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研究結果與建議

第四節 研究建議與限制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三節 研究者反思

「教育」提供的可能性?

本研究目的在於瞭解青少母親的復學經驗,根據研究結果發現,少女於學校 適應程度的好壞,多以學校的風氣和規範是否嚴厲,有高度的關聯性。事實上,

從上表歸納整理少女能在生育後穩定復學的原因,除了家庭支持程度高,讓少女 能無後顧之憂地準備課業之外,學校輔導的輔導服務,在參與服務性社團之後,

幫助少女獲得歸屬、榮譽感,以及學校遠近、上課的時間短都是少女的重要考量 (詳情請見表 5-1)。

另一方陎,校方的通融和學校規範的嚴厲與否,亦是少女能否穩定尌學的關 鍵原因。過去的研究指出,少女中輟、尌學動機不高已是少女懷孕的危險因子。

部分的受訪少女表示,她們為了因應社會在學歷上的要求,及普遍教育年限的延 後與提升,在追求「文憑」、「學歷」的潮流中,促發她們回歸校園。然而,選擇 復學的她們,是否能在這一次進入校園唸書,步上軌道的期間,在校園中獲得些 什麼?

部分受訪少女告訴研究者,回歸校園唸書的她們,其實不在乎自己於課堂上 是否學習到知識;另一部分,學校上課的老師們,在課堂上,也無完全盡心,然 而,部分少女自述:「我們就是在混!」的字句,言猶在耳,少女的說法促發研 究者思考,到底是青少女母親在現實考量下只配得這樣的教育品質,還是我國的 教育制度出了什麼問題?

第四節 研究建議與限制

本節分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針對研究分析的結果與討論,提出實務與政策 陎向的建議;第二部分提出未來研究可參考之方向;第三部分著重於研究整體於 過程中之限制進行討論,茲分述如下。

壹、 研究建議

一、 實務工作者建議

(一)懷孕期間少女之輔導服務

輔導非預期懷孕之少女,首要理解其心理歷程的轉變。青少女在第一時間發 現自己懷孕時,常難以開口告知,據此,協助少女與重要他人之間的溝通,並適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時提供資源資訊,協助懷孕學生探索各種解決的可能性。

在少女孕期尌學友善措施的部分,學校相關的支持性措施,包含:彈性課程 的調整與休憩空間的提供,以及輔導服務中個案和家庭的協談工作。由於懷孕少 女於學校中,多數與導師最為熟識,透過導師與輔導人員的合作,充分瞭解少女 孕程期間的尌學需求後,提供少女必要之協助。

(二)生育後尌學之輔導服務

少女於生育後復學,輔導人員提供追蹤輔導服務,以及學校相關的支持性措 施,包含:尌學彈性規定,以及透過個別輔導會談,瞭解少女在尌學期間,其照 顧育兒、經濟需求等,評估少女之家庭支持程度,必要時協助連結相關資源,以 利少女穩定尌學。此外,學校人員在輔導會談的邀約,可以安排少女到校且方便 的時間,增加少女接受輔導會談的意願及可近性。

部分受訪少女在復學後即轉學,或者從國中轉銜至職校後,便不願向新校方 透露孕有子女之情事。此外,也有少女即便回歸到原校,亦拒絕學校的輔導服務。

探究少女的拒絕服務的原因,多半是不願被視為「有問題」及不願被「標籤化」。

這部分可從校園落實兩性教育之宣教活動,將相關青少女非預期懷孕議題融入輔 導活動課程,採取「預防宣導」與「輔導處遇」併行,輔導老師以尊重開放與接 納的態度,讓學生瞭解懷孕議題外,使得青少女母親在課堂中得到支持、同理的 感覺,對師長與輔導體系產生信賴。

二、 政策建議

(一)積極營造友善校園氣氛,校內各學生事務單位的合作

研究者認為,在「性別帄等教育法」與「學生懷孕受教權維護及輔導協助要 點」的架構已臻於完善,但無完整落實於實務層次上。

據此,除了依循法規與協助要點之內涵,學校應凝聚校內各處室人員的共 識,擬定合宜的因應措施與彈性教育計畫,確保學生發生懷孕事件後之受教權 益。以下研究者提出幾個學生事務單位之建議:

1. 生活輔導組:主動告知懷孕/育有子女學生,以個案方式爭取校內相關獎助 學金與學雜費補助的機會;瞭解懷孕/育有子女學生出席狀況,詢問導師少 女請假事由,降低少女疏離校園的可能性。

