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本節說明研究運用之研究方法,分為兩部份,一為問卷調查法,用來調查分析 研究主題之臺北市休閒農業遊客旅遊動機與知覺價值對重遊意願的影響;二為研 究範圍之個案探討,著手分析本研究範圍之休閒農場,整理其優劣勢,供做研究問 卷調查後,搭配用以研擬臺北市休閒農業輔導方針。

一、 問卷調查法

為確保本研究問卷調查具有 95%的信心水準(confidence level),且抽樣誤差

(confidence interval)在 5%以下,使用 Creative Research Systems 在網路上提供的 Sample Size Calculator 服務,計算出抽樣份數至少應為 384 份。

本研究使用SPSS for Windows 21.00 統計軟體進行統計分析,資料處理所使用 的統計分析方法如下:

(一)信度(Reliability)與效度(Validity)分析:檢驗問卷的信度與效度,以確 保問卷內容及調查結果具有較高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二)敘述性統計分析:本研究針對遊客基本資料及遊客特質採用敘述性統計分 析,包括次數分配、百分比、平均數、標準差等統計分析方式,進行對遊客 的整體描述。在「旅遊動機」、「知覺價值」與「重遊意願」等三部份,則以 平均數、標準差、偏態、峰度、相關、量表因素負荷及變項因素負荷等統計 分析方式,以描述各項的高低程度,作為後續分析之基礎。

(三)差異性分析:考驗不同遊客類別、特質等各變項上平均數之差異,若達顯著 水準,則採Tukey 法進行事後比較。

(四)皮爾森積差相關分析:來了解「旅遊動機」與「知覺價值」兩個因素間是否 相關及其強度。

(五)迴歸分析:了解「旅遊動機」、「知覺價值」與「重遊意願」三個變數間是否

興趣的變數。

本研究應用 SurveyCake 作為發放網路問卷的平臺,填卷時不能空白,

因此並無遺漏值產生;問卷公開後,藉由臺北市休閒農場工作人員協助,請 遊客到訪後於現場上網填寫,研究問卷內容如附錄。

為符合研究倫理,本研究在問卷首頁便有明確告知受訪者,有關本研究 之調查目的,且以不具名方式參與,讓所有填答者在隱私無虞的狀況下安先 填答。問卷收集時間為 2019 年 12 月 13 日至 2020 年 1 月 30 日,共回收 609 份。

二、 研究範圍之個案探討

本研究範圍之臺北市六家休閒農場,分別坐落於臺北市北投區、士林區、內湖 區及文山區,這些場域都位於臺北市郊山地區,為從臺北市整體觀光角度觀察,除 標示六家休閒農場所在位置外,並將臺北市幾處主要觀光景點一同列入參酌如下 圖所示。

1. 北投區二崎生態休閒農場 a. 陽明山國家公園

(一)北投區二崎生態休閒農場:(二崎生態休閒農場臉書粉絲專頁,2020;臺北 市休閒農業資訊入口網,2020)

農場位於北投地區北方高處一帶層巒疊翠的山間,亦即大屯山群峰的 山腰處,海拔約300 公尺左右。更因位於陽明山國家公園內的一般管制區,

受到較多對於土地使用的發展限制,因而維持了良好的自然環境,動植物生 態相當豐富。

農場的特色與產物隨四季更迭而有不同,1 至 3 月份數種櫻花陸續綻 放,4 至 5 月份是桂竹筍及楊梅的季節,6 月份各種夏季瓜類陸續結果,7 至9 月份開始可以體驗挖綠竹筍,11 月至隔年 3 月份為葉菜類與白蘿蔔、

高麗菜等十字花科作物的產季。主要營收來自女主人於傳統市場中固定攤 位販售自家種植之蔬果與接待團體預約體驗活動。

二崎生態休閒農場因地理位置與路權關係,無法設置園區圍籬,屬於開 放空間,故無法收取門票,此為本農場劣勢之一;更因為農場坐落於陽明山 國家公園一般管制區內,其開發建置較一般休閒農場多國家公園法,限制更 為嚴苛;而農場專職工作人員僅場長與其子二人,計要維持農作生產以養護 家庭所需,亦要接待團客預約進行農場活動,常見捉襟見肘之困。

主要辦理的體驗活動有:

1. 園區生態導覽:農場位處生態環境豐富的大屯山麓,在專業導覽人員帶 領之下,可以認識各式各樣的動植物,園區內有兩棵百年楓香樹、櫻花樹 林、還有園主細心經營的藥用植物區,且園主有關要用植物知識非常豐 富,導覽內容生動有趣;若正好遇上昆蟲繁殖的季節,或許有機會近距離 接觸螢火蟲、獨角仙或群舞的蝴蝶。

2. 園區空間導覽與講古:農場的園主詹氏家族在北投二崎聚落的傳承發展 至今已經是第四代了,跟著農場的園主在園區內走逛,隨處都是古人篳 路藍縷的精采故事。

3. 農事耕作體驗:農場種植了綠竹筍、楊梅、蕃茄與各種瓜類、葉菜類等作 物,在不同時節有著不同的農務,包含翻土、播種、採收等等,讓都市人 有一日農夫的體驗。

4. 米麵食 DIY:農場巧妙運用園區內的當季農作物,設計適合手工製作傳 統農家米食活動,如草仔粿、芋粿巧、紅龜粿、蘿蔔糕、湯圓等,讓遊客 體驗動手製作這些傳統農家米食,延續傳統的好口味。

