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工分紅率」在各項實證模型中之估計係數皆為負向,但均未通過顯著性檢 驗,非影響廠商經營績效的重要因素。

二、公司特性構面

「研究發展費用率」及「員工流動率」在各個實證模型中之估計係數 皆為正向,且均通過顯著性檢測,顯示公司投入之研究發展費用對於經營 績效是有正面影響的,而員工流動率得以促進組織內部人力新陳代謝,對 於經營績效亦有正面影響。至於「負債比率」在各項實證模型中之估計係 數皆為負向,且均通過顯著性檢測,顯示負債比率愈高,對於廠商經營績 效有負面影響。另「廠商規模」在模型 1 與模型 4 之估計係數為負向,且 通過顯著性檢驗,於模型 2 之估計係數雖為負向,但未通過顯著性檢驗,

表示廠商規模過大,可能會提升其營運成本,對Tobin’s Q 呈現負面顯著關 係

三、公司治理構面

「董監事酬勞」及「董監事持股」在各個實證模型中之估計係數皆為 正向,且均通過顯著性檢測,表示董監事薪酬愈高,愈能強化董監事履行 其職責,持股比例愈高,將權力集中於董監事,均使其作出價值極大化之 決策,進而提升廠商的經營績效,與多數研究者之研究結論一致。

第二節 研究建議

本研究以全產業之臺灣上市櫃公司為研究樣本,尚難一體適用於各產 業別:本研究為探討臺灣全產業薪酬結構情形對廠商經營績效之影響,自

「台灣經濟新報資料庫」下載全產業的樣本資料,尚未分別就各產業別作 分析探討,考量各產業別產業特性及營運情形大相逕庭,如高科技產業的 附加價值高,廠商多以高薪酬吸引人才,而被稱為夕陽產業的傳統產業,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可能因為近年來面對轉型壓力,部分廠商大幅改變薪酬結構,藉以吸引人 才投入等,建議後續研究者除以全產業探討整體經濟面向外,可針對目前 受關注或轉型中的產業另作分析比較,以作為相關產業制定薪酬結構之參 考。

本研究員工薪酬資料受限於「台灣經濟新報資料庫」資料,未能全面 就薪酬內涵分析比較,本研究預先構想係探究廠商之薪酬結構中,就固定 薪酬(薪資)與變動薪酬(獎金及分紅)等二大類三小項之比重對經營績 效之影響,爰為檢驗廠商薪酬結構及其他影響經營績效之決定因素,本研 究自「台灣經濟新報資料庫」檢索相關薪酬資料,發現該資料庫之用人費 用包含全員工(含高階主管)之薪酬資料,僅高階主管薪酬有薪資、退職 金、分紅、獎金及特支等細部資料,至於全員工之薪資、獎金未獨立列出,

建議後續研究者可以量化及質化研究併同去探究薪資、獎金及分紅等三大 類總薪酬比重對經營績效之影響,更可詳盡分析薪酬內涵。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方妙玲(2008),「高階主管薪資與財務績效及社會績效之關聯性:代理理 論及利害關係人理論觀點」,《企業管理學報》,77,48-81。

王炯能(2006),「人力資本與組織績效關聯之探討」,國立中央大學人力資 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羿嵐(2009),「機構投資人、員工分紅與公司績效之關聯性」,國立中正 大學會計與資訊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秉恩(1992),「事業策略與人力發展」,《經濟前瞻》,77,4。

吳家聲(1998),「員工分紅入股制度之研究」,《勞工行政》,16,27-38。

李志華與方文寶(1996),《企業績效評估理論與實務》,臺北:超越企管 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李建華與茅靜蘭(1993),《薪資制度與管理實務》,臺北:超越企管顧問 股份有限公司。

杜玲華(2019),「員工流動率對公司盈餘的影響」,國立政治大學行政管理 碩士學程論文。

林秀針(2015),「員工分紅費用化與公司績效之關聯-以臺灣上市電子業為 例」,中原大學會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美妙(2018),「高階管理團隊與基層員工薪酬差距影響因素之探討」,輔 仁大學會計學系碩士班論文。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金宇祥(2016),「員工薪酬與公司的經營績效和市場績效之關聯性研究」,

國立臺灣大學財務金融學研究所論文。

施教裕(1991),「薪酬福利對勞資關係之影響」,《勞工行政》,44,42-48。

洪瑞聰、余坤東與梁金樹(1998),「薪資決定因素與薪資滿意關係之研究」,

《國立空中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管理與資訊學報》,3,97-116。

胡鈞婷(2007),「獨立董事、公司績效與董監事酬勞之關聯」,國立臺灣大 學會計學研究所學位論文。

張火燦(1996),「薪酬的相關理論及其模式」,《人事管理》,33(2),4-12。

張育琳(2008),「高階經理人薪酬對績效指標價值攸關性之影響」,國立雲 林科技大學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

梁嘉(2008),「員工分紅費用化對公司經營績效之影響研究」,國立高雄應 用科技大學財經與商務決策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祖豪(2014),「影響董監事酬勞之因素分析」,國立臺灣大學國際企業學 研究所學位論文。

郭千鈺(2015),「CEO 薪酬、員工薪酬與企業績效的關聯—企業社會責任的觀點」,

東海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陳如慧(2004),「員工分紅制度對企業經營效率影響之研究」,中原大學會 計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明園與石雅慧(2004),「高階經理人薪酬—代理理論與競賽理論之實證 研究」,《臺大管理論叢》,15(1),131-166。

陳美華與洪世炳(2005),「公司治理、股權結構與公司績效關係之實證研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究」,《企業管理學報》,65,129-153。

