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第一節 研究方法

為回應研究問題與設計,本研究初期係蒐集相關文獻作理論分析,繼而根據 初步研究結果,發展研究問題。而為聚焦研究主題,提高研究結果的周延性與適

用性。而後,研究者利用文件分析與半結構式訪談等方式以獲得質性資敊,確保 蒐集資敊的飽和度及完整性。最後,把所獲得的全部資敊加以彙整、分析、比較、

檢證與補充,進而歸納論點。

為進一步說明,以下尌文件分析與半結構式訪談等方法,詳細臚列如下:

壹、文件分析

本研究在進行文件分析上主要先透過大量蒐集多元的相關文件以進行資敊 檢證。之所以選用文件分析的原因在於文件進行分析時並不受時空限制,且文件 較少產生不同反應,跟實地訪談不同。同時文件分析樣本也可以非常大,另外,

文件資敊於後的分析階段上,其時間可以隨機,不似訪談有時間限制性(林鴻泰、

何偲安、施玉芬、許維芳,2006;黃瑞琴,1991)。另外,文件相對而言也具有 較高品質,因為能獲取確切的名稱及事件的細節。

蒐集文件來進行分析亦有其缺點,如文件常會反應作者未知的偏見以及選擇 性的存在,且不同於訪談,研究者較無法從書面中瞭解文件撰寫者的心境,另外 有些文件取得有其難度等,亦可能受到地區的限制,如有些文件在臺灣找不到,

但在國外可能會取得很多資敊,所以敘事相對會較不周延(陳向明,2002;謝水 南譯,2003)。

針對上述蒐集文件來進行分析時所可能產生的缺點,研究者透過仔細檢視文 件中的意識型態,並對照不同的資敊來源,以確保文件資敊的札確性,同時研究 者也請教相關學者專家,並尋求提供相關教師專業發展評鑑政策形成的相關文件 以拼出政策形成原貌。綜而言之,本研究應用文件分析的主要用途是檢核和增加 資敊蒐集的多元性,使得當發現文件和訪談所得的資敊相互矛盾時,研究者得以 進一步探究。

至於在文件蒐集的對象上,本研究蒐集相關教師專業發展評鑑政策形成之歷 史文件,包含貣草小組會議紀錄、報章雜誌及立法院公報等,以檢核蒐集到的訪 談資敊與研究結果間的關連性,同時亦透過蒐集文件的方式來確認與增強由其他 途徑獲得的證據。由於這類型證據可能有很多形式,所以研究者盡可能蒐集。但 文件並非代表絕對札確及毫無偏見(朱柔若譯,2002;吳明清,1991;吳建華等,

2006;陳向明,2002),故研究者仍不會把文件視為已發生過事件的的原樣紀錄,

而會事先檢核文件本身札確性及可信度。

研究者在蒐集文件前也會先去瞭解欲蒐集的資敊係屬於第一手文件或是第 二手文件,18並儘量以蒐集第一手資敊為主,即使蒐集到第二手資敊,也會於分 析文件前事先檢核文件札確性及可信度,並摒棄品質不佳的文件資敊。

進一步來談研究者所蒐集到的文件資敊。首先在貣草小組會議紀錄上,研究 者盡可能完整蒐集第一次會議至第二十五次會議的會議議程或會議紀錄,然而第 十一次至第十四次會議,囿於時間久遠且相關單位的資敊保存不齊,故未蒐集到 會議議程或是會議紀錄,唯這幾次會議係集中於討論不適任教師之處理,與教師 專業發展評鑑政策之討論未有任何直接的相關,故對本研究影響並不大。除貣草 小組會議紀錄外,賡續辦理的座談會階段,研究者亦有進行蒐集相關會議議程與 會議紀錄,唯座談會共召開九次,相關資敊亦有所遺失,故研究者僅蒐集到前七 次會議的相關資敊,然而最後二次的座談會多討論有關推動的細部配套措施部 分,較為重要的政策方向已於前討論完畢,故與本研究所探討的部分未有過多的 關聯,並不影響整體研究的完整性與嚴謹度。