5. 農產品 DIY:不適於用在米麵食 DIY 的園區內當季作物,則設計其他類 型的手工農產加工品DIY,如楊梅果醬、果汁、果凍、醃漬蘿蔔、匏瓜絲 餅、蔥油餅等等。

6. 蔬果採摘體驗:農場內種植了綠竹筍、楊梅、蕃茄與各種瓜類、葉菜類等 作物,提供採收四季不同的時令作物。

7. 園區健康食蔬體驗:園區裡可以辦理健康蔬食與窯烤披薩 DIY 午餐,讓 遊客親自參與從食材採摘到料理的過程,藉此體會每一份餐點從產地到 餐桌的得來不易,除了天然養身之外,也是最好的食農教育。

8. 植物工藝 DIY:農場在 105 年接受台北市農會輔導,由專業老師協助,

並依客層區分不同難易度,充分運用園區內的竹、木或植物果實等素材,

設計出專屬二崎生態休閒農場的DIY 體驗活動項目,如石栗爺爺鉛筆、

二崎龜神、笑口常開、白玉蜻蜓、我的童年、小丑、心念、小時的我、青 春的記憶、好時雞、閃亮成圈及快樂串等手工藝品,遊客可以盡情發揮個 人的藝術創意。

(二)士林區福田園教育休閒農場:(福田園教育休閒農場官方網站,2020;福田 園教育休閒農場臉書粉絲專頁,2020;臺北市休閒農業資訊入口網,2020)

福田園教育休閒農場佔地約三千餘坪,緊鄰陽明山國家公園,海拔高度 400 多公尺,山區地形氣候多變,生物多樣性豐富,自然景色隨著季節變換。

園內保有原始的林相風貌,種植許多主題性教材植物,如季節蔬果、喬灌木、

香草等,也培育許多蜜源與誘蝶植物,蘊藏著豐富的動、植物種類。

園區內初春時櫻花陸續綻放,2 月至 3 月鼠麴草開花;3 月至 4 月楓葉 轉紅;夏季來臨貢德氏蛙開始鳴叫、光臘樹上獨角仙們成群爭鬥、覓食;7 月至10 月芳香萬壽菊花開;11 月份至隔年 1 月的冬季大菁開花,四季特色 分明。

福田園最早以種植竹子採集竹筍為主,其後轉型成都市農場,但當時配 套措施不足所以經營不易,在多方的輔導與園主的共同努力下,2011 年 1 月成功轉型成臺北市第一家合法教育休閒農場,2016 年也成立了臺北市第 一家合法民宿。

園區設有大型教室 4 間,每間教室可容納 120 人至 160 人,離臺北市 近,是提供大台北學生戶外教學體驗農業及自然生態的良好空間,從108 年 10 月開始,園區開始進行老舊屋舍翻新整修,可為將來園區體驗提供更好 的環境與設施。

福田園也致力於環境教育推廣,園區內菁礐溪環繞,源頭由冷水坑流至 外雙溪,經由園主結合在地社區協會共同努力保育,溪流生態恢復如往昔豐 富,成為大人小孩均喜愛的夏日天然戲水場所;園內規劃團體套裝組合活動 十分豐富,與園區自然生態搭配,藉由親手體驗與講師教學講解以求五感體 驗,其辦理的活動歸納分類如下:

1. 竹的體驗:福田園最早以種植竹子以採集竹筍為主,保留有相當豐富的 竹相與生態,所以運用相關資源設計了許多有關竹的體驗活動,包含有:

竹子生命史介紹、竹筒飯、竹水槍、藍鵲竹笛、水鴨竹笛、木片蜻蜓等不 同類型DIY 體驗活動。

2. 槌染方巾:菁礐溪是古代工藝藍染的重要場所,園區內目前也種植許多 大菁,約於19 世紀初時引進臺灣北部,並開始廣泛栽植於陽明山的溪谷,

供製作藍染原料使用的植物,園區也將傳統工藝完整保留,用以作為DIY

活動的素材。

3. 認識農業、接觸生態與人文介紹:活動設計目的主要在傳達福田園的教 育理念:傳承傳統與昆蟲植物平等共處,共同愛護與尊重自然生態,運用 五感觀察探究自然之美,認識臺灣農村飲食文化;以期藉由體驗活動,能 對更加珍惜與關懷生態環境與自然資源,提升環境倫理。

4. 手做 DIY:福田園安排有關植栽與親近土地的活動,例如親手製作臺灣 古早味的點心草仔粿 DIY,以及利用園區內的香草植物辦理認識香草植 物香草植栽、香草茶介紹、製作餅乾或香草茶凍、香草餅乾等DIY 等,

讓忙碌生活的都市人體驗少有的農活經驗。

5. 健康蔬時午餐:福田園除了自家種植多樣化季節蔬菜外,並與周圍農家 合作推出鄉村桌餐或烤肉餐,讓遊客親手採摘並享用;若逢地瓜產季,則 增加窯烤地瓜活動,豐富餐食變化。

6. 衛星電台:福田園位置比臨國際地面衛星電台,因此結合此項資源,提供 導覽體驗,讓遊客有難得的活動經驗。

7. 魚菜共生:農場在 104 年接受台北市農會輔導,為了讓學童體驗在大都 會中也能利用養魚的方式來種植蔬菜,規劃相關設施,並設計新增食農 教育體驗項目--魚菜共生教學活動。

(三)士林區梅居休閒農場:(梅居休閒農場官方網站,2020;梅居休閒農場臉書

(三)士林區梅居休閒農場:(梅居休閒農場官方網站,2020;梅居休閒農場臉書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