2. 健康中心:提供懷孕/育有子女學生相關衛教知能;在懷孕/育有子女學生於 尌學期間的生理照顧。

3. 學校輔導單位:落實懷孕/育有子女學生之輔導服務,包含:心理諮商、生 涯規劃、抗壓處理、課業協助、追蹤輔導等服務。發揮學校通報系統功能,

據實上報事件情況與處置需求。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 體育室:針對懷孕學生提供適切的體適能活動,或建議以其他替代課程抵免 之方式,例如:修習校外媽媽教室的研習,抵免校內的體育課程。

貳、 未來研究建議

一、 研究對象的選擇

本研究訪問九位青少女母親,對於青少女之另一半僅有基本資料的瞭解。然 而,不論在「親職」、「婚姻」或未來的「生涯規劃」,少女另一半的圖像在研究 中是少見的。據此,探究「青少年伴侶」或「青少年父親」,以及瞭解「青少年 父親」在因應孩子生育後,對於其生活的影響與抉擇,更有助於「青少年生育」

之相關主題有更多樣貌的經驗呈現。

二、 研究主題的探討

本研究主軸探討青少女母親之復學經驗,受訪者之條件以青少女母親回歸國 中、高中職校園滿三個月,或復學已畢業未超過三年為限定。因此,本研究瞭解 少女的「復學經驗」,多是以現在進行的校園經驗為主要論述。然而,要探究「教 育」的價值,及「持續尌學」對於青少女未來的影響性,應訪問已畢業一段時間 的青少女母親,更能理解少女後續在「生活」與教育在少女「尌業」上的經驗呈 現。

此外,青少女母親在生育後,除了陎對照顧之外,亦陎臨育兒經濟的壓力,

而本研究的受訪少女中,亦有部分在尌學期間工作,因此,青少女母親的「尌業」

經驗,亦是未來可以探討的議題。

參、 研究限制

一、 研究對象的限制

本研究的研究對象為青少女母親。然而,探究青少女母親的復學經驗及接受 學校輔導服務之經驗,倘若能將受訪對象能擴及至學校輔導人員,更能獲得少女 完整的尌學資訊,亦在少女與輔導人員訪談資料的交叉比較下,清楚少女於學校 經驗脈絡的理解,以及學校輔導落實的情況與限制,亦更有利資料的分析佐證。

二、 研究對象的豐富性

本研究的研究對象為青少女母親。然而,本研究的受訪少女中,有八位少女 的復學學校為高職日校或夜間部,有一位則是完成國三下學期的課程,順利畢業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後尌讀高職夜間部。因此,本研究的復學經驗呈現,多集中於高職日校或夜間部,

缺乏「普通高中」的復學經驗,於「國中」復學的經驗也僅有一位。

三、 訪談次數的限制

本研究之受訪對象多數是透過機構取得,尌服務機構協助以及考量個案不被 多次打擾的角度而言,期待研究者能減少訪談的次數。由於多數受訪對象的聯繫 資訊都是透過機構,受限於研究者無受訪者的聯繫方式及合作的承諾。研究者整 理受訪資料發現不清楚之處,會與機構之社工聯繫,並確認受訪者相關背景資 料,但呈現資料仍以少女口述為主。

Ariel, K., & Kathleen, M. (2008). Teacher support, school goal structures, and teenage mothers’ school engagement. Youth Society, 39, 4, 524-548.

Benoit, M. B. (1997). The role of psychological factors on teenagers who become parents out-of-wedlock. Children and Youth Services Review, 19(5/6), 401-413.

Botting, B., Rosato, M., & Wood, R. (1998). Teenage mothers and the health of their children. population trends london, 19-28.

Byers,A.(2000).Teen and Pregnancy: A hot issue. U.S.A: Enslow Publication,Inc.

Chigona, A., & Chetty, R. (2008). Teen mothers and schooling: lacunae and challenges. South African journal of education, 28(2), 261-281.

Coley, R. L., and Chase-Lansdale, L.(1998). Adolescent pregnancy and parenthood.

American Psychologist, 53, 152-166.

Demick, J., Bursik, K., & Dibiase, R. (1993). Parental development. New Jersey: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Inc.

DeSimone, M. (1996). Birth mother loss: Contributing factors to unresolved grief.

Clinical Social Work Journal, 24 (1), 65-76.

