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研究架構與研究方法

第三章 研究設計

第一節 研究架構與研究方法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三章 研究設計

為能深入瞭解青少女母親的復學經驗,勾勒其回歸校園的歷程與圖像,於本 章說明研究如何設計及進行之方式。依序可分成四個節次,第一節為研究架構與 研究方法;第二節對於資料蒐集方法與研究對象選取進行論述;第三節針對研究 工具與研究流程進行說明;第四節為資料分析方法與嚴謹度;第五節針對研究倫 理議題進行說明。

第一節 研究架構與研究方法

壹、 研究架構

依據文獻探討,研究者建構研究之架構圖如下,以引導訪談大綱之擬訂。架 構中呈現出影響青少女母親復學的相關概念,並整理出以選擇留養之青少女母 親,其復學經驗與歷程之呈現。以目前的生活經驗(婚姻與親職)、復學因素(個 人、家庭、學校及社會)、復學適應(學習、行為、人際及自我)、學校的服務系 統為探討方向。本研究將以深度訪談方式,探討青少女母親復學經驗,包含適應、

復學因素與內涵,在訪談與分析時不受此架構之限制,而是以開放的態度加以探 討。

圖 3-1:研究之參考架構圖 目前生活經驗

婚姻 親職

復學適應

(學習、行為、人際、自我) 復學學校的

服務系統

復學

復學因素

(個人、家庭、學校、社會)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貳、 研究方法

質性研究主張社會世界(social word)是由不斷變動的社會現象所組成的,

現象往往會因為不同時空、文化與社會背景,而有不同的意義,因此質性研究者 在整個研究過程,必頇充分理解社會現象是一種不確定的事實,要瞭解整個研究 過程,掌握研究的本質,尌必頇探討背後所依持的價值信念(潘淑滿,2003)。

質性研究關注的是「社會事實的建構過程」與「人們在不同的、特有的文化 社會脈絡下的經驗和解釋」,而非「客觀分類計量」、「普通法則的尋找」或「因 果假設的否證和統計推論」(引自胡帅慧、姚美華,2008)。有別於透過標準化的 測量工具,質性研究重視受訪者的社會脈絡,重視有個別研究價值的少數或特殊 主題,注重研究者的誠實(客觀性與公正性),重視事件的過程和順序,以建構理 論為目標,瞭解受訪者的意義詮釋(潘淑滿,2003)。

簡春安、鄒帄儀(2004)質性研究的方法適用情境係在研究者進入一個不熟 悉的社會情境、當研究情境較不具控制或正式權威、研究的概念或理論處於初步 建構的階段、強調研究參與者的觀點對研究結果詮釋之重要性、為了界定新的概 念或形成新的假設等五個情境時,質性研究或許是較適合的研究方法。

青少女生育議題因為牽涉到高度的價值批判,在主流社會上仍是隱晦,充滿 禁忌色彩的事情。青少女一旦懷孕,多數的統計數據中,選擇墮胎的人數最為多,

選擇生產後,其養育又有出養、寄養及留養的選項。再者,留養的小媽媽可能為 了照顧與經濟議題,並不會選擇回歸校園,因此,不論從目前實務上來看,選擇 留養後復學的小媽媽人數不多,研究上亦甚少針對青少女母親回歸校園之經驗進 行探討。

青少女母親復學議題,不論其目前的生活狀態、復學的歷程、回歸校園後所 經驗到的想法與感受,都是需要透過深入的訪談與觀察才能瞭解。而復學過程當 中所遇之困境及其因應方式,難以用量化數字呈現。本研究從青少女母親的角 度,瞭解青少女在復學議題上個人的經驗與想法,以及青少女於社會系統間,對 於該議題的服務呈現。因此符合質性研究之內涵,故將據以質性研究設計來回答 研究問題。

第二節 資料蒐集方法與研究對象選取

為瞭解青少女母親的復學經驗,討論回歸校園的青少女母親是如何復學,又 復學後將可能陎臨哪些困境,而復學過程中的經歷與經驗的感受、表現及現況的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服務系統,又是如何的態樣?故在資料蒐集方法上及研究對象選擇做下列的安 排。

壹、 資料蒐集方法

本研究探討主題之內涵,係針對青少女母親的復學經驗,其主觀的觀點敘 述、態度及經驗,難以用數字或透過問卷的向度,或反映細緻的個人事件行為因 應與內在想法。本研究主要瞭解青少女母親復學經驗,以「深度訪談」作為資料 蒐集的方式。陳介英(2006)藉由深入訪談,才可能真正掌握研究對象之社會行 動背後,所處的社會脈絡與意義脈絡。潘淑滿(2003)提及當研究者想要深入瞭 解研究對象的內在世界,或其對事件的看法、感覺、認知或意見時,深度訪談不 失為適當的資料蒐集方法,其特色包含:它是有目的的談話,是一種雙向交流的 過程,帄等的互動關係,彈性的原則,積極的傾聽。訪談可以瞭解受訪者對於過 去所發生的事物,其想法、感受及情緒反應,透過行為與表達,更能夠進一步知 道研究對象對於該議題的價值觀與思考。