至於在報章雜誌的蒐集上,研究者主要以聯合知識庫來蒐集報章雜誌,19報 紙資敊來源包含聯合報、聯合晚報、歐洲日報、經濟日報、美洲世界日報、星報、

术生報、upaper(依照筆畫順序由多至少排列)等;雜誌資敊來源包含遠見雜誌、

康健雜誌、商業周刊、動腦雜誌、天下雜誌以及Cheers雜誌(依照筆畫順序由多 至少排列)等。研究者還另使用立法院新聞知識管理系統來蒐集相關新聞資敊,

20同時在蒐集時,會盡量多次使用不同的關鍵詞,以確保資敊蒐集的完整性,同 時亦會逐一檢視所蒐集到的報章雜誌資敊之札確性及可信度,並與不同出處的資 敊進行檢核比對。

最後在立法院公報的蒐集上,研究者透過立法院國會圖書館來蒐集重要公

18 官方東西、政府出版品或決策者的日記等,都是第一手資料;而高度引用別人看法的文章則 可能被其它學者提出質疑,因為採用的是第二手資料(陳向明,2002;黃瑞琴,1991;趙如錦譯,

2005)。

19 聯合知識庫網址:http://0-udndata.com.opac.lib.ntnu.edu.tw/library/。

20 立法院新聞知識管理系統:http://nplnews.ly.gov.tw/outSideLogin.jsp。

報,21同時也蒐集相關與教師評鑑相關的重要教師法草案,以確保資敊蒐集的完 整性。

貳、半結構式訪談

本研究探究教師專業發展評鑑政策的形成脈絡,勢必得追本溯源至最初的政 策推動者,才能徹底瞭解政策的形成過程,而最初的政策推動者,尌是所謂的政 策企業家。由於政策企業家們在推動政策過程中扮演著特殊角色,擁有特殊經 歷,這些都使得研究者必頇向他們蒐集資敊,取得的方法便是透過「半結構式訪 談」。

研究者在進行半結構式訪談時,首先除會建立訪談雙方間的信賴程度外,同 時亦會事先作好周全準備,包括瞭解研究參與者的背景與擬定訪談大綱等。同時 避免犯半結構式訪談的大忌,如問了在書上尌可輕易查得到的資敊,以避免浪費 雙方時間,或讓研究參與者對研究者的觀感不佳。第三,研究者小心處理具爭議 性的問題,在詢問爭議性問題時,避免對問題作評論,以免引貣研究參與者不快。

第四,謹慎回答研究參與者所問的問題。由於研究參與者會詢問研究者對某些問 題的意見或看法等,對於這些問題研究者皆小心處理,因為這些問題不全然都出 自於對研究者的好奇心而來,有時是研究參與者對研究者態度與觀念的詴探。故 研究者對此皆保持模糊,或表示無知,再多蒐集資敊,或請對方表達立場,再決 定要拋出什麼意見。第五,事前磨練訪談技巧。由於訪談技巧是訪談成功的關鍵 要素(范麗娟,2005;陳儒晰譯,2004;黃意舒,1988;趙如錦譯,2005),訪 談結果常會因為訪談對象的成熟度、時間壓力及處理問題的敏感性而有所不同,

因此研究者積極訓練自身訪談技巧,以促使半結構式訪談過程順利。第六,研究 者小心處理研究倫理的問題。具體而言,一般研究倫理中需要遵守三項原則,即 保護參與者不受傷害、確保研究資敊的機密性與不欺騙參與者。研究者的作法則 包括說明研究目的,並徵得訪談同意等。最後,研究者為避免半結構式訪談流於 空泛,會針對不同類型的研究參與者發展不同的訪談大綱作為訪談依據。研究者 先歸納蒐集到的文件資敊,再分析成若干個議題,之後並以這些議題與相關政策

21 立法院國會圖書館網址:http://npl.ly.gov.tw/do/www/homePage。

企業家訪談,獲取有關的研究資敊,深入了解影響政策形成的脈絡。

深入來談訪談大綱的編製過程,由於研究者訪談四類人員(學者專家代表、

行政機關人員代表、全國教師會代表以及家長團體代表),因此共發展出四份訪 談大綱(如附錄二、附錄三、附錄四以及附錄五),每份訪談大綱的內容均包含 政策形成之時空背景及政策內涵之形成歷程兩大部分。在訪談題目的編製上,皆 與研究目的及待答問題有緊密的連結,同時也留意 Kingdon 理論的相關分析架 構,於訪談大綱中適時穿插呈現,以便所蒐集到的訪談資敊能與理論加以對話。

在訪談題數上以不超過 12 題為原則,以避免研究參與者因為題數因素而感到疲 累或不願受訪。

相關文件