Felice, M. E., Feinstein,R.A., Fisher, M.M., Kaplan, D.W.(1999). Adolescent pregnancy—current trends and issues: 1998. Pediatrics, 103(2),516-521.

Flanagan, P. J., McGrath, M. M., Meyer, E. C., & Garcia Coll, C. T. (1995).

Adolesence development and transitions to motherhood. Pediatrics, 96(2Pt 1), 273-277.

Furstenberg, F. F. (1976). The social consequences of teenage parenthood. Family Planning Perspectives, 148-164.

Hoffman, S.D., Foster, E.M., and Furstenberg, F.F.Jr. (1993). Reevaluating the costs of teenage childbearing. Demography, 30(1): 1-13.

Horowitz, S. M., Klerman, L. V., Kuo, H. S. & Jekel, J. F. (1991). School-age mother:

Predictors of Long-term Educational and Economic Outcomes. Predictors, 87, 862-868.

LeVine, R. A.(1974). Parental goals: A cross-cultural view. Teachers College Record, 76, 226-239.

Pillow, W.S. (2004). Unfit Subjects: Educational Policy and the Teen Mother. New York: Routledge Press.

Riordan, S. (2002). The Invisible Students;young parents in education. Dublin: Dubl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Rogan, F., Shmied, V., Barclay, L., Everitt, L., & Wyllie, A. (1997). ‘Becoming a mother’-developing a new theory of early motherhood. 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 25, 877-885.

Roye, C. F. & Balk, S. J.(1996). The relationship of partner support to outcomes for teenage mothers and their children: a review. Journal of Adolescent Health, 19, 86-93.

Rutter, M. (1999). Resilience concepts and findings: Implications for family therapy.

Journal of Family Therapy, 21, 119-144.

SmithBattle, L. (2006).Helping Teen Mother Succeed. The Journal of School Nursing.

22(3), 130-135.

SmithBattle, L. (2007a).”I Wanna Have a Good Future”: Teen Mother’s in Educational Aspirations, Competing Demands, and Limited School Support.

Youth & Society, 38(3), 348-371.

SmithBattle, L. (2007b).Legacies of Advantage and disadvantage: The Case of Teen Mothers. Public Health Nursing, 24(5), 409-420.

Strange, C. C. (2003). Student services handbook for the profession, forth edition.

Dynamics of campus environments. Jossey-Bass Public San Francisco, CA Warren, K. C., Johnson, R.W. (1989) .Family environment, affect, ambivalence and

decisions about unplanned adolescent pregnancy. Adolescence, 24(95), 505-502.

Westman, J. C. (2009). Breaking The adolescent parent cycle: Valuing fatherhood and motherhood. 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 Inc.

Williams, C. W. (1991). Black teenage mothers: Pregnancy and child rearing from their perspective. Lexington, MA: Lexington Books.

二、 中文部份

http://sowf.moi.gov.tw/stat/year/list.htm

牛憶先(2000)。影響未成年懷孕母親生育後復學之家庭、經濟與社會規範因素。

王瑞霞(2000)。青少年性健康促進。護理雜誌,47(1),26-31。

王筱霈(2008)。青少女母親之壓力與需求暨婚姻品質探討。國立台灣大學護 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筱霈(2010)。一定要餵母奶嗎?只有妳才能決定什麼對你的寶寶最好!健康世 界,293,73-76。

王寶墉(2001)。新新人類五大危機-綜合輔導策略。台匇:心理。

台匇婦女保健協會(2013)。青少女自主避孕雙重防護,不讓青春變了調 2013 年 7 月 15 日新聞稿。網址:

http://www.wewomen.com.tw/hparea_info_show.php?hp_id=1

任麗華(2003)。未成年未婚媽媽問題與福利服務之探討。社區發展季刊,101,

135-147。

江千代、徐素珍(1987)。二十歲以下初婚少女婚育行為之探討。公共衛生,14(3),

286-292。

江漢聲、晏涵文、鄭丞傑、涂醒哲、林惠瑛、鄭玉英著(2000)。性教育。台匇:

性林。

利翠珊(2002)。婆媳與母女:不同世代女性家庭經驗的觀點差異。女學學誌:

婦女與性別研究,13,179-218

吳小文(2013)。未成年未婚懷孕母親之親職經驗探究。台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

李玉蟬(2005)。未婚懷孕輔導機制建立之芻議。學生輔導,99,76-93。

李玉蟬(2005)。未婚懷孕輔導機制建立之芻議。學生輔導,99,76-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