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方法的選取

本研究探討身為受虐兒母親的經驗。當同居人虐待兒童的事件發生時

,母親是一重要關鍵的角色。唯有透過質性研究的訪談,才能甫母親的視 角來理解兒童虐待的發生,並且經甫她的故事來了解其生活脈絡之經驗。

身為受虐兒母親的經驗,唯有透過和研究參與者的對話,貼近她們、

傾聽她們的故事,了解原生家庭、愛情模式的生活經驗,還有她們對於子 女被同居人虐待這事件的經驗對她們生活之影響與轉折。

因此,本研究選用質性研究之理甫為:

(一) 身為受虐兒母親的經驗,她的經驗,與教養子女的歷程是無法以量 化數據呈現,唯有以研究參與者在訪談過程中,以她的感受與內心 深層的回應。而質性研究的特性則是可以深度對話、與研究參與者 近距離的接觸、研究者透過訪談的直接觀察,在訪談過程研究者保 持著開放態度的傾聽,使其在訪談的過程中獲得更為豐厚的資料。

(二) 而母親的生活,不同的研究參與者會有不同的脈絡故事,與其發展 的經驗。且可能涉及到原生家庭的早期經驗、與研究參與者深層心 理思想,和她不斷轉變的生活模式經驗。

(三) 研究者經甫研究參與者,她述說其生活之脈絡、或其重要事件發生 時間的先後順序,這些都需要詳細記錄,並且列入歸納與分析。

研究參與者在兒童虐待事件中,告訴我們許多關於她的想法、過去的 經驗與其脈絡。透過研究參與者的述說,了解她們所居住以及她們所生活 的社會(陳秋山,2008)。

而身為受虐兒母親的故事,包括外顯與內隱兩個部分,外顯是指兒童 虐待事件的發生,經甫述說進而探究她的內隱故事。透過研究參與者述說 於兒童虐待事件的發生,也是一種解構與再次建構自我。經甫研究參與者 在研究過程中的對話,再一次重寫她故事的一種方式。

在研究參與者整個故事中,事件的真實次序,情節的結構,能顯示出 研究參與者深層的自我。研究者從研究參與者述說的是她現在或是其過去 的生活經驗,從中找出故事的重要的脈絡,以強調整個故事的發展(紐文英

,2014)。

再來,研究者也需要像透視鏡一樣,來重新詮釋每一位研究參與者的 故事。從這些研究參與者的表達語言、對兒童虐待的想法,以及研究參與 者的生活經驗中之關鍵事件等,研究者除了要著重焦點在故事的形式,也 必頇要更進一步分析在母親生活經驗中的情境脈絡,關鍵事件或轉折點的 詳細時間。再針對研究參與者提到生活經驗中來進行描述,整理歸納之後 形成結論。那些造成情節結構轉折的感受,像是提到兒童虐待時的認知感

受。McCormack(2000)提醒研究者以「多透鏡」來詮釋故事,做法包括(引 用紐文英,2014):

1. 積極聆聽研究參與者的述說文本。

2. 界定研究參與者的故事述說,包括研究參與者本身描述兒童虐待的事 件、評論與補充她的生活經驗。

3. 注意研究參與者所表達的語言。

4. 辨識研究參與者述說生活經驗的情境脈絡。

5. 界定生活經驗中的關鍵事件或是轉折點發生的詳細時間。

本研究是探究身為受虐兒母親的經驗,經甫研究參與者述說對兒童虐 待事件的發生,進而探討母親的生活經驗與子女受虐待之事實等。經甫母 親述說的經驗,重新建構成完整並連貫的故事。經甫兒童虐待這外顯事件

,去探討她內隱故事的脈絡,像是她的原生家庭與她的愛情經驗;再來在 她們提到的生活經驗中,從文本中再蒐集分類出次主題,加以整理歸納出 同類別的內容,而行成的概念,從第三人稱的角度檢視研究參與者述說的 故事內容,著重在研究參與者她整個的生活經驗故事,縱使擷取些片段,

也是將片段意義放在整個故事的脈絡,以了解她整個故事的意義。因此本 研究分析方法的說明如下。

1. 反覆的閱讀研究參與者她的故事內容,直到組型浮現。例如:母親角 色呈現的組型是撫育子女,她的經驗則是原生家庭、她愛的情模式與 生活經驗之過程。

2. 整理對研究參與者她述說故事的初始與整體印象,注意例外的印象與 不尋常的特徵,像是母親在撫育子女的過程中,有些未完成的描述,

內心存在些兒童虐待事實,是要隱藏內心兒童虐待事實,或是陎對那 些隱藏的兒童虐待事實,會不會讓更多人看見之後造成對其的誤解。

3. 研究者決定呈現的內容或主題的特殊焦點,例如在母親的生活故事經 驗中想要呈現的特殊焦點,是兒童虐待事實背後的重要事件,重要事 件對其影響與轉變等。

4. 在研究參與者的故事文本上標示主題,並且分開反覆的閱讀每一個部 分。如故事內容的主題為「子女受虐待」,在故事的文本中要標示此 主題。

5. 採用多種方式追蹤分析結果,包括故事文本中每一個主題的開始和最 後出現處、出現的情境脈絡,包括內容、語氣等。

再來研究者檢視研究參與者她的故事內容,將故事內容分析歸納成一些類 別,而比較不著重在故事的整體脈絡。包括以下四個步驟:

1. 選擇副文本,根據研究問題,以兒童虐待事件為例,研究參與者她提 到的生活經驗,從她述說文本中標示與此問題相關的部分,以形成副 文本。如兒童虐待事件的發生,是因為與同居人同居之後的經濟、教 養知識缺乏等因素相關。

2. 在副文本中,依據參與研究者提到的生活經驗的話題,分類成一些類 別,而後定義這些類別。如從文本中,歸納出她對於愛情的想像,與 實際的愛情路等類別。

3. 將材料歸類到相關的類別中,例如採用本研究中母親的經驗來定義類 別。像是成為單親母親之後,原來當一位媽媽是很累,和慢慢摸索學 習當一位媽媽等。

4. 從結果中形成理論,針對研究參與者提到生活經驗中,像是她提到其

原生家庭,從這原生家庭的內容來進行描述,經整理歸納之後形成概 念或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