臨床心理學碩士班碩士論文。

俞彥娟(2005)。女性主義對母親角色研究的影響:以美國婦女史為例。女 學學誌,20,1-40。。Doi:10.6255/JWGS.2005.20.1

紀琍琍、紀櫻珍、吳振龍(2007)。兒童虐待及防治。北市醫學雜誌,4(7),

531-540。Doi:10.6200/TCMJ.2007.4.7.03

胡帅慧(2014)。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新北:巨流圖 書。

紐文英(2014)。質性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台北:雙葉書廊。

張春興(2006)。現代心理學。台北市:東華書局。

張惠婷(2013)。兒少受虐經驗與子女教養方式之研究。台北:國立台北大 學社會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許冠瑋(2006)。兒虐施虐者配偶親職角色與態度之探討-以桃園縣身體虐待 案件為例。桃園市:元智大學資訊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雅惠(2001)。建構單親家庭支持方案之政策建議。台灣單親家庭之現況 與政策研討會。台北: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陳向明(2009)。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

陳秋山、王玉馨、郭慧琳(2008)。社工質性研究。台北:華都文化。

陳貞君(1999)。離婚家庭兒童的內心世界-孩子、媽媽與同居人的三角習題。

台北: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

陳家盈(2005)。探討氣喘病童之年齡、症狀嚴重度與其母親角色緊張的關 係。台南市: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護理學系碩士論文。

陳淑貞、翁毓秀(2006)。非行少年依附、解釋風格與自我概念之相關研究。

輔導與諮商學報,28(1),29-50。Doi:10.7040/JGC.200608.0029 陳淑媺(2014)。青少女的母女關係:青少女對其母親角色之知覺落差對母

女關係的影響。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碩士論 文。

陳皎眉、王叢桂、孫蒨如(2016)。社會心理學三爯。台北:雙葉書廊。

陳靜雁(2003)。單親母親之母職經驗與內涵。南投: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社 會政策與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彭淑華(2006)。台灣女性單親家庭生活處境之研究。東吳社會工作學報,

14,25-62。Doi:10.29734/SJSW.200606.0002

彭懷真(2016)。社會學。台北:洪葉文化。

曾仁姿(2014)。單親家長父母管教方式與兒童社會能力之研究。高雄市:

曾仁姿(2014)。單親家長父母管教方式與兒童社會能力之研究。高雄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