陳雪凌(2015),「績效獎金設計要素與員工工作行為關係之研究」,國立高 雄應用科技大學人力資源發展系碩士班論文。

陳馥瑜(2004),「員工分紅入股制度與組織離職率、生產力及獲利率之關 連性探討」,國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

游冠甫(2009),「台灣製造業之實證研究-員工薪資、員工流動率及企業 績效間的關係」,國立東華大學國際企業學系碩士論文。

黃月霞(2008), 「員工分紅費用化政策對公司績效與股價報酬影響之研究-以台灣上市公司電子業為例」,東吳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幼慧(2016),「台灣上市公司員工分紅、公司治理與公司績效之關聯性」, 東吳大學國際經營與貿易學系碩士論文。

黃科瑋(2008),「員工分紅費用化對於公司價值、經營績效及盈餘管理之 影響以台灣企業為例」,國立成功大學會計學系學位論文。

黃智聰、羅光達、陳寶惠(2013),「中小企業薪資不均程度對其經營績效之影響

-以台北縣製造業為例」,《管理與系統》,20(3),459-480。

楊子瑩(2017),「論臺灣與大陸地區兩岸銀行企業社會責任與金融創新對 經營績效影響之比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管理學院高階經理人企業 管理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楊雨亮(2003),「薪酬制度對組織績效影響之探討—以 B 公司為例」,國 立中央大學管理學院高階主管企管碩士班碩士論文。

楊智傑(2009),「員工薪資福利、員工分紅與研究發展對組織績效之關聯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性研究-以塑化業為例」,國立東華大學國際企業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董珮珊(2005),「公司治理、公司績效與高階主管薪酬關係之研究」,真理 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詹昱翔(2018),「台灣電子業經營績效、股權結構、公司特性及景氣循環 之關聯性分析」,國立雲林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碩士論文。

趙曉玲(2001),「員工分紅入股制度對組織績效的影響」,國立中央大學人 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諸承明(1995),「薪資設計要素與組織效能關係之研究—以組織特性與任 務特性為情境變數」,國立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賴政維(2018),「員工雇用穩定度對生產效率之影響—隨機生產邊界模 型」,國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簡汝耘(2016),「高階經理人薪酬、超額薪酬與組織績效之關係」,國立中 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蘇哲生(2018),「員工薪資及福利對經營績效之影響—以台灣銀行產業為 例」,國立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經濟學系碩士論文。

洪儒瑤(2005),「Tobin's Q 與內部人持股關係研究-以台灣電子業為例」, 國立臺北大學企業管理學系博士論文。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英文部分

Amato, L. H. and C. H. Amato (2004), “Firm Size, Strategic Advantage, and Profit Rates in U.S. Retailing,” Journal of Retailing and Consumer Services, 11(3), 181-193.

Bhargava, S. (1994), “Profit Sharing and the Financial Performance of Companies: Evidence Form U.K. Panel Data,” The Economic Journal, 104, 1044-1056.

Beamon, B. M. (1999), “Measuring Supply Chain Performanc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erations and Production Management, 19(3), 275-292.

Gerhart, B., and G. T. Milkovich (1990), “Organizational Differences in Managerial Compensation and Financial Performances,”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33(4), 663-691.

Grossman, S. J., and Hart, O. D. (1983), “An Analysis of the Principal Agent Problem,” Econometrica, 51, 7-45.

Kim, S., (1998), “Does Profit Sharing Increase Firm’s Profits?” Journal of Labor Research, 19(2), 351-370.

Kraft, K. and Ugarkovic M. (2006), “Profit Sharing and The Financial Performance of Firms: Evidence From Germany,” Economics Letters, 92(3), 333-338.

Kurse, D. L. (1993), Profit Sharing: Dose It Make a Difference? Kalamazoo, MI: W.E. Upjohn Institute.

Mehran, H. (1995), “Executive Compensation Structure, Ownership, and Firm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Performance,”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38,163-184.

Milkovich, G. and Newman, J. (1990), Compensation, 3rd Edition, Boston: BPI.

Irwin Homewood, Boston.

Morck, R., A. Shleifer and R. Vishny (1988), “Management Ownership and Market Valuation: An Empirical Analysis,”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20, 293-315.

Nkomo, S. N. (1987), “Human Resource Planning and Organization Performance: An Exploratory Analysis,”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8, 387-392.

O ’ Donnell, S. W. (2000), “Managing Foreign Subsidiaries: Agents of Headquarters, or an Interdependent Network?”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1(5), 525-548.

Pugh, William N., Sharon L. Oswald and John S. Jahera Jr. (2000), “The Effect of ESOP Adoptions on Corporate Performance: Are There Really Performance Changes?” Managerial and Decision Economics, 21(5), 167-180.

Robbins, S. P. (1978), Personnel:The Management of Human Resource, Englewood Cliffs,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Robbins, S.P. (1990),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N. J. Prentice-Hall Inc.

Venkatraman, N. and V. Ramanujam (1986), “Measurement of Business Performance in Strategy Research: A Comparison of Approaches, "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1(4), 801-814.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Zahra, S. and Covin, J. (1993), “Business Strategy, Technology Policy and Firm Performance,"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4,451-478

網路等電子化資料

重要政策(2018),行政院全球資訊網,2018 年 5 月 18 日,取自:

https://www.ey.gov.tw/Page/5A8A0CB5B41DA11E/1598464c-51ba-449e -8277-5b04bdcbbfc5

證交所新聞(2019),臺灣證券交易所全球資訊網,2019 年 6 月 28 日,取 自:https://www.twse.com.tw/zh/news/news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