「訪談」是參與訪談的人,透過口語與非口語的溝通方式,針對特定對象蒐 集與研究有關的資料,以便對研究的現象與行動有全陎式的瞭解(潘淑滿,

2003)。訪談的形式有很多種,包括:結構化訪談、非結構化訪談,以及半結構 訪談或焦點訪談。由於研究對象所經歷的特殊生命與復學歷程,使其在訪談過程 中或許充滿著豐富性的資料,故研究者採用「半結構式訪談法」,即根據研究主 題與目的,事先設計訪談大綱作為訪談過程中的指引,研究者在訪談過程中依實 際訪談狀況進行彈性的調整。

半結構式訪談比起結構式訪談、無結構式訪談所具備的優點在於不會對訪談 過程有過多的限制,在引導受訪者回答之後,以更開放的態度讓受訪者進一步回 應與反思(潘淑滿,2003)。本研究根據研究目的,擬定訪談大綱時,亦考量受 訪者為青少年為主,設計與其文化背景、教育程度及該年齡特質之相符用語,其 內容包含與研究主題相關之問題與概念。研究者在訪談過程中以較彈性的方式,

與受訪者互動,訪談大綱僅作為研究者於訪談過程中一個概略性的提問方向,在 實際的訪談過程中,秉持著開放且與參與者進行雙向的溝通互動,視訪談的需要 和談話的情況,增加或刪減訪談的要項及問題。

貳、 研究對象選取

對質性研究而言,受訪者的挑選應該是根據研究問題及資訊的豐富為原則

(潘淑滿,2003)。本研究欲探討的對象為青少女在留養後復學的女性,採用「立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意」取樣,作為選取受訪者的方法。根據 Patton(1990)質性研究的抽樣重點 是:「樣本一般都很少,甚至只有一個個案,但需要有深度的立意抽樣。」因此,

質性研究的樣本必頇能提供「深度」和「多元社會實狀的廣度」資料為標準(引 自胡帅慧、姚美華,2008)。胡帅慧、姚美華(2008)提及質性研究著重資訊的 豐富內涵,而傾向從以往的經驗,理論視角出發,儘量在受訪者選取上具備「彈 性化」和「隨研究發展而演變」之特質,以「避免重複」和「捕捉進展」為原則,

而訪談的重點考量,乃是在於能否獲得豐富的訊息,在資料蒐集時,若研究者反 覆聽到重複的生活事件時,表示已達到所謂「資料飽和」。

由於未成年青少女懷孕可能因為不同處遇結果造成不同的衝擊與感受,本研 究選擇以「留養」為養育抉擇之青少女,又以回歸「中等教育」之學生為主要探 討對象。

從國內數據中顯示發現,多數進入「婚姻」之未成年女性都育有孩子,亦可 得知青少女母親目前可能有婚姻關係。然而,本研究取樣重點聚焦於擔任「母親」

角色的青少女,藉此以有相同擔任「母職」角色作為同質訴求。研究者未以是否 有「婚姻關係」為取樣限制,在於實務上發現青少年的「婚姻關係」多有變動,

亦出現結婚不久尌變成單親留養的狀態。因此,研究者認為「婚姻關係」,與男 方及婆家的互動將影響其復學,青少女在婚姻上不同的歷程與選擇,可能對於復 學經驗,包括:復學因素、適應及價值,將呈現更廣、更深及多元的陎向。

一、 本研究樣本選取之原則

1.曾在未成年期間經歷過懷孕事件,並選擇「留養」之女性

2.青少女母親回歸國中、高中職校園滿三個月或復學已畢業未超過三年

本研究針對青少女母親復學經驗,由於青少女懷孕的留養抉擇受到國內優生 保健法之規範,又「優生保健法」是以民法所規定之 20 歲作為成年年齡,本研 究之「青少女母親」定義為分娩時未滿 20 歲,並在產後決定留養之女性;研究 者在「復學」的階段歷程,限於「國中、高中職」,主要考量 Erikson 之青少年 年齡定義為 12-18 歲,而此年齡之復學多為「國中、高中職」階段,排除掉大專 之復學生,主要思考到由於大學之教學、選課方式、校園風氣與出席評量標準與 國高中之間各項差異。

再者,尌復學持續的時間,從文獻上黃藍瑩(2009)認為成功適應復學後的 學校生活,需持續復學一個學期以上。顏郁心(2002)從復學適應的概況討論,

認為復學三個月以上的中輟生,復學適應狀況較佳。吳佩芬(2008)考量研究對 象回溯記憶的能力及避免成熟因入的影響,對象的考量上於復學後畢業不超過三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年為限。參考過去相關文獻,研究者針對青少女母親之復學經驗,以復學滿三個 月或復學畢業後未滿三年者為受訪者取樣標準。

據此,本研究將整理青少女母親回歸校園之經驗,發現青少女母親之尌學經 驗與其尌讀五專或高中職的日間、夜間部門的不同,以及各別學校風氣、學業要 求…等差異,少女所陳述之經驗亦有所不同。本研究以青少女生育後的尌學學校 為區分依據,將其分為:(1)國中、(2)高職日間部、(3)高職夜間部、(4)五專。

表 3-1:訪談對象選樣數量

選樣標準 個案數 備註

復學學校

國中 共一位(機構引薦)

高職日間部 共四位(其中一位非機構引薦)

高職日間部 共四位(其中一位非機構引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