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步驟

第一節 研究方法

Clandinin 和 Connelly(2005)認為「敘事」(narrative)是人類無止盡及重複敘述 其自身故事的一種方式,可藉它來探討人們如何從其過往經驗中形塑意義,以「敘事」

的方式適切的建構行動中的知識,並且變成可以探究行動知識發展的歷程。因此敘事 探究可以拿來研究社會現象、或是探索一個人的人格,被運用在社會學、文學、歷史 學、心理學、心理治療、人類學及教育學上。

敘事探究所指稱的是所敘故事的經驗結構內涵,同時亦指稱其研究的類型。簡而 言之,敘事探究是一種了解生活經驗的方式,其的思想脈絡因受 John Dewey 觀念的影 響。Dewey(1938)強調「經驗」,認為「經驗」是個人的,也是社會的。人類雖是單 獨的個體,然獨立地脫離社會脈絡,則無法真正地被理解,因此當人在思考問題時,

透過經驗會考慮個人與社會脈絡的因素。此外 Dewey 認為經驗是連緒性的,經驗是接 連不斷地,甚至引發其他的經驗產生。從敘事探究教育現象時.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 觀念,這些觀念讓我們從事教育問題探究時,開啟了實用的視野。

Polkinghorne(1995)將敘事視為是一種言談(discourse)的形式,而在質性研究

中,敘事一詞的運用分別指稱了散文(prosaic)和故事(story)。他認為散文性的敘事 研究資料包括三種基本形式:簡短回答、數字和描述。另外,有些研究裡,敘事並非 僅只是簡單的散文式言談,而是代表了另一種特別的言談類型-故事。故事化敘事的 語言形式保存了人類行動在其時間序列內相互關係的複雜性、動機、偶然機遇,以及 變動的人際互動和環境脈絡;這種故事化的敘事,即是事件被聚集與整合成為一個具 時間性的組織化整體的過程。

一、敘事探究的方法論

在探究一個問題時,我們必須來回穿梭於個人和社會、社會周遭環境的關係外,

也必須將現在、過去和未來等時間因素考慮進去。使得研究者和其研究對象在一個情 境或一連串相關情境,經過一段時間接觸或相處,思考其所處社會及其週遭環境互動 合作的結果(何縕琪,2008)。

因此敘事探究可以說是一種有系統地說故事的方式,並從故事中找出。為了要能 夠從無止盡及重複敘述其自身故事,探求出新知識的一種方式,可藉它來探討人們如 何從其過往經驗中形塑意義,以「敘事」的方式適切的建構行動中的知識,並且變成 可以探究行動知識發展的歷程。然獨立地脫離社會脈絡,則無法真正地被理解,因此 當人在思考問題時,透過經驗會考慮個人與社會脈絡的因素。此外 Dewey 認為經驗是 連緒性的,經驗是接連不斷地,甚至引發其他的經驗產生。從敘事探究教育現象時.

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觀念,這些觀念讓我們從事教育問題探究時,開啟了實用的視野。

二、敘事探究與教師研究

敘事探究的視角從文學的文本敘事到個人生命史的述說,逐漸從教師及教學的個 人實務知識的研究主題。Clandinin 和 Connelly(2000)認為教師於教育場域內所欲追 求的即對自己工作的理解與意義賦予,敘事則是對其生活經驗意義和重構的方法。范

信賢(2003)近年來敘事探究的研究焦點的關注,轉變成對教師個人實務知識、學校 場域及學校課程實踐的關注,而關注教師生命經驗的研究皆突顯了教師在課程型構和 施行中的關鍵位置,並還原了教師做為活生生的人的存有。讓教師發聲,探究教師個 人生命歷史性積累經驗的作用、教師個人和社會環境的交互作用、教師成長改變的歷 程以及對課程實踐之道的深層理解等,敘事研究提供了教育研究有力的取向和途徑。

批判教育學論者對教師聲音的關懷,也與敘事的研究取向有密切的關聯。批判教育學 論者關心 「教師增加權能」的議題,認為教師是教育的關鍵參與者,他們的聲音應該 被聽到,而且他們有權說出關於教學的一切(歐用生,2003)。因此,批判教育論者 強調教師的「發聲」權力,認為教師需要以自己的語言、用詞,談論他們在教學上的 經驗與觀點。藉由教師的敘事說明,教師的聲音以及教師之間的討論與對話,不但能 呈現教師的認知內容與感冤,而且透過教師的敘事,也能讓人們理解教師所聽到與希 望被聽到的內部掙音。這些聲音,不僅彰顯教師的主體性,而且也能影響教育及成為 轉化社會的部分影響力。

為體會敘事探究的價值,就必須理解,敘事產生的知識與正式理論的知識本質是 截然不同。正式理論所產生的知識再現了特定的教室情境中交互作用的綜合體。而敘 事的知識試圖要在理論的脈絡下對可觀察的對象重新定義。在故事中,教師就是分析 的單位。藉著凸顯教師的角色,敘事的假定為,教師有一套特殊的社會關係與經驗會 帶進教室。這些獨特的社會關係是知識產生的重要元素。而這些實踐知識的品質也與 教師的專業知識交織在一起。然而對教師安踐知識意義在詮釋時應格外謹慎。因為在 經驗與覺察事件時,教師通常是孤立的。教師的覺察可能受限於他們自身經驗或偏見 所致。此外,個體的多樣性會加強詮釋分析教師的困難度。相對的,其地人則認為教 室經驗的交互作用與主動的反思是教師強而有力的指導者,它促使教師信念的發展與 自我的認知,進而能獲得實踐的知識(Conlnelly & Clandjnin, 1986)。敘事探究經由 強調教師的自主實踐與反思而認可教師角色的重要性(吳芝儀譯,2008)。

本研究透過「敘說探究」進行研究,閱讀過往的資料,重複敘述研究者在新佳美 幼稚園擔任曾經經歷的「故事」。而且「敘事探究研究者」即為「課程實施者」,透過 說自身故事及分析自身經驗的方式,從「我」的經驗敘事開始,試圖對過去在理解過 去在主題教學中的經驗,以幼兒情緒教育為主軸,開始澆灌經驗賦予意義,以期可以 進一步說明主題課程實施過程中,當時的背景與故事發生的脈絡,並從中獲得與情緒 教育相關的知識。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